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EVA检验标准

光伏EVA检验标准

光伏EVA检验标准
光伏EVA检验标准

EV A检验标准

晶体硅太阳电池囊封材料是EV A,它乙烯与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化学式结构如下

(CH2—CH2)—(CH—CH2)

|

O

|

O — O — CH2

EV A是一种热融胶粘剂,常温下无粘性而具抗粘性,以便操作,经过一定条件热压便发生熔融粘接与交联固化,并变的完全透明,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在太阳电池封装与户外使用均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

固化后的EV A能承受大气变化且具有弹性,它将晶体硅片组“上盖下垫”,将硅晶片组包封,并和上层保护材料玻璃,下层保护材料TPT(聚氟乙烯复合膜),利用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

另一方面,它和玻璃粘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着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有增益作用。

EV A厚度在0.4mm~0.6mm之间,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内含交联剂,能在150℃固化温度下交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形成稳定胶层。

EV A主要有两种:①快速固化②常规固化,不同的EV A层压过程有所不同

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4mm的EV 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使它和玻璃、TPT之间密封粘接。

用于封装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EV A,主要根据透光性能和耐侯性能进行选择。

1. 原理

EV A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

EV 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用熔融指数MI表示)和醋酸乙烯脂(以V A表示)的含量。当MI一定时,V A的弹性,柔软性,粘结性,相溶性和透明性提高,V A的含量降低,则接近聚乙烯的性能。当V A含量一定时,MI降低则软化点下降,而加工性和表面光泽改善,但是强度降低,分子量增大,可提高耐冲击性和应力开裂性。

不同的温度对EV A的胶联度有比较大的影响,EV 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在熔融状态下,EV A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玻璃,TPT产生粘合,在这过程中既有物理也有化学的键合。未经改性的EV A透明,柔软,有热熔粘合性,熔融温度低,熔融流动性好。但是其耐热性较差,易延伸而低弹性,内聚强度低而抗蠕变性差,易产生热胀冷缩导致晶片碎裂,使得粘接脱层。因此通过采取化学胶联的方式对EV A进行改性,其方法就是在EV A中添加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当EV A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交联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EV A分子之间的结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导致EV A胶层交联固化,当胶联度达到60%以上时能承受大气的变化,不再发生热胀冷缩。

测定胶联度原理:

通过二甲苯萃取样品中未胶联的EV A,剩下的未溶物就是已经胶联的EV A,假设样品总量为W1,未溶物的重量为W2,那么EV A的胶联度就为W2/W1*100%。

2. 功能介绍

a). 封装电池片,防止外界环境对电池片的电性能造成影响。

b). 增强组件的透光性。

c). 将电池片,钢化玻璃,TPT粘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

3. 材料介绍

用作光伏组件封装的EV A,主要对以下几点性能提出要求

a). 熔融指数影响EV A的融化速度。设备:熔融指数仪

b). 软化点影响EV A开始软化的温度点。

c). 透光率对于不同的光谱分布有不同的透过率,这里主要指的是在AM1.5的光谱分布条件下的透过率。

d). 密度胶联后的密度。

e). 比热胶联后的比热,反映胶联后的EV A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数值的大小。

f). 热导率胶联后的热导率,反映胶联后的EV A的热导性能。

g). 玻璃化温度反映EV A的抗低温性能。

h). 断裂张力强度胶联后的EV A断裂张力强度,反映了EV A胶联后的抗断裂机械强度。

i). 断裂延长率胶联后的EV A断裂延长率,反映了EV A胶联后的延伸性能。

j). 张力系数胶联后的EV A张力系数,反映了EV A胶联后的张力大小。

k). 吸水性直接影响其对电池片的密封性能。

l). 胶联度 EV 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它的抗渗水性。

m). 剥离强度反映了EV A与玻璃的粘接强度。

n). 耐紫外光老化:影响到组件的户外使用寿命。

o). 耐热老化: 影响到组件的户外使用寿命仪器:热老化箱

p). 耐低温环境老化: 影响到组件的户外使用寿命

4. 质量要求及来料检验

a). 外观检验:EV A表面无折痕、无污点、平整、半透明、无污迹、压花清晰。

b).用精度0.01mm测厚仪测定,在幅度方向至少测五点,取平均值,厚度符合协定厚度,允许公差为±0.03mm.

用精度1mm的钢尺测定, 幅度符合协定厚度,允许公差为±3.0mm.

c).透光率检验

(1)取胶膜尺寸为50mm×50mm,用50mm×50mm×1mm的载玻玻璃,以玻璃/胶膜/玻璃三层叠合.

(2)将上述样品置于层压机内,加热到100℃,抽真空5min,然后加压0.5Mpa,保持5min;再放入固化箱中,按产品要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进行交联固化,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3)按GB2410规定进行检验.

d).交联度检验

(1)仪器装置及器具

容量为500ml到1000ml,24”磨口圆底烧瓶;带24”磨口的回流冷凝管;配温度控制仪的电加热套或电加热油浴;真空烘箱;用0.125mm(120目)不锈钢丝网,剪取80mm×40mm,对折成40mm 正方形,两侧对折进6mm后固定,制成顶端开口的袋.

(2)试剂

二甲苯 A.R级)

(3)试样制备

取胶膜一块,将TPT/胶膜/胶膜/玻璃叠合后,按平时一次固化工艺固化交联,(或者按厂家工艺要求固化交联)将已交联好的胶膜剪成小碎片待用.

(4)检验步骤

将不锈钢丝网袋洗净、烘干、称重为W1(精确到0.01g).

取试样0.5g±0.01g,放入不锈钢丝网袋中,称重为W2(精确到0.01g).

封住袋口作成试样包,并称重为W3(精确到0.01g).

试样包用细铁丝悬吊在回流冷凝管下的烧瓶中,烧瓶内加入1/2二甲苯溶剂,加热到140℃左右,溶剂沸腾回流5h~6h时,回流速度保持20滴/分~40滴/分.

冷却取出试样包,悬挂除去溶剂液滴,然后放入真空烘箱内,温度控制在140℃,真空度为0.08Mpa,干燥3h,完全除去溶剂.

将试样包从真空烘箱内取出,放置干燥器中冷却20min后,取出称重为W4(精确到0.01g) 结果计算

C=[1-(W3-W4)/(W2-W1)]×100

式中:

C—交联度(%)

W1—空袋重量(g)

W2—装有试样的袋重(g)

W3—试样包重(g)

W4—经溶剂萃取和干燥后的试样包重(g).

e)剥离强度检验

(1)取两块尺寸为300mm×20mm胶膜作为试样,分别按TPT/胶膜/胶膜/玻璃叠合.

(2)按平时一次固化工艺进行固化.

(3)按GB/T2790规定进行检验.

f)耐紫外光老化检验

将胶膜放置于老化箱内连续照射100h后,目测对比.

g)均匀度检验

取相同尺寸的10张胶膜进行称重,然后对比每张胶膜的重量,最大与最小之间不得超过1.5% 5检验规则

按厂家出厂批号进行样品抽检,第4章内容全检,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对该批号产品进行全检,如果仍有不符合第4章d)、e)、g)相关检验要求的,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来料.

光伏电站验收标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为确保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第二章验收标准 第一条编制依据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验收规范CGC/GF003.1-2009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三)建筑结果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四)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五)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六)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八)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 (九)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十)光伏组件(PV)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要求GB/T20047.1-2006

(十一)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20513-2006 (十二)(所有部分)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GB/T18216 (十三)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19939 (十四)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20046 (十五)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215 2005 (十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文件、试运行测试和检查的基本要求ICE:62446:2009 (十七)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的一般要求ICE/TR60755:2008 (十八)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CNCA/CTS0004-2009 (十九)太阳能光伏发电运行规程 (二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 (二十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 (二十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二十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 第二条验收组织机构 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技术规范

CNCA/CTS0009-2014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CQC3309—2014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测试和评定方法 Testing and Rating Method for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2014-02-21发布2014-02-21实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

目次 目次.................................................................................... I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术语和定义 (1) 3.1组件总面积 (1) 3.2组件有效面积 (1) 3.3组件转换效率 (2) 3.4组件实际转换效率 (2) 3.5 标准测试条件 (2) 3.6 组件的电池额定工作温度 (2) 3.7 低辐照度条件 (2) 3.8 高温度条件 (2) 3.9 低温度条件 (2) 4测试要求 (2) 4.1评定要求 (2) 4.2抽样要求 (3) 4.3测试设备要求 (3) 5测试和计算方法 (4) 5.1预处理 (4) 5.2组件功率测试 (4) 5.3组件面积测定 (6) 5.4组件转换效率计算 (6)

前言 本技术规范根据国际标准IEC 61853:2011和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1831-2011《地面用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检测方法》,结合光伏组件产品测试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编制,旨在规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测试与评定方法。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出并归口。 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邢合萍、张雪、王美娟、朱炬、王宁、曹晓宁、张道权、刘姿、陈康平、柳国伟、麻超。

(完整版)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1总则 1.0.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建立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广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规范光伏发电站设计行为,促进光伏发电站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l00kWp及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站。 1.0.3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应进行接入电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0.4光伏发电站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 2.1.2光伏组件串 photovoltaic modules string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电输出的电路单元。 2.1.3光伏发电单元 photovoltaic(PV)power unit 光伏发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又称单元发电模块。 2.1.4光伏方阵 PV array

将若干个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光伏阵列。 2.1.5 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PV)power generation 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1.6 光伏发电站 photovoltaic(PV)power station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2.1.7辐射式连接 radial connection 各个光伏发电单元分别用断路器与发电站母线连接。 2.1.8 “T”接式连接 tapped connection 若干个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后通过一台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站母线连接。 2.1.9跟踪系统 tracking system 通过支架系统的旋转对太阳入射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方阵受光面接收尽量多的太阳辐照量,以增加发电量的系统。 2.1.10单轴跟踪系统 single-axis tracking system 绕一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在一维方向尽可能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2.1.11双轴跟踪系统 double-axis tracking system 绕二维轴旋转,使得光伏组件受光面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的入射角的跟踪系统。 2.1.12集电线路 collector line 在分散逆变、集中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将各个光伏组件串输出的电能,经汇流箱汇流至逆变器,并通过逆变器输出端汇集到发电母线的直流和交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1总则 1.0.1为确保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指导和规范光伏发电工程的验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通过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人电网的地面和屋顶光伏发电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验收,不适用于建筑与光伏一体化和户用光伏发电工程。 1.0.3光伏发电工程应通过单位工程、工程启动、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工程竣工四个阶段的全面检查验收。 1.0.4各阶段验收应按要求组建相应的验收组织,并确定验收主持单位。 1.0.5光伏发电工程的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光伏发电工程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 指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与公共电网有电气连接的工程实体,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线路等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和建(构)筑物组成。 2.0.2光伏电站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指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按电网调度部门指令向公共电网送电的电站,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线路、开关、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等一次设备和继电保护、站内监控、调度自动化、通信等二次设备组成。 2.0.3光伏发电单元photovoltaic power unit 光伏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多串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这种一定数量光伏组件串的集合称为光伏发电单元。 2.0.4观感质量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5绿化工程plant engineering 由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构成的植物种植工程。 2.0.6安全防范工程security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以保证光伏电站安全和防范重大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 3基本规定 3.0.1工程验收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2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 3经批准的工程立项文件、调整概算文件。 4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 3.0.2工程验收项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检查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 2检查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过程中与质量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签证归档情况。 3检查施工安全管理情况。 4检查工程是否具备运行或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条件。 5检查工程投资控制和资金使用情况。 6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7对工程建设作出评价和结论。 3.0.3工程验收结论应经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审查通过。 3.0.4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

光伏组件测试

1.1.1组件电性能测试 1 组件测试仪校准:开始测试前使用相应的标准板校准测试仪;之后连续工作四小时(或更换待测产品型号)校准测试仪一次。 2 标准板选用:测试单晶硅组件使用单晶硅标准板;测试多晶硅组件使用多晶硅标准板。 测试120W以上(包括120W)组件:使用160W标准板校准测试; 测试50~120W(包括50W)组件:使用80W标准板校准测试; 测试30~50W(包括30W)组件:使用30W标准板校准测试; 测试30W以下组件:使用15W标准板校准测试。 3 短路电流校准允许误差:±3%。 4 每次校准后填写《组件测试仪校准记录》。 2 组件的测试: 1太阳模拟器光强均匀度测试:①太阳模拟器光强均匀度≤3%;②每周一、四校正测试一次。 2 太阳模拟器光强稳定性测试:①太阳模拟器光强稳定性≤1%;②每天测试前校正测试一次。 3电池组件测试前,需在测试室内静止放置24小时以上,然后进行测试。 .4 测试环境温度湿度:①温度:25±3℃;②湿度:20~80%;③测试室保证门窗关闭,无尘。 3组件重复测试精度:<±1%。 12.4组件电性能参数: 12.4.1国内组件:①三十六片串接:工作电压:≥16.0V;开路电压: ≥19.8V。 ②七十二片串接:工作电压:≥33.5V;开路电压: ≥42.4V。 ③六十片串接:工作电压:≥28.0V;开路电压: ≥34.0V。 ④五十四片串接:工作电压:≥25.0V;开路电压: ≥32.0V。 ⑤功率误差:±3%。 12.4.2国外组件:①三十六片串接:工作电压:≥16.8V;开路电压: ≥20.5V。 ②七十二片串接:工作电压:≥33.5V;开路电压: ≥42.4V。 ③六十片串接:工作电压:≥27.4V;开路电压: ≥34.0V。 ④五十四片串接:工作电压:≥25.0V;开路电压: ≥32.0V。 ⑤功率误差 2.0 仪器/工具/材料 2.1 所需原、辅材料:1.外观检查合格的组件 2.2 设备、工装及工具:1.组件测试仪;2.标准组件; 3.合格印章 3.0 准备工作 3.1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衣,鞋;做好工艺卫生,用抹布清洗工作台 3.2 按《太阳能模拟器操作规范》开启并设置好组件测试仪;每班次开始生产测试前必须用标准

光伏规范标准图纸

(一)村级光伏电站组件排布图纸 根据现场图片进行设计 1

2 村集体光伏电站效果图1 村集体光伏电站效果图2

3 村集体光伏电站效果图3 (二)、详细说明 项目概述 本项目叶集区南依大别山,北连淮北平原,西临史河,东部丘陵,境内河流纵横,塘堰星罗棋布,林竹繁茂。全区共有森林面积71800亩,其中,孙岗乡28000亩,三元乡7400亩,平岗办事处30000亩,镇区办事处6400亩,本区树种以意扬、国外松、杉木为主,经济林有板栗、桃、枣、水蜜桃等。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日照小时,平均气温,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日照百分率为%左右,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中等的地区。除

梅雨季节外,太阳能资源具备利用的稳定性。本项目参考METEONORM 7 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太阳能资源分析,统计了 1991~2010 年累年各月的水平面总辐射值和15°斜面总辐射值,详见下表。 月份水平面辐射(kWh/m2) 一月63 二月75 三月91 四月120 五月143 六月133 七月154 八月135 九月115 十月95 十一月71 十二月61 合计1253 (行业标准Q XT-89-2008)制定的太阳能资源丰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富程度等级划分,本项目站址所在地为资源丰富地区。 光伏电站根据现场安装状况进行组件及逆变器的配置,本村级光伏电站配备4个50KW的组串式逆变器,经逆变后进入一个交流配电箱,最终并入国家电网。 4

分布式光伏电站原理图5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50796-2012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 1总则 1.0.1为确保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指导和规范光伏发电工程的验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通过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人电网的地面和屋顶光伏发电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验收,不适用于建筑与光伏一体化和户用光伏发电工程。 1.0.3光伏发电工程应通过单位工程、工程启动、工程试运和移交生产、工程竣工四个阶段的全面检查验收。 1.0.4各阶段验收应按要求组建相应的验收组织,并确定验收主持单位。 1.0.5光伏发电工程的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光伏发电工程photovoltaic power project 指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与公共电网有电气连接的工程实体,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线路等电气设备、监控系统和建(构)筑物组成。 2.0.2光伏电站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指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按电网调度部门指令向公共电网送电的电站,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线路、开关、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等一次设备和继电保护、站内监控、调度自动化、通信等二次设备组成。 2.0.3光伏发电单元photovoltaic power unit 光伏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多串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这种一定数量光伏组件串的集合称为光伏发电单元。 2.0.4观感质量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5绿化工程plant engineering 由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构成的植物种植工程。 2.0.6安全防范工程security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 以保证光伏电站安全和防范重大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

光伏组件质量判断标准及规则

质量判定标准及规则 —过程控制 一、分选: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1、具体分档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 2、确保电池片清洁无指纹、无损伤。 3、所分组件的电池片无严重色差 二、单焊: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1、互联条选用符合设计文件 2、保持烙铁温度在320-350℃之间,每日对烙铁温度抽检三次 3、当把已焊上的互联条焊接取下时,主栅线上应留下均匀的银锡合金 4、互联条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堆锡 5、焊接平直,牢固,用手沿45°左右方向轻提焊带不脱落 6、焊带均匀的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主栅线错位不能大于0.5mm,最好在0.2mm 以内。 7、电池表面保持清洁,完整,无损伤 三、串焊: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1、焊带均匀得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背电极错位不能大于0.5mm 2、每一单串各电池片的主栅线应在一条直线上,错位不能大于1mm 3、互联带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 4、电池片表面保持清洁 5、单片完整,无损伤 四、自动焊接: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1、严禁任何人在机器自动运行时进入焊接区、排版区。

2、焊带均匀得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背电极错位不能大于0.5mm 3、每一单串各电池片的主栅线应在一条直线上,错位不能大于1mm 4、互联带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 5、电池片表面保持清洁 6、单片完整,无损伤 7、焊接平直,牢固,用手沿45°左右方向轻提焊带不脱落 8、定时对机器进行清洁。应及时添加电池片,钢化玻璃,助焊剂,在焊带快用完时及时更换 五、叠层: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1、叠层好的组件定位准确,串与串之间间隙一致,误差±0.5mm 2、串接条正、负极摆放正确 3、汇流条选择符合图纸要求,汇流条平直,无折痕划伤及其他缺陷 4、EV A、TPT要盖满玻璃(背板、玻璃无划伤现象) 5、拼接过程中,保持组件中无杂质、污物、手印、焊带条等残余部分 6、玻璃、TPT、EV A的“毛面”向着电池片 7、序列号好吗正确,与隔离TPT上边缘平行,隔离TPT上边缘与玻璃平行 8、组件内部单片无破裂 9、涂锡带多余部分要全部剪掉 10、电流电压要达到设计要求 11、所有焊点不能存在虚焊 12、不同厂家的EV A不能混用 六、层压: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1、组件内单片无破裂、无裂纹、无明显位移,串与串之间距离不能小于1mm 2、焊带及电池片上面不允许有气泡,其余部分0.5-1mm的气泡不能超过3个,1-1.5mm气泡不能超过1个 3、组件的内部无杂质和污物 4、EV A的凝胶率不能低于75%,每批EV A测量二次 5、层压工艺参数严格按照内部设定参数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

1总则 1.0.1为保证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及屋顶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工程。 1.0.3光伏发电站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1.0.4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光伏组件PV module 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太阳电池组件。 2.0.2光伏组件串PV string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简称组件串或组串。 2.0.3光伏支架PV supporting bracket 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简称支架。 2.0.4方阵(光伏方阵)array(PV array) 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 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 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为光伏方阵。 2.0.5汇流箱combiner-box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 联汇流后接人的装置。 2.0.6跟踪系统tracking system

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的联合作用,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人射太阳光跟踪,以提高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 2.0.7逆变器inverter 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2.0.8光伏发电站PV power station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0.9并网光伏发电站grid-connected PV power station 直接或间接接人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站。 3基本规定 3.0.1开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关的施工许可文件。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 1总则 1.0.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建立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广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规范光伏发电站设计行为,促进光伏发电站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l00kWp及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站。 1.0.3并网光伏发电站建设应进行接入电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0.4光伏发电站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 2.1.2光伏组件串 photovoltaic modules string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电输出的电路单元。 2.1.3光伏发电单元 photovoltaic(PV)power unit 光伏发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又称单元发电模块。 2.1.4光伏方阵 PV array 将若干个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光伏阵列。 2.1.5 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PV)power generation 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1.6 光伏发电站 photovoltaic(PV)power station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2.1.7辐射式连接 radial connection 各个光伏发电单元分别用断路器与发电站母线连接。 2.1.8 “T”接式连接 tapped connection 若干个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后通过一台断路器与光伏发电站母线连接。 2.1.9跟踪系统 tracking system

光伏组件原材料检验标准,项目及方法

光伏组件原材料检验标准,原材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一.电池片 1.检验内容及方式: 1)电池片厂家,包装(内包装及外包装),外观,尺寸,电性能,可焊性,珊线印刷,主珊线抗拉力,切割后电性能均匀度。(电池片在未拆封前保质期为一年) 2)抽检(按来料的千分之二),电性能和外观以及可焊性在生产过程全检。 2.检验工具设备:单片测试仪,游标卡尺,电烙铁,橡皮,刀片,拉力计,激光划片机。 3.所需材料:涂锡带,助焊剂。 4.检验方法: 1)包装:良好,目检。 2)外观:符合购买合同要求。 3)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符合厂家提供的尺寸的±0.5mm 4)电性能:用单体测试仪测试,结果±3%。 5)可焊性:用320-350℃的温度正常焊接,焊接后主珊线留有均匀的焊锡层为合格。(要保证实验用的涂锡带和助焊剂具有可焊性) 6)珊线印刷:用橡皮在同一位置反复来回擦20次,不脱落为合格。 7)主珊线抗拉力:将互链条焊接成△状,然后用拉力计测试,结果大于2.5N。 8)切割后电性能均匀度:用激光划片机将电池片化成若干份,测试每片的电性能保持误差在±0.15w。 5.检验规则:以上内容全检,若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则对该批进行千分之五的检验。如仍不符合4).5).7)8)项内容,则判定该批来料为不合格。 二.涂锡带 1.检验内容及方式: 1)厂家,规格,包装,保质期(六个月),外观,厚度均匀性,可焊性,折断率,蛇形弯度及抗拉强度。 2)每次来料全检(盘装),外观生产过程全检。 2.检验所需工具:钢尺,游标卡尺,烙铁,老虎钳,拉力计。 3.所需材料:电池片,助焊剂。 4.检验方法: 1)外包装目视良好,保质期限,规格型号及厂家。 2)外观:目视涂锡带表面是否存在黑点,锡层不均匀,扭曲等不良现象。 3)厚度及规格:根据供方提供的几何尺寸检查,宽度±0.12mm,厚度±0.02mm视为合格。 4)可焊性:同电池片检验方法 5)折断率:取来料规格长度相同的涂锡带10根,向一个方向弯折180°,折断次数不得低于7次。 6)蛇形弯度:将涂锡带拉出1米的长度紧贴直尺,测量与直尺最大的距离,最大值<3.5mm。 5.检验规则:以上内容全检,若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则重检。如仍不符合2).4).5)项内容则判定该批来料为不合格。 三.EVA胶膜 1.检验内容及方式: 1)厂家,规格型号,包装,保质期(六个月),外观,厚度均匀性,与玻璃和背板的剥离强度,交联度。 2)来料抽检,生产过程对剥离强度和交联度在抽检,外观再生产过程全检。 2.检验所需工具:卷尺,游标卡尺,壁纸刀,拉力计,剪刀,120目丝网,交联度测试仪,烘箱,电子秤。 3.所需材料:TPT背板,小玻璃,二甲苯,抗氧化剂。 4.检验方法: 1)包装目视良好,确认厂家,规格型号以及保质期。 2)目视外观,确认EVA表面无黑点、污点,无褶皱、空洞等现象。 3)根据供方提供的几何尺寸测量宽度±2mm,厚度±0.02mm。 4)厚度均匀性:取相同尺寸的10张胶膜称重,然后对比每张胶膜的重量,最大至于最小值之间不得超过1.5%。 5)剥离强度:按厂家提供的层压参数层压后,测试EVA与玻璃,EVA与背板的剥离强度。(冷却后) a.EVA与TPT的剥离强度:用壁纸刀在背板中间划开宽度为1cm,然后用拉力计拉开TPT与EVAl,拉力大于35N 为合格。 b.EVA与玻璃的剥离强度:方法同上,用拉力计一端夹住EVA,另一端固定住玻璃,拉力大于20N为合格。 6)交联度测试:见交联度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在70%-85%之间为合格。 5.检验规则:以上内容全检,若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则重检。如仍不符合2).5).6)项内容则判定该批来料为不合格。 四.背板:

太阳能光伏组件过程检验标准

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分选 1)具体分档标准按作业指导书要求; 2)确认电池片清洁无指纹、无损伤; 3)所分组件的电池片无严重色差。 单焊 1)互联条选用根据技术图纸; 2)保持烙铁温度在330-350℃之间(特殊工艺须另调整),每隔两小时对烙铁温度进行抽检; 3)当把已焊上的互联条焊接取下时,主栅线上应留下均匀的银锡合金; 4)互联条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堆锡; 5)焊接平直,牢固,用手沿45°左右轻提焊带不脱落; 6)焊带均匀的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主栅线的错位不能大于0.5㎜,最好在0.2㎜以内; 7)电池片表面保持清洁,完整,无损伤。 串焊 1)焊带均匀的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背电极错位不能大于0.5㎜; 2)保持烙铁温度在350-380℃之间(特殊工艺须另调整),每隔两小时对烙铁温度进行抽检; 3)每一单串各电池片的主栅线应在一条直线上,错位不能大于1㎜; 4)互联条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 5)串焊后电池片正面无焊花,焊带脱落现象; 6)电池片表面保持清洁;

7)单片完整,无损伤。 叠层 1)叠层好的组件定位准确,串与串之间间隙一致,误差±0.5㎜; 2)串接条正、负极摆放正确; 3)汇流条选择符合图纸要求,汇流条平直、无折痕及其他缺陷; 4)EV A、背板要盖满玻璃(背板、玻璃无划伤现象); 5)拼接过程中,保持组件中无杂质、污物、手印、焊带条等残余部分; 6)玻璃、背板、EV A的“毛面”向着电池片; 7)序列号号码贴放正确,与隔离背板上边缘平行,隔离TPT上边缘与玻璃平行; 8)组件内部单片无破裂; 9)涂锡带多余部分要全部剪掉; 10)电流电压要达到设计要求; 11)所有焊点不能存在虚焊; 12)不同厂家的EV A不能混用。 层压 1)组件内单片无破裂、无裂纹、无明显位移、串与串之间距离不能小于1.0㎜; 2)焊带及电池片上面不允许有气泡,其余部位0.5-1m㎡的气泡不能超过3个,1-1.5m㎡的气泡不能超过1个; 3)组件内部无杂质和污物; 4)EV A的交联度控制在75%~90%,每批次EV A测量两次; 5)层压工艺参数严格按照技术部提供设定参数;

光伏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汇总

光伏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汇总 太阳能电池 GB2297-89 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2296-2001 太阳能电池型号命名方法; GB12632-90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 GB6497-19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 GB6495-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IEEE 1262-1995 光伏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GB/T 14007-92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GB/T 14009-9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 GB 9535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环境试验方法; GB/T 14008-92 海上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GB11011-89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的一般规定; GB/T6495.1-1996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GB/T6495.2-1996 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GB/T6495.3-1996 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 GB/T6495.4-1996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SJ/T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GB/T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GB/T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配套产品 光伏系统专用控制器和逆变器的地方标准 DB62/T 517-1997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3/245-1996 TDZ系列太阳能光伏户用直流电源――青海省地方标准。 与光伏系统相关的蓄电池国家标准 GB 13337.1-91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GB 5008.1-8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9368-88 《镉镍碱性蓄电池》; YD/T 799-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14162-93 《产品质量监督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JIC8707-1992 《阴极吸收式密封固定型铅蓄电池标准》; 沪G/G1107-90 《免维护全密封铅酸蓄电池》; SJ/T 10417-93 《6V、12V小型密封铅蓄电池》;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XXXXX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1.目的 为了合理的验证光伏组件安全性能,以确保必要的测试项目得到统一和规定,进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没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交/直流逆变器的组件。本规范的试验程序和通过判据为了发现由误用应用等级,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组件内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灾、电击和人身伤害的隐患。 3.术语定义

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 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同时这些系统是公众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的要求。 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或特定区划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通过本应用等级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这类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 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这些系统公众是有可能接触和接近的。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I的要求。 注:安全等级在IEC61140中规定。 4.引用标准 IEC 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5.测试内容 组件应进行的试验由IEC61730-1确定的应用等级决定,下表列出各等级所需的试验项目。试验的顺序应根据测试序列进行。 基于应用等级的试验要求

5.1外观检查MST01 5.1.1目的

光伏组件现场验收存放及小运要求

光伏组件现场验收、存放及小运要求 1、组件运输包装: 1)外包装为全封闭式可拆卸免熏蒸包装箱,是以环保胶合板为原材料,钢边连接,以舌片为锁紧装置的便于装卸、运输的新型运输包装容器。 2)内包装产品通过阻隔、支撑、缓冲,辅助外包装产品来保护产品,避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此处使用环保高强度EVA材质。

2、设备到场后做好下列检查: 1)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2)开箱检查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项目符合技术协议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3)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4)外观检查应完好无损。 5)若外包装损坏,必须拍照,整体、有产品信息的的一侧、产品信息。至少三张照片。记录托盘号。 2、现场存放要求: 1)卸货场地选择尽量靠近方阵区域,方便施工,减少小运。 2)场地选择平坦,不会发生积水、塌方现象。有条件的需要垫一定的砖或者木板等。 3)组件到货后,检查外包装、密封。 4)组件箱摆放后,用防雨彩条布覆盖,做好防水、防风措施。 5)组件箱最多两层堆放。 6)做好防盗、防火措施。 7)在吊运过程中做好防倾覆、防震和防护面受损的安全措施。 8)保管期间做到专人看管,做好防护工作。 9)组件的存放还应遵守组件厂家要求规定。 10)组件箱做好防倾覆措施。 11)发现包装箱受潮,小心拆开包装箱,将里面组件抬出,放置于通风的地方,避免组件发霉,拆开后的组件叠放不要超过26件。组件堆叠时必须对齐,最下 面一块玻璃面朝上,其余组件玻璃面朝下堆叠。 3、小运要求: 1)工人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不得触摸金属带点部位。 2)拆箱时严格按照厂家规定,两人各站一边,准备辅助组件,防止外围板拆开后组件倾倒。组件靠在支撑物上时,避免组件受到支撑物划伤。

光伏电站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定

光伏电站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规定 东方日升(宁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编制 2015年9月

2 序言 为加强东方日升公司、下属或关联子公司、项目公司的性能竣工验收管理工作,明确光伏电站综合性能和质保要求,规范光伏电站竣工验收标准和 检查要求,确保光伏电站整体性能质量, 参考行业内相关标准及公司自身要求,特编制本规定, 可作为公司各类光伏电站项目的通用技术协议及合同附件。 本规定编制的主要依据:现场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和相关其他行业标准 3 目录 1 电站验收----------------------------------------------------4 1.1. 总则------------------------------------------------------4 1.2. 验收检查依据----------------------------------------------4 1.3. 竣工验收检查应具备的条件------------------------------------5 1.4. 验收检查范围-----------------------------------------------5 1.5. 竣工验收检查的内容---------------------------------------6 1.5.1. 土建和支架施工质量检查内容--------------------------------6 1.5.2. 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检查内容----------------------------------7 1.5.3. 交流系统检查-----------------------------------------------10 1.5.4. 公用系统检查-----------------------------------------------11 1.5.5. 通用设备检查-----------------------------------------------1 2 1.6. 电气设备试验结果检查---------------------------------------1 3 1.6.1. 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项目------------------------------------13 1.6.2. 变压器、电抗器现场试验项目-------------------------------1 4 1.6.3. 母线装置(绝缘子)现场试验项目---------------------------14 1.6.4. 电力电缆现场试验项目-------------------------------------14 1.6.5. 接地试验项目---------------------------------------------14 1.6.6.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现场试验项目-------------------------1 5 1.6.7. 蓄电池组现场试验项目-------------------------------------15 1.6.8.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现场测试项目---------------------------15 1.7. 分系统测试结果检查--------------------------------------15 1.7.1. 测试种类------------------------------------------------15 1.7.2. 测试要求------------------------------------------------1 6 1.7.3. 测试结果检查--------------------------------------------16 1.8. 消防系统检查验收-----------------------------------------16 1.9.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检查-------------------------------------1 7 1.10. 标签与标识-----------------------------------------------17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光伏组件及其辅助材料的功能、性能、结构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光伏组件均采用多晶硅形式,采用固定支架安装运行方式,供货范围不含固定式安装支架。 1.3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要求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将根据需要,招标方与投标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协商确定。 1.6 投标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配合逆变器厂家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7 本技术规范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同等效力。 1.8 本技术规范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5米要求提供,投标方应根据本工程实际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l.9 投标方提供的主设备、附件、备品备件、外部油漆等材质都满足本工程所处地点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如:高寒、风沙影响等。

1.10合同签订后,投标方将按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确认。 1.11本设备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标方、投标方共同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2.1 工程项目名称:山东爱特电力有限公司115MWp屋顶、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2 工程项目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州市。 2.3 项目规模:均为115MWp 2.4 工程项目概况 1)气象条件 根据昌邑市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表2.1 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 2)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115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发电系统。 3)太阳能资源: 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年太阳能总辐射值为5144.4MJ/m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2318.7h。按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本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资源很丰富”地区。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规范

目次1总则 2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土建工程 一般规定 土方工程 支架基础 场地及地下设施 建(构)筑物 5 安装工程 一般规定 支架安装 光伏组件安装 汇流箱安装 逆变器安装 电气二次系统 其他电气设备安装 防雷与接地 架空线路及电缆 6 设备和系统调试 一般规定 光伏组件串测试 跟踪系统调试 逆变器调试 二次系统调试 其他电气设备调试 7 消防工程 一般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灭火系统 8 环保与水土保持 一般规定 施工环境保护 施工水土保持 9 安全和职业健康 一般规定 安全文明施工总体规划 安全施工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 应急处理 附录A 中间交接验收签证书 附录B 汇流箱回路测试记录 附录C 并网逆变器现场检查测试表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为保证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安全可靠,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地面及屋顶并网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站工程。光伏发电站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光伏发电站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光伏组件 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太阳电池组件。 光伏组件串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联后,形成具有一定直流输出电压的电路单元。简称组件串或组串。 光伏支架 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简称支架。 方阵(光伏方阵) 由若干个太阳电池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又称为光伏方阵。 汇流箱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入的装置。 跟踪系统 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的联合作用,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实现对入射太阳光的跟踪,以提高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装置。 逆变器 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光伏发电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