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陕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

宁陕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

宁陕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
宁陕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

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

调查案

为了解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制定和评价公共卫生政策,按照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区建设要求,特制订《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案》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容

(一)调查对象:宁陕县15-69岁的常住居民,即在宁陕县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户籍和非户籍人口。

(二)调查容:采用《宁陕县城乡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主要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的有效措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癌症防治的“三早”措施、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的关键措施和自身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情况。

(三)调查法:调查员入户或询问的法进行。

二、抽样法

(一)抽样原则

1、考虑宁陕县人口构成、地理分布等因素,保证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考虑可行性及经济有效性,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法。

3、考虑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在家庭户中的聚集性,1个家庭户只调查1名家庭成员。

(二)样本量:综合考虑宁陕县地理分布、人口构成等因素,计划在宁陕县抽取2个镇作为调查监测单位,每个监测单位随机抽取3个居(村)委作为调查监测点,这样共有6个监测点,每个调查监测点随机抽取50名调查对象,共300名调查对象

(三)抽样法:采用多阶段多层随机抽样法。第一步:采用PPS法在宁陕县随机抽取2个镇;第二步:从每一个抽取的镇采用PPS法随机抽取3个居(村)委共6个单位作为调查监测点;第三步:在每个调查点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50个家庭户;第四步:由调查员入户用KISH表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见附件2)。

三、质量控制

调查前由县疾控中心对所有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过程对各调查点进行全程督导,现场指导问卷填写,监测点所在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对所有问卷进行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如有必要可对调查对象重新调查;调查结束后,由县疾控中心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5份问卷进行现场复核。

四、数据录入

各监测点在调查问卷复审、订正后将调查结果录入《宁陕县城乡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数据库》,为了减少录入过程的偶然误差,要求各监测点对10份问卷进行双录入。

五、各单位职责

(一)县卫计局

负责整个调查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抽取参与调查的镇、村(居)委会。

(二)县疾控中心

县疾控中心负责制定实施案,印制调查问卷;组织调查人员培训;开展现场调查的督导和质量控制;撰写调查报告。

(三)镇卫生院

参与调查的镇卫生院进行宣传动员,负责调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完成调查问卷的初审和数据整理、录入。

附件1、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

2、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监测点及人数分配表

3、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数据库

附件1

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您好!欢迎您参与我们的调查!为配合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本问卷采用匿名式,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回答,!

性别:男女年龄:岁

职业:民族:汉族、其他民族

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毕业、3、高中/中专/技校毕业、4、大专毕业、5、本科及以上

A、您知道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

2、高血脂

3、高血糖

4、超重肥胖

5、吸烟

6、不健康饮食

7、缺乏锻炼

8、过量饮酒

9、不知道

B、您知道预防慢性病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合理饮食

2、戒烟限酒

3、适量运动

4、心理平衡

5、不知道

C、您知道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有哪些?

1、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

2、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3、不知道

D、您知道癌症防治的“三早”措施有哪些?

1、早发现

2、早诊断

3、早治疗

4、不知道

E、您知道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有哪些?

1、控制饮食

2、适量运动

3、心理平衡

4、药物治疗

5、血糖监测

6、不知道

F、您知道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1、避免烟草使用

2、减少室外空气污染

3、不知道

G、您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1、知道

2、不知道cm(保留一位小数)

H、您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1、知道

2、不知道kg(保留一位小数)

I、您知道自己的腰围吗?

1、知道

2、不知道cm(保留一位小数)

J、您知道自己的血压吗?

1、知道

2、不知道mmHg

K、您知道自己的血糖吗?

1、知道

2、不知道mmol/L

附件2

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

调查监测点及人数分配表

解读慢性病及我院慢病方案

解读《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规划》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为重点,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强调,要坚持统筹协调、共建共享、预防为主、分类指导的原则,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建立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规划》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核心目标,提出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并提出了16项具体工作指标。

《规划》根据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环节,提出八项策略措施。一是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二是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三是强化规范诊疗,提高治疗效果。优先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四是促进医防协同,实现全流程健康管理。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建立健康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五是完善保障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完善医保和救助政策,保障药品生产供应。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六是控制危险因素,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政策环境,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新发展。七是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防治服,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应用。八是增强科技支撑,促进监测评价和研发创新。完善监测评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适宜技术应用。 《规划》的落实,为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从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氛围等4个方面,提出保障落实的措施。要求各地区将慢性病防治纳入地方重要民生工程,制定本地区慢性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建立监督评价机制,推动各项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要点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一)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 (二)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三)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四)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二)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四)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四)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四、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一)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 (二)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

浅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浅谈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趋向老龄化,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慢性病的管理逐渐成为当今健康管理的主题。健康管理阻断了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的自然进程,合理的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促成了能量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老龄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1]。慢病是在多个遗传基因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长期紧张疲劳、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并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原因,即使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的遗传背景,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2]。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与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

力大等几种危险因素有关。所以,对这些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即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管理措施,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健康工作方式[3]。 1.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健康管理的对象是人,首先让人们认识慢性病及慢性病的特点,愿意接受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只有接受才能进行后续的管理。由于检查出疾病,有些人会出现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状况。因此对他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以取得心理平衡,让他认识到慢性病并不可怕,要以良好的心态来接受它,虽然慢性病是终身疾病,治疗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鼓励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即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途径开展一级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保证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最后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这是健康管理者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2.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控制 根据人们不同年龄段、性别,选择针对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临床意义大、费用低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健康危险因素,生活环境,易患疾病的差异等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复查的周期。目的就是通过健康查体,进行疾病筛查,发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干预。针对疾病的种类和个数,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少,进行疾病危险性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或药物治疗方案和生活

慢性病防治知识

慢性病防治知识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 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 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 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 (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 (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 (6)原因不明的跌跤; (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8)全身无力伴出汗; (9)恶心、呕吐伴呃逆; (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 (11)一时性视物不清。 2、如何预防中风? (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四、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体重减轻)。 1、引起糖尿病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 (3)自身免疫功能低下;

慢性病核心知识问卷调查

开封市祥符区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及高血压 糖尿病知晓率,吸烟率调查问卷 尊敬的居民: 您好!为了解开封市祥符区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希望您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谢谢! 基本信息 性别:□1男2女年龄:职业: 文化程度:□1文盲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技校/中专5大学专科及以上6不详 问卷内容 1、您认为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慢性病?() A.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B.高血压、糖尿病 C.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D.以上都是 2、您认为慢性病的不利影响因素包括那一项?() A.饮食不健康 B.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过大 C缺乏运动、超重肥胖 D.以上都是 3、您目前是否吸烟?() A.是B.不是 4、您认为酗酒、吸烟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吗?() A.会B.不会 C.不清楚 5、您知道血压超过多少才算高血压?() A.120/80mmHg B. 140/90mmHg C. 180/100mmHg 6、您知道下列哪项是缓解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A. 合理膳食 B.戒烟限酒 C.适量有规律的运动D.以上都是 7、您知道空腹血糖为多少才算高血糖?() A.≥7.0mmol/l B.≥8.0mmol/l C.≥9.0mmol/l 8、你知道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吗?() A.有糖尿病家族史 B.超重或肥胖者 C.高脂血症者 D. 以上都是 9、您知道高脂饮食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A.高脂血症 B.冠心病 C.脑卒中 D. 以上都是 10、您认为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包括那一项?() A.环境污染B.遗传因素 C.吸烟 D.以上都是 (备注:吸烟率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糖调查18岁以上人群)

宁陕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

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 调查方案 为了解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制定和评价公共卫生政策,按照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要求,特制订《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一)调查对象:宁陕县15-69周岁的常住居民,即在宁陕县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户籍和非户籍人口。 (二)调查内容:采用《宁陕县城乡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的有效措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癌症防治的“三早”措施、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的关键措施和自身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情况。 (三)调查方法:调查员入户或电话询问的方法进行。 二、抽样方法 (一)抽样原则 1、考虑宁陕县人口构成、地理分布等因素,保证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考虑可行性及经济有效性,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

机抽样的方法。 3、考虑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在家庭户中的聚集性,1个家庭户只调查1名家庭成员。 (二)样本量:综合考虑宁陕县地理分布、人口构成等因素,计划在宁陕县抽取2个镇作为调查监测单位,每个监测单位随机抽取3个居(村)委作为调查监测点,这样共有6个监测点,每个调查监测点随机抽取50名调查对象,共300名调查对象 (三)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多层随机抽样方法。第一步:采用PPS法在宁陕县随机抽取2个镇;第二步:从每一个抽取的镇采用PPS法随机抽取3个居(村)委共6个单位作为调查监测点;第三步:在每个调查点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50个家庭户;第四步:由调查员入户用KISH表抽取1名15-69周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见附件2)。 三、质量控制 调查前由县疾控中心对所有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过程对各调查点进行全程督导,现场指导问卷填写,监测点所在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对所有问卷进行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如有必要可对调查对象重新调查;调查结束后,由县疾控中心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5份问卷进行现场复核。 四、数据录入 各监测点在调查问卷复审、订正后将调查结果录入《宁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及干预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 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可视为慢病高危人群: 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 2、现在吸烟者; 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6.1≤FBG<7.0 mmol/L) 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6.2 mmol/L(5.2≤TC<6.2 mmol/L) 5、中心肥胖者: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应采 取哪些策略? 进行重点三级预防: 1、初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结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鼓励公众多食蔬菜、水果、减少肉类、蛋类脂肪饮食的比例,不吸烟,不酗酒,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防止80%的冠心病和90%的乙型糖尿病的发生,可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 2、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检,早期发现病人。如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测量血压,检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等。 3、三级预防:对慢性病人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和躯体的康复措施,减少并发症与致残,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如何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慢病病(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等)发病率快速上升。 不同的个体患常见慢性病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如何识别慢性病高危人群呢?《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指出,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者:1、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30-139 mmHg 之间,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者;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mmol/L之间者;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5.2-6.2 mmol/L之间者;5、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以上的人群。 对照标准,如果您符合其中一条或者几条,那么您患慢性病的风险就很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成慢性病。但是不要过于担心,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早加以控制,也是可以避免得慢性病的。具体怎么做呢?首先要加强对自身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腰围的测量,除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家庭内的自我测量,及时关注自身的变化情况。另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状况调查问卷

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状况调查问卷 一、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民族: 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详细地址: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 二、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 1.你是否患有高血压病? (1)有:确诊时间:确诊机构:最近检查日期: (2)无: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最近测量日期: (3)不知道(4)从未测量过 2.你知道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准确知道(2)不全知道(3)不知道 3.你知道高血压饮食要求?(低盐<6克/日)(1)知道(2)不知道 (低脂<30%能量)(1)知道(2)不知道 (高血压患者回答) 4.确诊时血压值: mmHg 5.治疗情况:(1)规律服药(2)不规律服药(3)未服药 6.血压控制情况:最后1次测量血压值 mmHg,测量日期: 7.参加规范化管理情况:(1)参加(2)未参加 8.你控制高血压措施:(1)控制饮食(2)适量身体活动(3)接受药物治疗(4)其他 三、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 9.你是否患有糖尿病? (1)有:确诊时间:确诊机构:最近检查日期: (2)无:测量时间:测量地点:最近测量日期: (3)不知道(4)从未测量过 10.你知道糖尿病诊断标准?(1)准确知道(2)不全知道(3)不知道 11.你知道糖尿病饮食要求? 低糖(1)知道(2)不知道 低脂(1)知道(2)不知道 低热量(1)知道(2)不知道 (糖尿病患者回答) 12.确诊时血糖值:空腹 mmol/L,餐后2小时 mmol/L 13.治疗情况:(1)规律服药(2)不规律服药(3)未服药

14.血糖控制情况:最后1次测量血糖值,空腹 mmol/L 餐后2小时 mmol/L 15.规范化管理情况:(1)参加(2)未参加 16.你控制糖尿病措施:(1)控制饮食(2)适量身体活动 (3)接受药物治疗(4)其他 三、健康生活方式知识知晓情况 17.你知道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内容?(1)知道(2)不知道 18.你认为自己体重属于超重或肥胖吗?(1)超重(2)肥胖(3)不知道 19.你的吸烟状况:(1)从不吸烟 (2)已戒烟 (3)吸烟日平均吸烟支吸烟史年 20.你的饮酒状况:(1)从不(2)偶尔(3)经常日平均饮酒两 21.饮食习惯:(1)荤素均衡(2)荤食为主(3)素食为主(4)嗜油(5)嗜糖(6)嗜盐 22.身体活动:(1)经常(2)间断(3)偶尔(4)不活动 四、其他慢性病 23.肿瘤:(1)恶性(2)良性(3)无 2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有(2)无 25.其他慢性病:(1)有(请填写病名)(2)无

南昌市青云谱区居民自身健康及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调查分析

南昌市青云谱区居民自身健康及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市青云谱区城乡居民自身健康及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青云谱区慢性病的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城乡居民,城区随机选择600人,农村随机选择300人,通过自制问卷进行自身健康及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青云谱区城区居民对自身体重、腰围、血压自知率分别为93.65%、90.18%和70.15%,血糖自知率20.35%。4项指标知晓率男女无显著性差异,城市显著高于农村,青壮年人群比较关注体重、腰围,中老年人群比较关注血压、血糖,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62.6%。结论:青云谱区城区较乡镇居民慢性病防控意识较高,同时不同人群对不同慢性病的关注度有差异,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的情况尚不如意。 标签:自身健康;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现已成为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 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控知识了解相对贫乏。为了解南昌市青云谱区居民对自身健康及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更有针对性的促进慢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云谱区城区和乡村居民进行自身健康及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调查,分析及发现当前青云谱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盲点,为更好的开展群众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将青云谱区按城区、农村分为两层,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50户居民,每户约3人,每村调查150村民,农村共计调查300人;城市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社区,每个社区调查50户,每户3人,每个社区共调查150人,城市共计调查600人。被调查者年龄≥18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和慢性病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 1.2 调查内容 1.2.1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其内容包括:①基本情况;②自身健康知晓情况;③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1.2.2资料收集方法:青云谱区人口资料来源于青云谱区统计局,基本情况和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来源于青云谱区疾控中心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统一调查,当场回收。

慢性病自我管理重点内容

慢性病自我管理重点内容 慢性病自我管理1: 慢性病的定义、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区别(表格)、慢性病发生的一般原因。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它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病因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无法治愈,将与患者长期共存,甚至伴随终生。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病、关节炎、支气管炎等。 一、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区别 急性的健康问题往往突然发生,病因单一,易诊断,病程短,经特定的治疗(如用药或手术)能有效的控制。 一、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区别 慢性病往往起病慢、进展也慢。多包含一个或多个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如遗传类因素,生活方式类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过度紧张),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接触。 缺乏规律和不可预测性是急性病和慢性病的一个重要区别。 一、急性病与慢性病的区别 急性病能如人所愿的完全康复,慢性病却通常导致持续性的身体功能丧失。因为慢性病人易疲劳,她们不能完成以前能做的事务和活动。她们被迫放弃许多娱乐活动如散步、跳舞或日常事务如购物、做家务等。

发病迅速缓慢 病因通常一个多个 病程短长短不定 诊断通常可诊断常无法确诊(疾病早期)诊断性检验起决定性作用检验的价值有限 治疗通常能治愈很少治愈 专业人员作用选择实施各种方案作为教师和伙伴 病人作用服从医生安排负责慢性病日常管理 二、慢性病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一般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以环境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因 素为主。不良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睡眠无规律、 生活过于紧张等。 二、慢性病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病,一般先造成细胞水平的损害。要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有3件事必 不可少:不断的获得营养、氧气、排除代谢产物。各种细胞水平的损害,最终造成的结果 是功能的丧失。虽受累部位不同,但最终造成的结果相似。多数慢性病患者都有疲劳和精力 不足。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和后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慢性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对 的主要的管理任务和必须学习的管理技能是一致的。 二、慢性病发生的原因及后果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共性因素是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 知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多运动、及保持正常体重、生活规 律可以帮助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要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有哪3件事必不可少?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慢性病症状的变化轨迹(图)、疾病症状的定义、慢性病的 常见症状。

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

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 为贯彻落实市卫生计生委等11部门关于印发《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中共运城市委办公厅、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十三五”期间卫生和健康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特将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刊登如下: 一、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病广、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二、慢性病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三、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 四、每个成年人都应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值,定期体检,尽早发现早期征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 五、慢性病病人应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六、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七、多数癌症是可以防治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八、糖尿病的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还要求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保持正常体重,坚持血糖监测。 九、避免烟草使用,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十、预防控制慢性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做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动员、人人参与。 (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晋生供稿)

慢性病核心知识调查问卷

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您好!欢迎您参与我们的调查!为配合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组织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请您根据本人的知晓情况如实回答。谢谢! 一、基本情况 1.性别:①男②女年龄:___ _周岁 2.婚姻状况:①未婚②已婚③丧偶④离异⑤其他 3.文化程度: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职高/中专④大专/本科⑤硕士及以上 4.您现在的职业: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②工矿企业职员③商业和服务人员④农民⑤军人⑥学生⑦物业或待业人员⑧离退休人员⑨其他 5.您的身高:厘米;体重:公斤;腰围:厘米,不知道。 6.您的血压: / mmHg,不知道; 血糖: mmol/L(空腹/餐后),不知道。 二、以下均为选择题,请在您认为正确的选项上打“∨” 高血压防治 1.您认为血压值大于多少可判断为是高血压? A 150/100mmHg B 140/90mmHg C 130/80mmHg D 130/90mmHg 2.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与高血压发生有关? A 超重或肥胖 B 遗传 C吸烟酗酒、食盐摄入量过多 3. 您知道预防高血压有哪些方式吗? A 低盐饮食 B 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C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F不知道 4. 您认为一个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时,是否有必要继续服药? A 是,必须坚持用药 B 否,血压控制不好时再吃药 F不知道 糖尿病防治 5. 您知道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有哪些? A “三多一少”症状并且任意血糖≥11.1mmol/l B空腹血糖≥7.0mmol/l C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F不知道 6. 您知道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吗? A 有糖尿病家族史 B 超重或肥胖者、45岁以上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C 高血压患者、有高血脂症者 F不知道 7. 您知道防治糖尿病的措施有哪些吗? A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治疗 B 坚持血糖监测 C 规范的药物治疗 F不知道 8. 您认为一个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时,是否有必要继续服药? A 是,必须坚持用药 B 否,血糖控制不好时再吃药 C 不知道

慢性病核心知识全员培训材料.

慢性病核心知识全员培训材料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 (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 (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 (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 (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1、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 (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1)突然头晕; (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

慢性病的防治

慢性病的防治 一、定义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二、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规定的慢性病有35种.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三、慢性病发生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四、如何预防慢性病 1.在我国,80%以上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40%以上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的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坚持体育锻炼对预防慢性病有很大作用,体育锻炼的四个基本原则:周密计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而异。根据中国人的体质,成年人每周至少要锻炼三次,且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下午4~5时左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耐力型运动和器械、哑铃、拉力器等力量型的运动。耐力型和力量型运动要结合,即便是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也应该进行2~3次8~10种的力量型锻炼。 2.健康的饮食也是预防慢性病不可或缺的,平衡膳食塔共分为五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居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五.常见慢性病的治疗

慢性病管理工作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为建立健全符合我镇社会发展水平的慢性病管理系统,对城乡居民的慢性病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暴露,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贯彻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摸清辖区内居民总户数和总人口数。 2、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在20XX年建档率30%的基础上,今年要求完成80%,力争100%。 3、通过建档,掌握0~36个月儿童、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以及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并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4、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 1、摸清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基数,各卫生所要登记、造册、保留基数并上报卫生院汇总。 2、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血糖化验,并做好记录。 4、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开展村建档率达到95%以上,力争100%,并达到规范化管理。 二、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

1、建立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及时筛查和发现高血压病人,要求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比例达到95%以上。 2、建立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认真学习服务规范,掌握慢病患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等健康知识,合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6、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三、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数。 2、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册,实行分类管理,并上报、汇总要求开展村建档率均要达到95%以上,力争100%。 3、对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免费血糖化验。 4、对于一般患者每三个月上门随访一次,特殊患者根据病情及时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并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不得缺项漏项。 5、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妥善记录、整理、保存、上报并及时更新各种数据资料。 四、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 1、摸清和掌握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基数,并登记造册

2016年慢性病防治核心知晓率调查问卷

附件1 慢性病高危人群高风险知晓率调查问卷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调查员:调查时间: 1、血压多少以上为高血压? (1)≥120/80mmhg (2)≥140/90mmhg (3)不知道 2、血糖值是多少为空腹血糖受损? (1)6.1≤空腹血糖<7.0 mmol/L (2)不知道 3、吃盐多是否会引起高血压? (1)会(2)不会(3)不知道 4、肥胖和超重是否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 (1)会(2)不会(3)不知道 5、经常大量饮酒和吸烟是否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 (1)会(2)不会(3)不知道 6、知道自己的血压吗? (1)知道,大约是 / mmhg;(2)不知道 7、知道自己的血糖吗? (1)知道,大约是 mmol/L;(2)不知道 8、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 (1)知道,大约是公斤;(2)不知道 9、你知道自己的腰围吗? (1)知道,大约是尺或厘米;(2)不知道 10、你知道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有哪些(或者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慢性病)吗? (1)知道,请说出1-2个(2)不知道

附件2 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状况调查问卷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调查员:调查时间: 1、你知道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内容吗? (1)知道(2)不知道 2、你认为自己体重属于超重或肥胖吗? (1)超重(2)肥胖(3)不知道 3、你的吸烟状况: (1)从不吸烟(2)已戒烟 (3)吸烟,日平均吸烟支吸烟史年 4、你的饮酒状况: (1)从不(2)偶尔 (3)经常,日平均饮酒两 5、饮食习惯: (1)荤素均衡(2)荤食为主(3)素食为主 (4)嗜油(5)嗜糖(6)嗜盐 6、身体活动: (1)经常(2)间断(3)偶尔(4)不活动

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

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 高血压防控知识: ●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和精神紧张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高血压早发现是关键,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大多数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长期规范化治疗。合理选择、长期坚持、 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糖尿病防控知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饭后2小时血糖≥ 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糖尿病尤其是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直至失明;下肢坏疽及截肢;心脑血管病变等)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典型症状:喝得多、吃得多、尿多、体重下降。 其它症状:视物模糊;皮肤干燥、搔痒,伤口(溃疡)不易愈合;还有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和小便发粘等症状。 ●这些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双亲或同胞中有患糖尿病者的;超重和肥胖的,尤其是腹型肥胖和年龄超过45岁的;运动过少的、长期紧张焦虑的;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不健康饮食的(如吃得太多、肥甘厚味,热量过剩、烟酒无度);怀孕期间有过糖尿病的,或者生过8斤以上胎儿的妇女;糖调节受损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 ●定期检查血糖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要做到:多懂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必要时

药服点。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防控慢性病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食不过量,特别是晚饭宜早吃、少吃,适当增加蔬菜;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最好选择白开水;尤其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食油不超过3钱) 适量运动: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走路。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戒烟限酒: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戒烟越早越好,任可时侯都不迟。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白酒)不超过约1-1.2两,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白酒)不超过6钱为宜。 心理平衡:保特乐观、开朗、豁达、友善、宽容、知足的良好心态。笑一笑,十年少。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教案 (1)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2.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3.了解慢性病防治原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调查当地常见慢性疾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慢性疾病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慢性疾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慢性疾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学们你们还听说或者了解哪些慢性疾病吗? 1、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立刻使用药物加以

治愈的疾病,只能先利用药物控制病情。 同学们知道哪些慢性疾病?明确: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几种常见的慢性病资料阅读课本,了解这些慢性疾病的知识。 2、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慢性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且明确:引发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运动量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等 3、学生活动.自己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请你简单的举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病情及症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说清楚主要症状。 4、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成因,那么对于慢性疾病,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呢?要求学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控制研究、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心情舒畅等几方面来预防。结合课文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三级预防措施. 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

宁陕县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

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 调查案 为了解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制定和评价公共卫生政策,按照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区建设要求,特制订《宁陕县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案》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容 (一)调查对象:宁陕县15-69岁的常住居民,即在宁陕县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户籍和非户籍人口。 (二)调查容:采用《宁陕县城乡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主要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慢性病重要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的有效措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癌症防治的“三早”措施、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的关键措施和自身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情况。 (三)调查法:调查员入户或询问的法进行。 二、抽样法 (一)抽样原则 1、考虑宁陕县人口构成、地理分布等因素,保证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考虑可行性及经济有效性,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法。 3、考虑居民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在家庭户中的聚集性,1个家庭户只调查1名家庭成员。 (二)样本量:综合考虑宁陕县地理分布、人口构成等因素,计划在宁陕县抽取2个镇作为调查监测单位,每个监测单位随机抽取3个居(村)委作为调查监测点,这样共有6个监测点,每个调查监测点随机抽取50名调查对象,共300名调查对象 (三)抽样法:采用多阶段多层随机抽样法。第一步:采用PPS法在宁陕县随机抽取2个镇;第二步:从每一个抽取的镇采用PPS法随机抽取3个居(村)委共6个单位作为调查监测点;第三步:在每个调查点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50个家庭户;第四步:由调查员入户用KISH表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见附件2)。 三、质量控制 调查前由县疾控中心对所有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过程对各调查点进行全程督导,现场指导问卷填写,监测点所在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对所有问卷进行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如有必要可对调查对象重新调查;调查结束后,由县疾控中心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5份问卷进行现场复核。 四、数据录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