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养蚕技术

高效养蚕技术

高效养蚕技术
高效养蚕技术

高效养蚕技术

蚕丝被誉为“纤维皇后”,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等优点,符合现代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国际纺织纤维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前景良好。

早在六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种桑养蚕了,桑蚕丝织品可以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发明,并且开创了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传播了东方文明,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迅速转移,养蚕的人越来越少,养蚕业也受到史无前例的考验。养蚕的人减少了,怎么才能保持蚕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呢?

采访:姜虹贵州省蚕业研究所书记(高级农艺师)

现代蚕业的发展应该推广高效养蚕技术,降低蚕农劳动的投入增加每年的养蚕次数,提高蚕茧产量蚕茧质量,降低投入与产出比例最后达到增加蚕农的收入。高效养蚕技术主要包括集约配套的小蚕简易共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族技术和交叉重叠多批次养蚕技术等。

听完专家的讲解,我们明白了,在养蚕过程中,采用了小蚕共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等,

不仅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还能增加蚕农的收入。

那什么是小蚕共育呢?

采访:罗朝斌贵州省蚕业研究所研究员

所谓小蚕共育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农户进行饲养。按照标准进行小蚕共育之后呢

饲养出发育整齐健康性好的达标蚕,养至大蚕后分发给蚕农进行大蚕饲养。

您听明白了吗,专家的意思是小蚕由蚕室设备齐全、桑园面积比较大、技术过硬的养蚕户来饲养小蚕,小蚕养到3龄后再分给各家各户饲养。

从蚕种的运输、催青、收蚁,到小蚕3龄前的饲养等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可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它不仅能使养蚕达到高产、稳产、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桑叶、节省劳力呢。咱们去看一看!

1、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

小蚕共育可以降低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现在我们画面上看到的小张师傅,就是专养小蚕的,他饲养的规模还不算大,饲养50张小蚕,也能提供10家的蚕量。如果蚕农自己饲养的话,就需要10个人来护理小蚕,相应的也增加了劳动力。

2、省桑叶降低养蚕成本

共育还可以省桑叶,集中起来共养这50张小蚕,用桑在15斤左右,而分户饲养就需要25斤左右,小蚕共育能省桑叶40%,养蚕成本相应降低。

3、减少疾病的发生

小蚕共育,最主要是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蚕农都知道,小蚕的抵抗能力弱,容易发生疾病,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如果蚕农自己饲养的话,小蚕大蚕一起饲养,小蚕容易患上疾病,

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把一定数量的蚕集中饲养管理,通过采用比较好的饲育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和严格的消毒防病措施等,能确保小蚕健康成长,降低小蚕得病的机会。

4、多批次养蚕

采访:(罗)

通过专业化共育使小蚕和大蚕交叉饲养,实现多批次养蚕使传统的饲养方法一年养四批次增加到一年七至九批次。

专家还告诉我们,小蚕共育,可以提高养蚕的品质,据调查共育了的蚕茧上等率达85%,而分户饲养的上等率仅75%。

听到这,您是不是也心动了呢?这小蚕共育到底怎么饲养呢?别着急,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要想养殖好桑蚕,首先要对他有一个了解?

二、生物学特性

桑蚕又称家蚕,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

蚕是以桑叶为食料进行吐丝结茧的完全变态昆虫。说这桑蚕变态可不为过,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它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一)、卵

卵是家蚕的胚胎发育阶段。桑蚕的卵呈椭圆形略扁平灰色或黑灰色个头比较小只有1毫米左右。

蚕卵俗称蚕种,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胚胎依靠吸收卵内的营养物质发育、生长、最后咬破卵壳孵化成幼虫。

(二)、幼虫

蚕卵孵化出来以后,是桑蚕的幼虫,一开始它们长的很像小蚂蚁,所以我们称这时候的小蚕称之为“蚁蚕”,

蚁蚕开始吃桑叶,喂养3天左右,小家伙逐渐开始不吃不动,还要睡上将近一天一夜的时间,这阶段俗称“眠蚕”。

等蚁蚕睡醒,同时将旧皮蜕去,称为小蚕的“眠起”。这样喂养三天,睡一天,眠起后再喂三天左右,再睡一天,如此这样,蚕在幼虫期间一共要“睡”上四次。因此我们习惯称桑蚕一生要经过四眠五龄才成熟吐丝结茧。

意思就是说:蚁蚕吃桑叶后称一龄蚕,

第一次眠起后称二龄蚕,

二龄蚕眠起后称三龄蚕,

三龄蚕眠起称四龄蚕,

四龄蚕眠起后称五龄蚕,

一至三龄蚕每一龄天数大概在3—4天,

四龄蚕4—5天,

五龄蚕在8—10天左右。

五龄蚕发育到最后逐渐停止吃叶,体躯收缩而稍呈透明,这时称为熟蚕,熟蚕便吐丝结茧。

蚕的生长温度为20至30℃,相对空气湿度为75%-85%,蚕从孵化出来到蚕开始结茧要23—26天。

(三)、蛹

等熟蚕吐丝完毕,蚕的幼虫期就算过去了,它们在蚕茧里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变成蚕蛹,蚕蛹经半个月左右的发育变为成虫,即化茧成蛾了。

(四)、蚕蛾

蚕蛾是繁殖后代的阶段。从茧内钻出后交配产卵,繁殖后代,从而完成蚕的一个世代。蚕蛾交配产卵后经10日左右自然死亡,这便是蚕的一生。

了解了蚕的生物学特性之后,是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养蚕呢?

三、分布地区

桑蚕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其桑蚕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至30℃,这些家伙忌高温、多湿、闷热的环境,小蚕喜欢在较暗的光线条件下吃食和休眠。

桑蚕生产在我国非常广泛,贵州、四川、太湖流域等地都是种桑养蚕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我国各个省份也都有不同规模的养殖。

三、桑园的建立

桑叶是蚕最好的天然饲喂原料,养蚕要先种好桑,桑树要选择远离污染、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地块上种植,喂蚕一般采用一年生桑苗的叶子,一定要做好桑园的管理工作,适时进行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便萌生新枝,长出更多的桑叶。

四、房屋建造

饲料的问题解决之后,就要给蚕安个家了,那选择什么样的蚕房才合适呢?

蚕房要求周边无废气物及有害物污染,用水方便,电路畅通,环境洁净,通风良好,有便于空气对流的门窗,蚕房的面积至少要15平方米以上。

蚕房在使用之前要清除四周的杂草、防止病虫害的侵入。

我们画面上看到的是对大蚕房的消毒,蚕农在养蚕时,无论是孵化室、小蚕房、大蚕房,在养蚕前一周,都要清洗蚕房,

并且还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一次。可以用60%的有效氯漂白粉145克兑25千克的水,对蚕房的地面、墙壁和顶棚进行消毒,防止病虫害。

养桑蚕,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引发疾病的话,那就会象瘟疫一样,很难治疗好,所以在生产上就要以防为主。

四、饲养人员要求

饲养人员在进入蚕房之前,要穿干净的衣服,洗手要仔细,注意每次都要用消毒液反复清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每次进入蚕房都要换鞋,蚕房的门口内要准备好鞋子。在蚕房门口还要撒上石灰,进行消毒。

五、小蚕共育

蚕农都知道“养好小蚕一半收”,可见,这养好小蚕是多么重要。上面我们已经讲到,要想高效养蚕,要采用小蚕共育技术?下面我们就带您看看小蚕共育是怎么管理的。

(一)、孵化

蚕种的制作过程复杂、难度比较高,蚕农可以从专业的蚕制种单位买优良的蚕种,进行孵化。

蚕种要经过11天左右孵化过程。

孵化的方法是,把已消毒的蚕匾上铺上一层报纸,把买回来的蚕种放在报纸上,然后用塑料薄膜给盖起来。

等孵化到第九天时,要在蚕匾上盖一层黑布,

将蚕种进行遮黑处理。在黑暗的条件下,蚕卵发育快的会得到抑制,而发育慢的会加快发育,所以这样遮黑处理利于蚕卵发育整齐。

第九天和第十天要进行全天遮黑,而到孵化第十一天时,我们就要在早晨5点左右揭开黑布,打开电灯,15平方米的房子有一个60W的灯泡就可以了,开灯时间为2-3个小时,以促使蚕种的孵化。

由于蚕种在孵化出来的前一日卵色会变青,所以生产上我们把蚕种的孵化也称之为催青。

催青的目的主要是促使蚕种胚胎健康发育,确保孵化整齐,并且能按预定的日期收蚁。

1、环境控制

蚕种孵化第一天到第八天时温度保持在22至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80%至87%,

孵化第九天至第十一天时,蚕房内温度要在25—28℃,相对湿度为80%-85% 当蚕房内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时,要进行人工加温或降温,我们用火炉加温是较为常见的,降温的方法可以在地面洒施凉水及开窗通风的方法来调节。

2、桑叶采收及加工

到桑园里采桑叶,一般要选用桑苗顶部完全展开的第一片桑叶作为收蚁叶,桑叶采收后,切成5毫米长 5毫米宽的细丝,

饲喂

蚕种经过十一天的孵化就会破卵而出了。

将切好的桑叶均匀铺撒在白纸上,铺洒的厚度不要超过一厘米,铺洒的面积要比蚕种纸稍大一些。

3、收蚁

把刚孵化出的蚁蚕用鹅毛扫到蚕匾报纸上的桑叶上,这个过程也叫做收蚁。

这个时候撒上薄薄的一层91%-99%的聚甲醛粉,防止小蚕僵病的发生。

经10—15分钟,它们自己就会吃桑叶了。这样收蚁工作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小蚕的饲养了。

(二)、小蚕的饲养

我国目前生产上的桑蚕都是四眠五龄,习惯上把1至3龄蚕称为小蚕,

小蚕饲养时间10天左右。

(1)、喂桑之前要撒石灰

每天上午小蚕在喂桑之前要撒一层薄薄的石灰粉,石灰粉是消毒的特效药,价格便宜,应用比较广泛。

1、采摘桑叶

小蚕生长发育快,对桑叶要求比较高,要采含水分多、蛋白质丰富的叶片,每一龄对采摘的桑叶都是有要求的,对于第一龄的小蚕要采摘桑叶顶部完全展开后的第一片叶子,

第二龄蚕的采摘完全展开后第二片子,

三龄蚕采摘紧挨在二龄蚕的下面的那片叶子了。

小蚕用叶一定要老嫩一致。否则,蚕发育不齐,休眠时也不整齐。

我们要采摘嫩绿的叶片,不要采摘残叶、病叶和枯黄的叶片。有露水的湿叶不采摘。早晚各采摘一次,中午不采叶,桑叶的贮藏期不要超过两天。

2、桑叶的加工

采回桑叶之后,一龄蚕要切成长宽5毫米左右的细丝,

二龄蚕、三龄蚕可以用机器进行切桑,叶片大小在7毫米左右,切取以后的桑叶要保持新鲜干爽,及时饲喂。

3、喂桑

(2)、喂桑

1至3龄的小蚕除了休眠之外,每一龄都要吃上3天的时间,饲喂时间分为早点的七点左右中午一点左右晚上八点左右各一次,

蓝字画面不符

喂桑采做到均匀厚薄一致。喂量可以按给桑的厚度而定,一龄蚕撒给桑叶的厚度在1厘米左右即可。二龄蚕给桑1.5至2厘米之间三龄蚕给桑3厘米。

4、环境控制

在适合的温湿度饲养小蚕,不但可以保持桑叶新鲜,而且使小蚕生长发育快,发育整齐,产茧量高。

(1)温湿度

一龄蚕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8℃左右,相对湿度为85%至90%,喂完桑叶之后要盖上塑料膜。

二、三龄蚕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5至27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80%-85%。如果湿度不够的话,可以在地上洒水。

(2)通风换气

我们还要注意每天上午通风换气1至2个小时,但室外有强风的话不要开窗。同时保证环境的安静清洁。

5、蚕眠管理

小蚕吃的饱,睡的才香,一般给小蚕喂食将近三天左右,有些蚕宝宝都开始无精打采的了,要休眠了。在这时我们往它们身上撒薄薄一层石灰粉就可以了。

6、饷食

小蚕经过18—22个小时,然后陆续脱去旧皮,这就是起蚕。也就是说蚕又长了一龄。起蚕要经过3小时左右,这时候的蚕宝宝食欲旺盛,到处爬动、寻食。当全部蚕儿基本起齐时,就可以给桑饷食。

饷食是蚕眠起后喂的第一餐叶。

蚕的口器比较嫩,饷食过早,容易伤到蚕的口器,影响以后的食量和发育的整齐度,太迟的话,体力消耗大,蚕的钩爪相互扒抓,容易产生伤口。

饷食喂量不要过多,以蚕吃半饱的状态就可以了。

7、蚕病防治

我们也可以结合饷食第一口叶进行药物添食,这对防病有重要作用。

用诺氟沙星2毫升兑250克的水,对桑叶进行均匀的喷洒。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蚕受病害侵袭的话一般不太好治疗,所以我们对蚕的疾病是以预防为主的。

小蚕经三龄两眠的精心照料,在第三龄睡醒的时候就进入大蚕的饲养阶段了。然后就可以分给农户饲养了。农户领到大蚕之后怎么饲养呢,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

六、大蚕的饲养

4龄蚕和5龄蚕被称为大蚕。

大蚕是继续吸取营养,增长蚕体的一个重要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茧质的优劣,因此要科学的饲喂。

(一)、桑叶的选择

采取桑叶时,顶部的6至8片枝条不要采摘;病虫叶、老叶不要采摘,其余的叶片都可才采摘。采叶要早晚进行,要求快采、松装、快运,严防桑叶发热变质。

(二)、喂桑

4龄蚕、5龄蚕给叶时不用切,直接喂食就可以了。每日早中晚给桑各一次,4

龄蚕每次给2层叶,5龄蚕用桑前期给叶3层,3天后的蚕进入盛食期可以给桑叶4层,利于增加产茧量。

(三)、蚕眠管理

四龄蚕饲喂3—4天以后,还会再睡上一天,休眠前在蚕座撒一层薄薄的石灰粉。

(四)、蚕眠后的管理

大蚕睡上一天之后,会慢慢地苏醒,大蚕在饷食之前,撒上薄薄的一层防僵粉。防僵粉用2%—3%的有效氯漂白粉和白石灰按1:9的混合制成的.

撒上防僵粉之后,还要铺上一层除沙网。下面就可以给蚕进行饷食了。

饷食时结合每一口叶进行药物食,预防蚕病的发生。

用诺氟沙星2毫升兑250克的水,对桑叶进行均匀的喷洒。

(五)、环境控制

大蚕对高温、多湿、闷热的抵抗力弱;并且呼吸量大,对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差,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蚕房的通风换气。每天要开窗透气8小时以上。温度要控制在20至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5%至70%。

八、上蔟采茧

蚕儿5龄饷食后,再经过经6至8天,食量逐渐减少,体色由青白色转为腊黄色,胸部透明,头高抬要寻找结茧位置,这时就要及时引蚕上蔟了,上蔟就是将蚕引到蔟具上让它吐丝结茧。

方格蔟是一种现代化的蔟具。它是利用优质耐火加厚的牛皮纸精制而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纸板方格蔟,方格蔟长1米宽0.5米,每格长5至6厘米宽3厘米一共有156个孔。

要准备长110至115厘米的竹片将方格蔟扎在竹片上,便于悬挂。

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是一项先进适用的上蔟技术,具有省工省力、提高茧质,增加收入的优点。为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

1、省工省力

与传统的蔟具相比,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更省工省力。现在我们看到蚕农用稻、麦等秸杆做的蔟具,蚕很难找到结茧的位置,需要人工捉取熟蚕上蔟,增加了劳动强度,而方格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熟蚕有向上爬的习性,方格蔟又设计成了一孔一条

蚕,所以熟蚕很容易找到结茧的位置,不用人工捉取熟蚕上蔟,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减少熟蚕中毒

传统用秸杆做的蔟具,秸杆如果有农药残留的话,容易导致熟蚕中毒而不结茧丝。

3、提高蚕质

方格蔟还有一个好处,它能提高蚕茧的质量,您看,这方格蔟是悬挂式的,蚕的排泄物排在蔟外,避免了相互污染,产出茧的颜色也比较洁白。从而提高了蚕茧的品质。

4、减少双宫茧的发生

传统用秸杆做的蔟具,熟蚕很困难找到自己独有的位置,很容易两条、三条蚕在同一个位置结茧吞丝,容易出现双宫茧,双宫茧是茧内有两粒或两粒以上蚕蛹的茧,质量比较差,而方格蔟呢,是一个方格一条蚕,减少了双宫茧的发生。

据专家的介绍,使用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可以减少用工30%以上,上茧率达95%以上。

那方格蔟操作起来困难吗?我们去看一看!

把方格蔟平放在蚕座上,

这些家伙就会陆续爬到蔟上来了,10分钟左右,我们就可拿起蔟放到通风见光的地方,把方格蔟悬挂起来,两格方格蔟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一个拳头大小,防止两个方格蔟之间的蚕互相乱爬、吐丝。浪费蚕丝的数量,影响蚕的品质。

这时的熟蚕有往上爬、往光线强的地方爬的习性,我们要经常将蔟上下调动,左右翻转,同时要求每格只有一条蚕,除了蚕自己调节外,有三条以上聚在一格中的蚕,我们要辅助将它分开。

蚕慢慢的吐丝结茧把自己包围在里面。

(一)、温度控制

以后我们要注意蔟中保护,注意环境的通风排湿,但防止强风直吹,温度控制在22至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75%至80%。

(二)、采茧标准

上蔟结茧后第6天为采茧最佳时期,这个时候,拿着蚕茧在耳边摇晃,会发出哐啷声响,这个时候就可以采茧了。

采茧的时候我们要选颜色洁白,发育饱满、茧衣蓬松的进行采茧。采茧注意轻拿轻放,要放在清洁干燥的竹娄或塑料袋中。

(三)、卫生消毒

采完茧之后,要清理蚕房的粪便;对方格蔟进行消毒,让方格蔟在火上烤去附着的浮丝,便于下次再用。

桑蚕蚕蛹加工后可以食用,而结的茧用于缫丝,丝是纺织纤维中的高贵纤维,是绸缎的原料,用它纺织出各种丝绸衣物质感比较好,穿在身上轻松凉爽。

今天的节目主要讲的是高效养蚕技术,主要通过小蚕共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蚕茧的质量,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蚕业的发展。

我们来养蚕 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来养蚕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 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 后再亲手抽丝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 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 呢?”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高效养蚕技术

养蚕技术 A 第一节小蚕共育技术 小蚕共育是由具有充足的蚕屋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单位或养蚕专业户统一饲养小蚕,三龄或四令分发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形式。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和蚕儿护理,使蚕强健好养,可省工、省屋、省工具和燃料、省药品、成本低,所以小蚕共育是德产高产的先进技术,应大办推广。 一、桑园、蚕室、蚕具准备 1、桑园:1亩桑园盛产期可育8—10张小蚕,要选择比较肥沃的半旱水田或坡地种桑,施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 2、蚕室、蚕具:小蚕共育室要求能保温保湿,上有天花板,下有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南北对流窗。共育10张小蚕需蚕室10—15㎡,蚕簸或木制蚕筐80只和相应的蚕架、蚕网等工具,还要消特灵4包,氯霉素1盒,石灰25公斤,“防病一号”一包等蚕药。 二、小蚕共育技术 1、做好消毒工作:养蚕前5天把蚕屋及周围环境彻底清理干净,然后用消特灵2包加水50公斤消毒蚕室和所有蚕具及周围环境,过一个小时后进行清洗,等蚕室及蚕具晾干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消毒一次。 2、收蚁技术:蚕儿出壳喂叶叫收蚁,方法是蚕儿出壳当天早上4—5点钟感光,8—9点,把切细的桑叶直接撒在蚕儿上,让其吃叶20分钟后,把蚕儿和桑叶一起翻倒在蚕座纸上,整好蚕座。 3、各龄用叶标准: 一龄:黄中带绿,最大叶上第二或第三张。 二龄:绿叶带黄,最大叶上第三、第四张。 三龄:成熟的绿叶。 4、湿度标准: 1—2龄湿度27—28℃,干湿差1.5—2℃。 3龄湿度26—27℃,干湿差2—2.5℃。 5、做好眠起处理 (1)适时加眠网:在适温下各龄加眠网时间如下:1龄约为收成后2足天,蚕儿呈炒米色;2龄约为饷食后30—36小时;3龄约为饷食后2足天。 (2)提青分批,饱食就眠:如果蚕儿眠得不齐一,要加网提青分批,网上蚕继续喂叶,直至就眠。 (3)适时饷食:当有98%蚕儿已脱皮就可饷食喂叶了。 6、做好防病工作 (1)坚持“洗手换鞋”制度:即入蚕室前,采叶前,喂蚕前,除沙后要洗手,入蚕室、叶室要换鞋;(2)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制度:收蚁时和各全饷食时撒“防病一号”一次,眠定后撒石灰一次;(3)坚持药物添食制度:各令饷食时添食氯霉素一次;(4)及时淘汰迟眠蚕和病弱蚕;(5)蚕室叶室及其周围环境在各令眠定后要进行地面消毒。 第二节大蚕饲养技术 大蚕饲养是指从共育室领回蚕儿饲养至结茧、卖茧的过程,主要技术要

养蚕科学小论文

养蚕科学小论文 徐奕乐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 科学课上,老师让观察养蚕的过程,并且发了蚕宝宝。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把它带回了家,买了桑叶,为它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我找了一个纸盒,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白纸,算是给它安顿了一个家。 蚕的生长过程: 1.成长 刚开始的蚕宝宝身上颜色有点暗,其中的两只颜色较重,而且身上有褐色的斑点。它们吃桑叶的样子有点着急,一口接着一口。随着身体的变大,它们的食量也越来越大,家里的桑叶有点供不应求了。 2.蜕皮 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而我只观察到了一次蜕皮,也许它们在晚上的时候也蜕皮呢!蜕皮后,它们的颜色变白了,吃的也多了,身体也愈来愈胖了。其中的两只颜色依然呈现为灰褐色。 3.结茧

长大的蚕就不再吃桑叶了,他会爬到纸盒的边上,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从嘴里吐出细丝来。先在外边织一个稀疏的大网,用来固定,再在里边织一个密密的小网,把自己严严的包裹起来。看起来像一个白色的小球,椭圆形的,好可爱!而褐色的蚕吐出的丝竟然是金色的!多么神奇啊! 4.成蛾 经过三四天,从蚕茧里爬出来的不是蚕蛹,而是长了翅膀的蚕蛾。其中肚子大的是雌蛾,肚子小的是雄蛾,静静地呆上一天左右,就开始寻找交配了。

5.产卵 雌蛾与雄蛾尾部对在一起,完成交配。交配后,雌蛾尾部一点一点的产下小黑点,过一天,就发现一只雌蛾能产百只左右的卵。这些卵的颜色也由黑色变为了灰色。雌蛾与雄蛾之后也都死去了。这些小卵在合适的温度下变成了蚕宝宝。 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自己观察了蚕的一生,感到大自然里这些昆虫的神奇。它的外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一生多么短暂,也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惊奇呀!

新工艺新技术新应用

项目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下面是建筑网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 **项目工程采取常规的施工技术、材料和工艺,将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只有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和技术创新,方可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项目,极其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的过程精品,完全实现设计风格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结合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投标人将全过程、全方位广泛应用科技成果,计划将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全部应用到本工程的建设上。除此之外,投标人还将结合本工程的施工实践,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内容,投标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章节时,已有详细论述。本章将综其所述,予以摘要性的说明。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 本工程基础埋置深度很深,整个建筑物大部分结构处于地下,平均埋深约为26米,局部达到41米深,且地下水位较高,开挖12米后即遇上层潜水层,在20m以下是承压水层,且地下水渗透性强、流通性好,建筑物距人民大会堂和地铁仅100多米之遥。因此,护坡降水方案的成功与否是本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投标人拟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和土钉护坡技术和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等。投标人认为,通过上述综合技术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应用,可确保**项目基础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上述综合技术还包括了以下内容: 1、旋挖钻机:由于地层多为砂卵石,采取常规的成孔方法比较困难。因此投标人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其施工速度是普通反循环钻机施工效率之七倍,特别是在砂卵石层更具优越性,不需要循环泥浆,可使施工操作面整洁,具有很好的环保特点。 2、压力分层型锚杆:压力分层型锚杆是在一个锚固段内有多个承载体,在卵石层成孔困难,锚杆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用压力分层型锚杆技术,可很好的解决承载力不足之问题,具有降低成本作用。 3、内支撑技术:为了保证台仓基坑在土方开挖时,不穿插进行锚杆施工,减少工期,同时可节省造价,所以采用内支撑法。在台仓四角采用钢支支撑,防止连续墙侧向位移,达到基坑支护安全稳定之目的。 4、深基坑承压水减压井和回灌井降水技术:在台仓范围采取深基坑承压水减压井

养蚕学教学大纲

《养蚕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27学时学分:学分 理论学时:18学时实验学时:9学时 课程代码:1900050 面向专业:蚕学 大纲执笔人:王洪利大纲审定人:牟志美 一、说明 1、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养蚕学》是研究家蚕饲养、生产蚕茧,为纺织工业提供制丝原料的学科。养蚕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饲养环境的性质、规律与养蚕生产的关系,调控饲养环境和相应的饲养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等,以达到蚕茧生产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目标。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养蚕学》主要涉及养蚕的生态环境与饲养技术,要求学生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以适应将来从事养蚕生产的科技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 《养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学习《养蚕学》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学习养蚕的科学技术,掌握和运用消毒、催青、收蚁、养蚕布局、春蚕和夏秋蚕饲养及上簇、采茧等技术。 实践技能方面:《养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主要以实习和实验结合在一起进行实习实验技能的锻炼。 要求学生对实习实验能够结合理论学习深入钻研、消化吸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写出实习实验的课程论文。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养蚕学》是蚕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全面学习生物学科基础知识、重点掌握《蚕体解剖生理学》、《蚕病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同时,本课程又是《家蚕良种繁育学》的基础。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养蚕前的准备(3学时) 养蚕前对全年饲养的次数、时期、比例等应进行合理布局,制定好生产计划,选用适合当地饲养的蚕品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习相结合进行。 第一节养蚕布局 第二节蚕品种选择及现行蚕品种 本章重点难点:1、养蚕合理布局。养蚕布局合理与否,关系到养蚕的成绩,要根据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我省在桐乡、秀洲、湖州、德清、上虞等市县开展的试验饲养,获得了初步成功。 一、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一是建棚容易,有利于规模经营。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可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二是投入少,经济效益高。一般3-5亩桑园建1只200-300平方米的大棚,一次可养5-7张蚕种,其投资约6000多元,简易大棚仅需2000元左右。冬季可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增加收入。三是节约劳力工效高。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自动上蔟。据调查,1个劳力常规养蚕只能养1张左右5龄蚕,而大棚内可养2-3张,大大提高了工效。四是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镇现代化建设。 二、大棚型式及主要特点 目前我省养蚕大棚按结构分主要有简易蚕室、大棚和活动蚕室等3种,在嵊州市还有地坑育。 1、简易蚕室 大小一般为35米×8米,四周墙体为水泥砖,顶为石棉瓦,搭2层蚕台,造价约35元/平方米。主要特点是,使用时间长,便于养蚕操作,温湿度易控制,温差小。但一次性投资大,在综合利用上只能与养殖相结合。 2、大棚按大棚用料与结构又可细分为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简易大棚3种。 (1)塑料大棚 大小根据场地和饲养量,一般为20-25米×7-8米,用直径22毫米左右的装配式镀锌薄壁大棚钢管作拱架,0.1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棚顶覆盖材料,再覆1-2层遮阳网作隔热层。一般搭建2层蚕台,造价约30元/平方米。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便于综合利用,但防高温性能较差,昼夜温差也较大。 (2)稻草大棚 在养鸭比较集中的地方,利用鸭棚养蚕。大小一般为12米×8米×6米,周围砌1.2米高的砖墙,搭2层蚕台,农村搭建约20元/平方米左右。主要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运用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3-18T10:29:45.11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作者:单洪君 [导读] 手工操作以及人工跟进是自古以来蚕种养殖使用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与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该种方式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端日益暴露。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程序与蚕种生产养殖的结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直观体现。现阶段蚕种养殖行业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蚕种生产种植的省力化养蚕制种技术的科学改善。该项技术的大面积使用,对养蚕人劳动强度以及劳动效率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黑龙江省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优势 1.成本低 省力化养蚕技术实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因此其生产成本整体较低。在经济效益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通过对传统养蚕技术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杂交种、蚕室以及蚕具是构成完整蚕房的几个重要部分,上述内容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成本来支撑。生产杂交蚕种的成本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影响之下大幅度下降,最高可达到56%。 2.减轻劳动强度 首先,省力化养蚕技术操作便捷,有效减轻养蚕工人的劳动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人工养蚕的时候,标准的养蚕流程中需要至少两个劳动人力,养蚕的花费大约58h,养殖的过程中每5个龄期除沙一次,两个人大约花费4h左右,整体的工作量相当于搬运3600kg的货物,对于养蚕的人员来说,养殖过程中的体力消耗较大,平均每个员工的休息时间不超过6h,整体的劳动强度巨大,高强度的养殖工作量无法确保最终的养殖效果。 其次,在实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时候,省力化的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养蚕的效率,缩短了养蚕花费的时间,据统计,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大约可以节约的工时为19h,按照60元/h计算,省力化养蚕技术可以节约的人工成本大约为1140元,在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时候,相较于全人工养殖节省了除沙、蚕匾、给桑方便等等,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运转的效率. 二、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措施探究 1.控制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 蚕种养殖对饲养环境温度以及湿度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在养殖过程当中科学调节整体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养殖蚕种,这要求相关人员借助相应的措施与手段,将其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如果出现养殖温度过高的问题,需要及时降温,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为将喷洒适量清水的草帘覆盖在屋面上。如果阳光照射强度较强,可利用遮阳网来改善日晒对于蚕种造成的影响。可将具备遮阳功效的树木合理种植在蚕房四周,这是长时间内有效改善蚕房温度的重要途径。太阳直射温度对室内的影响可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借助树木得到有效维持。 人工饲养对温度的控制可在此种背景下不断减少,人为因素对蚕种饲养造成质量方面的影响得到有效降低。结合实际加装加温装置或者加湿装置,是改善温度过低问题的方式之一。环境过于干燥的现象也可在此种背景下得到较大幅度的完善。在附加上述装置时,必须注意全部加装定时装置,将更为自然的温度环境以及湿度环境提供给蚕种用于生长。蚕室温度要求极高,最高不可以超过24℃,最低不可以低于23℃。饲养环境对通风也提出一定要求,可将风扇或者抽风气扇合理安装在蚕房外部,保障风扇或者抽风气扇换气的良好性。温度以及湿度对蚕种生长的影响,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2.科学喂养 正确观察蚕种的生长规律,是喂养蚕种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并在确认蚕种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喂养蚕种。一般情况下,蚕种在生长期间需要一天喂食两次桑叶食物,时间分别为上午十点以及晚上十点。饲养人员在准备桑叶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条件。 首先是不能储存较长时间,一定要保持桑叶的新鲜程度。最大可能避免将凋零的桑叶提供给蚕种。以免因为桑叶新鲜程度问题对蚕种使用量造成影响。在准备桑叶食物时,还要高度重视外界的蚊虫问题。蚂蚁、蜘蛛以及螨虫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蚕种食物,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防御措施,保障蚕种食物的优质性。这也是避免上述危害动物对蚕种又种造成破坏性影响。 其次,在准备桑叶时同样要严格遵循养蚕的既定标准,不同新鲜程度的桑叶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蚕种为食。1.5-2倍的桑叶主要是喂养1-2龄段的蚕体。喂养过程中必须保障喂养的科学性,将桑叶品质以及蚕种成长阶段作为主要依据开展喂养工作。 最后,喂养蚕种时都不能完全喂养至十成饱,只有蚕种到盛食期时才能将其喂养程度控制在十成。蚕种同样存在减食阶段,需要逐步减少桑叶的供给,以便顺利完成减食。 3.省力化的养蚕技术在蚕室消毒技术方面的应用 首先,对于蚕室的环境要坚持每天消毒,使用鲜石灰粉或者是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剂和杀菌,及时清除弱小蚕种、病毙蚕在群体中的影响,及时清除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出现,降低集体、大规模蚕病的发生,尤其是在蚕方内引入新的幼儿蚕种的时候,要对自上而下的对整体的环境进行一次清除和消毒,时间至少提前7-10d左右,杀菌的药液可以采用25%的漂白粉1kg对水24kg进行均匀的搅拌,加入0.5kg的新鲜石灰粉进行搅拌,均匀的喷洒在共育地面上、墙壁上以及后期的用具上,喷洒后保持室内30min以上的湿润,保持温度不低于10℃。 其次,在省力化养蚕技术推行的期间,消毒工作是十分频繁和消耗大量劳动力的工作,消毒药物对于养殖人员来说也是有较强刺激性的,为了减少消毒药物对于人体的损害,日常的消毒工作可以借助机动高压喷雾器和手扶拖拉机,二者机械设备结合在一起喷洒消毒药物,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毒药物,喷洒药剂频次更高,解放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力。在进行蚕种整理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选种机和红外线蚕种称量机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速度提升大约一倍,对于蚕种的筛选以及速度都在不断提高,配合消毒工作的执行,大大完善和提高了蚕种养殖的质量。 最后,在进行蚕种养殖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蚕种进行科学的养殖,配比蚕的成活率,切实提高丝织品的质量。省力化的养蚕技术在标准化的养蚕模式下要提高蚕室的卫生、温度,实时防治病虫害,进行病害的检疫,提高产量和质量。资源配比可得到较为明显的优化,通过加强生态性的方式改善传统养蚕技术中存在的多种不足。科技化、绿色化以及自动化是养蚕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在不断研究省力化技术的同时,我们可逐步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养殖模式。在短时间内优化养蚕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升级养蚕产业。

12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情况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情况 第一节信息化管理新方法 1.1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一、图纸自审、会审与设计变更 收到图纸后,要求施工员、公司有关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认真学习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然后组织公司内部有关人员进行自审,交流学习体会及汇总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做到自审记录;认真参加会审,将图纸上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在图纸会审时予以解决,为日后顺利施工扫清障碍;及时整理图纸会审纪要并办妥有关签证手续。任一设计变更均应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签字和盖章后方可用于施工。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工程开工前应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施工,具体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程序、施工方法、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主要材料用量、施工进度计划及总平面布置等。施工组织设计要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重要部位施工还要编制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并须经报批。 三、施工日记

自工程开工起每天均要做施工日记,详细记录当天天气情况、工地的施工情况、技术质量措施的效果以及有关会议纪要等,记录人要签字。 四、技术交底 在每一个工序施工前,都应向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图纸要求、材料的技术和使用要求、施工操作要点、质量标准、控制指标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人、记录人和接受交底的均要在记录上签字。 五、技术复核 结构工程模板、洞口、预埋件要进行技术复核、对超出规范要求的要进行整改,做好复核记录,并办理有关签证,若出现超、偏等不合格项目,施工员要及时落实整改,整改后再办理认证签字。 六、砼、砂浆施工内业 施工前应将有关材料送检测中心委托原材料检验和配合比试验。即施工前现场应收集好原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剂)的合格证、检验报告及配合比试验报告单;要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计量,计量要经常复核,做好施工记录,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拌制、检测和取样,按标准要求制作试块和进行养护,及时送检,收集试块强度检验报告和进行强度评定。试块强度出现不合格要及时

养蚕方法

蚕与环境条件(一)温度蚕是变温动物,体温受外界温度高低影响而变化,蚕体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相同。1、育温度为7-40度。2、正常发育温度为20-28度。3、健康发育温度小蚕为25-28度。大蚕为23-25度。(二)湿度湿度过大易发病,过小则桑叶易凋萎。 1、生长发育湿度为60-90%。 2、正常发育湿度为75-85%。 3、健康发育湿度小蚕为80-85%。大蚕为70-75%。(三)空气和气流应保持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产生。(四) 养条件叶质与叶量。蚕的健康度与良桑饱食是分不开的。养蚕前的准备为了养好蚕,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做好养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蚕室、蚕具和劳力的准备(一)蚕室、蚕具的准备蚕室:必须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利于排湿的房间做蚕室。蚕室的地板最好用水泥粉涮,墙壁用石灰浆刮好,以便能彻底消毒;要做好纱门纱窗,以防鼠害;要远离畜舍、厕所、厨房,减少不良气体侵害。蚕室进深约7-9米,宽4.5--5米,高3米. 蚕具:主要有蚕架、蚕箔、给桑架、蚕筷、切桑刀、切桑板、桑筐、塑料薄膜、大小蚕网、蚕簇等。①蚕架:长方形,一般以四根木料为柱,两柱间相距60—70公分,用横档固定。两柱上均刻或钉有木桩。柱高一般为2.7米,分10层,各层之间相距0.23米,最下层距地面0.4米,最上层天花板0.5米. ②蚕箔:规格为长1米,宽0.8米左右,每张蚕种需蚕箔8个. (二)劳力的准备 1-2龄,每人可负担4-5张蚕种;3龄,每人可负担3-4张蚕种,4龄,每人可负担1.5-2张蚕种;5龄,每人负担1-2张蚕种,每人每天可采片叶40—60公斤,采芽叶125-150公斤. 二、制订生产计划,做到以叶定种、叶种平衡桑叶是养蚕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我们在确定养蚕数量之前,必须对桑园进行产叶量的预测调查,根据总产量和每张蚕种的用桑量,计算各期饲养量,既要避免桑叶浪费,又不可缺叶造成倒蚕。①产叶量的预测,在桑园中随机抽取10株桑树,采摘其叶片,称量。除以株数得出每株产叶量,然后乘以树总株数,得出总产叶量。②以叶定种,做到叶种平衡。张种用桑量及各龄用桑量比例见表:期别用桑型式各龄用桑量(㎏)全龄用桑量(㎏)1龄 2龄 3龄 4龄 5龄春蚕叶芽 1-1.5 3-4 15-20 80-90 550-650 649-765.5 秋蚕芽叶 1-1.5 3-4 12.5-15 65-70 400-500 480-590.5 占全年用桑% 11-13 80-85 100 三、蚕室、蚕具的消毒 (一)物理消毒法主要有日光消毒法、 缸内,先用少量清水将漂白粉调成糊状,然后加足水量,充分觉拌,加盖静置2-3小时,取澄清液使用。(2)消毒方法漂白粉水溶液应在消毒前2-3小时内配制好,消毒必须采用喷洒消毒,药液要喷布均匀,要按225ml/㎡的用量标准喷足药量,使消毒的蚕室蚕具完全湿润。消毒后蚕室蚕具应保持30分钟湿润。补催青和收蚁(一)补催青补催青是指领种途中和蚕种到蚕室后直至蚁蚕孵化前的合理保护。领种时,要用事先清洗消毒的黑布包好蚕种,途中要防止高温、日晒、雨淋,,勿接触农药和有害气体。蚕种到室后,将其平摊在垫有防干纸,上再盖1只湿蚕箔,以遮光补湿蚕室温度应保持在25.5-26℃干湿差 1-1.5℃. (二)收蚁 1、收蚁时间:按农业局的规定日期收蚁,收蚁当天早晨5-6时左右,揭去遮光用具,进行感光,感光后3小时左右收蚁,即上午8:30-9:00收蚁。 2、收蚁方法:①采自枝梢顶芽而下的第2片桑叶,叶色黄中带绿,将其切成细条状,均匀撒在蚕纸上,等蚁蚕爬至桑叶上时,用蚕筷将桑蚁夹到另一个垫有塑料薄膜的蚕箔里,用蚕座净对蚁体消毒,然后给桑。②收到蚕种后,每张蚕种用一张白纸包住,收蚁当天感光时,只将黑布打开,白纸不打开,直接进行感光,收蚁时,将白纸打开给桑,蚕座面积是每张种连纸的2倍。蚕的饲养技术根据蚕的生长发育情况,可将整个蚕划分为两个阶段:即 1-3龄称为小蚕期,4-5龄称为大蚕期。 1、小蚕饲育方式一般采用塑料薄膜育,每张蚕种需要塑料薄膜8-10张,用针钻有小孔,以便通风透气。使用前,要用漂的粉液浸渍消毒。 2、饲育方法收蚁时将塑料薄膜垫在蚕箔里,在膜上收蚁定座给桑,再盖上1张塑料薄膜,四边折叠,使其密闭。1-2龄上盖下垫,3龄只盖不垫。每次给桑前半小时揭开塑料进行换气。注意:眠中不覆盖塑料薄膜。 3、采叶标准,小蚕期蚕儿生长发育快,是充实体质的阶段必须选用富有营养、老嫩适当,易于蚕儿消化吸收的适熟叶。 4、给桑适期与给桑方法,当蚕的胸部稍带透明,体躯伸长,爬动求食为给桑适期。如果蚕

养蚕种桑技术

养蚕技术 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点 一、养蚕重点:立足稳产,在此基础上争取高产;饲养关键做到六个一点 1、饲育温度标准一点; 2、通风透气做到位一点; 3、防病消毒认真一点; 4、各龄提青适当早一点; 5、用叶适熟略偏老一点; 6、大蚕期用叶量足一点; 二、养蚕要注意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 小蚕偏高,大蚕偏低饲养 1、发育的起点温度为7.5 ℃,最高温度得35 ℃,超过此温度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2、适温:有利于家蚕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叶丝转化率和养蚕的经济效益。 小蚕偏湿,大蚕偏干;食桑偏湿,眠中偏干 1、湿度过高:能延长桑叶凋零时间,使家蚕血液循环加快,生理代谢旺盛、龄期缩短,蚕体肥大,影响健康,特别对大蚕危害严重。 2、湿度过低:桑叶易干瘪,蚕体较小,发育迟缓,对小蚕发育不利, 3、合理的湿度环境,有利于家蚕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度的提高。 饲育温注意要点 1、 3 龄:只要微弱气流; 2、大蚕期:保持通风换气,以蚕室内悬挂的纸条微微飘到为宜。 3、蔟室:不通风换气,易造成茧质下降和产生不结茧蚕 3)光线 1、室内光线均匀 2、蚕分布不均; 3、蔟室减少,双宫茧及柴印茧的发生 三、家蚕主要病害,及预防方法 家蚕主要病害 1、病毒病 2、细菌病 3、真菌病 4、粒子病 1)病毒病:血液型脓病,俗称“水白肚”亚急性传染病 发生时间:多发于3龄,特别是5龄中期至上蔟前后多,大多不吐丝,能营茧,成死笼茧。 症状:体躯肿大,节间高,狂躁爬行,皮肤易破流白脓等。 病程:小蚕3-4天,大蚕5-6天;温度越高,发病死亡越快。 病变:血液混浊,呈乳白色,正常蚕血液为淡黄色,透明状。 辨别方法:剪去家蚕尾角观察 2)中肠型脓病,俗称“干白肚”慢性传染病 症状:食桑,行动不活泼,常静伏于蚕座,生长发育缓慢,群体开差悬殊,大蚕胸部半透明,呈“空头”状,伴有起缩,下痢,严重时排出粪便有乳白色黏液; 病程:1龄染,2-3龄发病;2龄染,3-4龄发病;4龄染,5龄发病,5龄中后期染,基本可吐丝结茧,但部分为死笼茧。 病变:在中肠,病势慢,病程长,生产上大多在3、4龄感染,到 5龄饷食后大量发生。

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

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促进蚕农增收增效 发布日期:2007年5月27日来源:省园艺蚕桑站作者: 省力化养蚕是指依靠蚕桑科技进步,以优质、高产、高效、省力、低耗为目标,建立起省力化养蚕技术相关体系。 近年来,我省旬阳县、平利县、千阳县在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笔者把他们的做法整理完善如下,供读者参考。 1 省力化养蚕有哪些好处? 过去一亩桑园养一张多种,要一片一片的采叶、喂蚕、扩座、除沙、搭蚕架、消毒,真是忙得要命,这种养蚕方法使得饲育人员十分辛苦、既费工、又费时、效率低、蚕茧产量和质量都上不去,经济效益也不高。利用省力化养蚕技术,一个人能养5张多种,多的能养7—8张种,功效提高近十倍,反而他们觉得养蚕并不辛苦,感觉比过去轻松,所以人们又形象地称这种养蚕方法为“快乐养蚕法”。省力化养蚕,适应蚕桑生产规模化,省工、省时、省力、省本、低耗,高产、优质、高效,也就是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不要专门的蚕室、蚕具,投入少、损耗小、见效快。采用省力化养蚕,蚕儿好养、蚕体强健、创伤小、蚕病少、蚕茧产量高、质量好、丝质好、蚕农收益好效益高。

2 省力化养蚕方法和技术要点 2.1 选用优良的桑品种、蚕品种要想蚕好养、发病少、蚕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必须首先要选用优良的桑树品种和蚕品种。我省目前推广的优良桑品种主要有:陕桑305、湖桑32号、农桑12、14号等;优良的家蚕品种:有871×872、873×874、浙蕾春晓、苏镇×春光、陕蚕四号等。蚕农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实际和蚕种场繁育的多丝量品种情况,选栽适宜的桑品种、选养适宜的蚕品种。 2.2 小蚕共育省力化育好小蚕是蚕茧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要育好小蚕,首选小蚕共育,用较好的饲养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确保小蚕发育匀整、健壮,确保张蚕头数足,为夺取蚕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小蚕共育,小蚕户、大蚕户都节省工省时,由过去的养一期蚕需22~25天,现在只要16~18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张种产量比原来提高10%以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小蚕共育率和省力化的共育技术,可以采用小蚕饲育箱、叠式蚕台育、塑料薄膜覆盖蚕匾育等。另外,还要加强补催青工作,采用隔日收蚁法,提高小蚕一日孵化率,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1 小蚕饲育箱(又叫小蚕温育箱、抽屉式)的制作:选用无毒的木板条作原料。取3厘米见方(4棱柱)的木条做成长方形骨架,高190厘米,脚架(加温空间)高36厘米,饲育箱高154厘米,层高8厘

最新小学科学养蚕教学设计

《养蚕》教学设计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盛晶晶执教并评点 [盛晶晶老师所写的关于《养蚕》一课的教学,是她多年来指导学生养蚕的经验总结,内容既有教学指导意义。又具有资料价值。全文近9000字,限于篇幅,这里所发表的只是新课教学部分。——编者] 第一课时 1。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 2。了解学生的养蚕经验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养蚕知识和技能(板书课题),谁养过蚕?蚕吃什么?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 3。指导学生养蚕 (1)卵期的管理 讲解:养蚕要准备蚕卵和养蚕的纸盒。(出示纸盒)盒里面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把蚕卵放在纸盒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气候比较干燥,每天喷洒少量的水。盒内不用放棉花,更不要把蚕卵放在火炉上烤,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蚕自己就会出来,我们这里一般3月底或4月初是小蚕孵出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每天都要看看有新出的小蚕没有。小蚕一般上午出得最多。小蚕一出卵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把它刷到桑叶上。 (2)幼虫期的饲养和管理 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标本),叶片比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找不到桑叶不要紧,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吃莴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用莴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 无论用桑叶还是莴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可以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可保鲜好几天。 给蚕喂叶,每天至少4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适当,以免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可以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伤亡和丢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莴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如发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养蚕

养蚕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蚕卵在孵化成蚁蚕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饲养方法,了解蚕幼虫阶段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3)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2.科学探究 (1)能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2)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蚕的形态变化,并通过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态度 能坚持进行对养蚕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养成珍爱动物的意识及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蚕卵在孵化成蚁蚕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饲养方法,了解蚕幼虫阶段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3.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教学过程】 一、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观察蚕卵和孵化 观察蚕卵的孵化过程,了解蚕卵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知道蚕的饲养方法观察、描述活动2蜕皮长大 观察蚕幼虫阶段的生长过程,记录蚕生长过程中体长变化的数据,知道蚕每次蜕皮后体长有明显的变化观察、测量、分析 二、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教室里,两个小朋友在观察纸板上的蚕卵。琪琪手拿一纸板的蚕卵给波波看,波波仔细观察蚕卵的外形。这是妈妈在养蚕中心拿来的蚕卵。真的会变成蚕宝宝吗? 产生问题:“真的会变成蚕宝宝吗?”对于没有饲养过蚕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了解动物变态发育的过程。即使在电视上或生活中见到过个体较大的蚕幼虫,也极少见到蚕卵。看到

一粒粒个体较小形似小米的蚕卵,学生很难想象到蚕卵会变成蚕宝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观察欲望。驱动任务:使用放大镜观察蚕卵,记录蚕卵的外部特征,持续观察蚕卵的颜色和形态变化,以及蚕卵的孵化过程。 (一)活动1观察蚕卵和孵化 (图片说明:上图为蚕卵,下图为蚕孵化的过程。) 刚产出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的球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毫米。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蚕宝宝像小蚂蚁,我们称之为蚁蚕。它体小而黑,长约3毫米,身上长满细毛,会咬破卵壳钻出来,吃嫩桑叶。 本活动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蚕卵的一些特点。从三年级上学期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观察并记录蚕卵孵化前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孵化的过程蚕卵变色了。开始,教科书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长度,并尝试记录蚕卵的外形特征。学生观察蚕卵时应该会有很多发现,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其发现先归纳后汇报,以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蚕卵的孵化过程需要几天时间,因此,学生只能在课后完成观察任务。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记录,也可以选择视频短片或连续性的图片呈现蚕卵孵化的过程。 ◎友情提示 蚕卵很小,也很容易弄坏。因此,在把蚕卵发给学生观察前,应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蚕卵。小小的蚕卵也是一个小小的生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将蚕卵放置在昆虫盒内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完毕,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有条理、有顺序地汇报自己的发现。 ◎引申的问题 蚕卵在什么环境下才会孵化? (图片说明:在纸盒中饲养的蚕幼虫。) 从卵孵出来的蚁蚕,是幼虫阶段的开始。我们可以把蚕放在纸盒里饲养。刚孵出来的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纸盒盖上开几个透气孔。 1.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 2.每日清洁养蚕的纸盒。 3.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 4.防止老鼠、蚂蚁和蟑螂等动物伤害蚕。 提示 观察活动后,向学生介绍养蚕的方法。科学的饲养才能保证蚕宝宝的健康生长。当蚕卵孵化之后,教师要及时讲解蚕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与教师交流。饲

栽桑养蚕简明技术

桑树种植技术 一、桑园规划:选择运叶方便、土层深厚的水田、旱地、缓坡地种植,避免在厂矿、砖瓦窑、烟草地附近1公里范围内种桑。宜连片集中种植,可减少虫害、农药中毒,且方便管理。桑园应距离果园50米、水稻田10米以上为好,避免其喷农药时污染桑叶。工厂氟化物、农药、烟草等可使蚕中毒。 二、种桑时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应选择凉天雨季种植,避免夏植或旱季种植。一般以冬春植为主(12~3月),也可秋植9~10月。 三、良种和壮苗:选用桂桑优62、桂桑优12、沙二×伦109桑品种。选用壮苗,根系完整,无传染性病虫害。“桂桑优62”比“沙二×伦109”增产15~25%,叶片大而厚,叶质与“沙二×伦109”相近,亩产桑叶达3200kg,适种于水田。“桂桑优12”比“沙二×伦109”增产10~17%,且叶质比“沙二×伦109”优良,亩产桑叶达3000kg,抗旱力较强,可种于旱地。 四、栽前假植: 桑苗买回家后,2~4天内能种下的,可堆放在阴凉潮湿处,捆与捆之间留些空隙,最上层盖一层稻草。经常浇少量水于稻草上,以防桑苗干枯,但浇水也不能太多,水太多桑会长出新芽,降低栽植成活率。堆放高度不能超过50cm,以防发热而死。 1、4~10天内才能种下的,可选避风处,挖深40cm,宽35cm的假植沟,将桑苗成把(100株)直立或斜放在沟内,理直苗根,先填细土,使苗根和土壤密接,再填土踏实,要把苗干的1/3~1/2埋入土中。按下图进行假植 2、若半个月之内无法栽种下地的,要选浇水方便的地块,按行距10cm开沟,沟深15cm,桑苗分株沿沟按株距1cm斜放,盖土埋根即可。 五、栽桑要求:深耕、厚肥、壮苗、浅植。 1、耕地:栽桑地要深耕25~30cm。 2、施基肥:按行距用石灰粉划线,沿线开沟深30cm、宽30cm,施放农家肥每亩3000公斤或河塘泥150~300担,填回表土,略高出地面。时间紧也可不施基肥。 3、栽植:栽前按大小苗分级,将过长根系修剪,留10~12cm,然后将根部粘塘泥浆后即可栽植。按行距拉线,铲插法沿线浅栽植,扶正桑苗,使根系舒展,培土到根茎部,踏实桑根周围土,离地面10~15cm剪定,淋足定根水。大小苗要分行种植。栽植后遇旱要淋水保苗5~7天,每两天淋水一次。 六、栽桑密度:每亩5000~6000株。行距70~80cm,株距15~20cm。肥地要偏疏,瘦地要偏密。单行种植可按株行距70cm×18cm=5300株、80cm×16cm=5200株。宽窄行种植80cm×40cm×20cm=6000株。亩株数越多越高产,但叶片稍小。亩产500~600斤蚕茧的桑园一般栽8000~10000株。 七、栽后管理: 1、桑地积水时,应开沟排水。 2、桑长出4~5片叶后,趁小雨撒施尿素10~20斤/亩,均匀撒到桑根周围。新枝长到30~40cm高时追施一次重肥,亩施尿素30斤+复合肥40斤,距桑20cm开沟,沟深15cm,施后盖土。此时可出库蚕种,准备养蚕。追肥后最好隔15天后再采叶喂蚕,以防尿素在叶片中形成缩二尿致使蚕中毒。 3、除草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4、有虫害时及时喷药防治。 (注:本文中的“cm”表示“厘米”,“kg”表示“公斤”,“m”表示“米”。)

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

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 摘要介绍了全程化省力养蚕技术,包括小蚕饲养、大蚕饲养、塑料折簇自动上簇等内容,以期为蚕的省力化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蚕;省力化;小蚕养殖;大蚕养殖;自动上簇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其他非农产业,而养蚕业又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的缺乏成为制约蚕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宜丰县芳溪镇南田村某养蚕专业大户,现有桑园1.33 hm2,2011年春蚕因请不到劳动力仅饲养蚕种6张,造成大量桑叶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只有大力推广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从传统的养蚕业过渡至现代养蚕业,才能提高养蚕劳动效率,减轻养蚕劳动强度,实现蚕桑业又好又快发展[1]。笔者根据20多年从事蚕桑生产的经验,现将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介绍如下。 1 小蚕饲养 小蚕是指1~3龄蚕,这一阶段实行小蚕共育,采取防干饲养。 1.1 小蚕共育 根据蚕种量的多少,以自然村、村民小组或联户为单位,将每一户蚕农的蚕种集中到一起,从中遴选出养蚕技术好、有责任心、会管理的人员,进行蚕种补催青、孵化和小蚕饲养工作,化千家万户养小蚕为少数人专门从事小蚕饲养,从而解放了劳动力。 1.2 防干饲养 小蚕防干育是根据小蚕对高温多湿适应性强这一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措施,其目的是使饲育环境保湿,从而保持桑叶新鲜,使小蚕吃好、吃饱,发育齐一,体质强健,且节约用桑,节省劳力。 1.2.1 防干膜。以市售聚乙烯塑料薄膜为原料,根据蚕匾的规格每张剪成略大于蚕匾,然后在薄膜上打通气孔制成小蚕防干膜,孔距5 cm,孔径0.1 cm (以1龄小蚕钻不出为适度)。其特点是坚韧耐用,容易消毒,能通气,能保桑叶新鲜,可以多次使用,是一种优良的覆盖防干材料。 1.2.2 覆盖育。1~2龄蚕,防干膜上盖下垫,3龄只盖不垫,饲育时,每次给桑前30 min揭开上盖的防干膜,当各龄期蚕开始眠下时就不盖,至下龄饷食后再覆盖,下雨天不盖。各龄蚕座最大面积为:1龄1 m2,2龄2 m2,3龄6 m2。 1.2.3 给桑。传统养蚕每天给桑4~6次,但采用了防干饲育每天给桑2~

科学养蚕技术探讨(一)

科学养蚕技术探讨(一) 摘要阐述了养蚕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包括养蚕过程中的蚕种催青和补催青、领种、提青分批、补水保湿、喂蚕、簇具消毒,桑园管理中的施肥、防止农药污染等内容,以提高养蚕效益。 关健词养蚕业;养蚕技术;桑园管理 养蚕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体,其最终经济效益的获得必然是种养皆成功的结果,同时养蚕又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而消毒技术需贯穿整个养蚕过程。但是,近几年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在养蚕中已按规定消毒,但养出的蚕还是病多、茧层薄、产量低。养蚕是一项细致活,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容忽视。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蚕农生产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促进养蚕业的发展。 1养蚕 1.1蚕种的催青和补催青 无小蚕共育条件的地区,在早春气温较低时,蚕农领种回家后往往没有进行补催青工作,使蚕种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自然孵化,结果往往造成出蚁迟、不整齐或严重的不出蚁等现象,给下一步养蚕工作带来困难或直接导致养蚕失败。因此,早春室外气温低于20℃时进行补催青工作十分重要,一般可用木炭或电炉进行加温,有条件的也可用专用加温设备,温度一般保持在25.0~25.5℃,转青后要求温度在26.5~27.0℃,收蚁当天把温度适当调高到28℃,加温的同时要注意煮水保湿防干燥,干湿差保持 1.0~1.5℃,用木炭加温的一定要注意让木炭燃烧完全,以免产生CO中毒。另外,光线对蚕卵的孵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点青到感光收蚁期间,蚕室要保持绝对黑暗,促使孵化齐一;当出蚁不齐时,只要黑暗保护,隔日收蚁对已孵化的蚁蚕无不良反应1]。 1.2领种 领种时,早春气温较低,可在中午较暖和时领种;夏秋季节高温,要在清晨或傍晚领种,以免高温影响蚕卵发育,日晒、雨淋、闷热及刺激性气味的熏蒸都会对蚕卵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领种时间的选择是养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 1.3提青分批 一批蚕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蚕发育参差不齐的现象,如龄期不同、有的眠有的醒,从而容易交叉感染病菌,引发蚕病。可采取提青分批的方式让眠蚕与不眠蚕分离,分批饲养,以防眠蚕被桑叶埋压。弱小蚕往往是病菌的易感群,在提青分批过程中,淘汰弱小蚕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可以降低整批蚕的病菌感染率。选蚕时不要用手直接拣蚕,要用专用拣蚕的筷子把弱小蚕夹到石灰碗中,拣出的蚕不能随地乱扔,更不能拿来喂鸡、喂鸭,选择一个远离养蚕及种桑的区域深埋,防止二次感染。 1.4补水保湿 夏秋季节气温高、空气干燥,容易导致桑叶失水、蚕儿食桑不均匀、发育不整齐、大小蚕现象多2]。1~2龄小蚕要用薄膜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小蚕采取只盖不垫半防干育;同时注意蚕室通风,防止闷热小气候产生,为防止桑叶因空气干燥而失水变质,可适当添食水叶,补充水分,或在室内墙壁上适当喷井水降温,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桑叶水分。 1.5喂蚕 进入蚕房喂蚕一定要洗手、换鞋,蚕室门口可撒上一层稍厚的石灰粉,进入蚕室前双脚踏上石灰粉再进入蚕室。不要刚除完沙或用手捏过病、死蚕后又抓桑叶喂蚕,以免病菌通过手或鞋传染给健康蚕。 1.6簇具消毒 有的蚕农采茧后不及时消毒簇具,而是把簇具堆放在蚕室周围或蚕室内,等下批蚕要上簇时才匆忙用火烧去簇具上的残丝,随即用来上簇,这样很难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很多病菌就是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