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千斤顶=装配图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56
千斤顶的设计以及装配图绘制项目十千斤顶项目任务:绘制千斤顶装配图实例了解千斤顶功用:千斤顶是一种通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若汽车抛锚时可用它顶起汽车底盘以方便修理,类似的使用在机器的安装、装配、维修中也时常出现。
工作原理:把千斤顶放在被顶机件的下方,转动旋转杆,带动起重螺杆上升或下降,因为起重螺杆由螺钉连接着顶盖,所以顶盖也随螺杆上下移动,起到控制机件上升、下降的作用。
10.1.1 了解装配图1.装配图的作用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等。
在机器或部件的设计、零件设计、整机及部件的装配、调试、使用、维修中都需要使用装配图,装配图是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
2.装配图的内容(1)一组视图——用以正确、清晰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传动关系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2)一组尺寸——标注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以及装配、安装、检验、运输时必要的一组尺寸。
(3)技术要求——提出机器或部件性能、装配、调整、试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4)零件序号及明细栏——在装配图上对每种零件进行编号,并在明细栏中依次列出零件序号、名称、数量、材料等零件的主要信息,填写时由下向上排序。
(5)标题栏标题栏中,必须注明装配体的名称、图号、绘图比例以及设计、较核、审核的相关人员的签名等。
10.1.1 了解装配图10.1 装配图10.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2)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3)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轴、手柄、连杆、球、键等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基本轴线时, 则该结构按不剖绘制。
10.1 装配图2.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1)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的画法(2)拆卸画法(3)展开画法(4)假想画法(5)简化画法1)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与螺栓连接等展开画法2)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允许简化画法或示意画法。
3)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10.1 装配图齿轮油泵装配图10.1 装配图浮动支承装配图10.1 装配图装配图的简化画法10.1 装配图2.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6)夸大画法(7)单独零件单独视图画法(8)装配图中弹簧的表示法1) 弹簧后面被挡住的零件轮廓的处理2)螺旋弹簧被剖切时的处理10.1 装配图弹簧的种类压缩弹簧簧拉伸弹簧扭转弹板簧平面涡卷弹簧10.1 装配图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关系(1)弹簧材料直径(或称弹簧钢丝直径)d (2)弹簧直径(内径、外径、中径) (3)节距t (4)圈数(5)自由高度H0 (6)弹簧的展开长度L10.1 装配图10.1.3 装配图表达方案的选择1.主视图选择(1)放置一般将机器或部件按工作位置或将其放正,即使装配体的主要轴线、主要安装面等呈水平或铅垂位置。
CAD证书培训任务手册装配图案例1 千斤顶
1. 培训任务
1.1 绘图要求
绘图之前,要根据GB/T 14665—2012《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设置图层参数如下表所示:
字体参数按下表要求设置:
1.2 任务要求
根据千斤顶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完成以下任务:
1.弄清楚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2.抄画零件图(包含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
3.根据绘制的零件图拼画千斤顶的装配图(包含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明细栏和标题栏)2. 培训资料
培训资料包含千斤顶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图样资料如下:
图8-1 千斤顶装配示意图
图8-2 起重螺杆
图8-3 旋转杆
图8-4 螺钉
图8-5 顶盖
图8-6底座。
装配图
一、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应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实例
例9—1:根据千斤顶的轴测图和零件图(图9—1(a),(b))绘制其装配图。
图9-1(a)千斤顶的轴测图
图9-1(b)千斤顶的零件图
解:
(1)分析
首先要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传动来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
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之上,将绞杠穿入螺旋杆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螺旋杆在螺套中靠螺纹做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
螺套镶在底座里,用螺钉定位,磨损后便于更换。
顶垫套在螺旋杆顶部,其球面形成传递承重之配合面,由螺钉锁定,使顶垫相对螺旋杆旋转而不脱落。
由工作原理可知,千斤顶的装配主干线是螺旋杆,为了清楚的表达千斤顶的内外部装配结构,应选如图9—1(c)所示全剖视的工作位置为主视图。
在主视图上,千斤顶的7个零件所处的位置及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形状均已表达清楚,只有螺旋杆上与绞杠配合的孔没有表达充分,故采用拆去绞杠零件,沿螺旋杆上部孔的轴线剖开的A—A断面图表达清楚。
在千斤顶装配图上,应标注螺套与底座的配合尺寸Ø60H8/j7和外形尺寸Ø150、300、230.5~278.5。
(2)画图
选定绘图比例和图幅后布置视图,先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要轴线、中心线及基准线。
然后开始画底图,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沿装配轴线按装配关系依次画出底座→螺套→螺旋杆→绞杠→顶垫等零件。
底图完成后,检查加深图线,还要进行尺寸标注,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等,完成全图,如图9—1(c)所示。
图9-1(c)千斤顶的装配图。
任务千斤顶的装配和分解任务简介:在零件造型完成以后,根据设计示意图,必须将不同零件按一定的方法组织在一起,形成与实际产品一致的装配机构,以供后续的配合尺寸检查和分析评估等,这种方法就成为“装配模型”。
在Pro/ENGINEER Wildfire4.0中,系统对应于显示环境的装配情况,定义了许多装配约束如匹配、对齐、插入等,因此,在进行零件装配时就必须定义零件之间的装配约束。
装配约束定义完成后,系统根据用户定义的约束自动进行零件的装配。
因此,在Pro/E中零件的装配过程就是定义零件模型之间装配约束的过程。
任务主要训练内容:1、装配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约束的种类和用途。
3、组件装配的一般过程。
4、在装配环境下创建零件的方法。
5、分解图的创建方法。
案例千斤顶的装配与分解案例:本案例要创建的千斤顶的装配如图1.1所示。
任务训练目的: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1、新建和保存“组件”文件(asm)。
2、熟悉组件界面。
3、约束装配约束。
4、创建分解图。
任务操作分析:1、本案例的装配全部是同类集合要素间的约束(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约束),因此使用“常用约束”进行装配。
2、装配要领:装首件要定位,再装配选线/线,面/面。
3、分解时的编辑,元件移动方向的参考线选择底座和旋转杆上的轴线。
相关知识点:1、零件装配约束利用装配约束,可以指定一个零件相对于装配体中其他零件的放置方式和位置,在Pro/ENGINEER Wildfire4.0软件中,提供了多种装配约束,如匹配、对齐、插入、相切、坐标系、线上点、面上点、面上边、固定等约束。
(1)“匹配”约束可使装配体中的两个平面(或表面或基准面)重合并且朝向相反方向,如图所示,也可输入偏移值,使两个平面离开一定的距离,如图1.2所示。
(2)“对齐”约束可使装配体中的两个平面(或表面或基准面)重合并且朝向相同方向,如图所示,也可输入偏移值,使两个平面离开一定的距离,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