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解

中文提要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勤勉,不仅留下数部著作以飨后人,更因其专心治史,致力于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后人敬仰。尤当中国近百年来进入“前古未有最富动荡变进行阶段”,传统政治被嗤为残暴黑暗千夫所指时,钱穆著书立作提出中国传统非能以专制黑暗抹杀,不可不谓振聋发聩。不仅如此,他更提出骇俗之论,秦汉时代并非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之创始而是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民主精神发扬成熟之期,由此引起的争论至今未休。本文试图回到钱穆的著作本身,就钱穆对此问题的理解展开相应的论述。

外文提要

Qian Mu is a famous master of Guoxue, he left lots books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in his diligent life. And he also committed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hich wins our resections and admiration. When the most of the people describe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as the brutal darkness in the last century, Qian Mu gave us an enlightening idea that the traditional politics can’t be simplify for dark despotism. Not only that, He also mentioned a startle theory that the Qin and Han times is not the founding of authoritarian monarch regime in ancient China but the period for development of a mature view of democratic ideas. The controversy for Qian Mu’s idea has yet not to break until nowadays. This assignment attempts to return to Qian Mu’s book to start the discussion by virtue of the Qian Mu’s understanding on this issue.

关键词:钱穆;中国传统政治;专制;民主;

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历史学家,儒学学者,教育家。他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华西大学、江南大学教授。钱穆学通经史文学,尤擅考据,终生勤勉,付梓数部,创作的《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更因其严谨治学,关切国事,尽显知识分子应有风范为后人景仰。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有着独特的认知,即中国传统政治非能以专制黑暗四字抹杀,这一观点可见于《政学私言》《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文化与教育》等著作。钱穆自承力求“根据已往史实,平心作客观之寻求”,希望能够“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之真相,期能对当前国内一切问题,有一本源的追溯,与较切情势之考察”。(《国史新论》自序)他在《国史新论》再版序中指出:“适当新文化运动骤起,如言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更在《中国民主精神》中明言:“普通以为秦汉时代乃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之创始,今我则谓秦汉时代乃中国古代民主思想与民主精神之发扬与成熟”。1此番骇俗之语,于当时及至今,激起的争论与反思仍未消弥。尽管引发诸多非议,但钱穆终其一生仍坚持此观点。恰逢现今中国政治发展还处于传统与现代过渡时期,各种政治文化也还在重新构建中,如何革故鼎新,不得不牵涉如何认知传统。钱穆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宣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独特政治思想进行回溯。这还需回到钱穆著作本身,厘清其相应逻辑,才能在众多争论中对他的见解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一、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

钱穆主要针对“这几十年的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一不说秦以后的政治是君主专制”2提出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这一观点。因而钱穆对中国传统政治主要从秦汉大一统说起。又钱穆认为“政治与政事不同。如秦始皇统一,汉高祖得天下,以及其他一切内政、外交、军事等,都该属于政事,归入通史范围。若将政治,则重要在制度,属专门史。”3且“中国传统政治比较富于合理性,毛病多出在人事上,与整个制度无关”,4故而钱穆主要以中国政治制度演变来阐述中国传统政治不能以专制黑暗四字抹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即专门以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政府的赋税制度和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范围历陈汉、唐、宋、明、清五个中国古代历史中最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以下将以钱穆的论述进行说明:

(一)王室与政府之分:

1钱穆.《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9

2钱穆.《国史新论》.三联书店出,.2005.73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三联书店出版,2001.18

王室与政府之分,也即君权与臣权之分。“中国传统政治理论,是在官位上认定其职分与责任”。5作为王室之首的皇帝,其职责在于任用宰相,宰相任用得好,皇帝责任已尽。宰相作为政府之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责任,因而宰相的地位职权尤为值得重视。

宰相一职早在秦代就有设置,汉袭秦制,在中央政府中设置三公、九卿,而就权力分配来看,最高行政长官就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惟一领袖,象征国家的统一,宰相则是政府的领袖,负责政治上的一切实际实务。王室与政府分开,且实际的政权在政府而不在王室。不仅如此,作为行政首长的宰相还是皇帝的总管家,可以管到皇宫里的一切,甚至是王室经济的支配。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下,大司农掌管国家公费,少府管王室经济,王室不能动用大司农的钱,王室与政府在法理上有鲜明的划分,而这一传统在历史的大致趋势中也一直延续了下去。仅就此点,也能够反映当时的政治中,后人所诟病的专制独裁并不与历史相契合。到了唐代,宰相一职委任于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衙门。政府的最高命令由中书省拟定,由中书省长官修订润饰成为正式诏书后再由皇帝画敕。而皇帝也只是到画敕这一步骤为止。诏书即使经皇帝画敕之后还得送到有涂归封驳权力的门下省复核,若没有门下省的附署,中书命令便无法下达。最后只有经过门下省复核通过的诏书才能到达尚书省并由其执行。在当时的制度安排下,没有“中书门下之印”诏书即经由皇帝画过敕字也不能被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的,也即所谓的“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宋代相权由于军事上有枢密院辖制,财政上有三司分管,用人上也有审官院和三班院负责较唐而言低落下来。可传统的历史习惯仍然有所沿袭,就是快亡国时,皇帝没有经过中书的手条也被群臣指责为乱政。即使是丞相被废除的明朝,一切事务也不是由皇帝一人独裁。在明代,许多事务也得经过廷推、廷议和廷鞫。同时,还设有六科给事中,虽然官阶只七品,却能够参与廷推、廷议和廷鞫,提出的意见也非常受尊重,即使是当时官阶最高的六部尚书也会因为他们的反对意见——科参而使原议搁置。而清朝,钱穆指出仅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政治,违反传统政治意识,袒护满洲部族特权,其政治上的一切表现只能冠之以法术二字,是称不上政治制度的。

(二)选举考试与铨叙制度

自秦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大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以血缘为基础的封建世袭制度在政府中已无立足的根本。汉初虽施行过郡国并存的制度,但与大一统的时代客观要求相悖,以后几代人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精力,直到汉武帝承文景二朝的积累,并施行推恩令等恩威并施的政令才使之得以解决。汉武帝时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的相应制度使知识分子的比例大为增加,而不是以往的军人当政或是富人当政。首先是有了太学考试,在毕业考试中列为甲等的郎官,在皇宫内当值,锻炼几年后,当政府需要人才就有机会被选拔成为地方长官,列为乙等的就回到本乡地方政府当地方长官的掾属。其次在选举方面,最先是无定期的选举和特殊选举,这两种选举都是根据政府的不同需要选拔地方贤能参与政治,或者是能够给政府的重要问题献智或者仅是具有政府所需的某个方面的特殊才能。进而演变为正式的察举制度,每郡每年都要推举一个或两个孝子廉吏,这样使得被分到地方任掾属的乙等太学生还有机会再次到中央。如是发展,官员大多曾是通过举孝廉而来,而且其中经过太学教育的人也愈来愈多。这就是钱穆指出的汉代入仕的惟一正途“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