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部关于心理学的国内影视作品

7部关于心理学的国内影视作品

7部关于心理学的国内影视作品
7部关于心理学的国内影视作品

7部关于心理学的国内影视作品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曲曲折折,真正兴起不过十来年的光景,但势头高进。

人们对心理学也日益关注和了解。

不过大家很少通过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而了解心理学,更多的是借助艺术作品,如电影,电视剧。

经典的心理学电影都是国外的,如《爱德华大夫》、《心灵捕手》、《美丽心灵》、《沉默的羔羊》等,不过国内近年的影视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少关于心理题材的,下面就为大家理一理这些国内心理学影视作品。《异度空间》纪念“哥哥”,关注心理健康张国荣一生星光璀璨,但最终还是逃不过抑郁症的侵袭而自杀。

他平生出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随着他的死,也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异度空间》里张国荣扮演一心理咨询师阿占,给自己一个女病人治疗。

女病人章昕称自己能看到鬼,阿占发现这其实是幻觉,努力用自己的心理咨询技术治疗章昕,后来两个人竟然相爱了。去无意间打开了阿占的心魔——初恋女友为了自己自杀了。所以,阿占开始频繁地看到“鬼”——死去的女友。

在该影片中,除了诡异恐怖的电影氛围,同时植入了大量的心理学元素,例如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心理咨询技术、

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心理防御机制等。

该影片发行了7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也是我国家早期比较经典的心理学电影,想要纪念“哥哥”,看看《异度空间》也是一个不错的纪念方式。《暴疯语》疯子,疯语,疯行为将于2015年4月3日全国上映的以精神病患者为主要人物的电影《暴疯语》,被列入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名单之中。这是极少见的,未上映就先火的节奏。

这部电影看点有三大点:

第一,《暴疯语》聚焦现代都市的压力病、情绪病,关注人们的精神健康,除了刘青云患有精神分裂外,方中信、薛凯琪、鲍起静和叶璇四个角色,四个人四种情绪,各自走心。第二,电影中出现的演员现实生活中患有心理问题,如叶璇患过抑郁类疾病;

薛凯琪更是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患过严重的抑郁症,她曾为自己“设计”了一百种自杀方法;

出演精神科大夫的黄晓明在出演时压抑并有“厌世”情绪。所以这部电影现实意义很大,接地气。

第三,《暴疯语》讲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杀死妻子的故事,呼吸大家重新认识精神疾病,关注这类群体,《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不得歧视有精神疾病的人。《无间道》

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小人”之间的斗争

《无间道》是02年的一部香港影视作品,当时可谓风靡全

球。豪华的演员阵容,精彩的故事情节,造就了这部影片不仅就颜值高,演技强,而且故事扣人心弦,最重要的是让观众在看卧底之战的同时,还看到了人性和心理。

分别由刘德华和梁朝伟演的刘建民和陈永仁两个人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个人格层面中不停地挣扎。

刘建民说得最经典的台词是“我只不过想做一个好人”。

本我是想过舒服的生活,但现实他却是黑帮的卧底。

自我是作为一名警察却要为黑帮提供消息。

超我认为所做的一切都让他良心不安。

而陈永仁与他恰恰相反,看《无间道》的朋友都不会忘记只有当陈永仁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那一刻,他才真正的平静安详下来,可以平静地躺在长椅上和女心理咨询师交流。

《无间道》一部不错的精神分析题材的电影,虽然这不是主线,但不影响国民对影视中心理咨询环节的关注。《催眠大师》一部科普催眠题材的电影《催眠大师》是由新锐导演陈正道执导的一部心理悬疑片,主要以心理咨询技术中催眠为拍摄点。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国内有名的心理催眠师徐瑞宁(徐峥饰演)在一次意外下接受了一个神秘的女来访者任小妍,徐峥饰演的徐瑞宁发现这位女患者古怪之余却引起了自己的兴趣,开始给她做治疗。却被任小妍给“套住”了,于是他使用催眠技术,没想到却又被骗了!

心理学看点有:心理咨询、催眠、反移情、人格面具。

此外,电影里有心理咨询或心理学的场景电影,还有《双雄》《魔警》《枪王之王》等。《读心神探》国内的lie to me《读心神探》是TVB的一部以微表情为主来侦破案件的电视剧。故事男主角是一名干探,少年生活窘迫,却偶遇一记忆超群少女,教会其记忆法,男主角后来往美国读犯罪心理学,并将中国的观人术与犯罪心理学揉合,运用在查案上,屡破奇案,但因为男主角太敏感于真相,太懂看穿别人内心所想,故在感情上,波折重重。

看点有二:

第一,微表情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被大量地运用到生活中,常见的就是刑侦。

第二,微表情与中国传统的看相之术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来人际交往颇佳。《仁心解码》真实地了解精神病《仁心解码》是国内少有却优秀的以精神医学为题材的时装医学电视剧。故事中仁和医院高级精神科医生高立仁是个仁心仁术的好

医生,他诊治的病症包括严重的精神分裂和轻微的心理困扰。

立仁不单以药物治疗病人,并会透过心理分析,根据病徵查出病源,过程曲折离奇、耐人寻味。

新《精神卫生法》中明确了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所在,对与精神疾病心理咨询师是不能进行治疗的。

如果对精神病学感兴趣的人可以重温一下经典TVB作品《仁心解码》。《说出你的秘密》一部以心理咨询师为主的电视剧2009年老电视剧《说出你的秘密》,根据由心理师写就的同名小说改编。

由张延、于洋、吴启华、杨若兮等人主演,讲述了在德国留学多年并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郑茹回国后,立志发挥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出资创建了“别梦园”心理诊所然后发生了一系列心理咨询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还原了心理咨询的全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影视剧,如果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或将要从事这行业的人可以认真看看这部早期电视剧。

“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

我们期待更多的有关心理学或心理咨询方面的影视作品的

出现,让心理学融入我们的生活,同时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1905年随着《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漫长旅程,经历了战乱,国破家亡的电影人在新中国前仆后继,一直不停地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努力探索。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 张石川(1922—1980),和郑正秋联合创办新民电影公司,并联合执导了《难夫难妻》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通过包办婚姻把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送进洞房,造成了难夫难妻的生活,对现实批判意义极大。《劳工之爱情》是以戏剧的手法通过一个木匠为追求爱情和开诊所治骨折的未来岳父的闹剧来勾画了当时贫困的社会普遍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喜剧萌芽的开端。 秋【1888----1935】

黎民伟(1882—1953),中国电影之父,生于日本,早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和兄弟黎海山,黎北海,妻严珊珊共同创作并演出《庄子试妻》,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1926年,他随军北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下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1930年组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他著名的作品《古都春梦》。抗战爆发后,他辗转于粤桂为抗日宣传而奔走,抗战胜利后,他返回香港,继续电影事业,直到1953年逝世。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答案1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 简述题 1、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答:青少年时期为什么是犯罪的高峰期?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原因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与青少年时期固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关的。 (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还不完全成熟,缺乏抵御外界诱惑的生理机制。所以,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作用远远大于对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腐蚀作用。 (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 从犯罪行为所需要的体能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强壮的时期。有的青少年因精力过剩,便不顾对象和方式地发泄,甚至不惜以恶作剧的方式进行暴力犯罪。此外,青少年的感情易冲动,胆大妄为,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犯罪具有典型的重体力、重暴力、凶残等特征。 (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欲求最多、最强烈的时期,当正常渠道不能满足欲求时,便可能采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取满足,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的发生。 (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挫折和磨难最多的时期。由于生理的迅猛发育与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了青少年内心的冲突加大,形成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有的青少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企求不劳而获,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再加上不良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作用。 2、简述诈骗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答:诈骗犯罪人使用欺骗的方法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一)诈骗犯的认识特征 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二,熟悉市场行情。第三,自我评价自以为手法高明,很难识破,具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第四,对社会心理现象比较熟悉,其依据的社会心理是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状况有密切联系的。 (二)诈骗犯的情绪、意志特征 诈骗犯的情绪色彩和意志努力不明显。 (三)诈骗犯的个性特征 突出表现为:第一,具有冒险性。第二,诈骗犯给人的外部印象常常是诚实、活泼、善于交际、待人和气、肯帮助人。实际上具有极端自私的性格特点。第三,诈骗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诈骗犯的动机特征 诈骗犯的犯罪动机主要是获得财物。在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心理背景下,个人需要恶性膨胀,为实现个人的金钱欲、享乐欲、畸形的成就欲,而蒙生犯罪动机。

心理学史思考题

心理学史思考题 2015年夏学期 第一章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理论。 2、简述我国古代对心理的器官的有关论述。 3、简述我国对心理测验的探索。 4、试述你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看法。 第二章 思考题 1、简述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简述笛卡尔的心理学思想。 3、简述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及其观点。 4、简述有关Molyneux问题的争论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5、简述法国感觉主义心理学的特点。 6、简述德国哲学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第三章 思考题 1、简述19世纪神经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2、评述19世纪有关大脑的机能定位说与机能统一说。 3、评述19世纪对感觉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 思考题 简述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及其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简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莱比锡心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工作。 简述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第五章 思考题 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简述马赫有关感觉的观点。 简述阿芬那留斯的心理学观点 简述斯顿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 简述意动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述符茨堡学派的主要研究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 思考题 简述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 简述高尔顿关于心理遗传与个别差异的研究。 第七章 思考题 1、简述铁钦纳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 2、简述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焦点问题。 3、简述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美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4、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学观点。 第八章 思考题 1、简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试评述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3、简述新行为主义与经典行为主义的区别与共同点。 4、简述托尔曼的主要观点。 5、简述斯金纳的主要观点。 第九章 思考题 1、简述完形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述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及其影响。 3、简述完形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4、简述完形心理学有关思维的理论。 5、简述勒温的拓朴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第十章 思考题 1、简述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2、试评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简述新旧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心理行为与文化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 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 A、孟子 B、孔子 C、王守仁 D、老子 2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 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 4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2.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 B、文化与人格学派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国民性研究 2 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菊花与刀》 D、《美国梦的挑战》 3 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文化人类学新论》 D、《心理人类学》 4 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ACD)。 A、林顿 B、博厄斯 C、卡迪那 D、克拉克洪 5 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BCD) A、儿童社会化 B、知觉和认知 C、文化与人格 D、心理健康 6

以博厄斯为代表文化学派认为人的文化进化和人的种群有关系。(X) 7 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8 《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X) 9 国民性研究过分注重人幼年的肚面起眼,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2.2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1 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D)。 A、物质层面 B、精神层面 C、社会层面

2020年版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

2019-2020年版最新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形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分类的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收录了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正式出版的1933种中文期刊和116种英文期刊,共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医学领域41类学科700余种期刊,并有10种医学类期刊新入选(见下表)。2019年新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类(10种)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1.陕西中医 2.重庆医学 3.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4.分子影像学杂志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肝癌电子杂志 7.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8.国际流行病学传染学杂志 9.中医药学报

42种医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其中《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共5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 2019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综合类(42种) 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武警医学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西部医学 FRONTIERS OF MEDICINE 西南国防医药 安徽医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安徽医药 现代医学 北京医学 协和医学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 新医学 广西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海军医学杂志

第五节 中国著名影视剧简介

第五节中国著名影视剧简介.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第五节中国著名影视剧简介《渔光曲》 1934年由联华影业公司摄制的故事片。导演:蔡楚生;编剧:蔡楚生、周克;演员:王人美、汤天绣、韩兰根等。 影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应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阶级矛盾。全片在艺术上质朴清晰,情节生动引人,特别是贯穿全片的插曲《渔光曲》,婉转动人,风靡一时。影片创造了当时最高的上座记录。 影片荣获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年由联华影艺社、明星影片公司联合摄制的故事片。导演:蔡楚生、郑君里;编剧:蔡楚生、郑君里;演员:白杨、淘金、苏绣文、周伯勋、上官云珠、吴茵等。 影片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前后的上海,以抗战期间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真实、生动、概括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时代风貌。通过素芬的形象,表现了广大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而张忠良则是从热血青年蜕变为腐化分子的艺术典型。影片以不同的性格的人物、曲折变化的情节、抒情质朴的风格,反应当时广大人民,尤其是生活在沦陷区的群众的心绪与愿望,把揭露的矛头对准统治当局的腐朽、社会的黑暗。 影片上映后深受人民的好评,是继《渔光曲》后,卖座最该的一部影片。在上海连放三个月,观众达70多万人次。 《城南旧事》 1982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宽萤幕故事片。导演:吴贻弓;编剧:伊明;演员: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严翔、袁家英等。 影片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以质朴、抒情的艺术语言,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人和事,抒发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向往和思念之情。编导采用散文样式的结构方法,通过小姑娘英子纯真的眼神,将秀贞、小偷、宋妈三个人物的命运片段连接起来。这种外松内紧、形散神聚的结构技巧的运用,为新时期的电影结构多样化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子。 影片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3年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1984年纳斯拉夫第14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最佳影片思想奖;1988年厄瓜多尔第10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 《黄土地》 1984年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片。导演:陈凯歌;编剧:张子良;演员:王学圻、薛白、谭托、刘强等。 影片运用造型语言和色彩描写表达意念,抒发情感,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被一个个的造型换面所揭示出来的意念和情绪的连接代替了,戏剧的高潮也变成了色彩鲜明、动作强烈、场面浩大、力度强劲的造型画面及其喷涌而出的感情(如求雨、打腰鼓的造型描写)。这部表现性的影片的强烈造型意识还表现在对自然景观的大量描写上,把人物与黄土地、黄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来描写,表现黄土地诞生了这个民族,黄河养育这里的人民。这就使黄土地和黄河也成为影片以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影片荣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1985年连续获得瑞士第38届珞珈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法国第7届三大洲摄影奖、英国第29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朗特兰杯”奖、美国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东方文化交流中心和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 《芙蓉镇》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4分,共计20分) 2、犯罪心理结构的变化: 3、情绪型动机犯罪: 4、初犯: 5、过失犯罪: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3小题分,共计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属于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 A、民事违法行为 B、虞犯 C、监管矫治犯罪的人员 D、解除劳教人员 2.研究犯罪心理学有其特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A、犯罪心理的隐藏性 B、研究的间接性 C、犯罪人心理的抵触性 D、难以试验或不可试验性 3.在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中,包括() A、反社会意识B、畸变的需要 C、犯罪动机D、不良兴趣 4.犯罪心理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 A、特定的气质B、消极的性格特征 C、扭曲的道德意识D、错误的法律意识 5.下面哪些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A、预谋发动机制B、情境互动机制 C、自我强化机制D、挫折攻击机制 6.犯罪动机的形成一般要经过() A、萌发阶段B、过渡阶段 C、定型阶段D、消失阶段 7.突变性犯罪模式具体可分为() A、原发性B、继发性 C、由人际冲突引起的突变性D、由特定气氛引起的突变性 8.下列是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层次和类型包括() A、暂时型B、停止型C、醒悟型D、渐进型 9.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特征有() A、享乐B、贪婪C、虚荣D、意志薄弱

10.政治信仰型动机犯罪行为特征有() A、犯罪行为的狡猾性B、动机斗争的复杂性 C、犯罪体验的综合性D、行为实施方式的智力性 三、问答题(共3小题,每10小题分,共计30分) 1、分析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 2、试述犯罪动机、目的与行为三者的关系。 3、试述物欲型动机犯罪心理结构与行为特征。 1小题,每20小题分,共计20分) 王某是个四川妹子,1976年12月2日出生在四川省某个农村,1993年10月去深圳打工前,只读过小学的她在村里帮父母干农活。 在深圳打了几年工,王某嫁给了大毒贩朱木弟,朱因非法大量持有毒品在广州被判了无期徒刑后,王某接过了丈夫的衣钵,通过男友吕某从云南省芒市的一个沈阳人李某那里大肆贩毒。他们将购毒款600万元到1000万元从银行汇给毒贩阎某,阎某将毒品装在压路机的碾子里,用大货车将压路机运到广东南海交给绿吕某,吕再将粉运到广州,王某雇人在荔湾广场1205房设立了制毒工厂,用咖啡伴侣等物将从云南云来的海洛因以1:3的比例用搅拌机混合,再放入钢模内,用千斤顶压成块状。 据去年11月因运输21公斤海洛因在南海被抓的阎某交代,他和王王某千万元的交易至少有10多次,交易额远在亿元以上。 王某为了安全贩毒,还从四川老家将两个弟弟妹妹接来广州帮其运送毒品。 今年6月26日,鼓楼警方从广州女毒枭王某的制毒工厂起获七公斤海洛因、100万元现金,以及搅拌机、压模机等制毒工具,至此,震惊南京的历史上最大一宗贩毒案基本告破。这起历时10个月侦破的特大贩毒案,抓获涉案人员80余人,其中,抓获南京一线毒贩李某、钱某三兄弟、刘某等11人。缴获毒品海洛因八公斤,缴获毒资300余万元,缴获豪华凌志轿车一辆,查封房产三处。7月23日,王某等人被依法移送起诉。 请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试析王某的犯罪原因、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心理学史讲课讲稿

“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史》[美] 杜.舒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语言流畅、说理明快,尤其适合本科生读,不过国内 翻译的版本比较老,好象是根据第三版翻译的,这本书在美国直到现在还在修订出版,最新版本的是2004年的) 《心理学史》[苏] 米哈伊尔.雅罗舍夫斯基上海译文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体系明晰,涵盖较广,内容相对较新,不过由于 是编著,全书各章的写作风格难于统一。若欲了解最新发展,郭本禹《当代心理学新进展》可以一看;另 外,高觉敷的《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新发展》较有理论深度,虽然体系稍微有点乱) 《心理学史导论》[美]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值得一看) 《心理学史》[美]黎黑浙江教育出版社(是一本较有特色的心理学史著作,被列为心理学史著作“新史”的范畴,是国际影响较大的著作)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在他生命的晚年,也为有志于心理学研究的学生开出了18种普通心理学书目。 如《普通心理学》曹日昌 《心理学纲要》[美] 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苏] E.C 库兹明,B.E 谢苗诺夫卢盛忠译杭州大学心理系 《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广东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 A.L.Edwards 四川教育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 最近新出版的是《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精神分析类: 弗洛伊德的著作: 《弗洛伊德文集》(1-8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 《释梦》商务出版社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 《少女杜拉的故事》 《曰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与文明》 《精神分析纲要》安徽文艺出版社 《论文学与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进化人格理论与择偶观

进化人格理论与择偶观 摘要:进化论是科学界普遍承认的科学理论。从基因的利益来看,个体的生存只不过是达到其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一个个体存活了100年,但是没有任何后代,对于基因来说,这是毫无用处的。一个个体并不能满足基因不断复制自身的目的。为了繁衍后代,就必须先找到一个配偶。找到一个配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可以推断自然选择已经为我们设计了一套特别的心智机制,以帮助我们祖先解决这类问题。 关键字:进化自然选择亲代投资择偶 为什么那些年纪轻的、容貌较好的女性容易受到男性的青睐呢?为什么那些能挣钱、有抱负、事业心强的男性更具吸引力呢?进化人格理论的拥护者告诉我们,建立爱情就是同种族的雄性和雌性走到一起最终繁衍后代的过程。因此,选择伴侣部分地基于“亲代投资”的考虑。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种族的成员,必须考虑生育并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人们要选择能成功地繁衍后代并有效地抚育孩子的配偶。这并不是说在我们选择未来婚姻伴侣时一定要积极考虑成功繁衍后代的问题,而是一定的配偶选择偏好通过进化过程已经遗传给我们。[1]找到一个配偶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首先,你得从许多可能的对象中选出一名适合的候选对象。其次,你得至少说服他们其中的一个也选择你。选择合适的配偶非常重要,因为配偶为你的后代的生存提供两项重要保障:基因和养育。后代的生存几率完全看这两个资源的质量如何。[2]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选择携带良好基因的配偶并避免携带坏基因的配偶呢?很明显,我们没有一套直接的基因测试系统,所以就进化来一些间接的筛选方法。根据进化理论(可追溯到达尔文),由于早期选择压力的结果,男性和女性已进化出了不同的择偶偏好。这一理论基本上围绕着男女之间两个方面的基本差异。一是亲代投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相比男性,女性对子孙有更大的亲代投资,因为女性的基因传给更少的子孙。[3]相反,在大多数种族中雄性都能自由地与许多他们能得到的雌性交配。雄性这样频繁地与许多雌性交配增加了他们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在两者生育期都有限的前提下,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的生育期相比更受年龄范围的限制。在进化论术语中,选择配偶的投资主要用于女性而非男性。如果作出一个糟糕的选择,她失去的要比他失去的多。因此,才会有女性在择偶上比男性有更强的偏好的看法。也因此认为男性和女性在择偶上有不同的标准,前者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殖潜能(如年轻),后者更强调男性的提供资源和保护的潜能。 二是父母身份可能性的问题。由于女性携带受精卵,她们总是能够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但男性就不能肯定孩子是自己的,所以他们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他们的投资是直接指向自己的子孙,而不是其他男性的子孙。因此,会有这样的看法,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关注情敌,更看重未来配偶的忠贞。[4] 一、男性的择偶偏好 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男性应该选择可能为他生很多孩子的女性。即对男性而言,女性的“配偶价值”应该由她的生殖能力决定。从外表上如何知道女性是否具有高的生殖潜能呢?一个重要线索便是年龄。因此,进化心理学者认为,男性更喜欢年轻的女性。与年轻、健康有关的一些生理特点如光滑的皮肤、苗条的身材、浓密的头发、丰满的嘴唇等也提供了女性繁殖能力的有关线索,这些生理特点正是社会上公认的漂亮的特点。[5]简而言之,男性偏好于年轻漂亮的女性。为增加父亲身份的可能性,男性也更看重伴侣的贞操。 外貌长相为我们判断一个人基因的好坏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值得强调的有身体的对称性和所谓的“沙漏身材”的意义。心理学家史蒂夫?冈斯坦特和生物学家兰迪?桑黑尔测量了各种指标,包括脚的宽度、手的宽度、耳朵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把这些数据整合起来组成了身体对称性测试的数据库。经研究表明,越是对称的人像,人们对其的好感度越高。进化心理学者认为,你的身体越对称,一般来说,你的基因也就越好。这是因为那些不太健康的

北大中文核心目录2017版(医学版)

2017年版(第8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红色字体为新入选) 一综合性医药卫生(31种) 1中华医学杂志 2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9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0复旦学报(医学版) 1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5中国全科医学 16实用医学杂志 17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2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4医学研究生学报 25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7医药导报 28天津医药 29军事医学 30上海医学 31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预防医学、卫生学(29种)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4中国卫生经济 5中国卫生统计 6中国医院管理 7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8卫生研究 9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0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1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2营养学报 13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4中国卫生资源 15中国疫苗和免疫 16现代预防医学 17中国护理管理 18环境与健康杂志 19医学与社会 20卫生经济研究 21中国职业医学 22环境与职业医学

23中国学校卫生 24中国艾滋病性病 25中国健康教育 26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7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8中国公共卫生 2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3中国医学(19种)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针刺研究 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5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华中医药杂志 8中医杂志 9中成药 10中药材 11中国针灸 12中药药理与临床 13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4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5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7中华中医药学刊 1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时珍国医国药 4基础医学(21种) 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犯罪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1 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2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情绪型动机犯罪:又称情感型或感情型动机犯罪,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犯罪行为。34、初犯: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过失犯罪:、5 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67 、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8 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9 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10触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犯刑法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娇治犯罪的各种策略、方法手段的总称。11。

指不同:指不同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犯罪心理结构类型12。可以反应不同类型的犯罪所具 有的不同犯犯罪心理结构稳定的具有区别的样式(或模式) 罪心理状况的特点。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起因,犯罪动机是 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 13 是犯罪心 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累犯:14年内再犯应当 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 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个人与、群体犯罪心理15 群体的意向、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 理倾向。: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 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团伙犯罪16 体的总称。:是指在掌 握罪犯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监狱常见矫治手段,、犯罪心理矫正17成为使其在出狱后能自觉抑制不良的心理冲动,促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守法的公民。: 让犯罪人与外界隔绝,面壁思过、反省罪错、思考犯罪的原因,进而达到、内省疗法18 顿悟与转变心理的治疗方法二、填空题、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1 :分为初犯与累犯,偶犯与惯犯、依犯罪经历的差异,2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渐变型、突变型、机遇 型3 、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定型化阶

心理行为与文化2019尔雅答案100分

。。。。。。。。。。。。。。。。。。。。。。。。。。。。。。。。。。。。。。。。。。。。。。。。。。。。。。。。。。。。。。。。。。。。。。。。。。。。。。。。。。。。。。。。。。。。。。。。。。。。。。。。。。。。。。。。。。。。。。。。。。。。。。。。。。。。。。。。。。。。。。。。。。。。。。。。。。 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1 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 A、孟子 B、孔子 C、王守仁 D、老子 2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 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 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AB)。 A、从文化和心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B、比较文化的视野 C、采用的是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D、以几个小规模的文明社会为背景 4 《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5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

A、心理人类学 B、文化与人格学派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国民性研究 2 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菊花与刀》 D、《美国梦的挑战》 3 从许烺光的作品(D)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 B、《种族:科学与政治》 C、《文化人类学新论》

2018年北大核心医学版(全新第八版)

2018版北大核心医学版 1综合性医药卫生(36种) 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争鸣复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全科医学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研究生学报实用医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军事医学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2预防医学、卫生学(26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卫生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医院管理营养学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健康教育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国职业医学 3中国医学(18种)

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针刺研究中成药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针灸中药药理与临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华中医药学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 4基础医学(24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医用生物力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生理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解剖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现代免疫学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 5临床医学(23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中国护理管理 6内科学(24种)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教学文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20世纪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及其作品 曹日昌(1911~1969),河北束鹿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 主要论著:《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1939)、《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1948、1950)、《心理学研究什么?》(1959)、《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965)、《对弱电集中控制电站信号显示的工程心理学的意见》(合著,1966),以及《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主编,1964)。 陈大齐(1886~1983),浙江海盐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专长普通心理学。 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哲学系学生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实验。1918年出版中国第一本大学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他还系统介绍了当时西方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如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等。在理论心理和实验心理上的开拓,是中国现代心理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一。 著有《辟“灵学”》、《心灵现象论》、《民族心理学的意义》、《迷信与心理》、《儿童的被暗示性》《、德国心理学派略说》和《荀子的心理学说》等。译著有《审判心理学大意》([德]马勃原著)、《儿童心理学》([德]高伍柏原著)。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 1923年,陈鹤琴创办鼓楼幼儿园,作为儿童理论研究的实验园地。1925年,他根据教学、研究、观察、实验中所积累的材料,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儿童心理的测验研究引进我国是比较早的。1921年出版了陈鹤琴、廖世承合编的《智力测验法》,对智力测验作了详细的介绍。 丁瓒(1910~1968),江苏南通人,是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者。 著有《心理卫生论丛》(1945)、《青年心理修养》(1946)等书。 高觉敷(1896~1993)又名高卓。浙江温州人。 著有《现代心理学》(1935)、《群众心理学》(1934)、《教育心理学》(1946)。他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西方近代心理学史》(1982)、《中国心理学史》(1985)、《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1987)和《西方社会心理学发展史》(1991)等。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市人。 1922年发表《我们的本能是怎样获得的》,1923年发表《反对本能运动的经过和我最近的主张》,1926年发表《一个心理学革命者的口供》《心理学的真正意义》,1927年发表《心理学里面的鬼》,1928年发表《一个无遗传的心理学》。以上一组论文均收入1928年出版的《郭任远心理学论丛》中。 著有《人类的行为》(上卷,1923)、《行为学的基础》(1927)、《行为主义心理学讲义》(1928)、《心理学ABC》(1928)、《心理学与遗传》(1929)、《行为主义》(1934)、《行为学的领域》(1935)、《行为的基本原理》(1935)等。 陆志韦(1894~1970),浙江吴兴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之一。 前期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系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曾改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博士论文)。在1929年和1936年,两次修订比纳—西蒙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一)超星尔雅满分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一) 1 下面关于《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特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文化的视野 B、比较行为的角度 C、单一文化的视角 D、兼容并包的原则 正确答案:A 2 下面关于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了解“异文化” B、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 C、满足个人兴趣爱好 D、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 正确答案:C 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之一是从哪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 A、文化和质疑 B、文化和心理 C、素质与心理 D、素质与发展 正确答案:B 4 “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这句话出自: A、卢梭 B、马克斯韦伯 C、泰勒 D、麦克利兰 正确答案:A 5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内容不包括: A、社会要求 B、亲属集团 C、交换模式 D、价值观 正确答案:D 6 我们与异文化背景下的人打交道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各美其美 B、张扬个性 C、美人之美 D、自知之明 正确答案:B

7 能够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信息影响外,还有? A、法律影响 B、道德影响 C、规范影响 D、策略影响 正确答案:C 8 “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是了解异文化所追寻的原则。正确答案√ 9 教育的目的是不让人发问。 正确答案× 10 《心理、行为与文化》在学理上的定位属于心理文化学。 正确答案√ 11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正确答案× 12 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意义是: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学习与人相处之道,掌握人的心理。 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一) 1 关于心理文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 B、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 C、用的是许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分离的视角和方法 D、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 正确答案:C 2 心理文化学发展大体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 A、博厄斯的文化与人格学派 B、二战前后的国民性研究 C、哥伦比亚讲座派 D、1961年的心理人类学 正确答案:B 3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不包括:

医学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新目录(生物医学期刊)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007 中草药 G008 药学学报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010 中医杂志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6 北京医学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8 病毒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G026 广东医学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049 解剖学报 G050 解剖学杂志 G052 军事医学 G05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G054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G055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G056 免疫学杂志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7 现代免疫学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072 生殖与避孕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076 天津医药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79 卫生研究 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G089 营养学报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G098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G103 中国骨伤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11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