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29
机械装配图的画法-工程概述装配图是用来表达部件或机器的一种图样,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安装、调试和维修时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1装配图的内容(1)一组图形: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规格,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3)技术要求:提出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检验,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4)零件的编号和明细栏: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情况,如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
(5)标题栏: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和比例等。
§2部件或机器的表达•装配图以表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为主,力求做到表达正确、完整、清晰和简练。
•需很好地掌握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各种表达方法和视图方案的选择问题。
•画图时先选主视图,再考虑其它视图,然后再综合分析确定一组图形。
2.1 装配图图样画法2.1.1 实心零件的画法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与对称平面相平行的平面或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如需要特别表明这些零件上的局部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孔等则可用局部剖视表示2.1.2 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画法•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只用一条轮廓线表示,而未接触的两表面用两条轮廓线表示,若空隙很小可夸大表示。
• 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以示区别。
•同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2.1.3 拆卸画法当某些零件遮住必须表示的装配关系时,可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
2.1.4 零件移出画法2.1.5 相邻辅助零件的表示法相邻辅助零、部件用双点画线绘制,一般不应遮盖其后面的零(部)件。
2.1.6 剖视图中再剖视的画法在剖视图的剖面中可再作一次局部剖,采用这种表达方法时,两个剖面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要互相错开,并用引出线标注其名称。
装配图的画法第一节装配图的用途和内容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在进行装配、调整、检验和维修时都需要装配图。
设计新产品、改进原产品时都必须先绘制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画出全部零件图。
装配图一般应包括的内容:(1)一组图形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规格,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3)技术要求提出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检验,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编号和明细栏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情况,如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
(5)标题栏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和比例等。
图11-1 油杯轴承第二节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绘制零件图所采用的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等表达方法,在绘制装配图时,仍可使用。
装配图主要是表达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法、相对位置、运动情况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为此,在绘制装配图时,还需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2.1 规定画法(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画一条轮廓线;不接触表面,应分别画出两条轮廓线,若间隙很小时,可夸大表示,如图(a)、(b)。
(2)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如图(a)、(c)。
(3)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4)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等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的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切绘制。
如需要特别表明这些零件上的局部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孔等则可用局部剖视表示。
当剖切平面垂直于这些零件的轴线剖切时,需画出剖面线。
特殊表达方法 2.22.2.1 沿结合面剖切和拆卸在装配图中可假象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或假象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需要说明时可加标注“拆去××等”。
(1)拆卸与剖视结合。
如图11-1油杯轴承的俯视图是假象用剖切平面沿轴承盖和轴承底座的空隙及上下轴衬的接触面剖切,由于剖切平面垂直于螺栓轴线,故在螺栓被切断处画上剖面线。
任务2 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及画法规定【课题名称】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表达方案的概念;2、掌握主视图的选择原则;、3、掌握其他视图的选择原则。
二、能力目标1、学会判断主视图的选择方向;2、恰当地使用其他视图来补充表达装配结构。
三、素质目标树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理念,体会各种事物互相关联的哲学原理。
例如主视图为宏观表达,局部放大视图等视图为微观补充表达,二者相辅相成,将装配图的细节结构表达完整。
四、教学要求1、掌握主视图的选择原理;2、会利用其它视图辅助表达装配结构。
【教学重点】1、主视图方向选择原则;2、其它视图合理选择办法。
【难点分析】主视图方向判断。
【分析学生】1、基本能读懂装配图的大体结构,对细节结构难以准确研读;2、画装配图难度较大,特别是主视图选择方向往往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会造成表达差异很大,这点对学生的挑战较大,需要从最简单的装配结构入手,逐渐细化。
【教学设计思路】讲授法、演示法、训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多媒体技术、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先展示一个中等难度的装配结构轴测图,再分析其装配结构,与学生互动,分析主视图在哪个方向比较合理。
然后展示其装配图,对比分析其构造,指出主视图选择的重要性。
其后画一个简单的装配结构,引导学生选择主视图方向,绘出装配图。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装配图要正确、清楚地表达装配体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但并不要求把每个零件的全部结构都完整地表达出来。
前面章节介绍的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对装配图同样适用,但由于表达的重点不同,国家标准对装配图还有一些专门的规定。
二、讲授新课1、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装配图同零件图一样,要以主视图的选择为中心来确定整个一组视图的表达方案。
表达方案的确定依据是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2.主视图的选择原则(1)应选择能反映装配体的工作位置和总体结构特征的方位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2)应选择能反映该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线的方位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3)应选择能尽量多地反应该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位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第二节装配图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同样适应于装配图,但由于装配图是用来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联接、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的,所以对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又有一些其他规定。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1、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两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之间只画一条轮廓线,非接触面和非配合面之间要画两条轮廓线。
如图6-6中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为配合面,滚动轴承内圈上端面与轴肩为接触面,都只画一条轮廓线。
但螺钉穿过端盖的通孔为非接触面和非配合面(两零件的基本尺寸不同),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出两条轮廓线。
2、金属剖面符号的画法1)在装配图中,相互邻接的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其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见图6-6。
同一装配图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同、间隔相等,见图6-2。
2)在装配图中,宽度小于或等于2mm的狭小面积的剖面,可用涂黑代替剖面符号,见图6—6、图6—7a。
当两邻接剖面均涂黑时,两剖面之间应留出不小于0.7mm的空隙,见图6—7b图6—6装配图的画法图6—7用涂黑代替剖面线二、装配图的简化画法1.拆卸画法在装配图中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此时结合面不画剖面线见图6—2中A—A。
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需要说明时可加标注“拆去XX等”,女口图6—2中左视图是拆卸螺母、螺栓、油杯后绘制的。
2.假想画法在装配图中用双点划线绘制零、部件的假想轮廓线,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表达运动件极限位置的轮廓线如图6—8主视图所示,三星轮系机构的柄是按位置I时绘制的,当手柄在极限位置Ⅱ、正时,用双点划线绘制其轮廓线。
图6—8 三星轮系传动机构(2)表达与本装配体有联接或安装关系的相邻零部件的轮廓线如图6—8左视图所示,与该机构有安装关系的主轴箱,用双点划线画出。
3.展开画法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各轴间的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影所画出剖视图的方法为展开画法。
模具装配图的画法模具装配图的画法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配合关系。
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为:首先,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其次,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与其他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
在模具装配图中,除了要有足够的说明模具结构的投影图、必要的剖视图、断面图、技术要求、标题栏和填写各个零件的明细栏外,还应有其他特殊的表达要求。
模具装配图的绘制要求须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现总结如下:⑴ 总装图的布图及比例。
① 应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和格式的有关规定(GB/T14689—2022)。
② 可按模具设计中习惯或特殊规定的制图方法作图。
③ 尽量以1:1的比例绘图,必要时按机械制图要求的比例缩放,但尺寸按实际尺寸标注。
④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如图1-72所示。
(a)冲压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 (b)塑料模具总装配图的布置图1-72 模具总装图的布置方法⑵ 模具设计绘图顺序① 主视图。
绘制总装图时,应采用阶梯剖或旋转剖视,尽量使每一类模具零件都反映在主视图中。
按先里后外、由上而下,即按产品零件图、凸模、凹模的顺序绘制,零件太多时允许只画出一半,无法全部画出时,可在左视图或俯视图中画出。
② 俯视图。
将模具沿冲压或注射方向“打开”上(定)模,沿冲压或注射方向分别从上往下看“打开”的上(定)模或下(动)模,绘制俯视图。
主、俯视图要一一对应画出。
③ 左、右视图。
当主、俯视图表达不清楚装配关系时,或者塑料模具以卧式为工作位置时,左、右视图绘制按注射方向“打开”定模看动模部分的结构。
⑶ 模具装配图主视图的要求。
① 在画主视图前,应先估算整个主视图大致的长与宽,然后选用合适的比例作图。
主视图画好后其四周一般与其他视图或外框线之间应保持50~60mm的空白。
② 主视图上应尽可能将模具的所有零件画出,可采用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或局部视图。
装配示意图的画法装配示意图是用线条和符号来表示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装配体工作方式的一种工程简图,它主要表明部件中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连接关系和运转情况,以确保画装配图和重新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装配示意图也是绘制装配图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1)装配示意图的常用符号。
装配示意图用线条和符号来表示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但目前装配示意图的符号还没有统一的规定。
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创造了一些常用零件的符号,其中一些符号被广泛采用,已有约定俗成的趋势。
常用的符号见如下附表,供测绘时参考。
(2)装配示意图的两种常见画法装配示意图的画法也没有统一的规定。
通常,图上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和装配关系,可用较少的线条形象地表示,简单的甚至可以只用单线条来表示。
目前,,较为常见的有“单线+符号”和“轮廓+符号”两种画法。
A ,用“单线+符号”画法画装配示意图 ,“单线+符号”画法是将结构件用线条来表示,对装配体中的标准件和常用件用符号来表示的一种装配示意图画法。
用这种画法绘制装配示意图时,两零件间的接触面应按非接触面的画法来绘制。
图l —2所示为球阀的轴测图、装配图及装配示意图。
图l —2(c)中零件9和零件14,零件10、11和12之间都是接触表面,在图中要用两条线来表示。
其中所有的非标准件都是用单线来表示的 。
B ,用“轮廓+符号”画法画装配示意图装配示意图的另一种画法是“轮廓+符号”画法。
这种画法是画出部件中一些较大零件的轮廓,其他较小的零件用单线或符号来表示。
图l—3所示为螺旋千斤顶的轴测图、装配图和装配示意图。
在图l—3(c)中,千斤顶外壳、顶盖的画法采用了轮廓画法。
虎钳装配示意图。
第二节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第二节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第二节注塑模具装配图的习惯画法和规定要求一.模具图中的画法主要按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绘制,考虑到模具图的特点,允许采用一些常用的习惯画法.1.实心零部件、紧固件,均按不剖绘制。
2.两相邻的接触面规定只画一条线,但当两相邻零件的基本尺寸不相时,即使间隙很少,也须画出一条线。
3.两相邻零部件的剖面线的倾斜(45°)方向应相反。
4.模具装配图的布局一般主视图在左上角。
习惯上把动模作为俯视图。
在俯视图中可绘制动模和定模各一半的视图(需要时再绘制其他视图)。
5.塑件(红色表示)绘制成剖视图或断面图,并作剖面线,动、定模等可以不作剖面线。
6.外形倒角可以不绘制。
7.有装配间隙应绘制双线。
8.视图右下角(最好的右下角)或左下角为基准角,并以偏移的导柱孔为基准角(并按图1−9画上基准角符号)。
9.在模具中,大多数习惯采用简化画法画绘制弹簧,用双点划线表示.当弹簧个数较多时,在俯视图中可只绘制一个,其余只绘制窝座示意。
10.直径尺寸大小不同的各组孔可用涂色、符号、阴影线区别。
11.同一规格、尺寸的内六角螺钉和圆柱销,在模具总装配图中的剖视图中可各画一个,引一个件号,当剖视图中不易表达时,也可从俯视图中引出件号。
内六角螺钉在俯视图中用双圆表示(螺钉头外径和窝孔),圆柱销在俯视图中用单圆(并在1/4圆内图黑)表示,当剖视位置比较小时,螺钉和圆柱销可各画一半。
在总装配图中,螺钉过孔一般情况下要绘制出。
12.当螺钉、定位销零件用虚线表达时,不能用为件号引出线,可在其中心线处绘制引出线。
13.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T 4458. 2一1984)具体要求(1)基本要求1) 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通常有两种方法:①将装配图中所有零、部件包括标准件在内,按一定顺序编号(图a)。
②将装配图中所有标准件的标记注写在图上,而将非标准件按一定顺序编号(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