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 2009.08

命题人:刘英波、潘俊玲、李宏图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O -16 Na-23 S-32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 分子,而待测DNA 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如果这些待测的DNA 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 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即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 .待测的DNA 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C .基因芯片技术可用来筛选农作物的基因突变

D .基因芯片技术将来可以制作“基因身份证”

2.2007年10月,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及其团队宣布,他们通过将取自不同种生物的基因连接并成功移植到一个没有染色体的细胞中,创造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人造生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造生命”的诞生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制造生命

B. “人造生命”的诞生可能引发制造新物种等问题的争论 C .“没有染色体的细胞”为导入基因的表达提供了能量、酶系统等

D .“人造生命”诞生过程类似于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重组 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的是 A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突变植株 B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制备纯度高的抗流感病毒的抗体

C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均可获得完整生物体

D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将两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粉进行细胞杂交,可获得二倍体可育植株 4.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图为该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B .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C .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之后的胚胎进行

D .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 终止于生命结束

5.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B .“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C .“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

D .“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6.《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7.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 ,多余的气体R 可用水吸收,则R 是

A .HCl

B .Cl 2

C .CO

D .NH 3 8.下列实验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

P229-1

P229-2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配制150mL0.10mol•L-1盐酸

C.测定中和热 D.分离苯和甲苯

9.NaCl固体中混有下列杂质时,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提纯的是()A.KClO3 B. K2SO4 C. NH4Cl D. NaHCO3

10.14C是碳的一种同位素,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14CH4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8N A

B.7g14C原子形成的石墨中所含质子数为3N A

C.17g甲基(-14CH3)所含电子数为8N A

D.标准状况下22.4L14CO2的分子数为N A

11.50g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ρ g•cm-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mol•L-1,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A.小于50ml B.等于50ml C.大于50ml D.等于50/pml

12.下列实验可以获得预期效果的是()

A.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B.用稀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实验后粘有银的试管

C.用点燃的方法鉴别乙烯和乙炔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13.以下均为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态有机物

B.装置②,可用于检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乙炔

D.装置④,选择合适药品时,可用于制取少量氨气或乙烯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汤姆孙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查德威克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版感光

15.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 )。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16.天然放射性元素Th

232

90

(钍)经过一系形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

208

82

(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He

H

H1

4

2

3

1

2

1

+

+是聚变

B.n

2

Sr

Xe

n

U1

94

38

140

54

1

235

92

+

+

+是裂变

C.He

Rn

Ra4

2

222

86

226

88

+

→是α衰变

D.e

Mg

Na0

1

24

12

24

11-

+

→是裂变

18.t=O 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一t 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 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9.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的圆筒上端为5m,若这个圆筒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圆筒的时间为

A. s3

B. (s)1

3- C. s)1

3

(+ D.s)1

2

(+

P2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