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 格式:ppt
- 大小:3.74 MB
- 文档页数:23
行为艺术介绍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国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 formance Art,它是在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行为艺术概论: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
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
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
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
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avant-garde)或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一种。
起源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
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
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Yves Klein,1928-1962)。
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行为艺术的特征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艺术形态。
行为艺术相较于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艺术注重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
作为行为艺术家,大多坚信——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创造自由。
其次,艺术泛化性特征。
行为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创造行为过程展示,把传统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圣殿堂,摆放到了普通观众心目中的“不过如此”的“平淡”状态。
尤其在有的作品中,还请一般观众参与,这就更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强了观者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同时,行为艺术强调的是行为过程,这在客观上,就把艺术注重行为结果的单一视域拓展到了充分认识、注重艺术行为过程的领域。
先锋派艺术名词解释先锋派艺术,又称为先锋主义艺术或先锋形式,是一种以激进的概念和方向,超越传统艺术形式的艺术,它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越发多样化。
为了解释先锋派艺术,首先需要理解它的定义。
先锋派艺术指的是20世纪初以来,以激进、革新、超越传统艺术形式为主要特征的新艺术形式。
其内容涉及到一系列改变社会声音的独立媒体、多伦多的行为艺术表演、派别艺术的宗教批评以及概念性艺术等。
先锋艺术的本质在于探索艺术的新方法,新可能性,创造出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艺术表达。
先锋派艺术不仅激励了当今各种形式的艺术,而且它也在当今社会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认识。
它赋予了艺术以新的可能性,在很多方面它都是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它不仅探索了艺术的空间,而且也建立了一个新的艺术观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激发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想象。
先锋派艺术伴随着20世纪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已经影响了几代艺术家,其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可能是最早的先锋派作品,有些当今艺术家也被归类为先锋派艺术家,比如林肯拉维尔和曼德拉布罗。
许多先锋艺术家也将艺术与社会、政治和哲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他们认为艺术的实质不仅仅是一种美学,而是一种社会实践。
先锋派艺术表现了20世纪后期艺术家们对探索新可能性的追求,它也开启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让人们更加重视艺术的可能性和潜力。
先锋派艺术也让人们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作品,而是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独特的视角。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让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
先锋派艺术是一种活力四射、变化多端的艺术形式,它以其颠覆传统的、无畏的精神,以及在当今社会影响深远的本质,激发了许多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并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
浅谈中国现代行为艺术作者:蒋丽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4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现代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入中国,由于现代行为艺术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为了迎合某些商业目的或者进行个人宣传,所进行的"血腥暴力""黄色淫秽"等表现,所以,行为艺术一直被大众审美所排斥。
有些艺术行为甚至在挑战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理解艺术创新和艺术展示。
关键词:现代行为艺术行为艺术的扭曲行为艺术和社会道德反思行为艺术是欧洲现代艺术形态之一,现代行为艺术是艺术家用特定艺术行为来展示艺术的艺术形式。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行为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不断的给我们带来新的艺术形象和视觉冲击,表达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不满。
也经常被用于各种商业宣传。
一、现代行为艺术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
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艺术比其他学科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行为艺术是创作者借用一定的艺术手段,用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或对社会某一现象的看法。
创作者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来表达艺术,让观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行为艺术本身更注重的是创作者行为本身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把诗歌、舞蹈、音乐、建筑等都看成是经国大业。
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也有穿鼻、文身等行为,具有装饰人体或图腾崇拜的意义,他们用这种装饰人体的方式来赞美人体,是对人体美和生命价值的积极肯定。
舞蹈家用身体的动作、舞蹈动作来表现场景或者讲述故事经过、抒发情感、创造舞蹈艺术形象。
戏剧表演家用,唱、念、坐、打,来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他们这些艺术行为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让大众了解生活的真谛,化解心中的苦闷,陶冶人的情感。
二、行为艺术的扭曲艺术的创作需要自由空间,但是这种自由是受法律和道德限制的宽容。
现代行为艺术讲究独创性,指的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行为方式展现自己对事物或者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观点。
行为艺术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国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 ance Art,它是在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编辑本段]行为艺术概论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
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
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
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
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avant-garde)或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一种。
起源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
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
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Yves Klein,1928-1962)。
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行为艺术的特征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艺术形态。
行为艺术相较于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艺术注重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
作为行为艺术家,大多坚信——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创造自由。
其次,艺术泛化性特征。
行为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创造行为过程展示,把传统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圣殿堂,摆放到了普通观众心目中的“不过如此”的“平淡”状态。
尤其在有的作品中,还请一般观众参与,这就更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强了观者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同时,行为艺术强调的是行为过程,这在客观上,就把艺术注重行为结果的单一视域拓展到了充分认识、注重艺术行为过程的领域。
如何正确理解行为艺术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理解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1、什么是行为艺术2、行为艺术的特点是什么教学内容、步骤:一、导入首先看几张图片大家觉得这是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哪一类?(——雕塑)解答:其实他们是真人的表演。
这是佛罗伦萨的街头艺人装成各种形象,形成独特的街头艺术。
(出示“合影”)他们类似我们的街头乞丐,接受路人的施舍。
但却和我们了解的乞丐大不相同,我们甚至可以称他们为“艺术家”。
他们并不是真的为乞讨而乞讨。
更是为了一种“体验”,或者说,通过这种行为“跟路人形成一种交流”。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这种被称为“行为艺术”的特殊艺术形式。
以及“如何认识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二、行为艺术的概念和特点行为艺术:请大家从字面猜测一下什么是“行为艺术”(学生发言)广义上讲,凡是身体的行为表现的艺术都是行为艺术,比如舞蹈、话剧等表演艺术。
但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却与它们有所区别。
(看短片)关于行为艺术的概念,我们先看一部行为艺术的公益广告,看大家的理解在这部短片里面是否有体现。
(提醒学生:视频中声音虽然不够清楚,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画面,大致表现几幅画面,都是如何体现的?)提问:出现几幅画面?分别是什么?一颗心——两颗心——两个小孩——男孩女孩在玩球,最后——电话这则公益广告表达什么呢?————人与人需要沟通和交流这些画面是怎么样形成的?全部是人的排列和表演(从高空向下俯拍)这则广告的特点:1.人的行为2.行为表达了一个主题问:谁能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什么是行为艺术?解答: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简单的理解)它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结合广告)(1(2(3)同时解释:(1)对比绘画,绘画是使用笔、纸、颜料。
(2)若只有行为没有交流则不能成为行为艺术,以“撕纸”为例。
一个小孩子有撕纸的动作,这叫行为;一位艺术家不停的撕纸,他要表达的是对一种乏味枯燥生活的反抗。
(3)与文学作品的精神追求和感动类似。
西方艺术中的性引言西方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探索和表达各种主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性作为一个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主题,也一直在西方艺术中被广泛讨论和描绘。
本文将探讨西方艺术中性的表现和意义,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和分析。
古代艺术中的性古代西方艺术中对性的描绘主要集中在宗教和神话题材中。
在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作品中,性被视为神圣而美好的存在。
例如,古希腊的雕塑作品经常描绘裸体的男性和女性,展现他们的完美身体和肢体比例。
同时,这些雕塑作品中的性别特征也被强调,通过不同的姿势和肢体表现出不同的性行为。
在古希腊神话中,性也被视为神圣的力量。
例如,爱神维纳斯就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着爱与美的女神。
她通常被描绘为一位裸体美丽的女性,象征着爱与诱惑的力量。
而对应的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厄洛斯,他常常以一个小孩的形象出现,用他的箭射中人们的心脏,使他们陷入爱的深渊。
文艺复兴时期的性表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性成为了人类主体性探索的一个重要主题。
艺术家们开始以更加审美的方式表现性,并将之与人性和情感相结合。
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之一。
这幅画中,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看作是一种神秘而诱人的表达方式,既显示了女性的性感,又传达出某种内在的欲望。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中还出现了不少以性为题材的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神殿壁画,在画中描绘了亚当和夏娃被创造出来的情景,通过这一场景,艺术家试图突显人类对性的向往和追求。
现代艺术中的性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艺术家对性的认知的改变,现代艺术中的性表现变得更加多样和开放。
艺术家们开始更加直接地以性为题材进行创作,并试图挑战传统观念。
例如,著名艺术家尤氏图-利平斯基的作品《床上的奥兰花》以一种露骨而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示了性和欲望的力量。
这幅画因其强烈的性暗示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同时也使艺术界开始关注并对待性问题更加开放。
除了画作,现代艺术中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性表现,如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
行为艺术引发的“寻衅滋事”作者:汪栩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20期摘要行为艺术是行为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特定的环境含义为依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形态。
在现代生活中,行为艺术的底线应当如何认定,法律应当对其进行怎样的调整呢?结合成力寻衅滋事一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浅析行为艺术家在美术馆表演裸体行为作品是否属于“寻衅滋事”。
关键词寻衅滋事行为艺术公共场所法律调整作者简介:汪栩安,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08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7-087-01寻衅滋事,是指肆意挑衅,滋事生非,无理取闹,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豍其核心在于行为人的行为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危及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需要法律来进行调整。
寻衅滋事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破坏社会秩序。
在近来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成力“寻衅滋事”一案中,公共场所的认定便是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案情回放2011年3月20日下午,成力接受策展人的邀请,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参加了“敏感地带”行为艺术展,并发表了现场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卖比》,其作品内容为和一名女性进行现场性爱动作表演,意在讽刺中国当代艺术过度商业化的文化现实——“艺术如同卖比”。
3月24日,成力被通州区公安局以涉嫌“寻衅滋事”刑事拘留。
4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在关于成力一案的劳动教养决定书中认为,成立伙同任某(另案处理)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北京当代艺术馆楼顶、地下室等公共场所,裸体进行淫秽表演,引發多人围观,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应认定为寻衅滋事。
由于其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2条、《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0条第4项、第13条的规定,决定对成力劳动教养一年。
二、主要问题及评析(一)行为艺术底线的认定行为艺术往往采用夸张、荒诞的表现手法表现艺术家所希望传达的信息,其崇尚自由与发展。
当代艺术的特征与表现发展趋势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当代艺术的特征以及其表现出的发展趋势。
一、当代艺术的特征1. 多样性:当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
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和情感。
2. 反传统性:和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更加注重突破传统的限制,挑战观众的审美观念和习惯。
艺术家们尝试以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作理念,打破艺术的束缚和规则。
3. 反映社会问题:当代艺术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艺术家们试图反映出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全球化、环境问题、性别平等等诸多议题。
4.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当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艺术创作具有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艺术家们通过科技手段来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当代艺术的表现发展趋势1. 概念艺术的兴起:概念艺术强调艺术的思想性和观念性,注重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概念和理念。
艺术家们通过以概念为核心的作品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
2. 跨界合作:当代艺术逐渐趋向于与其他领域进行合作,例如与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等共同进行创作。
跨界合作的方式拓宽了艺术的边界,创造出更富创意和实验性的作品。
3. 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艺术家们可以更便捷地分享他们的作品,并与观众进行互动。
社交媒体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展示平台,促进着艺术交流和传播。
4. 环境艺术的兴起:环境艺术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融合,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来呼吁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保护。
艺术作品的展示场所也从传统的画廊扩展至城市街头、公共空间等。
5. 跨文化的艺术形式: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当代艺术呈现出跨文化的特征,艺术家们借鉴和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元素,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作品。
总结:当代艺术的特征是多样性、反传统性、反映社会问题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行为艺术是一种以表演者的身体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特定的动作、姿势和表演,表达出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身体在行为艺术中被视为一个实体,可以通过它的各种变化来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和故事,这就是身体叙事。
身体叙事是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呼吸等来表达的一种叙事形式。
通过身体的变化,艺术家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身体作为一种载体,能够直接触及观众的感官,打破了语言的限制和文化差异,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沟通。
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多种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有的艺术家通过舞蹈般的姿势和流动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内心的冲突、痛苦或者快乐。
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艺术家可以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意义,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
还有一些艺术家通过身体的抽搐和扭曲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压抑。
通过扭曲和抽搐的方式,他们试图表达出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方式表达了一种身体的极限状态,通过极端的表达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还有一些艺术家通过身体的肢体化来表达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他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变化来展示出他们所经历的故事和经历。
通过动作和姿势的变化,他们可以把观众带入一个新的世界,让观众体验到他们所经历的故事和情感。
身体叙事在行为艺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身体的变化和姿势的改变,艺术家能够传达出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意义,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
身体作为一个实体,能够直接触及观众的感官,打破了语言的限制和文化差异,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沟通。
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身体的变化和姿势的改变,艺术家可以传达出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意义,让观众能够亲身体验到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
身体叙事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启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激发观众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叙事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浅谈对当代艺术的看法艺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的存在。
人类是伟大的动物,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和名词,艺术便是其中之一,我想正因为人的个体不同,也就使得艺术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件艺术品,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厌恶,那么我们就不能评价这件艺术品的优劣,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各种艺术形式之分的原因。
对于当代艺术,人们的看法也是各有千秋,有人认为艺术是时尚的,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有人认为艺术是个性的,应该秉持自己的风格……也许因为家里人工作原因,起初,我对当代艺术并不持有一种支持的态度。
当然,这也包括自己在内,总喜欢把一件东西描绘得很精细、很古朴,恨不得像照片一样。
也总是接受不了那些当代艺术,不理解其中的原由。
同时也心生好奇,想知道为什么方力钧的作品大部分是光头,想知道张晓刚的画作中人的脸为什么都是一个表情,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作品只是一张“巨型的‘证件照’”……当然,令人不解的不仅仅只有这些静止不动的艺术,还有一些数码媒体、装置、行为艺术也很令人迷惑。
见多了之后,也就慢慢知道了其中的一些奥秘了,数码媒体艺术有着很强的互动性,但总感觉有些还是略显单调,没有十足的趣味,需要理解得更深才能感觉的更多,这也许正是因为它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不是游戏的缘故吧;装置艺术我感觉离我生活中比较近,其实在一年级做过的景观小品设计,我觉得如就是装置艺术的一种,还有在刚开学画过的机器人、车、牛、马,真希望他们能够动起来;行为艺术应该说是我最不解的一种艺术形式,有时很难理解一些行为究竟在做什么,有时理解了却又很难接受这样的行为,更甚者就是既不理解又不能接受的行为。
当然,在这几节课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用自己身体做记录的那段视频,虽然记不清艺术家的名字了,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还总是回荡在脑海中,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土埋在肉里,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外科手术的途径,更不能接受他不打麻药。
但看到肚皮割开的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口的难受,好像自己的肚皮也被割开一样,看到缝线的时候,摸着自己阑尾手术的疤痕,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行为艺术反思 作者:李海永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22期
摘 要: 缩微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该在艺术史上处于重要地位,然而当它登陆中国之后,却遭到高雅艺术审美和通俗大众审美的双重拒斥。这一现象,与其“表现的失当”和“过度的解构”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此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 行为艺术 拒斥 唾弃 反思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倾向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倾向,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而思想倾向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趋向真善美,一种趋向假恶丑。不要以为只要是有“独创性”的行为,就有艺术价值,就可以称之为“行为艺术”。德国法西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假恶丑行为最为极端的形式,他们那些花样翻新的杀人方式,不能不说是具有空前“独创性”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不仅不能沾上“艺术”的边,反而是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将永远受到世人的谴责。“独创性”要用在正道上,用在正常健康的心理上。人的行为或艺术行为,还是应该趋向人道主义的真善美,趋向人性的健康和阳光。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不过,任何创新都要有分寸,一旦超过这个分寸,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假如中国的行为艺术家们都在街上随心所欲地表演,那么,这样的“行为艺术”肯定行之不远。任何艺术,都应有它赖于植根的土壤,行为艺术也不例外。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就像厨师一样,应该时刻考虑着如何挑选既精美又“环保”的绿色菜肴,为观众烹制出色味俱佳、最有营养价值的美食。
一、失当的行为,失当的艺术 就表现形式层面上看,行为艺术在进行意图传达时,其所选择的传达机制首先便出现了严重偏差。它不切实际地试图以常态模式来表现自己的异质内核,这就导致它的艺术意蕴的指向发生混乱,让审美者(特别是普通大众)在欣赏时不自觉地被误导,往往没能用适当的评价标准对其进行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