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82
一,名词解释1煤层层面等高线: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是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下层面是煤层与底板的交面。
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下层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矿井储量:是指在井田边界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符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又称井田地质储量。
3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阶段(或水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4准备巷道为整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等。
5回采巷道为工作面采煤直接服务的巷道,如区段上、下平巷和开切眼等6井田开拓从地面开拓一系列的井巷进入煤层称为~7再生顶板有些顶板岩层破碎跨落之后,在矿山压力作用之下可以重新胶结。
对于这种顶板,可在上分层回采时向采空区内灌浆,促使其胶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顶板,这种顶板称为再生顶板。
二,简述1、井田划分的原则: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2、井田内的再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划分(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
一个开采水平可只为一个阶段服务,也可以为该水平上下两个阶段服务。
(2)阶段内的再划分——采区式,带区式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个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3)井田直接划分为划分为盘区或带区当井田内煤层倾角很小,接近水平时,由于煤层沿倾斜方向高差很小,没有必要再按标高划分阶段。
煤矿开采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之为煤田。
2.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叫做井田3.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走向,按一定的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一个部分长条称之为阶段。
4.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5.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
6.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延煤层倾斜线或者伪斜线开掘的斜巷。
7.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之为开采水平。
8.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角的岩石平巷。
为开采水平服务的石门称主要石门;为采区服务的石门称采区石门。
9.采煤工作面:在采场进行回采的煤壁,在实际工作中采煤工作面和采场同义10.采煤工艺: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上,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的加以安排和配合11.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一般是超前于回采工作的,他们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成为回采巷道布置系统。
12.采煤方法:根据不同的矿山的地质和技术条件,可有不同的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相配合,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采煤方法。
13.上山采区:14.下山采区:15.盘区:依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其两侧划分成若干块段,使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
16.沿空掘巷:沿着以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区段平巷。
17.3.00Mt/a及其以上为特大型矿井。
18.中型矿井:0.45Mt/a 0.60Mt/a 0.90Mt/a.19.小型矿井:0.09Mt/a 0.15 0.21Mt/a 0.30Mt/a.20.斜井开拓:适用于缓斜煤层,窜车提升井筒倾角不大于25°,箕斗提升取25°到35°,皮带运输不超过18°,无极绳提升不大于10°。
采煤工艺总结一.引言采煤方法有多种,采煤方法及其分类特征有如下所示:二.各个采煤方法介绍一.单一长壁采煤法我国目前开采的煤田中,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于这类煤层的开采,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单一走向(倾斜)长壁采煤法。
单一长壁采煤法也称整层走向长壁采煤法,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方向推进;工作面长度较长,一般为100~150m,短的有30~40m,长的超过200m。
在回采工作面的上方和下方沿走向分别布置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构成回采工作面和采区巷道之间的通风、运输和行人的通道。
根据煤回采工艺不同,每一循环的推进度一般为0.6~1.2m。
通常在回风平巷内铺设轨道,用矿车或平板车运送材料和设备;运输平巷内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或矿车运送煤炭。
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采用单巷布置,也有采用双巷布置的。
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方向有两种:①后退式,由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或石门)推进;②前进式,由采区上山(或石门)向采区边界推进。
中国各矿区大都采用后退式回采。
在综采采区,为减少综采设备的长距离搬移,有的采用混合式,即上区段回采工作面用前进式回采至采区边界后,将综采设备搬移至下区段边界的开切眼中,用后退式回采倾斜长壁采煤法特征点及适用条件:(一)仰斜开采时,水可以自动流向采空区,工作面无积水,劳动条件好,机械设备不易受潮,装备效果好。
当煤层倾角小于10°左右时,采煤机及输送机工作稳定性尚好。
如倾角较大,溜槽下侧易造成断链事故。
为此,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减少截深,采用中心链式输送机,下部可设三脚架把输送机调平,加强采煤机的导向定位装置等。
一般情况下,当顶板较稳定、煤质较硬、顶板淋水较大或煤层易自然,须在采空区注浆时宜采用仰斜开采。
(二)俯斜开采时,随着倾角的加大,采煤机和输送机的事故也会增大,装煤率低。
由于采煤机的重心偏向滚筒,俯斜开采将加剧机组的不稳定,已出现机组掉道或断牵引链的事故并且采煤机机身两侧导向装置磨损严重。
我国主要采用的采煤方法总结矿建08-2 徐永军 200801021425 我国地势复杂,煤层埋藏条件多种多样,主要使用的采煤方法也是由煤层赋存条件决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种采煤方法,现总结各种采煤方法特点、使用条件、综采面布臵等情况作如下简单概括。
一、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1适用条件: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缓斜3.5~5.0m厚煤层2区段平巷的单巷布臵和双巷布臵普通机械化采煤双巷布臵:区段轨道平巷超前区段运输平巷,沿腰线掘进。
优点:探明煤层变化情况,辅助运输、排水,有利于掘进,通风和安全,由上区段工作面立即转到下区段工作面,可减少轨道巷的维护时间。
缺点:下区段轨道平巷维护比较困难,增加联络巷掘进费。
单巷布臵:瓦斯含量不大,煤层埋藏稳定,涌水量不大,注意:加强掘进通风,减少风筒漏风。
3一般综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布臵综采工作面特点(1) 设备多,重量大。
如采煤机 8 -12 t;支架17 t 左右。
(2) 设备功率大,有液压系统,供电系统及其附属设备,液压泵站,移动变电站,转载机等。
(3) 设备安装、拆卸及运输费工耗时。
(4) 采面产量高。
(5) 巷道断面尺寸大。
双巷布臵:巷道断面较小缺点:需要进行移臵和从新拆接电缆和油管等工作,给生产、维修带来不便。
如:配电点和泵站所用的电缆和油管由一个联络巷到另一个联络巷。
由于综采时要求工作面等长布臵,下区段轨道巷也要沿中线布臵,仅可对区段运输巷的积水起到疏导作用,有时候需要护巷,一般大多数采用单巷布臵。
在低瓦斯、煤层倾角小于10°、允许采用下行风的条件下,可采用将配电点和变电站布臵在区段上部平巷中,称为分巷布臵法,区段上部平巷进风,区段运输巷回风。
但注意:对瓦斯和煤尘的管理。
对于瓦斯含量很大的矿井,要对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此时可采用回风巷双巷布臵。
单巷布臵:由于巷道断面较大,不利于巷道掘进和维护,要求平巷采用强度较高的支护材料,如梯形金属支架或U型钢拱可缩性支架,条件适宜,可采用锚杆支护。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1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适用条件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缓斜3.5~5.0m厚煤层2缺点:下区段轨道平巷维护比较困难,增加联络巷掘进费。
单巷布置:瓦斯含量不大,煤层埋藏稳定,涌水量不大,注意:加强掘进通风,减少风筒漏风。
4单工作面与双工作面布置优、缺点及适用:优点—减少平巷掘进量和维护量;采出率高;占用设备少;生产集中;管理方便。
缺点—上、下采面交接处难维护。
适用:非综采工作面;顶板中等稳定以上;瓦斯少。
5工作面回采顺序后退式、前进式、往复式、旋转式6采场通风方式U型通风Z型通风Y型通风H型通风W型通风(记住图形)倾斜长壁采煤法1概念倾斜长壁采煤法——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方向推进采煤。
倾斜长壁与走向长壁采煤法异同面共用。
一般普采和炮采工作面采用。
3)优缺点:双工作面布置同单工作面布置相比,减少一条巷道和有关联络巷,降低了巷道掘进工作量,节省了一套设备;与走向长壁开采相比:不存在向下或向上运煤的问题,两个工作面可以等长,不存在风流上行和下行的问题。
5通风系统1)根据采煤工作面产量、瓦斯涌出量及分带巷道布置等因素,倾斜长壁采煤法的采场通风方式可有U、Z、W、H型等几种。
2) 如煤层倾角较大(>10°),瓦斯涌出量又较大时,为避免分带斜巷污风下行,总回风巷设置在上部边界为宜。
3)采用分带集中巷布置时,要解决分带超前斜巷及联络斜巷的局部污风下行问题,则应采取措施,如加强通风与检查,防止局部瓦斯积聚。
6倾斜长壁采煤法的评价1)优点①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
巷道掘进工程量少15%,相应工期短。
②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
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30%04~。
③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
④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风流方向转折变化少,同时使巷道交叉点和风桥等通风构筑物减少约1/3。
⑤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如:倾斜断层—可沿断面伪斜布置;淋水—仰斜开采;瓦斯大—俯采。
第十二章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目前,在我国缓斜、倾斜厚煤层中,广泛使用倾斜分层采煤法。
其采煤工艺与前述开采缓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类似。
倾斜分层采煤法的主特点是:下分层是在上分层垮落的岩石下近行,为保证下分层采煤工作面的安全,上分层必须铺设人工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
回采顺序:下行式(descending)—先采顶分层,依次下行回采各分层,垮落法管理顶板,称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
倾斜分层采煤法有两种回采方式:1、分层同采:同一区段内上下分层工作面可在保持一定错距的条件下,同时进行回采;第一节示例一、采区巷道布置特点1、阶段运输大巷 (1)和回风大巷 (2) 均布置在距煤层15 ~ 20m的底板岩石中。
2、各分层采用集中(共用)上山、集中(共用)区段平巷—联合布置方式(之一)i、利用总回风巷(2)作为轨道集中巷,每隔200m左右开掘区段回风小石门(13)沟通各分层风巷。
(如采用采区小风井,则另开集中岩石巷)。
ii、从(10)每隔200~400m (一台刮板运输机有效铺设长度,当用吊挂胶带机时,联络眼间距可扩大到400m)掘溜煤眼(12)沟通各分层机巷,最后一个(12)距采区边界约200m。
5、分层同采时集中轨道巷(9)作用:●服务于各(顶、中、底)分层之辅助运输。
●探清煤层走向变化,为(10)定向;同时满足顶分层超前平巷施工定向和泄水●利用(9)掘二、三分层超前运输机巷,掘进煤由(12)—(10)运出;●物料由(9)—(11)。
采掘无干挠。
●缩短区段准备时间,利于接替二、巷道掘进顺序1、运大1→下部车场3→上山5、4→上部平车场6→回风大巷2;2、在第一区段下部掘中部车场的甩车场7区段回风石门8→集中平巷9、10→联络眼11、溜煤眼12→超前运输平巷14→开切眼;3、与2同时,在第一区段上部从回风大巷2→回风小石门13→超前回风平巷15与开切眼相通。
4、在掘进上述巷道的过程中,要掘进采区煤仓19、采区变电所16、绞车房17和区段溜煤眼等,检查安装好设备后既可生产。
填空题1.根据井筒在井田范围内的位置不同,可以把井田划分为:单翼井田双翼井田2.井田划分为阶段后,阶段内的布置方式有三种:分区式分带式分段式3.根据井筒形式的不同,井田开拓方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4.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大小的不同,我国将煤矿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5.根据煤层倾角不同,将其分为近水平煤层(α<8°)缓斜煤层(8°<α<25°),中斜煤层(25°<α<45°)急倾斜煤层(α>45°)6.采区的开采顺序: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7.按矿山井巷的作用及服务范围不同,将巷道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8.煤矿生产五大系统:运煤系统运料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9.液压支架有三类: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10.炮采工作面特种支架有四种丛柱密集木垛斜撑11.采煤机的割煤方式:单向割煤双向割煤12.厚煤层分层开采的方法有两种:分层分采分层同采13.采煤机进刀方式:直接进刀斜切进刀14.循环图表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工作面长度15.回采工艺过程包括:破煤装煤运煤顶板支护采空区处理16.根据上山在采区的位置不同可把采区分为单翼采区双翼采区17.与地面有直接出口的巷道叫井筒主井:专门提升煤的巷道18.炮眼的布置方式有三种: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19.根据煤层的厚度不同将煤层分为:薄煤层(0.6<h<1.3)中厚煤层(1.3<h<3.5)厚煤层(h>3.5) 特厚煤层(h>6)20.当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的岩层中时,岩石上山与煤层底板间的法线距离一般为15—30M比较合适21.可采储量与工业储量的关系:可采储量<工业储量22.高档普采的工艺过程:落煤装煤—滚筒采煤机,运煤—刮板输送机,支护—单体液压支柱23.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全部跨落法充填法煤柱支撑法24.胶带输送的角度为≯17°25.采区生产能力:工作面单产X 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二名词解释1.井田——划归为一个矿井所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采矿学练习题精品文档采矿学复习范围一、单项选择1.相邻采区之间隔离煤柱宽度一般为()A. 8mB. 10mC. 15mD. 20m2.井底车场内用于固定箱式矿车卸煤的主井硐室被称为()A. 井底煤仓B. 箕斗装载硐室C. 翻笼硐室D. 清理撒煤硐室3.沿煤层底板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放出煤层全部厚度的放顶煤采煤法称为()倾斜分层放顶煤顶网下放顶煤 D. A. 一次采全厚放顶煤 B. 预采顶分层放顶煤 C.)4.井田范围内由已开掘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是(D. 回采煤量 B.开拓煤量 C.准备煤量 A. 可采煤量)5.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称为(分带盘区采区 B. 带区 C. D. A.6.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A. 炮采工艺系统B. 普采工艺系统C. 综采工艺系统D. 放顶煤开采工艺系统)7.单位时间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总和是指(生产煤量A. B. 掘进煤量 C. 综合煤量 D. 采区生产能力)8.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岩石巷道称为(D. 联络巷 B. 煤门 C. 运输大巷 A. 石门)9.按列车从井底车场两端或一端进出车,折返式井底车场可分为尽头式和(C. 斜式D. 梭式卧式A. 立式 B.)10.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是(回采巷道D. 采区巷道A. 开拓巷道 B. 准备巷道 C.)11.主斜井用带式输送机运煤并兼作进风井时,风速不得超过(..D. 6m/s B. 4m/sA. 2m/s C. 5m/s 12.属于井底车场主井系统硐室的是()A. 爆破材料库 D. 井底煤仓水仓中央变电所 C. B.)13.井下与地面出入的咽喉是指(D. 石门运输大巷B. A. 井筒井底车场 C.)14.作为炮采工作面以循环结束标志是(D. 推溜回柱放顶C.B.A. 割煤移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厚煤层工作面采出率不应15.小于(..D. 99% A. 93% B. 95% C. 97%)16.长壁工作面长度一般在(D. 100-250m C. 80-250m A. 80-150m B. 120-200m )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17. B. 马头门A. 水仓D. 中央变电所C.中央水泵房只开煤房、不回收煤柱,留设房间煤柱支承上覆岩层是指(18.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 房式采煤法B. 房柱式采煤法C. 长壁式采煤法D. 放顶煤采煤法19.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采煤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是()A. 可采煤量B.开拓煤量C.准备煤量D. 回采煤量20.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A. 井田B. 煤田C. 矿区D. 矿井21.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A. 炮采工艺系统B. 普采工艺系统C. 综采工艺系统D. 放顶煤开采工艺系统22.在划定的井田范围内,根据勘探资料计算而得,作为矿井设计和生产的依据的是()A. 地质储量B. 可采储量C. 矿井储量D. 工业储量23.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称为()A. 单工作面B. 双工作面C. 对拉工作面D. 混合工作面24.在综采过程中,工作面遇到一些变化大的地质构造带时,其推进方向需要进行调整,通常转角小于45°时,称为()A. 调斜B.旋转C. 转采D. 跳采25.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是()A. 开拓巷道B. 准备巷道C. 回采巷道D. 采区巷道26.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滞后上分层工作面不少于()A. 1-2个月B. 2-3个月C. 3-4个月D. 4-6个月27. 与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有关的项目是()A. 卸载方式B. 列车数量C. 列车间距D. 煤仓容量28.DK615的含义是()A. 对称,轨型15,轨距900mmB. 对开,轨型18,轨距900mmC. 渡线,轨型18,轨距600mmD. 单开,轨型15,轨距600mm29. 作为综采工作面循环结束标志是()A. 割煤B.移架C.推溜D. 回柱放顶3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中厚煤层工作面采出率不应小于()....A. 93% B. 95% C. 97% D. 99%31.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适用于埋藏稳定的急斜煤层,其厚度为()A. 3-5mB. 2-6mC. 5-10mD. 8-15m32.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的部分为()A. 马头门B. 中央变电所C. 中央水泵房D. 等候室33.当煤层倾角小于12°时推广使用()A. 倾斜长壁采煤法B. 走向长壁采煤法C.房柱式采煤法D. 放顶煤采煤法34.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是()A. 可采煤量B.开拓煤量C.准备煤量D. 回采煤量35.在近水平煤层中,用盘区石门代替盘区运输上山的布置称为()A. 上山盘区B. 下山盘区C. 上下山盘区D. 石门盘区36.用机械方法破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 炮采工艺系统B. 普采工艺系统C. 综采工艺系统D. 放顶煤开采工艺系统37.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称为()A. 矿井储量B. 矿井工业煤量C. 矿井地质煤量D. 矿井可采储量38.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运输巷为两工作面共用的工作面布置称作()A. 单工作面B. 双工作面C. 对拉工作面D. 混合工作面39.当煤层倾角较小时可以采用沿煤层顶板穿层斜井开拓,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采用()A. 伪斜井B. 顶板穿层C. 反斜井D. 底板穿层40.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是()A. 开拓巷道B. 准备巷道C. 回采巷道D. 采区巷道41. 大型矿区的设计能力是()A. 90万t—240万tB.240万t—500万tC.500万t—1000万tD. 1000万t—3000万t42.井底车场存车线路与主要运输巷道相互平行的车场是()A. 立式车场B. 卧式车场C. 斜式车场D. 折返式车场43. 属于无煤柱护巷方式的是()A. 煤体-煤体B. 煤体-煤柱C. 煤柱-煤柱D. 沿空留巷44. 作为普采工作面循环结束的标志是()A. 割煤B.移架C.推溜D. 回柱放顶4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薄煤层工作面采出率不应小于()....A. 93% B. 95% C. 97% D. 99%二、多项选择题1.采区走向长度确定的影响因素包括()A. 地质条件B. 开采条件C. 生产技术条件D. 经济因素E. 人为因素2.采区下部车场形式按装车站位置不同有()A. 上山装车式B. 大巷装车式C. 石门装车式D. 绕道装车式E. 平巷装车式3.影响准备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有()A. 地质构造B. 倾角C. 煤岩性质D. 巷道布置E. 采深4.急斜煤层采煤方法有()A. 伪斜长壁采煤法B.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C. 仓储采煤法D. 倒台阶式E.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5.上山布置的类型按其位置可分为()A. 两条煤层上山B. 一岩一煤上山C. 两条岩石上山D. 三条岩石上山E. 两岩一煤上山6.沿空留巷时区段平巷的布置主要有()A. 前进式B. 后退式C. 两翼式D.往复式E. 旋转式7.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的有()A.煤层间距B. 煤层赋存条件C. 煤层厚度D. 工作面长度E. 煤层数量8.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内煤炭损失主要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 初采损失B. 末采损失C. 端头损失D. 巷道损失E. 采煤工艺损失9.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A. 倾斜分层B. 倾斜分段放顶煤C. 斜切分层D. 水平分层E. 水平分段放顶煤10.采区生产系统包括()A. 运煤系统B. 运料排矸系统C. 通风系统D. 供电系统E. 压气和安全用水系统11.顶煤的破坏分区包括()A. 初始破坏区B. 破坏发展区C. 裂隙发育区D. 垮落破碎区E. 采空充填区12.长壁采煤工艺包括的工序有()A. 破煤B. 装煤C. 运煤D. 支护E. 采空区处理13.矿井生产的主要系统包括()A. 运煤系统B. 通风系统C. 运料系统D. 排水系统E. 排矸系统14.合理的开采水平垂高中阶段斜长划分应考虑的因素有()A. 行人条件B. 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C. 煤的运输D.通风条件E. 辅助提升15.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有()A.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B. 双滚筒采煤机C. 可移动变电站D. 液压支架E.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三、填空题1.回采巷道的护巷方式有沿空留巷和。
第一章:煤田和矿区: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统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则称为矿区。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
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4.00、5.00Mt/a及以上。
3.00及其以上又称特大型矿井。
中型:0.45、0.60、0.90Mt/a小型:0.06、0.15、0.21、0.30Mt/a矿山井巷: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总成矿山井巷。
A直立巷道:1立井(竖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提升煤炭叫主井,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升降人员叫副井。
2暗立井:(盲竖井,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B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如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平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称为石门)。
C倾斜巷道:1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其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
采取上下山:服务于一个采取的倾斜巷道,也称采取上山或下山。
上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层;下山则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的煤层。
主要上下山:服务于一个开采水平的倾斜巷道。
2斜巷:不直通地面且长度较短的倾斜巷道,用于行人、通风、运料。
3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直通地面的地下巷道。
井田内划分: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在井田范围内,沿着每层的倾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称为一个阶段。
每个阶段均应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
阶段表示惊天的一部分范围,水平是指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
2阶段内的再划分:采区式(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板块,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分段式(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斜长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带区式(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