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留取流程(ICU)

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留取流程(ICU)

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留取流程(ICU)
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留取流程(ICU)

留置尿管患者尿标本留取流程(ICU)

一、操作前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戴口罩

用物:治疗盘、弯盘、棉签、安尔碘、贴有标签的试管或尿杯、薄膜手套、一次性20ml注射器一个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口述向清醒患者解释目的和配合方法二、操作中

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检验项目,夹闭尿管,消毒双手→准备用物(将弯盘、薄膜手套放于吊塔上,20ml注射器一个,贴有条码的试管或尿杯)→消毒集尿袋管路上的穿刺点,待干→戴手套,检查并打开注射器→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持注射器采集尿标本→单手针头回套→将标本注入试管或尿杯内→弃掉注射器→手套封口,放于治疗盘里→打开尿管

三、操作后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分类整理用物,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消手→将标本立即送检→做好护理记录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尿液标本的留取方法

几种常见尿液标本留取方法 一尿液标本的种类: 1晨尿:清晨起床的第1次排尿收集的尿液标本。 2随机尿:即时留取的尿液标本。 312小时尿:正常进食,患者排空膀胱后连续12小时内收集的所有尿液标本。424小时尿:正常进食,患者排空膀胱后连续24小时内收集的所有尿液标本。***计时尿时间截取注意事项:例如12小时尿标本 计算时间段:当天晚上19点到明天早上7点 小便留取(必须):当天晚上19点小便———不要 明天早上7点的小便——要 防腐剂添加时间:计时开始的第一次小便一起添加 5 中段尿:清洗外阴及尿道口后,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的尿 液,以无菌容器接留中间段的尿液。 6 导管尿、耻骨上穿刺尿:排尿困难患者采用导管术或耻骨上穿刺采集的尿液 标本。 二几种常见尿液标本的留取 1 尿常规、尿妊娠、尿本周氏、尿淀粉酶:晨尿或随机尿 2 尿红细胞位相: 方法一:留尿当晚21:00后尽量少喝水,次日清晨4-5点起来排掉多余尿液,8-9点留取第一次中段晨尿2管(约15 ml)送检验。 方法二:清晨4-5点未小便者(憋尿时间需长于4小时),清晨8-9点留取第一次中段晨尿2管(约15 ml)送检验。尿崩症患者不作憋尿4小时要求,

可取中段晨尿送检验。憋尿时间最好为4小时以上,时间不足对检验 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此项目周一到周六早上8:00-10:00 收取,当天下午4:30取化验结果。节假日不检测此项目。 3 尿爱迪氏计数 留取时间:12小时(例如:19:00小便排空后开始计时,到明天7:00最后一次小便止)。 留取方法:①开单的当天到化验室领取防腐剂一瓶;自备一个干燥、洁净小桶。 ②自第一次小便留取完后,将防腐剂与小便混合,之后的小便也一 起留取到桶里面,直到12小时止。 ③混匀小便,计量小便总量并记录在条码上,留取2管小便(约15 ml) 送检验 此项目周一到周六早上8:00-10:00 收取,当天下午4:30取化验结果。节假日不检测此项目。 4 24小时尿留取 留取时间: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留取整整24小时的小便。 留取方法:早上8点弃去第一次小便,第二次留小便时即要将防腐剂(浓盐酸)全部倒进干净的装小便容器中混匀,之后将全天的小便全部收集到 同一容器中,不要漏。 到第二天8点留完第一次小便之后,混匀小便,计量小便总量并记 录在条码上,留取2管小便(约15 ml)送检验 此项目周一到周六早上8:00-12:00 收取,当天下午4:30取化验结果。节假日不检测此项目。

尿标本留取方法

尿标本留取方法 1、尿常规: 清洁外阴或尿道口后留取清洁中段尿10毫升,清晨第一次尿最好,留取的尿液 应在2小时内化验。 注意事项: (1)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洁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为已混入白带所致,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男性患者也最好能清洁尿道口周围,避免将前列腺液等混入尿液中。 (2)收集尿液时,要留取中段尿,即开始的一段和最后的一段都不要。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具体方法是,开始排尿时快速数1、2、3后再用尿杯接取尿液。尿常规检查时,尿液不少于10毫升。(3)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出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提高阳性检出率,所以晨尿最好,但随机留取尿液也可以。 (4)作尿常规检查要用清洁容器留取新鲜尿标本及时送检,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有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破坏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尿红细胞: 清洁外阴或尿道口后留取新鲜的中段尿(1小时内送检)10毫升,一般建议留空腹晨尿,尽量与前一次排尿间隔4小时,肉眼血尿时可留随机尿。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钾钠氯: 留取24小时全部尿液(如当日早8点至次日早8点留标本,则当日早8点小便一次,此次尿液丢弃不保留,此后每次尿液均留在同一容器中,直至次日早8 点时,再小便一次,此次尿液要留取并混入已留取的全部尿液中,留取尿液的容器要放置在阴凉处)。准确测量全部尿液的总容量,将毫升数写在化验单上,将 全部尿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匀,取10毫升送检。 注意事项: (1)24小时尿检查不得与其它项目同一日检查。 (2)留尿期间要求正常饮食、饮水,勿暴饮暴食,以免影响24小时尿总量。(3)任何清洁的容器都可以用于收集尿液,但一定要洗刷干净,不能随便拿一个瓶子就留尿送去,也不可残留肥皂或其它洗涤剂,这样会影响检查结果。 4、肌酐清除率: 留取24小时全部尿液,留取标本及记录具体方法同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送检尿液当天空腹抽血查血肌酐。

尿液标本的正确收集方法

尿液标本的正确收集方 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尿液标本的正确收集方法 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对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及不同要求,正确留取尿标本。 1.尿常规检查:应取晨尿为佳,但晨尿不是第一次尿,应于清晨5-6点排出夜尿后,经过1个多小时后,再取排出的尿,此时尿液无污染,尿液也是浓缩的,能反映尿中的真实情况,并可提高阳性检出率。门诊患者,也可随时留取中段尿(就是小便中间的尿),以减少女性阴道分泌物和男性包皮污染。尿标本盛于实验室备好的清洁干燥的一次性尿杯内立刻送检,一般尿量10ml即可。尿常规主要检查的是尿比重、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尿蛋白、尿糖、隐血、酮体及胆红素等。正常情况下,尿比重为,其他指标均为阴性。 2.8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嘱患者在晚10点排尿弃去,开始留取8小时全部尿液(包括次日凌晨6点)收集在一个带盖子的干净容器中,混匀后测量并记录总尿量,再取混匀尿10-20ml,于干净容器内送检。之所以留取夜间8小时,目的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久站立使尿白蛋白增加而出现假阳性。8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检测到常规方法不能查出的尿蛋白,最常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监测和诊断,正常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 / min或尿白蛋白总量<30 mg / 24小时尿。当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μg/ min或尿白蛋白总量在30-200 mg /24小时尿时,称微量白蛋白尿,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当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或尿白蛋白总量>300 mg/24小时尿时,称大量白蛋白尿,提示临床糖尿病肾病。当然,其它原因所致的肾脏病变如泌尿系感染、肾动脉狭窄、高血压、心力衰竭和高热等均可出现尿白蛋白,应注意鉴别。因单次检查超过正常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影响,在6个月内检查2-3次,取平均值意义更大。如多次尿常规化验已有1个(+)以上尿蛋白,可不必查尿微量白蛋白。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嘱患者早上8点排尿弃去,开始留取24小时全部尿量(包括次日凌晨8点)收集在一个带盖的干净容器内,混匀后测量并记录总尿量,再取混匀尿10-20ml,于干净容器内立即送检。为防止尿液腐败,可将其放置在4度冰箱中冷藏。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5克之间为微量蛋白尿,在~1克之间为轻度蛋白尿,在1~4克之间为中度蛋白尿,大于4克(有学者定为3.5克)为重度蛋白尿。尿蛋白的高低可初步判定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4.尿细菌培养检查:一般嘱患者停用抗生素3天以上,取无菌带有盖的尿杯,留取清晨第一次尿,取中段尿5ml。标本留取后,应立刻送检,以免细菌繁殖,影响结果。女性留取尿标本时,应先清洗外阴,以防阴道内分泌物的污染,再留取中段尿于容器内,操作时注意避免污染无菌尿杯。男性患者留取尿标本时,应将包皮翻上,洗净局部,再收集中段尿送检。应注意在接尿时不能把容器套在接尿的部位,以免造成污染,影响化验结果。尿细菌培养检查主要用于微生物鉴定,指导临床用药。

如何正确留取尿标本

如何正确留取尿标本 陕西省中医医院护理部陈鸿芳 尿液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正确留取尿标本是获得真实可靠数据的关键之一。以下介绍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已开展检查项目中留取尿液标本的正确方法。 一.尿常规: 尿常规检测可起到筛选作用,简单、快捷,半小时可出结果。检测内容包括:尿蛋白、隐血、尿糖等。 1、新鲜晨尿或随机留取尿液30~50ml。 2、容器清洁。 二.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分类: 将尿液离心后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 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分类: 将尿液离心后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 1.新鲜晨尿或随机留取尿液30~50ml。 2.容器清洁。 3.不得与尿渗量同日留取。 4.避免服用偏酸的食物或饮料。(尿PH< 5.5时红细胞仅剩细胞膜呈圈状,即影红状态,致红细胞形态及来源很难鉴别,可口服小苏打3天后留取)。 5.女性经期前后三天尽量不要留取标本,男性应避免精液、前列腺液污染标本。 尿红细胞形态: 均一型:大小、形态一致的红细胞超过50%,提示非肾小球来源,建议外科就诊。 多形型:大小、形态不一致的红细胞超过50%,提示肾小球来源,存在肾脏疾病。 三.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小时尿氨基酸定量: 1.上述三项可单独或同时留取。 2.肉眼血尿、乳糜尿不得检测,以免影响结果。 3.留取方法: 早晨7:00起床后,将第一次尿液排尽,将以后直至次日晨7:00的所有尿液收集混匀在含有防腐剂(甲苯10ml)的容器内。 24小时尿检查不得与其它项目同一日检查,留尿时要求正常饮食、饮水,勿暴饮暴食,以免影响24小时尿总量。 尿氨基酸定量反映近端肾小管损伤。尿白蛋白定量的升高标志着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出现 四.一次性尿蛋白定量(一次性尿蛋白/肌酐比值法):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标本采集的好坏确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合格的标本是能得到准确检测的前提。通过本文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的下列问题: 1.尿液检查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 2.用于尿液标本采集的容器及离心机有何具体要求? 3.尿标本采集有哪些种类、方法和临床应用? 4.未经保存的尿液标本可发生哪些变化?导致其变化的机制有哪些? 5.尿液标本保存有哪些方法? 6.患者状态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7.尿液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8.药物对尿液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9.从哪些方面着手可实施尿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 第一节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泄物,尿液成分的变化可以反映泌尿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为了保证尿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坚持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保证尿液标本的完整性。尿液标本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尿液分析(urinalysis)前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其检测结果并不反映患者的实际状态,即使用质量最优的试剂、最好的仪器设备、最具经验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弥补标本采集、转运过程中的差错。因此,必须有书面详细规定尿液标本采集的各个环节的标准文件,并将文件分发给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

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 1.患者告知尿液标本采集,首先应告知患者关于尿液标本采集的目的,以及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具体指导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见表4-1。 表4-1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 ①患者应处于安静状态,按平常生活饮食 ②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标本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以有利于细菌生长 ③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的结果 ④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女性患者应特别避免阴道分泌物或经血污染尿液 ⑤如采用导尿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一般应由医护人员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采集婴幼儿尿,应由儿科医护人员指导,用小儿专用尿袋收集 2.明确标记在尿液采集容器和检验申请单上,应准确标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留尿日期和时间、尿量、标本种类等信息,或以条形码做唯一标识。 二、容器及器材准备 1.留尿容器应具备以下特点:①一次性使用,材料与尿液成分不发生反应,洁净(菌落计数小于104CFU/L)、防渗漏。②容积50~100 ml,圆形开口且直径至少4~5cm。③底座宽而能直立,有盖可防止倾翻时尿液溢出,如尿标本需转运,容器还应为安全且易于启闭的密封装置。④采集时段尿(如24h尿)容器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提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尿标本留取率,并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标签:尿液留取率;提高;品管圈 尿常规检查通常被作为体检的必查项目,然而我院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在统计资料时却发现,有些部门、个体或团队因对尿常规检查缺乏正确认识,因而放弃尿液检查。2015年初我科医生反映有很多患者尿液未进行检查,因此,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场所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为泌尿外科,主要收治泌尿系结石、肿瘤、损伤、感染、前列腺疾病等。配置护理人员16人。 1.2方法 1.2.1品管圈的组成2015年1月,泌尿外科10名护士自愿自发组建QCC小组,并设定圈名与圈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圈长一名,负责组织各阶段各项活动的计划与统筹安排,各圈员负责查阅相关问题的资料及具体实施工作,选取1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每次圈会的笔录工作。投票确定圈名为“管道圈”。 1.2.2组织培训评估圈能力组织为期2 w的QCC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技巧,七大手法等。培训后对所有圈员进行圈能力评估并绘制雷达图,以便于活动结束后对圈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对比评价[2-3]。 1.2.3选定活动主题拟定计划全体圈员畅所欲言,应用“头脑风暴法”列出护理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形成备选主题6项,根据主题评价表打分,其中“提高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以上级政策5.00分,可行性4.80分,迫切性4.78分,圈能力4.1分,总分18.68分位居第一,最后确定为本期品管圈主题。选题理由:我科住院病人多为泌尿系疾病,尿常规检查是检查肾脏疾病的最初的一步,也是进行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1.2.4活动计划拟定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表,预计用6~8个月时间完成全部程序。每一步骤指定一名圈员为负责人,负责督导落实,按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