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造口术的研究现状

肠造口术的研究现状

肠造口术的研究现状
肠造口术的研究现状

结肠造口术的研究现状

杨向东1 陈诗伟2(1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国西部PPH技术培训中心,四

川成都610015)

(2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肛肠专科医院研究生,四川成

都610075)

随着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手术技巧的改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但改良Miles术目前仍是根治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的标准术式,其术后腹部永久性结肠造口将伴随患者的一生,造口质量的优劣将影响患者一生的生活质量。而现代外科学对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观点,已从单纯追求“根除癌肿,挽救生命”的目标,改变为“根除癌肿,改善生命”的双重标准[1]。改良Miles术后结肠造口若处理不当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最大可能减少结肠造口术的使用和改善结肠造口的节制功能。

一个良好的结肠造口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当的位置,便于患者自己进行日常护理;美观的外形,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社会形象;良好的排便功能,使患者能重新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无并发症。同时我们的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对于结肠造口的制作我们也应该采取个体化的方案,要综合考虑患者

的性格特点、生活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甚至宗教信仰等。这些都要求我们综合分析,制订周密的治疗方案,取得病人的合作,让一个完美的造口伴随患者走向新生活。

1 结肠造口术的概况

所谓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2]。

造口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口或开口。最早的造口术在十八世纪早期因为战争而施行的。但严格意义上成功应用于临床的肠造口手术始于1793年Duret为一例先天性锁肛婴儿采用的选择性髂腰部结肠造口术,他将结肠系膜缝合固定在腹壁上,以防止造口退缩,手术获得成功。Duret被誉为结肠造口之父。直到1907年Miles创造了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肠造口作为外科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推广。1961年Turnbull首次提出肠造口康复治疗始一门新的学科,并培养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造口治疗师(Enterostomal Therapist,ET)Norma Gill,从而被誉为肠造口治疗之父。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肠造口患者约10万例,累计已有100万人上[3]。

2 结肠造口位置的选择及类型

2.1结肠造口位置的选择以往肠造口的位置都是由手术医师在术中临时按常规或随意选定,造口位置是否合理难以判断,往往造成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护理困难甚至要对造口重新移位。目前随着对肠造口认识的深入和经过临床观察证实,术前定位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声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吴唯勤等报道选择性肠造口术108例,术前定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例),术前未定位组为12.5%(7/56例)(P<0.05),差异显著[4]。国外肠造口定位是由专职治疗师(ET)在术前确定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肠造口的术前定位往往由手术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一旦确定术中就不能轻易更改。

Turnbull提出结肠造口位置的五项原则:位于脐下;位于腹直肌内;位于脐下皮下脂肪最厚处;远离瘢痕、皱折、皮肤凹陷处和骨性突起;须为患者眼能看、手能触到处。而Bass EM等也认为造口应避开脐孔、皮肤凹陷、骨隆起、裤腰带处皮肤皱褶、疤痕等部位,选在皮肤平坦处的顶部,便于安置造口袋和术后护理,为此还必须要求病员采取坐位、立位、卧位等姿势观察是否均能见到造口位置[5]。具体最佳的造口位置区域为脐、左右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形成的菱形中,通常以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上1/3交界为预计造口位置,横结肠造口在剑突至脐连线中点的右侧[6]。对于肠造口是否要位于腹直肌内争论较大,但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腹直肌位于腹前

壁正中线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与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共同组成腹前外侧肌群,有保护、撑托腹腔脏器,增加腹内压及保持腹腔脏器固定的作用。而腹直肌肌肉最发达,对抗腹压的能力最强。众多的临床观察也证实造口旁疝的发生率在腹直肌旁切口高于经腹直肌切口[7]。

2.2肠造口的类型肠造口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类型,按时间可分为暂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按部位可分为回肠造口、横结肠造口和乙状结肠造口等,按造口的方式可分为端式造口和袢式造口,按造口的形状可分为翻转形造口和平坦形造口。

3 结肠造口的手术方式及节制性结肠造口技术

3.1结肠造口的手术方式传统的肠造口手术是将乙状结肠直接从腹腔通过腹膜拖出腹壁造瘘,肠功能恢复时开瘘。但传统的腹膜内乙状结肠造口术存在有明显的缺陷:需缝合乙状结肠与侧腹壁之间的间隙,操作繁琐,术后容易发生腹内疝而致肠梗阻;造口处乙状结肠与腹壁圆形切口缝合要确实可靠,否则术后会在此形成切口疝;大部分造口者在排便前无特殊信号,容易造成粪便污染,给病人术后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8]。

自1958年Goligher首先应用腹膜外隧道式结肠造口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该手术是将结肠断端潜行于侧腹壁下的腹膜外隧道,通过不同层面

的腹部肌肉后拖出腹壁造口[9]。它克服了传统手术的缺陷,如消灭了乙状结肠与侧腹壁之间的间隙,减少了腹内疝的发生率;没有直接通过腹膜,不会引起切口疝等。并且由于覆盖在造口结肠上的壁层腹膜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较高,当肠腔内的气体或粪便通过而引起肠腔膨胀时,可刺激覆盖在其上的壁层腹膜的神经末梢,病人会清楚地感觉到该特殊刺激信号,逐渐即可形成特殊的排便感,建立新的排便反射。

王立义等报道173例结肠造口患者,其中行传统造口术83例(对照组),行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一期成形术90例(观察组),术后统计观察组与造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而对照组高达27.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李继先等用注水法对经腹膜外隧道的肠段进行实验表明经过腹膜外遂道的结肠当压力超过25cmH2O时,膨胀的结肠刺激腹膜和腹壁间的遂道壁间接产生不同的排便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排便训练感觉会更明显),而腹壁肌肉收缩时对结肠产生的压力值平均为50.21mmHg,大于肛门内括约肌的收缩压力(30~40mmHg),经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粪便排泻[11]。而陈震宏等对84例肠造口功能进行分析,其中经腹膜内造口39例,经腹膜外造口45例,结果显示在术后半年时两组造口功能评价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时,造口功能评价结果表明经腹膜外造口组优于经腹膜内造口

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病人术后1年时造口功能均比半年有改善[12]。

3.2节制性结肠造口技术无论是经腹膜内结肠造口还是经腹膜外结肠造口,由于结肠造口断端失去肛门括约肌对粪便的括约作用,术后控便能力明显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部分学者在重建肠造口的节制性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按照其原理,目前该技术可分为四大类:外用装置、单纯外科技术、外科技术加被动植入装置、外科技术加主动植入装置,这里主要对外科技术方面进行介绍。

Schmidt’s将一段10~15cm长的结肠剖除其黏膜,纵向切开残留的浆肌层肠管,将一端缝到预定作结肠造口近侧2cm 的结肠上。并将这段移植肠管拉长到原来长度的两倍以克服肌肉痉挛,之后包绕在结肠周围,再将其缝合一周而成一新的括约肌[13]。李光华等报道用Schmidt技术进行自体平滑肌结肠造口68例,结果显示粪便节制效果达77%(52/68例),患者不需要长时间使用造口用具;3例移植物感染,坏死后去除;无手术死亡率,无远期并发症或功能丧失[14]。而房瑞雄在结肠造口术中根据肛直角、直肠瓣和肛门括约肌的控制排便机制,对结肠造口进行肠壁全层内翻折叠“直肠瓣”再造,乙状结肠起始部固定在后腹膜肠管移位“肛直角”成形和利用腹壁肌群进行“肛门括约肌”成形,报道病例18例,效果满意[15]。刘岳兰等报道使用结肠折叠后造口术10例,

主要是将所游离的结肠固定于造口平面以下的左髂窝腹膜返折处,再向上折叠拉出造口,这样就在造口平面以下形成一个“U”型的结肠弯曲,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从而实现其节制功能,术后效果对照常规Miles术满意[16]。胡建华等报道出口折叠式腹膜外结肠造口术19例,将造口乙状结肠近端外翻,行浆肌层与浆肌层缝合6~8针,形成结肠人工折叠,然后去除外翻折叠部分的肠黏膜。肠管直径在3cm左右,一般外翻折叠一层,长度2~2.5cm;肠管直径在4cm以上,外翻折叠两层,第一层长度约2cm,第二层长度不超过3cm。手术2~3个月后患者均不需要佩带粪袋,造口仅需卫生纸覆盖。[17]

4 结肠造口的并发症

肠造口虽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但它也给患者带来了某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71%[18]。国内文献报道为16.3%~53.8%[19]。肠造口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口本身的并发症,如造口缺血性坏死、造口回缩、造口处穿孔、造口脱垂;造口皮肤黏膜连接处的并发症,如出血、分离、瘘、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周围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损伤性皮炎;其他较少见的并发症还有造口静脉曲张出血等。屠世良等分析1263例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1263例结肠造口中有443例(35.1%)出现637个造口并发症。主要为:造口

局部坏死 2.4%,造口周围皮肤刺激21.9%,造口回缩狭窄5.6%,造口黏膜脱垂10.5%,造口旁疝9.3%,其它如肠梗阻、造口出血等发生率为1.3%。82.7%的并发症出现于术后1年内。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其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体形消瘦者造口脱垂和旁疝的发生率上升,体形肥胖者造口局部坏死、皮肤刺激和回缩狭窄的发生率增加。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造口皮肤刺激并发症减少而造口脱垂和旁疝的发生率上升。表明结肠造口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手术情形、患者年龄及体形有密切关系[20]。

结肠造口尽管给许多病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痛苦,但它确实挽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一个良好的造口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更与术前的医患沟通、教育,术后的长期康复治疗密切相关。因此,肠造口的治疗将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包括生理改善、心理康复和社会认知在内的漫长过程。随着我国造口治疗师事业的逐渐开展,造口患者将得到更细致的关爱。

参考文献

[1] Renner K,Rosen HR,Novi G,et al.Quality of life after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do we still need a permanent colostomy?[J].Dis Colon Rectum,1999,42(9):1160

[2] 丁卫星,邓建中,程龙庆.管型吻合器在肠造口术中

的应用[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1):19.

[3] 喻德洪,高章元.结肠造口136例临床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4:13-15.

[4] 吴唯勤,郁宝铭.肠造口位置与并发症关系的探讨[J].浙江肿瘤,2000,6(1):6-7.

[5] Bass EM,Del Pino A,Tan A,et al.Does preoperative stoma marking and education by the enterostomal therapist affect outcome?[J].Dis Colon Rectum,1997,40:440-442.

[6] Shellito https://www.doczj.com/doc/e618980541.html,plications of abdominal stoma surgery[J].Dis Colon Rectum.1998,41(12):1562-1572.

[7] 周志伟,万德森,王国强,等.造口旁疝的诊治[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2,8(4):220.

[8] 孙学军,霍雄伟,禄韶英,等.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一期乳头成形在Miles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6):353-354.

[9] Goligher JC.Extraperitoneal colostomy orileostomy[J].Br J Surg,1958,46(2):196.

[10] 王立义,李馥珍.两种乙状结肠造口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J].山东医药,2005,45(9):33.

[11] 李继先,毕景明,刘永成,等.Miles手术可控人工肛门与腹壁造口功能对比[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

914.

[12] 陈震宏,张苏展.经腹膜内和经腹膜外腹壁结肠造口比较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3):236-239.

[13] Schmidt E. The continent colostomy[J].World J Surg,1982,6(6):805.

[14] 李光华,朱银刚,吴允明,等.自体平滑肌结肠造口68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7,22(5):311-312.

[15] 房瑞雄.肛门直肠控制排便机制在结肠腹壁造口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1996,22(6):423.

[16] 刘岳兰,陈孝平.结肠折叠后造口在Miles手术中的应用[J].腹部外科,1998,11(6):287.

[17] 胡建华,王本忠.出口折叠式腹膜外结肠造口术19例[J].人民军医,2005,48(3):150.

[18] Leenen L,Kuygers JH.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of stoma surgery[J]. Dis Colon Rectum,1989,32:500-504.

[19] 万德森.肠造口的并发症及处理[J].实用肿瘤杂志,1998,13:195-196.

[20] 屠世良,叶再元,邹寿椿,等.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3):157-160.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常规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按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造口治疗师和造口人士的访问 1) 访视者在明确诊断和定出手术方案后,在全面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知情程度后进行访视。 2) 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与目的,通过提问方式了解病人对肠造口手术的接受程度。 3) 访视者与患者交谈中要运用恰当的目光、肢体语言,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4) 造口治疗师访问负责介绍造口功能、造口基本护理,明确造口手术的重要性。发放肠造口健康教育手册,必要时准备造口模型和肠管模型。造口人士负责自我形象访问、造口护理技巧访问、社会支持访问。 2、术前定位:造口治疗师、手术医师、病人共同完成术前定位 1) 目的:便于自我护理;便于造口用品使用;预防并发症发生;尊重患者生活习惯。 2) 标准造口位置的特点:患者能看清造口;造口周围皮肤平整;造口位于腹直肌处;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 3) 定位方法:预计造口位置;实际造口位置;造口标记。 3、肠造口术前的肠道准备:包括术前三天低渣半流饮食、口服抗生素及泻药、灌肠等 4、造口用品的选择与准备: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时期造口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 三、术后护理 1、评估病人全身情况、手术名称、造口部位,观察记录造口粘膜颜色、造口形状及大少、造口袋有无渗漏、造口周围皮肤情况、造口底板渗漏溶解的部位与方向、造口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排泄物的色、质、量及气味;观察并询问病人有无腹胀、腹痛,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并发造口出血、坏死、感染、回缩、水肿、狭窄、皮肤粘膜分离、脱垂、粪水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正常肠造口粘膜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类似正常人嘴唇的颜色,表面光滑湿润。 2、根据造口情况及病人的经济条件随时调整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 3、严格执行更换造口袋的操作程序 (1)用物准备:造口用品:(造口袋、造口测量尺、造口剪刀、造口粉、防漏膏、皮肤保护膜)一次性手套、旧报纸或马甲袋、纸巾或棉签、干纱布、温盐水或温开水、泌尿造口必须多准备一些吸水纸。 (2)做好心理辅导消除病人及家属对造口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认真观看,参与造口护理全过程。 (3)撕去旧造口袋撕旧造口袋时要一手按压皮肤,一手轻揭造口袋,自上而下慢慢将底板撕除,如撕除因难则可用湿纱布浸润底板再撕造口袋。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

肠造口护理与进展 肠造口术是外科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人造口的定义是通过人的方式将肠腔与身体连接起来。通常,它在临床上分为回肠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据统计,我国约有100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每年新增肠造口病人约10万。[1]未来将会有增长的趋势。肠造口术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负担,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压力,也使患者家属承担经济负担。肠造口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重视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虽然我国肠造口护理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肠造口护理的进展总结如下:肠造口术;关心;进展1造口护理1.1造口定位 过去,肠造口术的腹部造口位置由医生在手术中临时定位。由于手术过程中定位的随机性和不准确性,很难检查造口位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患者的需要,或者是否避免皮肤褶皱等。因此,与造口相关的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高。例如,刺激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等。这使得一些患者难以进行自我护理造口,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给患者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达成共识,术前定位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肥胖患者,术前选择合适的造口位置尤为重要[2]。术前腹部造口定位通常在手术前1天进行,造口定位应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和个体差异来确定。造口位置可以在[3号手术前一天用耐刮擦且防水的油性标记或亚甲蓝标记。 选择造口位置的标准:①当患者处于任何体位时,造口位置都应

该是可见的,以便于自我护理;(2)造口选择在腹直肌,以防止造口旁疝的发生;(3)造口应避免疤痕、凹陷、骨突起或褶皱;(4)特殊人群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良好的造口位置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有很大影响。 对于急诊手术、剖腹手术和其他非标准手术,可以同时确定两个或多个位置。操作者根据手术中的情况进行选择,避免了手术中盲目定位带来的一系列护理问题和并发症。Nugent等人([4)的回顾性调查发现,包括造口定位在内的术前评估可以改善造口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国内造口术的发展,肠造口术前腹部定位也逐渐开展起来。吴等5]研究表明,术前造口定位能明显减少造口并发症。术前定位组患者术后可以看到自己的造口,护理造口没有困难,而非定位组和急诊手术组患者分别看不到造口28.57%和36.84%,造成护理造口困难。因此,术前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位置非常重要。 1.2人造口观察 肠造口护理包括对肠末端和周围皮肤的护理。肠粘膜再生能力强,分泌物多。只要避免磨损,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肠造口粘膜的正常颜色是红色或粉红色。如果气孔颜色为灰色或黑色,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当肠粘膜发红发亮时,表明粘膜水肿。在杨琼的调查发现,最初造口的水肿主要是由局部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的,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1.3人造口周围的皮肤护理 回肠造口打开后,大量的稀便会流出。如果造口中有排泄物,用

《造口及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心得

《造口及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心得 黄淼6月4日至6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造口及伤口护理新进展学习班,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对我今后的护理工作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做个详细的汇报。 这次课程包括“美国门诊护理发展与专科护士作用”“压疮预防和处理新进展”“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进展与护理”“学科融合下护士能力提升与挑战”“问题造口皮肤评估及案例分析”“烧伤及烫伤病人的护理”“慢性难愈伤口治疗新进展”“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造口手术的护理”“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伤口造口护理专科的运用”“伤口床的准备”“乳房再造护理”。虽然像“乳房再造”“回肠膀胱造口手术”和“烧伤烫伤护理”和自己的专科有些距离,但通过授课也增长了不少相关知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蒋琪霞老师讲的“压疮预防和处理新进展”通过这堂课,更新了原有压疮的概念——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也更明确了对于压疮的分期。对于失禁相关性皮炎原来在临床也经常遇到,但也只是凭经验主观判断,通过讲解以及PPT的介绍知晓了如何对其与压疮进行区分鉴别;通过学习知道了“毛细血管关闭压”的概念,对于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循证依据也是基于毛细血管关闭压之说。剪切力的存在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床头抬高不大于30度,时间不大于30分钟,避免在床上90度侧卧位压迫大转子的体位,而采用30度斜侧卧位接触压力被转移到臀部肌肉。压疮的预防是关键,压疮的处理目标也很重要,通过对压疮伤情和预后的正确判断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也及时和患者家属做好沟通,使其对治疗结果有正确的预期。南通附院的袁宝芳老师讲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在伤口造口护理专科的运用”,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在忙碌于临床工作的同时,利用网站、博客、QQ群、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各种途径开展远程会诊和网络教育,很多患者及家属通过这些途径,获得了相关教育,一些慢性伤口、造口患者在家庭完成了护理。事实证明,远程护理会诊对于造口、慢性伤口患者的护理干预将越来越得到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认可和采纳。作为护理人员也可通过网站等途径学习获得相关知识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在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徐刚主任的“慢性难愈性伤口治疗新进展”课程

肠造口术及护理

肠造口术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2-22T17:12:15.0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孙雅梅[导读] 横结肠造瘘、乙状结肠造痰,根据手术方法可分为单管式、袢式、双管式。 孙雅梅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452-02 【关键词】肠造口手术护理 (一)小肠造口的护理 小肠造口分为空肠造口术和回肠造口术。空肠造口术主要用于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瘘、胃空肠吻合口瘘等不能进食者,手术的目的为注入营养物质。其护理同胃造瘘。 回肠造口术直至目前只有两种类型:末端型和双腔型。末端或标准的回肠造口最常用,而双腔型手术只是在可能要继续保留肠管或需要—临时的短路以保持吻合术的病人才应用。多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结肠息肉病等需行全结肠切除或粪便改道者。标准的回肠造口术是将回肠末端本身折回,做一个大约2cm长的孔。因为回肠没有扩张的贮袋,而且回肠的流出物量多并含有很多的蛋白溶解酶可侵蚀皮肤,因而必须术毕就使用造口袋,造口应选在腹部相对平坦的部位,避开外科瘢痕或脐等凹陷部位,并且要避开隆起的地方,如髂骨前、后嵴,以便能将造口袋放置得合适。 1.防止粪便外漏,使用造口袋时,底板的直径基本与造口口径一致,最大限度地减少皮肤的外漏,造口周围用防漏膏充填。 2.保护皮肤,更换底板时,先用清水将造口周围皮肤清洗,如需要的话,可选用一些温和的清洗液清洗皮肤,不宜选用强烈的碱性用品或消毒药水以免造口周围皮肤干燥。瘘口周围皮肤上可涂一薄层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预防皮肤糜烂。 3.回肠末端造痰术后早期肠液丧失较多,应注意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4.大多数造口病人可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但在回肠造口狭窄的病人应避免吃粗粮和高纤维食物,以防止这些未消化的粗纤维素食物阻塞肠道,造成食物性肠梗阻。另有一些食物如洋葱、鸡蛋、鱼等,常使回肠造口的流出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恶臭,也应避免。 5.很多药物可通过正常人的小肠不被吸收而进入大肠,造口病人对这些药物特别敏感,因为可在造口流出排泄物发现这些未被吸收的药物易产生不良影响。对造口病人宜选用无糖衣的片剂或液体制剂。 6.回肠造口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狭窄,可通过简单的矫正修整此狭窄,应避免手指或器械扩张瘘口,因为两者都是既危险又无效。 (二)结肠造口术及护理 结肠造口是将结肠肠管拉出腹壁,缝于腹壁上,形成一人工通道。造口没有肌肉控制,已消化的食物经过造口自行排出体外。结肠造口可作为暂时性的不完全性造口引流,亦可成为永久性人工肛门。常适用于结肠吻合术后需要肠道减压保证吻合愈合者,结肠损伤后炎症并发穿孔、出血、脓肿需暂时造口引流减压者,结直肠肿瘤切除后,作为永久肛门排便者。根据部位可分为盲肠造瘘,横结肠造瘘、乙状结肠造痰,根据手术方法可分为单管式、袢式、双管式。 1.造口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持续胃肠减压减轻腹胀,观察术部情况,防止肠段下陷引起造口回缩、狭窄。 2.外置的结肠切开后,初期的粪便可能较稀且多,但以后逐渐转干。可每日或隔日定时灌肠,以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3.术后一周确认造口宽度,插入食指逐渐向周围扩大,以利排便。 4.造口开放后需保护周围皮肤,局部皮肤保持清洁,避免外翻的肠黏膜与衣物摩擦。 5.有些食物如水果、菠菜等,可使粪便变稀或大便次数增多,应注意饮食调节。 6.对瘘口以下有梗阻的病人,进行钡剂灌肠检查后,应将钡剂洗净,以免积存在梗阻上方形成钡块,难以排出。 (三)肠造口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据报道,英美两国每年结肠造口约20万,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约为5/10万,大概每年有3万人需要结肠造口。所有做造口的病人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情绪上的调整和适应,无论是暂时性或永久性造口,造口本身就意味着身体形象的一个明显变化,常常可导致抑郁症。让造口者树立信心,真正回到社会中是医师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病人在造口术之前,都表现为拒绝造口术,他们要求医师想办法保留其肛门。所以术前必须使病人明确,为治愈疾病,肠造口对其本人来说是最佳的方案。肠造口术后早期,病人在造口事实面前表现为依赖性,拒绝接受任何处理造口和排泄物的指导,全部依靠医护人员或家属,消极地对待造口。当在使用造口器材过程中出现漏水、漏气时,病人会产生失望,认为自己是残废,自卑心理由此产生。病人拒绝外出、社交,极少数有自杀行为。因此,对造口病人术后恢复和康复阶段,医护人员要通过不同途径与方式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及时的造口知识咨询和康复指导,并给予造口病人精神支持,使他们感觉到并未被社会、亲友所抛弃,从而树立信心,适应自我。 造口联谊会是一种社会组织由外科医师、护士和造口者等组成,其宗旨是由专门医护人员在理论上指导病人,组织病人交流生活、工作和护理造口的经验,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疾病作斗争、健康地工作生活。这一自我教育的成熟经验,已被大力推广。联谊会可根据病人的要求,在手术前后安排造口访问者,对病人进行指导。一般选择各方面情况相似者进行访问,如相同年龄、相同性别、相同职业、相同学历、相同疾病等,使病人有接受造口治疗的信心。联谊会还负责帮助解决造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参考文献 [1] 丁亚萍.开设肠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3,9(5):397. [2] 陈显春,邓享梅,封悦.两类造口袋在肠造口术后应用效果比较[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1):1329. [3] 张根福,朱振亚,史熠.肠造口与造口袋的选择[J].医学新知杂志,2000,10(1):30. [4] 路潜, 周玉洁.结肠造口病人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51.

肠造口术前定位

肠造口术前定位 单位: 摘要:给肠造口选择并划定一个位置是每个造口治疗师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时的一个重要责职之一。一个位置选得好、结构做得好的肠造口可以使患者以后的生活过得更有信心、更方便。贴得牢固的袋子、健康的造口周围皮肤和良好的自理能力,这些都是加速患者康复并返回社会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考虑周全而且认真地进行术前定位是多么重要。本文就造口术前定位的意义、目的、依据及定位方法做一介绍。 ` 关键词:肠造口术前定位 一、肠造口术前定位目的 (一)便于自我护理 只要患者生活能自理,造口护理最终要患者自己承担。造口位置要方便患者自己护理,如患者无法直接看到造口位置,自我护理无法实现。临床上不提倡原位肛门造口,就是因为患者不能直接看到造口,无法自己完成护理。 (二)便于造口用品使用 肠造口是排泄粪便的途径,但没有括约肌,粪便排放无法控制,排便没有规律,临床上通过造口袋来管理粪便,如回肠造口者终身离不开造口袋。故造口的位置要便于造口袋的使用,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 (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大部分造口是永久性造口,随着造口手术后时间的延长,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会上升,其中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等与造口位置有关并发症更为明显,选择合适的造口位置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尊重患者生活习惯 造口不应该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造口者最终要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回归社会,术前定位就能尊重患者利益,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以患者需要而定位。

肠造口者评估造口手术的效果,主要有二个方面,一为原发病是否治愈,这取决于疾病的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为造口者自我护理结果,自我护理的好坏,除了主观上取决于造口者对造口护理的认识、造口治疗师对造口者的指导程度、造口用品的质量以外。客观上取决于造口位置是否妥当,造口位置极大地影响了造口者自我护理效果。因为主观上的因素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自我努力和调整、造口治疗师的术后长期随访等能不断完善。而客观上的因素术后很难改变和调整,这主要是指造口本身的位置,除非造口出现严重并发症,否则造口位置不会更改,也就是不良的位置将长期影响造口者自我护理。 二、造口定位的依据 肠造口的位置依据疾病、手术方法、患者个体差异而决定。不同的疾病造口的目的不同,如低位直肠癌造口是代替原肛门,解决排便的途径,是永久性的。而结肠外伤、结肠梗阻、直肠吻合口漏等造口是为了粪便暂时转流,因为肠腔内平时充满了粪便,粪便含菌量高达109~1012/g粪,这些细菌是条件致病菌,肠道细菌平时保持一种平衡,不致病。一旦肠道细菌数量和种类上发生变化时,将可能致病。凡择期大肠手术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达到空虚肠腔,抑制常居菌的生长,减少常居菌的数量,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而上述疾病手术往往是急诊,无法进行系统地肠道准备,故肠腔有大量粪便,直接做肠管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将在病变近端做一造口,可确保手术成功,这种造口是暂时性,一旦原发病好转后,将再次手术恢复肠道的连续性。家族性息肉病、大肠炎性病变等造口解决粪便排泄,手术将整个大肠切除,粪便没有贮存的地方,故直接将回肠末端拉到体外做永久性的造口。手术方式不同,造口位置不同,如低位直肠癌是乙状结肠造口在左下腹,结肠梗阻是横结肠造口在中腹部,家族性息肉病是回肠造口在右下腹。 性别、身材、体型、手术次数、职业等不同,造口位置也有差异,造口位置因人而异,合适为准。 三、标准造口位置的特点 (一)患者看清楚造口 患者取不同体位时都能看清楚造口,尤其是半卧位、坐位、站立位。造口作为患者身体的一个部分,需每日呵护它,假如造口位置太低,肥胖的患者被腹部脂肪堆挡住了视线,患

肠造口护理的心得体会

肠造口护理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在肠造口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进修3个月18例肠造口术的精心护理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护理是降低肠造口不可忽视的部分。 标签:肠造口护理心得体会 肠造口俗称为”人工肛门”。它是因医疗为目的,建立肠道于腹部体表相通的一个通道,其开口为造口,使大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肠造口术虽然在16世纪前已经开始,但是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的结肠造口得以推广是从1907年Mile将结肠造口用于治愈性手术-腹会阴联合切除[1]。经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肠造口技术和护理不断改进提高。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0万,每年约10万人接受肠造口术[2]。肠造口护理发展较快。但在我国,肠造口的护理,尚未引起广泛地,足够重视。施行肠造口手术后,因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和排气,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加强”造口”的管理,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对我进修期间对造口护理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8例肠造口患者中行临时性肠造口术5例,永久性人工肛门13例。直肠癌9例,左半结肠肿瘤无法切5除例,乙状结肠癌3例,横结肠1例。年龄57~76岁,男性11例,女性7例。 1.2 方法:对行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并总结经验。 1.3 结果:在18例患者中出现肠管脱垂1例,皮肤溃疡2例,无造口肠管坏死,无造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造口对患者所造成的心理损伤往往超过生理创伤,它们对丧失一段肠道及在体表做一开口感到非常恐惧,对日后的生活非常担忧。这一时期,医生和护士应多和患者作些交流,共同讨论造口,帮助他们解除精神上的忧虑,让他们认识造口不是病,是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的争取患者的信任,并向他们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给予充分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当体力恢复后,依然可以一如既往的生活、工作、锻炼及参加社交活动,并教会造口人士照顾自己的造口,学会护理。 2.2 一般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胃肠减压引流情况,患者的一般情况,敷料情况等。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保证有效引流,并认真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结肠造口护理常规

结肠造口护理常规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肠造口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预防造口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一般结肠造口位于左下腹,造口直径一般 为—,高度为突出皮肤,便于粘贴造口袋时对周围皮肤的保护。造口开放前用凡士林纱条保护,一般术后3日予以拆除凡士林纱条,及时擦洗肠管分泌物、渗液等,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2.颜色:肠造口黏膜的正常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如果造口的颜色 苍白或深暗色,应与医生联系,防止缺血坏死。 3.水肿:手术后几天,造口出现一些水肿,无须处理;一周后,如果水肿无消退的迹 象,应查明原因,是否有低蛋白或心功能不全等。水肿者一般选用一件式造口袋,底盘应略大于造口,以免损伤黏膜。 4.饮食指导:①食易消化的熟食,防止因饮食不洁导致引起腹泻;②避免食用过多的 粗纤维食物以及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可产生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③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少渣食物为主,以使大便干燥成形;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 5.排泄情况:手术后应即刻贴上透明的造口袋,排空空气,在最初的2—3天内一般只 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而无气体排出,到术后3天后才会有气体排出,说明肠功能已恢复。 6.换袋方法:宜取坐位,袋内粪便达到袋子的1/3时,要及时倾倒清洗,防止渗漏,减 少臭味;取造口袋时,应从上环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 7.扩肛护理:造口术1周后,应开始扩肛,其方法为:戴手套将食指润滑后伸入肛门 内4cm左右(过第二指节),1—2分钟/次,1次/天,插入手指时,切勿粗暴过深,防止肠穿孔;扩肛时,可张口吸气,防止增加腹压。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1)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07月第07期 综 述 — 111 — 4 结语 MicroRNA 与胃癌关系密切,参与胃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发现一些有价值的MicroRNA 标志物。然而,它们相关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MicroRNA 将在胃癌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Sotiopoulou G, Pampalakis G, Lianidou E, et al. Emerging of micro RNAs as molecular switches in the integrated circuit of the cancer cell. RNA, 2009, 15(8):1443-1461. [2] 冯琼,雷章, 卢宏达.microRNA 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2,6( 15) :4390-4393. [3] Matsushima K,Isomoto H,Inoue N,et al. microRNA signatures in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gastric mucosa[J]. Int J Cancer,2011,128( 2) : 361-370. [4] Liu Z,Xiao B,Tang B,et al.Up-regulated microRNA-146a negatively modulate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Microbes Infect,2010, 12( 11):854-863. [5] Shinozaki A,Sakatani T,Ushiku T,et al.Downregulation of microRNA-200 in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Cancer Res,2010,70( 11):4719-4727. [6] Sun T, Wang C, Xing J, et al. miR-429 mod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myc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Eur J Cancer. 2011, 47(17):2552-2559. [7] Liu R, Zhang C, Hu Z, et al. A five-microRNA signature identified from genome-wide serum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serves as a fingerprint for gastric cancer diagnosis. Eur J Cancer, 2011, 47(5): 784-791. [8] Ueda T, Volinia S, Okumura H, et al. Relation between microRNA expression and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a microRNA expression https://www.doczj.com/doc/e618980541.html,ncet Oncol. 2010, 11(2):136-146. [9] Xiao B,Guo J, Miao Y, et al. Detection of microRNA-106a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Clin Chim Acta,2009,400( 1-2) : 97-102. [10] Chen W, Tang Z, Sun Y, et al. miRNA expression profile in primary gastric cancers and paired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dicates that miR-10a plays a role in metastasis from primary gastric cancer to lymph nodes. Exp Ther Med. 2012, 3(2):351-356. [11] Xu Y, Sun J, Xu J, miR-21 Is a Promising Novel Biomarker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Gastroenterol Res Pract. 2012, 2012:640168. [12] Tsujiura M, Ichikawa D, Komatsu S, 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s in plasma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s. Br J Cancer. 2010, 102(7):1174-1179. [13] Cai H, Yuan Y, Hao YF, et al. Plasma microRNAs serve as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Med Oncol. 2013, 30(1):452. [14] Song MY,Pan KF,Su HJ, et al.Identification of serum microRNAs as novel non-invasive biomarker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PLoS One, 2012, 7( 3) : e33608. [15] Jiang Z,Guo J,Xiao B,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iRNA -421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association . J Gastroenterol ,2010, 45(1):17-23. [16] Xia L,Zhang D,Du R,et al. miR-15b and miR-16 modulate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targeting BCL2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Int J Cancer, 2008, 123(2):372-379. [17] Jiang J,Zheng X,Xu X,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miR-181b and miR-21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1/Oxaliplatin or Doxifluridine/ Oxaliplatin.PLoS One, 2011, 6(8):e23271. [18] Brenner B, Hoshen MB, Purim O, et al. MicroRNAs as a potential prognostic factor in gastric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1, 17(35):3976-3985. [19] Konishi H, Ichikawa D, Komatsu S, et al.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associated microRNAs on microRNA microarray comparing pre- and post-operative plasma. Br J Cancer. 2012, 106(4):740-747.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唐立立 (沭阳县中医院ICU 江苏 宿迁 223600)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手术,肠造口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方面均受到很大影响【1,2】 。如何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职能是护理工作的新目标。近年来,肠造口的护理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但术后由于肠造口的存在给病人身心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肠造口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肠造口;护理;进展 1 术前护理 主要是根据病人情况, 术前 1 周给予无渣流质饭食, 给予黄连素 0.3 口服, 甲硝唑 0.4Tid 口服。肠道消炎,患者无梗阻之前可口服 20%甘露醇或潘泻叶等泻药,术前可用温盐水低 压清洁灌肠。 2 术后护理 术后 24 h 内严密观察造口有无出血,回缩、脱落、缺血坏死等。肠造口用凡士林纱布 覆盖,以防损伤黏膜,要指导和帮助患者护理造口,用温开水清洗肠造口 2~ 3 次/d,肠造 口的覆盖材料要质软透气性好, 使造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由于肠液及粪便的反复刺激 造口处皮炎所致的表皮缺损是极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时可用氧化锌软膏外敷, 具有促进表皮 恢复和收剑、保护作用,减轻痛苦,效果好。 3 结肠造口的护理 结肠造口术后病人开始大便多呈水样便,次数也较多,所以造口及其手术切口均容易被污染,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会导致严重的感染。因此,患者可以采用凡士林纱布保护造口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并且经常性清洗保持清洁,清洗时动作应轻柔,以免擦破肠管出血。或使用了氧化锌软膏涂造口周围皮肤加以保护。观察造口周围皮肤 正常造口周围皮肤是健康完整的,与相邻的皮肤无异,若出现损伤则表现为红斑、损伤、皮疹或水疱。 4 造口肠管回缩、脱垂的预防及护理 造口肠管回缩和脱垂均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拆线过早或感染等原因都会造成肠管回缩,本组中出现的1例肠管回缩是由于患者出院后清洗造口用力过猛造成的,所以清洗造口尽量动作轻柔。如果皮肤切口过大或由于长期腹压增加等均可使肠管脱出。所以说,正确合理的护理是结肠造口术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5 造口肠管血运的观察 造口肠管血运的观察在防止造口肠管坏死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术中造口时皮肤切口过小而使造口肠管受压或者术中造口肠管系膜分离过多等原因均可使造口肠管血供不足,若不及时发现就会导致造口肠管不可逆的坏死。所以,术后应仔细观察造口肠管的血运,如果肠管颜色变黑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尽早处理预防肠管坏死。此外,除了要观察造口肠管缺血坏死外还应注意造口肠管是否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而出血,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h[4]。 6 心理护理 为了减轻这种因结肠造口而对癌症本身和身体其他功能造成的危害,缓解心理应激的干预措施对于病人长远的健康是很有效的。因此,减轻结肠造口病人的压力,其干预措施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将主要的干预措施总结如下。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病人加强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病人的信任,对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帮助,良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心理干预有效实施的基础,能给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从而使病人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护士与病人沟通时,不应予以简单的说教,而应本着理解病人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与病人交谈。 (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病人减轻压力,适当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对造口产生积极的态度,医生、护士、造口专家及其他造口病人等都可以向病人提供信息以便实施术后自我护理程序,来自其他病人的支持和信息可以使病人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希望。 (3)心理疏导:疾病对人来说是一种痛苦,对直肠癌的患者来说大便改道改变了生理情况下大便从肛门排出的习惯,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无论在精 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是一种打击,难以被患者接受。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后的恢复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术前做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鼓励患者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树立信心,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从而使病人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当然,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只能在短期内给予病人一定的心理治疗,而结肠造口术的病人需要长期的持续性的心理支持[9,10],综合性多角度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具有良好的负性心理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7 造口袋的应用 造口袋有多种,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排便特点及经济承受能力帮助患者选择并教会病 人使用造口袋,使用方法:先用温水洗净造口周围的皮肤,待干; 用剪刀裁剪大于造口径 0.2~0.4 cm 的造口粘胶面;撕去保护纸,排去粘胶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将造口袋黏于造口。 5 肠造口功能的训练 造口拆线后每小时指导患者进行造口功能的训练。训练时作胸式呼吸,持续收缩腹肌, 以达到紧闭腹壁造口,防止粪便排泄的作用,此训练既无痛苦,又不增加经济负担,可使排 便次数减少,因而大多患者乐于接受。 中国的造口护理虽然开展得比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发展,目前已经在北京和广州开设了两所造口治疗学校,为全国多家医院培养ET。 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造口病人的护理需求来说,ET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此ET的培养十分迫切。 因此,对肠造口 患者实施医院治疗与护理、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使患者感受 到来自医护人员、家人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照顾,从而帮助患 者实现生理、心理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帮助病人掌握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鼓励病人充分 利用他人的理解与支持,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从而采用恰当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以便提高病人的生理和社会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开设肠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3,9(5):397. [2]路潜,郭蕾蕾,王静.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50. [3] 黄静.结肠造口护理的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6,2(2):49. [4刘泽林.结肠造口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1998,13(3):33. [5钟华,庞娟,黄翠媚.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4(18):126127. [6许兴芳,贺莲香.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压力研究进展[J].健康护理网,2011 [7李灿辉.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184186. [8张玛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7(9):21. [9金燕,董章霞.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48例护理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2071209. [10] 李雷雪,杨晓玲,林巧.低位直肠癌肠造口综合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10):7678.

结肠造口护理常规

结肠造口护理常规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肠造口护理常规1.严密观察,预防造口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一般结肠造口位于左下腹,造口直 径一般为—,高度为突出皮肤,便于粘贴造口袋时对周围皮肤的保护。造口开放前用凡士林纱条保护,一般术后3日予以拆除凡士林纱条,及时擦洗肠管分泌物、渗液等,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2.颜色:肠造口黏膜的正常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如果造口 的颜色苍白或深暗色,应与医生联系,防止缺血坏死。 3.水肿:手术后几天,造口出现一些水肿,无须处理;一周后,如果水肿无消 退的迹象,应查明原因,是否有低蛋白或心功能不全等。水肿者一般选用一件式造口袋,底盘应略大于造口,以免损伤黏膜。 4.饮食指导:①食易消化的熟食,防止因饮食不洁导致引起腹泻;②避免食用 过多的粗纤维食物以及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可产生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③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少渣食物为主,以使大便干燥成形;④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 5.排泄情况:手术后应即刻贴上透明的造口袋,排空空气,在最初的2—3天内 一般只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而无气体排出,到术后3天后才会有气体排出,说明肠功能已恢复。 6.换袋方法:宜取坐位,袋内粪便达到袋子的1/3时,要及时倾倒清洗,防止 渗漏,减少臭味;取造口袋时,应从上环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 7.扩肛护理:造口术1周后,应开始扩肛,其方法为:戴手套将食指润滑后伸 入肛门内4cm左右(过第二指节),1—2分钟/次,1次/天,插入手指时,切勿粗暴过深,防止肠穿孔;扩肛时,可张口吸气,防止增加腹压。

结肠造口护理进展.

壶量塑理苤查兰鲤竺生箜!皇鲞筮!Q塑 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在应激状态下如手术、分娩等,使患者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有助于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并可通过影响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而达到镇静、催眠的作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收听音乐,分散其注意力,使其精神集中于优美的旋律中,同时又可避免手术室噪音的不良刺激,从而使不良反应减轻,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注重将用于心理治疗的音乐疗法用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现在音乐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音乐疗法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人员可以独立提供的辅助性治疗措施。手术患者在手术室采用音乐疗法,投资少,简单易行,有助于手术患者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解除或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对患者围术期的治疗及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 张娜,刘春英.音乐疗法对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及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8,7(3):39—44.[2] 王晓青.音乐疗法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102—103. [3] 高志英.背景音乐在医院应用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8—22.[4] 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5—227.[5] 冯宝琴,谭惠芹,符钻英.音乐辅助疗法在手术病人中 结肠造口护理进展

张学梅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4)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lO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手术,肠造口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方砸均受到很大影响¨,2j。如何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恢复社会职能是护理工作的新目标。近年来,肠造口的护理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现综述如下。1造口护理进展1.1培训造口治疗师 1917年英国Mummery医生总结了他 做的50例结肠造口,最早提出“造口护理”;1958年,美国医生 RupertB、Tumbull JR及其患者NormaGill在克里夫兰医学中 心开始了肠造口治疗护理工作,NormaGill成为第一位肠造口治疗师(ET),1961年他们在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开设了第一所肠造口治疗学校。这是现代肠造口治疗护理的起源p’。1978年,世界ET协会正式诞生。至今已有60多个国家有ET¨1。目前世界上已有36所造口治疗学校和4000余名ET。我国对肠造口治疗护理工作开展较晚,1988年,由上海喻德洪教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造口联谊会。这是中国造口事业的开端。2001年广州万德森教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造口治疗学校。至2007年底,全国已有ET70余名,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重庆等16个省市自治区。 54 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0):186一 187.

伤口造口护士现状和发展前景(最新)

1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 1.1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角色内涵专科护士(CNS)是指在某临床领域具有 广博的经验,具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临床实践能力,能向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护士[1]。 欧美等国家将专科护士定义为具备一定条件的护士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为期数月的培训,具备相应专科护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获得专科资格证书的护士[2]。加拿大和英国对CNS的培养要求兼有专科证书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2种形式[3]。 余陈佳、徐洪莲认为造口治疗师是指具有专业造口治疗技术和护理基本技术的高级临床专科护士[4]。CNS要求知识与技能并重[5],不仅"具有专业化的特征,还具有专业的扩展和高级的特征,硕士教育是实现这些特征的途径"。 1.2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定位 CNS角色的核心功能是临床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直接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提供辅导和咨询能力。凌健等认为,CNS的角色主要有直接护理者、系统支持者、教育者、研究者、公共和专业领导者,并承担着相应的职能。英国一项研究通过对463名CNS的调查显示,临床护理占CNS工作内容的68%,其次是其管理职能,占24%。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的核心功能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整体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缩短各类急慢性伤口的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和痛苦程度,提高护理服务品质和医院工作效率。此外,还包括向同行传授专科理论和技能知识,与伤口造口患者的有效沟通,并为他们提供康复知识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1.3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培养与发挥对于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培养,国内外主要采取学历教育、实践培训和资格认证等途径来实现。1917年英国Mummery医生最早提出"造口护理",1961年,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的Turnbull教授和Norma Gin开设了第一所肠造口治疗学校,1978年,世界ET 协会(world Council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WCET)正式诞生。1988年,长海医院喻德洪教授在上海举办了肠造口培训班。2001年,中国内地第一所造口治疗师学校在中山大学创办,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规范培养专科护士的办学机构。目前全国共有造口治疗师学校8所。 2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发挥现状分析 2.1 专科护士角色功能的发挥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护理理念、专科护士的实际临床能力和态度,以及专科护士的角色意识、工作范畴是否明确,是专科护士角色功能是否成功发挥的关键。而工作态度是其角色发挥的前提,同时还应得到医院管理者、医生和同行的认可和支持。

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闫春艳盛淑杰魏淑梅温秀丽【关键词】结肠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共施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48例,其中26例病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即miles手术)做了永久性结肠造口(人造肛门)。现就结肠造口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8岁,最高年龄为82岁。肿瘤下缘距肛门缘均为7cm 以下,全部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切除了直肠和肛门,在左下腹作永久性结肠造口。26例结肠造口病人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和耐心的指导,出院后均能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技术。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1)做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不愿接受人工肛门,精神负担很大,顾虑重重。这时,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支持。耐心解释人工肛门的必要性。使病人消除思想顾虑,坚定手术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状态迎接疾病的挑战。(2)向患者介绍造口的过程、原理、方法以及初步术后造口的管理知识。说明造口手术只是将排便的出处由原来的肛门移至左下腹部,对消化功能无太大的影响,只要学会如何护理造口,人工肛门所带来的不便将可被减低到最低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可自主排便,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3)选择一些已行造口手术者,对即将要进行造口者作现身说法,从中获得了一些非医学知识,增强了战胜疾病信心,起到了医护人员、家属所不能起到的作用。2.2 护理措施2.2.1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和干燥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天肠功能恢复后开放,开放时宜取左侧卧位,并预先用塑料薄膜将造瘘口与腹部切口隔开,以防止粪便的污染。开放前,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条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2.2.2 观察造口肠管的颜色、性状、位置有无水肿、周围皮肤有无潮红、糜烂,有无出血、狭窄、回缩、脱垂以及大便的性状及数量等。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处理。2.2.3 造口拆线愈合后每日扩肛1次,防止造口狭窄。造口狭窄而排便困难者,必要时可再次手术重作造口。2.2.4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洗净皮肤并用脱脂棉或软纸巾轻轻擦拭粪便,注意勿损伤造口周围皮肤,导致造口出血,轻拭后再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造口上覆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肠粘膜。如有肠粘膜水肿可采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再加盖凡士林纱布。2.2.5 选择造口袋正确测量造口大小,再将造口袋开口剪至合适大小。袋口对准造口盖紧,袋囊朝下用有弹性的腰带固定好造口袋。2.2.6 病人可起床时适当使用人工肛门袋,将袋口贴放于造口处盛接粪便,并用弹性带将肛袋系于腰间,松紧应适宜;当造口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须及时更换,注意将造口袋贴紧,预防发生粪便渗漏。[!--empirenews.page--]2.2.7 每次更换造口袋时须用中性皂液或0.5%氯已定清洁造口周围皮肤,涂上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防止皮炎,皮肤糜烂的发生,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疼痛等现象。2.2.8 人工肛袋是橡胶或塑料制品,难以蒸发水分,故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以免引起粘膜或周围皮肤糜烂,一般应备有多个肛袋交替使用为宜。病人一般可备3~4个造口袋更换,使用过的袋子可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或用1:1000ml氯乙定溶液浸泡30min,擦干备用。2.3 饮食护理(1)术后一般禁食水。2~3天肠蠕动恢复,结肠口开放后可进流质饮食,如无不良反应可改为半流质饮食。术后1周可进少渣饮食,2周左右可进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渣的食物。(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或胀气性食物,以免造成腹胀。如豆类、大蒜、洋葱、山芋等。(4)避免服用引起便秘的食物,如坚果、玉米、巧克力、油炸食物等。3 出院指导(1)出院前务必指导教会患者熟练更换粪袋和造口的管理。向病人介绍结肠造口护理和护理用品的进展。(2)人工肛门应定期带上手套,用食指和中指深入造口扩张,以防止狭窄而造成排便不畅。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梗阻症状。(3)造口病人的日常生活教育:选择宽大舒适的衣裤,避免造瘘口受压,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可以沐浴。避免增加腹内压及剧烈的运动。待病人体力恢复后,可以恢复以前的工作。4 讨论因为结肠造口给患者终身带来生活的不便,多数患者难以接受。为了解决患者这种苦恼,我们必须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生活方面体贴关心病人,积极帮助病人掌握造口的护理和管理,提高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