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品

玻璃器具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避免使用有裂痕的仪器。特别用于减压、加压或加热操作的场合,更要认真进行检查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容器时,注意其内部是否有压力,容器口不得对人,避免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需要加热的实验装置要选用安全的加热恒温措施,禁止使用电热毯、加热带等不安全的设备。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可以在木质或塑料等不耐热实验台上使用加热电炉。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当水银仪器破损时,应尽量将洒落的水银收集起来,并在残迹处洒上硫磺粉。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不要向浓酸特别是浓硫酸中注水,这是由于过量产生的热会导致喷溅或玻璃容器破裂。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转速较低的离心机可以在工作时打开机盖观察。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吸滤瓶及一些厚壁玻璃容器,清洗后不可直接放入温度较高的烘箱,否则往往因急剧加热而破裂。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烧杯、烧瓶及试管之类仪器,因其壁薄,机械强度很低,用于加热时,必须小心操作。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箱式电阻炉的使用必须经过实验室管理员的同意,确保安全用电。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注意及时加水,避免干烧发生危险。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远离实验室的阴凉通风处,在实验室内保存的少量易燃易爆试剂要严格管理。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水处理实验常用到大功率空压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长期安装在离工作人员较近的地方,会造成听觉敏感性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聋。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室中使用臭氧发生设备时,应保证管路气密性,并将尾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以免室内臭氧浓度过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废物,经过屏蔽处理后可以当作一般垃圾处理。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冰箱内禁止存放危险化学物品,如果确需存放,则必须注意容器绝对密封,严防泄漏。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如发现水泵漏水,可以不用切断电源,待实验完毕后再报修。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没有标签标明规格和名称的试剂,在未查明前不能随便使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液体试剂可用洗干净的量筒倒取,不可用吸管伸入原瓶试剂中吸取液体。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打开氨水、硝酸、盐酸等药品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冷水冷却后再开瓶塞,以防溅出,尤其在夏天更应注意。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处理有毒的气体、产生蒸气的药品及有毒的有机溶剂,必须在通风厨内进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当发生强碱溅洒事故时,应用固体硼酸粉撒盖溅洒区,扫净并报告有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禁止使用明火,如需加热可使用封闭式电炉、加热套或可加热磁力搅拌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大气中的臭氧可保护动、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眼睛溅入化学试剂时,应以大量清水冲洗,并翻开上下眼皮继续缓缓冲洗数分钟后,速送医院诊治。正确答案:A

取用后剩余的化学试剂,不可放回原试剂瓶中。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七分满。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磨砂接口玻璃器具已标准化且制作良好,一般不需涂抹凡士林等油脂。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实验室进行有机合成时,加热或放热反应不能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与水接触即可发生爆炸的物质,应该存放在低处。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金属钠、钾可以存放在水中,以避免与空气接触。正确答案:B

A:对

B:错

乙炔衍生物、乙炔金属盐、1,2-环氧乙烷、偶氮氧化物等都属于易燃和易爆的化学试剂,处理时应该特别小心。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某些化学物质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吸收而致人中毒。正确答案:A

对含有悬浮物质的溶液加热时,应加沸石或玻璃珠,以避免爆沸现象产生。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由于误食,或是手上沾染了有毒物质,在吸烟、进食、饮水时嚥入,就会引起消化系统中毒。这类物质一般是剧毒的粉剂,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管口应朝向自己,以便看清楚反应过程。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比较常见的引起呼吸道中毒的物质,一般是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甲苯等)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等)。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气体、粉尘、蒸气、烟雾会引起呼吸系统中毒。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中,进行高温操作时,必须佩戴防高温手套。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酸、碱、盐水溶液使用后,均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物应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酸、碱或有毒物品溅落时,应及时清理及除毒。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原始记录要完整、真实、准确、清楚。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凡进行有危险性的实验,应先检查防护措施,确证防护妥当后,才可进行实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正确答案:B

A:对

B:错

使用酒精灯时,灯内燃料可以加满。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离心机离心完毕后,快速调节速度旋钮直至到零,然后关闭开关。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铅中毒病情加重症状为腹部阵发性绞痛、肌无力、肢端麻木、贫血。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铅是神经性毒物,影响神经传导,产生头晕、恍惚等症状。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安瓿瓶最好在超低温冰柜或干冰中保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铅被加热到400℃以上就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铅,形成烟尘,易被人体吸入,造成铅中毒。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将醇液直接加入到冷却到室温以下的硫酸-硝酸的混酸中不会引起爆炸,而加入到未冷却的硫酸-硝酸的混酸中会引起爆炸。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玻璃电极不要与强吸水的溶剂接触太久。在强碱溶液中,应快速操作,用毕立即用水冲洗。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玻璃电极初次使用前,必须在蒸馏水中浸泡数日,平时也应浸泡在蒸馏水中备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离心机使用时,针对离心液体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离心管。为避免玻璃套管的破裂,有机溶剂和酶溶液选择塑料套管,盐溶液选择金属套管。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高速离心机的转头不能超过其额定转速使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甲醛蒸气对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熏蒸完毕后,立即打开门窗,并用等量的氨水放入室内,以减少对人的刺激作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剧毒药品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开启冻干物质安瓿瓶时,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过期的、不知名的固体化学药品也要妥善保存,由学校统一处理。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常用的化学试剂如:苯、乙醚、甲苯、汽油、丙酮、甲醇和煤油均属于易燃物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水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100℃,油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200℃,用硅油作介质时可加热到300℃。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汞、苯、铬酸盐和氰化物属于对人体具有极度危害的物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轻度铅中毒症状为头晕、头痛、失眠、无力、腹痛、腹胀、便秘等。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遇水能分解或燃烧、爆炸的药品,如钾、钠、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浓硫酸等,使用时不准与水接触,不准放置于潮湿的地方储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SO2易溶于水,大量吸入会引起喉水肿,肺水肿、窒息。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毒物在科研生产中以气体、蒸气、烟、尘、雾等形态存在,其中气体、蒸气为分子状态,可直接进入人体肺泡。正确答案:A

A:对

B:错

Hg中毒严重时会导致震颤、动作困难、肢体抖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由于金属络合剂能与毒物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随尿液排出体外,故发生金属及其盐类中毒时,可采用各种金属络合剂解毒。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用活泼金属做除水实验,已观察不到金属的氧化反应,就可以将活泼金属丢弃。正确答案:B

A:对

B:错

CO急性中毒应立即吸氧,以缓解机体缺氧、排出毒物。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可以使用明火(如:电炉、煤气)或没有控温装置的加热设备直接加热有机溶剂,进行重结晶或溶液浓缩操作。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使用一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硝化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等,绝不能直接加热或撞击,也要注意周围不要有明火。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该除去其中可能存在的过氧化物。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可以经过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正确答案:B

A:对

B:错

NaCN、KCN、As2O3、HgO、Na3P、BaCl2、BaSO4、BeO、BeCl2、V2O5都是剧毒化学试剂。正确答案:B

SnCl2、FeSO4、Na2SO3与空气接触易逐渐被氧化,须密封保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H2O2、AgNO3、AgCl、KMnO4、草酸见光易分解,应置于棕色瓶内,放在阴凉避光处。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磷化物(Ca3P2、Zn3P2等)遇水生成H3P,其在空气中能自燃,无毒。正确答案:B

A:对

B:错

NO2比较稳定,不易溶于水,室温下无色。正确答案:B

A:对

B:错

NH4NO3受热后易分解,但放出的气体无害。正确答案:B

A:对

B:错

Na、K、Al粉、电石、金属氢化物不能与水及空气接触,须密闭保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水银温度计破了以后正确的处理是:洒落出来的汞必须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水覆盖(最好用甘油),然后在污染处撒上硫磺粉,无液体后(一般约一周时间)方可清扫。正确答案:A

A:对

B:错

CO溶于水,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塑料制品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100℃,植物样品在烘干过程中不超过70℃。正确答案:B

使用离心机时,当转头部分装载时,离心样品可随意放在转头中。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离心过程中,若听到离心机有异常响声,待离心完成后再停机检查原因。正确答案:B

A:对

B:错

若在液氮罐中保存安瓿瓶,应放在液氮的气相中,不要浸在液氮中。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分光光度计的一对比色皿坏了一只,可以借用其他仪器上的一只比色皿代替。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高速离心机各转头有其使用的额定转速,使用时不能超过其额定转速。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有毒、带菌、腐蚀性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集中统一处理放射性废物,谨防污染环境。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化学废液要用适当的容器盛装存放、定点保存,不需要分类收集。正确答案:B

A:对

B:错

中毒事故中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应先抢救中毒者,再采取措施切断毒物来源。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入体内;因此救护人员在抢救前要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以免自身中毒、使事故扩大。正确答案:A

生物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之前,必须进行污染清除处理。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待处置的培养物和污染材料可以和生活垃圾放在一起集中处理。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使用、操作具有毒害性及腐蚀性的化学品时,若发生中毒、灼伤事故,应掌握一定的现场急救措施,然后去医院就医。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漂白粉是含氯消毒剂,它在水中产生次氯酸,可杀死多种细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从事粉尘作业时,可以不戴防尘口罩。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我国通用的化学试剂可分为分析纯和化学纯两个等级,试剂瓶的标签有相应的颜色标志分别是分析纯红色,化学纯蓝色。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化学危险物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标准中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七大类。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开启氨水、HCl瓶应该在通风櫉中进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强氧化剂(如盐酸、硝酸、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不可与强还原剂(如硫、硫化物、甘油等)相混合。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发觉身体(尤其肺部)明显不适时应减轻工作量,观察身体变化即可。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在经过处理之后,方可撕下标签,否则不能撕下相应的标签。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实验室不可配戴隐形眼镜,应使用一般眼镜。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对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使排出气在外面大量空气中稀释),以免污染室内空气。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所有药品都应有明显标签,标明药品名称、质量规格及来货日期;最好还有危险性质的明显标志。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腐蚀和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氨水、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戴防毒用具。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使用化学危险品时,可按多次使用量计算后一次性购买、领用。正确答案:B

A:对

B:错

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地方应备有相应的急救器材和用品,人员具备消防、急救知识,并有定期检查和培训制度。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接触化学品以及病毒的仪器设备和器皿必须有明确醒目的标记,使用后及时清洁,以便其在维修保养或移至其它场地前不须再进行彻底的净化。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对有异味或挥发性的废液或废物要丢弃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回收不便时可以将实验室废弃物掩埋处理。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实验产生或剩余的易挥发物,可以倒入废液缸内。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实验产生的废液(废酸、废碱等)和废弃固体物质可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桶。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通常有害药品经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或皮肤吸入体内,引起中毒。因此,我们切忌口尝、鼻嗅及用手触摸药品。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室药品常有毒性,严禁直接舔尝。正确答案:A

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冰箱门上应注明这一点。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品名、储存日期和储存者的姓名。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干燥箱和恒温箱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最高允许温度。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取用有毒、有恶臭味的试剂时,要在通风橱中操作;使用完毕后,将瓶塞蜡封,或用生料带将瓶口封严。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打开易挥发或浓酸、浓碱试剂的瓶塞时,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他人,宜在通风橱中进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值在0.2~0.7范围内准确度最高。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离心管中样品盛放量可以为离心管体积的3/4。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受污染的移液管应在合适的消毒剂中浸泡一会就可以了,然后放在高压消毒锅中消毒灭菌。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通风控制措施就是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正确答案:A

危险物质用惰性溶剂稀释后比较安全,该溶液若洒到布上,须待溶剂蒸发变干后再使用。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实验室进行蒸馏操作时,对于爆炸性物质或不稳定物质,须小心地蒸馏直到剩余少量残渣。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取用强碱性试剂后的小勺应擦净后存放。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呼吸防护面具有大小之分,应该选用符合自己脸型且通过密合度测试的呼吸防护具。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呼吸防护面具的选用应以等级最高者为最优先的考量。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有机溶剂只会经口鼻进入人体,只要正确的使用呼吸防护面具,就可以有效防止危害健康。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或CSDS。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给液体加热时,可以先开始加热,等接近沸腾时才加入沸石。正确答案:B

A:对

B:错

CO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正确答案:A

凡进行化学实验,应先检查防护措施,确保防护妥当后,才可进行实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物应分类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化学品溅落,应及时清理及进行无毒化处理。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酸、碱、盐溶液使用后,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有机废物、浓酸或浓碱废液等倒入水槽,只要加大量的自来水将之冲稀即可。正确答案:B

A:对

B:错

进行高、低温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室的药品和设备一定要标明其名称,以免误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危险化学品应当分类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化学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时,应设置气体吸收装置并做好个人防护。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反应中产生有害或刺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加强个人防护,不得把头部伸进通风柜内。正确答案:A

使用试管加热时,管口应朝向自己,以便看清楚反应过程。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对人体有害。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加热溶液时,应加沸石或进行搅拌,以避免爆沸。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蒸馏时加入沸石可防止爆沸,所以加入量越多,效果越好。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倾倒液体药品时,应沿玻璃棒徐徐倒出。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将标签朝下,以便看清瓶内液面。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吸收而使人中毒。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都有很强的刺激性。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乙炔衍生物、乙炔金属盐、环氧乙烷、叠氮化物等都属于易燃和易爆的化学试剂,处理时应该特别小心。正确答案:A

因为乙醚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可以形成羟乙基过氧化氢,成为一种具有猛烈爆炸性的物质,因此,在蒸馏乙醚时不能将液体蒸干。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配制硫酸水溶液时,应将浓硫酸徐徐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不能在敞口容器中存放易燃易爆物质。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与水接触即可发生爆炸的物质,应该存放在高处。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进行有机合成时,加热或放热反应不能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至容器的三分之二。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取用后剩余的化学品,不可放回原试剂瓶中。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眼睛溅入化学品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数分钟后,及时送往医院诊治。正确答案:A

一氧化碳泄漏,应先施行通风,以驱散一氧化碳气体,并切断一氧化碳泻漏源。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做需要搅拌的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棒,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使用化学品之前,应先查阅MSDS,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有机溶剂只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只要正确的使用防护面具,就可以有效防止危害。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防护面具的选用应以等级最高者为最优先的考量。正确答案:B

A:对

B:错

防护面具有大小之分,应选用与使用者密合度好的防护面具。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所有实验用过的器具都要及时清洗。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通风的目的是借助于空气流通,使有害物质浓度降低,达到安全要求。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打开易挥发或浓酸、浓碱试剂的瓶塞时,瓶口不要对着脸部或其他人,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正确答案:A

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

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 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化学危险品中毒及其造成的伤亡,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化学危险品中毒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1.2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XXXXXXXXXXXX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2.1.1危险性分析 化学危险品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区域由于设备系统泄漏、防护装置缺损、个人防护不当或人员违章操作以及缺乏安全作业规程等原因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毒性较剧的毒物。 2.1.2事件类型 突然接触到人体体表或进入人体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气促、昏迷甚至死亡的事故。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2.2.1 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有盐酸、硫酸、氯、氨等,多发生于意外泄漏或喷溅事故,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引起。主要出现在化学化验室、药品库内。 2.2.2 窒息性化合物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发生缺乏安全操作规程与防护,进入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区域作业引起。主要出现在输煤系统、煤库、煤仓内、锅炉厂房、地沟、井室内。 2.2.3有机化合物中毒。主要有汽油:甲醇以及其他有机化学溶剂,多由于人员违章操作,导致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主要出现在车辆维修班组、化学实验室、药品库内。2.2.4在通风条件差、缺氧状态及密闭容器内呼吸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2.2.5火灾现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2.6循环水管道、污水沟、隧道、垃圾池等,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吸入后,造成硫化氢中毒。 2.2.7储氨及加药设备泄漏造成氨中毒。 2.2.8电气六氟化硫开关六氟化硫气体泄漏,造成六氟化硫气体中毒。 2.2.9化学药物运输、装卸及化学制水过程中人员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 2.2.10化验人员误用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2.2.11其他原因造成的化学危险品中毒。 2.3可能造成的危害 2.2.1可能导致人员化学危险品中毒的设备、区域异常或有缺陷与泄漏现象,人员有不良反应。 2.2.2人员小面积灼伤或出现意识轻度障碍、咳嗽、胸闷、明显头痛、头昏等中度中毒表现。 2.2.3人员大面积灼伤或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毒表现以及人员死亡。 2.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4.1危化储存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负荷运行。2.4.2进入高浓度腐蚀剂场所或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的区域未戴防护面具和穿防护衣。 2.4.3在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等工作中,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意识淡薄、均有可能造成火灾人身伤亡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电厂总监、建设成本副总监 成员:安技部部长、运行部部长、检修部部长、供热部部长、综合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物资部部长、工程部部长、预算部部长、财务部部长、市场开发部部长、客服中心部长、质量监查部部长、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国新项目部部长。 应急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安技部。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火灾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火灾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24号),加强我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管理,规范评审工作,指导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是指本省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有固定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申请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企业)的评审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依据《关于印发〈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试行)〉的通

知》(苏安监〔2011〕202号)中的《评审标准》和相关行业评审标准的《补充规定》,由企业自主申请,按照申请、初审、评审、审核、公告、发证的程序进行。 第四条省安监局负责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监督管理,并公告通过评审的标准化二级企业名单;省安全生产协会负责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申请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的企业,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5年(含)以上; 2、至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和中毒事故等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经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推荐,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条件好、在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示范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化学危险品(以下简称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常用化学危险品(以下简称化学危险品)出、入库,贮存及养护。 2 引用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定义 3.1 隔离贮存segregated storage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3.2 隔开贮存cut-off storage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 3.3 分离贮存detached storage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式。 3.4 禁忌物料incinpatible inaterals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 4 化学危险品贮存的基本要求 4.1 贮存化学危险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

4.2 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化学危险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化学危险品贮存仓库。 4.3 化学危险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4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5 化学危险品按GB 13690的规定分为八类: a.爆炸品;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7-26批准1996-02-01实施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e.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f.毒害品; g.放射性物品; h.腐蚀品。 4.6 标志 贮存的化学危险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 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刻吸取靖江市德桥仓储有限公司“4?22”火灾事故教训,在全省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特别是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安全管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及国家铁路局联合印发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部署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督促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风险,及时治理事故隐患,通过整治提升一批、整顿一批、关闭一批问题企业,切实提升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较大以上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 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含生产、经营、运输环节的罐区、库场、堆场等),重点是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涉及硝酸铵等爆炸品、有毒有害气体的储存场所,甲类、乙类易燃液体及液化气体的储存场所,尤其是单独储存经营油品或化工品的罐区。

三、整治内容 (一)储存场所未取得合法规划手续、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的;未经过正规设计,存在违法建设和经营、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无证经营、超量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安全技术档案未按要求建立完备的;未经工艺变更许可后改变储罐设计使用条件,未经安全论证合格使用多个化学品储罐尾气联通回收系统的。 (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不落实,未按要求健全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未依法租赁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设施)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及未明确出租方、承租方的安全管理责任的;未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未建立完善和执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违反有关国家标准要求,未建立并严格落实特殊作业管理制度的。 (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未依法依规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无证上岗,对本岗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不清楚、不掌握的。 (四)未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辨识、评估及备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未建立安全监测监控体系或体系不稳定不可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管控不到位的。

国家危险品名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8年7月1日实施) 废物来源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HW01 医院临床废物 从医院、医疗中心和诊所的医疗服务中产生的临床废物 —手术、包扎残余物 —生物培养、动物试验残余物 —化验检查残余物 —传染性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 手术残物、敷料、化验废物、传染性废物,动物试验废物 HW02医药废物 从医用药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兽药产品(不含中药类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高浓度母液及反应基或培养基废物—脱色过滤(包括载体)物 —用过废弃的吸附剂、催化剂、溶剂—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及过期原料废抗菌药、甾类药、抗组织胺类药、镇痛药、心血管药、神经系统药、杂药,基因类废物HW03 废药物、药品 过期、报废的无标签的及多种混杂的医物、药品(不包括HW01、HW02类中的废药品) —生产中产生的报废药品(包括药品废原料和中间体反应物) —使用单位(科研、监测、学校、医疗单位、化验室等)积压或报废的药品(物) —经营部门过期的报废药品(物)废化学试剂,废药品,废药物 HW04 农药废物 来自杀虫、杀菌、除草、灭鼠和植物生物调节剂的生产、经销、配制和使用过程产生的废物 —蒸馏及反应残余物 —生产过程母液及(反应罐及容器)清洗液 —吸附过滤物(包括载体,吸附剂,催化剂) —废水处理污泥 —生产、配制过程中的过期原料 —生产、销售、使用过程的过期和淘汰产品 —沾有农药及除草剂的包装物及容器废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蟥剂、有机磷杀菌剂、有机氯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有机锡杀菌剂、有机氮杀菌剂、醌类杀菌剂、无机杀菌剂、有机胂杀菌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醚类除草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醚类除草剂、取代脲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均三氮苯类除草剂、无机除草剂 HW05 木材防腐剂废物 从木材防腐化学品的生产、配制和使用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与HW04类重复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险性与特点(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险性与特 点(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险性与特点(通用版) 1、突发性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量大; 2、波及面广,毒害范围宽; 3、伤害形式特殊,对人员危害极大; 4、救援困难。 1、化学灾害事故,伤亡大、社会危害大。由于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如果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是十分巨大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如: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Ⅱ期硝铵装置发生意外爆炸,造成22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2000年8月4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发生重大烟花爆竹药料爆炸事故,死亡27人,重伤2人。2000年8月21日,国内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发生爆炸,死亡22人,重伤7人。2001年8月3日下午5时许,兰州市东岗东路一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剧毒气体扩散至四周家属区,具体

中毒人数难以确计。其中60余人中毒程度较重,被送进附近医院救治,住院人员中有十余名儿童,在我国也时常出现由化学事故造成的交通中断或大面积人员受灾的现象,如:1998年7月13日,贵州省湘黔铁路朝阳坝2号隧道因机车颠覆,化学石油气槽车发生火灾爆炸,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伤,致使湘黔铁路中断21小时。2003年12月23日,重庆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突然发生井喷事故,富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射30多米高,大量硫化氢气体喷涌而出,造成大面积灾害,造成243人死亡、1万多人不同程度中毒,10万群众被紧急疏散。 2、灾害事故发生频繁化学危险品事故发生的次数和火灾规模呈上升和重大化的趋势。在国内外由于对化学危险品使用的不当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逐年增加,同时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2000年内,发生在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等场所的特大火灾7起,死43人,伤31人。2002年内,仅发生在加油站的火灾就有212起,死20人,伤118人,直接经济损失511.6万元,其中重大火灾5起,死7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68.4万元。2003年1月27日,济

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常用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1类爆炸品 1.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硝酸铵[含可燃物﹥0.2%](别名:硝铵) 1.3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 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1.4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2.1 易燃气体 丙烯,1,3-丁二烯(别名:联乙烯),丁烯(别名:正丁烷),环氧乙烷(别名:氧化乙烯;噁烷),甲烷,硫化氢,氯乙烯(别名:乙烯基氯),氢(别名: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一甲胺(别名:甲胺;氨基甲烷),一氧化碳,乙硼烷(别名:二硼烷),乙炔(别名:电石气),乙烯,异丁烷(别名:2-甲基丙烷) 2.2 不燃气体 氯化氢,氧气 2.3 有毒气体 氨(别名:液氨;氨气),二氧化硫(别名:亚硫酸酐),光气(别名:碳酰氯),磷化氢,氯甲烷(别名:一氯甲烷;甲基氯),氰化氢(别名:氢氰酸),溴甲烷(别名:甲基溴),液氯(别名:氯气;氯)第3类易燃液体 汽油

3.1 低闪点液体 丙酮(别名:二甲基酮;阿西通),丙烯醛(别名:烯丙醛),二硫化碳,环氧丙烷(别名:氧化丙烯),己烷(别名:正己烷),戊烷(别名:正戊烷),乙醚(别名:二乙醚),乙醛(别名:醋醛),异丁醛3.2 中闪点液体 苯,丙烯醇(别名:烯丙醇;2-丙烯-1-醇;蒜醇),丙烯腈(别名:氰基乙烯;乙烯基氰),丙烯酸甲酯(别名:败脂酸甲酯),甲苯,甲醇(别名:木醇;木精),甲基肼(别名:甲基联胺;甲肼),甲基乙基酮(别名:甲乙酮;2-丁酮;甲基乙基甲酮;MEK),氯甲基甲醚(别名:甲基氯甲醚),溶剂油,石脑油(别名:粗汽油),乙醇(别名:酒精),乙腈(别名:甲基氰),异氰酸甲酯(别名:甲基异氰酸酯),原油(别名:石油) 3.3 高闪点液体 苯乙烯(别名:乙烯基苯),二甲苯(别名:二甲基苯),环己酮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 易燃固体 硫磺(别名:硫) 4.2 自燃物品 白磷(别名:黄磷),甲醇钠(别名:甲氧基钠),连二亚硫酸钠(别名:保险粉),三异丁基铝 4.3 遇湿易燃物品 三氯硅烷(别名:硅仿;硅氯仿;三氯甲硅烷),碳化钙(别名:电

(学校单位)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化学危险品,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小组兼任,应急办公地点设在实训处办公室。 2.职责分工 科技处、保卫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响应工作,指挥应急响应行动;学校化学危险品管理小组负责技术支持工作;保卫处负责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处理化学危险品丢失、被盗事故和其它化学危险品事故的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二、事故分类与应急响应措施 1.化学危险品被盗事故处理 在生物学实验室发现化学危险品被盗,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立即通知保卫处和科技处,同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保卫处

及到报告后要立即到现场封锁现场,了解情况,同时报公安部门。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后,学校有关单位要协助调查取证工作。 2.化学危险品丢失事故处理 因管理或运输不当造成化学危险品丢失的,责任人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领导得知情况后,要立即报告校保卫处、科技处、学校主管领导,同时向公安局、环保局汇报,并在确保丢失原因和地点后,协助公安机关查找丢失源。 3.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处理 因意外因素引起化学危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化学危险品污染物造成环境五软事故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危害: 1)使用单位要立即组织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报告保卫处和科技处,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同时向环保、卫生及公安等部门报告。 2)科技处等部门到达现场后,应组织专家鉴定化学危险品的类型、性质、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确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协助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处理。 3)对可能受到化学危险品危害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或应急救助措施,将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送市卫生局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 4.化学危险品事故报告电话 1)本校管理部门电话: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

江苏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 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24号),加强我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管理,规范评审工作,指导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危险化学品企业是指本省范围内危险化 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有固定储存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申请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企业)的评审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依据《关于印发〈江苏省危 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试行)〉的通 知》(苏安监〔2011〕202号)中的《评审标准》和相关行业评审标准的《补充规定》,由企业自主申请,按照申请、初审、评审、审核、公告、发证的程序进行。

第四条省安监局负责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的监督管理,并公告通过评审的标准化二级企业名单;省安全生产协会负责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的组织工作。第五条申请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的企业,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5年(含)以上; 2、至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和中毒事故等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3、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经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推荐,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条件好、在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示范. 作用的优秀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且企业自评得分在90分(含)以上。 第六条申请企业经企业所在地县(市、区)和设区的市安监局同意,向省安监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申请表一式3份(见附件1); 2、企业基本情况资料(装订成册),包括: (1)相关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0900 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化工原料种类繁多,其中有机化工原料特别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我们不可能逐个去研究它们的性质。为了便于大家熟记和掌握,从消防的角度出发,可根据化学危险物品的火灾、爆炸性质分为七大类: 第一类、爆炸物品。这类物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者与其他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同时气体体积急剧增加,压力相应增大,从而引起爆炸。它的特点是:①爆炸传导速度快。每秒钟能达几百

九类危险品分类等级及危险标识

第1类:炸药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爆炸品类别1.1 REX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2 REX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3 REX (RCX RGX 当被允许)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 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4 REX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5 REX 具有大规模爆炸性,但极不敏感的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类别1.6 REX 极度不敏感的物品及没有大规模的爆炸性物品 这些炸药通常被禁止使用空运 (例如∶TNT 、炸药或鱼雷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 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 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爆炸品RXB RXC RXD RXE RXG 兼容性小组任务根据DGR 表3.1.A 遇险信号、保险丝发火器, 等。 第2类:气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易燃气体类别 2.1 RFG 利用不同的气体在某些比例下混合而形 成一个易燃的混合物的压缩气体。 丁烷、氢、丙烷、乙炔、打火机 不易燃的无毒气体类别 2.2 RNG RCL> 任何不易燃, 无毒的压缩气体 二氧化碳、氖、灭火器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化氮气或氦气 毒气类别 2.3 RPG具毒性或腐蚀性,对人的健康造成危险的气 体多数毒气被禁止为使用空运;有些被允许,例如低毒性喷 雾剂, 催泪弹等设备。 第3类:易燃液体 危险标签名称/分类货物IMP 代码/描述/评论或例子 易燃液体RFL 任何液体的闭杯式闪点闪点测定在60.5.C 或以下。 某些油漆、油漆、酒精、某些胶黏剂、丙酮、汽油等。 第4类:易燃的固体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在化学事故中,化学毒物经大量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气、水、地面、土壤或食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一部分中毒是由毒物通过创口直接吸入血管中,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另外,一些有毒的化学危险品可以直接伤害眼睛,燃烧爆炸引起人员损伤等。 (一)、经呼吸道、肺吸入中毒呼吸道、肺吸入是化学泄漏事故引起中毒最危险、最常见、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有毒气体、液体蒸气、化学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以及工业生产中意外释放有毒化学成分的烟、雾、粉尘等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人的呼吸系统从鼻到肺泡都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尤其肺泡的吸收能力最强。由于人体肺泡总面积大,约为55120平方米,肺泡壁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送至全身。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影响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最重要的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越高,呼吸的量越大,吸收越多,中毒越重。有毒气体的泄漏,往往在短时间大范围形成高浓度毒物环境,其中的人员因为吸入的量多,在极端的时间内造成严重伤害,有时仅一次所吸进的毒气就会造成肺水肿、失去知觉甚至死亡。水容性气体和蒸汽如氨等可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损伤,而不溶于水的气体或蒸气如少量的盐酸也会损伤肺内组织、刺激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造成水肿而使呼吸道损伤,有毒气体也可经呼吸道损伤处入血。 (二)、通过皮肤吸收中毒在化学事故中,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化学毒物可通过表皮、毛孔、汗腺等管道渗透进入人体。一些脂溶性毒物经过表皮吸收后,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如沙林、苯、有机磷农药、绿化烃等神经毒害物,可经过皮肤毒害人的神经系统。经皮肤中毒的过程不比呼吸中毒那么快,但严重时可使人失去知觉。无法呼吸甚至死亡。腐蚀性化学危险品(如强酸)喷溅到人体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的腐蚀性灼伤,其灼伤程度及引起的危险一般与化学品浓度以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些化学品(如石油液化气的液体)虽然不具有腐蚀性,但若接触人体会迅速汽化而急剧吸热,使人体皮肤产生冻伤,即冷灼伤。 (三)、消化道吸收中毒化学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消洗不彻底,致使有毒物质扩散,污染空气和水源或者化学品(安全急救网https://www.doczj.com/doc/e38469556.html, )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致使有毒物质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当使用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时便会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这种中毒方式在化学事故现场一般是不多见的,也是完全可避免的。 (四)、眼睛灼伤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接触眼睛,一般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眼睛发痒、流泪、发言疼痛,有灼伤感,甚至引起视力模糊或失明。 (五)、燃烧爆炸引起伤害很多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都有可燃可爆性,如石油液化气、氨气等,在燃烧或爆炸的过程中可直接造成人体伤害。

《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以及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按照《条例》的规定,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公安、环境保护、交通、质量技术监督、建设(规划)、工商、卫生、铁路、民航、邮政、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条例》规定的职责,共同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从业人员有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化学品单位所采取的防范或者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鼓励、支持和保护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社会监督。 负有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受理对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 第七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第八条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时,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规划适当区域或者场所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以及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必须在批准的区域或者场所内进行。

常用危险化学品名录

常用危险化学品名录 1、冰乙酸 物质的理化常数: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2、乙腈 物质的理化常数: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进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氰化氢。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8·5”特大爆炸火灾

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8·5”特大爆炸火灾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8月5日13时26分,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以下简称安贸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火灾。深圳市政府立即组织数千名消防、公安、武警、解放军指战员及医务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由于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再加上多方面的全力支持,至8月6日凌晨5时,终于扑灭了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根据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是中国对外贸易开发集团公司下属的储运公司与深圳市危险品服务中心联营的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爆炸地点是清水河仓库区清6平仓,其中6个仓(2—7号仓)被彻底摧毁,现场留下两个深7米的大坑。其中1号仓和8号仓遭到严重破坏。 警和解放军防化兵16小时的恶战,扑灭了大火,保住了这座现代化城市。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专家组认定,清水河的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及仓库内化学危险品存放严重违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4号仓内混存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

三、对事故对任者的处理 对于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国务院决定,由监察部牵头,广东省有关部门参加,高检院提前派人介入立案审查,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四、事故的教训 这次事故暴露出深圳市在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重大安全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1.深圳城市规划忽视安全要求。深圳市政府没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意识淡薄,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未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审查,使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物仓库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在与居民点和交通道路均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区域,存放化学危险品的清6平仓离繁华市区的国贸大厦仅4.2千米,煤气储运站建在居民住宅小区,清6平仓水平距离仅300多米,严重威胁着深圳市的安全。深圳市缺水长期未得到解决,这次事故由于消防无水,失去了火灾初期的灭火良机。 2.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成立公司,失查失职。深圳市政府未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法规、条例的规定对申办安贸危险品公司的报告严格审查,就以深府办〔1990〕688号《关于成立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的批复》,批准成立安贸公司。1989年清理整顿公司时,市政府在深府[1989]361号《关于对市属党政机关74家公司(企业)撤并的处理决定》中曾明确:“深圳市爆炸危险品服务公司、深圳市

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湖北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2013年8月26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9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64号公布自2013年11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参与监督的机制,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和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发展规划,确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年度目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情况作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问责。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支持、督促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

输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以下简称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宣传教育,协助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和组织事故调查。 (二)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

化学危险物品可分为8大类

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化学危险物品可分为8大类: 1.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火药(主要成分KNO3)、叠氮钠、雷汞、黑索金、三硝基甲苯等。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列2种情况之一者:2.1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 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2.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化学品主要有: 易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炔、丙烯、丁二烯等。 不燃气体:如氮、氧、氦、氖、氩、二氧化碳等。 有毒气体:如氯气、光气、二氧化硫、氰化物、氟化氰、硫化氢等。 3.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极易挥发和燃烧,其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其中包括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如甲醇、乙醇、丙酮、汽油、苯、甲苯、二甲苯、乙醚等。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如红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二硝基苯、硝化棉、闪光粉(镁粉与氯酸钾的混合物)、铝粉、镁粉、硫磺等。 4.2自燃物品: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应反,并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硝化纤维素、赛璐珞、硝化甘油等。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文章标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为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4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通过高管中心所属收费站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站长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征稽股是事故处置职能部门,办公室是事故处置日常管理部门,收费站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2.1征稽股职责: (1)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2)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资及车辆供应。 (4)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2.2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日常检查。 (2)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3)发生事故(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4)定期检查收费现场灭火器、消防箱、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是否符要求,如发现不符合的应立即更换。 (5)建立经常经过收费站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台账(车牌号、所装物品、如何处理)。 (6)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