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胡萝卜生产中除草剂筛选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79.14 KB
- 文档页数:2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农田应用的除草剂必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亦即在一定用量与使用时期范围内,能够防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
由于化合物类型与品种不同,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选择性。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指除草剂在一定剂量下,杀灭某些植物,而对另一些植物无明显的影响。
常用选择性指数来表示。
在评价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间的选择性时,常用如下方法计算:选择性指数=对作物10%植株的有效剂量(EDio)/对杂草90%植株的有效剂量(ED90)除草剂的选择性指数越高,对作物的安全越好。
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由植株形态不同造成的接收除草剂药量的差异,吸收和传导除草剂的差异,对除草剂的代谢速度和途径的差异,靶标蛋白对除草剂敏感性的差异,以及耐受除草剂毒害能力的差异。
即常讲的形态、生理和生化选择。
(1)形态选择性不同种植物形态差异造成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比较局限,安全幅度较窄。
①叶片特性叶片特性对作物能起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如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叶片狭长,与主茎间角度小,向上生长,因此,除草剂雾滴不易粘着于叶表面;而阔叶杂草的叶片宽大,在茎上近于水平展开,能截留较多的药液雾滴,有利于吸收。
②生长点位置禾谷类作物节间生长,生长点位于植株基部并被叶片包被,不能直接接触药液;而阔叶杂草的生长点裸露于植株顶部及叶腋处,直接接触除草剂雾滴,故易受害。
③生育习性大豆、果树等根系庞大,入土深而广,难以接触和吸收施于土表的除草剂;一年生杂草种子小,在表土层发芽,处于药土层,故较易吸收除草剂。
这种生育习性的差异往往是导致除草剂产生位差选择性。
种子大小不同,其贮藏的物质量也不同,发芽时吸水量不同也影响对除草刘的耐药性。
所以利用种子大小的差异来进行土壤处理,可以消灭小粒种杂草。
(2)生理选择性生理选择性是不同植物对除草剂吸收及其在体内运转差异造成的选择性。
①、吸收不同种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除草剂吸收不同。
叶片角质层特性、气孔数量与开张程度、茸毛等均显著影响吸收。
夏枯草大田除草剂筛选试验夏枯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它不仅能够占用农田的生长空间和养分,而且还会与农作物竞争水分和光能,从而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是非常必要的。
本试验旨在筛选出对夏枯草有良好除草效果的大田除草剂。
1. 试验材料(1)大田除草剂:包括草甘膦、草铵膦、草除灵、混合除草剂等。
(2)夏枯草:采用生长旺盛、叶面绿色、高度匀称的夏枯草为试验材料。
(3)田间条件:试验地点选在某农业生产大区,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海拔高度为200-300米,平均气温为26℃,平均降雨量为800毫米,采用标准的大田除草剂施用方法。
2.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处理设计,选取4种大田除草剂作为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共计12个试验单元,每个单元面积为50平方米。
(2)试验施药:每个处理组分别选取最佳的药剂浓度和施药时间,按照标准施药方法进行。
(3)观测指标:对夏枯草生长状态和地上部分鲜重进行观测和测定,根据药剂对夏枯草的除草效果,选取效果最佳的一种大田除草剂。
3. 试验结果(1)不同大田除草剂对夏枯草生长状态的影响:经过试验发现,草甘膦和草铵膦施用后,夏枯草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逐渐变黄,大部分植株停止生长,一些植株甚至死亡。
草除灵施用后,夏枯草的生长状态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但试验前后夏枯草的生长速度和株高有所下降。
混合除草剂对夏枯草的影响效果最好,施药后,夏枯草的生长状态出现明显的变化,叶片逐渐变黄,大部分植株停止生长,效果较为明显。
(2)不同大田除草剂对夏枯草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施用草甘膦和草铵膦后,夏枯草的地上部分鲜重明显降低,其中草甘膦处理组地上部分鲜重降低率更高。
施用草除灵后,夏枯草地上部分鲜重有所降低,但效果不够显著。
混合除草剂对夏枯草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最明显,施药后,夏枯草地上部分鲜重降低率达到了90%以上。
4. 结论通过试验发现,混合除草剂对夏枯草的除草效果最好,草甘膦和草铵膦次之,草除灵效果较差。
胡萝卜生长条件和种植技术随着胡萝卜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胡萝卜的农户也变得越来越多。
对于胡萝卜种植新手来说,常常会问胡萝卜什么时间种植?下面一起来看看胡萝卜生长条件和种植技术吧!胡萝卜的生长条件胡萝卜喜欢冷凉气候,适宜生长温度是15—25度之间,喜欢强光的光照和相对干燥的空气条件,土壤要求干湿交替,水分充沛,并疏松、通透、肥沃。
需要较大的温差和充足全面的养分有利于肉质根的建设形式,同时保证较高的胡萝卜素茄红素的含量,胡萝卜比较耐旱,尤其是苗期,30—50%的土壤含水量能正常生长。
1、土壤条件:胡萝卜要求土壤具有一定形态质地和养分含量。
要具备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块,注意雨涝地块、玉米、胡麻用过除草剂地块、生荒地块不易种植胡萝卜。
2、温度条件:当土壤温度稳定在8度以上(5月10—15日)就能播种,在15度以上就开始萌芽,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白天23—25度,晚上12—15度。
温差大决定胡萝卜品质优胜,糖度增加。
3、水分条件:当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的时候,胡萝卜就能凭借强大的吸收能力进行吸水膨胀,为发芽做准备,但是在实际播种保证土壤含水量在60—70%(捏之成团,掂之即散)是比较合适的。
4、肥料条件:胡萝卜需要肥料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硅)、微量元素(硼、锌、钼、镁、锰、铁)。
胡萝卜对肥料的要求是全面而充足的,广大农户种植胡萝卜必须对土壤肥力了解科学施肥,以达到丰收目的。
通过上述讲解,大家知道了胡萝卜生长习惯和规律,种植好胡萝卜,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科学地栽培,严格地管理才能收获希望,下面重点说明胡萝卜栽培管理技术。
胡萝卜的种植技术胡萝卜的生长和发育胡萝卜生长期主要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盛期和肉质根生长盛期四个时期,历时90—110天。
1、发芽期:由播种到真叶(一对尖叶)露出,需要7—10天,胡萝卜种子发芽慢,发芽率低而且发芽不整齐。
因此胡萝卜发芽过程一般对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保持土壤细碎、疏松、透气,创造良好的温、湿条件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必要条件。
胡萝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胡萝卜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菜药双优。
富含胡萝ト素、花青素,番茄红素,核黄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特别是胡萝素的含量,在蔬菜类中名列前茅,含量达3.6mg,而且在高温下也保持不变,并且易被人体吸收,被誉为“大众人参”。
胡萝卜栽培管理相对简单,病虫害较少,耐储运,适合无公害生产,适于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
栽培模式主要为夏秋播和作播,还可以间套作。
一、栽培茬次1、夏秋播:我国大部分地区胡萝ト的主要载培方式夏秋播种,初冬收获。
各地播种期要因地制宜。
北方地区在7月上中旬播种、江准地区在7月中至8月中播种。
华南地区在7~9月皆可播种。
开封地区7月底8月初为最佳播期。
夏秋播品种要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2、春播春播胡萝ト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播种期的选择应以当地地表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8~10℃时为宜。
春播播期,河南、山东等地为3月中旬,一般华北地区北部在4月初播种,华北地区南部在3月下播种,华中、华南地区可在3月上旬播种,西北、东北等高寒地区可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种。
日前一些地区利用塑料小拱棚和塑料大棚种植,播种期可比露地提早15~20天,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春播品种要选择早熟、丰产、冬性强、耐抽、肉质根膨大期耐热的优良品种。
二、播种技术胡萝ト种子一般寿命5~6年,一般适用期为2~3年。
播种时要选用比较新鲜的种子,新种子有辛香味,种仁白色;陈种子无辛香味,种仁黄色或深黄色。
胡萝卜种子果皮较厚,外面有刺毛,种皮革质,吸水能力差,发芽率较低,会造成胡萝ト出苗不齐、不全,影响后期产量。
因此播种前要根据发芽率确定播种量。
一般采用干籽直播,毎亩用种量为条播0.5~1.0千克,撤播0.75~1.5千克。
播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整理干净,稍加晾晒后即可播种。
为加快出苗还可进行浸种催芽,方法是将整理好的种子在40℃的温水中浸种2小时,出水后用纱布包好、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2~3天后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及具体步骤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农药登记、制定农产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 )标准以及制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均以充分的残留资料为科学依据。
规范化的残留试验是取得完整、可靠的残留评价资料的保证。
为确保残留试验设计科学、合理,数据完整、可靠,特制定本准则。
农药残留试验包括田间试验(或模拟试验)和农药残留量检测两部分。
一、农药残留田间试验(一)试验设计原则和要求科学的田间试验设计是提供足够数量和具有充分代表性残留检测样本的基础。
田间试验设计包括农药在植物体(农作物)内和环境(土壤、水)中消解规律、各施药因子与最终残留量水平相关性试验。
它是根据某种农药产品防治某种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施药需要,再按残留试验原则和要求而设计的试验,而防治对象存在与否,并不影响试验方案的实施。
1供试农药对每种农药剂型(产品)都要做残留试验。
试验前应了解该农药产品的有关资料,如有效成分、剂型、含量、理化性质、毒性,并记录农药产品标签中农药通用名称(中、英文)、适用作物、防治对象、作用特点、施药量(或浓度)施药次数、施药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以及生产厂家(公司)、产品批号等,必要时还应对农药产品实际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
2、供试作物原则上应在每种作物上都做残留试验,由于作物种类繁多,若对每种作物都做残留试验,则工作量太大,而且也没必要。
因此,一种剂型用于多种作物的农药产品,可在每类作物中选择1-2种作物进行试验。
试验前应了解该作物的品种名称、生育期和栽培、管理等有关情况,作物分类如下:稻类:水稻、旱稻等;麦类:小麦、大麦、燕麦等;杂谷类:玉米、高粱、谷子等;薯类:甘薯、木薯等;叶菜类:白菜、甘蓝、小油菜(青菜)、菠菜、韭菜等;果菜类: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等;豆菜类:扁豆、豇豆、豌豆、蚕豆、荷兰豆等;块茎菜类:马铃薯(土豆)、萬苣、芥菜等;块根类菜:萝卜、胡萝卜、山药等;瓜菜类:冬瓜、南瓜(倭瓜)、节瓜、丝瓜、西葫芦等;鳞茎类菜:大葱、洋葱、蒜、百合等;梨果类水果:苹果、梨、桃等;柑桔类水果:桔子、柚子、柑子、橙子、柠檬等;瓜类水果:西瓜、甜瓜、黄金瓜、白兰瓜、哈密瓜等;小粒水果类:李子、樱桃、杏、枣、杨梅等;坚果类:核桃、胡桃、板栗、棒子等;其它各为一类,如棉花、大豆、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甜菜、甘蔗、亚麻、烟草、茶叶、香蕉、菠萝、芒果、木瓜、荔枝、龙眼、枇杷、葡萄、草莓、猕猴桃、柿子、可可、咖啡、啤酒花、蘑菇、芦荀、花椰菜(菜花)、牧草等。
常用除草剂及药害随着除草剂广泛使用,药害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危害仅次于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
所谓药害,就是人们在利用农药对农业有害生物防控过程中,因不良环境和使用不当而对药效和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导致减产、绝产和品质下降等。
药害产生的原因一是农药质量问题,二是使用技术问题。
一、药害的分类除草剂的药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
药害症状在施药后短时间内不明显,需要经过相当时间才表现症状。
在低温条件下表现抑制作物生长,叶色浓绿,遇高温时徒长,造成贪青晚熟,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明显;通常表现在播后苗前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
药害在新叶及生长点发生,轻的影响生长,严重的导致绝产。
第二种是由触杀型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称为显性药害。
药害症状明显,容易辩认,常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作物叶片有灼烧斑点,叶枯焦,不传导,一般不影响作物生长,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小;但在作物病害严重,或受不良环境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或施药过晚在高温条件下药害严重,有的难以恢复,或贪青晚熟而减产,在病害发生严重时也可造成绝产。
通常表现在苗后除草剂。
常见药害有漂移药害和残留药害。
一次性漂移药害包括喷幅间漂移和远距离漂移,二次漂移包括挥发漂移。
二、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与诊断1、咪唑啉酮类咪唑乙烟酸药害产生条件:温度低于10℃持续2天及多雨光照少的条件下有药害。
常见的药害有飘移和残留造成敏感作物药害。
飘移药害最敏感的是甜菜、玉米、小麦、油菜、高粱、谷子度过高可使大豆致死。
咪唑乙烟酸每公顷用有效成分75克:种玉米、小麦、大麦、烟草需间隔12个月,种棉花、向日葵需间隔18个月,种水稻、高粱、谷子需间隔24个月,种马铃薯需间隔36个月,种油菜、苜蓿、番茄、洋葱、南瓜、西瓜、辣椒、茄子、白菜、萝卜、胡萝卜、卷心菜、黄瓜等需间隔40个月,种甜菜、亚麻需间隔48个月。
2、二苯醚类氟磺胺草醚(虎威)、三氟草醚(杂草焚)、乙氧氟草醚(果尔)等。
氟咯草酮的使用方法作为胡萝卜苗后除草剂——氟咯草酮效果的确不错。
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药害。
一是胡萝卜苗在三叶一芯前不能使用。
除草剂是双刃剑,既能除草,也会伤苗。
苗后除草剂并不是说出苗之后就能使用,而是要等苗子扎好根,有一定的存活能力之后才能使用。
今年田间调查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胡萝卜三叶一芯指的是3片真叶一片芯叶,这3片真叶不包括两片子叶在内。
胡萝卜田块喷施除草剂时应避开高温,如果喷药时气温超过30℃,应在傍晚或早上露水干后进行。
胡萝卜是双子叶植物,胡萝卜出苗时先是露白,尔后扎根俗称“楔橛”,再破土出苗。
由于受墒情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种皮不脱落、夹住子叶顶壳出土的现象。
发生顶壳的幼苗,因子叶被种皮夹住,不能顺利展开,妨碍光合作用,使幼苗生长不良,成为弱苗。
造成顶壳出土的原因一是种子成熟度不够,贮藏过久或受病虫为害使种子活力降低,出土时无力脱壳,播种后又未严格保墒,幼苗尚未出土,表土已干,使种皮干燥发硬,不易脱落;二是播种后种子没有被土覆盖,裸露在外,种皮干燥,只有出现连阴雨天气,胡萝卜才能出苗,这样的种子出苗也容易带壳。
出苗期若表土过干,可适当喷水,既可保墒,又能增加对种皮的压力,使子叶顺利脱壳,如果已发生顶壳出土现象,可在傍晚时向苗上喷水,使种壳吸水变软,子叶便可以自动脱壳。
既要取得好的效果,又尽可能的减少药害,这就要求一要把握防治时期,二要注意用药量。
草小固然防治效果好,但草小苗也小,既然能除草,也会对苗造成一定的伤害。
尤其是在3叶期以前。
噁酮.乙草胺使用时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
有人喷的效果很好,有的喷施时药害严重,原因就在于量的把握上。
使用噁酮.乙草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
用的最好的要数李淑侠,既能达到效果,又不至于产生药害。
应该说,噁酮.乙草胺除草效果良好,如果把握不当,会严重抑制胡萝卜苗生长,从调查情况来看,为害期在20天左右。
具体表现为苗子叶片发黄,迟迟不长,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才能恢复。
春播胡萝卜品种推荐胡萝卜为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一种世界性蔬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胡萝卜第一生产大国,特别是春播胡萝卜种植面积发展迅速,因此选育适合春播的抗抽薹品种十分必要。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胡萝卜育种课题是国内最先开展选育春播品种的单位,已培育出适合春播的“红芯四号、五号、六号”一代杂种与“春红一号、二号”改良品种,现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1.红芯四号该杂交种地上部分长势较旺,叶色浓绿生育期100―105d,冬性强,不易抽薹;肉质根尾部钝圆,外表光滑,皮、肉、心鲜红色,形成层不明显;肉质根长18―20cm,径粗5cm,单根质量200―220g;耐低温,低温下膨大快,抗逆性强,667平方米产量4000kg左右。
华北地区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4月初进行,大棚保护地可在2月下旬―3月上中旬进行,其他地区春播可参照当地气温适期播种。
2.红芯五号杂交种,叶色浓绿,地上部分长势旺抗抽薹性较强,生育期100―105d;肉质根光滑整齐,尾部钝圆,皮、肉、心鲜红色,心柱细;肉质根长20cm,根粗5cm,单根质量约220g,667平方米产4000―4500kg;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为新黑田五寸的2―3倍,每kg胡萝卜含110―120mg胡萝卜素;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适于鲜食、脱水与榨汁等加工用。
播期与红芯四号大致相同。
3.红芯六号杂交种,地上部分长势强而不旺,叶色浓绿生育期105―110d,抗抽薹性极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露地播种或南方地区小拱棚越冬栽培;肉质根光滑整齐,柱形;皮、肉、心浓鲜红色,心柱细,口感好;肉质根长22cm,粗约4cm,单根重约200g,667平方米产量约4000kg;胡萝卜素含量为新黑田五寸的3―4倍,总胡萝卜素140―170mg/kg,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100―120mg/kg,是适合鲜食与加工的理想品种。
4.春红一号品种生育期100―105d,冬性强,根部膨大快,着色早;肉质根皮、肉、心鲜红色,心柱细,根尾部钝圆;根长18―20cm,直径约5cm,单根质量200―220g;品种适应性强,口感好,667平方米产量约4000kg。
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及具体步骤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农药登记、制定农产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以及制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均以充分的残留资料为科学依据。
规范化的残留试验是取得完整、可靠的残留评价资料的保证。
为确保残留试验设计科学、合理,数据完整、可靠,特制定本准则。
农药残留试验包括田间试验(或模拟试验)和农药残留量检测两部分。
一、农药残留田间试验(一)试验设计原则和要求科学的田间试验设计是提供足够数量和具有充分代表性残留检测样本的基础。
田间试验设计包括农药在植物体(农作物)内和环境(土壤、水)中消解规律、各施药因子与最终残留量水平相关性试验。
它是根据某种农药产品防治某种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施药需要,再按残留试验原则和要求而设计的试验,而防治对象存在与否,并不影响试验方案的实施。
1、供试农药对每种农药剂型(产品)都要做残留试验。
试验前应了解该农药产品的有关资料,如有效成分、剂型、含量、理化性质、毒性,并记录农药产品标签中农药通用名称(中、英文)、适用作物、防治对象、作用特点、施药量(或浓度)施药次数、施药方法、施药适期、注意事项以及生产厂家(公司)、产品批号等,必要时还应对农药产品实际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
2、供试作物原则上应在每种作物上都做残留试验,由于作物种类繁多,若对每种作物都做残留试验,则工作量太大,而且也没必要。
因此,一种剂型用于多种作物的农药产品,可在每类作物中选择1-2种作物进行试验。
试验前应了解该作物的品种名称、生育期和栽培、管理等有关情况,作物分类如下:稻类:水稻、旱稻等;麦类:小麦、大麦、燕麦等;杂谷类:玉米、高粱、谷子等;薯类:甘薯、木薯等;叶菜类:白菜、甘蓝、小油菜(青菜)、菠菜、韭菜等;果菜类: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等;豆菜类:扁豆、豇豆、豌豆、蚕豆、荷兰豆等;块茎菜类:马铃薯(土豆)、莴苣、芥菜等;块根类菜:萝卜、胡萝卜、山药等;瓜菜类:冬瓜、南瓜(倭瓜)、节瓜、丝瓜、西葫芦等;鳞茎类菜:大葱、洋葱、蒜、百合等;梨果类水果:苹果、梨、桃等;柑桔类水果:桔子、柚子、柑子、橙子、柠檬等;瓜类水果:西瓜、甜瓜、黄金瓜、白兰瓜、哈密瓜等;小粒水果类:李子、樱桃、杏、枣、杨梅等;坚果类:核桃、胡桃、板栗、棒子等;其它各为一类,如棉花、大豆、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甜菜、甘蔗、亚麻、烟草、茶叶、香蕉、菠萝、芒果、木瓜、荔枝、龙眼、枇杷、葡萄、草莓、猕猴桃、柿子、可可、咖啡、啤酒花、蘑菇、芦荀、花椰菜(菜花)、牧草等。
秋季胡萝卜管理技巧!
技巧一:使用除草剂胡萝卜苗期生长较慢,而此期正值高温,杂草生长快,可适当施用除草剂防除杂草。
如果播种前施用,可先用除草剂如都尔均匀喷施土表一次,2~3天后开沟播种;如果播种后施用,可用25%除草醚兑水均匀喷洒于土面,也可在2片真叶时用扑草净全地喷洒。
技巧二:间苗与中耕苗出后及时间苗2~3次,除去过密苗、劣苗和杂苗,防止幼苗拥挤,拔出田间杂草。
第1次间苗在2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第3次即定苗,在6~7片真叶时进行,结合中耕、除草和培土。
技巧三:施肥与灌溉胡萝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加之田间密度大,生长期追肥不便。
因此,胡萝卜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幼苗期需水量不大,应保持水分适中;进入叶部生长盛期,要适当控水中耕;肉质很肥大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甜瓜根腐病:防治该病的发生,可在播种前用50℃~55℃热水进行温汤浸种处理。
另外,夏季进行高温闷棚,也可有效消灭土中真菌、细菌及杂草等。
也可与十字花科、百合科等非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
要加强田间管理,严格控制棚内或田间的温度,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做好药剂预防工作,先蘸根后定植,发病初期即时用药。
茄子灰霉病:茄子果实顶部和果蒂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有灰色霉层,这是灰霉病的典型症状。
为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可采用高畦地膜覆膜栽培,使用滴灌或暗灌,控制棚内湿度,提高棚内温度,创造不利于灰霉病发生的环境条件。
要及时清除病残体,蘸花后10~15天时,摘除幼果残留的花瓣和柱头。
发病初期,可选用啶菌·乙霉威、啶菌恶唑、唑醚·氟酰胺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