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理论的见解
- 格式:pdf
- 大小:126.96 KB
- 文档页数:2
索绪尔符号二元论索绪尔的符号二元论是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之一。
索绪尔认为,每个符号都有两个层面:意义和形式。
意义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或概念的集合,而形式是符号的音、形、图像或其他符号,它们被用来表示意义。
在索绪尔的符号二元论中,符号的意义和形式是紧密相关的。
换句话说,没有形式就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就没有形式。
符号被看作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每个符号都能被分解成更小的符号。
这种分解可以无限细分,直到分解出最小的符号,被称作原子符号。
符号的形式被看作是符号理解的必备条件。
通过与形式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中的知识,读者或听者才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例如,“红色”这个符号只有在读者或听者知道红色是什么,以及它在哪些情境中使用时,才能被理解。
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语言和文化的中心概念。
符号的使用和理解是人类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基础,它们对于有效的思考和较高的文化水平至关重要。
当人类开始使用符号时,它们成为了文化的代表,不同的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从而引入了不同的文化差异。
然而,索绪尔也指出了符号二元论存在的问题。
例如,符号的含义往往是个人、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产物,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此外,符号的理解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语言、文化、性别、种族、历史等等。
总的来说,索绪尔的符号二元论对我们理解语言和文化的作用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我们需要注意符号的含义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符号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并且保持敏感和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浅析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摘要: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论述语言符号的性质这一章节中提出的一对概念,关于这二者究竟是一对什么样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又有何种关系,本文将结合语言符号的相关内容,对能指与所指进行解读。
关键词:能指所指语言符号1.引言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关于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把语言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巨大的独立学科,揭开了语言研究的历史新篇章。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观点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以及全新的思维方式。
书中,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性质,引入了能指与所指的概念。
因此,本文主要就语言符号的相关内容来解析能指与所指。
2.什么是语言符号索绪尔认为:每一个符号都由能指和所指组成,即符号=能指+所指,所以想要理解能指与所指,必须先要知道何为符号。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常常听到符号这个词,但是本文中所言的“符号”并非通常所言的符号。
按照一般的定义,符号是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它是意义的承载,物质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完全由主体来加以确认。
同一系统中的符号彼此之间不相混淆。
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符号”是“语言符号”,索绪尔说:“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语言符号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即符号受指和符号施指的结合。
符号受指是概念,符号施指是音响形象。
两者既彼此分离,又互相对立;既互为条件,又互为依存,共同构成语言符号。
换言之,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其中的“义”现实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而“音”则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用以表达意义的声音,是意义的物质载体。
3.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上文所述,构成语言符号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能指和所指。
那么,能指的定义是什么?所指的定义又是什么?能指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涉及的对象形成的心理概念。
试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解读
陈旸
【期刊名称】《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8)001
【摘要】本文探讨索绪尔语言理论中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变性和可变性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价值和意义的关系等几个问题,以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更好地领会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以此追溯符号学的过去,展望其未来,加深我们对符号学的认识和研究.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陈旸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
【相关文献】
1."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 [J], 张廷芳
2.索绪尔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什么——对我国语言学界“符号”观的批判 [J], 肖娅曼;吕彦
3.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用语污染观评析——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视角 [J], 蒋秀玲
4.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解读 [J], 何昀
5.再论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语言符号的性质 [J], 乐眉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论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近年来,随着人类语言研究的进步,语言学家对语言学的理论上的探索与发展也更加深入。
其中,“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Saussure’s 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Symbols)便成为当代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
索绪尔是欧洲语言学家中最杰出的,他创立了现代结构语言学,1916年他的代表作《语言的结构》(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大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他曾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理论,即语言符号是人为设置的,没有必然性。
首先,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他说,语言符号是一种人类创造的,自然没有任何必然性。
这是因为“语言符号”一词可以指任何形式:它可以是词汇、句子,或者是句子中的元素,比如单词、音素,例如“dog”可以译为“狗”,也可以译为“犬”。
此外,“狗”和“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它们之间也没有必然性。
其次,索绪尔也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中,他指出,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中的新概念和新词汇即可以来源于现有的旧字的创新拼写和新意,也可以新颖地将两个单词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字,甚至会发明新词。
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正是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体现。
最后,索绪尔也认为,任意性也表现在语言的意义上。
他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dog”的意思是“狗”,而在法语中,相同的单词“chien”的意思是“犬”,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创造的,它的任意性体现在语言符号的形式、变化以及语义上。
索绪尔本人也被认为是语言学史上杰出的理论家,他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为后来的语言学家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应用语言学期末作业题目:浅析索绪尔语言观学生姓名:温馨月学生学号:15503001学院名称:文学院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指导教师:于全有二零一六年八月浅析索绪尔语言观摘要:索绪尔是一个敏锐的天才语言学家, 他通过自身的积累、思考, 并在与其他语言学家的学术交流中受到启发, 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观: 言语活动、言语、语言及其联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索绪尔语言学观的问世,不仅影响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人文学科研究。
关键词:背景;言语与语言;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影响目录引言 (1)一、索绪尔语言观产生的背景 (2)(一)德克海姆的现代社会学 (2)(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2)(三)惠特尼的语言学新认识 (2)二、索绪尔语言观的具体内容 (3)(一)言语和语言 (3)(二)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3)(三)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4)(四)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4)三、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 (5)(一)对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5)(二)深远的学术价值 (5)结语 (6)参考文献 (7)引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
他提出的把语言当作一个共时的静态的符号结构系统来研究的语言思想,扭转了语言学的历史走向,开拓了现代语言学的新格局,从而使语言学在20世纪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他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观: 言语活动、言语、语言及其联系;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语言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
索绪尔语言学观的问世, 不仅影响了 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 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其他人文学科研究由他的学生根据他讲课的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部称之为语言学“圣经”的著作以它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索绪尔也因此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关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作者:陈文婷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7期[摘要]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自问世以来,学界对其的争议一直居高不下。
从语言的本质问题、语言的“象似性”问题、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习得和使用问题以及新造词的构成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索绪尔所提出的任意性原则是否为语言的本质属性。
研究发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一种有变化的语言现象,而不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语言现象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在讨论语言符号的本质问题时,创造性地将构成语言的“音响形象”和“概念”分别用“能指”和“所指”代替,指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产物,同时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 arbitrariness)。
此后,任意性不仅被看作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还成为了语言学一切研究的基本假设。
连索绪尔本人都强调,“没有人争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它是统领整个语言学的原则。
”由此可见,任意性原则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是一条纲领性的原则。
然而,围绕着任意性问题的历史争论也就此展开,时至今日依然绵绵不绝。
本文在梳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来龙去脉与历史纷争的基础上,从语言的本质问题、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习得和使用问题以及新造词的构成问题等几方面人手,尝试讨论索绪尔所提出的任意性原则是否为语言的本质属性,以期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了解。
一、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确立及影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因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那么可以直接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1]67。
首先,这些词的发音和它们的概念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
在语言符号内部,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其次,语言间的差别导致这些所指都会有不同的能指,世界上存在不同的语言便是证明:“‘牛’的所指就有不同的能指,有的语言中是boeuf,有的语言中是oks。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摘要: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系统性、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原则和概念,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深刻思想莫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石。
正确理解和应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发表一些见解。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现代语言学引言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75-1913)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欧一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从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共时和历时的划分、语言符号系统性以及语言符号的价值四个方面解析了什么是语言学,使我们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拟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的四个方面分析其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文献综述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美国学者卡勒说:“其必要性表现在,许多语言学上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为怎样准确地区分这一概念。
”[3]潘庆云指出,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语言科学的精密化。
有助于从具体、个别的言语中概括出一般的语言体系;二是可以带来研究和论述上的方便[3]。
裴文认为,只有在言语体系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区分是索绪尔构建的语言学理论一系列原则与关系中的最为根本的。
它既是索绪尔理论完善的前提条件,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4]。
王希杰认为.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5]。
近几年索绪尔的“任意说”受到了学术界的挑战和补充,许国璋先生在《论语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语言符号非任意性”的观点[7];王寅教授在他的学术专著‘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一书中较为客观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的补充[6];朱永生教授在评价索绪尔的观点和批判接受外界评论的基础上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成立也进一步发表了见解,认为在复合词和派生词以及句法层面上的确存在着象似性,但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依然有不可动摇的原则。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到语言符号,我们会自然而然想到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之父——索绪尔,他是第一位正式将语言纳入符号学视野的语言学家。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他明确指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在回答什么是语言符号这一语言学、符号学的根本问题时,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定义为“能指(意义载体)和所指(概念或意义)的结合”。
而在语言符号的几个特性中,索绪尔特别强调任意性原则,他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看成是“头等重要的原则”,它“支配着整个语言学”,“事实上,整个语言系统都是以符号是任意的这一不合理原则为基础的”。
(索绪尔1985)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也就成了全面理解索绪尔语言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因此,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
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对于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这一问题的理解仍然存在各种分歧。
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看待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的观点,从而对正确理解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1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述索绪尔(1985)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接时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随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应该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
我们的意思是说,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能指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为了更加全面阐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进一步区分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他指出,“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分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然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索绪尔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
浅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作者:孙琪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8期摘要: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第一原则。
自该理论提出至今,语言学界的争议一直不断。
有的学者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理据性,并否认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本文基于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研究,分析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确定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理据性;本质属性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里面集中体现了索绪尔的基本语言学观点,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理论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索绪尔将“任意性”称为语言符号性质的第一原则。
这一理论自提出后引起了众多语言学者的广泛关注,语言学界对这一观点一直存在争议,有持赞同态度的,也有持批判态度的。
在国外,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派将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发挥到极致,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他认知智能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主的形式系统,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毫无关系可言;在国内,王德春等学者认为语言符号和客体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虽然在语言发展中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理据性,但理据本身也是任意的。
反对任意性原则的国内学者主要包括许国璋、沈家煊、李葆嘉等人,他们主张语言符号的本质是理据性,虽然理据性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弱甚至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符号的本质是任意的。
还有的语言学家持折中的态度,认为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的属性,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但绝大多数还是强调以任意性为主。
例如朱永生就试图对二者进行调和,提出理据性是对任意性的补充。
本文将就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进行讨论,揭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的关系,并试图确定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一、任意性理论在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论进行探讨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基本概念。
浅议索绪尔符号学作者:黄飞飞来源:《丝绸之路》2010年第14期[摘要]索绪尔是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符号学理论对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就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近年来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认为,符号的任意性讨论必须限定在语言符号的产生层面,脱离这一条件来谈符号的任意性就违背了索绪尔最初的论断。
另外,还就索绪尔符号学和同时代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语言符号学;索绪尔符号学;皮尔斯符号学[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57-02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
具体地讲,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符号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勃兴于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
目前,符号学的研究已形成一种国际性的学术热潮,它不仅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各个学科渗透,而且已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方法论之一。
正如英国哲学家M·C·比尔兹利所说:“从广义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李幼蒸先生将当代符号学的研究方向划分为语言符号学、一般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三大类。
注重对语言结构、语义结构和话语层面进行分析的各种符号学理论,被划入语言符号学。
这是一种对语言符号深刻的微观研究,最早的代表性观点是索绪尔关于语言两个层面的理论。
从语言的结构分析到语义、话语、文本的结构分析,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和具体。
从语言符号分析扩展到非语言符号(包括人工智能符号)分析,则形成了一般符号学(普通符号学),它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一切符号和象征现象都纳入符号学的视野。
最后,运用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文化中各种物质、精神和行为现象,各种部门符号学的研究,如建筑符号学、电影符号学、戏剧符号学、意识符号学等,都属于文化符号学的范围。
简述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观点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他的语言学理论被誉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在他的著作《一般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运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个体的产物,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创造和使用的。
他强调了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们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工具。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是由语言单位组成的观点。
他将语言单位分为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
语音单位是由声音形成的,包括音素、音节和单词等;而语义单位则是由意义构成的,包括词义、词组和句子等。
索绪尔指出,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语言的基本特征。
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的双重性。
他认为语言既是系统性的,也是历史性的。
语言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则和语言的结构规则上,而语言的历史性则体现在语言的演变和变异上。
索绪尔指出,语言的双重性使得语言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异性。
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的符号性。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单位是符号的表现形式。
符号是一种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符号的形式(signifiant)和符号的意义(signifié)。
形式是指符号的外在表现形式,意义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
索绪尔认为,语言单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任意性的关系,这种任意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
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的价值性。
他认为语言单位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语言使用者的共识和约定而产生的。
语言单位的意义是依赖于语言社群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语言社群可能会赋予不同的意义。
索绪尔强调了语言的文化维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工具。
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包括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语言单位的组成和对应关系、语言的双重性、语言的符号性以及语言的价值性。
索绪尔语言学中符号的两重性作者:王歆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6期摘要:索绪尔基于符号和系统两方面建立他的语言观,但国内对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两个问题,即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系统性尚有争议。
本文认为,符号的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根本观点。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论点也是成立的,符号的系统性则根源于它的任意性。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系统性一、引言通过索绪尔(F.de 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索绪尔研究的是普通语言学即语言的语言学,它表现为体系化和抽象化,它与当时盛行的实证主义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形成对照。
他不仅明确界定了数对两分法术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社会的)语言与(个人的)语言、共时和历时、静态和动态、内部和外部、(横线)序列关系与(纵线)联想关系等,而且主要从符号和系统两方面建立他的语言观———语言是符号系统。
索绪尔强调的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原则,他指出语言的符号性和社会性正是通过任意性概念连接起来的。
同时又因为语言是“系统”,它的各项要素都有连带关系,他强调了内在关系原则,即语言符号是所指、能指、符号三位一体。
符号连接了所指和能指,所指和能指构成符号从而确立自己的存在。
在符号内部,不是所指和能指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对立,以及二者“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关系。
符号内任何要素的价值都是由围绕着它的要素来决定的。
二、语言符号及其内在特性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有两个特性:(1)符号的任意性,这是语言学的第一个原则。
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基石。
(2)符号构成的线性序列,这是语言学的第二个原则。
语音属听觉性质,只在时间上展开而且具有借自时间的特征:a.它体现一个长度;b.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
也就是说,能指是一维的,只有长度。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对语言与现实关系的批判和阐释张一平【摘要】本文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对西方语言学传统在语言和现实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不同的观点,即语词表征事物的观点、语词表征概念的观点和语词通过概念表征事物的观点进行批判,目的是进一步阐发索绪尔对语言与现实关系的新的解释,并试图说明索绪尔作为一个语言学家,虽然没有详细揭示语言和现实的关系,但他的语言符号理论完全能够与语言和现实整体联系的看法相容.【期刊名称】《科学·经济·社会》【年(卷),期】2010(028)001【总页数】6页(P177-182)【关键词】索绪尔;语言;现实【作者】张一平【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历来是语言哲学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
两千多年以来,西方语言学传统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即语词表征事物的观点、语词表征概念的观点和语词通过概念表征事物的观点。
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都把语词和现成的事物看成是对应的关系。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反对语词和现成的事物一一对应的关系,对语言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索绪尔作为一个语言学家,虽然没有详细阐述语言和现实的关系,但是他的理论完全能够与语言和现实整体联系的看法相容。
本文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框架下,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对语言与现实的三种不同观点进行批判,目的是进一步阐发索绪尔对语言与现实关系的新的解释。
语词—事物观也称为唯名论或指称论。
语词—事物观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的对象,语词就是事物的名称,是用来给事物命名的。
一句话有没有意义,就看这句话和所指的事物是否吻合。
这种观点把世界划分成两个世界,语言世界和物质世界。
语词是独立的实体,与现实世界的个别对象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两千多来年,语词和现实世界中的某种事物对应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第三章读后感篇一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第三章读后感读了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第三章,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可能很多人觉得语言学的东西枯燥乏味,但是这一章却让我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索绪尔在这一章里谈到的那些关于符号的观点,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他说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这就好比我们平时说的“红灯停绿灯行”,红灯和绿灯就是能指,而“停”和“行”就是所指。
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稀奇的?但是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们日常交流中最基本的东西吗?没有这些能指和所指的组合,我们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读着读着我也有点犯迷糊。
比如说,索绪尔强调符号的任意性,可我又觉得在某些情况下好像也不是那么任意的呀。
就像我们的汉字,“日”字为啥长成那样代表太阳,难道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我觉得这里面可能还藏着更深的奥秘。
还有啊,索绪尔对于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一开始我觉得挺清晰的,可后来又觉得有点模棱两可。
语言是系统,言语是个人的表达,这好像很简单。
但真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想,又觉得没那么容易分得清楚。
难道我们平时说的话就完全不属于语言的范畴了?我觉得这中间的界限可能没那么绝对。
读完这一章,我就在想,语言学这东西,咋这么复杂又这么有趣呢?它既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懂了点什么,又让我觉得还有好多好多的未知等着我去探索。
这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偶尔看到一丝光亮,却不知道那光亮后面到底是啥。
也许,这就是探索知识的魅力所在吧?篇二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第三章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第三章,我这脑袋瓜子嗡嗡的!但同时,又感觉像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索绪尔说的符号的概念,真的是让我想了又想。
能指和所指,听起来挺简单,可实际琢磨起来,复杂得很呢!比如说“玫瑰”这个词,它就是能指,而它所代表的那种美丽的花和爱情的象征就是所指。
但是,难道“玫瑰”就只能代表这些吗?也许在不同的文化里,它还有别的含义呢!我觉得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任意性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
试析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也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但是,多年来,在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学说的理解,研究者们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一些相关的论述,从而对该理论提出相关的质疑,引发我们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重新思考和评价。
1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定义及其问题的提出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即是任意的。
而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所以,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但是,语言中一旦确立了所指与能指的关系,使用该语言的人就别无选择,只得将它们这样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先任意”“后非任意”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符号有其任意性的一面和非任意性的一面。
对于语言符号的“后非任意”一面,很容易理解,也能得到认同与接受。
巴尔特和雅各布森等都认为,作为心理再现的概念所指和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它们的结合是集体操练的结果,所以丝毫不具有任意性。
那么,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实际上就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语言符号是否是“先任意”的?2 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几点质疑索绪尔在讨论语言的结构时,提出了语言符号具有“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观点: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区别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以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2.1 关于“绝对任意性”的评价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最正面肯定的论述就是他提出的“任意性第一原则”。
前面刚开头已经提到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即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他举例来证明这一点。
“姊妹”的观念在法语里用来做它的所指的s-o-r(soeur)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它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
浅析语言符号学一、语言符号学概述在人们眼中物理世界无疑是变化莫测的,不能轻易的被探索和窥视,但是符号系统的出现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和探索这个物理世界,人类也凭借符号系统在世界面前终将也不再一无所知了,而符号系统则成为人们了解物理世界的一种重要媒介。
自从有了符号系统作为人们沟通世界的桥梁,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过程中,也不再单单的处在被动地位,而是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谋求共建和谐社会。
之所以符号系统能够帮助人们挣脱本身固有情景的思维桎梏,以自身实践去探索现实世界,虽然有时候这个认知过程是比较缓慢的。
但最终会做出理智的反应和客观的认知,这是因为人们通过符号学对外界的认知,既可以总结过往的认知经验,又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借助符号学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特质,对过往那些心头悸动无法言说的,飘忽不定不能准确描述的、稍纵即逝的情感和想法都能一一表达出来。
如果没有符号学为我们传递信息,人们之间都会是形单影只的个体,我们千辛万苦实践得来的结果和认知也无法及时的传递出去,所以符号最大的作用在于信息的传递。
俗话说的好,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人们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互相传递和共享信息和认知,而且有共同认知,共同目标的人们,一般是由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符号则是他们相互之间传递消息的最终媒介。
古罗马哲学家Augustine,S说:符号是一种能让人类想到在它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
我们可以把符号学定义为研究符号及其意指活动的学科。
这个定义从跨学科的角度解释了符号学的性质。
理论而言,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语言符号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以及用符号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语言学的学科。
其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符号两大部分。
通常具有随意性、线条性、组合性、传播性、形式与内容的非对称性、跳跃性、社会性等特征。
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语言符号不同于非语言符号等其它符号,由于语言和符号具有可听化、可视化等被感知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它们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形式。
浅谈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理论的见解
云南民族大学胡永兴
摘要: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著作对后来语言学的研究产生
了重要影响,本文从索绪尔论点中关于“语言是符号”的理论进行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符号;符号学
法国语言学家穆南(G.Mounin)认为:“如果索绪尔在世,他的符号理论
会是他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和关键点”。我们知道符号理论是费尔迪南·德·索绪
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在索绪尔之前,没有符号
学这一学问。索绪尔说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系统,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
程》一书中他就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并开始命名为“符
号学”(sémiologie,来自希腊语sēmeion“符号”)。
果然在索绪尔之后就真的诞生了一门叫“符号学”的科学。由此可知索绪尔
的这一理论不单单只是在语言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笔者通过研读索绪尔关于
语言学符号理论的观点,结合实例及一些个人见解来分析下索绪尔的符号理论。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
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可以是声音信
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例如“=”在数学中
是等价的符号,“紫禁城”在政治上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总的来说,符号的
意思就是一种“特征纪念”,就像绰号是为了让人容易记住,方便辨认的称呼。
索绪尔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体叫做符号”。所谓“概念”就是所指事
物的特征,例如书和book,前者是中国人对“编成册的成本著作”的事物的符号,
后者是英语符号,其共同特征都是一样的。而音响形象就是指某一事物的语音和
形式。同样的指“编成册的成本著作”,汉语用书(shū),英语用book。对同
样的事物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语音。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
体”即是如此,当然为了彼此呼应同时又相互对立,他将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了
概念和音响形象。
二、符号具有任意性
索绪尔将任意性作为符号的第一个原则,也表明了任意性是符号的根本性
质。虽然范文芳先生《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一文中,对语言
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提出了质疑,以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受到限制以及象形字、形
声字等作为论据,证明语言符号是非任意性的。但张晓莉女士在其文《再论语言
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中已经论证了“语言符号是一种符号体系为基础,认识到
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具有所有符号的共性:任意性;同时也具有其特
性:强制性和社会性等”,“应该辨证、全面地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别要注
意到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交织在一起的整体,不能单纯地将任意性从其
它特性中割裂出来。”指出了范文芳先生的一些片面性。
笔者仍然同意张晓莉女士的观点,认为索绪尔的符号的任意性是具有科学性
的。正如前文说举例,书和book,没有谁规定“编成册的成本著作”就一定要
用“书(shū)”和book(bʊk)这一符号和这一读音来表示。一开始可以用任
何符合和读音来表示,只是在社会进程中逐渐约定俗成。正如我们每个人的名字,
刚开始起名的时候可以任意叫,用网上大家调侃的话来说,日本人名字中有什么
松下、山本、酒井之类的自然界事物的名字,大概就是可能是在松下、山中、井
旁出生因而这样叫。这也不无道理,这说明了对于取名字这一代号(符号)具有
随意性,父母有文化的会从《诗经》等书籍中取具有文化内涵的、寄予期望的名
字,如星驰、杰伦、淑娴等;如果父母没什么文化的就取个狗剩子、狗蛋之类,
同样希望名字越差这样妖魔鬼怪不喜欢就不会带走你了。所以,并不是名字这个
符号是天生注定的。
因此这种符号具有任意性,但索绪尔也指出必然性不是符号。例如,夏夜繁
星密布或者明月高悬,一般第二日天气都会晴,即使不晴也不会是刮风下雨。这
是自然界的必然性,因此夏夜繁星密布不是第二日天气晴朗的符号,因为其具有
必然性。
三、任意性和必然性
所谓任意性和必然性通俗地说就是可变性和不变性,前文已经提到能指具有
随意性,即可以选择是这样亦可以是那样,这让大家觉得这种选择是自由的,可
以任意变换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正所谓“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
锁中”。所以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一旦固定就不轻易改变,因为已经约定成俗,正
如“书”(能指)几千年来都这样叫,已经将其和“编成册的成本著作”(所指)
捆绑在一起了。你不能把“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即太阳)叫做书(shū)。
四、语言的价值和意义
既然说语言符号具有随意性,那就意味着它与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对应性,那
么语言符号的价值又是怎样确定的呢?索绪尔认为“价值由下列因素构成:
(1)一种能与价值有待确定的物交换的不同的物;
(2)一些能与价值有待确定的物相比的类似的物。
要使一个价值存在,必须有这两个要素。”(《普通语言学教程》161页)
“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由这个商品本身来体现,必须受上述两个原则的支配。语
言符号的价值也是如此,语言符号本身不能体现价值,我们从符号的两个方面分
别分析:概念之所以有价值不是因为概念本身,而是因为这个概念被放在了语言
系统中,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因为这个独立的位置与其他的概念产生了联系、
差别、对立,从而产生价值。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既是一个系统,它的各项要素
都有连带关系,而且其中各项要素的价值都只是因为其他各项要素同时存在的结
果。”(《教程》第160页)
同样,符号的音响形象的价值也是如此,发音本身并无任何特殊之处,人们赋
予某个概念特定的音响、音频或音高,最终目的是为了与别的要素有所区别,而声
音本身的特点在语言中倒不重要了。
索绪尔提出:在词里,重要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使这个词区别于其他一切词
的声音上的差别,因为带有意义的正是这些差别。(《教程》第164页)
五、结论
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在语言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世界其他语言学
的研究指明了道路,其推导出有史以来语言学家对符号所能提出的最严谨的定
义,称为各国语言学研究的共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