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楷书结构30法

楷书结构30法

楷书结构30法
楷书结构30法

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

19、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

21、四周平稳:凡带方框的字,外框平稳方正,不能倾斜成平行四边形状。-

22、内满偏左:方框内的结构单位应占满内部空间并稍稍人偏左。-

23、无画包竖:当口内无笔画时,口框右下角横伸出以包竖。-

24、有画包横:当口内有笔画时,口框右下角竖伸出以包横。-

25、交叉居中:撇捺交叉点宜在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上。-

26、捺不重复:凡有两捺以上存在时,只须伸展一捺,其它变点。-

27、笔断意连:虽然笔笔独立,但务使上笔与下笔之间,运动轨迹自然,有一内在联系。-

28、撇尖进框:柳体字由上撇下框组成时,一般撇尖插入框内。-

29、内收外放:柳体字中间聚拢,字外围疏散放开,与颜体字相反。-

30、撇起竖右:在有竖与撇相连的字中,撇的起笔位置一般在竖的右边。-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 结构,是书法学习中常遇到的头疼环节。由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根据前人书论整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间架结构,是楷学经典法帖。基于楷学的“92法”对书法学习者了解间架结构很有指导意义,甚至对于行书,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可见其效果不一般。 今天,我们把这一系统的、全面的法帖理论配图(由书法家汪钟鸣先生临写),发布给大家,供参考学习,内容如下: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其势不可直长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 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 画短直长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 横长直短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 横短直长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 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 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 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 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楷书结构30法

楷书结构30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间架结构。所谓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所谓间架,是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虽然我国汉字一字有一字之形,形态万千;而同一字也因书体不同,书家风格不同,又使得汉字结构变化莫测。但不管怎么变化,总离不开一个法度(即结构的基本法则),总有规律可寻。故唐代欧阳询、明代李淳进和清代黄自元分别总结了《结字三十六法》、《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下面再介绍另一个《结构30法》 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画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 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书法考核方案

写字考核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性格、态度、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使学生个个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涉及年级:1-6年级 三、考核标准: (一)总体要求:正确、规范、整洁 第一,正确。 1、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做到三个“一”:身体坐端正,挺胸抬头,两手两脚自然平方,眼睛离桌面一尺;胸离桌子一拳;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笔杆,握笔位置离笔尖一寸左右。 2、写正确的字:汉字不缺笔画、填笔画,不改变字形,不写错别字。 第二,规范。 1、1-2年级铅笔书写,3-6年级钢笔书写。 2、按笔顺要求写字:能按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不倒笔。 3、书写端正、匀称:字迹清楚,大小合适,位置适当;横平竖直,笔画到位;字体端正,间架结构均匀得体。 第三,整洁。 字距与行距分布均匀,纸面干净,不随意涂改。 第四,有合理的速度。写字有一定的速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写内容,书写速度达到课标要求。 (二)具体要求 一年级: 认识田字格,练习用铅笔写字,执笔法及坐姿正确,掌握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则书写,同时选择规范的范本,进行描红练习,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年级: 续用铅笔写字。保持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坐姿,掌握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常见字的写法,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注意间架结构,行款格式整齐规范,平时以描红为主,临摹练习为辅,在反复的模仿中加深印象,逐步达到正确、熟练、美观地写出汉字,培养练字兴趣和毅力。三年级: 练习用钢笔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并练习用毛笔写字,要求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学会运用毛笔练习基本笔画,书写简单的独体字,常用偏旁和含有这些偏旁的合体字,点画要描得圆满、规范,一笔到位,字要描写得端正,整洁,懂得笔、墨、纸、砚的使用保管知识,了解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知道写好毛笔字的意义,激发写字兴趣。 四年级: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钢笔,保持正确的书写,掌握各种笔画和的写法,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懂得钢笔的使用技巧和保管知识,掌握毛笔的执笔、动笔方法,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掌握常见字的书写要领,继续激发练字兴趣和毅力。 五年级: 继续练习用田字格或方格进行钢笔书写,掌握基本写法,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用横条格书写毛笔字,力求字体端正,分布匀称,字距适当,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开始用临贴,学会读贴,临贴,做到“眼中有格,心中有字”,把握笔画的形态特征,字形结构特点,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力求形神兼备,掌握各种基本笔画的动笔方法,提高毛笔的动笔技巧,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六年级: 能比较熟练地写钢笔字,掌握各种字形书写方法,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匀称,会用横条格书写,写得端正匀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良好书写习惯,继续学习用毛笔临贴,力求动笔正确,结构合理,写得与范字形神相似,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操作方法: 过程性评价: 1、每天10分钟练字时间要求做到四个到位:即时间落实到位;教师到位;指导到位;评改到位。 2、一次作业,两项评价。一项是对作业正确情况的评价,按优、良、中、差等第进行,打在课题前面;一项是对作业书写情况的评价,以“★”“★★”“★★★”等级进行,打在课题后

楷书的基本功

楷书是书法字画形成的基础。学习任何一种书法字画,都首先需要从楷书做起。这就如同任何一种事物都要从基础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般。了解认识到楷书的精髓和意蕴,对于日后学习其他书法字画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作为一门艺术,博大精深自不必言,认识和掌握它也绝非一件易事,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加深、掌握的过程。艺术自身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若想掌握它就必须弄清这种规律,且遵循这种规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它进行研究,探索。书法字画艺术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楷书以端正庄重为要旨,它的结构与笔法是融合篆、隶、行、草诸长而成。以笔法为例,由篆书的藏锋、隶书的波磔、行草的钩连,归纳演变为楷法的撇、捺、点、钩、挑,字形美观易识,利于实用,所以楷书一出现,即成为通行的书法字画标准字体。我们知道,无论想干成一件什么事,首先必须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现代人学习书法,也应该首先从实用的角度,从相对简单的基本功——楷书练起。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直达目的,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这也正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他首先必须学会站立,能够站得稳实,然后才能够学走、学跑。如果一个人连站立都不会,行走或奔跑岂不成了笑话?人生的道理和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 学习书法字画要从基本功、或者说从楷书抓起,还与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汉字是由基本的点画等基本笔划和笔画的不同变体构成的,它的外在形态也是呈方形,呈现出一种点画均匀、布局合理、横平竖直、重心平稳、左右对称等特点,而楷书对这些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并且,偏旁部首作为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大量反复出现,这些汉字的组成特点都决定了学习书法首先必须掌握那些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基本技法,把楷书写好,然后才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地向行书、向草书发展。书法字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书法名家的成名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得之视为至宝,朝夕临摹,死后还让《兰亭序》真迹殉葬,然他的行书成就正是建立在他那扎实的楷书基本功之上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其纵笔豪放、一泻千里的气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与他坚实的“颜体”基本功更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狂草大师张旭,他的草书自由奔放,气势雄伟,以致张旭之名同“狂草”几成等号。然张旭的草书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得力于他扎实的楷书基础。 此外,从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楷书是书法字画艺术成形的基础,因为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或实用)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楷书最主要的特点就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而行书和草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楷书的基础上新的发展或发展中的一个高潮。因此,行书和草书脱离不开作为它的母体的楷书,只有在母体艺术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才能有所创新。历史上许多举世称道的大书法家,无不从前人的书法里吸取营养,进行创新从而成就书法大业。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详解

《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解释 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答案: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也就是说宝盖下的一切笔画不要超出宝盖哦。 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也就是说,字的底下是横画的要写长些,因为要承载上面的一切笔画嘛。你可以写得长些,但不能写短哦~!~ 3、让左者左昂右低。答案;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你试试看是不是只有这样写出来才好看呀? 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看出什么意思了吧,不让失去平衡的哦~!~ 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中间有横笔画的字,你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宁可长些也不能短的,因为它像是个扁担的哦~!~短了挑着吃力的。

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解释:中间有竖笔画的字,一定要写的正直不能写歪的。字如人的,写歪着别人看了就会笑话你的哦。字正人正是个英雄哦。 7、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解释:拏的意思是“拿”。写横勾时你要注意它要像弓弩一样强劲有力,不能写的曲短无力。有结实的肩膀,就有依靠哦。 8、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解释:对于横勾笔画里面的笔画少的字,写时注意转角和勾儿,不应直长的。字的笔画相依为命的,别让人家骨肉分离哦。注意勾的肩膀是像鼻子一样鼓鼓的饱满状的。 9、画短撇长。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解释:对于像左这些字,横笔画要写的短一点,一撇要写的长些哦。你问为什么要这样呢?你看它们下面的笔画不是有横笔画,就是有甩勾儿,需要表现呢。你要写一长横一撇短试试,那龙字可是有匕首,小心扎你,哈哈哈。 10、画长撇短。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楷书结构口诀(最全记录)

楷书结构口诀 1、方字不方正,左右都内行。(田白回向) 左阴笔划细,右阳粗笔明 3、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喜吾娄安) 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 4、人字八交叉,叉处空中顶。(会合金命)下部 要对准,不要偏西东。 5、八字下交叉,亦在字正中。(天父文支) 如若偏东西,此字不成形。 6、本来字端正,横笔斜上行。(主王生正) 倘要平或下,反倒减美容。 7、有字无正笔,划撇偏斜行。(易母力乃) 偏者要稍正,整体美容生。 8、上划不要长,下划是主功。(丕互立并) 整体两划间,排列宜适中。 9、左右有竖者,左短宜瘦形。(页自因固) 右竖粗又壮,主笔浑圆成。 10、有横又有竖,横短要记清。(木米朱未) 竖长不得减,撇捺展长风。 11、有字笔划多,横长竖短行。(染粟架桑) 撇捺要收缩,以点补其空。 12、乙字本偏斜,弯度是硬功。(乙已包乞) 宜活不宜死,划少亦生风。 13、划少本单薄,粗壮不减容。(卜了月土) 该字不宜长,免去瘦弱病。14、上下都有点,上点向内行。(兼煎兴羔) 下点应向外,扎根各西东。 15、以点为字边,上下要照应。(冷次洪海)上点 俯其下,下点望星空。 16、点多宜收偃,不要展外生。(亦赤然点)方向 宜相背,碎石铺仙宫。 17、马齿最难写,斜中要有正。(马鸟焉为)上部 为基点,下部对正中。 18、左直且要短,让位于右方。(伊侈使便)左右 形相顾,右撇宜奔放。 19、左撇右直者,左缩右应展。(川升卯邦)为使 中不空,左右相顾盼。 20、天覆天要大,覆盖宜于严。(审官富宫)万象 包在内,不准露其边。 21、地载地要广,托住万宝藏。(至皇孟盖)疏密 要适宜,轴线在中央。 22、两字并其一,左高右要低。(斯部红即)左部 占要位,右部让分厘。 23、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读蝶塘)右部高 左部,右占广天地。 24、竖多分长短,不是争高低。(册再用甫)全为 字形美,参差而不齐。 25、横多宜匀布,长短有距离。(三羊量书)重者 不可多,字形美无比。 26、划少形又小,笔粗壮其力。(口弓日夕)虽小 不见小,然稀不似稀。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

田英章间架结构28法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完整版)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书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完整word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1

硬笔楷书结构规律 ●如何让字在短时间内工整、规范和美观 楷书写得杂乱差,多半是由于点画写得不准确,线条不直,横竖不平行造成的。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楷书书写得工整、规范和美观,必须改正以上缺点,字立刻便会工整规范起来。 1.点画交代清楚。汉字的八种基本点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八种基本笔画包括在“永”字里,称为永字八法。汉字点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又称线条,所以线条质量好坏是决定汉字美丑的重要评判标准。 2.线条挺直。无论是橫,竖,还是撇捺,其书写时要用力均匀,线条劲直。线条写不直会造成汉字的疲软无力,使汉字丧失美感。 3.字右上取势。书法取势分平势和斜势,平势一般适宜于篆,隶书当中,楷书一般向右上方取势,所以在书写时要将楷书的橫往右上方斜,这样在视觉上给人以平衡感。右上取势最主要的特点是将横向上倾斜,左右排列的字要左低右高。 4.横竖平行起来。平行线是楷书的一个主要规律,如果有多个横或多个竖在处理上要使其相互平行,则字会快速工整。 5.线条等距。凡是有多横或多竖排列的,其相互之间的距离一般相等。 ●楷书结构三大特点 1.中心线对称。所谓中心线对称就是针对汉字的重心来说的,每个汉字都有它的重心,最简单的就是在汉字中间划一条直线,使字左右对称,这条线就是中心线。

中心线一般处于字的中间位置,其基本规律是此线的左右部分笔画基本对称或面积基本对称。 表现特点: 左右点画对称。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点画基本相同,如:正,不,是,干,山,个,大,中,支,京,重,果,求,出,主,要,见,少,员,常,文,并,全,间,国,家,里,学,变,条,只,意,内,命,向,金,志,查,市,青,闲,器,育等。其寻找中心方法是:从每个字中间的竖画、交叉点或起点、钩等划分,其上下点或竖均在一条线上。左右点画的字一般是合体或上下结构的字。 左右面积相等。这种字从中间分开后,两边字的点画形状不同,但占位面积是相同的,一般以左右结构的字居多。如:的,程,领,整,约,朋,都,歌,肥,政,路,最,式,期,装,改,精,铁,此,新,好等。 2.平行线 平行线是指汉字中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是表现汉字工整性的主要构字原理。如:重,是,在,有,国,要,时,用,们,前,其,形,同,青,易,该,象,级,接,强,西,期等。 3.等距 等距是指汉字在橫与橫之间,竖与竖之间或撇之间距离基本上是相等的,等距主要表现汉字的匀称性,通常称为布白匀称。如:国,要,用,目,得,三,着,家,里,间,重,法,面,最,者,期,再,美,清,至,声,温,前,年,而,面,高,单,白,温等。 掌握以上规律,你的字便会在短期内变得工整,规范和美观。 ●汉字美观的视觉原理

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1、竖钩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竖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能力目标:能把带竖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情感目标:欣赏祖国的艺术瑰宝,学习书法家学习时的刻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竖钩,并能书写美观大方。教学难点:把带竖钩的字书写美观大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模式:自主、和谐、高效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 一、在楷书的书写中,钩包括竖钩横钩斜钩和卧钩 等。 竖钩在一个字中往往是主笔,起支撑作用。它由竖和钩组成,竖画劲挺,钩画近似三角形。 书写要领: (一)起笔与竖画相同。 (二)行至竖画末端,微微向左下行笔。 (三)稍顿,回锋向左上行笔,边行边提。 (四)出锋收笔。 虽然竖钩的竖画是直的,但是为了平衡字的重心,表现字的势态,有时会向左挺出,有时会向右弯曲。

二、练习。 三、习字指导:水、可、来。 水:竖钩逆风起笔,钩出锋向左上,竖钩两边的笔画左收右放、左轻右重。 可:长横略向右上斜。“口”靠上竖钩在竖中线略偏右处。 来:左右基本对称,点、撇、捺均聚向中央。撇捺舒展,撇轻捺重。 四、练习。 五、作品欣赏:欧阳询《化度寺碑》。

2、竖提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竖提,并能书写美观大方。能力目标:能把带竖提的字书写美观大方。情感目标:学习书法中的常用笔法,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书法中的常用笔法,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 教学难点:能把带竖提的字书写美观大方。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模式:自主、和谐、高效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 教学过程: 讲授新知: 一、竖提的写法与竖折相似,不同的是先写竖接着写提。竖提看似两个笔画,其实一笔写成。 二、书写要领: (一)起笔写法与竖画相同。 (二)至竖画末端,向左下提笔运行。 (三)与提画起笔相同,向右上行笔,边行边提。 (四)收笔与提画相同。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楷书的主笔规律与结构规律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撇捺对称组合。以“木”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1、撇捺对称并非长度相等(实际是撇短捺长,目的为突出主笔捺),而是指收笔高度相等。 2、为突出主笔捺,字中间的竖钩不应居中,而应偏左(要写在米字格竖中线的左边,不要写在竖中线上)。 3、捺上横一般都写短横,而且与竖钩黄金分割(上短下长)相交,不要因为上面的笔画多移到中间或偏下的位置,否则无法突出斜捺。 4、撇、钩、捺收笔应呈抛物线状分布,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斜捺与提钩的组合。以“长”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前几节大同小异。小异: 1、提钩比较长,使下部实而不空,长钩可以顶住斜捺不至于下塌。有翘起二郎腿的感觉才有美感。 2、提钩之上无撇相接时,捺起与横相接,有撇时捺与撇接。 3、捺上有撇点时应先点后捺。

主笔优先规律 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 3、先写撇后写点; 4、十戈栽偏旁的字,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 主笔优先规律 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 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 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竖弯钩”: 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 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 3、竖弯钩起笔后行笔略左偏,转弯要及时,不能一味下拖,转弯之后横向放开拉长再上钩。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钩的最低点; 2、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 3、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 主笔优先规律 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 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 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在口字框中,应注意: 1、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 2、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 3、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 4、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书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结构,是书法学习中常遇到的头疼环节。由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根据前人书论整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对书法学习者了解间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间架 结构,是楷学经典法帖。基于楷学的“92家喻户晓、架结构很有指 导意义,甚至对于行书,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可见其效果不一般。、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人手一册 今天,我们把这一系统的、全面的法帖理论配图(由书法家汪钟鸣先生临写),发布给大家, 供参考学习,内容如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让右者 右伸左缩 4.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横担者中画宜长 5.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7. 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其势不可直长8. 勾衂法,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9. 画短撇长 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0. 画长撇短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1. 画短直长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12. 画长直短,撇捺宜缩集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3. 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4. 横短直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5. 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左右有

硬笔楷书回宫格

一课题:硬笔楷书(回宫格及其作用)15新疆旅游13导游 二课时:1课时 三授课班级:金融一年级 四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回宫格及各部分名称。 2.学习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收缩与舒展。 3.感受汉字结体之美。 五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回宫格把握独体字结构各部分的 收缩与舒展。 六教学过程: 新课 由达芬奇的画引出 意大利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利用正方体与 圆形设立了人体的两种比例关系,即:两臂 的长度等于身高,构成一个正方体,两臂, 脚自然分开时,恰好构成一个圆形。(一)回宫格的创立 著名书法家,作品以隶书、行书见长,隶书笔力遒劲,结体浑朴;行书结体舒展,用笔潇洒,意态横生。曾多次在全国及自省市书法大赛中获奖。1992年发明创

造了回宫格与回宫格习字法,得到了书法泰斗赵朴初、启功、沙孟海先生的赞赏。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及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毛笔、硬笔书法课,出版个人专著及回宫格系列字帖70余种,发行量达1800万册。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美院出版社编辑,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工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回宫格书法艺术学校校长。 回宫格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会长杨为国先生在总结古今汉字书法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而发明的一种新的习字格式。回宫格由内外两个框形组成.通过它可以将所有的汉字结构都分成两个块面来理解、组合,由此,可以一目了然。快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进程。 回宫习字法是杨为国先生在回宫格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习字方法。一改传统习字格式“笔画定位”教学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成为简明扼要,易教易学的“块面定位”教学法。它不仅得到了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沙孟海先生等人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得到中央领导

硬笔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前言 《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九十二法對初學者瞭解間架結構有指導意義,是初學者的啟蒙導師。在清末及民國初年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本書版本以黃自元《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藍本,增加了註釋,調整了部分範字。本書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1,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 上面是寶蓋的字,其餘筆畫應帽於其下。如:寅宙守宿寅宙守宿 2,地載者有畫皆托於其上 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餘筆畫應托於其上。如:至盎盤鹽至盎盘盐

3,讓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如:勵勸即勤励劝即勤 4,讓右者右伸左縮 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如:績議讀蝀绩蜡读蚁

喜吾5,橫擔者中畫宜長 有橫擔的字,中橫應該寫 得長些;如:喜吾安婁 安娄 甲平6,直卓者中豎宜正 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 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千午

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的字,橫折鉤宜長直而挺,折角正方。特別要注意的是,被包圍部分要左置上靠。如:葡萄蜀胸葡萄蜀胸 8,勾衂法,不可直長其勢 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傾,折角內收。如:勿匆忽曷勿匆忽曷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 平正的含义 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 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 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 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 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

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 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 1、横平 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 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 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 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

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

楷体字的特点

楷体字的特点 楷体字的特点楷体也叫“正书”、“真书”,为什么叫“楷”体,意思就是他的字体可以作为楷模。他是一个及其经典的字体。 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小时候我们买的最通用的汉字临摹帖就是楷体的,其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讲究用笔。 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笔画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在结构上,楷体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 所以写的小时候楷书也是我们入门的第一款字体,他能很好的让我们了解汉字结构,也能考验我们的写字功底。 楷体作为一款已经经过一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洗礼以及无数书法大师的锤炼的字体,字体秀气、文气、拥有着极强的文化内涵气息。所以经常使用在一些显传统、文化气息的印刷物料上。 楷书字体的笔画的特点【钢笔楷书笔画特点】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毛笔楷书笔画特点】 【点】 点画是一些长笔画的浓缩,如一个字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精

神所在。短小的点画书写要轻捷,轻入重收,不可粘滞太久,迅疾转入下一个笔画,这样点画才能写出神采;长点运笔相对要慢一点,这样才显得沉稳一些;如一个字有几个点画,那就要注意点与点之间的变化和联系,用笔宜快,一气呵成。 【横】 横画是汉字使用率最高的笔画。横画是一个字的大梁,一般略有点左低右高,起笔可轻可重,行笔较快,收笔较重。笔画写得要有弹性。几个横画在同一个字里出现,不能写得一样,可以在长短、方向上做点变化。例如:“土”,上横略斜,下横略鼓;“三”,三横绝不能写得一样长,用笔的轻重也有变化。 【竖】 竖常常在一个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长竖宜挺直有力,长竖又垂露竖、悬针竖之分,一般起笔较重,行笔向下,略轻,垂露收笔较重;悬针则顺势而下,出锋收笔,收笔宜尖。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竖不完全是垂直的,也不容易写得垂直,这如同人站立时,不可能总是站得笔直的,只要站得正就行。在书写时要果敢下笔,过分“认真”,反而适得其反。而有些竖画,特别是一些短竖、侧竖本身就应该写得斜一些,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 【撇】 写法同悬针竖,只是在练习时,注意观察笔画长短、方向的不同。例如:“后”字两撇,就不能写错,否则,张冠李戴,极其难看。 【捺】

书法 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8张)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 (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

书法鉴赏课后题答案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笔毫不离开纸面并且书写出由粗到细变化的线条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顿笔后,笔毫不提不按,只做微小的位置移动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笔画组成部分的是 A、起笔 B、提笔 C、行笔 D、收笔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顿笔用笔时比较轻而蹲笔比较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颜勤礼碑》是初学楷书书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麻姑仙坛记》点画用的最多的一种写法是 A、左侧点 B、右侧点 C、短横点 D、短竖点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麻姑仙坛记》是谁的作品 A、柳公权 B、褚遂良 C、张旭 D、颜真卿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在《麻姑仙坛记》中主要采用篆法入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在永字八法中被成为勒的笔画是()。 A、点画 B、竖画 C、横画 D、撇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在《麻姑仙坛记》中横画起笔为方笔,收笔为圆笔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A、圆折 B、方折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麻姑仙坛记》中楷书字体哪个部分比较密集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折画的表现形式的是 A、内外皆圆 B、外圆内方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勾画在永字八法里称为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麻姑仙坛记》中的勾画主要采用行书入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在唐朝建国初,书法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中唐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 柳公权最初是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A、唐宪宗 B、唐穆宗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