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输卵管不孕症96例临床分析资助项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150【摘要】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输卵管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6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宫腹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以及输卵管造口术,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本组96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后,输卵管通畅85例,输卵管部分通畅7例,输卵管完全阻塞4例,输卵管通畅率为88.5%,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输卵管通畅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
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症状,1例患者术后出现阴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应用于诊治输卵管不孕,能够客观评价患者病情,并进行相应治疗,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输卵管不孕症;宫腹腔镜;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42-02输卵管因素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宫内感染机会的增多,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宫腔镜下插管疏通术是临床治疗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的主要方法,其疗效得到了临床肯定,但对于盆腔粘连以及输卵管远端阻塞的治疗效果却远不及腹腔镜手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不孕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院自2009-2011年间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96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96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9.7岁,不孕时间2-7年,平均4.2年,其中原发性不孕患者21例,继发性不孕患者75例。
54例患者有妇科手术史,17例患者有急性盆腔炎史。
所有患者均有正常的性生活史,月经规则,有排卵,男方精液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9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观察结果及术后妊娠率。
结果 90例患者中由于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者5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者18例,子宫因素导致不孕者1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者10例。
术后随访妊娠者共48例,总妊娠率53.33%。
结论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为输卵管因素。
宫腔镜及腹腔镜两者联合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对诊断效率及治疗效果显著有提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0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01—01近年来女性不孕症发生率持续升高,是近年来常见的妇科疾患。
正确的治疗方法和诊断与预后效果显著相关。
因此诊治手段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1]。
本文通过探究9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总结其诊治效果,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应用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断效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诊治的90例不孕症患者,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为33.4岁。
其中原发性不孕症患者69例(76.7%),继发性不孕症者21例。
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都符合:不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下,持续性行为1—2年内从未发生妊娠;观察对象的配偶经常规精液检查排除配偶因素;经常规促进排卵治疗或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后仍未发生妊娠者[2]。
1.3 方法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进行诊治。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常规操作。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直视下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内膜息肉﹑分离粘连﹑切除子宫纵隔,采集子宫内膜,输卵管间质部插管通液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
探查盆腔脏器尽量分离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恢复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形态及各脏器正常位置。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女性不孕症48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治不孕症中的应用。
方法:对48例不孕症患者在全麻下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检查、手术,对不孕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治疗。
结果:引起不孕症的原因腹腔以盆腔粘连、内异症居多,既往宫内操作史与输卵管通畅程度直接相关。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一次麻醉下,可以对不孕症患者的原因进行全面评价和明确诊断,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具有有效、安全、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宫腹腔镜;手术诊治;女性不孕症【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07-02女性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压力。
现在随着宫腔镜、腹腔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使不孕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开展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断治疗女性不孕症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8例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28岁。
不孕时间2-9年,原发不孕8例,继发不孕40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先行行宫腔镜探查、然后行腹腔镜探查,以明确诊断,再进行治疗。
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造口术、卵巢囊肿剥离术、内异症病灶清除术、多囊卵巢电灼打孔术等。
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纵隔切除术、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或导丝疏通术。
术后常规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2.结果2.1不孕症患者原因分析。
48例患者全部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13例,占27.6%;慢性盆腔炎12例,占25%;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占4%;多囊卵巢3例,4.5%;子宫肌瘤1例,占2.6%;卵巢肿瘤1例,占2.6%;子宫内膜息肉4例,占8.3%;纵隔子宫2例,占4%;粘膜下子宫肌瘤4例,占8.3%;宫腔粘连8例,占16.6%。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总结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方法:对我院62例女性不孕症实施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分析并加以小结。
结果:全组 62例不孕症患者手术未出现空气栓塞、皮下气肿、腹痛、阴道出血、腹壁血肿、腹膜炎、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效果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不孕症的理想选择。
护士术前的精心准备,朮中娴熟、精湛的技术配合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不孕症;宫腹腔镜联合朮;手术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7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02-01宫腔形态异常、输卵管梗阻和盆腔感染是女性不孕症的常见原因,以往的检查手段常常是针对某一方面的因素进行诊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2]。
宫、腹腔镜联合使用,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可全面地检查和治疗盆、腹腔内的各种疾病,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弥补了单独手术的不足,而且创伤小,盆腔内环境干扰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3]。
我院从2010 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宫、腹腔镜联合探查下诊治女性不孕症62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女性不孕症患者62例,其中原发不孕33例,继发不孕29例,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28.2岁。
1.2 治疗方法: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7天进行。
患者在全麻下取膀胱结石位,先行宫腔镜检查,根据宫腔病变同时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子宫纵膈切除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对输卵管近端阻塞者,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加压疏通术。
腹腔镜检查盆、腹腔,根据术中所见分别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或造口术、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清除术、多囊卵巢打孔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4]。
腹宫腔镜联合在女性盆腔及宫腔病变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腹宫腔镜联合在女性盆腔及宫腔病变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的80例,分别行hsg、b超以及腹宫腔镜联合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对三种检查结果对比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进行比较,并对腹宫腔镜联合诊治术后患者的输卵管畅通情况以及妊娠情况予以分析。
结果腹宫腔镜联合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符合率达到1000%,hsg诊断符合率为700%,b超诊断符合率为813%。
腹宫腔镜联合诊治术后两侧输卵管畅通率达925%,术后2年总妊娠率达488%。
结论腹宫腔镜联合在盆腔及宫腔病变不孕症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不孕症不孕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且近些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盆腔及宫腔病变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及早发现致病的确切原因,并及早予以治疗对改善不孕症状具有明显作用。
随着医学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及腹腔镜检查逐步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
较之传统的hsg以及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方式,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显示出明显的诊断优势[1]。
东莞市常平医院采用腹宫腔镜联合检测的方式对盆腔及宫腔病变不孕症患者的诊断,临床效果明显,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不孕症患者中的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宫腔镜联合诊断方式,并同时采用hsg和b超进行诊断。
所有患者年龄均在21~42岁,平均(287±23)岁;病程在1~12年,平均(74±18)年。
46例为原发性不孕,74例为继发性不孕。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不孕症诊断标准予以诊断;hsg以及b超诊断均显示存在盆腔或者宫腔异常现象。
排除免疫以及男性不孕等相关因素,排除肝、肾以及心脏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功能病变的患者。
13腹宫腔镜联合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于月经净后3~7 d行诊断手术。
宫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摘要】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具有准确、快速和损伤小的优点,是目前最佳的不孕症诊疗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宫腹腔镜联合在造成不孕的子宫病变、输卵管病变和盆腔病变三方面的诊治应用。
【关键词】宫腹腔镜子宫病变输卵管病变盆腔病变
以下简要介绍宫腹腔镜在子宫病变、输卵管病变和盆腔病变三方面的诊治情况。
1子宫病变
子宫病变包括宫腔粘连、内膜息肉、内膜异位、内膜炎、子宫畸形、子宫纵隔、子宫输卵管连接部病变等,这些病变阻止受精卵着床,容易造成不孕症。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观察到子宫大小、色泽、宫颈、宫体、宫角、输卵管开口和子宫外部的情况,准确定位发生病变的部位,及时进行治疗。
在分离宫腔粘连方面,宫腔镜电切手术是首选方法,手术后患者妊娠率提高,习惯性流产发生率降低。
具体的治疗方法是,首先加压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压力冲洗,使轻度粘连彻底松解;中度粘连无法完全分离的可以经过初步处理,然后进行宫腔分离。
粘连坚硬者可以在超声和腹腔镜的双重监护下分离,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子宫穿孔,以避免对腹腔内器官造成损伤。
手术后为了避免再度粘连,要在子宫内放置节育器或Foley导管。
并且对患者进行周期性雌孕激素治疗,促进内膜修复再生。
数据表明经过宫腔粘膜分离治疗后的患者的妊娠率
是47.2%。
使用宫腔镜还可以用来取出宫内异物,比如节育器迷失或残留、胚胎残留、胎骨、子宫内膜钙化等异物和子宫肌瘤。
取出节育器迷失或残留的方法:先用超声定位,拨开覆盖其上的粘膜,分离粘连,切开肌层,使用宫腔镜的电切环和镜鞘夹带出节育器,切入较深者可使用异物钳取出异物。
通常情况下治疗胎骨和子宫内膜钙化的方法是刮宫,其实一些病例可以通过宫腔镜电切术来完成。
在切除子宫肌瘤时要注意,不同规格的电极头适用于不同的手术:半环形电极头用于切除大的子宫肌瘤,双极汽化电极头用于切除黏膜下肌瘤,针状电极用于壁间肌瘤的切除。
2 输卵管病变
近年来输卵管病变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使用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输卵管的开口,直接插管通液,迅速了解输卵管的通畅度和具体阻塞部位;利用腹腔镜可以增加对输卵管通畅性预测的准确性。
宫腹腔镜的联合可以发现通常的诊断无法发现的病变,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最佳方法。
目前输卵管病变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输卵管卵巢粘连分离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和输卵管疏通术。
输卵管卵巢粘连改变了卵巢和输卵管的空间关系,对输卵管的正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输卵管卵巢粘连会影响卵泡的发育,所以粘连分离手术对于输卵管通畅的患者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输卵管伞端成形术就是对输卵管伞端粘连或包裹而引起的部分远端阻塞进行重建。
在进行输卵管伞
端成形术之前应首先进行输卵管卵巢分离术。
手术时,先向输卵管输入美蓝通液,等输卵管膨胀时,在伞端粘连最薄弱处张开,松解粘连,尽量恢复输卵管伞端的形态,再将伞端外翻。
进行输卵管造口术时首先分离输卵管卵巢粘连,等输卵管游离后再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造口术。
造口完成后,使用电凝使输卵管浆膜挛缩,使造口处的伞端粘膜外翻。
输卵管疏通术的具体方法是:在腹腔镜的监视和宫腔镜的直视下,用特制的疏通导管插入输卵管,加压疏通。
宫角阻塞者可以使用直径为1mm和0.5mm的导管,间质部阻塞者可以用硬膜外导管或者颈内静脉穿刺针的金属导管。
手术后为了防止再次粘连,需在第五天,一个月月经后行输卵管通液。
3 盆腔病变
常见的盆腔病变包括EMT,PCOS。
轻度的EMT症状表现不明显,只能通过腹腔镜确诊。
而PCOS多是由于卵巢因素造成的,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卵巢的大小,形状和排卵情况,有无多个卵泡积聚等情况。
宫腹腔镜联合的优点在于能够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术。
腹腔镜治疗EMT的优点在于:手术时视野清晰,尤其对子宫直肠窝的观察更为清楚,能够放大异位早期病灶,有助于辨别微小病灶,损伤小,粘连少,术后恢复迅速。
该手术适用于中度和重度的EMT患者,避免了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开腹手术引起的术后粘连。
统计表明,卵巢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经过腹腔镜治疗后,术后12个月内妊娠的概率是35%。
腹腔镜针对PCOS的治疗方法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