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 第二册(2019)_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汇总 公开课
- 格式:docx
- 大小:66.09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 1 - 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烷烃的结构.............................................................. - 1 -第2课时烷烃的性质.................................................................................................. - 7 -微专题6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取代物种类......................................................... - 10 - 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 13 - 第1课时乙烯............................................................................................................ - 13 -第2课时烃有机高分子材料................................................................................ - 16 -微专题7烃燃烧的有关计算..................................................................................... - 22 - 第三节乙醇与乙酸............................................................................................................ - 24 - 第1课时乙醇............................................................................................................ - 24 -第2课时乙酸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27 -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 33 - 第1课时糖类............................................................................................................ - 33 -第2课时蛋白质油脂............................................................................................ - 38 -微专题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 43 - 实验活动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 45 - 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 47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烷烃的结构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电子式为,结构式为。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课,教材以目前已知物质中绝大多数种类都属于有机物的事实,冲击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有机物的数量如此繁多”,由此引入碳原子成健特点的教学主题。
然后以学生熟悉的甲烷为例,应用此前已学习过的化学键知识,介绍两个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多个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在平面位置关系的层次上给出有机物碳骨架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空间位置关系的层次深化学生对甲烷和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教材在此处的“资科卡片”中给出了使用模型的化学研究方法,还通过其中的插图,结合此前的“思考与讨论”栏目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不仅具有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碳原子结合成长链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通过以上铺垫,接下来的“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应用刚学到的碳原子成键规律和甲烷的结构特点,结合插图中的分子结构模型,自行归纳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同时设置问题,引出下文对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介绍。
教材在这里给出烷经使用天干或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的命名基本原则、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给出系统命名法。
教学时应注意控制难度,不再继续深化。
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较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特点与无机物相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让学生顺利接受这些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微观结构,并在栏目活动中使用了分子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层次上升到立体层次,由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从生产生活角度看,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新型材料,高效药物,大量染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烷烃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CH4 + Cl2 光照 CH3Cl + HCl
CH4 + 2Cl2 光照 CH2Cl2 + 2HCl
CH4 + 3Cl2 光照 CHCl3 + 3HCl
CH4 + 4Cl2 光照 CCl4 + 4HCl
3.烷烃燃烧的通式。
CnH2n+2 + 3𝑛+12O2 点燃 nCO2 + (n+1)H2O
二、乙烯
1.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C2H4 + 3O2 点燃 2CO2 + 2H2O
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H2=CH2 + Br2 CH2CH2BrBr
3.乙烯与氢气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反应。
CH2=CH2 + H2 催化剂 CH
3CH3
4.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O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3CH2OH
5.乙烯在适当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下合成聚乙烯。
nCH
2
CH2CH2CH
2
n
催化剂
6.烯烃燃烧的通式。
CnH2n + O2 nCO2 + nH2O
2
3n
点燃
7.烃燃烧的通式。
CxHy + (x+ )O2 xCO2 + H2O
y
4y2
点燃
三、乙醇
1.乙醇与钠反应。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
2
↑
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Cu或 Ag 2CH3CHO + 2H2O
4.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2H5OH 浓硫酸 CH3COOCH2CH3 + H2O
四、乙酸
1.乙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OOH + 2Na 2CH3COONa + H2↑
2.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 + NaHCO3 CH3COONa + H2O + CO2↑
3.乙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OH 浓硫酸 CH3COOCH3 + H2O
五、糖类
1.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的反应。
CH2OH(CHOH)4CHO + 2Cu(OH)2 + NaOH
CH2OH(CHOH)4COONa + Cu2O↓ + H2O
2.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 + 2Ag↓ + 3NH3 + H2O
3.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12H22O11(蔗糖) + H2O 催化剂 C6H12O6(葡萄糖) + C6H12O6(果糖)
4.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淀粉或纤维素) + nH2O 催化剂 nC6H12O6(葡萄糖)
5.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C6H12O6 酶 2C2H5OH + 2CO
2
六、油脂
1.硬脂酸甘油酯在稀硫酸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H2OH
CHOH
CH2OH
C17H35COOCH
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
2
+ 3H2O 3C17H35COOH +
H
+
2.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
CH2OH
CHOH
CH2OH
C17H35COOCH
2
C17H35COOCH
C17H35COOCH
2
+ 3NaOH 3C17H35COONa +
3.油酸甘油酯的氢化。
C17H33COOCH
2
C17H33COOCH
C17H33COOCH
2
+ 3H2C17H35COOCH2C17H35COOCH
C17H35COOCH
2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