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同步ppt
- 格式:pptx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33
混沌原理实验报告篇一:混沌上机实验报告混沌上机实验报告学院:课程名称:混沌学生姓名:许亮亮学号:1106440513 实验一一、上机题目:在VC中自制调色板二、上机目的与要求1.熟悉一种编程语言环境及相关图形功能,能够灵活使用画笔,画刷等绘图工具。
2.利用相关编程语言的图形功能,制作20色以上调色板。
3.理解平面与屏幕的对应关系,掌握吸引子的构造原理与色带的制作方法,为下一个实验做准备工作。
三、思路及步骤1.在MFC中,创建一个对话框窗口。
在主窗体中添加一个textbox 控件,作为调色板的产生区域。
在其属性中的样式里,将“凹陷”和“边框”选上。
2.为了使调色板的长宽可变,在text区域的右部添加两个编辑框,分别控制产生色块的行列数量。
在ClassWizard里为其添加成员变量,变量名分别为m_length和m_width,并设置变量值区域,长在1和7之间,宽在1和5之间。
另外,添加一个控制时间间隔的编辑框,命名为m_elapse,以毫秒为单位。
类型均为int。
3.添加两个按钮,“绘图”和“退出”。
界面效果如下。
4.为绘图按钮添加消息映射函数。
在text的区域绘制一个矩形,坐标为(15,615),(20,425),用白色画刷填充。
产生的每个色块为边长为80单位的正方形,行列数量由输入的m_length和m_width决定。
每产生一个,调用Sleep(m_elpase)函数,等待m_elpase个间隔后再产生下一个。
此调色板的颜色全部由随机数控制,即用random()函数产生RGB三种颜色。
部分代码如下:四、所作图形7*5的调色板5*4的调色板,时间间隔较大,颜色差别也较大,并过渡了一个色调可以看到,时间间隔为500ms时,每两个色块的颜色相同五,实验部分代码// Set the icon for this dialog. The framework does this automatically // when the application’s main window is not a dialog SetIcon(m_hIcon, TRUE); SetIcon(m_hIcon, FALSE);// TODO: Add extra initialization here// Set big icon // Set small iconreturn TRUE; // return TRUE unless you set the focus to a control}void CTiaosebanDlg::OnSysCommand(UINT nID, LPARAM lParam) { if ((nID 0xFFF0) == IDM_ABOUTBOX) {CAboutDlg dlgAbout;dlgAbout.DoModal(); } else {CDialog::OnSysCommand(nID, lParam); }}// If you add a minimize button to your dialog, you will need the code below // to draw the icon. For MFC applications using the document/view model, // this is automatically done for you by the framework.void CTiaosebanDlg::OnPaint() { if (IsIconic()) {CPaintDC dc(this); // device context for paintingSendMessage(WM_ICONERASEBKGND, (WPARAM) dc.GetSafeHdc(), 0); // Center icon in client rectangleint cx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XICON);int cy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YICON);CRect rect;GetClientRect(rect);int x = (rect.Width() cxIcon + 1) / 2;int y = (rect.Height() cyIcon + 1) / 2; // Draw the icon dc.DrawIcon(x, y, m_hIcon); } else {CDialog::OnPaint();}篇二:混沌通讯实验报告篇一:近代物理实验混沌通信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混沌电路及其在加密通信中的应用预习报告:蔡氏电路虽然简单,但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混沌动力学特性,而且它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演示三者能很好地符合,因此受到人们广泛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