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庄)
- 格式:pdf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68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博物馆设计方案。
本次招标旨在选拔具有创新设计理念、丰富经验的设计团队,为我国博物馆事业贡献力量。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市博物馆设计方案招标2. 项目地点:XX市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XX亩,总建筑面积约XX平方米4. 项目内容:博物馆设计包括展览展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公共服务、教育普及、休闲旅游等功能区域。
5. 设计周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XX个月内完成设计方案。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2.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业绩,无不良记录。
3. 具有丰富的博物馆设计经验,曾独立完成过XX平方米以上博物馆设计项目。
4. 设计团队人员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5.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技术要求1. 设计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传承创新、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2)充分考虑博物馆的功能需求,注重空间布局、流线组织、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3)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2. 设计内容(1)总体布局:合理规划博物馆功能分区,确保各个区域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2)建筑设计: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兼顾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博物馆的庄重、典雅、大气。
(3)展览展示设计:根据博物馆功能需求,设计富有创意、独具特色的展览展示方案。
(4)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打造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5)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空间设计,体现博物馆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3. 设计深度(1)建筑设计:提供建筑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完整设计文件。
(2)展览展示设计:提供展览展示方案、布展效果图、布展技术说明等完整设计文件。
612021-1规划设计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为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
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庭院空间、外形风格、建筑取材、建筑配色等五个方面,反映了贝聿铭先生传统与现代融合、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展示了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特征。
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关键要素进行提取冶炼,加之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融合创新,这样的设计才能展现独特的文化特质,并给与观者视觉上的满足感和心理上的民族认同感。
一、苏州博物馆设计背景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被贝聿铭亲切地称之为设计生涯的“小女儿”。
贝聿铭先生祖籍苏州,从小对苏州文化耳濡目染,虽然成年后常年居于海外,但一直心怀家乡,希望能为家乡作出一点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博物馆应运而生。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身上倾注了极大心血,在选址时要求极为严格。
贝聿铭作为一个现代主义的坚定追随者,以及对苏州故乡的特殊情感,要求博物馆在建成后能够使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在不失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凸显时代特色。
经过几番研究和考察,贝聿铭最终将基地选址定于苏州古城内。
苏州博物馆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总耗资达到3.39亿元,博物馆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为苏州著名的园林—拙政园,南侧与狮子林隔路相望。
为与周围的苏州园林在建筑整体风格上不冲突,但又与典型的古典园林不同,贝聿铭结合传统的江南文化风味,融合现代主义思想和技术手段,将一座蕴含传统建筑韵味,饱含现代与科技感的博物馆展现在大众面前。
地域文化影响下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特征■ 李 超二、尊重、运用地域文化的表现(一)所作设计尊重原有地域环境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首先,应尊重当地生态自然和水文特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干预,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建筑、环境和谐相处的目的。
其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将场地和周边原生态环境密切联系,融合当地自然资源,寻求建筑和周围环境相融合,以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景观、建筑的多元化和地域性为原则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
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浅析摘要: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这组建筑群也是国内博物馆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从河南博物院概况、博物馆主馆造型特征分析及主馆流线组织形式三个方面重新解读这一经典建筑。
关键词:河南博物院造型流线1 河南博物院概况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国内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
河南博物院创建时的名称叫河南博物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
建国后的1961年,河南博物馆迁址于河南省会郑州市。
1997年,河南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新馆与1998年建成并对民众开放。
今天的河南博物院历尽岁月的沧桑,越发显得雄浑、敦厚、古老而又韵味。
¬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
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
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
总面图中的“九宫格”似的建筑布局,也契合了古语“九鼎定中原”之意。
河南博物院院区建筑的整体布局正体现了中国式群体建筑组合的精髓——中轴对称、主从有序、方正严整(见图1.1)。
2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总体形象设计构思来源于河南登封的观象台(见图2.1),经过建筑大师的精心构思和演绎,最终创作出现在头戴“皇冠”的金字塔造型,正如设计主创人员齐康说,“登封的观象台是我国历史上留存最为著名的天文观察台,其造型对称,两侧倾斜,长条测绘石摆放在中央,整体造型简朴优美,这座古代的科技建筑独特的形象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完整)博物馆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博物馆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博物馆精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4)第三章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6)第四章施工部署 (9)第五章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0)第六章施工准备 (12)第七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3)第八章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50)第九章质量通病、施工难点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53)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5)第十一章计划开、竣工日期 (57)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7)第十三章工期保证措施 (58)第十五章施工现场环境保证措施 (66)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工程合同二、国家现行有关建筑安装工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1、GB 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GB 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4、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5、GB 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6、GB 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9、GB 5823-86《建筑门窗术语》10、GB 9846—88《胶合板、普通胶合板检验规则》11、GB 9846。
5-88《胶合板、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1-2003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14、《建筑室内腻子》JC/T 30491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16、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17、内蒙古自治区室内装饰市场管理暂行规定18、内蒙古自治区室内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19、GB50245-50259—9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20、GBJ16—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1、JGJ66-91《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三、国家相关行业及地方有关质量、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法令、条例、标准及规章制度等。
全球21个外形独特的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是国家⽂明的标志,也是民族⽂化基因的宝库。
博物馆建筑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建筑来说,其独特的⽂化与社会属性更容易展现出别样的个性。
优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除了为博物馆本⾝增光添彩,还很可能成为⼀个城市乃⾄⼀个国家的标志符号。
现在,就让我们⼀起领略全球经典博物馆建筑所体现的⾃然之美、简约之美、个性之美和⼏何之美。
01.路易斯·威登博物馆地点⼁法国巴黎设计⼁弗兰克盖⾥摄影⼁Iwan Baan , Todd Eberle项⽬位于巴黎布罗涅森林区的动植物公园,该建筑是对19世纪玻璃花园建筑的致敬。
建筑重塑了花园(Jardin)在法国⽂化(尤其是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学作品中)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满⾜了城市对⼀个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需求----为那些常来花园度过共同时光的家庭和孩⼦们提供共享空间。
临岸于为项⽬特别设计的⽔景花园,建筑表⽪由⼀块巨⼤的预应⼒混凝⼟板所组成,从外观上看如同⼀个⽩⾊⽚状物组成的艺术装置(被称为“冰⼭”)。
建筑周围12⽚巨⼤的玻璃“帆”由⽊结构梁⽀撑。
“帆”表⽪给予了路易斯威登博物馆以透明性和动态性——⽔、⽊结构和花园景观的反射以及不断变换的光影效果。
02.Sheikh Abdullah Al Salem⽂化中⼼地点⼁科威特设计⼁SSH项⽬不仅展现了⼈类的科技和⽂化成果,更致敬了科威特,穆斯林和阿拉伯⽂化历史。
该项⽬包含6座主体建筑:国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穆斯林历史博物馆,太空博物馆,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剧院。
这栋科威特建筑以“街道”为符号,表达了对传统“Ferej”的回应。
这种设计⽅式打造出独特的伊斯兰式城市肌理,通道和道路转⾓,映射出⼈在繁忙的科威特⼤街中的⾏⾛体验。
03.蔡茨⾮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地点⼁南⾮开普敦设计⼁Heatherwick Studio摄影⼁©Iwan Baan ©Antonia Steyn ©Navigator Films蔡茨⾮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是世界上最⼤的致⼒于⾮洲及其侨民当代艺术的博物馆。
献给建筑的建筑: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National Building Museum)位于华盛顿特区,是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全球建筑和城市规划历史的博物馆,也是美国唯一专门展示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国立博物馆。
自1985年开放以来,这座建筑一直是国家历史保护和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建筑设计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是著名的建筑师哈德森·史密斯(Hudson Smith),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19世纪晚期的巴克顿厅(Buckingham Palace)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这座博物馆采用的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强调大规模的主体结构,高耸的几何造型和典雅的装饰细节。
博物馆的主体结构是由几乎完整的美国历史尺度的重型木构架支撑的,包括原始的松木梁和底层的手切石基座。
这种架构结构的想法是让访客体验到建筑的内在美感和结构本质。
博物馆的主立面设计是建筑史上最大的门廊之一,长152米,高36米,有28根石柱和14个圆拱窗户。
门廊中心的主入口是一个8.8米高的拱形门,门梁上悬挂着一个钟状的巨大吊灯,为大厅提供了光和空气。
门廊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艺术家乔治·因尼斯的作品,他的天文望远镜和以橄榄树木为材制作的大门成为了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外观照片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外观照片博物馆展品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收藏了数百万件与建筑和城市规划有关的展品,包括建筑图纸、照片、装饰品、模型、建筑工具和城市规划文献。
这些展品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特点,从而向访客展示了全球建筑和城市规划历史。
其中,博物馆的常设展览“美国杰出建筑师奖”(Architecture of American Excellence)展出了从19世纪末至今美国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它们是由美国建筑师学会每年评选出的最高荣誉之一,被誉为“美国建筑师的诺贝尔奖”。
博物馆活动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除了展览外,还举办各种与建筑和城市规划有关的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座谈会、建筑工作坊、城市规划研究并提供相关课程。
彼得.卒姆托的设计,科伦巴博物馆(科隆)科隆还有个地方,有点特殊,既是个教堂,又是个博物馆,重点是建筑的设计者,是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彼得.卒姆托。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1943年生于瑞士巴塞尔。
为人非常低调,却个性很强。
他的作品很多在瑞士及欧洲的偏僻乡村或山上(大多交通不便),他从不在国际知名大都市做地标性建筑,所以非建筑专业的很少人知道他,但他却在2009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每年只给一个人或一个工作组。
瑞士一共有三人得过这个大奖,另两位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2001年),就是帮咱设计鸟巢的。
所以卒姆托又是众多建筑专业学生的崇拜的偶像,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建筑类学生朝拜的地方。
科隆的这个建筑是我们看的第一个卒姆托的作品,后来又陆续去过四个(田野兄弟教堂,瓦尔斯温泉浴场,山顶教堂和Leis House),还去了他于1979年在瑞士库尔附近的一个小村里建的工作室,以及他的出生地巴塞尔,今后会慢慢写,对卒姆托的介绍也放在下篇,田野兄弟教堂。
不过说实在话,看过几个卒姆托的作品,确实不是很容易看懂大师的思想。
这座教堂最初叫做圣科伦巴教堂(St. Kolumba),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80年,中世纪不断扩建,是科隆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二战时,教堂几乎被全部炸毁。
1947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废墟上的圣母小堂”。
2007年,在科隆教区的主持下,建成了这座宗教性质的博物馆,大主教教区博物馆。
也就是说,废墟上的圣母小堂被整合在新建的科伦巴博物馆内。
残存的教堂既没有被拆除,也没有像其他教堂那样完全按照过去的样子重建。
卒姆托将残存的教堂基础全部保留,让新旧建筑就这样结合在了一起,我不知道有没有铭记战争的想法。
Madonna in den Trümmern,废墟(瓦砾)上的圣母(小堂)的意思。
设计师也是位德国著名建筑师,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Böhm),也是普利兹克奖得主(1986年)。
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馆)是一座结构独特、造型新颖,集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工程,工程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体育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投资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建设水文中心勘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内蒙古广誉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工程于2005年4月18日开工,2007年12月23日竣工。
工程建筑面积52169平方米;建筑层次:6层;建筑高度:50米;基础类型为筏板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飘檐为钢结构;室内精装修,外墙采用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铝板幕墙;屋面采用仿真草坪屋面;楼内配备给排水及采暖系统、通风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动力与智能照明系统、安防与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报警联动系统等。
工程施工中重点推广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26个子项。
工程建设伊始就明确了争创“鲁班奖”工程的质量目标,公司、项目部均成立了工程创优领导小组,明确了“精细管理”的指导思想,编制了创精品工程保证措施。
建立了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依托总承包单位实现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将设计、监理、分包等单位纳入这个体系之中,签定创优责任状,并将创优目标分解,使设计、施工的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从设计入手,努力改进管线穿墙处理,卫生间、幕墙、屋面、保温节能等细部处理,提高了工程整体观感效果,达到全面创优的目的。
结合工程创优,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样板引路,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室内抹灰、涂料油漆、吊顶、块材铺贴、幕墙和管道根部处理等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达到了质量预控的效果。
加强施工质量预控,重点进行了基础、主体结构、楼体垂直度、屋面及卫生间防水、幕墙龙骨连接、建筑防雷与接地以及消防工程的质量预控,保证了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
工程获奖情况:2005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2008年获得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设计奖);2008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杯”工程质量奖;2008年获得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获得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最佳重点工程奖”;“钢筋混凝土钢筋安装”施工工法获国家级工法;获得2008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编辑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社会历史类和自然历史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改建设计及其它类别博物馆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第1.0.2条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 m2)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 m)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 m)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局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
)第1.0.3条藏品库区和陈列区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大、中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100年,小型馆的耐久年限不应少于50年。
第1.0.4条博物馆建筑必须符合城镇文化建筑的规划布局要求,并应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
第1.0.5条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
第1.0.6条对古建筑的改建设计必须符合各项文物法规,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并应满足防火、防盗等安全要求。
藏品库房以新建为宜。
第1.0.7条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编辑第2.0.1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
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
暖121班松柏2104081211131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建论分析一、国博新馆——建筑体基本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西门面向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相当于近10个足球场的大小。
建筑高度42.5米,地下2层,地上5层。
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新馆已于2011年3月1日竣工。
经过2004年10家优秀的著名设计公司的竞标,最后由,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gmp) 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赢得了项目的设计委托。
设计师最初的设计理念是拆除现存博物馆中央大厅部分,以黄铜板作为外饰面的“漂浮屋顶”覆盖于原中央大厅被拆除后产生的巨大空间——当时称之为“博物馆广场”的上方,将旧建筑和扩建部分连为一体。
博物馆的主演展览空间位于巨大的屋面之下、博物馆广场之上,享有眺望北京城内各名胜景观的美好视野。
设计小组对老馆和紫禁城进行了多次仔细的参观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创作的灵感。
通过与馆方以及中方专家的合作对话,反复论证,方案几易其稿,最终确定了设计目标—扩建部分应与保留建筑协调一致,与此同时新旧建筑形象一目了然,从而展现建筑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
原有建筑南翼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北翼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两座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上被一分为二,泾渭分明。
改扩建工程的目的为通过一个置于中央的空间元素将两个功能区合二为一,促成一个宏伟庄严的综合体—中国国家博物馆。
设计对老馆最大程度地保留体现出了国家博物馆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新馆的建筑设计没有采用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简单复制,而是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出发,力图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建筑。
在文化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
百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
湿地博物馆布展及展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装饰装修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主要规范、规程 (5)1.2主要法律、法规 (6)第二章工程特点阐述 (7)2.1项目概况 (7)2.2设计及布展施工工作内容 (7)2.3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 (8)第三章施工部署 (9)3.1施工管理目标 (9)3.2施工准备 (11)3.3临时用地表 (13)3.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14)第四章施工部署 (13)4.1定位放线 (15)4.2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 (16)4.3墙面石材干挂 (22)4.4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 (28)4.5木装饰线条安装 (31)4.6乳胶漆施工工艺 (32)4.7木饰表面施涂清色油漆 (38)4.8花饰制作与安装 (44)4.9地面找平层施工 (48)4.10地面石材 (53)4.11室内装饰灯具安装施工 (60)4.12室内装饰电气施工 (67)4.13室内装饰电气安装 (72)4.14展台制作及台面油漆 (75)4.15机械设计与制作 (76)4.16软件设计与制作 (76)4.17软件与硬件交互通讯 (77)4.18软件整体设计 (78)4.19电气设计与制作 (78)4.20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79)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1)5.1工程质量目标 (81)5.2质量保证体系 (81)5.3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 (84)5.4质量管理流程 (86)5.5劳动力、施工机具、材料、施工方法的保证 (86)5.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89)5.7消除质量通病保证措施 (93)5.8技术资料保证措施 (96)5.9材料质量保证 (96)5.10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 (98)第六章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100)6.1总体进度设想 (100)6.2施工进度安排 (100)6.3工期保证措施 (103)6.4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105)第七章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及其保证措施 (106)7.1文明施工要求 (106)7.2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06)7.3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06)7.4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条例 (106)7.5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109)第八章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11)8.1安全管理体系 (111)8.2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112)8.3安全岗位责任制(现场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13)8.4安全教育培训 (116)8.5安全技术措施 (116)8.6临电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118)8.7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122)8.8保证安全生产措施 (124)第九章防火(消防)管理保护措施 (125)9.1防火(消防)管理体系 (125)9.2现场消防保证措施 (125)9.3材料防火措施 (127)9.4用电安全防火措施 (128)9.5各工种安全防火职责 (128)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配备 (129)10.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29)10.2拟投入的主要检测机械配备表 (133)10.3施工机械安排保障措施 (134)10.4先进机具设备的使用 (136)第十一章施工材料管理保障措施 (137)11.1材料保障体系 (137)11.2材料的“样板制度” (137)11.3材料报审制度 (138)11.4材料验收制度 (139)11.5材料保管制度 (139)11.6材料加工 (139)11.7材料进场计划 (139)11.8配备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及造价管理人员 (140)11.9主要材料清单表 (140)第十二章技术力量配备及劳动力组织 (144)12.1拟为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144)12.2劳动力安排计划 (145)12.3展品展项劳动力计划表(场外展品展项制作部分) (146)12.4现场布展施工劳动力来源 (146)12.5现场布展施工劳务队伍管理 (147)12.6现场布展施工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表(场内施工及安装部分) (147)第十三章与业主方、监理方及其他单位的配合措施 (149)13.1施工方与业主单位的配合措施 (149)13.2施工方与监理单位的配合措施 (150)附件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件2 施工进度网络图第一章编制依据1.1主要规范、规程1.2主要法律、法规第二章工程特点阐述2.1 项目概况2.1.1项目名称:某城市湿地博物馆布展及展陈工程2.1.2项目地址:某国家湿地公园内2.1.3项目招标人:某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1.4工程概况:工程规模约5700平方米,二层、低层局部。
博物馆文物库房环境控制设计要求及通风空调设计要点一、文物环境控制设计要求及相关参数建议文物室内环境控制需严格依据《博物馆建设设计规范》 JGJ66-2015、《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藏品的实际需求和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综合确定。
以下是某国家级博物馆的藏品环境参数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1.临时展厅环境要求临时展厅温度控制区域应可根据需求及气候变化在15~25℃区间进行定值设置,并控制温度日波动度为±2.5℃,相对湿度设置在45~65%,并控制湿度日波动度为±5%,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自动浮动调节。
对于冷热源的要求,冷热源供水温度波动度为±0.5℃,并采用PID调节方式对表冷器冷冻水进行流量及温度控制。
为实现节能,可根据需求提供多种节能运行模式,空气处理机组除恒温恒湿模式外,还可根据需求设置恒湿模式,包括新风和回风的恒湿模式。
2.文献库、油画、古籍、家具、工艺品类环境要求控制区域应可根据需求及气候变化在15~25℃区间进行定值设置,并控制温度日波动度为±1℃,相对湿度设置在50~65%,并控制湿度日波动度为±2.5%,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自动浮动调节,冷热源温度波动度为±0.5℃。
为实现节能,应根据需求提供多种节能运行模式。
3.青铜、金银、印章类环境要求控制区域应可根据需求及气候变化在15~28℃区间进行定值设置,并控制温度日波动度为±1℃,相对湿度设置在50%以下,并控制湿度日波动度为±2.5%,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需求自动浮动调节,冷热源温度波动度为±0.5℃。
为实现节能,应根据需求提供多种节能运行模式。
4.文物库有害气体限量要求各类文物库的有害气体限量标准,见表4.2-1表4.2-1 文物库有害气体限量要求5.文物修复等实验室要求国家级博物馆必将涉及到文物修复、装裱等实验工艺,对此要求如下: (1)满足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实验工艺建设要按照人体工程学理论,尤其针对国人的工作习惯和身材情况进行设计和合理布局。
黄公望博物馆——业余建筑工作室关键词:专筑网,居住建筑、商业建筑、专筑讲坛、文化建筑、教育建筑黄公望博物馆——业余建筑工作室中国富阳Huang Gongwang Museum by Amateur Architecture StudioFuyang,China由专筑网()缕夕,杨帆编译在职业生涯早期,当他在建筑工地上工作,取得了乡土建筑手法的实践经验,王澍在更广阔的景观背景下,对传统的中国建筑进行了灵感探索。
所以他与既是其妻子也是业余建筑工作室合伙人的陆文宇是设计黄公望博物馆的不二人选,这座黄公望博物馆是以1269年至1354年生活的重要景观画家命名的。
项目位于杭州西南约20英里的富阳,这个16万平方英尺的博物馆纪念的是“元四家”之一,在几个世纪以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艺术家的黄公望。
巧合的是,他的大作——富春山居图所描绘的画面就在该新建博物馆附近。
建筑物的一部分穿着崎岖的砖石,由多层屋顶覆盖,博物馆类似于一个村庄或一系列的山脉,形成对场地的呼应。
随着中国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农村从大城市的压力和混乱中解脱出来,就像黄先生看到的富阳,当时是一个困倦的村庄,现在却是700万人口的城市,摆脱了宫廷政治的生活。
在传统山水的艺术下,黄公望所画的亭子舒适地坐落在山区,富春江流淌,雾缭绕着树林。
王澍在2012年赢得普利茨克奖,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建筑师,富阳市领导请他和陆文宇设计了一系列文化设施,包括黄公望博物馆,一个13万平方英尺的现代景观画廊以及一个86,000平方英尺的档案馆。
建筑师接受委托,条件是可以翻新文村(一个距离富阳30公里的小村庄),更换村民破旧的房屋。
这里对重新连接城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富阳和文村两地,王澍和陆文宇将建筑作为建筑与景观整合的手段,让人们通过项目进行一种叙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