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3章物流系统设施选址决策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产品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与服务企业的的物流设施选址战略有哪些差异?

参考答案

(1)产品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特点不同,如下表所示。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对比

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

产品特征有形性有形性产品的可存储性高低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低

客户的参与程度低高

产业性质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规模经济实现途径增加生产批量多店作业

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多个分店来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的。所以,服务设施的选择与目标市场的确定紧密相关的。对于服务业来说,由于服务项目难以运输到远处,那些需要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企业,其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与最终市场的接近与分散程度。因此,服务设施必须靠近顾客群。对于一个仓储或配送中心来说,与制造业的工厂选址一样,运输费用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快速接近市场可能更重要,可以缩短交货时间。

此外,对于制造业生产厂的选址来说,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有时并不重要。而在服务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服务业企业在进行设施选址时,不仅必须考虑竞争者的现有位置,而且还要估计他们对新选设施地址的反应。对于商店、快餐店等服务企业来说,在竞争者附近设址有更多的好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聚集效应”,即受聚集在某地的几个公司所吸引而来的顾客总数,大于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这几个公司的顾客总数。

(2)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选址影响因素不同

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选址因素对比

影响生产设施选址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形成本(原材料、能源和公

用设施成本)无形及未来成本(工会的态度、生活质量、教育支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等)。

而服务设施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业务和收入两个决定性因素,其中影响服务部门业务量和收入大小的主要有区域内的客户购买能力、服务部门服务和形象的兼容性、区域内的竞争强度和质量、企业的独特性及竞争对手的选址及其邻近区域商业和设施的质量、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水平等多个因素。

(3)产品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选址原则不同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同的选址常常引起成本的显着差异。因此,制造业设施选址的立足点在于成本的最小化。

而对于服务企业,设施地址对收入的影响超过成本。因此,服务设施选址常常考虑的是营业收入的最大化。

2. 影响物流系统设施选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影响物流设施选址的因素繁多,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

①气象条件

物流设施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的商品老化。

②地质条件

物流设施是大量商品的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物流设施地面以下存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为此,土壤承载力要高。

③水文条件

物流设施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的地下水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绝对禁止选择。

④地形条件

物流设施应地势高亢、地形平坦,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

(2)经营环境因素

①经营环境

物流设施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物流设施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

②商品特性

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物流设施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物流中心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

③物流费用

物流费用是物流设施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设施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④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也是物流设施选址的考虑因素。由于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物流设施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候向物流设施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

(3)基础设施状况

①交通条件

物流设施选址时,应考虑该地区能够提供的运输途径以及运力和运费等条件,尽量利用现有的运输线路,并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港口、铁路编组站、机场或交通主干道枢纽,应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

②公共设施状况

物流设施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设施区域内要考虑废水和场地雨水的排除方案。

3. 一台机器工具小制造商意欲迁址,并确定了两个地区以供选择。A 地的年固定成本为800000元,可变成本为14000元/台;B 地的年固定成本为920000元,可变成本为13000元/台.产品最后售价17000元/台。

(1)当产量为多少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

(2)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A 地优于B 地?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B 地优于A 地?

参考答案

(1) 解:设产量为Q 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依据量本利法可得下式:

解得: )(120台=Q

(2)解:以总成本C 为纵坐标,以产量Q 为横坐标,绘出分别选择A 、B 两地时的总成本线,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120台=Q 。

由图可知:当Q <120台时,A 地优于B 地; 当Q >120台时,B 地优于A 地。

4. 利用表3-10所示的因素分析评分,以最大综合得分为基础,应选择地点A 、B 、C 中的哪一个?

表3-10因素评分表因素

(每项总分100分)权重

位置

A B C

便利设施80 70 60

停车场72 76 92

显示区域88 90 90

顾客交通94 86 80

运营成本98 90 82

临近96 85 75

参考答案

解:依据因素评分法,计算A、B、C三地的总分如下:

A=80×+72×+88×+94×+98×+96×=

B=70×+76×+90×+86×+90×+85×=

C=60×+92×+90×+80×+82×+75×=

由于A>B>C,A地综合评分最高,故应选择A地。

5. 一个玩具制造商在全国的五个地区生产玩具,原材料(主要是塑料粉桶)将从一个新的中心仓库运出,而此仓库的地点还有待确定。运至各地的原材料数量相同,已建立一个坐标系统,各地的坐标位置如表3-11所示。请确定中心仓库的坐标位置。

表3-11各地坐标位置

地点 A B C D E (x,y)(3,7) (8,2) (4,6) (4,1) (6,4)

参考答案

解:设运至各地的原材料数量为Q,C

x 为中心仓库的横坐标,C

y

为中

心仓库的纵坐标,依据表3-11和“吨-中心法”可得下式:

故中心仓库的坐标为(5,4)。

6.一家制造游艇的公司决定扩大其生产线,但目前设备不足,不能满足荷载量的增加。公司正在考虑三种方案以解决这个问题:A(增加新地点)、B(转包)、C(扩大现有工厂)。方法A的固定成本较高,但相应的可变成本较低,固定成本为250000美元/年,可变成本为500/艇;转包平均每船的成本是2500美元;扩大现有工厂则耗费50000美元的年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为1000/艇。

(1)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各实施方案的总成本最低?

(2)年预期量为150艘艇时,实施哪种方案总成本最低?

(3)在转包和扩大生产设备之间做出选择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4)如果扩大工厂将导致每年增加运输成本70000美元,转包则使运输成本增加25000美元/年,增加一个新地点则使运输成本增加4000美元/年。根据以上附加条件,重新求解该问题。

参考答案

(1)解:设A、B、C三种方案的总成本分别为C

A 、C

B

、C

C

,Q为产

量,依据量本利法和题意可得下式:

C A=250000+500Q

C B=2500Q

C C=50000+1000Q

以总成本C 为纵坐标,以产量Q 为横坐标,分别绘出C A 、C B 、C C 的总成本线。设C B 、C C 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 1,C A 、C C 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 2。

由C B =C C 得: 2500Q 1=50000+1000Q 1

Q 1=3

100

≈34(艘) 同理,由C

A

=C C 得:250000+500Q 2=50000+1000Q 2

Q

2

=400(艘)

由图可知:

当Q <34时,B (转包)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34<Q <400时,C (扩大现有工厂)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Q >400时,A (增加新地点)方案总成本最低。

(2) 解:由于 )(150艘 Q ,所以34<Q <400,故C (扩大现有工厂)方案总成本最低。

(3)解:在转包和扩大生产设备之间做出选择时,还应考虑: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企业自身土地资源、企业自身人力资源、企业经营策略、企业资金情况和承包企业相应业务与综合实力等成本以外的诸多因素。

(4)解:根据附加条件,并设此时A 、B 、C 三种方案的总成本分别为

C A ‘

、C B ‘

、C C ‘

,依题意得:

C A

‘=250000+500Q +4000

C

B

‘=2500Q +25000

C

C

‘=50000+1000Q +7000

同样,以总成本C为纵坐标,以产量Q为横坐标,分别绘出C

A

‘、

C B‘、C C‘的总成本线。设C B‘、C C‘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1,C A、C C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2。

由C

B

‘=C C‘得:2500Q‘1+25000=50000+1000Q‘1+7000

Q‘

1=

3

190≈64(艘)

同理,由C A‘=C C‘得:250000+500Q‘2+4000=50000+1000Q‘2+7000

Q‘

2

=268(艘)

由图可知:

当Q<64时,B(转包)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64<Q<268时,C(扩大现有工厂)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Q>268时,A(增加新地点)方案总成本最低。

国际货运部分案例与计算题

部分案例与计算题 案例1 有一批货物共100箱,自广州转运至纽约,船公司已签发了"装船清洁提单”。但货到目得港,收货人发现下列情况:1、5箱欠交;2、10箱包装严重受损,内部货物散失50%;3、10箱包装外表完好,箱内货物有短少。试问上述:三种情况应属船方还就是托运人得责任?为什么? 如提单注明为100箱货物,船到目得港短交5箱,后经船公司查核大副收据及其它记载文件均为船公司实际收货为95箱,而不就是100箱。问托运人有无权利要求船公司按照提单交付100箱?为什么? 案例分析 前2项就是承运人得责任(第2项如果就是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得,且在保险得责任范围内,也可由保险公司承担),第3项就是托运人得责任。 提单作为收据得法律效力,英美法认为提单作为收据得法律效力应被视为表面证据,因为单据就是托运人填得,如果船方能提供充足得证据证明短少就是托运人交货时所短交,船方收货件数与目得港得交货相符,托运人就没有理由找船方提出赔偿要求。大陆法认为提单作为收据在法律上有绝对得证据作用,反证无效。 案例2 我国T公司向荷兰M公司出售一批纸箱装货物,以FOB条件成交,目得港为鹿特丹港,由M公司租用H远洋运输公司得货轮承运该批货物。当船方接收货物时,发现其中有28箱货有不同程度得破碎,于就是大副在收货单上批注“该货有28箱外表 破碎"。卖方T公司要求船方不要转注收货单上得批注,同时向船方出据了下列保函:“若收货人因包装破碎货物受损为由向承运人索赔时,由我方承担责任。”船方接受了上述保函,签发了清洁提单.该货船起航后不久,接到买方M公司得指示,要求其将卸 货港改为法国得马赛港,收货人变更为法国得F公司.经过一个多月得航行载货船到达马赛港,船舶卸货时法国收货人F公司发现该批货物有40多箱包装严重破碎,内部货物不同程度受损,于就是以货物与清洁提单不符为由,向承运人提出索赔。后经裁定,向法国收货人赔偿20多万美元。此后,承运人凭保函向卖方T公司要求偿还该20多万美圆得损失.但T公司以装船时仅有28箱包装破碎为由,拒绝偿还其它十几箱得损失.于就是,承运人与卖方之间发生了争执。 试分析本案中,买方可否要求卖方退回货款并要求给予损害赔偿。为什么?承运人就是否有责任?应由谁承担赔偿损失? 案例分析 可以,因为卖方装船时就提供了一部分包装破碎得货物,这本身就就是一种违约行为;不仅如此,还同承运人一起隐瞒真相,从而构成对买方得欺骗. 承运人有责任,应由承运人承担赔偿损失。 计算题1 某轮从广州装载杂货—人造纤维,体积为20m3,毛重为17、8公吨,运往欧洲某港口,托运人要求选择卸货港Rotterdam或Hamburg,Rotterdam&Hamburg都就是基本港,基本运费率为USD80、0/FT,三个以内选卸港得附加费率为每运费吨加收USD3、0,“W/M”。问:

物流学概论思考题重点

物流学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 物流物 合。 律背反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 商流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做商业流通,简称商流。 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在本地市区开有商铺,那么你只能向这个城市的人或者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你只能占有本地市 场。但是一旦有物流作为辅助,那么你就能将你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占有更多的市场,而且一旦你的商品物流成本比别人的物流成本低,那么你的商品就 更具市场竞争力。所以才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怎么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它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服务的提高,相应的成本要 上升,也就是说运价高。降低服务,成本下降,运费也会低。 4、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①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②“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③流价值与利润理念④物流系统化理念

国际物流练习题

1、按照《2000 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 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 A、装运港船边 B、装运港船上 C、装运港船舷 D、目的港船舷 2、在交易洽商中,有条件的接受是_________。 A还盘 B接受 C发盘 D询盘 3、在来料加工业务中,料件与成品的所有权()。 A.成品属于供料方,料件属于加工方 B.料件属于供料方,成品属于加工方 C.均属于供料方 D.均属于加工方 4、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5、在班轮运价表中用字母“M”表示的计收标准为() A.按货物毛重计收 B.按货物体积计收 C.按商品价格计收 D.按货对象数计收 5、国际物流活动中仅次于海洋运输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6、小件急需品和贵重货物,其有利的运输方式是() A.海洋运输 B.邮包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7、在进出口业务中,经过背书能够转让的单据有() A.铁路运单 B.海运提单 C.航空运单 D. 邮包收据 8、按提单收货人抬头分类,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提单有()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班轮提单 9、某外贸公司出口茶叶5 公吨,在海运途中遭受暴风雨,海水涌人仓内,致使一部分茶叶发霉变质,这种损失属于()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单独海损 10、下列( )不适用”仓至仓”条款。’ A.水渍险 B.战争险 C.偷窃提货不着险 D.一切险 11、不同国家的不同物流适用法律使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一国的国内物流,这是由于国际物流的()造成的。 A.物流环境差异大 B.物流系统范围广 C.国际物流运输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 D.国际物流系统必须有信息的支持 12 ()是指接受开证人的要求和指示或根据自身的需要,开立信用证的银行,一般是进口地银行。 A.开证行 B.议付行 C.通知行 D.B 和C 13 《海牙规则》是有关国家协商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14航空运输险的承保范围与海运险中的()大致相同。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一般附加险 15下列哪项不在平安险的承保范围之内?() A.运输中恶劣天气造成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B.运输中恶劣天气造成的部分损失 C.运输工具在遭受搁浅、触礁等意外的情况下,货物又在此前后在海上遭遇恶劣天气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D.运输工具在遭受搁浅、触礁等意外的情况下,货物又在此前后在海上遭遇恶劣天气的部分损失 16 航空运输一般根据货物的重量,最高赔偿额是每公斤()美元。 A.20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

部分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要点第1章物流运输概述 2. 如何区分运输与物流运输? 答案要点: (1)二者的劳动对象不同。包括物品的空间位移(货运),又包括人员的空间位移(客运);而物流中的运输仅仅是物品在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的实体运送,它不包括人员的空间位移。 (2)二者的工作范围不同。运输主要指流通领域的运输,不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而物流运输不仅包括流通领域的运输,而且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 3. 如何理解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答案要点: (1)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 (2)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手段。 (3)运输与物流活动中其他环节有密切的关系。 4. 物流运输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运输线路。运输线路是供运输工具定向移动的通道,也是运输赖以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构成运输系统最重要的要素。 (2)运输节点。运输节点是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处于运输线路上的,承担货物集散、运输业务办理、运输工具保养和维修的基地与场所。运输节点是物流节点中的一种类型,属于转运型节点。

(3)运输工具。运输工具是指在运输线路上用于载重货物并使其发生位移的各种设备装置,它们是运输能够进行的基础设备,也是运输得以完成的主要手段。 (4)运输参与者。包括物主、承运人、货运代理人、运输经纪人等。运输参与者共同参与才能进行运输。 5. 分析我国运输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1980年以来,五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我国货物运输以铁路、水路、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占有很小的比重。我国民用航空货运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基数太小,所以运输量规模仍然很小,但周转量缺很大。公路运输主要用于短途运输和配送业务。铁路和水路运输主要从事长途运输,一次运输的距离长,因而在货运周转量中的比重较高。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航空快递业务的兴起,航空货运规模肯定会有更快的发展;水路将进一步发挥它远距离运输的优势,铁路则朝着以中、长距离运输为主的方向发展。 运网结构方面,1965-2003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五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线路除内河运输之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航空和公路运输线路增长最快。公路、航空路线比重分别占45%以上,其它比重较小。近些年各个运输方式的比重变化不大。 第2章物流运输组织与实务 2. 试比较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答案要点:

物流学概论复习要点

物流就是包括运输、搬运、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动,它是由供应地流向接收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不属于经济活动范畴的物质实体流动,不属于物流。 物流在社会经济的作用 1.物流在经济中的作用 体现:1.物流是商业的一个主要支出,与其他经济活动相互影响。 2.物流服务于许多经济交易活动,它实际上是所有商品和服务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物流对社会的作用 体现:1.物流保障生产 2.物流服务于商流 3.物流是实现‘一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4.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5.物流—现代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结合并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仓储的功能 1.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是指为满足市场的基本储存需求,仓库所具有的基本操作或行为,包括存储,管理,拼装,分类等基础作业。 2.增值功能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信息的传递 3.社会价值 时间调整功能;价格调整功能;衔接商品流通的功能 仓储管理的业务流程 1.货物的入库 货物入库的准备;货物的接运;货物的验收;货物的入库 2.货物的保管 3.货物的出库 货物出库的方式:货主自提;送货上门;代理托运 货物出库的程序:审核仓单;核对登帐;配货备货;复核查对;点付交接;填单销帐 零库存的意思 1.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 2.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与劳动消耗同时趋于零 零库存的实现途径 1.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制度 3.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4.依靠专业流通组织准时而均衡供货 现代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1.物品由静态仓储变为动态仓储 2.仓储业由储备型转为流通型 3.仓储业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 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 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 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 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 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国际物流学计算题(新)

1.我某外贸公司按CIF条件进口一批货物,卖方向我国保险公司按CIC条款办理 了货运保险。载货船舶经苏伊士运河曾一度搁浅,后经拖轮施救起浮继续航行,至马六甲海峡又遇暴风巨浪,卖方交运的2,000箱货物中有400箱货物遭不同程度的海水浸湿。试问:(1)拖轮费用和400箱货损属于何种损失? (2)在投保何种险别时,保险公司才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3)如果在苏伊士运河未发生搁浅,在投保何种险别时,保险公司才对马六甲海峡发生的损失负责赔偿?为什么?(指CIC的最小险别) 2.一批货物共5000箱由货轮从上海港运往德国汉堡港,在航行途中,货物遭遇 海上飓风,海水灌入部分货舱,50箱货物被海水浸湿而受损。后货船又与流冰相撞,部分货物计150箱因受积压而破碎,此时船舶也发生侧翻,船长下令将部分货物抛入海中以保持船舶平衡,共抛弃货物20箱,船舶得以正常航行驶往目的地。问在最经济的情况下,投保人投保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的哪种险别时,货主的所有损失均可获得赔偿? 3.某公司出口纺织品一批到欧洲某港口,原定价格为CFR欧洲港口每打105美 元,共1000打。保险费率为0.8%,买方要求卖方按加成10%代办保险,保险金额为多少?保险费为多少? 4.我方以50美元/袋CIF新加坡出口某商品1000袋,货物出口前,由我方向中 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水渍险、串味险及淡水雨淋险的保险费率分别为0.6%、 0.2%和0.3%,按发票金额110%投保。该批货物的投保金额和保险费各是多 少? 5.某载货船舶在航行中发生共同海损,船体损失30万,货物牺牲50万,救助 费8万,损失运费2万,设备运费2万,设各方的分摊价值如下:船舶:700万;货物:甲:100万,乙:50万,丙:50万丁:90万;运费:10万。分摊总值1000万,计算各方的共同海损分摊额? 6.一批货物共计100箱,保险金额100000美元,货物受损后只能按6折出售, 当地完好价值为120000美元,并且在出售中支付费用12000美元,计算保险人支付的赔款。 7.某外贸公司按CIF价格条件出口一批冷冻食品,合同总金额为1万美元, 保险 费率为0.4%, 加一成投保平安险, 问: 保险金额及保险费各为多少? 8.我国某外贸公司以CFR神户每公吨350美元向日商报盘出售农产品(按一成投 保水渍险,保险费率为0.8%) 日商要求改报CIF价, 问: 保险金额及保险费如何计算? 9.一家钢铁企业,需要进口100万吨铁矿石,可供选择的进货渠道中有两家: 一是澳大利亚,一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品位较高,价格为20美元一吨,运费60万美元;加拿大的铁矿石品位较低,价格为19美元一吨,但运杂项费用高达240万美元,暂不考虑其他条件,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国家进口铁矿石呢? 10.我国从国外进口一批中厚钢板共计200,000公斤,成交价格为FOB伦敦2.5 英镑/公斤,已知单位运费为0.1英镑,保险费率为0.25%,求应征关税税款是多少? 已知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的外汇牌价: 1英镑=11.2683人民币元(买入价) 1英镑=11.8857人民币元(卖出价) 11.进出口公司从A国进口货物一批,成交价(离岸价)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包括

物流专业英语课后习题答案

Exercises 1 Part I I Vocabulary exercises 1. B 2. C 3. D 4.B 5. D 6. B 7. A 8. C 9. C 10. B I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words or phrases from the list below: 1.“Logistics” is a term, which originates from both the army and French. According to the French, the Baron of Jomini, who of Swiss origin who had served in Napoleon?s army before joining the Russians and who later founded the Military Academy of St. Petersburg, first used the term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So in a military sense, the term …logistics? encompasses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rmy replenishments and material maintenance. 2.Logistics deals with satisfying the customer. This implies that management must first understand what those requirements are before a logistics strategy can b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meet them. As will be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later, customer serv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utput of an organization?s logistics system. This focu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ll be emphasized through the text just as it should be in the firm. Part II I Vocabulary exercises 1. B 2. D 3. A 4.C 5. D 6.D 7.A 8.A 9.C 10. A I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words or phrases from the list below: 1.Transportation refers to the physical movement of goods from a point of origin to a point of consumption and can involve raw materials being brought in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or finished goods being shipped out to the customer. 2.Since these inputs can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both the cost and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service offered to the consumer, this activity is vital to the overall success of the logistics effort. In addition, the move away from local sourcing in favor of global buying has complicated this entire process dramatically in recent years. Part III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考虑的基点主要是。 A、复杂化 B、简单化 C、条理化 D、系统化 ()2、将储存的物资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是。 A、ABC分类法 B、零库存法 C、成本分类法 D、运输分类法 ()3、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 A、具体性和局部性 B、具体性和综合性 C、综合性和全局性 D、局部性和全局性 ()4、传统的企业供应物流,都是以为调节企业内外物流的结点。 A、大门 B、车间 C、指挥中心 D、企业仓库 ()5、物流成本的分类,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生产物流费、销售物流费、回收物流费、废弃物物流费,是按。 A、物流过程划分 B、物流活动的逻辑顺序划分 C、物流活动构成划分 D、物流范围划分 ()6、物流冰山学说是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西欧 ()7、衡量物流信息系统能力的最重要方面是。 A、信息采集 B、信息传输

C、信息处理 D、信息存储 ()8、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物流效率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的水平。 A、物流信息化 B、物流网络化 C、物流现代化 D、物流普及化 ()9、国际物流的经济风险可分为汇率风险和。 A、市场风险B、价格风险 C、利率风险D、货币风险 ()10、全国人大通过,以国家主席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法令 B、法律 C、政策 D、文件 ()11、包装按其作用分类可分为工业包装和。 A、企业包装 B、商业包装 C、运输包装 D、机械包装 ()12、物流的总体效果是。 A、树木的效果 B、森林的效果 C、差异化的效果 D、相同的效果 ()13、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和物流结点。 A、物流企业 B、物流线路 C、物流网络 D、物流信息 ()14、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到线供应方式 D、零库存方式

思考题整理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 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5.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1)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所决定的。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初期。中国现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处在幼童时代的社会主义,自然难于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失误和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这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所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不曾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得到发展。更何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决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是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私有制范围内更替尚且需要经过漫长、艰巨的历史进程,以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更加艰巨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曲折、反复,从而使这一进程放慢,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如此。

国际货运练习题及答案(1)[1]

第三章运输 填空: 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包括和()两种方式。 答案:班轮运输(或提单运输);租船运输 2.《海牙规则》的全称为(),该规则于1924年8月25日订立于布鲁塞尔,于1931年6月2日生效。答案:《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问题的国际公约》 3.关于承运人赔偿责任基础问题,《汉堡规则》将《海牙规则》中承运人的不完全过失责任改为承运人的()责任制。 答案:推定完全过失 4.根据《汉堡规则》的规定:当货物灭失或损坏情形非显而易见时,在货物支付的次日起连续7日内,集装箱交货则从次日起15日内,延迟交货则在交货日起60日内收货人未提交书面通知时,则视为()。答案:承运人已交付货物且状况良好的初步证据 6.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上货物运输的规定是以()、()为基础,适当吸收了()的某些规定。 答案:《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 7.按照《海牙规则》的规定,承运人的责任是从货物装上船起,至卸下船止的整个期间。当使用船上吊杆装卸货物时,指从装货时吊钩受力开始至货物卸下船脱离吊钩为止的整个期间,即实行()。当使用岸上吊杆装卸时,则货物从装运港越过船舷时起至卸货港越过船舷为止的整个期间,即实行()。 答案:“钩到钩原则”;“舷到舷原则” 8.关于承运人的责任限制,《维斯比规则》将赔偿金额改为双重限额,每件或每一单位为()金法郎,或按灭失或损坏的货物毛重每公斤()金法郎,以较高者为限。 答案:10000;30 9.《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简称为()。 答案:《华沙公约》 10.我国《海商法》对每一件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为()。 答案:666.67特别提款权 单选 1.(A)指托运人指定特定人为收货人的提单。这种提单不能通过背书方式转让,故也称作“不可转让提单”。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直达提单 2.依据《海牙规则》的规定,下列关于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D) A.承运人应在开航前与开航时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B.船员的配备、船舶装备和供应适当 C.适当和谨慎地装载、搬运、配载、运送、保管、照料和卸载所运货物 D.国际货物海上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或减轻承运人依《海牙规则》承担的责任义务。 3.关于提单中承运人的责任制问题,《海牙规则》实行的是(B)。 A.严格责任 B.不完全过失责任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物流—1美国定义就是:物流就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计划、执行与控制, 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 2我国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 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 织、指挥、协调、控制与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 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与经济效益。电子商务实体--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就是企业、银行、商店、政府机构与个人等。 电子市场--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与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连接成 一个整体。 交易事务--就是指电子商务实体间所从事的具体的商务活动的内容,例如询价、报价、转账支付、广告宣传以及商品运输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研究并运用电子商务物流活动规律,对物流全过 程、各环节、各方面进行的管理。 信息--就是由客观事物发生的能被接受者接收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被接收的过程中,经过接收者的过滤与分析,达到对事物了解认识的目 的。 物流信息—就是物流系统内部及物流系统与外界联系构成的可以利用的数据集合的不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它反映物流 各种活动内容的文字、声音、图像、消息、知识、情报等, 并反作用于客观活动。 分类编码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合理分类,然后用代码加以表示的技术。条形码技术—就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来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技术,就是信息数据自动、输入的重要方法与 手段。 无线射频技术—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一种识别技 术。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就是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自动处理。 POS系统—销售点实时管理系统,就是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 售数量等),并通过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 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 EOS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就是零售业与批发业之间通过增值网或互联网与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的方式将各种信息从订 货到接单,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系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就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传播与飞机导航、对地面目标的精确定时与 精密定位、地面及空中交通管制、空间与地面灾害监测等。GIS—地理信息系统,它就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 础,才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 息,就是一种为地理研究与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物流相关信息的的收集、加工、处理、储 存与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搬运—物体在区域范围内发生的以水平方向为主的短距离的位移运动形式。运输—物流领域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指利用设备与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活动。 铁路运输--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整车货物运输,集装箱货物运输,散杂件货物运输,混 载货物运输) 公路运输--指利用一定载运工具沿公路实现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移的过程。(按托运批量大小可分为整车与零担运输,按运送距 离可分为长途与短途运输,按货物的性质及对运输条件的 要求可分为普通货物运输与特种货物运输,按运输的组织 特征可分为集装化运输与联合运输) 水上运输--指利用船舶、排筏与其她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与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内 河运输,海上运输) 航空运输--简称空运,就是使用飞机运送客货的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就是利用管道,通过一定的压力差而完成气体、液体与粉状固体运输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 仓储管理--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就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 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过程。 库存—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主要就是用作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料。 仓储--公司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它从初始点到消费点存储产品(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提供存储状态、条件与处置的信息。仓储管理--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就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 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过程。 ABC重点管理法—把物资按品种与占用资金的大小分类,再按各类重要 程度不同分别控制,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以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订货点法(定量订货方式)—库存量降到一定水平(订货点)时,按固定 的订货数量进行订货的方式。 定量维持方式—定量订货方式的一种,每次订货量都发生变动。 定期订货方式—定期盘点法订货方式,指每隔一段时间即进行订货, 订货时间固定,每次订货量不定。 库存--就是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主要就是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料。 安全库存—保险库存,就是为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订货期间需求率增长,到货期延误等)引起的缺货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 存。 包装—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装饰与标识的工作总称。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 A 经济价值方面 B 军事后勤方面 C 生产消费方面 D 商品流通方面 6、下面哪种( C )采购模式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A 分散采购 B 集中采购 C 单一来源采购 D 招标采购 7、可以说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是( D )。 A 重复运输 B 迂回运输 C 倒流运输 D 空车无货载行驶 8、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被称为( C )。 A 工业包装 B 运输包装 C 商业包装 D 缓冲包装 9、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尽量实现流通加工的( A )。 A 最优配置 B 最好配送 C 最快运输 D 最有效方法 10、企业间的物流信息一般采用( D )标准。 A 编制条形码 B 扫描 C 拷贝 D 电子数据交换 11. 一个完整的物流实体网络至少要包括( B )和物流结点。 A. 物流企业 B ,物流线路 c .物流网络 D .物流信息 12. ( B )线路的种类是线路里面量多、最复杂的。 A. 铁路 B .公路 C .水运 D .空运 13. 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相互衔接是通过 ( A ) 予以沟通和实现的。 A. 信息 B ?线路 C.结点 D ?物流中心 14. 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供应物流,主要向买方提供了服务,同事也向销售方提供服务,在 客观上协助 ( C ) 扩大了市场。 A.双方 B ,买方 C .销售方 D .企业自身 15. ( B ) 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间内或者在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 求的供应。 A.即时供应方式 D .准时供应方式 c .到线供应方式 D .零库存方式 16. 销售物流的起点,一般情况下是生产企业的 ( D ) ,经过分销物流,完成长距离、干线的物 流活动,再经过配送完成市内和区域范围的物流活动,到达企业、商业用户或最终消费者。 A. 生产车间 B. 运输车辆 C. 原材料仓库 D. 产成品仓库 17. 物流企业,严格意义上讲是指 ( C ) 。 A. 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二方物流企业 B. 第二方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C. 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D. 第一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 18. 物流企业把自己的职能和资源集中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 而把非核心领域 ( B ) 给其他专业企业。 20. 第四方物流成功的关键,是以“ ( A )”的物流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技术。 1、 2、 3、 4、 5、 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是属于( A 社会物流 B 企业物流 C 区域物流 对于一个零售商,物流活动主要发生在它的( A 货物运输 B 生产部门 C 配送中心 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是( A 智能型物流 B 人工物流 C 机械物流 物流创造空间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和( A 社会供给 B 社会生产 C 社会分工 物流早期发展的价值体现主要在( B )。 B )。 综合物流 )与零售商之间。 消费者 )。 集成物流 )所决定的。 社会需求 A.内包 B. 外包 C. 归口 D. 并购 19.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具有( D A. 时点 B. 短期 C. 中期 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 D. 长期

国际物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物流》参考答案 习题1 一、简答题 1、国际物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物流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企业建立了配送中心,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出现了立体仓库,一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大数量、高服务型物流向物流难度最大的中、小件杂货领域深入。国际集装箱大发展,出现了更高水平的国际联运,物流服务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物流的国际化趋势显著,在信息的作用下向更低成本、更高服务、更大量化、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在物流量基本不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细物流”,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物流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开始专业化运营。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物流管理也面向世界,实行国家标准化,提供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2、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通。 国际物流的特点包括: 1. 物流环境存在差异 2. 物流系统范围广 3. 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4.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3、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比较,其划分的标准关键在于物流据点的地理位置是否在一国境内。 1.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经营环境不同 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中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不同 3.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信息沟通方式不同 4.国际物流比国内物流面临的危险大 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高于国内物流 二、案例分析题 通过天津港保税区的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可见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拥有以下特点:(1)以现代港口为中心,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综合物流。 (2)加快港口的软硬环境建设,建立以区域性国际航运市场为中心的现代港口和谈判交易中心。 (3)建立合理的保税制度,使保税区、保税仓库等充分发挥作用,结合港口服务,实现港口和保税区一体化,发展国际物流。 (4)吸引世界知名物流企业来华投资,带动国际物流的发展。 (5)发展国际贸易,建立国际商品综合市场。建立分拨配送基地,实现国际物流稳步发展。 今后我国国际物流应采取的发展对策是: (1)顺应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化港口的建设。

物流学概论-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1.物流学: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的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这三个支点,支撑起物流学科体系。 2.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并反复进行。 3.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4.物流专门性评价: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这便是物流评价。按照对物流评价的范围不同,物流评价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 5.物流综合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在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全面衡量物流管理水平的综合性评价。 6.物流纵向评价: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物流项目经理在一定的时间,成本,数量和质量约束下,各个部门负责对物流项目的支持。 7.物流横向评价:执行某一相同物流业务的部门之间的各种物流结果的对比。它通常能表示出某物流部门在社会上所处的水平高低。

8.物流管理行政机构:指那些负责制定物流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管理和编制物流并组织实施的组织 9,物流管理业务机构:指那些负责执行物流计划,具体进行各项物流活动的组织,如运输管理组织、仓储管理组织等。 10,物流工程: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客户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1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Logistic system)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物流系统的"输入"即指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所需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要素,由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成功要素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以及合理化,并服从或改善社会大系统的环境。 12.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系统工程(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