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航空博览园观后感
- 格式:docx
- 大小:14.53 KB
- 文档页数:1
参观沈飞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沈飞博物馆是一次深刻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中国国防科技成就的一次生动展示。
博物馆内陈列着从早期的歼击机到现代先进战机的各种型号,每一架飞机都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和飞跃。
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到沈飞航空工业集团的历史沿革和在中国航空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沈飞不仅是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的诞生地,也是多型重要战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比如歼-8、歼-11、歼-15等。
这些战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自主创新和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博物馆中的展品和解说让人感受到了中国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
从仿制到自主设计,再到如今的世界领先水平,沈飞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缩影。
此外,沈飞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照片,这些都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背景和技术进步。
总而言之,参观沈飞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它不仅增强了爱国情感,也激发了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对未来航空事业的无限憧憬。
航空博览会如何写观后感航空博览会是一场极具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视觉盛宴,让我对航空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本次航空博览会于某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地举行,我怀着期待和兴奋的心情来到了这里。
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富有未来感的宽敞展厅,展厅的布置充满科技感,大屏幕上播放着各种飞行器飞行的壮美画面,各种仿真设备引人注目,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飞行的世界。
我首先参观了展厅的飞机展区。
各种型号的飞机从远处一直延伸到眼前,其中不乏一些我之前从未见过的巨型飞机,令我震撼不已。
一架架飞机外形各异,精美独特,展示了现代航空制造技术的精湛和飞行器设计的创新思维。
我尤其注意到一架通体黑色的战斗机,通过展板和解说员的介绍,我了解到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战斗机,具备了先进的隐身技术和超音速飞行性能,世界领先水平让我倍感自豪。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特别关注了航空器仿真体验区。
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最前沿的技术,我进行了一次仿真飞行,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飞行环境中。
我驾驶着虚拟飞机,操纵着各种操作杆和按钮,感受到了飞行员在空中的职责和使命。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飞行员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也让我对飞行员职业充满了敬意。
除了航空器展区和仿真体验区,这次航空博览会还设立了航空历史展区、航空文化展区和未来航空科技展区。
在航空历史展区,我看到了飞行历史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人类从最开始的飞行梦想到如今的空中快速交通工具的演进。
在航空文化展区,我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航空文化特色和发展态势,如美国的航空工业实力、法国的航天科技、中国的航空旅游等。
未来航空科技展区则展示了人们对未来飞行器的设想和创意,各种概念性的飞行器让我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参观航空博览会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航空发展的了解,还感受到了航空工作者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航空博览会是一个互动性极强的展览,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展品,还可以亲身体验飞行的感觉,这种形式让观众更加参与和融入其中。
参观沈飞集团的观后感你知道吗?我最近去参观了沈飞集团,那可真是一场超酷的体验,就像走进了一个航空的梦幻王国。
刚到沈飞集团的大门,我就感觉一股浓浓的工业风扑面而来,那大门就像一个通往神秘航空世界的入口。
一进去,好家伙,那场面可真够震撼的。
一眼望过去,各种高大的厂房就像一个个钢铁巨人矗立在那里,它们肚子里可都是造飞机的宝贝呢。
我跟着讲解员一路走,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先看到的是那些巨大的飞机部件,有的零件大得我都不敢想象它们怎么能被造出来,而且还得那么精密。
讲解员告诉我,造飞机就像搭一个超级复杂的巨型乐高,但是这个乐高可不能有一点差错,每一个小零件都关系着飞机的安全。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螺丝要是拧得不对,在天上那可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这可把我惊到了,原来飞机制造是这么严谨的事儿啊。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正在组装的飞机。
那飞机的骨架一点点地在工人师傅们的手里成型,就像看着一个沉睡的巨兽慢慢苏醒一样。
工人们就像一群技艺高超的魔法师,拿着各种工具在飞机上“挥舞魔法”。
他们的眼神专注得很,就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只看得见眼前的飞机部件。
我心里想,这就是匠心吧,得有多热爱这份工作,才能这么专注地去造飞机呢。
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那些已经造好的飞机,一排排的,那场面简直太壮观了。
这些飞机就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充满了力量感。
我站在那里,想象着它们在蓝天翱翔的样子,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
咱们国家能自己造出这么厉害的飞机,全靠沈飞这些默默付出的人啊。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很多关于沈飞发展历程的故事。
原来沈飞一路走来也不容易,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就像一个倔强的孩子一样,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
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现在能够自主创新,研发出各种先进的飞机型号,沈飞就像一个不断成长的巨人,越来越强壮。
这次参观沈飞集团,可不仅仅是看了一堆飞机和机器那么简单。
它让我感受到了咱们国家航空工业的强大力量,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的航空人充满了敬意。
.;..沈飞航空博览园观后感沈飞航空博览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陵北街1号,隶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政府支持,企业主办的项目。
于2001年6月29日建成,是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史与航空知识于一体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占地2.5万平方米,外展区设有休闲广场、服务部及飞机展示区,展馆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博览园主楼为三层,形似一架飞机,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
沈飞航空博览园的大门足够特别,状如凌空的机翼造型从大门一侧伸出,“机翼”下面就是售票处,透过伸缩门能看见主馆正门和停在草坪上的飞机。
假如是第一次无意中路过,任何人都一定非常好奇。
从博览园大门进入,东侧林地的草坪上就停着一架银白色的歼5,国产第一架跨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机身上的红色数字56719表示飞机试飞成功的日期。
该机是仿苏米格-17埃弗型战斗机,我空海军驾驶该机击落击伤入侵F-86等飞机40多架。
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到沈飞视察,观看的就是这种飞机。
博览园广场内绿荫环绕,放置着七八架不同型号的飞机,记录了航空飞行员的空中事业。
靠近东侧围墙的场地上停放着沈飞公司生产的歼5型飞机、歼6原型飞机、歼教6原型飞机、歼7型飞、歼6新III型飞机。
还有机身如披了蓝色迷彩服一样的歼7型飞机、沙漠迷彩服颜色机身的歼8型飞机、歼8II型飞机、歼8白天型飞机等国产歼击机。
通往主馆的路西草坪上停着一架上下双翼,体型庞大的军绿色运输机。
(可供参观者观赏拍照留念)一座形似飞机的建筑物横空出世,这就是沈飞集团筹建的沈阳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航空博览园,也是全国首家系统介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展馆。
主楼建筑新颖别致,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展馆,精选6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200多件实物,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与航空科普知识于一体,供参观者全面地了解航空知识和国防知识。
航空展观后感引言最近我参观了一场航空展览,这是一次非常令人兴奋和令人难忘的经历。
在展览中,我见识了许多令人赞叹的航空技术和飞行器。
这篇文章将回顾我的观展经历,并分享我对航空展览的感受和观点。
航空展的规模和布置航空展的规模相当庞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制造商和航空爱好者。
展览现场布置得非常精美,航空器被摆放在宽敞的航空场地上。
我看到了各种型号的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展示,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
航空技术的革新在航空展览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航空技术的知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无人机的发展。
无人机已经成为了现代航空领域的热门话题,因为它们在军事、航拍、物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展会上,我看到了无人机的各种功能和应用案例,这些无人机能够完成人类难以想象的任务,如监测地质灾害、救援行动和电影拍摄等。
此外,航空燃料技术也是我在展览上学到的另一个重要信息。
航空公司和制造商正在努力寻找更环保和高效的燃料替代品,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了解到一些新兴的燃料技术,如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这些技术可以降低碳排放并提高飞行效率。
航空产业的未来展望通过参观航空展览,我对航空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航空技术的不断革新将带来更加灵活、高效和环保的飞行方式。
无论是在航空器设计、制造还是航空交通管理上,都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航空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将成为未来的关键趋势。
例如,航空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更智能的机舱设备和航空管理系统,以提供更优质的客户体验。
此外,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物流行业的革新,提供更快速、安全和便捷的送货服务。
结论参观航空展览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我通过这次展览了解到了航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航空产业的未来展望。
航空展览不仅展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和设备,更激发了我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向往。
我期待着未来航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期望能够亲身参与其中。
社会实践总结我们大学生已走过的人生旅途大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对外界的了解甚是肤浅。
为了让我们了解工厂、接触生产,这个暑假学校组织了到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实习。
这次生产实习恐怕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工厂,也让我们完美的将理论联系了实践。
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正式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从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到第一架空中受油机,沈飞集团可谓我国军机发源地。
50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我们实习地点主要在沈飞的七厂和五十三厂,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的实践总结可以分为两方面:首先通过此次实习,是我对材料专业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想,这次实习目的首先就是需要我们建立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知道所学专业的性质、内容及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在实践中去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
其次,要求我们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更加过硬,更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是这样是做的。
初入车间,看见各种工具、零件、材料都摆放、储存在特定的位置,井井有条,管理有序且严格,让我们见识到了何为国家一级保密单位,让我们感受到了沈飞工作态度的严谨和工作方式的先进。
需要工人们纯手工作业的工作,他们都特别认真、有耐心,确保每个零件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在感叹他们精湛技艺的同时,也不禁感觉到航空航天事业的神圣。
整个实习过程主要是通过自己参观一线车间、阅读图纸、与工人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进行。
其中,我在各个车间学到了很多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比如在模压工段,橡胶制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比如产品出现抽变,可能是型腔装料不足;表面出现杂质可能是是因为厂家配胶过滤不充分等这些都是在书本上找不到老师也没提及的情况。
再者,在装备工段我们翻看了飞机整个下垂尾的制作图纸,这也是在学校难得一见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博览园观后感篇一:中航沈飞航空博览园观后感1500字中航沈飞航空博览园观后感在即将毕业走向岗位之前,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巩固我们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飞行器制造工程这个专业以及未来的工作内容和走向,学校组织了为期三周的生产实习,首先,今天我们参观了沈飞航空博览园。
我对沈飞和飞机制造行业以及飞机发展史都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沈飞博览园由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馆组成,详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向我们展现了新时期国防科技的尖端技术。
我了解到:沈飞集团公司1951年6月29日正式创建,被命名为“国营112厂”。
1957年6月15日,启用厂名国营松陵机械厂。
1979年6月5日,改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
1986年1月1日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
1994年6月29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在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基础上,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集团公司)。
我一面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一面暗自赞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神速,当得知沈飞创造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十个第一后,我感到非常骄傲,为中国的腾飞骄傲,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就骄傲,这也更坚定了我为航天事业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伟大抱负。
全国一流的航空博览园在著名的旅游景区沈阳北陵北侧,一座形似飞机的建筑物横空出世,这就是沈飞集团筹建的沈阳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航空博览园。
博览园内绿荫环绕,放置着六架不同型号的飞机,记录了航空飞行员的空中事业。
第一馆为志在冲天,这里有1956年我国制造的第一座喷气式飞机歼击机、1956年8月2日建筑的第一个飞机设计室。
主要展示沈飞从小到大,从修理走向飞机制造的过程。
航展的观后感《航展观后感》篇一航展,那可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场超级大派对,我满心期待地去了,回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心潮澎湃,感觉自己像是被注入了满满的能量。
一到航展现场,好家伙,那场面就像一锅煮开了的粥,热闹非凡。
各种飞机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鸟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
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眼睛都不够使了。
我看到那些战斗机,哇塞,它们就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钢铁战士。
机身的线条流畅得就像超级模特的身材,我都怀疑它们是不是在跟风比谁跑得快呢。
那涂装,花花绿绿的,就像小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杰作,但又特别酷。
有一架飞机在做飞行表演的时候,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直上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去跟星星握手似的;一会儿又来个超低空飞行,感觉它都要贴着我的头皮飞过去了,吓得我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开飞机的飞行员那得多牛啊!他们是不是都有一双透视眼,能看清每一朵云彩的形状,每一只鸟儿的飞行轨迹呢?也许他们在天上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超级英雄,俯瞰着大地,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不过呢,我也有一点点小失望。
航展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想凑近看看那些飞机的小零件都难,就像一只蚂蚁想挤过一群大象一样,根本没门儿。
而且有些展示的项目感觉就像是在敷衍了事,就那么随便摆一摆,也没有详细的解说,我就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总的来说,这次航展就像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航空航天神秘世界的大门,看到了好多以前只在电视上或者书上看到的东西。
我在想,那些制造飞机的人是不是都是天才呢?他们怎么就能把那么多复杂的零件组合在一起,让这个铁家伙飞上天呢?这就像我玩拼图的时候,怎么都拼不好,而他们却拼出了一个能飞的大家伙,真是太厉害了。
我从航展回来之后,满脑子都是那些飞机的影子,就像着了魔一样。
我甚至还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开着一架超级酷的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下面的世界就像一个缩小的玩具模型。
沈阳航空博物馆参观观后感你要是还没去过沈阳航空博物馆,那可真是亏大了!我这一趟逛下来,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超酷的航空大冒险。
刚走进博物馆,就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飞机的王国。
那些飞机啊,一架架威风凛凛地站在那儿,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又像是一群来自天空的神秘巨兽。
我首先被一架老式战斗机吸引住了。
它的机身虽然有些斑驳,可那股子硬朗劲儿一点没减。
我站在它下面,仰着头看,脑海里就浮现出它当年在蓝天翱翔,呼啸着冲向蓝天的画面。
那时候的飞行员坐在里面,肯定觉得自己像个超级英雄,操纵着这个钢铁大鸟,在蓝天白云间书写着传奇。
我就想啊,这飞机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把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的勇气和热血都封印在了里面。
再往前走,有好多飞机的模型和介绍。
我一边看一边惊叹,原来飞机的发展历程这么复杂又这么有趣。
从那些简单得像个大风筝一样的初代飞行器,到如今先进得像外星科技的喷气式战斗机,这其中的跨越简直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大。
而且这些飞机背后的故事也特别吸引人,有的是突破重重困难才研制出来的,有的在战争中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在一个个展柜前流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其中有一个互动体验区也特别好玩。
我能模拟开飞机呢!坐在那个模拟驾驶舱里,手握着操纵杆,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个游戏,但还是紧张得不行。
看着眼前的各种仪表盘,感觉自己就像个真正的飞行员,要对整架飞机负责。
不过我这个“飞行员”有点笨手笨脚的,飞机在我手里左摇右晃,差点就“坠毁”了。
旁边的小朋友都在笑我,可我也不在乎,毕竟这是难得的体验嘛。
还有那些讲解的工作人员,就像一个个航空知识的小百科。
不管我问多么奇怪的问题,他们都能给我解答得清清楚楚。
我问他们飞机的翅膀为啥是这样设计的,他们就从空气动力学开始给我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虽然有些专业知识我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觉得特别酷。
从航空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飞机的影子。
我就想啊,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
从看着鸟儿飞翔只能羡慕,到现在能够征服蓝天,制造出这么多厉害的飞机,这简直就是一场伟大的梦想之旅。
沈飞航空博览园观后感
沈飞航空博览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陵北街1号,隶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政府支持,企业主办的项目。
于2001年6月29日建成,是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史与航空知识于一体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占地2.5万平方米,外展区设有休闲广场、服务部及飞机展示区,展馆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博览园主楼为三层,形似一架飞机,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
沈飞航空博览园的大门足够特别,状如凌空的机翼造型从大门一侧伸出,“机翼”下面就是售票处,透过伸缩门能看见主馆正门和停在草坪上的飞机。
假如是第一次无意中路过,任何人都一定非常好奇。
从博览园大门进入,东侧林地的草坪上就停着一架银白色的歼5,国产第一架跨音速喷气式歼击机,机身上的红色数字56719表示飞机试飞成功的日期。
该机是仿苏米格-17埃弗型战斗机,我空海军驾驶该机击落击伤入侵F-86等飞机40多架。
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到沈飞视察,观看的就是这种飞机。
博览园广场内绿荫环绕,放置着七八架不同型号的飞机,记录了航空飞行员的空中事业。
靠近东侧围墙的场地上停放着沈飞公司生产的歼5型飞机、歼6原型飞机、歼教6原型飞机、歼7型飞、歼6新III型飞机。
还有机身如披了蓝色迷彩服一样的歼7型飞机、沙漠迷彩服颜色机身的歼8型飞机、歼8II型飞机、歼8白天型飞机等国产歼击机。
通往主馆的路西草坪上停着一架上下双翼,体型庞大的军绿色运输机。
(可供参观者观赏拍照留念)
一座形似飞机的建筑物横空出世,这就是沈飞集团筹建的沈阳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航空博览园,也是全国首家系统介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展馆。
主楼建筑新颖别致,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分为序厅、志在冲天、碧空雄风、驰骋疆场、走向世界、世纪展望等7个展馆,精选6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200多件实物,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与航空科普知识于一体,供参观者全面地了解航空知识和国防知识。
馆内设置了200余个科普版面与景观,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航空科普知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博览园的主馆是一座四层的大楼,圆顶,淡黄色楼身,玻璃均为天蓝色,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主馆分上下两层,序厅内的展台停放着一架飞机,周围的墙壁上有国家领导人到沈飞视察的图片。
有很多照片是十分珍贵的,有设计者,有制造者,有飞机试飞员,当然也有很多领导人了。
有一幅毛主席在中南海重视112厂的照片上还有江青呢,历史的本来面貌吗?我更看重的是前者,历史是他们创造的,飞机也是他们创造的,也包括我们。
第一馆为志在冲天,这里有2001年我国制造的第一座喷气式飞机歼击机、附近有1956年8月2日建筑的第一个飞机设计室。
“志在冲天”展览主要展示沈飞从小到大,从修理走向飞机制造的过程。
图片中让人记忆深刻的是1930年张学良将军命令东北边防军修建北陵飞机场,并着手创办东北航空工厂,后因日本入侵而夭折。
机场后被日军占领,共掠夺飞机260余架,成为日军从空中残害中国人民的基地。
实物中的一块界石是1999年沈飞动力处的职工清理环境挖掘土地时发现的,是日本侵略者在沈飞附近驻军和日本人开办工厂的罪证。
中华民族“航空救国”的梦想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实现。
1951年,沈飞的前身国营112厂正式成立,在抗美援朝期间,该厂为中国志愿军空军提供大量装备。
参观后,我们准备离开了....直到坐在家里,写完了这篇观后感,我的心依旧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