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葛颖恩 博士、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葛颖恩 博士、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葛颖恩 博士、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葛颖恩 博士、教授 - 大连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015大连理工大学考博英语真题阅读理解精练

2015大连理工大学考博英语真题阅读理解精练Bernard Bailyn has recently reinterpreted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applying new social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experiences of European migrants.In his reinterpretation,migration becomes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preindustrial North America.His approach rests on four separate propositions. The first of these asserts that residents of early modern England moved regularly about their countryside;migrating to the New World was simply a “natural spillover”.Although at first the colonies held little positive attraction for the English—they would rather have stayed home—b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eople increasingly migrated to America because they regarded it as the land of opportunity.Secondly,Bailyn holds that,contrary to the notion that used to flourish in America history textbooks,there was never a typical New World community.For example,the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 of early New England towns varied considerably. Bailyn’s third proposition suggest two general patterns prevailing among the many thousands of migrants:one group came as indentured servants,another came to acquire land.Surprisingly,Bailyn suggests that those who recruited indentured servants were the driving forces of transatlantic migration.These colonial entrepreneurs helped determine the social character of people who came to preindustrial North America.At first,thousands of unskilled laborers were recruited;by the1730’s,however,American employers demanded skilled artisans. Finally,Bailyn argues that the colonies were a half-civilized hinterland of the European culture system.He is undoubtedly correct to insist that the colonies were part of an Anglo-American empire.But to divide the empire into English core and colonial periphery,as Bailyn does,devalues the achievements of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力学专业有效复习范围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力学专业有效复习范围 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e215264123.html,

一2009-2010真题剖析 综合来说,_材料力学土_专业课这几年的题型变化不大,主要有_计算(大小)_题型,难度略有增加,侧重于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在复习时,不仅要理解知识点,同时要对需要掌握的内容详加整理。对于了解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只需按照课本思路理解即可。对于熟悉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要作一定的习题加以辅助。对于掌握的知识点,复习的时候,不仅需要记忆相关内容,而且要针对知识点和重点题型做详细的笔迹整理,同时做典型题摘抄工作,以便熟悉掌握。对于材料力学土,下划线部分尤其重要,因为大部分是计算题,这就需要认真与实际题型相联系,做到把题目的精髓提炼出来加以运用解题。 二初试参考书目 初试专业课《材料力学》总共包括__2__本书,第1本书包括_9__章,占总卷面的__65_%;第2本书包括_4__章,占总卷面的__35__%。 三各部分考试内容 下面我将主讲每本书的复习概要,同学可以做个标注: 1、第1本书《材料力学》:__65__% 章节章节名称重点难点必考点考试题型分值 第1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第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小计算 6 第3章扭转√√小计算 6 6+10 第4章弯曲应力√√大、小计 算 第5章梁弯曲时的位移√√√大计算15 第6章简单超静定√√√大计算15 第7章应力应变状态和强度理论√√√大小计算8+15 第8章组合结构及部分连接件的计算√√√大小计算6+15 第9章压杆稳定√√√大计算15

附录截面的几何性质√√小计算8 2、第2本书《材料力学》:_35_% 章节章节名称重点难点必考点考试题型分值第1章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小计算8 第2章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析√√√大计算15 第3章能量法√√√大计算15 第4章应变分析√√×大或小计算12或6 第5章动荷载√√大或小计算15或6 5.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材料力学(土) 序号知识点细分 难易程度 (最大为★★★) 1 绪论 可变性固体的基本假设★ 2 杆件变化形式★ 3 轴向拉伸与压缩截面法★ 4 轴力及轴力图★ 5 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6 拉压杆的应变能★★ 7 杆件强度条件★ 8 安全系数许用应力★ 9 扭转薄壁圆筒的扭转★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控制考研经验最新专业指导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控制考研经验最新专业指导 本人有幸录取大连理工大学控制工程,现在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下考研的准备过程及心得体会。 首先是数学一,本人数学一般,大佬们别喷。我简单说下自己的准备过程,首先先过一遍本科教材,看书掌握大概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然后我听的是张宇的全程班,做好笔记,然后同时开始做复习全书。第一遍可能有点吃力,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不会的题不要看答案,自己尽力能想到哪就想到哪,多写一步就多一步分。然后在看答案,总结自己那一点没想到,做好笔记,形成思路。这样不断训练。学习数学最忌讳比谁题做的多。题不在多,关键质量要高。一道题,你要明白它考察你什么知识点。然后脑子里要反应出相关知识点的解题方法概念,还有响应的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行。一味的刷题,看答案,不总结是没有意义,不会提高的。希望学弟学妹们学习务实,多动手做,别用眼睛看。近年来,数学计算量加大,有时候思路明白,但是不会算。所以要多动笔,多计算,培养熟练的计算能力。一道题如果思路难,大多数人一定都会。但是如果题不难,但是计算难。这就考察你的计算能力了,这分才是拉开差距的。同时,选择填空也是很关键的。加强基础知识练习,填空题,数算错了没分。所以计算能力很重要。不要个同学比进度,考研复习是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有的人学了好多遍,真正学到的没多少。你虽然学的慢,但是只要学的透,几遍无所谓。 其次是英语一,单词每天都要背。早晨起来后,背单词书,晚上睡觉前也背单词书,复习当天学的单词。背单词不能断,单词是基础。然后就是真题,真题要做好几遍,精读每一篇真题阅读,每一个生词,句型什么的。真题中有些词汇重复率高,重点背。捋明白每一篇文章思路,唐迟讲了很多题型的解法,还有坑,多练习,多作用。语法也要学,因为翻译中,必须会区分不同成分,然后才能把复杂句子翻译出来。(主谓宾定状补等)。完形填空一些常用搭配和高频词要会,今年完形填空不难,有些人认为完型分低,没有做完形填空,后来乱选吃亏了。作文背模版,但是要选择性的,别完全一样的被,多背几篇,然后灵活运用,做到可以把背的几篇作文随机搭配,写出文章最好了。其实背的只是句子和连接词,自己能发挥最好,尽量避免错误。 政治,真的就是肖秀荣。肖大大真不是盖的。18年考研,小黄书准。今年肖秀荣真香。大题后期,背肖4肖8和小黄书大题就没问题了。先背肖4肖8和小黄书重复的题,如果还有时间,就背不一样的。不一定要完全一样,主要概念要被,其他的大体意思相同就行。大题要写满,千万别空,不然分低。自由发挥要这党好,国家好,千万别反动,消极,要正能量。 选择题马原就得理解了,看看视频。具体例子理解马原概念,其他的要背诵思维导图,时间轴,必须能自己画出来。捋清思路。选择题多做模拟题啥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千万别不把政治当回事,不然吃亏的就是你。一般学一学,上70并不难。好好做选择题。最后是专业课。大工的专业课并不算难。但是近几年专业课难度加大。尤其是计算量变大,平时一定要加强计算能力。大工专业课(自控加现控)自控80%,现控20%。一道题好几问,第一问一般比较基础,但是第二问往往比较灵活,需要熟练掌握才行。

大连理工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

大连理工大学考博英语模拟真题及其解析Much of the language used to describe monetary policy,such as steering the economy to a soft landing or a touch on the brakes,makes itself sound like a precise science.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The link between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is uncertain. And there are long,variable lags before policy changes have any effect on the economy.Hence there is an analogy that likens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to driving a car with a blackened Geng duo yuan xiao wan zheng kao bo ying yu zhen ti ji qi jie xi qing lian xi quan guo mian fei zi xun dian hua:si ling ling liu liu ba liu jiu qi ba,huo jia zi xun qq:qi qi er liu qi ba wu san qi windscreen, a cracked rearview mirror and a faulty steering wheel. Given all these disadvantages,central bankers seem to have had much to boast about of late.Average inflation in the big seven industrial economies fell to a mere2.3%last year,close to its lowest level in30years,before rising slightly to2.5%this July.This is a long way below the double-digit rates which many countries experienced in the1970s and early1980s. It is also less than most forecasters had predicted.In late1994 the panel of economists which The Economist polls each month said that America’s inflation rate would average3.5%in1995.In fact,it fell to2.6%in August,and is expected to average only about3%for the year as a whole.In Britain and Japan inflation is running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below the rate predicted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This is no flash in the pan;over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inflation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 材料力学大纲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4.5 学分,72 学时。课堂教学64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 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必修)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即专业目录修订前的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是机械设计、过程机械、成套装备优化设计、压力容器安全评估、典型过程设备设计等各门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训练学生对基本变形问题进行力学建模和基本计算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材料力学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力学观点看待工程和日常生活中实际事物的意识。目的在于为学习本专业相关后继课程打好力学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1.引言。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教学任务、研究方法以及背景知识介绍。(2学时) 2.轴向拉伸和压缩。熟练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计算,截面法,轴力,轴力图。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的变形计算,胡克定律,叠加原理,杆系结点的位移计算。了解拉压杆的应变能及应变能密度的概念,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掌握拉(压)杆的强度条件。(6学时) 3.剪切。熟练掌握剪切胡克定律,学会画剪力图。掌握用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条件进行简单设计和实用计算。(3学时) 4. 扭转。熟练掌握薄壁圆筒的扭转,外力偶矩,扭矩,扭矩图,等直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计算,了解斜截面上的应力及应变能计算,掌握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建立。(4学时) 5.弯曲内力。熟练掌握平面弯曲的概念,指定截面的剪力和弯矩计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弯矩与分布荷载之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做弯矩图。(4学时) 6. 弯曲应力。纯弯曲及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5学时) 7. 截面几何性质计算。掌握截面的静矩,形心的位置,惯性矩和惯性积及它们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组合截面的惯性矩、惯性积计算,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计算。(2学时) 8.弯曲变形。熟练掌握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计算挠度和转角,挠曲线大致形状的确定,叠加法计算挠度和转角,了解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刚度的措施,梁的弯曲应变能的计算。(7学时) 9.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熟练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解析法、应力圆,主应力、主平面、极值切应力,空间应力状态下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广义胡克定律;了解体积应变,各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100519_2010916102646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2010年5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人格;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动向;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四会(听、说、读、写)水平。 二、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研究生导师可根据课题需要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协助工作,也可吸收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指导小组。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中期考核、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进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博士研究生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及个人的特点适当安排学习若干课程,以拓宽专业基础、掌握开拓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方法。鼓励博士研究生跨学科选修专业课程。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4年,直接攻

博研究生总学制为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总学制为5-6年(含硕士阶段),在职博士研究生为5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为5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制期满之前6个月向研究生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含休学时间),超过5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超过7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 对于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具体按照《大连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 四、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不低于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学术活动4学分。 五、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是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 (1)公共必修课包括下列课程: ①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3学分,硕博连读、直接攻博研究生); ②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学分); ③博士外语(3学分); ④体育课(不计学分)

大连理工大学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专业学位)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215264123.html, 1大连理工大学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专 业学位) 专业学位类别及隶属院(系、部)专业领域 院(系、部)代码、名称专业学位类别 代码及名称代码 名称010数学科学学院0252应用统计硕士 25200应用统计020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02光学工程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080船舶工 程学院0852工程硕士 85223船舶与海洋工程220汽车工 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34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040机械工 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01机械工程 050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04材料工程 100能源与 动力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06动力工程建设工程学部 061土木工 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062水利工 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14水利工程化工与环境生命学 部 071化工学 院 0852工程硕士 85216化学工程073化工机 械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24安全工程 074制药科 学与技术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35制药工程 181环境学 院 0852工程硕士 85229环境工程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215264123.html, 2182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38生物工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092电子科 学与技术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09集成电路工程 093信息与 通信工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094控制科学与工程学 院0852工程硕士 85203仪器仪表工程0852工程硕士85210控制工程095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11计算机技术 096生物医 学工程系 0852工程硕士 85230生物医学工程130电气工 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07电气工程 管理与经济学部 111管理科 学与工程学院 0852工程硕士85236工业工程 112工商管 理学院 0852工程硕士 85240物流工程113MBA/EMBA 教育中心1251工商管理 硕士125100工商管理1256工程管理 硕士125600工程管理200经济学 院 0251金融硕士 25100金融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 部 121公共管 理与法学学 院 1252公共管理 硕士125200公共管理 120人文学 院1351艺术硕士 135100艺术140外国语学院 0551翻译硕士55100翻译160建筑与艺术学院 0851建筑学硕士 85100建筑学1351艺术硕士 135107美术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考试大纲829材料力学(土)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9 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试题分为简答题、绘图题和计算题,其中基础部分(简单计算题)占60%,中等 难度(绘图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占40%,综合计算题占5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材料力学》(I) 一、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1、可变形固体的性质及其基本假设 2、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轴向拉伸和压缩 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基本概念 2、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图 3、轴向拉压杆内一点的应力 4、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 5、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6、强度条件、应力集中的概念 三、扭转 1、薄壁圆筒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2、传动轴的外力偶矩、扭矩、扭矩图 3、等直圆杆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 4、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5、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6、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四、弯曲应力 1、对称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2、梁的剪力和弯矩、剪力图和弯矩图 3、平面刚架和曲杆的内力图 4、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正应力强度条件 5、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切应力强度条件 6、梁的合理设计 五、梁弯曲时的位移 1、梁的位移、挠度和转角 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3、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和转角 4、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刚度的措施

5、梁内的弯曲应变能 六、简单超静定问题 1、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2、拉压超静定问题 3、扭转超静定问题 4、简单超静定梁 七、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1、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主应力 2、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 3、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 4、空间应力状态下应变能密度 5、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 6、各种强度理论的应用 八、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1、两个互相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2、拉伸(压缩)与弯曲 3、扭转与弯曲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选拔、培养的规定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选拔、培养的规定 (2010年9月修订)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申报条件 我校各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均有资格申报本专业和跨专业的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 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的申报分两种形式: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后经导师同意,可直接选择本专业或跨专业硕士-博士连读培养模式,制定硕士-博士培养计划,第四学期考核通过后,第五学期转为博士研究生。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学期学习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可在第四学期申请硕士-博士连读的考核,考核通过后,第五学期转为博士研究生。 二、申请及审批手续 (一)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直接选择硕士-博士连读培养模式 1、各学部、院系及时向新入学的学术型研究生宣传学校有关硕博连读政策,新生需在入学三周内填报《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 2、各学部、院系可依据当年博士研究生招收名额会同有关博士生导师对申请硕士-博士连读的研究生按一定比例进行筛选。 3、各学部、院系需在新生入学四周内将本院系申请硕士-博士连读生名单及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二)硕士研究生第四学期选择硕士-博士连读培养模式 1、未在新生入学时选择硕士-博士连读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在第四学期提出硕士-博士连读申请。 2、各学部、院系可依据当年博士研究生招收名额会同有关博士生导师对申请的研究生按一定比例进行筛选。 三、学制与培养模式 (一)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的学制为5-6年(含硕士阶段)。博士阶段若在4年内不能完成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学习年限超过5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博士阶段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含休学时间)。 (二)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1、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直接选择硕士-博士连读培养模式 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时间为2年左右,第二阶段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为主,时间为3年左右。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必须经过一次资格考核,资格考核在第四学期进行。凡通过考核者,即取得博士生资格,从第五学期转为博士研究生。未通过考核者,可以转为硕士研究生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二OO七年四月修订)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本校暂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授予硕士学位,按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五个学科门类授予博士学位。 第三条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由学校报请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四条本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博士级学位组织。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由本校主要负责人和指导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教授25-27人组成,任期二到三年,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产生是根据各院、系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的多少,由院、系学术委员会提出候选人,经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征求意见和协商后,最后由校长审定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后公布。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按相近和相关学科设若干学科评定组,学科评定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组长和副组长应是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组员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聘任。 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7-15人组成,任期二到三年,分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分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担任。分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是:经院、系学术分委员会协商推荐,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最后由校长批准。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教授组成,应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有博士点的院、系,博士生导师应在分委员会成员中占较大比例。 第五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 (一)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 1、听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授予工作的汇报; 2、作出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

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大纲——816材料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6 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选择或填空题)占20%,主观题型(计算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占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1、明确认识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2、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杆件变形基本形式 3、掌握内力、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和截面法 二、轴向拉伸和压缩 1、掌握轴力的计算,会画轴力图 2、掌握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3、掌握胡克定律,会计算简单拉压杆系节点位移 4、掌握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5、掌握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概念 6、掌握材料的强度指标、塑性指标和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 7、会计算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8、了解应力集中现象 三、剪切与挤压 1、了解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实用计算方法 四、扭转 1、会计算扭转外力偶矩 2、掌握扭矩的计算,会画扭矩图 3、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4、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计算和刚度条件 5、掌握剪切胡克定律和切应力互等定理,掌握切变模量的概念 6、会计算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 7、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特点 五、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掌握图形的静矩、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 2、会用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等计算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六、平面弯曲 1、了解平面弯曲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2、掌握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和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3、熟练绘制梁和平面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4、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和正应力强度条件 5、掌握简单截面梁的切应力计算和切应力强度条件 6、了解弯曲中心概念 7、掌握梁的挠度和转角概念

大连理工大学双学士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双学士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报名无辅修要求的专业: 1.英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3.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报名有辅修要求的专业: 4.土木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5.工程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6.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7.金融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8.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9.日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英语专业 招生对象:已修满原专业所有学分,学习成绩优良,对英语有专业需求的2011级应届毕业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30分以上或六级425分以上。具体面试安排请及时关注教务处主页“重要信息”栏中的通知。 要求:一年内修满双学位所要求的42学分课程,成绩合格。 说明:“原专业+英语”培养计划参照了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2015年入学适用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招生对象:已修满原专业所有学分,学习成绩优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专业需求的我校2011级应届本科毕业生。具体面试安排请及时关注教务处主页“重要信息”栏中的通知。 要求:一年内修满双学位所要求的41学分课程,成绩合格。 说明:“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计划参照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类、信息管理类、信息应用类、专题训练类等四大模块。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 管理与经济学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5年入学适用

英语考博复习资料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英语三》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0分) 1. We can obtain knowledge from other sources ___ books.. A.beside B.besides C.apart D.in addition 2. This movie is not ___ for children to see; it contains too much violence and too many love scenes.. A.profound B.valid C.upright D.decent 3. Without proper lessons, you could ___ a lot of bad habits when playing the piano.. A.keep up B.catch up C.pick up D.draw up 4. When she heard the bad news, she ___completely.. A.broke away B.broke down C.broke out D.broke through 5. As you have seen, the value of a nation‘s currency is a ___ of its economy.. A.response B.revelation C.reaction D.reflection 6. We‘ll visit Europe next year ___ we have e nough money.. A.lest B.until C.unless D.provided 7. She was so angry that she felt like ___ something at him.. A.to throw B.throwing C.to have thrown D.having thrown 8. A mother naturally feels ___ towards her children.. A.protective B.protestant

材料力学性能大连理工大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 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裁,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13.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 14.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晶体学平面--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15.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16.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二、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 答:E 弹性模量;G 切变模量;r σ规定残余伸长应力;2.0σ屈服强度;gt δ金属材料拉伸时最大应力下的总伸长率;n 应变硬化指数 【P15】 三、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合金化、热处理、冷塑性变形等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大小,但是不改变金属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组织虽然改变了,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未发生改变,故弹性模量对组织不敏感。【P4】 四、 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P21】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 五、 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都是穿晶断裂,为什么断裂性质完全不同?【P23】 答:剪切断裂是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离而造成的滑移面分离,一般是韧性断裂,而解理

2015年材料力学性能思考题大连理工大学讲解

一、填空: 1.提供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二,提高材料的,或降低。 2.退火态和高温回火态的金属都有包申格效应,因此包申格效应是 具有的普遍现象。 3.材料的断裂过程大都包括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根据断裂过程材料的宏观塑性变形过程,可以将断裂分为与;按照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途径,分为和;按照微观断裂机理分为和;按作用力的性质可分为和。 4.滞弹性是指材料在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的现象,滞弹性应变量与材料、有关。 5.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现象。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有和。 6.单向静拉伸时实验方法的特征是、、必须确定的。 7.过载损伤界越,过载损伤区越,说明材料的抗过载能力越强。 8. 依据磨粒受的应力大小,磨粒磨损可分为、 、三类。 9.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为、和。10.韧性断裂的断口一般呈杯锥状,由、和三个区域组成。 11.韧度是衡量材料韧性大小的力学性能指标,其中又分为、 和。 12.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正应力分量较大,切应力分量较小,应力状态较硬。一般用于塑性变形抗力与切断抗力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试验;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应力状态较软,材料易产生塑性变形,适用于在单向拉伸时容易发生脆断而不能充分反映其塑性性能的所谓脆性材料; 13.材料的硬度试验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这样的应力状态下,几乎所有金属材料都能产生。 14.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大体上可以分为 、和三大类;在压入法中,根据测量方式不同又分为 、和。 15. 国家标准规定冲击弯曲试验用标准试样分别为试样 和试样,所测得的冲击吸收功分别用 、标记。 16. 根据外加压力的类型及其与裂纹扩展面的取向关系,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有、和。 17. 机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有、、三种。 18.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包括、、、 、断裂等五个阶段。 19.内耗又称为,可用面积度量。 20.应变硬化指数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测量形成拉伸颈缩时的。应变硬化指数与金属材料的层错能有关,层错能低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 附各学院专业设置.doc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 院专业设置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目录附各学院专业设置 更新:2020-01-06 17:39:34 每个大学开始的专业都不相同,本文为大家介绍关于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的相关知识。 包含大连理工大学有哪些系、大连理工大学各个系有什么专业和大连理工大学相关文章推荐的文章。 一、大连理工大学有哪些系和学院学院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与安全学院化学学院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建设管理系工程力学系船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中文系公共管理系法律系哲学系建筑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国防教育学院二、大连理工大学各个系有哪些专业学院专业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本)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 能源化学工程(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本)

应用化学(本) 制药工程(本)化工机械与安全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 安全技术工程(本)化学学院化学(本) 应用化学(本)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本)环境学院环境科学(本) 环境工程(本)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工程(本) 生物技术(本)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本)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水利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本)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国际班(本)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 土木工程(本)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本)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本)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含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本)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本)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本)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本)金属材料工程(本)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 功能材料(本)能源与动力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本)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本)新闻与传播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

考博英语翻译热点词汇

学苑教育名师倾情奉献考博英语翻译热点词汇 总裁助理assistant president 综合治理comprehensive treatment 安居工程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urban residents 信息化information-based;informationization 智力密集型concentration of brain power;knowledge-intensive 外资企业overseas-funded enterprises 下岗职工laid-off workers 分流reposition of redundant personnel 三角债chain debts 素质教育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豆腐渣工程jerry-built projects 社会治安情况law-and-order situation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 台独"independence of taiwan" 台湾当局taiwan authorities 台湾同胞taiwan compatriots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taiwan is an inalienable part ofthe chinese territory. 西部大开发development of the west regions 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风险投资risk investment 通货紧缩deflation 扩大内需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cai) 网络空间cyberspace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网民netizen(net citize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