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科物理大作业13-波动

工科物理大作业13-波动

工科物理大作业13-波动
工科物理大作业13-波动

工科物理大作业13-波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3

13 波动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机械波实际上就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元的集体受迫振动;

B.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

的两质元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C. 振动状态在介质中传播时,波线上各质元均可视为新的子波波源;

D. 波的振幅、频率、相位与波源相同;

E. 波线上离波源越远的质元,相位越落后。 (D ) [知识点] 机械波的概念。

[分析与题解]平面简谐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介质中各质元都做受迫振动,各质元均可视为新的子波波源,因此,各质元的振幅、频率与波源是相同的,但各质元的相位是沿传播方向逐点落后的。

2. 平面简谐波波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cos[?ω+=u

x t A y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u

x

ω表示波线上任一质元落后于原点处质元的相位,或者说是波线上相距为x 的两质元的相位差;

B .u

x

表示波从x = 0 传到 x 处所需时间;

C .)(u x -中的负号表示相位落后;)(u

x +中的正号表示相位超前;

D .

t

y

??是任一时刻波线上任一质元的振动速度v ,它并不等于波速u ; E .

t

y

??表示波速u ,它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E ) [知识点] 波动方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分析与题解]

t

y

??表示波动某一质元的振动速度v ,它并不等于波速u 。一般来说

t

y

??是时间的函数并且与质元位置x 有关,而波速u 只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3.在下列关于波的能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波的能量2

p k 2

1kA E E E =

+=; B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任一质元的E k 和E P 均随时间t 变化,但相位相

2

π; C .由于E k 和E P 同时为零,又同时达到最大值,表明能量守恒定律在波动中

不成立;

D .

E k 和E P 同相位,表明波的传播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D ) [知识点] 波的能量特征。

[分析与题解]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元的动能和势能都随时间变化,且两者同相位,其总能量随时间变化,说明能量在传播。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物理规律,波动中各质元的机械能不守恒,是因为前后质元作用给该质元的弹性力要做功,这也说明了波的传播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4. 一列平面余弦波,在t = 0 时波动曲线如图13-1(a)所示,则P 点和Q 点的振动初相位分别为: A .2π-

, 2π; B .2π,2

π-;

图13-2

图13-1(a)

图13-1(b)

C . 0, 0;

D .2π, 2

。 (A )

[知识点] 波线上任一点振动方向的判断。

[分析与题解] 依平面余弦波行波的特性,t t ?+时刻的波形如图13-1(b)所示。可知t = 0时刻,P 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且00=y ,则P 点此时振动的初相位

2

π

0-=P ?;Q 点与P 点相距半个波长,则Q 点与P 点必反向,则Q 点此时振动的初相位2

π2ππ0=-=Q ?。

5. 一列平面余弦波t 时刻的波形如图13-2所示,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介质质元的位置是:(B ) A .a , c , e ; B .b , d , f ; C .a , e ; D .c 。

[知识点] 平面简谐波能量特征,最大能量位置判断。

[分析与题解] 波动中质元的动能、势能与总能量同相变化,且在平衡位置处动能、势能与总能量最大,在位移最大处动能、势能与总能量最小。

由题意得:b 、d 、f 在平衡位置处,且向x 轴正或负方向运动;a 、c 、e 处在位移最大处。因此,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介质质元的位置是b 、d 、f 。

6. 一频率为500Hz 的平面简谐波,波速为360m / s ,则同一波线上相位差

为3

π

两点间距离为: A .0.24m ; B .0.48m ;

图13-3(a)

图13-3(b)

C .0.36m ;

D .0.12m 。 (D ) [知识点] 波线上两点间相位差公式d λ

2=

?。

[分析与题解] 已知Hz 500=ν,m/s 360=u ,则波长为

m 720500

360

.==

=

ν

λu

由波线上相隔距离为d 的两点间相位差公式d λ

2=

?,得

m 1203

π

π2720π

2..=?=

?=

d

7. 已知一波动在t = 的波形如图13-3(a)所示,波速为10m / s ,若此时P 点处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在逐渐增大,则波动方程为:

A .)]cm 10

(cos[10x

t y +

=π B .]cm )10(cos[10πx

t πy ++=;

C .)]cm 10

(cos[10x

t πy -=;

D .]cm )10(cos[10ππ+-=x

t y 。 (B )

[知识点] 由波形曲线求波动方程。

[分析与题解] 已知m/s 10=u ,由图13-3(a)的波形曲线知

cm 10=A , m 20=λ,πrad/s 20

10

2π====λ

νωu

且此时P 点质元的动能在增大,应向平衡位置靠近,则下一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3-3(b)中虚线所示。

由行波特性知此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进而得出当t = 时坐标原点(x = 0)的质元在平衡位置且向y 轴的正方向运动。

即 2

3π=+?ωt 所以 π0.5π2

23π=?-=-=t ω?

波动方程为 ]cm )10(cos[10πx

t πy ++=

8. 在下列关于波的干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叠加的结果形成干涉;

B .两列相干波干涉的结果,使介质中各质元不是“加强”,就是“减弱”

(即极大或极小);

C .干涉加强意味着合振幅A 有极大值,干涉减弱意味着合振幅A 有极小

值;

D .干涉加强点意味着该质元的y 不随时间变化,始终处于极大值位置;

E .两列相干波形成干涉,某时刻介质中P 点处的质元距平衡位置为y ,且(A min < y < A max ),表明P 点一定既不是加强点,也不是减弱点。 (C )

[知识点] 波的干涉的概念。

[分析与题解] 要形成干涉必须是满足相干条件的两列波叠加而成,而不满足相干条件的两列波叠加后不能形成干涉。

干涉加强或减弱是指合振幅取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而干涉中还有合振幅介于两者之间(即不是“加强”也不是“减弱”)的情况存在。

干涉加强点的振幅为极大值21A A A +=,但该点仍在做简谐振动,其位移随时间在-A 与+A 之间不变化。

由min A y >只能说明P 点不是减弱点,但由max A y <不能说明P 点不是加强点。

9. 一列火车驶过火车站时,站台上的观察者测得火车汽笛声的频率由1200Hz 变为1000Hz ,空气中的声速为330m / s ,则火车的速度为:

A .30m / s ;

B .55m / s ;

C .66m / s ;

D .90m / s 。 (A )

[知识点] 多普勒效应。

[分析与题解]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m/s 330=u ,设火车汽笛声源的频率为ν,火车的速度为v s ,则当火车驶向站台时,观察者测得火车汽笛声的声波频率为

1200330330

1=-=-=

'νννs

s u u v v (1) 则当火车驶离站台时,观察者测得火车汽笛声的声波频率为

1000330330

2

=+=+='νννs

s u u v v (2) 联立式(1)和式(2),可得火车的速度为 m/s 30=s v

10. 在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E 、H 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频率相同;

B .振幅满足H E με=的关系;

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c u ==

01

με;

D .电磁波是纵波。 (A 、B 、C ) [知识点] 电磁波的性质。 [分析与题解] 电磁波是横波。

二、填空题

1.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m 050020π2cos 20??

? ??-=...x t

y ,则这列波的角频率为=ω πrad/s 100 ,波速u = 2.5 m /s ,其沿 x 轴正 方向传播。 [知识点] 根据波动方程求描述波动的特征量。 [分析与题解] 波动方程的标准式为

??

????+??? ??-=???

??+-=?λ?ωx T t A u x t A y π2cos )(cos

经比较,可得出:m 20.=A ,s 020.=T ,m 050.=λ,0=?。

则角频率为 πrad/s 100020π2π2===

.T ω 波速为 m/s 5202005

0...===T u λ

由波动方程中的)050(.x

-项,可判断该平面简谐波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

2. 波源位于x = -1m 处,其振动方程为m 3ππ2cos 50??? ?

?

+=t y .,此波源产生

的波无吸收地分别向x 轴正、负方向传播,波速u = 2 m/s ,则向x 轴正向传播

的波动方程为y 1 = m 32πππ2cos 50??? ??

--x t .,则向x 轴负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y 2

= m 34πππ2cos 50??? ?

?

++x t . 。

[知识点] 沿x 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的建立。

[分析与题解]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

??+-=1)(cos ?ωu x t A y

将m 1-=x 代入上式并与给定的该点的振动方程为m 3ππ2cos 50??? ?

?

+=t y .相比

较,有

3

π

1=

+-

?ωu x

且πrad/s 2=ω

即 3

21)(π23π3π1-

=-?+=+=u x ω? 则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m π32)2π(2cos 050??? ??

--=x t y .

同理,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

?

??++=2)(cos ?ωu x t A y

则有 3

21)(π23π3π2=-?-=-=

u x ω? 则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m π34)2π(2cos 050??? ?

?

++=x t y .

y /m x /m

0.050.25

0.50u =10m/s

O

3. 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波速为u = 10 m/s ,频率为ν = 5Hz ,振幅A = 0.02m 。t = 0时,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质元的位移为y 0 = 0.01m ,速度

0d d >t y ,则此列波的波动方程为=y m 3πππ10cos 020??? ?

?

--x t .;位于x 1 = 4m

和x 2 = 4.1m 处两质元的相位差φ = π10. 。

[知识点] 波动方程的建立,波线上两质元间相位差公式d λ

2=?。

[分析与题解] rad/s π10π2==νω,m 2==

ν

λu

由m 0100.=y 且m 020.=A ,有 010cos 0200..==?y 即 21cos =

?,3

π

±=? 由题意已知t = 0时,00>y ,且

0d d >t

y

,得初相位应在第四象限,则

3

π-=?

则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 ?

?

-

-=3π)10(01cos 020x t πy .m 3ππ0π1cos 020??? ?

?

--=x t . 两质元的相位差为 0.1π)04.14(2

π

2)(π

212=-?=

-=

=?.x x d λ

λ

?

4. 一列波在t = 0时的波动曲线如图13-4(a)所示,则可知: 波长λ = 0.5m ;

O 点的振动方程为y 0 = m 2ππ40cos 050??? ??

-t .

波动方程为y = m 2π)10(40cos 050??? ?

?

-+x t π.

相位差为

φ = π的两质元相距为x = 0.2m 。

O

y /m x /m

0.050.25

0.50u =10m/s

图13-4(b)

[知识点] 由波动曲线建立波动方程,波

线上两质元间相位差公式d λ

2=?。

[分析与题解] 由波形曲线知,

m 50.=λ,m 050.=A ,rad/s π405

010

π

2===.λ

ωu

对坐标原点的质元,当t = 0时,

00=y ,则有

0cos 0500==?.y

即 0cos =?,2

π±

=? 由于波动曲线沿x 轴负方向传播,则下一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3-4(b)所示,则此时

0d d >t

y

,得初相位应在第四象限,则

2

π-=?

O 点的振动方程为 m 2ππ40cos 050??

? ?

?

-

=t y O . 波动方程为 m 2ππ4π40cos 0502π)10(40cos 050??? ?

?

-+=??? ??-+=x t x t y ..π

两质元相距为 0.2m π80π

25

2=?=

?=?..?λ

x

5. 一列波由波疏介质向波密介质传播,在两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则反射波的相位将 会发生相位的突变(相当于发生了半个波长的变化) ,这个现

象称为 半波损失 。 [知识点] 半波损失的概念。

6. 已知驻波方程为t x y 800cos 20cos 040.=(SI ),则形成该驻波的两列行波的振幅A = 0.02 m ,波速u = 40 m/s ,相邻两波节的距离为

x =

m 20

π

波疏入射波波密

P

x

E

x L

反射波

图13-5

[知识点] 根据驻波方程求描述驻波的特征量。 [分析与题解] 驻波方程的标准式为

t x

A y ωλ

cos π

2cos 2?=

经比较,可得出:m 020.=A ,m 10

π

202π==λ,rad/s 800=ω 则 Hz π

400

π2=

=

ω

ν,m/s 40==λνu

相邻两波节的距离为 m 20

π

2==?λx

7. 一列平面波简谐波,频率为v ,波长为λ,由波疏介质向波密介质传播,并在两介质分界面上E 点反射回来,已知O 点处质元的运动方程为

??? ?

?

+=2ππ2cos 0t A y ν(SI ),OE = L (如图13-5所示),则

入射波的波动方程为y 入 = ??? ??

+-2ππ2π2cos λνx t A ; 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y 反 = ??? ?

?

+--23π)2(π2π2cos x L t A λν 。 [知识点] 波动方程的建立,半波损失。 [分析与题解] 取如图所示坐标正方向,已知坐标原点O 点处质元的振动方程为

??? ?

?

+=2ππ2cos 0t A y ν

则入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 ?

?

+-=2ππ2π2cos x t A y λν入 入射波传到E 点的振动方程为 ??? ?

?

+-=2ππ2π2cos E L t A y λν入 在E 点反射由于是由波疏介质向波密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是有半波损失(即相位的突变)的,所以反射波从E 点反射后E 点的振动方程为

??

?

??++-=π2ππ2π2cos E L t A y λν反

在波线上(x 轴)任设一P 点,其位置坐标为x ,则反射波从E 点传播到P 点的距离为(x L -),P 点的相位比E 点落后)(π

2x L -=

?。

则反射波传到P 点的振动方程为

??

?

??--++-=)(π2π2ππ2π2cos P x L L t A y λλν反

??? ?

?

+--=23π)2(π2π2cos x L t A λν

波线上任一点的振动方程就是沿该波线传播的波的波动方程。所以,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 ??+--=23π)2(π2π2cos x L t A y λν反??? ?

?

-+-=2ππ2π4π2cos x L t A λλν

8. 一列平面波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波速m/s 10013?=.u ,振幅为

m 10014-?=.A ,频率为Hz 10013?=.ν,介质密度为32kg/m 1008?=.ρ,则该

波的能流密度为I = 35W/m 10581?.;在60s 内垂直通过面积为24m 1004-?=.S 的总能量为W = 310793?.J 。

[知识点] 波的能流密度(波强)的计算。 [分析与题解] 该波的能流密度(波强)为

2221ωρuA I =

22)π2(21

νρuA = 232432)101.0(2π)10(1.010*******

1

?????????=-.. 25W/m 10581?=.

总能量为 t IS W ?=J 1079360100410581345?=????=-...

B S v

声源

反射面

察者

图13-6

9. 一个功率为W 的波源位于O 点,以O 为圆心作两个同心球面,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则通过这两个球面的能流密度之比为=21:I I 2122:r r ;若在两个球面上分别取面积1S ?和2S ?,则通过它们的平均能流分别为=1P

121π4S r W ? 和=2

P 22

2π4S r W

? 。 [知识点] 波的能流密度(波强)和平均能流的计算。

[分析与题解]以波源为球心,r 1和r 2 为的半径的球面处波的强度分别为

21

114πr W S W I =

=

球面

, 2

2224πr W

S W I ==球面 则通过这两个球面的能流密度之比为 212

221r r I I =

由波的能流密度S

P

I =

,得平均能流为IS P =。 则通过球面上的面积1S ?和2S ?的平均能流分别为

121111π4S r W S I P ?=

?=, 22

22

22π4S r W

S I P ?=?=

10. 多普勒效应指的是: 波源与观测者相对于介质有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测得的频率要发生变化的现象 。

现有一声源S ,其振动频率为2040Hz ,以速度v = 0.25 m/s 向一反射面接近,如图13-6所示,观察者B 处测得直接由声源S 传播过来的波的频率为

=1ν ;测得由反射面反射回来的波的频率为=2ν

(声速取u = 340 m/s )。 [知识点] 多普勒效应。

[分析与题解] 已知声速m/s 340=u ,波源运动m/s 250.=v 直接由声源S 传播过来的波的频率为

Hz 52038204025

034034001..=?+=+=

ννv u u

B

图13-7

反射面反射回来的波的频率为

Hz 52041204025

034034002..=?-=-=

ννv u u

三、计算与证明题

1. 利用波的干涉原理制成的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消声器,如图13-7所示。排气噪声的声波到达A 点时,分成直管和弯管两个声通道,到达B 点时,两列声波因干涉而相消。若噪声频率Hz 300=ν,声速m/s 340=u ,则图13-7中直管与弯管的长度差(声波的波程差)至少应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 根据两列声波相位差与波程差的关系,并考虑21??=和相干相消条件,有

)π12()

π(212+=-=

?k r r λ

?

(???±±=210,,k ,)

则波程差为 )12(2

12+=

-=?k r r r λ

令式中0=k ,则Δr 至少应为

m 5703002340

22

.=?==

=

?νλ

u r

2. 一列角频率为ω的平面简谐波,速度为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 (1)已知t = 0时波动曲线(如图13-8(a)所示),试画出该时刻x 轴上各质元的振动速度v 与坐标x 的关系曲线。

(2)如图11-8(b)所示为t 时刻波线上各质元的v — x 曲线,试画出该时刻的波形图。

[分析与解答] 利用y 与v 的相位关系得 t = 0时v —x 的关系曲线,t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图13-9

A

A ω

-A ω

A -A A

-A

-A

(a ) (b )

图13-8

3. 如图13-9所示,一列平面简谐波m 050.=A ,频率Hz 100=ν,波速

m/s 4=u ,沿x 负方向传播。当t = 0时,距O 点为b = 0.1m 的N 点处质元过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试求:

(1)N 点处的质元的运动方程;

(2)波线上任一点P 处质元的运动方程; (3)当t = 1s 时,x = 1m 处质元的相位。 [分析与解答](1)m 050.=A ,

πrad/s 200π2==νω

按题设条件,在t = 0时,N 点处质元00=N y ,且00>N v ,则N 点处质元的初相位为

2

π-=?

则N 点的运动方程为 )m 2π

π200cos(050-=t y N .

(2)由于波沿x 负向传播,故P 点的相位超前N 点u

b x )(-ω

则任一点P 的运动方程为 ()]2

π

π2005cos[00--+

=u

b x t y ω.

1

2

P 1

P 2

x

图13-10

=()]2π

410π200π200cos[050--+

..x t

=]m 211π

π50π200cos[050-+x t .

(3)x = 1m 时,此处质元的振动方程为

]2

11π

π50π200cos[050-+=t y .' t = 1s ,则该处质元相位为:244.5π2489π

==+?ωt

4. 如图13-10所示,S 1和S 2是波长均为 的两个相干波的波源,相距

4

λ,振幅均为A 0,且S 1的相位较S 2超前了

2

π

。若两列波在S 1和S 2连线方向上的各点的强度相同,不随距离变化,且两波的强度都为I 0。试求: (1)S 1和S 2连线上,在S 1左侧各点的合成波的强度为多少

(2)S 1和S 2连线上,在S 2右侧各点的合成波的强度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 (1)按题意,在S 1左侧任选一点P 1,设x r S P ==111,则

4221λ

+

==x r S P ,且知 2

π

12-=-?? 故S 1和S 2到P 1的相位差为

)4

2)(π

2121212x x r r -+

-

-=--

-=?λ

λ

??λ

???π2

π

2π-=--

= 满足干涉减弱条件)π12(+=?k ?,合振幅为 0=A 故S 1左侧任一点P 1的合成波的强度为 01=I 表明S 1左侧无波传播。

(2)同理,在S 2右侧任选一点P 2,知S 1和S 2到P 2的相位差为

)4-(π

2)(π

2121212λλ??λ

???--

-=--

-=?x x r r 02

π

2π=+-= 满足干涉加强条件π2k =??,合振幅为 A = 2A 0 则S 2右侧任一点P 2各点的合成波的强度 20224A A I =∝

x

图13-11

5. 设入射波方程为)]π(2cos[1λx

T t A y +=,在弦上传播并在x = 0处反射,反

射点为自由点,如图13-11所示。试求:

(1)反射波的波动方程; (2)合成波动方程; (3)波腹和波节的位置。

[分析与解答] (1)由题设条件可知,y 1沿x 轴负方向传播,在x = 0处反射,且反射点为自由端,即无相位突变的半波损失,则反射波方程为

)]π(2cos[2λ

x

T t A y -=

(2)合成波的方程为

??

? ??=??? ??=+=T t A T t x

A y y y π2cos π2cos π2cos 221'λ (3)由λ

x

A A π2cos

2=',得

波腹处:1π2cos

x ,即

ππ2k x

,则

2

λk

x = ( ,,,210++=k )

波节处:

0π2cos

=λx

, 即

)π12(π2+=k x

λ

,则

4

)

12(λ

+=k x ( ,,,210++=k )

四、论述题

试以“行波与驻波”为题,练习写一篇物理小论文。 [提示] 行波与驻波两者本质的区别如下:

形成机理:行波是由简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所形成,而驻波是由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的方向传播叠加的结果。

能量特征:行波伴随着能量的传播,驻波能量被限制在小区段中,并不传播。

相位特征:行波波线上各质元振动的相位不同;驻波相邻波节间的质元相位相反。

振幅特征:行波在波线各点均作振幅相等的简谐振动,波形在传播;驻波在波线上各点作振幅不同的简谐振动,波形被驻定。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完整版(淮阴工学院)

实验一:物体密度 1、量角器的最小刻度是0.5.为了提高此量角器的精度,在量角器上附加一个角游标,使游标30个分度正好与量角器的29个分度的等弧长。求:(1、)该角游标的精度;( 2、)如图读数 答案:因为量角器的最小刻度为30’.游标30分度与量角器29 分度等弧长,所以游标精度为30/30=1,图示角度为149。45’ 2、测定不规则的固体密度时,若被测物体浸入水中时表面吸附着水泡,则实验结果所得密度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案:如果是通过观察水的体积的变化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那么计算的密度会减小,因为质量可以测出,而吸附气泡又使测量的体积增大(加上了被压缩的气泡的体积)所 以密度计算得出的密度减小 实验二:示波器的使用 1、示波器有哪些组成部分?每部分的组成作用? 答案:电子示波器由Y偏转系统、X偏转系统、Z通道、示波管、幅度校正器、扫描时间校正器、电源几部分组成。 Y偏转系统的作用是:检测被观察的信号,并将它无失真或失真很小地传输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极板上。 X偏转系统的作用是:产生一个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的电压,并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去,使电子射线沿水平方向线性地偏移,形成时间基线。 Z通道的作用是:在时基发生器输出的正程时间内产生加亮信号加到示波管控制栅极上,使得示波管在扫描正程加亮光迹,在扫描回程使光迹消隐。 示波管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幅度校正器的作用是:用于校正Y通道灵敏度。 扫描时间校正器的作用是:用于校正x轴时间标度,或用来检验扫描因数是否正确。 电源的作用是:为示波器的各单元电路提供合适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2、为什么在实验中很难得到稳住的李萨如图形,而往往只能得到重复变化的某一组李萨如图形? 答案:因为在实验中很难保证X、Y轴的两个频率严格地整数倍关系,故李莎茹图形总是在不停旋转,当频率接近整数倍关系时,旋转速度较慢; 实验三: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 1、测量前为什么要定标?V0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定标后在测量Ex时,电阻箱为什么不能在调节? 答案:定标是因为是单位电阻的电压为恒定值,V0的物理意义是使实验有一个标准的低值,电阻箱不能动是因为如果动了电阻箱就会改变电压,从而影响整个实验;为了保持工 作电流不变.设标准电压为En,标准电阻为Rn,则工作电流为I=En/Rn,保持工作电流不变,当测量外接电源时,调节精密电阻Ra,使得电流计示数为零,有E=I*Ra,若测试过程中调节了电位器Rc,则导致I产生变化,使测得的E不准(错误)

最新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及解析((全套))

1.质点运动学单元练习(一)答案 1.B 2.D 3.D 4.B 5.3.0m ;5.0m (提示:首先分析质点的运动规律,在t <2.0s 时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 =2.0s 时质点的速率为零;,在t >2.0s 时质点沿x 轴反方向运动;由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可以求得答案。) 6.135m (提示:质点作变加速运动,可由加速度对时间t 的两次积分求得质点运动方程。) 7.解:(1))()2(22 SI j t i t r -+= )(21m j i r += )(242m j i r -= )(3212m j i r r r -=-=? )/(32s m j i t r v -=??= (2))(22SI j t i dt r d v -== )(2SI j dt v d a -== )/(422s m j i v -= )/(222--=s m j a 8.解: t A tdt A adt v t o t o ωω-=ωω-== ?? sin cos 2

t A tdt A A vdt A x t o t o ω=ωω-=+=??cos sin 9.解:(1)设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为ω s rad /1027.73600 *62 /5-?=π= ω s m t h dt ds v /1094.1cos 3 2 -?=ωω== (2)当旗杆与投影等长时,4/π=ωt h s t 0.31008.144=?=ω π = 10.解: ky y v v t y y v t dv a -==== d d d d d d d -k =y v d v / d y ??+=- =-C v ky v v y ky 2 22 121, d d 已知y =y o ,v =v o 则2020 2 121ky v C --= )(22 22y y k v v o o -+=

工科物理大作业01-质点运动学

01 01 质点运动学 班号467641725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6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表述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一质点具有恒定的速率,但却有变化的速度; B .一质点向前的加速度减少了,其前进速度也随之减少; C .一质点加速度值恒定,而其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D .一质点具有零速度,同时具有不为零的加速度。 ( B ) [知识点] 速度v 与加速度a 的关系。 [分析与解答] 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矢量,其大小或方向中任一项的改变即表示速度或加速度在变化,且当速度与加速度间的方向呈锐角时,质点速率增加,呈钝角时速率减少。 因为质点作匀速运动时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时时在变化,因此,A 有可能出现, 抛体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加速度值(大小)恒定,但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的情形,故C 也有可能出现。 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就是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的情形,故D 也有可能出现。 向前的加速度减少了,但仍为正值,此时仍然与速度同方向,故速度仍在增大,而不可能减少,故选B 。 2. 在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沿x 轴运动,若加速度a < 0,则质点必作减速运动; B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C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必定不为零; D .质点作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曲线凹的一侧; E .若质点的加速度为恒失量,则其运动轨迹必为直线; F .质点作抛物运动时,其法向加速度n a 和切向加速度τa 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加速度 22τn a a a +=也是变化的。 ( C 、D )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误差理论》作业参考答案 1、(1)74.63±0.05cm 或 746.3±0.5mm (2) 7.25±0.01cm 或 72.5±0.1mm (3)42.6 ±0.2s (4)27.6 ±0.2℃(5)2.734±0.001v 2、(1)2位 (2)7位(3)5位(4)6位(5)5位(6)2位 3、(1) 299300=2.99300510?;983±4=()21004.083.9?±;0.00400=4.00310-? 0.004521±0.000001=()310001.0521.4-?±;32476510?=3.2476910?; (2) 15.48g =1.548mg 410?=1.548Kg 210-? (3) m =312.670±0.002Kg =(3.1267±0.00002)510?g =(3.12670±0.00002)mg 810? (4) =t 17.9±0.1S =0.298±0.002min =(2.98±0.02)×10-1 min 4、(1)N=10.8±0.2cm (2)首位数码“0”不是有效数字,未位数码“0”是有效数字,正确答案是四位有效数字。 (3)28cm =2.8mm 210? 280mm =28.0cm (4)L=(3.8±0.2)mm 410? (5)0.0221?0.0221=“0.00048841”≈0.000488 (6) 31010.460 .1160.121500 400?≈?? 5、(1)X =81(4.113+4.198+4.152+4.147+4.166+4.154+4.132+4.170)=8 1 ?33.232 =4.154cm X ?= {() 1881-? [(4.154-4.113) 2 + (4.154-4.198)2+ (4.154-4.152)2 +(4.154-4.147)2+ (4.154-4.166)2+ (4.154-4.154)2 +(4.154-4.132)2+ (4.154-4.170)2] } 2 1 ≈0.00904~0.009cm X =X ±x ?=4.154±0.009cm 或 X =X ±x ?=4.15±0.01cm E = 154 .4009.0?100%=0.22% 或 E =15.401 .0?100% =0.23% 注:使用计算器时计算过程中有效数字的位数可以不考虑,最后结果应按照教材P6的“不确定度 取位规则”和“测量有效数字取位规则”。 (2)、X = 61(2.904+2.902+2.900+2.903+2.900+2.904)=6 413 .17=2.902167cm

大学物理上课程作业及答案2

大学物理上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保守力作功与过程无关,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以上说法: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D、无意义 答案:A 第2题若质点所受的合力矩为零,则质点的角动量不随时间改变。是___ A、质点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守恒定律 C、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D、质点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A 第3题有关质点系的规律都可用于刚体,以上说法: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D、无意义 答案:A 第4题任何时刻绕定轴转动的刚体不只有一个角速度,以上说法: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D、无意义 答案:B 第5题在下列四个实例中,你认为哪一个实例中物体和地球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A、物体作圆锥摆运动 B、抛出的铁饼作斜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C、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D、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 答案:C 判断题 第6题功是力作用对空间的积累,不受空间性质的影响 答案:错误 第7题摩擦力作功与路径有关 答案:正确 第8题动量与参考系选择无关, 但冲量、动量的增量与惯性系的选取有关。 答案:错误 第9题在任意时刻,平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都相同。 答案:正确 第10题力矩的功就是力所作的功的一部分。 答案:错误

填空题 第11题若质点在某空间内任一位置都受到保守力作用,该空间存在___。 答案:保守力场 第12题冲量的定义是___。 答案:力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第13题刚体内各点都绕同一直线作圆周运动。则这种运动叫___。 答案:定轴转动 第14题决定转动惯量J大小的三个因素___,___,___。 答案:转轴位置、刚体质量、质量对轴的分布 第15题绕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定理是___。 答案:绕定轴转动刚体动能的微分,等于作用在刚体上所有外力之功的代数和 问答题 第16题平行轴定理。 答案:刚体对任意已知轴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对通过质心并与该已知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加上刚体的质量与两轴间垂直距离d平方的乘积。 第17题保守力的特点? 答案:(1)保守力沿闭合路径一周所做的功为零,(2)保守力作功与过程无关,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第18题质点系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若运动过程中,作用于质点系的所有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或其元功之和恒为零时, 质点系内各质点间动能和势能可以互换,但它们的总和(即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19题质点系动量沿坐标轴投影的守恒定律。 答案: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总动量沿此方向的分量守恒。

大学物理大作业

荷兰物理学家安德烈·吉姆(Andre Geim)曾经做过一个有关磁悬浮的著名实验,将一只活的青蛙悬浮在 空中的技术 迈纳斯效应—完全抗磁性 零电阻是超导体的一个基本特性,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更为基本。是否 转变为超导态,必须综合这两种测量结果,才能予以确定。 如果将一超导体样品放入磁场中,由于样品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样品的 表面产生感生电流,这电流将在样品内部产生磁场,完全抵消掉内部的外磁场, 使超导体内部的磁场为零。根据公式和,由于超导体=-1,所以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 内部B=0,故 m 超导体与理想导体在抗磁性上是不同的。若在临界温度以上把超导样品放 入磁场中,这时样品处于正常态,样品中有磁场存在。当维持磁场不变而降低 温度,使其处于超导状态时,在超导体表面也产生电流,这电流在样品内部产 生的磁场抵消了原来的磁场,使导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超导体内部的磁 场总为零,这一现象称为迈纳斯效应。 超导体的抗磁性可用下面的动画来演示,小球是用超导态的材料制成的, 由于小球的抗磁性,小球被悬浮于空中,这就是所说的磁悬浮。 下图是小磁铁悬浮在Ba-La-Cu-O超导体圆片(浸在液氮中)上方的照片。

零电阻是超导体的一个基本特性,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更为基本。是否转变为超导态,必须综合这两种测量结果,才能予以确定。 如果将一超导体样品放入磁场中,由于样品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样品的表面产生感生电流,这电流将在样品内部产生磁场,完全抵消掉内部的外磁场,使超导体内部的磁场为零。根据公式和,由于超导体内部B=0,故cm=-1,所以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 超导材料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以下才会产生超导现象,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第二章课后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作者:————————————————————————————————日期:

习题2 2.1 选择题 (1)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答案:C] (2)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 (A)系统的总质量。 (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动能。 (D)系统的总角动量。 [答案:C] (3)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②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 (A)①、②是正确的。 (B)②、③是正确的。 (C)只有②是正确的。 (D)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C] 2.2填空题 (1) 某质点在力i x F )54( (SI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x=0移动到x=10m 的过程中,力F 所做功为 。 [答案:290J ] (2) 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当速度为v 时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开始作匀减速运动,经过距离s 后速度减为零。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 [答案:2 2 ;22v v s gs ] (3)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物体A 和B ,已知m A =2m B 。(a )物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 与静止的物体B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b )物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 与静止的物体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04-刚体定轴转动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04-刚体定轴转动

04 04 刚体定轴转动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刚体绕定轴作匀变速转动,对刚体上距转轴 为r处的任一质元来说,在下列关于其法向加速度 a n 和切向加速度 a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τ A. a、τa的大小均随时间变化; n B. a、τa的大小均保持不变; n C. a的大小变化,τa的大小保持恒定; n D. a的大小保持恒定,τa大小变化。 n (C)

[知识点]刚体匀变速定轴转动特征,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分析与题解] 刚体中任一质元的法向、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r a n 2ω=,r a τ β= 当β = 恒量时,t βω ω+=0 ,显然r t r a n 202)(βωω+==,其 大小随时间而变,r a τ β=的大小恒定不变。 2. 两个均质圆盘A 和B ,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且B ρρ >A ,但两圆盘的质量和厚度相同。若两盘对通 过盘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 A . B I I >A ; B. B I I

因为B A ρρ >, 所以22B A R R < 且转动惯量2 2 1mR I =,则B A I I < 3.在下列关于刚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其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为βI M =,式中 β,,I M 均对同一条固定轴而言的,否则该式不成立; C .对给定的刚体而言,它的质量和形状是一定的,则其转动惯量也是唯一确定的; D .刚体的转动动能等于刚体上各质元的动 能之和。 (C ) [知识点]刚体定轴转动的基本概念。 [分析与题解] 刚体定轴转动时,其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r v ω=;刚体定轴转动中,相关物理量对固定轴而言,转动惯量不仅与质量和形状有关,而且与转轴的位置有关;刚体的转动动能就是刚体上各质点的动能之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大学物理作业(二)答案

班级___ ___学号____ ____姓名____ 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m 与M 水平桌面间都是光滑接触,为维持m 与M 相对静止,则推动M 的水平力F 为:( B ) (A)(m +M )g ctg θ (B)(m +M )g tg θ (C)mg tg θ (D)Mg tg θ 2.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口由静止下滑,质点在碗内某处的速率为v ,则质点对该处的压力数值为:( B ) (A)R mv 2 (B)R mv 232 (C)R mv 22 (D)R mv 252 3. 如图,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C ) (A) 大小为零 (B ) 大小不等于零,方向与v A 相同 (C) 大小不等于零,方向与v B 相同 (D) 大小不等于零,方向与物体在B 点所受合力相同 二、填空题 1. 已知m A =2kg ,m B =1kg ,m A 、m B 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μ=0.5,(1)今用水平力F =10N 推m B ,则m A 与m B 的摩擦力f =_______0______,m A 的加速度a A =_____0_______. (2)今用水平力F =20N 推m B ,则m A 与m B 的摩擦力f =____5N____,m A 的加速度a A =_____1.7____. (g =10m/s 2) 2. 设有三个质量完全相同的物体,在某时刻t 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 1、v 2、v 3,并且v 1=v 2=v 3 ,v 1与v 2方向相反,v 3与v 1相垂直,设它们的质量全为m ,试问该时刻三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总动量为_______m v 3________. 3.两质量分别为m 1、m 2的物体用一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当两物体相距为x 时,系统由静止释放,已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x 0,当两物体相距为x 0时,m 1的速度大小为 2 2 121 Km x m m m + . 4. 一弹簧变形量为x 时,其恢复力为F =2ax -3bx 2,现让该弹簧由x =0变形到x =L ,其弹力的功为: 2 3 aL bL - . 5. 如图,质量为m 的小球,拴于不可伸长的轻绳上,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 ,角速度为ω,绳的另一端通过光 滑的竖直管用手拉住,如把绳向下拉R /2时角速度ω’为 F m A m B m M F θ A O B R v A v B x m 1 m 2 F m R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04-刚体定轴转动

04 04 刚体定轴转动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刚体绕定轴作匀变速转动,对刚体上距转轴为r 处的任一质元来说,在下列关于其法向加速度n a 和切向加速度τa 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n a 、τa 的大小均随时间变化; B .n a 、τa 的大小均保持不变; C .n a 的大小变化,τa 的大小保持恒定; D .n a 的大小保持恒定,τa 大小变化。 (C ) [知识点]刚体匀变速定轴转动特征,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分析与题解] 刚体中任一质元的法向、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r a n 2 ω=,r a τβ= 当 恒量时,t βωω+=0 ,显然r t r a n 2 02)(βωω+==,其大小随时间而变, r a τβ=的大小恒定不变。 2. 两个均质圆盘A 和B ,密度分别为 A 和 B ,且B ρρ>A ,但两圆盘的质量和厚度相同。若 两盘对通过盘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 A .B I I >A ; B. B I I ,所以2 2B A R R < 且转动惯量22 1 mR I = ,则B A I I <

北京科技大学_工科物理实验II题集

操作题 1、受迫振动测振幅 2、(据说,操作题不考全系照相) 3、(据说,K组做牛顿环实验) 4、弗朗克赫兹实验(A组的),...画两个峰值的就行了 5、声速的测量——XX和三个不同组的同学不约而同的考到了这个实验!建议大家好好把公式看两遍,能背就背吧,尤其是那些恶心人的误差公式,真的是要一步一步算的!!!实验特好做,数据特纠结! 6、7.4实验(非牛顿环部分),听说和咱们实验时做的不一样,就是让测量是个条纹的间距,都是测距离,还算好做。 7、分光仪实验(我们没有做,是别的同学做的) 笔试题: 1、金属镀膜中电压值是多大?在镀膜中的作用? V=1000V,在接近真空的条件下,高电压使氩气进行“辉光放电”,氩原子电离成氩离子,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轰击靶材,靶材原子则会被溅射出来而沉积到玻璃衬底上。 2、本学期测金属薄膜的实验中的方法能否测所有厚度的薄膜?说明理由。 (不行!(这个肯定对吧)。理由:51#:不能。膜太厚的话,将不能分辨出左右(有膜和无膜处)到底相差几个二分之一波长。厚膜需要换一种方法:将空气劈尖转90° 就能观测了。如图所示 3、传感器的定义 4、画出全息照相光路图 5、全息照相的影响因素 6、什么是禁带宽度 禁带宽度是指一个能带宽度.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禁带非常窄就成为金属了,反之则成为绝缘体。半导体的反向耐压,

正向压降都和禁带宽度有关。 7、锗的适用温度小于45℃ 8、还有个望远镜调法(答案是自准法) 9、游标卡尺上读两个示数的原因(棱镜分光仪吧,消除偏心差) 10、画出受迫振动的幅频相频曲线 11、关于误差分配的 12、最小偏向角与波长关系的 13、改变原子状态一般几种方式,分别是? 1、以一定频率的光子来实验2、具有一定能量的原子与其碰撞进行能量交换 15、声速的理论值公式是什么?其中的T指的是什么?c0的值是多少?(此题变态程度一般,看了就会,没看就真是不知道。。。那个c0的值不是应该直接给出的么!!!!) 16、在单色仪实验中,如何提高分辨能力? 17、全息照相和普通照相的区别(巨简单巨简单!!!) 18、6.6设计测量电阻率实验的电路图 19、7.7传感器实验中三个金属片哪个在测量时出现了零值区,为什么? 铁片,因为金属片的磁导率和电导率越大,线圈和金属片的间距越小,涡流的反作用越强,输出电压越低,甚至输出为零,所以铁片有零值区出现。 20、全息照相中的感光片是否有正反面? 21、当标准电阻R为0.1级时,其误差为多少?(在6.6实验中实验器材里有) 22、单色仪的光路图 23、涡流传感器的实验原理 由于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产生交变磁场H1,金属片靠近时产生磁场H2,电感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当各参数、系数保持不变时,阻抗Z只与线圈和金属片的距离 X有关。 24、四引线法适用于什么电阻 测量电阻阻值较低的电阻 25、全息照相实验失败率很高,怎样改进? 27、四探针法与四引线法有什么异同? 同:都是用来测量低电阻阻值的方法,都比较有效低消除了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异:四探针法比四引线法测得低电阻更为精确,可以测半导体,薄膜的电阻。 28、有和我们做的不一样实验的同学考到,声速的测量,全息照相,高温超导,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四选二画图。 29、受迫振动实验中驱动力与***(忘记了,大家看书吧~我实在是懒得查了,书上有)为什么查90°相位角。 当驱动力f与震动物体固有f相同时,受迫振动速度幅max,产生速度共振,所以物体振动位移比驱动力之后90°。

西工大大学物理 大作业参考答案-真空中的静电场2009

第九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一、选择题 ⒈ C ; ⒉B ;⒊ C ; ⒋ B ; ⒌ B ; 6.C ; 7.E ; 8.A,D ; 9.B ;10. B,D 二、填空题 ⒈ 2 3 08qb R πε,缺口。 ⒉ 0 q ε,< ; ⒊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或带电导体球); ⒋ 12 21 E E h h ε--; 2.21?10-12C/m 3; ⒌ 100N/C ;-8.85×10-9C/m 2 ; ⒍ -135V ; 45V ; ⒎ 006q Q R πε;0;006q Q R πε- ;006q Q R πε ; ⒏ 1 2 22 04() q x R πε+; 32 22 04() qx x R πε+ ; 2 R ;432.5 V/m ; 9.有源场;无旋场 (注意不能答作“保守场”,保守场是针对保守力做功讲的)。 三、 问答题 1. 答: 电场强度0E F q =r r 是从力的角度对电场分布进行的描述,它给出了一个矢量场分布的图像;而电势V =W /q 是从能量和功的角度对电场分布进行的描述,它给出了一个标量场分布的图像。 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和该点的电势之间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 "0"p d grad ,d d P V E V V E l n =-=-=??r r r 。即空间任一点的场强和该点附近电势的空间变化率相联 系;空间任一点的电势和该点到电势零点的整个空间的场强分布相联系。 由于电场强度是矢量,利用场叠加原理计算时,应先将各电荷元产生的电场按方向进行分解,最后再合成,即: d d d d ;x y z E E i E j E k =++r r r r , d ,d ,d x x y y z z E E E E E E ===??? 而电势是标量可以直接叠加,即:V dV =?。但用这种方法求电势时,应注意电势零点的选择。

大学物理(2-1)课后题答案

习 题 七 7-1 如图所示,O S O S 21=。若在O S 1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片,求O S 1与O S 2之间的光程差。如果1S 和2S 是两个波长为λ的同相位的相干光源,求两光在 O 点的相位差。 [解] O S 1与O S 2的几何路程相等 光程差为()e n 1-=δ 位相差为()e n 122-= =?λ π δλ π ? 7-2 一束绿光照射到两相距 的双缝上,在距双缝处的屏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两相邻明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试求入射光的波长。 [解] 由杨氏双缝干涉知,d D x λ = ? 所以5448m 10448.55 .21060.01027.273 3=?=???=?=---D xd λ? 7-3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21SS SS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S ,通过空气后在屏幕E 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点P 处为第3级干涉明条纹,求1S 和2S 到点P 的光程差。若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明液体中,点P 为第4级干涉明条纹,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解] 1S 和2S 到P 点的光程差满足λλδ312==-=k r r

整个装置放置于液体中,1S 和2S 到P 点的光程差满足 ()λδ412=-=r r n λλ43=n 所以得到 33.13 4 ==n 7-4 如习题7-1图所示,1S 和2S 是两个同相位的相干光源,它们发出波长λ=5000?的光波,设O 是它们中垂线上的一点,在点1S 与点O 之间的插入一折射率n =的薄玻璃,点 O 恰为第4级明条纹的中心,求它的厚度e 。 [解] 在O 点是第4级明条纹的中心 光程差 λδ4=-=e ne 所以 41041 4?=-=n e λ ? 7-5 初位相相同的两相干光源产生的波长为6000?的光波在空间某点P 相遇产生干涉,其几何路径之差为6102.1-?m 。如果光线通过的介质分别为空气(11=n )、水=2n 或松节油=3n 时,点P 的干涉是加强还是减弱。 [解] 折射率为n 的介质在P 点处光程差为 ()12r r n -=δ 介质为空气时,11=n ,则 ()λδ2m 102.16121211=?=-=-=-r r r r n 所以P 点处干涉加强。 介质为水时,=2n ,则 ()m 106.1102.133.1661222--?=??=-=r r n δ 介于两种情况之间,所以P 点光强介于最强与最弱之间。 介质为松节油时,=3n ,则 ()λδ3m 108.1102.15.1661233=?=??=-=--r r n

工科物理大作业11-热力学

11 11 热力学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6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热量愈多; B .物体在一定状态时,具有一定的热量; C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其内能愈大; D .物体的内能愈大,则具有的热量愈多。 (C ) [知识点]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是系统状态(或温度)的单值函数,系统的温度愈高,其内能愈大。 热量是由于系统与外界温度不同而进行的传热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同样温差情况下,不同的传热过程其热量不同,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的函数。 作功与传热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若系统状态不变(内能也不变),就无需作功与传热,功与热量不会出现。 2. 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内能必然增加,温度升高; B .由于热量Q 和功A 都是过程量,因此,在任何变化过程中,(Q +A )不仅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而且与具体过程有关; C .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中间经历的每一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D 能增量为T C M m E m p ?= ?,。 (C ) [知识点] 热量、作功和内能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可以将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作功,内能不变,等温过程就是这种情况。 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为系统内能的增量,内能的增量仅与系统始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准静态过程就是在过程进行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态的过程。由于准静态过程是无限缓慢的,无摩擦的(即无能量耗散),则各中间态都是平衡态。 无论何种过程,只要温度增量T ?相同,内能增量均为 T R M m i E ?= ?2T R C M m m V ?= 1,与过程无关。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分别从同一状态开始经历等压、等体、等温过程。若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同,则气体对外做功最多的过程是: A .等体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 不能确定。 (B ) [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分析与解答] 设在等压、等体和等温过程吸收的热量为0Q ,则 等压过程 T R i T C Q m p ?+=?=2 21 0ν ν 002 2Q i Q T R V p A p <+= ?=?=ν 等体过程 0=Q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的内能 等温过程 0=T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知,等压过程,气体吸收来的热量既要对外做功,又要使内能增加;等体过程,气体不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内能;等温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因此,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等温过程对外做功最多。 4. 如图11-1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ab 为等压过程,ac 为等温过程,ad 为绝热过程,则吸热最多的是: A .ab 过程; B. ac 过程; C. ad 过程; D. 不能确定。 (A )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实验习题参考答案

习 题(参考答案) 1.仪器误差为0.005mm 的螺旋测微计测量一根直径为D 的钢丝,直径的10次测量值如下表: 试计算直径D 的平均值、不确定度(用D 表示)和相对不确定度(用Dr 表示),并用标准形式表示测量结果。 解: 平均值 mm D D i i 054.210110 1 ==∑= 标准偏差: mm D D i i D 0029.01 10)(10 1 2 ≈--= ∑=σ 算术平均误差: mm D D i i D 0024.010 10 1 ≈-= ∑=δ 不确定度A 类分量mm U D A 0029.0==σ, 不确定度B 类分量mm U B 005.0=?=仪 ∴ 不确定度mm U U U B A D 006.0005.00029.0222 2≈+=+= 相对不确定度%29.0%100054 .2006 .0%100≈?=?= D U U D Dr

钢丝的直径为:%29.0)006.0054.2(=±=Dr D mm D 或 不确定度A 类分量mm U D A 0024.0==δ , 不确定度B 类分量mm U B 005.0=?=仪 ∴ 不确定度mm U U U B A D 006.0005.00024.0222 2≈+=+= 相对不确定度%29.0%100054 .2006 .0%100≈?=?= D U U D Dr 钢丝的直径为: %29.0)006.0054.2(=±=Dr D mm D 2.指出下列测量值为几位有效数字,哪些数字是可疑数字,并计算相对不确定度。 (1) g =(9.794±0.003)m ·s 2 - 答:四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4”是可疑数字,%031.0%100794 .9003 .0≈?= gr U ; (2) e =(1.61210±0.00007)?10 19 - C 答:六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0”是可疑数字,%0043.0%10061210 .100007 .0≈?= er U ; (3) m =(9.10091±0.00004) ?1031-kg 答:六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1”是可疑数字,%00044.0%10010091 .900004 .0≈?= mr U ; (4) C =(2.9979245±0.0000003)8 10?m/s 答:八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5”是可疑数字,%00001.0%1009979245 .20000003 .0≈?= Cr U 。 3.正确写出下列表达式 (1)km km L 3 10)1.01.3()1003073(?±=±= (2)kg kg M 4 10)01.064.5()13056430(?±=±= (3)kg kg M 4 10 )03.032.6()0000030.00006320.0(-?±=±= (4)s m s m V /)008.0874.9(/)00834.0873657.9(±=±= 4.试求下列间接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并把答案写成标准形式。 (1)X =A -B ,其中,A =(25.3±0.2)cm , B =(9.0±0.2)cm ;

济南大学大学物理大作业完整答案

济南大学 大学物理大作业答案完整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3 用直角坐标表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B) 2. (B) 3. 8 m 10 m 4. ()[] t t A t ωβωωωββsin 2cos e 22 +-- ()ωπ/122 1 +n (n = 0, 1, 2,…) 5. h 1v /(h 1-h 2) 二.计算题 1解: (1) 5.0/-==??t x v m/s (2) v = d x /d t = 9t - 6t 2 v (2) =-6 m/s (3) S = |x (1.5)-x (1)| + |x (2)-x (1.5)| = 2.25 m 2解: =a d v /d t 4=t , d v 4=t d t ? ?=v v 0 0d 4d t t t v=2t 2 v=dx/dt=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t 3 /3+x 0 (SI) §1.5 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D) 2. (C) 3. 16R t 2 4rad /s 2 4. -c (b -ct )2/R 二.计算题 1. 解: ct b t S +==d /d v c t a t ==d /d v ()R ct b a n /2 += 根据题意: a t = a n 即 ()R ct b c /2 += 解得 c b c R t -=

§1.6 不同参考系中的速度和加速度变换定理简介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C) 2. (B) 3. (A) 4.0321=++v v v 二.计算题 1.解:选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以V 表示质点的对地速度,其x 、y 方向投影为: u gy u V x x +=+=αcos 2v , αsin 2gy V y y = =v 当y =h 时,V 的大小为: () 2cos 2222 2 2αgh u gh u y x ++= +=V V V V 的方向与x 轴夹角为γ, u gh gh x y +==--ααγcos 2sin 2tg tg 1 1 V V 第2章 牛顿定律 §2.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C) 2. (C) 3. (E) 4. l/cos 2 θ 5. θcos /mg θ θ cos sin gl 二.计算题 1. 解:质量为M 的物块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与平台间的摩擦力f 和质量为m 的物块 对它的拉力F 的合力提供.当M 物块有离心趋势时,f 和F 的方向相同,而当M 物块有 向心运动趋势时,二者的方向相反.因M 物块相对于转台静止,故有 F + f max =M r max ω2 2分 F - f max =M r min ω2 2分 m 物块是静止的,因而 F = m g 1分 又 f max =μs M g 1分 故 2.372 max =+= ωμM Mg mg r s mm 2分 4.122 min =-=ωμM Mg mg r s mm 2分 γ v

大学物理第2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四、习题选解 2-1 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4,2,1321kg m kg m kg m === (1)如图a 所示,如果用一个大小等于N 98的水平力作用于1m 的左方,求此时 2m 和3m 的左边所受的力各等于多少 (2)如图b 所示,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3m 的右方。求此时2m 和3m 的左边所受的力各等于多少 (3)如图c 所示,施力情况如(1), 但3m 的右方紧靠墙壁(不能动)。 求此时2m 和3m 左边所受的力各等 于多少 解:(1)三个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为a ρ ()a m m m F ρ ρ321++= 23 2114-?=++= s m m m m F a ρ 用隔离法分别画出32,m m 在水平方向的受力图(a ), 题2-1(a )图 由a m F ρρ=

a m f f ρ 23212=- a m f ρ 323= 2332f f = N f 5623= N f 8412= (2)由()a m m m F ρ ρ321++= 23 2114-?=++= s m m m m F a 用隔离法画出321m m m 、、在水平方向的受力图(b ) 由a m F ρρ= 得 ?????????====-=-32 23122112121232323f f f f a m f a m f f a m f F 解得: N f 1412= N f 4223= 题2-1(b )图 (3)由于321m m m 、、都不运动,加速度0=a ,三个物体彼此的作用力都相等,都等于F N f f 982312== 2-2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连接着1m 和2m 两个物体,1m 由细线拉着在外力作用下以加速a 竖直上升。问作用在细线上的张力是多大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若将线剪断,该瞬时1m 、2m 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解:(1)分别画出1m 、2m 受力的隔离体如图(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