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操作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23.86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操作前准备1. 环境准备: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隐私。
2. 物品准备:中药灌肠液、灌肠筒、橡胶管、橡皮肛管、润滑剂、一次性手套、治疗巾、纸巾等。
3. 患者准备:患者需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垫高。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垫高。
2. 操作者戴好一次性手套,用润滑剂涂抹在橡皮肛管前端。
3. 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确保灌肠筒液面距肛门40-60cm。
4. 将橡胶管依次连接灌肠筒、橡皮肛管,并打开开关。
5. 将中药灌肠液倒入灌肠筒,关闭开关,排出管内空气。
6. 操作者将橡皮肛管轻轻插入肛门内约10-15cm,调整漏斗高度,使药液缓慢流入肠道。
7. 药液灌入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可适当调整速度。
8. 药液灌完后,立即关闭开关,取下橡皮肛管,用纸巾包裹。
9. 嘱患者保留药液30分钟以上,以利于药物吸收。
10. 操作结束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安静。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2. 灌肠液温度以39-42℃为宜,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患者不适。
3. 插入肛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
4. 操作过程中,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5. 每次灌肠后,观察患者排便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6. 操作者需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
7.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有效地治疗相关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第2篇一、准备工作1. 准备中药灌肠液:根据医嘱,将中药煎煮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并过滤去渣。
2. 准备灌肠工具:灌肠筒、灌肠管、润滑剂(如石蜡油)、便纸、治疗巾、雨布等。
3. 准备患者:让患者排便,必要时可用清水灌肠,以利于药物吸收。
二、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垫以雨布和治疗巾,露出肛门。
在家中药灌肠操作方法家庭中药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疗法,常用于治疗便秘等肠道问题。
以下是中药灌肠的常见操作方法:准备工作: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灌肠器具:包括灌肠袋或瓶子、管子、注射器等。
2. 准备好经过消毒的热水,用作灌肠前的清洗。
操作步骤:1. 清洗灌肠器具:将灌肠袋或瓶子、管子、注射器等灌肠器具用热水冲洗干净,并确保无明显污垢。
2. 准备草药煎剂: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处方,将中药煎剂煮制好并过滤出药液,倒入灌肠袋或瓶子中。
为了确保安全和效果,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此步骤。
3. 准备位置:选择一个适合进行灌肠操作的位置,可以选择站立、躺卧或靠坐,确保舒适和安全。
4. 润滑管子:用润滑剂(如食用油)涂抹好灌肠管子的外部,以便插入肛门时更加顺利。
5. 插入灌肠管:将润滑好的灌肠管插入肛门,插入深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一般来说,插入约10-15厘米为宜。
插入管子时,要轻柔、缓慢地进行,避免过度刺激。
6. 慢速灌注:将装有中药煎剂的灌肠袋(瓶子)或注射器轻轻抬高,并将药液缓慢注入肠道中。
注意,注入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肠道不适。
7. 保持姿势和时间:在灌入适量的药液后,尽量保持这个姿势(如躺卧或趴着)约15-30分钟,以便药液更好地被吸收。
8. 排便:完成药液滞留的时间后,慢慢拔出灌肠管,并等待排便。
通常,肠道刺激会促使排便的发生。
9. 清洗器具:将用过的灌肠器具彻底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中药灌肠操作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请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药灌肠方法中药灌肠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药物溶液注入肛门,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灌肠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肠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灌肠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中药灌肠的方法。
1. 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药材和器具,如中药药材、药杵、注射器、灌肠袋等。
然后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备用。
2. 灌肠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膝,暴露肛门。
将灌肠袋连接好,注入预先调配好的中药溶液,然后轻轻插入患者的肛门,将药液缓慢注入肠道。
3. 留置时间,患者在注入完中药溶液后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让药物充分吸收。
通常情况下,留置时间为15-30分钟。
4. 排出药液,留置时间结束后,患者可自行排出药液,也可以借助医生的帮助。
排出药液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不宜立即活动。
二、中药灌肠的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中药灌肠在治疗便秘、肠炎、胃肠道炎症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通过灌肠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缓解肠道炎症。
2. 肠道疾病,对于慢性结肠炎、肠道溃疡等疾病,中药灌肠可以减轻肠道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3. 妇科疾病,中药灌肠在治疗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等疾病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灌肠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器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4. 肝肾疾病,部分肝肾疾病患者也可以通过中药灌肠来辅助治疗,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减轻肝肾负担,改善身体状况。
总之,中药灌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灌肠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灌肠方法和用药剂量,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广大患者在接受中药灌肠治疗时,能够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成人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
成人中药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将药物输入体内的方法,主要用于清洁肠道、治疗肠道疾病或是输液等。
下面是成人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 预先准备好中药灌肠袋、药液、消毒纱布、手套等工具。
- 将药袋挂在合适的高度,通常为1-1.5米,确保药液能自然流入肠道。
- 将药液加热到适宜的温度,通常为37左右,避免对肠道产生刺激。
2. 操作步骤:
- 洗净双手,戴上手套,采取舒适的姿势,通常是躺卧位或是侧卧位。
- 将灌肠管润湿,并使用润滑剂使其顺利进入直肠,注意不要用力插入,以免损伤肛门或直肠黏膜。
- 将灌肠管尽量推进建肠,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进入肠道。
- 打开药袋的夹子,允许药液缓慢流入肠道,避免过快或过多灌注,以免引起不适或压力过大。
- 药液灌注完毕后,保持原有的姿势,尽量保持肛门闭合,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一段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左右。
- 灌肠结束后,轻轻将灌肠管取出,用纱布擦净肛门周围的药液。
3. 后续处理:
- 灌肠结束后,将灌肠管用温水彻底清洗,再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下次
使用时的卫生。
- 清洗双手、消毒工具,保持整个操作的卫生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成人中药灌肠前,建议先咨询医生的建议,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药液的种类和使用剂量也需要进行调整。
中医盆腔灌肠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开水约500毫升,温度保持在37-38°。
2. 准备灌肠器具:软管灌肠器、灌肠袋。
确保灌肠器软管通畅,灌肠袋无破损。
3. 在病人腹部垫高枕头,取左侧卧位。
4.解释灌肠目的和过程,取得病人同意和配合。
二、操作步骤
1. 戴手套,用温开水将灌肠袋充满,挤出其中的空气。
2. 将灌肠器软管接到灌肠袋上,调节灌肠液流速。
3. 抬高病人左臀,涂抹润滑油,轻柔地将灌肠器软管插入肛门约15厘米。
4. 打开灌肠袋开关,缓慢灌入灌肠液,留意病人反应。
灌入量约500毫升。
5. 收起软管,让病人保持左侧卧位5-10分钟。
6. 帮助病人排空肠内容物到床上的便盆中。
7.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排出的液体清亮为止。
8. 擦拭病人,调整到舒适体位,观察病人反应。
三、注意事项
1. 灌肠液温度要适宜,太冷会引起痉挛。
2. 灌肠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激肠道。
3. 软管插入深度适中,避免损伤肠壁。
4. 留意病人反应,必要时可暂停灌肠。
5. 完成后,观察病人肠道反应和生命体征。
6. 保持灌肠环境和用品清洁,预防感染。
广州中药灌肠操作方法
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主要通过将中药溶液注入肠道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是广州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
准备材料:
1. 中药配方: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一般由中医师开方。
2. 中药材料:将草药研磨成细粉或使用煎剂,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料。
操作步骤:
1. 清洗:先将放灌肠的工具和草药等材料洗净,保证无菌。
2. 准备溶液:按照医生开方,将中药材料煎煮或冲泡成溶液。
3. 温度调节:将中药溶液冷却至体温左右,确保不会烫伤患者。
4. 准备患者:将患者放置在左侧卧位,坐在马桶或铺上垫子,确保患者舒适。
5. 薄片准备:将草药的细粉放在一块纸上,按医生的要求分剂量压成薄片。
6. 灌肠:取合适数量的草药薄片,加入中药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灌肠器。
7. 插入灌肠器:将灌肠器塞入患者肛门约5~10厘米,注意慢慢、轻柔地插入,避免伤到肛门和肠道。
8. 注入药液:慢慢推动灌肠器活塞,将草药溶液缓慢注入肠道内。
9. 建议患者按住灌肠器口部,保持药液不外泄。
10. 按摩:在灌入药液后,可轻轻按摩患者的腹部,帮助中药溶液更好地吸收。
11. 流出:让患者坐在马桶上,让脏物尽可能地流出体外。
12. 等待:等待一段时间供药液吸收,时间长短根据医生的建议。
以上是广州中药灌肠的操作方法,需要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使用灌肠器时要注意操作的温柔、缓慢,避免伤到肛门和肠道。
同时,灌肠操作需要在清洁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卫生与安全。
)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既往史、灌肠药物中药灌肠目的及家长正确的抱姿和配合方法,出现的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协助排空二便置弯盘于臀边,润滑头皮针,患者姓名、住院号、药物轻插入肛门100"12cm,以80~10πd/分钟的速度缓慢灌入,及时安慰鼓励患儿,鼓励患儿说出假,当满主府别寸可调整深度或捻转,灌肠结束,用纱布包裹肛管,拔管嘱平£卜30分钟,利于保留药液♦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30分钟内排便者要告知医务人员- --------- 灌肠过程、患J1.S应、疗效、签记录1名题目:小儿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ABCD-GC-B-008.2 版次:2 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2.12.31页数:共页题目:小儿中药濯肠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ABCD-GC-B-008.2 版次:2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2.12.31页数:共页【发生原因】I、肛管插管动作粗暴,石蜡油润滑不够造成肠道粘膜机械性损伤。
2、肛管过粗或质地较硬,反复插管。
3、患儿不配合,插入困难导致损伤。
【临床表现】1、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
2、严重时有肛门外出血或便中带血丝。
【预防处理】1、石蜡油充分润滑。
2、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或反复插管,选择合适的肛管。
3、插入深度根据病变部位深浅,温度合适37~38℃。
4、做好家属沟通,正确环抱患儿,固定体位,便于顺利操作,必要时进行镇静。
5、肛门疼痛和已发生出血者要遵医嘱予以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中药灌肠法技术操作流程(11分钟)【目的】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1.为肠梗阻或者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一、核对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丽,女,50岁,住院号123456,中医诊断:虚劳(脾肾两虚型),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医嘱:中药降氮洗剂100ml日一次保留灌肠。
医嘱正确,谢谢老师。
敲门,携带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丽,女,50岁,住院号123456。
二、评估与告知王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王丽。
我来看一下您的腕带,请问您的腕带在哪侧手臂?右侧。
1床王丽,女50岁,住院号123456。
(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卡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阿姨,由于您血肌酐300umol/L,现在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降氮洗剂100ml日一次保留灌肠,在操作的过程中,您尽量配合我做深呼吸的动作就可以,那您同意我为您进行此项操作吗?同意。
刚看过您的病例,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请问您在月经期吗?不在。
那我来看一下您的皮肤,我来协助您取左侧卧位,请您双手交叉放于腹部,双腿屈膝,请您向左侧翻身,我来帮您脱下裤子。
您的肛周皮肤黏膜完好无破溃。
协助患者平卧,穿好裤子。
盖被。
您这个体位还舒适吗?舒适。
那我向您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灌肠法,中药灌肠是将中药药液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请问您需要去趟卫生间吗?不需要。
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用物,我们稍后见。
病室环境安静,温湿度适宜,清理无关人员,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三、用物准备1.处置车上层:治疗盘内备中药灌肠液(39~41℃)、水温计、一次性灌肠袋、一次性弯盘、垫巾、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尿垫、纱布、量杯;治疗盘外备臀垫、中医治疗单、卫生纸、手消毒液、中医护理操作记录单。
中藥保留灌腸法中藥保留灌腸又稱肛腸納藥法。
是將中藥煎劑或摻與散劑,自肛門灌入,保留在直腸結腸內,通過腸粘膜吸收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等作用。
一、目的1.鎮靜、催眠。
用于高熱等癥。
2.控制腸道感染。
如結腸炎、直腸周圍膿腫、腸道易激綜合癥。
3.控制慢性炎癥的臨床癥狀,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質,如氮質血癥等疾患。
二、評估1.核對醫囑及治療卡。
2.病人病情,發病部位,灌腸目的。
3.病人大便的性狀及肛周皮膚情況。
4.病人心理狀況、合作程度。
三、準備GAGGAGAGGAFFFFAFAF1.護士衣帽整齊、帶口罩、洗手。
2.用物治療盤內備一次性注射器(20ml或50ml)、量杯(或小容量灌腸袋),少量溫水、藥液,小號肛管,彎盤、3.止血鉗,潤滑劑,棉簽,衛生紙,橡膠單與治療巾,10cm高的小枕,便盆,必要時備屏風、溫度計。
四、實施1.備齊用物攜至病人床旁,對床號,姓名,做好解釋,再次核對治療卡。
2.根據病情選擇適宜體位(左側或右側臥位),雙膝曲屈,褲脫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上腿彎曲,下腿伸直微彎,墊橡膠單與治療巾于臀下,墊小枕于橡膠單下以抬高臀部10cm。
3.檢測藥液溫度,注射器抽取藥液(或倒入小容量灌腸袋內),連接肛管,潤滑肛管前端,排氣,夾緊肛管并放入清潔彎盤內,彎盤置于臀下,左手用衛生紙分開臀部,顯露肛門,右手持血管鉗夾入肛管前端輕輕插入15cm。
4.松開血管鉗,緩慢注入藥液,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注入時間宜在15~20分鐘內。
GAGGAGAGGAFFFFAFAF5.藥液灌畢,夾緊肛管,分離注射器,抽5~10ml溫開水從肛管緩緩注入(或直接將溫開水10ml倒入灌腸袋內滴入)。
6.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緊肛管(灌腸袋直接關上開關),用衛生紙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彎盤內。
7.用衛生紙輕擦肛門,病人屈膝仰,抬高臀部,待10~15分鐘后取出小枕、橡膠單和治療巾,囑病人靜臥1小時以上。
中药灌肠方法中药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中药制剂溶液经直肠灌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灌肠方法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肠道疾病和慢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中药灌肠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中药灌肠的方法。
1. 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中药制剂溶液,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诊断,选择合适的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或制成浓缩液。
其次,准备好灌肠器具,包括灌肠袋、灌肠管等。
最后,需要准备好消毒液和清洁用具,以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 操作步骤。
(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去下身衣物,躺在一侧,或采取俯卧位,以便于医生进行操作。
(2)消毒处理,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肛门和灌肠器具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
(3)灌注中药溶液,医生将准备好的中药溶液倒入灌肠袋中,调节好溶液的温度和流速,然后将灌肠管插入患者的肛门,缓慢灌注中药溶液。
(4)保持姿势,患者在接受灌肠后需要保持相应的姿势,以确保中药溶液充分吸收。
二、中药灌肠的应用。
1. 治疗肠道疾病。
中药灌肠在治疗肠道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等。
通过直接将中药溶液灌注到肠道,可以有效缓解炎症,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2. 调理肠胃功能。
中药灌肠还可以用于调理肠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症状。
中药溶液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肠胃功能。
3. 辅助治疗慢性疾病。
除了治疗肠道疾病外,中药灌肠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
例如,对于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药灌肠可以起到辅助调理身体的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三、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中药。
在进行中药灌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材,避免不当使用中药造成不良反应。
2. 注意操作规范。
在进行中药灌肠时,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注意个体差异。
题目: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技术操作评分表
编号:ABCD-GC-B-007.2 版次:2 制订日期:2010.10.8修订日期:2023.12.31页数:共页
【发生原因】
1、肛管插管动作粗暴,石蜡油润滑不够造成肠道粘膜机械性损
伤;
2、反复插管;
3、患者不配合,插入困难导致
损伤。
【临床表现】
1、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
2、严重时有肛门外出血或便中带
血丝。
【预防处理】
1、石蜡油充分润滑;
2、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或反复插管,选择合适的肛管;
3、插入深度根据病变部位深浅,温度合适39^410C o
4、出现症状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在大肠内注入中药水剂,让患者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从而治疗相关疾病。
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中药和灌肠器具。
中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在具体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意见。
灌肠器具包括清洁灌肠器、废液桶、药液桶、自行车充气管、塑料膜等。
2.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清空大肠,可使用盐水灌肠或者是口服泻药来排便。
清空大肠后,患者需要取横卧的姿势,并将一个折叠起来的毛巾放在肚脐下面,用来保持一定的高度,便于注射中药。
3.进行灌肠:将清洁灌肠器连接到自行车充气管上,并放入热水中进行消毒,确认无菌后再进行注药。
首先将中药水剂倒入药液桶中,将药液桶与清洁灌肠器相连,在保证无泄漏的情况下,通过自行车充气管将药液注入患者的大肠内。
药液的温度应在37左右,注射药液的速度要缓慢,大约是1-2秒钟注射1毫升。
4.保留药液:将药液注入后,患者需要进行保留药液的操作,一般需要保留20-30分钟,这样可使中药成分更好地被吸收和渗透到大肠黏膜中。
当然,患者在保留药液的时候应该尽量放松全身,这样可使药液在肠道内更加顺畅,并且更容易被吸收。
5.排出废液:在保留药液时间结束后,患者需要将肛门里余留的药液排出体外。
此时,应使用废液桶接收排出的药液,排放的过程中要轻柔,并且尽量向上升起臀部,这样可让药液尽量排出而不会滞留在大肠中。
6.清理器具:在完成灌肠后,清理器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进行专业的清理和消毒。
清洁灌肠器和药液桶应该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清洗,之后再用热水进行消毒。
综上所述,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治疗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检查,确定病情和体质,以便合理的选择中药,对于操作灌肠的细节也要格外注意,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中药灌肠法的操作规程引言中药灌肠法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通过将中药制剂溶解于适当的液体中,经直肠灌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药灌肠法的操作规程,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并安全地使用这种疗法。
一、前期准备1. 准备工具:灌肠管、液体容器、中药制剂、纱布、手套和润滑剂等。
2. 患者准备:患者应空腹,并需要排空大肠,以便中药灌肠的顺利进行。
3. 澄清目的:医生应向患者解释中药灌肠的治疗目的,告知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的同意。
二、制剂选择和配方调制1. 制剂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医生应选择适当的中药制剂。
常用的中药制剂包括汤剂、浸润剂和溶液剂等。
2. 配方调制:医生应按照中药处方进行调配制剂,遵循中医的原则和方法。
三、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患者取臀部高位仰卧或左侧卧位,以便于灌肠管的插入和中药液的流通。
2. 灌肠管准备:将灌肠管放入热水中浸泡片刻,使其柔软,然后轻轻清洗干净并涂抹润滑剂。
3. 插管操作:医生戴上手套,将润滑后的灌肠管首先轻轻插入直肠,待患者适应后进一步插入,至少插入15厘米。
4. 连接液体容器:将装有预先调制好的中药制剂的液体容器连接到灌肠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
5. 液体流通:患者需放松身体,医生逐渐将中药液体从容器中挤压进入肠道,控制流速以避免过快或过慢。
6. 灌肠后的处理:中药液体进入肠道后,医生应等待一段时间,让患者尽量保持液体在体内,然后使用纱布将患者的残留液体吸干或擦拭。
7. 清理工具:医生应将使用过的灌肠管彻底清洗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环境。
四、注意事项1. 卫生要求:医生和患者都应做好手卫生工作,戴上手套,并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2. 流速控制:灌肠液的流速应适中,过快可能导致不适和腹胀,过慢则可能影响疗效。
3. 异常反应: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在灌肠过程中的反应,并在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停止灌肠。
4. 个体差异:患者对中药灌肠的反应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中药汤剂灌肠操作流程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中药汤剂灌肠这事儿。
这可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就像给身体的肠道来一场特别的“中药温泉浴”。
首先呢,咱们得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就好比大厨做菜之前得备齐食材和厨具一样。
需要准备好合适的中药汤剂,这汤剂啊,可是经过精心熬制的呢,就像一锅精心熬煮的浓汤,饱含着各种对身体有益的成分。
还得有灌肠器具,这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要打开肠道健康的大门。
比如说灌肠袋,这个灌肠袋可得好好检查检查,有没有破损呀,就像出门前检查车胎有没有气一样重要。
还有肛管,这肛管要柔软舒适,不然就像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让肠道会很“难受”的。
另外,润滑剂也不能少,它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助手,能让肛管顺利地进入肠道,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损伤。
然后就是患者这边啦。
咱们要让患者选择一个合适的体位。
一般来说呢,左侧卧位是比较常见的,这时候患者就像一只蜷缩着休息的小虾米,这个姿势能让肠道更好地接受灌肠。
在这之前啊,我得跟患者好好沟通,就像朋友聊天一样。
我会说:“亲,咱这个灌肠呢,可能会有点小感觉,但你别担心,就像坐过山车,开始有点小紧张,一会儿就好了。
”患者也会很配合地回答:“行嘞,我相信你。
”接下来就是操作环节啦。
先把灌肠袋挂在合适的高度,这个高度很有讲究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就像走钢丝一样,得掌握好平衡。
太高了,药水灌进去压力太大,肠道会受不了的,太低了又怕灌不进去。
然后把肛管轻轻插入肛门,这个时候啊,动作要轻柔,就像对待一个娇嫩的小花朵一样。
我会一边插一边轻声跟患者说:“有点感觉是正常的哈,你放松就好。
”要是肛管插得不顺,我就会想:哎呀,这可不行,就像钥匙插不进锁孔一样麻烦。
这时候就调整一下角度或者再加点润滑剂。
肛管插好之后呢,就可以慢慢地打开灌肠袋的开关啦。
中药汤剂就像涓涓细流一样缓缓地流入肠道。
这时候我会时刻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反应。
要是患者皱眉头了,我就赶紧问:“是不是不舒服呀?”患者要是说有点胀,我就会说:“这是正常的呢,就像肚子里突然多了点东西,适应一下就好啦。
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清洁肠道、排毒、改善肠道功能和调节身体健康等目的。
下面是中药保留灌肠的一般操作方法:材料准备:1. 中药粉剂: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中药粉剂,并确保它是经过中药师配方的。
2. 保留灌肠袋:从药店购买一只专用于保留灌肠的袋子,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3. 温水:用温水来调配中药粉剂。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用温水清洗保留灌肠袋,确保其清洁无菌。
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或洁净剂。
- 将中药粉剂按照中药师的建议量取出。
2. 加药:- 把中药粉剂倒入保留灌肠袋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
按照中药师的指示,店内中药粉剂和水的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 用手轻轻搅拌保留灌肠袋,使中药粉剂和温水充分混合。
3. 就位:- 躺在一个平坦而且容易清洁的表面上,比如浴缸或者铺有坚固防水的床单的地板。
4. 插入保留灌肠袋:- 把保留灌肠袋贴近肛门,缓慢地将其插入直肠。
可以使用一些润滑剂来减少不适感。
5. 中药阶段:- 温缓地同时注入中药粉剂和温水。
如果有任何不适感,应该停止灌肠过程,并通过与中药师沟通解决问题。
- 中药粉剂的量根据需要和个人体能来确定,并可在中药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
6. 保持时间:- 中药灌肠结束后,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中药在肠道内起作用。
一般来说,至少保持20分钟,以便中药被充分吸收。
7. 排泄:- 等待一段时间,使保留灌肠袋的液体排出体外。
可以到卫生间或合适的排泄容器进行排泄。
排泄后,将袋子从肛门中移出。
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操作。
同时,注意保持消毒和卫生,以避免感染。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清洁的治疗室,室内温度适宜,确保患者舒适。
2. 物品准备:灌肠筒、一次性灌肠管、中药药液、润滑油、无菌手套、手消毒液、治疗巾、卫生纸、便盆、便盆布等。
3. 医务人员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熟练掌握灌肠技术。
二、操作步骤1. 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排便情况、肛周皮肤黏膜情况等。
2. 向患者解释: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配合。
3.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裤子退至膝部,双膝屈曲,移臀部至床沿,将一次性中单垫于臀下,弯盘置臀旁,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4. 润滑肛管:戴手套,打开灌肠筒外包装,关闭调节器,将灌肠液倒入灌肠筒内,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连接肛管,打开调节器放入少量液体,排尽管内空气,用血管钳夹紧橡胶管。
5. 插入肛管:取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肛管前端,轻柔地将肛管插入肛门内约10-15cm,漏斗的高低要与臀部平齐而略高,使药液慢慢地灌入肠内。
6. 灌入药液:待药液灌完后,立即捏紧导管,取下漏斗,稍停一下然后慢慢将管从肛门内抽出,用纸包裹。
7. 保留药液:嘱患者留住灌入药液,不要随即排出,必要时可用便纸压肛门数分钟,以助病人保留药液,每次保留药液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
8. 清理:操作完毕后,为患者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舒适。
2. 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肛门及肠道黏膜。
3. 灌肠液温度以39-42℃为宜,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刺激患者。
4.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腹痛、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
5. 操作前后,医务人员要做好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6.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灌肠液。
7.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灌肠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确保中医灌肠治疗的安全、有效。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操作步骤,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药灌肠操作规程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
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目的: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
收,达到治疗目的。
二、适应症: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宫颈糜烂、肌瘤、囊肿,腹痛,
徵瘕积聚等。
三、禁忌症:孕妇,妇女月经期,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高症,有阴道
出血情况。
四、注意事项:
1)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2)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
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3)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C〜41C,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
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 产生强烈便意, 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 吸收
少、效果差。
五、操作方法
1 )素质要求:仪表端庄,整齐。查看医嘱并转抄评估病人病情,核对,
解释。
2)用物准备:医嘱单、记录单、治疗卡、治疗盘、 滤好的中药煎剂 200ml
精品文库
欢迎下载
2
放入量杯中贴有标签、床号、姓名、药名、量、用法)灌肠器(一次性输液装置 一套)血管
钳(经过高压灭菌)棉签、卫生纸、橡皮布、治疗巾或一次性中单、 石腊油、输液架、必要
时备屏风。
(3)配液:测温度(38--41 ° C)查对,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适量药液袋。
(4)操作要点:1)核对,解释,请排二便,关门窗,无关人员回避,必要 时屏风遮
挡。输液架移近床旁。2)协助病人脱裤至膝并取左侧卧位,屈膝成80
C角,臀部靠 近床沿,铺治疗巾于臀下。
(5)灌肠(三注意:核对、轻摇药液、 高度):排少许药液后夹紧,管子
理顺,置于臀下。垫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轻插肛管入直肠 15 — 20cm (指导深
呼吸、哈气),控制调节器,使药液缓缓流入,调滴数( 68—80滴),固定, 观察
病人反应、药液滴入情况。
(6)拔管:撕胶布,缓慢拔出输液器,按揉肛门。
精品文库
欢迎下载
3
协助总霜平卧.置硬盆F臀一礼
协助排便*撤便盆.淸洗外阴. 撤
招疗|讥
L
安買摘人,协助蛆#[敗舒适体
位.
匕开窗通凤
n
3.
整理用物-
记录灌肠液髯敵浓度、呈及排便怙
况-
精品文库
欢迎下载
4
3.
斗.
护「个人弁务;,;n于,哋千亦「I贸"
人-
用物怡靳.
病人擂;^:
忠击托侧臣卜位・ 取腿厢111]「
2.
淤肠
3.
斗*
5.
&
7.
畅粋沖核对・
灌喝径扌丰十输液驭上,液【期tfj J a 倒入沸肠
液,
【悅酗;够曾至丿木沿,聲治疔⑴打琴 润游|」丁待+
羽F气. 夹
tK
7-lOcni,盾I
玷J 丄:夹 n 观來病人炖心
及灌肠袋内液血T 拔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