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第一章前言

艳阳高照,景色迷人,环境优美……,带着美好的期待我们来到中国地质公园秦皇岛,而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对我们所学课程的综合考查。老师想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课外知识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更多的是想旅游!在学校已经学习很多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认识。然而此次实习,一方面让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

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该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矿产以煤,耐火粘土为主。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柳江煤矿为区内最大工矿企业,年产60万吨。其次是北山发电厂,主要满足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此外,水泥厂,建材厂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秦皇岛市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水陆空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图1 秦皇岛实习区交通位图

7)柳江盆地的地层发育演化情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全新世以来,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由此发育成了现在西部陡东部缓的向斜地貌——柳江盆地。

第三节实习区地层

秦皇岛地区地层连续,出露较好,属华北型地层。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一)地层(从老到新)

3下古生界寒武系(∈)包括:

1)下寒武统

府君山组厚度146米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

馒头组厚度71米砖红色泥岩、页岩,底部角砾岩2)中寒武统

毛庄组厚度112米紫红色页岩,含白云母

徐庄组厚度102米黄绿色、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夹少量鲕粒灰岩透镜体。

张夏组厚度130米下部鲕粒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

形成于碳酸钙过饱和的海和湖的地方。是由于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形成的。

3)上寒武统

崮山组厚度102米上、下部为紫色砾屑灰岩及粉砂岩,中部为灰色灰岩。沉积物经过搬运、破碎、磨蚀、沉积形成竹叶状灰岩,有藻灰岩、钙藻。叠层石中富含藻类的纹层。

长山组厚度18米砾屑灰岩,粉砂岩及页岩互层。命名于唐山市长山沟。与固山组地

层接触关系为整合关系。

凤山组厚度92米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夹泥质条带灰岩。

命名于唐山市赵个庄凤山。

寒武纪与元古界的青白口系的地层接触为平行不整合。

4下古生界奥陶系(O)包括

1)下奥陶统

冶里组厚度126米下部微晶纯灰岩夹少量砾屑及虫孔灰岩,上部灰色砾屑灰岩加灰

绿色页岩。

亮甲山组厚度118米中厚层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钙质页岩。

2)中奥陶统

马家沟组厚度101米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含燧石条带白云灰岩,顶部少量

灰岩。

3)缺少上奥陶统

5上古生界石炭系

1)中石炭统

本溪组厚度82米下部为铁质砂岩或褐铁矿(山西式铁矿),上部为粉砂岩及页

2)上石炭统

太原组厚度51米灰黑色粉砂岩,以含铁质结核为特征。总体为灰色,含有煤,但煤中黄铁矿多,煤质不好。采出来的煤中有煤矸石,煤矸石是非煤物质。煤层中有顶板、夹矸和底板。在点位:北纬40°05′28.051″东经119°34′52.591″高程145.24米的亮甲山我们观察了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岩层。在这里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煤的形成过程:煤——可燃有机岩成煤环境——泥炭沼泽古植物遗体→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天然焦→石墨

本溪组(C2b)——主要岩性为砂页岩和灰岩夹煤层,灰岩厚度很小,富含海生动

物化石,总厚度不超过一、二百米

6.上古生界二叠系(P)包括:

山西组(P1s)——砂页岩夹煤层,属于沼泽盆地成煤相地层。在秦皇岛地区厚度为100米,在山西厚度为300米。在秦皇岛是河床发育,有局厚层状的石英含粒杂砂岩,是黄绿色。

下石盒子组(P1x)——黄褐色含砾粗粒杂砂岩、长石岩屑杂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构成三个韵律。

上石盒子组(P2s)——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夹少量紫色细砂岩和粉砂岩。

石千峰组(P2sq)——紫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

7.上古生界侏罗系(J)包括:

黑山窑组厚度162米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炭质页岩,粉沙岩,含线。

北票组厚度493米下部: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页岩,厚278

米。上部:以粉砂岩,灰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厚215米,底部为

蓝旗组厚度大于1000米下部:灰绿—黄绿色安山质流纹质集块岩夹凝灰岩和

火山熔岩,厚100米以上,中部以中性为主,安山质、角闪安山质、粗安质火山熔岩,

集块岩与火山角砾岩互层,厚400米,上部为中基性,黑绿色、紫红色、青灰色玄武

质火山熔岩,集块岩互层,厚600米以

孙家梁组厚度350米为一套灰色酸性和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括流纹质、粗面质,粗安质火山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及集筷岩。

8 新生界

第四系厚度25米冲积粘土、砂砾石层及部分黄土堆积,同下伏岩系为不整合。

各地层标志层及各组之间的接触关系:

平行不整合接触:也叫假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或基本一致,但是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原有的沉积地层,由于构造运动,地壳抬升,岩层

受到剥蚀,部分地层缺失,由于地壳下降,地层有接受新的沉积。地壳可以是经过一次下降抬升,也可以为数次。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遭受剥蚀-下降、再沉角度不整合接触:也叫斜交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仅有地层缺失,而且上下地层的产状不一致。本区有四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和界面,它们分别至少代表四次强烈构造事件。

1,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绥中花岗岩上,标志着华北地台经历了剧烈的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 2,中生界侏罗系北票组沙砾岩层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古生界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标志着华北地台转入一个崭新的地质发展阶段,地台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经历了海西——印支运动。

3,中生界侏罗系蓝旗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北票组之上;孙家梁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蓝旗组之上,它们分别代表燕山运动第一,二期活动。

沉积接触:岩体经过风化剥蚀以后,又有沉积物质堆积在上面,不整合面之下岩体(不同种类:变质岩、岩浆岩)的年代老于上覆沉积岩层的时代。

秦皇岛地区地层接触关系如下所示

第四纪Q

角度不正和接触————

孙家梁组:没印象

蓝旗组:安山质火山喷出角砾岩、集块岩角度不整合接触————

北漂组:砾岩

角度不整合接触————

黑山窑组:抱歉,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

角度不整合接触————

石千峰组:紫色页岩(河流相沉积,由于干旱,在氧化条件下呈现紫色)

上石河子组:绿色砂岩,粒度较粗

下石河子组:黄绿色粉砂岩,粒度较细

山西组:粉砂岩

太原组:晋祠砂岩,球状风化

本溪组:铁铝岩段与畔沟段

平行不整合接触————缺失O3、S、D、C1

马家沟组:白云岩

亮甲山组:白云质灰岩,有辉绿岩岩墙。

冶里组:多虫孔灰岩

凤山组:砾屑灰岩—风暴岩

长山组:砾屑灰岩

崮山组:发紫色的碎屑灰岩

平行不整合接触————缺失?

张夏组:鲕粒灰岩,有藻灰岩、竹叶状灰岩,接近陆源区...

徐庄组:黄绿色的粉砂岩(垂直距离有30米)

毛庄组:紫色页岩和黄绿色砂岩的交互层

馒头组:砖红色发紫的泥质页岩(猪肝红)平行不整合接触————

府君山组

平行不整合接触————

景儿峪组

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马岭组:浅肉红色长石石英净砂岩(含海绿石)

沉积接触———混合岩化花岗岩

附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二)构造

柳江向斜构造盆地是一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的甚至是局部倒转的向斜,它的西翼产状陡峻,秋子峪倒转,地层挤压很紧密,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达70°,甚至直立或倒转。断层以南北走向的逆断层为主,规模大,由于受到巨大的挤压,岩层薄甚至缺失,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少。东翼产状平缓,面积很大,约是向斜面积的2/3。东部地层的宽度是西翼地层的五倍以上,倾角是10°~30°之间,有好多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但

规模小。在核部,安山岩构成山地,形成地层倒置的现象,例如:老君顶。主要的断层构造为:鸡冠山——汤河地堑,伍庄——傍水崖断裂带,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层。

构造发展史

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早期发生海进,在长期遭受风化侵蚀而使地势平缓的古老变质

岩系之上,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相互平行的岩层。在这一漫长的

时期里,柳江盆地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有过时间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如自中奥陶世起

至中石炭世初的漫长时期,遭受风化侵蚀,以致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之间有一个长时间间断所造成的平行不整合;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之间有一个较短暂的沉积间断.上古生界的小、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而至二叠纪时全为陆相,在陆相的沼泽环境下有煤形成,自晚元古代至古生代末,古地理曾有明显复杂的变化。尽管海陆变迁,和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变化,但柳江盆地地区只发生过平稳的刊降运动.所以这个时期的所有岩层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没有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从小生代初以来的整个中生代时期里,所经历的构造变动在性质上与古生代不同,中生代的构造变动使本区的青白口系及古生界地层发生褶皱及断裂,经历几个阶段后形成了柳江向斜。

自二叠纪末至侏罗系沉积之前,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动,岩层发生裙皱。开始有了柳江向斜的雏形,以致侏罗系地层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超复在古生界地层之上,侏罗系底部跺岩中有安山岩及其它成分的火成岩砾石,这次强烈的构造变动不仅开始形成早期柳江向斜构造,而且还引起了侏罗系沉积之前的岩浆侵入活动,甚至还伴有一定规模的喷出活动.在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产生了地形上的差异,形成北高南低,以致侏罗系沉积之前,古生界地层在不同地区遭受不同深度的侵蚀。柳江向斜南部僵蚀轻微,向北渐甚,至东翼的石岭以北广大地区内,普遍缺失下二叠统顶面.而柳江向斜的西北缘侵蚀更强烈,甚至侏罗系地层覆盖在奥陶系之上,只有在义院口的一两平方公里面积内尚残存有下二叠统的顶面.老君山至小王山一带为一个东西向的平缓隆起.其遭受侵蚀的程度也较大,而南北两侧则较小.并且该隆起北侧的纳子峪一带与甫侧的大洼山以北地带侏罗系沉积厚度最大,反映出由当时的老君顶一小王山隆起带划分了侏罗纪在柳江向斜内的南北两个沉积小心.在侏罗系下统的下部岩层沉积之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致使侏罗系下部岩层发生平缓的变形,并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上部的岩层明显地超复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之上.在柳江向斜西冀,它超出了下侏罗统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而角度不整合于古生界岩层之上。由此可以推知,柳江向斜在当时已具有不对称的特征。此后,柳江盆地再次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引起多次猛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向斜核部大面积的中性火山岩层不整合超覆于下侏罗统的上下两组岩层之上,而在向斜北缘的长山北坡.青龙山等地,中性火山岩甚至不整合超复于二叠系、奥陶系地层之上.在此以后,又经历了构造变动,导致强烈火山喷发,堆积了酸性火山岩系.燕山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基,对柳江向斜的构造形态也有一定影响。它使向斜不对称性愈加明显,并在西翼引起一些南北向逆断层的发生。

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形成,其后继续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岸上遗田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东部落与三角面断层:

四个三角面连续出现,三角面东部为平地,他们之间有断层。呈现三角面的原因是当时所在时期,为河流冲刷,南北的主流,而旁边有支流冲刷,才形成三角面。

东部落山前三角断层面共有四个

1石门寨西门外小型正断层:

2 伍庄——傍水崖断裂带:

此处属于柳江向斜的西翼,构造运动比较剧烈,有岩浆侵入体,为霏细岩。出现迭瓦状断层,为大致平行的逆掩断层(在逆断层中断层面倾角平缓,倾角小于25°以下者,称为逆掩断层)。

3吴庄背斜

背斜向北倾斜,由于风化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核部成为我们看到的垭口,核部为徐庄组页岩,两翼依次为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有酸性岩脉即霏细岩岩墙充填。造成这周原因有两种说法,一:逆冲断层的牵引褶皱;二:挤压紧密的小褶皱与西部岩体的侵入有关,属于岩浆底劈型构造。多数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4 鸡冠山—汤河地堑:

遥望鸡冠山地貌,有陡坎,形成陡崖。陡坎与平缓的地层属于沉积接触,下部为元古代的肉红色混合岩化花岗岩,上部为下马岭组的石英净砂岩。其中有大量的海成波痕。鸡冠山地堑位于柳江盆地西南边缘,地质遗迹面积0.27平方公里。地堑是一组或几组性质相同的断层之间的下降部分,其特点是两断层面相向倾斜中部地体下降,两侧地体上升,多形成河谷地貌,汤河。鸡冠山地堑由两组正断层形成东侧正断层,倾向北北西,西侧正断层,倾向南东东,组成地堑两侧的岩石。

汤河地堑剖面示意图

三章火成岩

一、喷出岩

综述:该区的喷出岩分布广,厚度大,超过850米。喷出活动主要可分两期:较早一期在侏罗世,岩性为安山岩,分布于向斜的核部;较晚一期在晚侏罗世,岩性为酸性喷出岩,

仅局部分布于向斜的北端和东南边缘。具体是傍水崖村外,蓝旗组的中性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由于下大雨,岩体被雨水洗过,整天颜色呈现绿色。火山集块岩:一种压实固结的火山碎屑岩,粒径大于64mm,火山角砾岩粒径在2mm—64mm,熔结凝灰岩粒径小于2mm。碎块大小不同,分选性很差,而且多带棱角。此地的火山喷出岩属于爆炸式喷发所成。地球内部热能释放,喷出物在短时间强烈释放,在空中迅速凝结落到地面,在岩浆的携带下凝结

成集块岩、角砾岩、凝灰岩。

二、侵入岩

综述: 1.燕山花岗岩:呈岩基产生。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个西部边缘和东南外援。西部岩基称为“温泉堡花岗岩体”。直接与向斜两翼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中心相为灰白色中一粗粒碱性花岗岩。边缘相为肉红色中一细粒斑状花岗岩。东南岩基中心相岩性与西部岩基相同,边缘相为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本区所见燕山花岗岩,皆为这两大岩基的边缘相。这两大岩基侵入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同位素年令测定为一亿年。形成时代相当于晚白垩世2.东翼浅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长一二长斑岩岩体及张崖子西南山正长斑岩——闪长珍岩岩体等。这些小岩体产状为岩株。形成时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其次,本区各种岩性如辉缘岩、闪长珍岩、煌板岩。花岗斑岩等的侵入岩脉。岩床为数众多,均受构造裂隙控制。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西——南东走向及南北走向。

1长寿山

从远处观看,所有的山体都呈现肉红色,是二长花岗岩,有与潮水峪的花岗斑岩属于同一时期,都是由于燕山晚期所成。其中所含的成分都相同,石英、正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只是侵入的深浅不同而已。有一线天景观,是由于更早的岩浆侵入到花岗岩体里所成。由于以前出过事故,所以在老的岩体外面涂上一层料,颜色和燕山期花岗岩外观上2潮水峪花岗斑岩侵入体:

风化面呈现肉红色,所含主要矿物石英、正长石、白云母,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出露与潮水峪,侵入到奥陶纪冶里组的灰岩岩体中,出露的垂直高度5m。属于浅成侵入。 3,亮甲山

有辉绿岩岩墙侵入体。

辉绿岩:灰绿色,斑状结构。含有辉石、角闪石、斜长石,以角闪石为主,斑晶为斜长石。属于基性、浅成侵入岩,岩墙与围岩层里平行,厚度2米,出露的长度有100多米。辉绿岩不如花岗岩坚硬,大面积的辉绿岩可以形成象形石、造型地貌。

第七章矿产资源

综述:秦皇岛市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种类较为齐备。今朝,已发明各种矿产56种,已开发哄骗的26种,已探明储存量的22种。优势矿种有金、铁、水泥灰岩及非金属建筑材料,此中铁矿规模较大,储存量达27515万吨,水泥灰岩储存量达7.5亿吨,玻璃用白云岩

1.5亿吨,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中国"万两黄金"县之一。

1金属

白云岩: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分布地区:亮甲山的底部。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部分用来提炼金属镁,也可用作化肥、陶瓷、玻璃工业的配料和建筑石材。

铜铁矿:位于柳江低地西部燕山其花岗岩岩基与柳江向斜西翼的旱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在排除交代效用而天生的西卡岩有铜铁矿化。规模稍大的有花场峪矿化点,含黄铁矿及磁铁矿

2非金属

煤矿:柳江低地为一含煤低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童的太原组。下迭统及下、中侏罗统。由于向斜东西两翼机关的差异性。煤矿多漫衍在上石炭统至下二迭统地层中。而侏罗纪煤炭层可挖掘的主要限于义院口相近。本区最大煤矿由柳江煤矿、长城煤矿。

石英砂岩:石英颗粒含量占90%以上,砂粒纯净,SiO2含量高,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分布地区:柳江盆地南缘的鸡冠山龙山组的地层。用为玻璃工业原料。

石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岩石。分布地区:上奥陶统的亮甲山组地层。石灰岩是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和冶炼钢铁的熔剂,也是制化肥、电石的原料,并广泛用于制碱、糖、陶瓷、玻璃、印刷等工业中。

重晶石:成板状或柱状晶体,呈致密块状或板状,粒状集合体,多为中、低温热液矿脉。分布地区:上平山。可作钻探用的泥浆加重剂,又可用制造优质白色颜料、涂料,在橡胶业、造纸业中用作填充剂和加重剂,在化学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钡盐及化学药品等。

第八章小结

1收获秦皇岛地质实习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第一次在野外学习实践,经过高温,大雨,大山的洗礼,同学们都瘦了一大圈,皮肤也变黑了,脚也磨破了,但这丝毫也没有降低同学们的求知热情。因为我们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取得了进步,也在生活常识方面获得了颇多教益,而同时我们有领略了秦皇岛美丽的自然风光

知识方面我们初步掌握了如何看懂地形图,如何在野外确定自己的方位,并且学会了用罗盘测定方向,岩石的产状,特别是在罗盘的使用上我们知道了工作时仔细认真的重要性,要不然就会弄不清自己的方位而闹出笑话。还有野外讲究勤动手,勤动脚,勤动眼,多动动手才能发现珍贵的岩石,多动动脚才能从整体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多动动眼,才不会被眼睛所蒙骗。实际上,我们学到许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生活方面的收获就更加有用了,在购买去秦皇岛的火车票时,由于不知道每个人最多只能买5张票,且每个人只能在不同的窗口买,害我们在排队上浪费了不少时间;由于事先没

有过多关注秦皇岛当地的气候,去了以后被那里的闷热天气整得够呛,而且经常衣服晒不干;出外实习时,没有戴帽子而被晒了或是没有带足够的水而虚脱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地质工程 班级:10级3班 姓名:杨东兴 学号:1009020323 指导教师:骆祖江、赵燕容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一一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绪言 (3) 第一节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3) 第二节地质野外实习的任务及要求 (3) 第三节地质野外实习概况 (7) 第二章地质实习内容 (9) 第一节燕子矶、汤山镇阳山地貌岩性观测 (9) 第二节南京六合瓜埠地质公园考察 (12) 第三节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 (13) 第四节安徽张八岭地区地貌岩性观测 (14) 第五节巢湖地区地貌岩性观测 (15) 第六节苏州灵岩山、虎丘地区地貌岩性观测 (19) 第七节瑶琳仙境地貌岩性观测 (21) 第八节新安江水电站参观考察 (22) 第九节灵隐寺飞来峰观测考察 (23) 第十节西湖成因考察 (24) 第三章结束语 (26) 第一节地质野外实习内容概述 (26) 第二节地质野外实习个人体会及建议 (26)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大型的重要实习。实习的目的是令我们获得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专业兴趣。 地质野外实习是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 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借此使我们巩固并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野外地质实习的特殊课堂使我们开阔思维, 野外实习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建立并完善地质体的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地质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当地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判断、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训练,获得对研究区的沉积发展史、生物演化史、构造活动史的较全面认识,并为地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其他地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我们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巩固专业基础,为后续地质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 第二节、地质野外实习任务及要求 地质野外实习是我们在老师的协助下开展地质研究的起点,在实习过程中使我们学会从各种地质现象出发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为达到上述要求,地质野外实习的任务大致如下: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doc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一、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和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本区基本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工业以开采煤及耐火黏土为主。 二、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斜的两翼。中生界地层与燕辽一带极为相似,但本区仅见有侏罗系出露与向斜的核部。 (一)地层层序 新生界

第四系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松散沉积物。中生界 侏罗系、中侏罗系兰旗组 下侏罗统北票组 古生界 二迭系上二迭统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石炭系上石炭统太原组 中石炭统本溪组 奥陶系下奥陶统亮甲山组 治里组 寒武系上寒武统凤山组 长山组 崮山组 中寒武统张夏组 徐庄组 下寒武统毛庄组 馒头组 昌平组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景儿峪组 龙山组 太古界 绥中花岗岩 三、岩浆岩 柳江盆地的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 (一)喷出岩: 该区的喷出岩分布广,厚度大,超过850米。喷出活动主要可分两期:较早一期在侏罗世,岩性为安山岩,分布于向斜的核部;较晚一期在晚侏罗世,岩性为酸性喷出岩,仅局部分布于向斜的北端和东南边缘。 (二)侵入岩: 1.燕山花岗岩:呈岩基产生。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个西部边缘和东南外援。西部岩基称为“温泉堡花岗岩体”。直接与向斜两翼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中心相为灰白色中一粗粒碱性花岗岩。边缘相为肉红色中一细粒斑状花岗岩。东南岩基中心相岩性与西部岩基相同,边缘相为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本区所见燕山花岗岩,皆为这两大岩基的边缘相。这两大岩基侵入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同位素年令测定为一亿年。形成时代相当于晚白垩世。 2.东翼浅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长一二长斑岩岩体及张崖子西南山正长斑岩——闪长珍岩岩体等。这些小岩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2篇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2篇 Model report of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practice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 2、篇章2:2020年肇庆市七星岩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 告文档 篇章1: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 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 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 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实习地点:xx自然保护区 xx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 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xx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实习时间:XX-12-31 1、xx自然保护区概况 xx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它集 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

例说高二区域地理复习阶段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20

例说高二区域地理复习阶段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地理核心素养则是通过地理学习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核心素养体系中主要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它往往是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叠加。 说到高二阶段的区域地理复习老师们的困惑一定很多。到底复习哪儿?不复习哪儿?没有教材怎么办?是使用初中教材?还是从教辅书籍中选择?甚至干脆自己组织?区域地理的复习如何与高中系统地理相结合?和高三的综合复习又有何区别?庞杂的区域地理知识和有限的复习时间如何协调?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如何权衡?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于高二区域地理复习中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一点认识。 面对这些困惑,我也在不断尝试,我想首先对区域地理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纵观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命题特点是:首先,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离不开区域,有了区域才有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才能提供设计问题的素材。其次,高考命题不是因区域来设题,而是因设题需要来选择某个区域。换言之,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即不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所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区域地理复习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以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二是以系统知识的原理和规律做指导;三是渗透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下面就以《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与问题》一课,来谈谈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整合。首先说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的初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分析华北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说出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2.小组合作利用各种图文资料,分析限制因素形成的原因并绘制思维线索图;3.总结和归纳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限制因素的一般方法。4.通过对华北地区农业发展限制因素的分析,逐步渗透关注区域发展,心系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当时的设计背景是中国自然概况的复习基本完成,注意到高考题连续考察华北地区、和海河流域,于是想以这一区域为例,整合一部分系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中就是想做四件事:第一让学生了解这一区域的概况;第二通过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三落实课标的相关要求;第四归纳可以迁移的方法。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本节课的设计 一、选取和整合素材 1、教学内容的选择 选择华北平原作为本节课案例的原因: 1)案例符合课标要求:通过对华北平原的地理条件的分析、治理措施的探究可以很好的完成课标对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的要求。 2)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3)从华北平原具体情况来看: ①具有典型性和思想性: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农业发展又受到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案例具有典型性。案例中隐含许多问题亟待去讨论和解决,同时又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七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七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汇总七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例文。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

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实习报告《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例文》。 ②实习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二、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实习过程 实习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习, 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 实习报告 哈尔滨学院 理学院 地理科学11-1班 王振 11052118

一、前言 在接受了一个学期的地质学基础以及地貌、水文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后,在康春国、孙雅萍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迎来了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野外地质考察。 二、实习地点介绍 本次考察的地点在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主要活动区域是其境内的柳江盆地。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冲,交通便利。其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秦皇岛港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天然不冻港;山海关机场也与国内各主要城市通航。 秦皇岛市下辖海港、滨海和山海关三个区以及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四个县。秦皇岛目前形成了以港口、旅游和玻璃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市,海港区素有“不冻港”“玻璃城”的美誉。秦皇岛地区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为主,有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其中煤矿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规模多为小型。 秦皇岛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5℃,一月最冷,最低气温为﹣21.5℃;七月最热,最高气温为39.9℃;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平均695.5mm最大年降雨量为1273.5mm,降雨期集中在每年的7-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降雪稀少,降雪期多在11至次年的4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46.8mm,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2.3倍,蒸发量最大月份为5月,一般为234mm,占全年蒸发量7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7﹪,最大湿度为87﹪,最小为0,干燥度为平均1.3左右。本区风向主要受季风影响,季节的变化规律是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由于常风向是西南,强风向是东北,故海岸侵蚀,堆积和滨岸沙丘堆积方向,均与风向一致,二者密切相关。 秦皇岛地貌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区。柳江盆地位于燕山山脉东端,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峭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最高峰出现在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m左右。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代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 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千米;东起张崖子村,西至吴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千米,总面积约180平方千米柳江盆地内各时代地层具区域代表性且出露,岩石类别也比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现象较多,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很多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总之,在秦皇岛地区盆地内,地质现象丰富、露头清楚、种类齐全、极易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和将今论古的分析,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质实习场所。 三、实习路线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名称:10地质2 姓名:马克 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1日 目录 一、绪论 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2.实习区地理概况 二、地层 1.柳江盆地地层总(发育状)况 2.柳江盆地地层简况(从老到新) 三、岩石 1.沉积岩 2.岩浆岩 3.变质岩 四、构造 1.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2.柳江盆地构造 3.地质发展史 五、矿产资源 1.煤矿 2.耐火粘土矿 3.铜铁矿 4.石英砂岩 5.白云岩

6.石灰岩 7.重晶石 六、地貌 1.岩溶地貌 2.流水(河流)地貌 3.海洋(岸)地貌七、结论与体会 1.完成情况 2.体会 3.罗盘使用方法

一.绪论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得到第一手资料,深化理论。 3.锻炼身体素质,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4.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学会野外实习要领方法技能。 5.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1.2实习任务; 1.掌握矿物和岩石(矿物)在野外的实践报告 2.掌握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描述和某些主要的地层 3.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4.地质罗盘使用的基本方法 5.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 6.掌握地貌现象的识别 7.某些化石标本的历史痕迹 8.岩层产状的测量 1.3实习时间: 2012.04.17-2011.04.22 1.4实习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基地 2.实习区地理概况 2.1位置和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km,宽6km,全市海岸线总

谈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谈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关键能力之一。何为区域认知能力?它由哪些要素组成?如何进行培养和评价?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基础上,构建区域认知能力的概念框架,并结合具体课例,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例谈初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科关键能力之一,是形成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尝试在构建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概念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课例寻求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的路径和策略。 一、区域认知能力的内涵解读 “区域认知能力”是一个新提出的名词,在日前备受关注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中,对“区域认知能力”有这样的界定: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是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通高中阶段地理课程中虽都有区域 地理内容,但侧重点不同。?x务教育阶段更侧重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分析区域差异、加强区域联系和追求区域发展,对认识区域地理的路径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基于此,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综合性、地域性)和初中生认知特点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观点,并借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框架,初步梳理出以下初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框架(见图1)。 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1.导引地理图像,培养认知区域位置的能力 认知区域位置的能力即学生在认知区域的空间位置关 系时,通过已给出的各种材料(如经纬度的度数和范围、海陆轮廓、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得出相关的解释和结论所表现出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提供各种图示资料,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方法和技巧,以提升其能力。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中,图9.3和相关文字材料完整呈现了 青藏地区的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以及地形特征,教学中教师运用这些学习材料,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能够顺利地认知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但考虑到八年级(下)阶段学生经过初中阶段近两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对区域位置应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平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

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习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 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平行、较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才c)片状构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

地质认识实习汇报_自我鉴定.doc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_自我鉴定 实习的目的: 让我们以地质工作者的身份认识大自然;巩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体验地质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加工作兴趣。 实习任务: 根据秦皇岛地区实际地质概况集中进行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地质观测。主要完成一下任务:第一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第二,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第三,沿大石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河流和海洋的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通过观察分析,逐步确立海陆变迁﹑地壳演化及将今论古的基本概念和地质思维的独特方法。第四,观察区内向斜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弄清柳江向斜、柳江盆地及柳江向斜盆地的内涵。最后,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总体概括: 此次实习在老师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

地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8天的地质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习了解了关于地质测量的目的学会了计划、踏勘、记录、描述观测点;初步学会了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简单完成指定范围的实测地层剖面图 自然地理及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那里。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秦皇岛地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在400mm 至1000mm之间,总体而言,气候宜人。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方法略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17086844.html,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方法略谈 作者:刘旭东 来源:《家长·中》2019年第07期 摘要: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当前,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成效初显,但是学生在区域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尚有诸多不足,不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种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现状,并从三个方面讨论培养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核心素养;方法 一、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现状 首先,学生总区域认知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平衡。我以所在学校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在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方面,有超过一半人数的学生都不够理想,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部分学生只善于比较常见的区域地理要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已经学过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知识的区位因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当遇到实际问题需要比较区域差异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只能比较区域中的常见要素,如地理位置、交通、人口和劳动力等,而对于区域之间的市场、政策、国内外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则很少会考虑到。这表明高中生头脑中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 最后,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不足。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地图并不敏感,他们不能准确地从地图上识别出所需要的信息。众所周知,地图中承载着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够将地理事物复杂的时空变化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如果学生不会读图识图,必然会制约其区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到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借助案例教学法增强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从而促使他们实现知识的意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1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实习区概况 秦皇岛市石门寨地质教学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全名为“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区内外交通十分方便,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京—秦、大—秦、京—山铁路横贯东西,秦—青公路、地方铁路、祖山旅游公路纵贯南北。 图1-1 石门寨地区交通位置图 实习所在的石门寨地区,为一南北向延伸的低山丘陵地区。北、西、东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名为“柳江盆地”。高山主要由上太古界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由上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构成;而在地质构造上,则形成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缓的向斜构造,故名“柳江向斜”。前者是地貌形态,后者为地质构造概念。故又通称为“柳江向斜盆地”。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河谷海拔70米左右。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流入渤海。最高的山峰为盆地中部偏北的老君顶,海拔为493.7米;盆地的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地方,一般海拔在400米以上。

图1-2 柳江向斜与地貌关系图 由于第三纪以来气候湿热,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形成喀斯特地貌,在本区留下了施压、象鼻山、落水洞、溶洞等。 内动力作用对本区的地貌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由于新构造运动,使本区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多层溶洞和多级海蚀阶地等地貌。 本区处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之间,据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698.5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七十,山洪也集中在这个时期。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每年的5-10月份,尤其是7-8月份,渤海碧波荡漾,海风习习,气候湿润凉爽宜人,日平均气温仅23.6℃。据统计资料,日最高气温超过30℃者平均每年不超过8天。 实习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杏树较多。工业以采掘业为主,有煤、铝土矿、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总储量2—3亿吨。本地区多以奥陶系亮甲山组灰岩和寒武系张夏组灰岩为原料烧制石灰。 第二节实习基本情况 本次实习为期23天(8.2——8.24),我们在XXX老师的带领下对秦皇岛石门寨地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地质实习工作。通过实习,了解了野外工作的方法(罗盘的多个用途、野外露头的识别与观察);熟悉了地质点的纪录规范;学会了实测剖面的方法与步骤;步学会了对地质现象的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工作;完成了指定地区的实测剖面图、综合柱状图及地质填图。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汇编6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汇编6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 一.序言 ⑴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

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习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实习过程 实习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习, 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尝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习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习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习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含海岸地貌)

河北省秦皇岛市 柳江盆地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非公费师范) 姓名: 年级:级 学号: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实习简介 1.1.1实习时间 2014年5月25日-5月28日 1.1.2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戴河 1.1.3实习线路 1.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上庄坨 2.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3.石门寨——蟠桃峪 4.上庄坨——刘家房 5.北戴河 1.1.4实习目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使得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1.1.5实习内容 1.熟练掌握基础罗盘、放大镜和GPS等野外地质调查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在阅读、使用各种地形图、地质图件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质地貌学矿物、岩石、构造、地层、内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等野外现象识别、观察的基本能力和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采集的方法; 4.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描述,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等基础图件绘制的基本方法; 5.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二节地理概况 1.2.1 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 1.2.2 地形 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地势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1.2.3 地质 秦皇岛不仅是我国非常重要工业港口,也是世界大港,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品种有56种,开发利用的26种,青龙县黄金达万两.新兴的工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 1.2.4 气候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地质人才 年(班) 级: 10—1 姓名:徐真真 学号:331030060114 指导老师:陈江峰、宁超 编写时间:2011年6月26日 前言 一、实习交通位置(附图): 实习区南部有焦(作)柳(州)铁路、焦太(原)铁路,铁路专用线等,构成该矿运输动脉。公路:有焦辉、焦新、焦洛、焦济与焦郑公路,此外,已建成的焦郑、焦晋、焦济与焦温高速分别与京珠、晋太及连霍高速连通,基本实现了以焦作市为中心通往周边市县及国道的高速公路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二、实习路线: 1、路线一:市区→辉县 2、路线二:市区→常平 3、路线三:市区→龙洞乡(刘庄后沟) 4、路线四:市区→济源 5、路线五:市区→青天河

三、实习任务要求、人员组成、实习时间及任务的完成情况 (一)实习任务要求: 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 2、认识实习区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熟悉地层时代。 3、认识实习区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学会识别方法。 4、认识实习区的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5、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断层)产状。 6、学会做标准的野外地质记录。 7、编写实习报告。 (二)人员组成:地质人才10—1 (三)实习时间: 2011年6月14日──2011年6月22日 (四)任务完成情况: 2011年6月22日完成野外实习,2011年6月26日完成实习报告编写 一、寒武系(∈) 寒武系是寒武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中国寒武系共有九个阶,分属三个统。下寒武统(以滇东为例)包括梅树村阶、筇竹寺阶、沦 浪铺阶和龙王庙阶;中寒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徐庄阶和张夏阶;上寒 武统(以华北为例)包括崮山阶、长山阶和风山阶。中国寒武系全为海相 沉积,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二、奥陶系(O) 中统马家沟组(02m):主要为青色、青灰色的石灰岩,以方解石(主要矿物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实习报告 1 前言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实习区地理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东接辽宁,北邻承德,西倚唐山,南连浩瀚的渤海,海岸线长113千米,水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距离北京295千米,总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 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秦皇岛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县为昌黎,抚宁,卢龙和青龙满族自治县,总面7812平方公里,人口达287万。地质填图实习区位于秦皇岛市区北部,距新火车站28

布区为山高坡陡地形。相对比高在200—300米,最高峰老君顶海拔搞成493.0米。贯穿盆地南北 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水系。大石河自北东而来,经大刘庄流入本区,在崔家转近南北向曲流。傍水崖向东南直流,至蟠桃峪出盆地,于山海关以南注入渤海。长70千米,流域面积约600平方公 里。临海地带发育有海岸地貌,侵蚀与堆积型海岸地貌相间分布,形成许多优良浴场。暂时性地面流水作用强烈,坡积物、洪积物随处可见。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大石河和汤河形成许多流水地貌。在滨海地带,波浪在岬角处发生侵蚀作用形成各类海蚀地貌,在海湾、平直海岸地带形成各类海积地貌;潮汐的作用形成海蚀平台等地貌;沿岸流携带泥沙在海岸形成沙嘴,连岛等地貌类型;沙流也在海岸形成地貌沙丘,黄金海岸的延岸沙堤。 1.1.3实习区气候特征简介

本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达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主要风向受季风影响,夏季多西南风,冬春季多东北风。除季风外,还有台风影响。由于本区风向常是西南,强风向是东北,故海岸侵蚀、堆积和滨岸沙丘堆积方向均与风向一致。 1.1.4实习区经济发展概况 本区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铜,铁,铅等,主要集中在青龙县,昌黎和卢龙县仅有少量的有色金属矿产,青龙县的金储量为13t,铜23410t,铁20630t,并且是我国万两黄金县之一。非金属矿产:秦皇岛市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石灰岩储量十分丰富,仅驻操营,石门寨一带储量就达3亿吨,为该区的石灰厂和水泥厂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青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885-83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

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报告。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前言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二、实习区概况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三、地层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