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高黄疸临床体会-姜申元
- 格式:pdf
- 大小:431.01 KB
- 文档页数:2
论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发表时间:2009-12-15T14:57:07.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6期供稿作者:姜星火赵红兵[导读] 行气法有多种,疏肝解郁、宣肺利水、通下腑实等,凡能使气机疏通、血液畅达的治法,都可以称为行气。
姜星火赵红兵(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中图分类号】R25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6-0259-02【摘要】目的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方法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
结论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黄疸辨证论治清热祛湿理气活血化瘀黄疸亦称“黄瘅”,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引起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的疾病。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中有 “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的论述。
《伤寒杂病论》则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
《景岳全书》提出“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
《沈氏尊生书》认为“天行疫疬,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疸黄,杀人最急”。
导致黄疸的原因不外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正气不足有关,而且内外因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联系。
但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湿、瘀、气滞三个方面。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黄疸,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兹结合临床经验,谈谈黄疸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治疗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以与同道共磋。
1 黄疸从化湿论治《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阐明了湿邪在黄疸发病中的重要性。
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如饮食不节,嗜食酒肉肥甘,或外感湿邪,阻滞中焦,湿邪首先侵犯脾胃,脾属土,主运化水湿而恶湿,致使脾胃运化、转输功能受遏,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壅阻肝胆,肝体受损,疏泄失控,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分,溢于肌肤而发黄疸。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刘初斌(荔波县中医院,贵州荔波558400)保肝利胆、抗炎镇痛效果;大黄气特殊,味苦而微涩,具有保肝利胆、降脂利尿的功效。
妈咪爱属于微生态活菌制剂,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能够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降低肠道B-GD 活性,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
通过药物联合使用,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总之,应用黄疸茵陈颗粒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快速退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1]钟天文.不同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8-99.[2]唐建明,陈小霞,杨婷,等.蓝光照射结合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110-113.[3]YISMAW A E ,GELAGAY A A ,SISAY M M.Survival and predictors amongpretermneonatesadmittedatUniversityofGondarcomprehensive specialized hospital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orthwest Ethiopia[J].Ital J Pediatr ,2019,45(1):4.[4]金克,胡青青,钱燕,等.茵栀黄口服液与清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甲胎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23):2891-2893.[5]李妍.茵栀黄颗粒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7):76-79.(收稿日期:2019-09-1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9), 2724-272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9408运用天麻钩藤饮合并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兼血瘀型)经验陈 媛1,2,陈朝金1,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北 武汉 2黄陂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8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2日摘 要陈教授运用天麻钩藤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陈师认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根本病机在于各种因素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痰淤内生所致。
本文将总结陈教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经验,结合临床案例,论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优势,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天麻钩藤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平肝息风,活血化瘀Application of Tianma Gouteng Yin Combined with Xuefu Zhuy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Liver-Yang Hyperactivity Combined with Blood Stasis Type)Yuan Chen 1,2, Chaojin Chen 1,2*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Huangp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Aug. 4th , 2023; accepted: Sep. 12th , 2023; published: Sep. 22nd , 2023*通讯作者。
血府逐瘀汤加减对高脂血症临床治疗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9-04-08T11:29:12.860Z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6期作者:刘亮[导读] 高脂血症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脂血症治疗中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诊断为高脂血症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45例观察组进行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HDL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脂血症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高脂血症;临床疗效高脂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指的是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中医学上将高脂血症归属于“眩晕”、“痰证”、“胸痹”以及“虚损”等范畴,病因在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本次对我院收治的9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诊断为高脂血症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本次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降脂类药物,对本次治疗药物无禁忌症的患者,排除甲状腺、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为(54.2±3.8)岁,观察组中男33例,女12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年龄为(54.4±3.5)岁,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服用他汀类、贝特类药物。
45例观察组进行血府逐瘀汤治疗,药物组成有桔梗12g、红花9g、当归12g、生地12g、甘草12g、赤芍9g、桃仁6g,柴胡10g、川芎8g、牛膝8。
黄疸病的临床变治体会
李宏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0(007)006
【摘 要】@@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为黄疸.临床常见的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亦属此类.临床所见,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
热,或寒湿阻遏,阳黄予清利湿热,阴黄予以温化寒湿,此为治疗大法.然而用常法而症
不减者有之,久治残黄不退者亦有之.故笔者近20年来用常法治而不应者,则取变法
疗之即取效.今附以验案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77)
【作 者】李宏明
【作者单位】山西省偏关县城关卫生院偏关 0364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42.4
【相关文献】
1.伤寒杂病论》黄疸病因病机证治再识 [J], 李云静
2.黄疸病的治护体会 [J], 邓耀辉;王光昀;李波
3.论《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证治 [J], 姜学连;刘新军
4.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及其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J], 王绘平;马素平
5.试论《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的证治特点及临床体会 [J], 李力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案分享⾎府逐瘀汤合⼩建中汤治疗失眠⽂:郭海燕⾎府逐瘀汤,出⾃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王清任,最振奋后学的事迹就是:因其醉⼼于医学,为了弄清楚⼈体的构造,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常常跑到疫病暴死者乱葬岗中和死刑场观察⼈体内脏结构,于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附图25幅。
这种学医的精神实乃“惊天地,泣⿁神”。
临床上,⾎府逐瘀汤常⽤来治疗瘀⾎导致的失眠。
看⼀则医案。
患者孙某,⼥,45岁。
初诊⽇期:2016年12⽉11⽇。
主诉:失眠半年。
每于凌晨3点早醒,醒后⽆法⼊睡。
⼝渴,咽部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双膝、⼩腿酸软。
胃纳量尚可,但⾷凉则胃痛。
出汗正常。
晨起腰酸背痛,后背着凉则痛。
⼤便粘,1~3⽇⼀⾏。
⾎压偏低,情绪低落,胸闷,⼼慌。
⾯⾊⿊。
⾆淡,齿痕,苔薄,脉细涩。
既往史:后背长时间吹空调后背痛反复发作多年;遇风头痛反复发作多年;尿潜⾎(+);胃溃疡;轻度抑郁症。
辨病辨证考虑:失眠(⽓滞⾎瘀,中焦虚寒)。
给予⾎府逐瘀汤合⼩建中汤:川芎30克,当归30克,熟地10克,⽩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5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桔梗15克,川⽜膝30克,桂枝10克,⼤枣10克,炙⽢草6克,⽣姜5克。
七剂,⽔煎服。
每⽇⼀剂。
复诊⽇期:2016年12⽉18⽇。
患者⾃诉服药后可以睡⾄清晨六点,其余各症状均缓解。
效不更⽅,继服前⽅⼗四剂。
2017年1⽉中旬,患者微信告知,服前⽅⼗四剂后,睡眠已恢复正常,且胃⼝⽐以前好,敢吃⽔果了,⾄今着风着凉后头未痛,后背未痛,⼼情好转,胸闷⼼慌消失,咽部异物感消失。
按:此例患者为何辨证为“⾎府逐瘀汤证”合“⼩建中汤证”?依据如下:从组⽅看,⾎府逐瘀汤由桃红四物汤加四逆散加桔梗、⽜膝组成,通过“以⽅测证”、“以药测证”的⽅法,可以得知,⾎府逐瘀汤主治有:⾎瘀所致证候(桃红四物汤证)、⽓滞所致证候(四逆散证)、咽部病证(桔梗)、腰腿不适病证(⽜膝)。
那么,在本例中,⾎瘀证候有:⾯⾊⿊、晨起腰酸背痛、⼼慌、失眠、脉细涩;⽓滞证候有:情绪低落、轻度抑郁症、胸闷、咽部异物感(类似梅核⽓)、⾎压偏低(特别指出,⾎压情况为史欣德教授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四逆散证的患者,⼤部分⾎压偏低,这点也恰好是使⽤柴胡的适宜症。
血府逐瘀汤治验肝胆病2则
赵戈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98(019)002
【摘要】血府逐瘀汤治验肝胆病2则江苏省中医院(210029)赵戈关键词肝胆病黄疸胁痛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其主治是“胸中血府血瘀证”。
笔者在临床上将此方用治肝胆病亦获较好疗效,现举验案2则如下。
1黄疸石某,男,32岁。
1994年...
【总页数】1页(P32)
【作者】赵戈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405
【相关文献】
1.血府逐瘀汤治验举隅 [J], 孙阿燕
2.血府逐瘀汤临床治验举隅 [J], 刘要武
3.何若苹应用血府逐瘀汤治验举隅 [J], 林志豪;黄硕;李振兴;叶娜妮
4.李海聪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验介绍 [J], 杨晓亮; 李海聪
5.肝胆病的治验 [J], 斯尔吉莫德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