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作者:————————————————————————————————日期: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每课知识点1-38课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每课知识点 Lesson1-2 Excuse me! 对不起!Is this your…?这是你的…吗? 语言点:与陌生人说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Excuse me.译成汉语:劳驾或打扰一下。Yes?什么事?Yes. 是的。Pardon?请再说一遍。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语法点:主系表结构this为主语,名词做表语 一般疑问句以及它的肯定回答。Is this your handbag? Yes, it is. Lesson 3-4 Sorry, sir. 对不起,先生。Is this your…?这是你的…吗? 语言点:询问某物是某人的吗 语法点:简单的否定句。It isn’t my coat. 一般疑问句的否定形式Is this your umbrella?—Is this not your umbrella? Is this your ticket?---Is this not your ticket? (回答时要根据事实来回答)Lesson 5-6 Nice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What make is it? 它是什么牌子的? 语言点:如何介绍别人。This is Miss Sophie Dupont. Nice to meet you. 询问物品的牌子:What make is +单数可数名词? 语法点: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主系表结构。She is French. He is German. It’s a V olvo.(L6) a/an 的使用。选择疑问句---一般选择疑问句和特殊选择疑问句Lesson 7-8 Are you a teacher? 你是教师吗?What’s your job?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语言点:如何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询问职业的表达法。 What’s your job? 询问国籍的表达法。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语法点:主语为第二人称的主系表结构。Are you French? 特殊疑问句Who, what, whose, how old, how many… Lesson 9-10 How are you today? 你今天好吗?Look at…看… 语言点:朋友或熟识的人之间如何相互问候。How are you? I’m fine. / I’ m very well. Thanks, and you? Nice to see you. 语法点:主系表结构:主语+be动词+形容词,用来描述主语的外形特征。 She is tall/ old/ clean/thin/ lazy. 介词短语表示位置near the window on the television on the wall Lesson11-12 Is this your shirt? 这是你的衬衫吗?Whose is this/that…?这…是谁的或那…是谁的?This/ That is + 物主代词+ 单数可数名词。 语言点:询问东西是谁的whose 引导的问句 语法点:名词所有格 特殊疑问句:whose +名词+is this/that? This/ That is +名词所有格/所有格代词 区别:This is my book.---- Whose book is this? (做形容词) This book is mine.---Whose is this book? (做代词) 表示所有关系的物主代词(名词性和形容词性) Lesson 13-14 A new dress 一件新连衣裙What colour’s your …? 你的…是什么颜色的? 语言点:询问颜色和复习各种颜色的词汇。不可分割的the same 英语整十数字的表达法,百位数的英文表达法。 句子中的斜体字的意义及读法。 语法点:特殊疑问句---What colour is your…what 作形容词,修饰colour 祈使句---意义,用法,结构,否定式 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及相应的be动词 Lesson 15-16 Your passports, please. 请出示你们的护照。Are you…? 你们是…吗? 语言点:猜国籍的问句:Are you +表国籍的词汇?翻译成“你是…国人吗?” 询问物品的颜色:What colour are your…?你们的…是什么颜色的? Are these your…? 这些是你/你们的…吗? 语言点:名词的复数变化方法,及读音---清清浊浊(1) 复习一般疑问句 不定冠词a, an的用法 Lesson 17-18 How do you do? 你好!What are their jobs?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语言点:初次相识相互问候. How do you do? (注意回答相同:How do you do!) 询问职业:What’s your job?/What are you? /What do you do? Who引导的疑问句,用来对人的身份或姓名提问。 Who is that girl? She is Lily, she is my classmate. How 引导的问句,用来询问人的状态或特征:How is your mother? She is very well. She is very nice. What 引导的问句,用来询问人的职业:What is your mother? She is a doctor. 整百数字和千位数字的英文表达法 语法点:名词复数的变化方法及发音及不规则名词的复数变化方法(2)Lesson 19-20 Tired and thirsty 又累又渴Look at them! 看看他们/ 它们! 语言点:询问发生了什么事:What’s the matter with sb. / 代词的宾格?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

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因为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3.试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答: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可区分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即“人类例外范式”(HEP)和“新生态范式”(NEP)。 (1)两种范式的观点对比 “人类例外范式”的观点“新生态范式”的观点 ①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 ②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①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 ②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重点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教学重点 Lesson One 1)一般疑问句:由BE 动词开头,并用YES 或NO 回答的问句。 EG:Is this your handbag ? Yes ,it is . No, it isn’t. 2) BE 动词简单的讲一下 Be ( am is are ) I am , he she it (is ) you we they ( are ) 用student 举例: I am a student . He ( she ) is a student . Lesson Three 1)复习一般疑问句及回答。 2)教授句型:here’s (倒装句) Eg: Here is my ticket . Here is your umbrella and your coat.. 3)重点掌握:否定句:(BE 动词后加NOT 组成。含有“不”的意思的句子。是陈述句 的一种。 Eg: This is not my umbrella . Lesson five 1)复习BE动词的用法: 2)重点句型:介绍别人时:This is ….. and This is …. 3)教授国籍(大点的学生教授国家和国籍。)这里第一次输入国籍的询问方式(what nationality ……) 4)提一下:a / an Lesson seven 1)复习BE 动词,教授BE 动词的缩写形式。 Eg :I am = I’m 2)重点教授特殊疑问句:What’s ….job 3)重点掌握各种职业。 4)重点掌握问国籍的问法。(多出一些就画线部分提问的题目) 5)a/an 本课过关。 Lesson nine 1)复习BE 动词。 2)重点讲述HOW 的疑问句,区别how are you ? How is …. 3)适当扩展回答:fine , very well soso, pretty good . 4)进反义词的比较。(可出一些填空比较题。) Lesson eleven 1)复习BE 动词 2)Whose 的特殊疑问句。(Whose shirt is that? ) 3)名词的所有格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their our its Lesson thirteen 1)重点掌握疑问句What color’s …..are ….. 2)复习或者学习颜色。 3)复习名词所有格,物主代词。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重点语法知识点汇总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重点语法知识点 时态: 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 时,过去将来时。 词性: 动词现在分词、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助动词、情态 动词、半情态动词的使用。动词不定式。反身代词、不定代词。特殊疑问词。 句式: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 语态: 被动语态。 结构: There be 结构。 语序: 倒装。 (请您记住以下新概念英语一册1-144课的所固定搭配短语) 英文 中文 I beg your pardon 请您在重复(说) Nice to meet you ( too )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Look at ? 看? How do you do 你好 Be careful 小心 A loaf of 一个 A bar of 一条 A bottle of 一瓶 A pound of 一磅 Half a pound of 半磅 A quarter of 四分之一 A tin of 一听 Hurry up 快点 Next door 隔壁 Black coffee 不加牛奶的咖啡 White coffee 加牛奶的咖啡 Come home from school 放学回家 Come home from work 下班回家 In the morning 早上 In the afternoon 下午 In the evening 晚上 At noon 中午 At night 夜里 At the moment 此刻 What' s the time? 几点钟? Come upstairs 上楼

新概念英语第1册第87-88课课重点语法

新概念英语第1册第87-88课课重点语法 第87-88课的内容: 一、重要句型或语法 1、现在完成时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基本形式为have/has done。本课侧重的是标志性词语yet的用法和不规则的过去分词。如:Have your mechanics finished yet? 二、课文主要语言点 Is my car ready yet? 1)ready,准备好了的。 2)yet用于疑问句,起加强语气作用。 What's the number of your car? It's LFZ 312G. 1)What's the number of ...?,用来询问某物的号码,如:What's the number of your phone?,相当于What's your phone number? 2)汽车牌照的号码只要按顺序逐个读出即可。 When did you bring it to us? I brought it here three days ago. 1)此处动词采用一般过去时,是因为他们在讨论的是三天前发生的事情。 2)bring sth. to sb.,把某物带给某人。 3)可复习ago表示过去时间的用法。 Ah, I remember now. 注意remember的读音和拼写。 Have your mechanics finished yet? No, they're still working on it. 1)finish,完成,结束。如果后面再接动词,要用doing,如finish working。 2)此处yet用来加强语气。 3)still,仍然,用来加强语气。 4)work on sth.,忙于。 Let's go into the garage and have a look at it. 1)Let's用来引导祈使句,后面要接动词原形。 2)注意garage的发音:美 [ɡ?'rɑ??] ;英 ['ɡ?rɑ??]。 3)have a look at sth.,看一看某物。 Isn't that your car? Well, it was my car. 1)Isn't在此用来引导反问句。 2)此处的was用了斜体,起到强调作用,意思是这车子曾经是我的,但现在不是了。意思是:车子坏得已经认不出来了。 Didn't you have a crash? have a crash,表示出车祸了、撞车了。crash作为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课件

社会学概论郑杭生 第七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含义、 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基本观点:①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③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另一方面,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协定而确定的④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两个主要派别:①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他们认为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个案研究、非结构式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来阐释互动过程②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主张用实证主义方法来研究互动结构。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和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提倡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缺陷:①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②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③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二、角色理论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①互动是角色的互动②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一、参照群体理论

①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②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 ③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 ④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工具,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和更深入的层次增进了我们对社会互动的理解 ⑤缺陷:将社会关系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个体所属的社会结构,难以全面解释社会互动的特点 二、戏剧理论(印象管理理论) ①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互动的特点 ②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③指出四类人际礼仪:a、表达式礼仪:用来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恭维和感谢等b、回避式礼仪:表示对他人隐私与个人空间的尊重c、维系式礼仪:用来维系人际关系,使之不中断d、认可式礼仪:用来表示对别人身份的认可 ④缺陷: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三、社会交换轮 ①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就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②认为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③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④缺陷:忽略了人类行为的社会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5个命题:a、成功命题:某种行为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为b、刺激命题:现在的刺激越与过去得到酬赏的某种刺激相似,就越愿意采取这种行动c、价值命题:一种行动越有价值越有可能被采取d、剥夺-满足命题: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种酬赏,随后的同样酬赏对他而言就越没有价值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新概念英语1(上)重点知识整理

Lesson 1~2 Excuse me! 高频词汇&短语: 1. excuse me 打扰,对不起 2. yes? 是的,什么事? 3. handbag n. (女用)手提包 4. pardon int. 原谅,请再说一遍 5. thank you 谢谢你(们) 经典句型: 1. Is this your handbag? 这是你的手提包吗? 2. I beg your pardon? 对不起,请再说一遍? 3.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s a lot. / Many thanks. 非常感谢。 不用谢。 4. Not at all. / You are welcome. /It’s my pleasure. 重点语法: 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你的(your),我的(my),他的(his),她的(her),它的(its),我们的 (our), 你们的(your), 他们的(their),用在名词前。 她是she is=she’ 他是he is=he’s, 你是you are=you’re, 2. be动词:我是I am=I’m, 他们是they s, 它是it is=it’s, 我们是we are=we’re, 你们是you are=you’re, are=they’re. 3. 一般疑问句:be动词+主语+其他成分? 肯定回答:Yes, 主语+be;否定回答:No, 主语+be+ not. 实用对话: 1. --打扰一下!Excuse me! --什么事?Yes? 2. --这是你的手表吗?Is this your watch? --对不起,请再说一遍。Pardon?/ I beg your pardon? Lesson 3~4 Sorry, Sir. 高频词汇&短语: 1. umbrella n. 伞 2. suit n. 一套衣服 3. sir n. 先生 4. daughter n. 女儿 5. number five 五号

郑杭生社会学理论发展

郑杭生先生社会学理论发展 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与社会互构论 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究竟是什么?郑对于一个刚刚从“文革”阴霾中走出来的国家,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社会场景,“迫切需要社会学家回答一系列社会有序运行和学科建设的问题”。他的回答便是“我们要建立的社会学就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这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提出就是基于对建国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特别是“文革”期间恶性运行状态的反思,再加上严复的社会学定义“研究社会治乱兴衰之由”的启发创造出来的。提出社会运行的概念,并把社会运行区分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三种类型,并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探究社会运行的诸多条件、机制及其内在关联,也便建构起了先生的第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社会运行论”。这个理论的建构既传承了中国学术千百年来从“治乱兴衰”考察社会历史的特有传统;也没有背离自孔德开启的西方社会学所延续的“秩序与进步”、“结构与过程”等恒久的学科主题;同时该理论也直接规定了中国社会学学科的独特性质、规定了这门学科服务于我国社会现实的方向和主要途径。尽管该理论的提出一度受到质疑和批评,但是不可否认,在先生苦心经营的社会学学术共同体里,该理论已经成为基本一致的学术观点被一批批学生所传承和应用,无论微观层面的家庭社会学研究、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研究,还是宏观层面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建设与发展、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研究;无论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还是分支社会学的政治社会学、法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环境社会学、道德社会学等研究。 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社会变化开始在方方面面展现,利益结构的调整、社会关系的疏离、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恰是中国社会学必须面对且必须作出解释的,这是一门学科的使命。全方位变革的时代需要总能产生它所需要的思想,先生1987年开始使用“转型”概念,1989年进一步提出“社会转型”和“转型社会”范畴,继而又提出“社会转型效应”、“社会转型度”与“社会转型势”概念并对之进行具体化和操作化。社会转型度( 具体分为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和向度五个次级概念) 和/ 社会转型势( 具体分为优势级、中势级和弱势级等) 两个基本概念; 社会转型有别于体制转轨,确指社会结构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社会结构是社会中各种社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化或模式化的体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社会关系中占有特定的社会地位,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原来由次级制度化结构如所有制、身份制、单位制和行政制等所规定的社会成员的身份体系弱化,结构弹性增强;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流动空间的出现使国家与社会分离,体制外力量增强,自主性社会成长等。结构转型含括了中国利益格局、社会控制、文化模式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方面的转型,由此建构起先生的第二个理论体系“社会转型论”。该理论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6.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

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归纳与讲解短语词组归纳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知识点归纳与讲解短语、词组归纳 由动词开头构成的短语、词组很多。复习时应分类处理: 一、动词+介词 1.look at…看…,look like …看上去像……, look after …照料… 2.listen to…听…… 3.welcome to…欢迎到…… 4.say hello to …向……问好5.speak to…对……说话 此类短语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必须带宾语,但宾语无论是名词还是代词,都要放在介词之后。如: This is my new bike. Please look it after.(×) This is my new bike. Please look after it.(√) 二、动词+副词 “动词+副词”所构成的短语义分为两类:A.动词(vt.)+副词 1.put on 穿上 2.take off脱下3.write down记下 此类短语可以带宾语,宾语若是名词,放在副词前后皆可;宾语若是人称代词,只能放在副词的前面。试比较: First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write down the answer/write the answer down. (√) First listen to the answer, then write down it.(×) First listen to the answer, then write it down.(√) B.动词(vi)+副词。 1.come on赶快 2.get up起床 3.go home回家 4.come in进来 5.sit down坐下 6.stand up起立 此类短语属于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终极笔记

社会学概论郑杭生 第十章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含义 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狭义:相对于初级群体的的次级组织形式,即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组织活动的四项内容:组织的目标结构、组织的心理结构、组织的技术结构、组织的整体活动 社会组织的特征 1、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就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②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 2、特征:①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普遍关系,个体行为要符合组织的要求②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每一组织都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个体只能按照组织的要求行动 ③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标准:现代组织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任何目的都是可能的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2、地位: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有成就地位与归属地位两种 3、角色: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 地位是角色的静态描述 4、权威: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依附于职位。 组织的研究变项 1、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

2、组织研究的特点表现在研究变项的运用,组织内的基本变项包括组织的结构、部门化、操作和相互行为 3、人与组织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人的特征、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能否与组织相认同 4、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生存机制问题、在与环境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 1、含义:组织之间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是由更大的社会母体造成的,这就是组织分类 2、按照功能和目标分类(帕森斯) ①经济生产组织:指制造物品或进行生产的组织,典型形式是实业公司,把经济功能放在首位 ②政治目标组织:指为保证整体社会目标实现而形成的各类组织形式 ③整合组织:指那些从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 ④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 3、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布劳) ①互惠组织:这种组织的成员因共同的兴趣而结合在一起,参与程度较低 ②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③经营性组织:指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活动价值的组织 ④大众福利组织:社会公众都是这类组织的受惠者 4、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艾提佐尼) ①疏远型组织:是利用职权指导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组织 ②功利型组织:以实际性奖励和非实际性奖励为基础的组织 ③道德型组织:以劝导和感召来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被认为是正确的轨道上的组织 5、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①长链组织:指那些需要在时间序列中执行功能的组织形式 ②媒介组织:指将希望保持相互依赖的人群结合在一起 ③集约组织:指将各种各样的工艺技术或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改变人或对象的组织 6、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会设置)【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二章社会设置 12.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设置 1.社会设置的含义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设置是用来安排人们的活动、满足诸如秩序、信仰、生产等社会需要而设立的一套习俗、民俗、行为模式,也就是说,设置是满足社会有机体的功能需要的。 社会设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2.社会设置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值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任何具体的社会设置,都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整和规定,规则的创设、习惯的沿袭,都表达了对特定的互动关系的维持。 (2)社会规范体系 ①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规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指导,也提供了关于他人行为反应的一般模式。 ②社会习俗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习惯或常规具有以下特征: a.习惯或常规是人们在多次的往复实践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具有可重复性、历史性等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点。 b.习惯往往是在人们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时所能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性手段。 c.习惯或常规是自发的,人们对它的遵从往往也是一个主动自觉的或不知不觉地自动遵守的过程。 d.习惯或常规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性较弱,但是一种习惯或常规的接受者往往是该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成员,因而具有较强的维护力量,这种维护力量往往是习惯所能持久的主要原因。 ③规则与社会习俗的约定俗成的性质不同,它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规则的设立,常常是为了调整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④道德规范或宗教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又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 a.与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或宗教规范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b.与社会习俗相似之处在于,都受到社会反应的制约,由人们的普遍舆论、共同意识来维持。 c.宗教规范的维持,来自于人们普遍的精神信仰,还受到政治的或宗教的权威的影响。 ⑤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纂。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之中的利益冲突、利益矛盾,其强制性与一般规则的强制性或外在性不同,来源于国家或政府的权威,有专门机构来执行与维护。 (3)权威与地位结构

《新概念英语语法》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新概念英语语法》第一册: 第一册重点语法知识点都包含: 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 词性:动词现在分词、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助动词、情态动词、半情态动词的使用。动词不定式。反身代词、不定代词。特殊疑问词。 句式: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 语态:被动语态。 结构:There be结构。 语序:倒装。

(请记住以下特殊疑问句的特殊疑问词) 1、Why (有关原因) 2、What (有关事物) 3、Which (有关事物) 4、Who (有关人物) 5、Whose (有关人物) 6、Where (有关地点) 7、When (有关时间) 8、How (有关方法或状态) (英语中无论时间、地点还是人或事都遵循着从小到大的规则。也遵循着先出现地点后出现时间的规则。) 第一部份:词法(请记注以下词性概念,具体的用法参考我们所学过的课文) 一、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等。) 1、记住以下常见系动词

2、记住以下常见助动词 二、冠词(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其词义) 三、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四、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数词等,包含反身代词) 五、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 六、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七、介词(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表示与别的词的关系) 八、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 九、连词(用来加接词与词或句与句) 十、感叹词(表示说话时的感情或口气) 第二部分:词法规则 一、可数名词的复数规则变化 1、一般情况下未尾加“s”。 2、以x,ss,sh,ch,x结尾的名词加“es”。 3、以ce,se,ze,(d)ge结尾的词加“s”。 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变“y”为“i”在加“es”。 5、以元音字母+y结尾的词,直接加“s”。 6、以f,fe结尾的名词一般变“f”或“fe”为“v”在加“es”。(以f或fe结尾的部分 名词可直接加“s”) 7、以o结尾的名词一般加“s”。(部分以辅音字母+o结尾的加“es”) 二、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变化与动词现在分词的变化 1、一般动词过去式在未尾加“ed”。 2、结尾是e的动词加“d”。 3、未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词,先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d”。 4、结尾是辅音字母+y的动词,先变“y”为“i”在加“ed”。 5、动词的现在分词一般情况下在原形后加“ing”。 6、如果以e结尾的动词则去“e”在加“ing”来构成现在分词。 7、如果动词只有一个元音字母,而后面跟了一个辅音字母时,则需双写辅音字母再加“ing” 来构成动词的现在分词。 三、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比较级在未尾加“er”而最高级在未尾加“est”)它 们都遵循着以下规则 1、一般情况下单音节的形容词或副词则在原形未尾加“er”。 2、如果以e结尾的形容词或副词则加“r”。 3、有些以y结尾的双音节词,如果y前面是一个辅音字母则变“y”为“i”在加“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