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理综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三理综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三理综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三理综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2017届高三理综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DNA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

C.受体、限制酶、抗体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2.如图表示两套相同的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B。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3.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和灰色桦尺蠖发生的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5.下列科学发展与科学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正确匹配的是()

选项科学家科学发展使用的技术或方法

A沃森、克里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构建物理模型

B孟德尔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C艾弗里

证实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

噬菌体培养技术

D卡尔文探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参加反应的水同位素标记法

6.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

55-58位的氨基酸

序列

链霉素与核

糖体

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P-K-K-P-…能0

突变型…-P-R-K-P-…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B.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或增加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中加有碘,用其配成的溶液遇淀粉变蓝

B.厕所清洁剂、食用醋、肥皂水、厨房清洁剂四种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使用氯气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有害D.硅胶、生石灰、氯化钙等都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

8.苯乙烯的结构为,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9O4N2

B.在碱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

C.在一定条件下,乙酸、氨基乙酸、蛋白质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

D.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2﹣乙基丙烷

10.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d均可以与c形成两种或多种二元化合物

B.阴离子的还原性d大于c

C.a与d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水的电离

D.常温下,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某种盐的溶液pH=4,则水电离出的H+浓度肯定是1×10-4mol/L 11.为实现实验目的,选用的装置、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装置

A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温度下,取0.1 mol/LKI 溶液,向其中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0.1 mol/L 硫酸,记录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

B配制100mL1.0mol/L NaOH溶液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4.0gNaOH固体,加水到刻度线C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往铁电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D比较H2O2和Fe3+的氧化性将盐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Fe(NO3)2溶液中

12.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 Mg x Mo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

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 x Mo3S4

C.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Mg﹣2xe﹣═xMg2+

13.室温下,用0.1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L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

C.V(NaOH)=20mL时,c(Cl﹣)=c(CH3COO﹣)

D.V(NaOH)=10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 c(H+)>c(OH﹣)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一根轻杆一端

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时,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80N

C.球对轻杆的作用力为2N,方向竖直向下

D.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15、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相同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力F1、F2的作用下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4~6 s内两者逐渐靠近

B.在0~2 s内,F1越来越大

C.4 s末甲、乙两物体动能相同,由此可知F1=F2

D.0~6 s内两者在前进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为8 m

16、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

的光子

B.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

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C.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

D.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

1

2

3

4

n

- 13.6

- 3.4

- 1.51

- 0.85

E/eV

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17、三颗卫星m1、m2、m3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r3,且r1>r2>r3,其中m2为同步卫星。若三颗卫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则A.相同的时间内,m1通过的路程最大 B.三颗卫星中,m3的质量最大

C.三颗卫星中,m3的速度最大 D.m1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小于24小时

18、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

角形,如图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以视为

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下滑到底端,物块与

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在这三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不同;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

物块的速度相同

B.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相同

C.物块沿着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少的

D.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产生的热量是一样多的

19、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

放置,开关S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

止状态,G为灵敏电流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中有从b到a的电流

B.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中有从b到a的电流

C.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从a到b的电流

D.在将S断开后,油滴向下运动,G中有电流通过,且电流方向是从a到b

20、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

26.40 单位:cm 0 38.40

21.60 1 2 3 4

5 6 B .轻绳对m 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增加

C .M 克服轻绳做的功等于M 机械能的减少量

D .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1.如图所示,不带电物体A 和带电的物体B 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A 、B 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与物体A 相连,倾角为θ的斜面处于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整个系统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B 在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3mgsin θ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且轻绳恰好伸直,然后撤去外力F ,直到物体

B 获得最大速度,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此过程中( )

A .物体

B 带负电,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mgsin θ

B .物体B 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3mgsin k

C .撤去外力F 的瞬间,物体B 的加速度为gsin θ

D .物体A 、弹簧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等于物体B 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的 减少量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1 、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系统机械能

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两物体从静止释放,0是

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

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 50g 、m 2=150g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g 取

9.8m/s 2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 ;

(2)在计数点0到计数点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 K = 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 = J ;

23、(9分)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

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 与总电流I 的关系。

图中R 0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S 闭合后:

(1)若电压表2V 的读数为0U ,则I= 。 (2)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 曲线a 。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电池内阻 (填“是”或“不是”)常数,短路电流为 mA ,电动势为 V 。

(3)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 曲线b ,见下图.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 1.5V 。那么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mW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2分)

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坐标系xoy ,Ox 水平,Oy 竖直.在坐标轴上有两点P 、Q ,其中P (0,h ),Q (L ,0)且h

(1)若在第一象限内加上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小球沿x 轴正方向射入,恰好经过Q 点,如图甲所

示.求电场强度E 1的大小;

(2)若在第一象限内同时加上一匀强电场

(未画出)和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小球沿y 轴正方向射入,将做匀速圆周运

动且恰好也经过Q 点,如图乙所示.求电场强

图甲 图乙

度E2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5.(20分)如图所示,一小车上表面由粗糙的水平部分AB和光滑的半圆弧轨道BCD组成,小车紧靠台阶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且左端与光滑圆弧形轨道MN末端等高,圆弧形轨道MN末端水平.一质量为m1=5kg的小物块P从距圆弧形轨道MN末端高为h=1.8m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在小车左端的质量为m2=1kg的小物块Q(可视为质点)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立即将小物块P取走,使之不影响后续物体的运动).已知AB长为L=10m,小车的质量为M=3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碰撞后瞬间物块Q的速度大小;

(2)若物块Q在半圆弧轨道BCD上经过一次往返运动(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不脱离轨道),最终停在小车水平部分AB的中点,求半圆弧轨道BCD的半径至少多大;

(3)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半圆弧轨道BCD的半径为R=1.2m,物块Q可以从半圆弧轨道BCD的最高点D飞出,求其再次落回小车时,落点与B点的距离S为多少.(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26.(14分)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NaCN(C元素+2价,N元素﹣3价),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水解生成氰化氢.

I、(1)NaCN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双氧水氧化法除NaCN:碱性条件下加入H2O2,可得到纯碱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非金属性N C(填“<”、“>”或“=”),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

II、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如图装置制备Na2S2O3.

(3)b装置的作用是.

(4)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

(5)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选填“NaOH溶液”、“水”、“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己知: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

②Ag++2CN—=[Ag(CN)2]—,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取25.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0×10﹣4mol/L的标准AgNO

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mL.

3

(6)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7)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mg/L.

27.(15分)

铈元素(Ce)是镧系金属中自然丰度最高的一种,常见价态有+3、+4,铈的合

金耐高温,可以用来制造喷气推进器零件。

(1)雾霾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NO,可以被Ce4+溶液吸收,生成NO2-、NO3-(二者物

质的量之比为1∶1),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可采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再生Ce4+,其原理

如右图所示。

①Ce4+从电解槽的(填字母序号)口流出。

②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每消耗1mol NO2-,阴极区H+物质的

量减少 mol。

(3)铈元素在自然中主要以氟碳矿形式存在,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 3,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提取CeCl 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①焙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 ②酸浸过程中有同学认为用稀硫酸和H 2O 2替换盐酸更好,他的理由是 。

③Ce(BF 4)3、KBF 4的K sp 分别为a 、b ,则Ce(BF 4)3(s) + 3KCl(aq)

3KBF 4(s) + CeCl 3 (aq)平衡常数为 。

④加热CeCl 3·6H 2O 和NH 4Cl 的固体混合物可得到无水CeCl 3,其中NH 4Cl 的作用是 。

28.(14分)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发展成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1)已知:CH 4、CO 、H 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 kJ ?mol -1、-283 kJ ?mol -1、-285.8 kJ ?mol -1,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CO 2(g )+CH 4(g )= 2CO (g )+ 2H 2(g ) ΔH = kJ ?mol -1。

(2)利用废气中的CO 2为原料制取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 2+3H 2CH 3OH +H 2O 其他条件相同,该甲醇合成反应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O 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 0(填“>”或“<”)

②d 点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O 2的转化率相同的原因是 。

NH 4Cl

Ce(BF 4)3 沉淀

焙烧

CeO 2

CeF 4 HCl 、H 3BO 3

酸浸 CeCl 3 溶液 CeCl 3 KCl 溶液

NaOH 溶液 Ce(OH)3 沉淀 HCl

CeCl 3·6H 2O

KBF 4 沉淀 CeFCO 3

贵州省毕节市梁才学校2021届高三理综10月月考试题

贵州省2021届高三理综10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 B. 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 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 B.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有核仁 C. 中心体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仅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D. 水生植物丽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K+,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3.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 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 37℃ C.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 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4.如右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 1表示细胞外液,2?4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 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 C. 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D. 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明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分别测出三个金属块ABC的质量和体积并标注在图像中,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三个金属块都是实心的且由不同金属制成,则三种金属的密度ρA<ρB<ρC B.若三个金属块都是空心的且由不同金属制成,则三种金属的密度ρA<ρB<ρC C.若三个金属块都是空心的且由同种金属制成,三个金属块实心部分体积VA<VB<VC D.若三个金属块都是空心的且由同种金属制成, 三个金属块空心部分体积VA<VB<VC 2 . 一个最多能装1 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 kg的(ρ水银>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3 .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用钩码完全相同。下列做法中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的是 A.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 B.左边减少1个钩码,右边减少2个钩码 C.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D.左边钩码向左移1.5cm,右边钩码向右移1cm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调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D.摩擦起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 . 一只医用贮存氧气的钢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氧气质量为m,密度为ρ.若为此钢瓶补充氧气,向瓶内充入质量为m的氧气后,则经充气后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B.C.ρD.2ρ 6 . 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中的 A. B.C.D. 7 . 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8 . 几个同学对图中所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纸风车会转动起来,是由于火焰上方空气的密度变大了

2020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2020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Al:27 Mg:24 O:16 H:1 Ba:137 S:32 C:12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可用作干燥剂和催化剂的载体 B.用SO2漂白纸浆和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的原理不相同 C.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 D.废旧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H4Cl溶液处理焊点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 N A B.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的H+离子数目为0.1N A C.0.2 mol 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6.72L D.1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9.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 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 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l溶液混合:Mg2++2OH-=Mg(OH)2↓ D. 用双氧水和稀硫酸处理印刷电路板:Cu+H2O2+2H+ =Cu2++2H2O 10.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O3+Cl === ClO+O2ΔH1; ClO+O === Cl+O2Δ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O3+O===2O2的ΔH=E1-E3 B.B.O3+O===2O2是吸热反应 C.ΔH=ΔH1+ΔH2 D.D.2O2===O3+O 是放热反应 11.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350mL 2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A.0.21 mol B.0.25 mol C.0.3 mol D.0.35 mol 12.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18届高三4月月考理综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双流区2018届高三数学4月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Na 23 第Ⅰ卷(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命活动中,细胞膜没有直接参与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B.效应T细胞与祀细胞密切接触 C.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 D.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 2.研究发现,VPS4B(种蛋臼质)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在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下调VPS4B的含量,细胞分裂周期各时期比例变化如下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细胞分裂周期各时期细胞数目比例(%)

67.24 19.78 12.98 A.VPS4B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致细胞周期缩短 B.核糖体中合成的VPS4B不需加工即可发挥调控作用 C.下调VPS4B的含量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D.VPS4B可能在S期与G2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质粒是细菌中的有机分子,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质粒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产生4种化合物 B.质粒能够自主复制 C.质粒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质粒是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4.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B.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实验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5.下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生长(以花的直径表示)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促进生长 B.赤霉素浓度越高,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2020级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题 2020.10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必须用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注意:共50分,1---7题为单选,其余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理想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2.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从A 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 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 别是( ) A . 23R π、23R π B .2 3R π、2R C .2R 、2R D .2R 、2 3R π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D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度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0<t <2s 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7.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 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v 1+v 22 , v 1+v 2 2 B. v 1-v 22 , v 1-v 2 2 C .0, v 1-v 2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8.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2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则在这2 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 2 B .3 m/s 2 C .5 m/s 2 D .7 m/s 2 10.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0.4m ,则( ) A .第1s 末的速度为0.4m/s B .加速度为0.8m/s 2 C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 D .在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卷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填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中性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二、实验题 11、(12分)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A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A R

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三9月月考理综试题

新都一中高2018级九月月考 理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淀粉、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大分子物质 B. 脂肪、肝糖原、淀粉均为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C.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D. 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内膜面积较大,有利于酶的附着 B.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面积较大,有利于光能的吸收 C. 人体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会进行中心体复制,以形成纺锤体 D. 核膜上具有核孔,可作为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 3.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 KNO3溶液的起始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浓度 B. 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浓度较大 C. ab段中细胞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KNO3溶液 D. b点对应的时刻,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浓度相等 4.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图曲线 C. 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5.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 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分别选甲、乙、丙、丁为材料来演绎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 B. 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丁个体DdYyrr测交子代一定会出现比例为1:1:1:1的四种表现型 D. 用丙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 6.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新人教2011-2012学年度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A 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 声音的发声靠的是物体的 , 停止,声音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 。 2. 以同样的入射角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 3. “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与 镜相似;后者说的是光的 ,“疑水浅”的意思是站在湖边向湖底看,觉得湖底比实际的 些。 4. 下面列出一些物理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有 ,光的折射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①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②阳光下树林的影子;③小孔成像;④平面镜中的像;⑤放大镜中的像;⑥太阳照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的光斑。 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 6. 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对光有反射作用的有: ,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 7. 如图所示,MN 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线,PQ 为法线,根据图示,MN 下放的物质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 8. 一个人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以4.5m/s 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他的像对人的速度为 m/s 。 9. 如果眼球的 ,或者晶状体的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 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造成近视眼。 10. 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 ,在柏油、松香、明矾、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是 。 11.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磨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 并且汽化,在这两种物态变化中都要 ,使火箭头部不致过高。 12.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且在患者身上擦 上酒精。这里用的主要物理方法是① ;② 。 13. 物体的 用温度表示,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 14. 在大容器A 和小容器B 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 底部加热使A 内水沸腾, 继续加热,容器B 内水的温度 达到沸点, 沸腾。(填“能”M N P Q 2 3 1 6 5 4 学校: 班级: 姓名:

甘肃省张掖市高三理综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三理综 第Ⅰ卷 (共126分) 一、选择题 1.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某结构,经检测其内含有核酸、蛋白质等物质,且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该结 构既能消耗水,又能产生水,既能消耗ATP又能产生ATP,则该结构 A.产生的ATP主要用来进行暗反应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B.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但是需要用甲基绿将其染成绿色 C.可能是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细胞不一定含有该结构 D.可能是细胞质基质,在此处进行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2.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 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 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 ..的是 A.PCNA可能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C.PCNA经核糖体合成,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D.肝癌病人体内的PCNA可能含量较正常人高 3.如图是利用某农作物品种①和品种②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几种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③与⑥是同一个物种 B.过程Ⅵ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两种工具酶 C.过程Ⅴ使用的药剂作用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D.过程Ⅶ产生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4.右图甲中4号为M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M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M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下图乙。下列有关 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M病的致病基因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 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 D.3与一M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M病孩子的概率为1/6 5.某家族中有白化病和色盲的致病基因,右图为基因型为AaX B X b个体 ① a b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 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 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B.

C.D. 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8.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1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A.6m/s2B.4m/s2C.3m/s2D.12m/s2 12.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高三理科综合月考(10月)生物试题

高三理科综合月考(10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活细胞是病毒生命活动的场所 B ?当细胞膜的通透性与细胞壁的通透性相同时,则细胞已死亡 C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 .中心体有无是细胞能否进行有丝分裂的前提条件 2.紫色水萝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已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 的颜色无明显 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C.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D.加温破坏了液泡结构 3?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物质A 表示蛋 白质,物质 B 表示磷脂 B . E 的结构特点是具 有 一定的流动性 C ?抗体的分泌体现了 E 的选择透过性 D ?完成③、④、⑤功能 的 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O 1—①(光合件用) f ②(动力工厂乍- —③(蛋白质运输通道〉 —④(植翩细胞壁坯成) —⑤〔牠物渗透吸水) —⑥(合底酶) 4.下列有关“ S'型曲线K 值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A. x 轴为温度,y 轴为果胶酶催化苹果泥产生果汁的量,则对 应的c 点时的温度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B. X 轴为光照强度,Y 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 点提高 的浓度,K 值将改变 C. X 轴为时间,Y 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 b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 传因素,K 值将改变 D. X 轴为氧气分压,Y 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率,在 C 点时中耕松土, K 值将改变 5.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 a 、b 、c )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 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a 、b 、c 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 > b > c B ? a 、b 、c 表示 pH 值,贝U c > b > a C ? a 、b 、c 表示酶的浓度,则 a > b >c D ? a 、b 、c 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 c > b > a L2J CQ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02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min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C.学生书桌高度大约1.2 m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1 mm 2.笛子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 ( ) A.空气柱振动 B.嘴唇振动 C.手指振动 D.笛子外壳振动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4.“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声而知人,这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5.图1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20 ℃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 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 ℃~100 ℃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 ℃ D.常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 7.如图2所示装置是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的,用该装置进行小孔成像实验时,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烛焰的正立像 B.烛焰的倒立像 C.正方形光斑 D.圆形光斑 图2 8.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在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 B.阳光下,树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 C.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彩虹 D.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9.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

高三理综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理科综合 2016年10月本试卷共14页,3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硅肺的病因与溶酶体缺乏某种酶有关 D.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 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并只能在活细胞内发生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D.可以选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用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3.将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分子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B.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 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C.当从清水转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D.用蚕豆叶下表皮观察到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保卫细胞中 4.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所测气体可以是O2 B.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有机物有积累 C.图1中与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减少、增加 D.处于图1中的DB段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只有C、D 5.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寿命一般只有120天左右,人类的精子寿命更短,一般只能存活几个小时。

2020届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 新版 人教版

2019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 、Al 27 、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 ) 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 .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 .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 糖 C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NA …—A —T —G —C —… RNA …—U —A —C —G —… 甲 A —P~P~P 乙 A 丙 C 12H 22O 11 丁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 .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 .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 .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理综

- 1 - 秘密★启用前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 理综 物理试题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和选做题三部分,满分110分.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学生必做;选做题有两题,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角速度时刻改变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时刻改变 C .物体只有在恒力作用下,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转速越小,周期越小 2.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 B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C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D .开普勒用了多年的时间研究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科学的数学计算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3.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题16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5.0×104N B .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2.0×105N C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D .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4.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可粗略地认为是圆形,各行星的半径、日星距离和质量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天王星公转的周期最接近于 A .7 000年 B .85 年 C .20年 D .10年 5.如题18图所示的木板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由一段圆弧面相连接。在木板的中间有位于竖直面内的光滑圆槽轨道,斜面的倾角为θ。现有10个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的均匀刚性球,在施加于1号球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均静止,力F 与圆槽在同一竖直面内,此时1号球球心距它在水平槽运动时的球心高度差为h 。现撤去力F 使小球开始运动,直到所有小球均运动到水 平槽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整个运动过程中,2号球对1号球所做的功为(不考 虑小球之间的碰撞) A .θsin 4mgr W = B .θsin 5mgr W =

2020年上海市初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温馨提示: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收集证据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人步行速度约4km/h 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3.如图1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 响度 B.乙图中,敲 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4.如图2是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 D .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看到的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伽利略望远镜 ⑤远视眼镜。其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 .③② B .④③ C .⑤④ D .②① 6.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甲 乙 丁 丙 抽气 图2 图1

2019-2020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 理综(化学部分答案不全)

2019-2020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答案不全) 考试时间15 0分钟 出题人:潘健、陈庆华、陈小萍审题人:王杰飞、陆惠金、伍灵芝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生物1—5小题,化学6—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入相应科目的答题卷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S:32 Mg :24 Al :27 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A.46 B.23 C.4 D.0 2.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来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当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 A、细胞液 B、蔗糖溶液 C、空气 D、清水 3.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A、多种氨基酸 B、各种多肽和氨基酸 C、CO2、H2O和尿素 D、多种氨基酸、CO2、H2O和尿素 4.、实验表明,Mo是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中不可缺少的组分,植物生活在缺Mo的营养液中,新生组织易发生变形,出现色斑。由此可见,Mo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A、离子状态 B、分子状态 C、不稳定化合物 D、稳定化合物 5.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2H6 和C2H4所含碳原子数为0.2 N A B.2 L pH=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均为0.2 N A C.1.6gNH-2含有电子数为NA D.1mol Cl2与足量的烧碱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 A 7.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4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5级高三12月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物理部分l至4页,化学 部分5至8页,生物部分9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衙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和选做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 物理(共11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 a,则葡萄枝对重为G的蜗牛的作用力为 A.Gsina B.Gcosa C.G D.大于G 2.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 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 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 点。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 的水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滴处于失重状态B.水滴处于平衡状态 C.水滴处于超重状态D.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3.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器R1、R2以及电源E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Rl的滑动触头在图示位置时,Cl、C2的电量相等。现要使Cl的电量大于 C2的电量,应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