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第二天)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第二天)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教学过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讲课教案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实训教案 实训项目一台钻的速度调节实训项目二减速器的拆装实训项目三现场参观 实训项目四齿轮轴的拆装实训项目五联轴器的拆装

⑥带在从动轮的带动下,自动滑入下一级。 台钻速度由低往高调整的方法: 先调从动轮,再调主动轮 二、V带的张紧 台钻是通过调整两带轮的中心距来张紧带轮的。 V带的张紧是通过调节两带轮的中心距来张紧的。 (1)松开电动机两侧的止定螺钉; (2)用锤子敲击电动机安装块; (3)用手按带感觉张紧力,调整至合适; (4)拧紧两侧的止定螺钉,装上安全罩。 技能训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 1、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 敲硬砸。 2、安装调整V带时,禁止带手套,注意安全,正确实施,不要将手指卷 入带中受伤。调整正确,安装调整完毕后应使台钻转动灵活,没有卡 死现象。 归纳小结 通过台钻V带的安装、速度调节与V带张紧调整:(课件展示) 1、V带传动由那几部分组成? 2、掌握V带速度调节的正确方法 3、掌握V带张紧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思考与练习 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应弄清的问题:(课件展示) 1、带传动的组成、机构和工作原理? 2、如何判断V带张紧程度合适? 3、要求学生观察本次实训中台钻速度调节的正确操作方法 4、完成实习报告

技能训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巡视指导,并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1、安装与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 敲硬砸。 2、减速器零件相对较多,所以在拆装后要把零件摆放整齐,并注意数量,个别装配位置关系重要的零件在拆装前需做好位置标记。 归纳小结 通过减速器的拆装:(课件展示) 1、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2、轮系传动比计算 3、减速器拆装的正确方法 思考与练习安装与拆卸过程中应弄清的问题:(课件展示) 1、如何判断高速轴和低速轴? 2、如何判断减速器为几级传动? 3、完成实习报告 实训 内容 实训项目三现场观察计划学时:2学时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章节 名称 绪论----平面机构运动副和运动简图 授课 形式 讲授 课 时 1 班 级 10综(3) 教学 目的 掌握常用的运动副类型 教学 重点 低副和高副 教学 难点 运动副的区分和实践认识 辅助 手段 教学模型 课外 作业 课后 体会 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运动副的概念和特点比较 一、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a)转动副(b) 移动副(c) 螺旋副 (a)(b) (c)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X、Y、Z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转动副约束了沿X、Y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最新 机械基础实训大纲教案

《机械基础》实训大纲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课程编码:适用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械自动化专业、模具专业等的中职学生 一、实习时间 第3学期,共14课时,每个实习课题2课时。课题时间一般安排随该科的教学 进度一致。 二、实习地点 学院实训大楼机械基础实验室 三、实习的目的 机械基础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实训主要为学生传授基本的机 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的理解,增强对所学专业课的感性认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实习内容分为7个实验项目,具体目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安排如下: (一)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实验目的和要求:牢记各种运动副、构件及机构的代表符号;掌握依照现有机 械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最后结合理论知识计算并验证这些模型的自由度。 实验内容: 1.观察机构的运动,弄清楚构件数目和运动副的类型、运动副的数目; 2.合理选择机构运动简图的投影面; 3.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草图; 4.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5.确定比例尺,作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注明构件的运动学尺寸。 (二)实验二:机械原理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诸如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周转轮系, 间歇和停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空间机构等部分的运动规律及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 实验内容 1、介绍家用缝纫机等典型机器及各种运动副; 2、平面连杆机构; 3、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4、凸轮机构。包括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及空间凸轮; 5、齿轮机构。平行轴齿轮传动、相交轴齿轮传动及相错轴齿轮传动; 6、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渐开线、摆线的形成;

机械基础教案课程职高

[标签:标题] 篇一: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附表八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授课教师学 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篇二:中职机械基础教案[1] 第1章机械工程材料基础 工程材料(常用):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如铝、铜)及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强度和塑性 2.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3.冲击韧性脆性材料、韧性材料 4.疲劳强度 二、金属材料的其他性能简介

1.物理性能: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等。 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3.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冷却的方法,以改变金属内部组织为手段,以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为目的的工艺方法,一、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就是以铁和碳为主要组成元素的合金,其中碳含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碳含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白口铸铁。二、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将钢件在固态范围内,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三、热处理新技术: 1.激光热处理 2.真空热处理 3.形变热处理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而组成的并具有金属特性的工程材料。包括黑色材料和有色材料两大类。 一、常用的钢铁材料1.碳钢 碳钢按碳含量可分为低碳钢(ωc<0.25%)、中碳钢(ωc=0.25%~0.6%)、高碳钢(ωc>0.6%)。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章节名称 绪论----平面机构运动副和运动简图 授课形式 讲授 课时 1 班级 10综(3) 教学 目的 掌握常用的运动副类型 教学 重点 低副和高副 教学 难点 运动副的区分和实践认识 辅助 手段 教学模型 课外 作业 课后 体会 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运动副的概念和特点比较 一、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 X 、Y 、Z 轴的转动,构件的 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动及绕A 点(极点)的转 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转动副约束了沿 X 、Y 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 (a)转动副 (b) 移动副 (c) 螺旋副 (a) (b) (c)

机械基础教案

项目五齿轮传动(8课时) 【项目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具备机械模具所应用的齿轮传动的基本知识。 【项目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应用与分类; 2、掌握渐开线齿轮基本特征以及传动特点; 3、掌握渐开线斜齿轮的传动特点与应用。 难点: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特性。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讲、练、演示、辅导”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基础技能为主,精讲多练,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实物模型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及小组汇报。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把学生按座位一列为一小组,进行学习任务安排。 2、各组准备好作品进行发表。 二、前置任务(亦可称为任务驱动): 任务一:齿轮传动的类型(2课时) 导入:你知道生活、生产里有多少种类型的齿轮吗? 前置作业: 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a 图b 图c 1、写出所示齿轮的名称,图a:,图b:,图c:。 2、齿轮传动的特点是什么? 3、齿轮传动的类型有哪些? 4、外啮合齿轮传动的回转方向有什么特点?

5、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回转方向有什么特点? 知识拓展:怎样用简化图表示直齿锥齿轮传动(标出其回转方向)? 课堂小结:1、齿轮传动的特点。 2、齿轮传动的类型。 课后作业:完成《机械基础(第四版)习题册》中第四章齿轮传动的相关题目。 学生质疑:由学生当场向教师提问疑惑之处,再由教师视情况而定,采用集中讲解,还是个别讲解或课后辅助的形式均可。 教师点评:由老师进一步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总结。 根据老师点评,学生增强记忆和了解。同时,表扬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行动。并给小组评分。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其实有很多地方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大胆猜想,不断摸索,才能深刻理解。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也只能一带而过。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各方面应更紧凑些,才能达到高效。 任务二:渐开线的形成及其啮合特性(2课时)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齿轮的轮齿是怎样形成的和它有什么样的啮合特性。 前置作业: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5-1 图5-2 1、根据图5-1,试说该齿轮的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 2、渐开线上任点的齿形角? 3、齿形角大小对齿轮传动有何影响? 4、根据渐开线的形成过程,总结:渐开线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5、根据图5-2,说说基圆的大小对渐开线的形状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附件2: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备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会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具备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的基本知识,会正确选用材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的方法;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的标注;了解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气压和液压元件,并会搭建简单常用回路;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具备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机械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尝试对简单机械进行维修和改进;了解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知识,具备改善润滑、降低能耗、减小噪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和选学模块三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2. 综合实践模块是以典型机械拆装、调试和分析为主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内 —9 —

机械基础教案

篇一:机械基础教案 五莲县职教中心机械基础课精品教案1 23 4 篇二: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一、运动副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 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 的运动副。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和绕 x、y、z轴的转动,构件的 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绕a点(极点)的转 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转动副 约束了沿 x、y轴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个转动的自由度。移动副约束了沿一轴方向的移 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 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 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 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一.四杆机构的组成 铰链四杆机构是由转动副联结起来封闭系统。其中被固定的杆4被称为机架不直接与机架 相连的杆2称之为连杆与机架相连的杆1和杆3称之为连架 凡是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之为曲柄,只能在小于360°的范围内作往复摆动的连架杆称 之为摇杆。 二.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个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 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 若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是曲柄而另一个是摇杆,则该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用来调整雷达天线俯仰角度的曲柄摇杆机构。 汽车前窗的刮雨器。当主动曲柄ab回转时,从动摇杆作往复摆动,利用摇杆的延长部分实现 刮雨动作。 2 ) 双曲柄机构 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都能作360°整周回转,则这种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在双曲柄机构中,若两个曲柄的长度相等,机架与连架杆的长度相等(这种双曲柄机构称为平 行双曲柄机构。

机械基础实训教案

《机械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实训教案 实训项目一台钻的速度调节实训项目二减速器的拆装实训项目三现场参观 实训项目四齿轮轴的拆装实训项目五联轴器的拆装

实训教案编写 实训内容实训项目一台钻速度的调节计划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1、解V带传动特点 2、掌握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等方面内容 实训方式课件展示、实物展示、实训示范、技能训练 地点及教具实训地点:实训室 教具:台钻、活动扳手、锤子、旋具等 实训课时分配1、提问、导入:5min; 2、实训示范及讲解:20min; 3、学生技能训练:55min; 4、小结及布置作业:10 min。 实训内容说明 实训一是在学习了【第一章带传动】后,进行的V带安装及张紧和维护等实训,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动手训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V带传动特点,掌握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等方面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训课程培养兴趣,增强自信。 实训示范讲解一、台钻的速度调节 调整台钻速度时,由于带动机所带的塔轮为主动轮,与主轴相连的带轮为从动轮,所以在由高往低调整速度时,应使主动轮的直径变小,从动轮的直径变大;在由低往高调整速度时,使主动轮的直径变大,从动轮的直径变小。 台钻速度由高往低调整的方法如下: (先调主动轮,再调从动轮)调整主动轮。 ①调整时,应先调整主动轮上的传动带,用左手抓住从动轮使其固定,右手在主动轮上用大拇指向下按住带; ②右手大拇指按住带后,左手转动从动轮,带动主动轮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③由于带轮的转动,使得主动轮的带自动滑下; 调整从动轮。 ④调整时先用左手抓紧钻夹头固定住主轴,再用大拇指向下按住带; ⑤右手大拇指按住带后,左手顺时针方向转动主轴;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 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 5.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精品】第四版机械基础全单元教案

第四版机械基础全单 元教案

机械基础(第四版) 绪论(2课时) 【导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例如:螺钉、自行车、汽车、挖掘机),它通常 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的称为加 速机械(自行车、飞机);一类是使人们能够对物 体施加更大力的称为加力机械(旋具、机床)。 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2、掌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 机器的组成 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1、机器和机构的区分 2、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机械基础就是来研究这些机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 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的。 2.课程内容 它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与气压传 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 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 1.零件和构件

(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螺母、螺栓),有时也将用简单方式练成的单元件 称为零件(如轴承)。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如曲柄、连杆)。 (3)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相互之间没有运动。 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 个零件组成 2.机器和机构 (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 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如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 (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 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电动机 手机)。 (3)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不同点:机器能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 能用来传递运动和力而不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 换。 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构件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 务。 传动部分(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 控制部分:显示、反映、控制机器的运行和工作。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完整word版)机械拆装实训教案.docx

机械拆装实训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 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测绘能力 二、实训设备工具及材料 ZQ250 减速器,抓具、活扳手、铜棒,游标卡尺、钢板尺、内外卡钳、万能角度尺,外径千分尺等 三、实训内容和步骤 1、减速器简介 减速器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并相应地增大扭矩;也有用来增速的,并称为增速器。减速器由置于刚性的封闭箱体中的一对或几对相啮合的齿轮和蜗杆所组成,并相应地称为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 器。 2、减速器箱体及某些零件的作用简介 (1)减速器箱体 箱体是减速器的主要零件之一,为拆装方便,常使用剖分式结构,并用螺栓将箱座与箱盖联成整体。箱体通常采用灰铁或铸钢铸造,为了保证箱体的刚度,常在箱体外制有加强筋。为了便于拔模,箱体的凸台、加强筋等部位有一定的锥 度 (2)油塞(螺塞) 设在箱座下侧面,用与换油、排除油污和清洗减速器内腔时放油。设计时必 须保证箱座内底面高于油塞螺纹孔,以便于排尽油。 (3)油尺 用与检查减速器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除油尺外,还有圆形、管状和长型油 标。一般放在低速级有较稳之处。设计时应保证其高度适中,并防止油标与箱座边缘和吊钩干涉。 (4)窥视孔 设在箱盖顶部,用来观察、检查齿轮的啮合和润滑情况,润滑油也由此孔注入,其大小视减速大小而定,一般应能保证将手伸入箱内进行操作检查和观察啮合处 (5)通气孔

减速器每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会逐渐升高,这将引起箱内空气膨胀,油 蒸汽由该孔及时排出,使箱体内外压力一致,从而保证箱体密封不致被破坏。 (6)起盖螺钉 因在箱盖与箱座联接凸缘的结合面上通常涂有密封胶,拆卸箱盖较困难。 只要拧动此螺钉,就可以顶起箱盖。启盖螺钉下端应做有圆弧头,以免损坏箱座凸缘剖分面。 (7)定位销 为保证箱体轴承座孔的镗制和装配精度,在加工时,要先将箱盖和箱座 用两个圆锥销定位,并用联接螺栓紧固,然后再镗轴承孔。以后的安装中,也由 销定位。通常采用两个销,在箱盖和箱座联接凸缘上,沿对角线布置,两销间距 应尽量远些。 (8)吊钩 有来吊运整台减速器,与箱座铸成一体。 (9)吊环螺钉或吊耳 用螺纹与箱盖联接,仅供生产或拆装过程中搬运盖使用。 3、零件的拆卸工艺 在减速器拆装过程中主要应用击卸法和拉卸法 (1)击卸法 是利用榔头或其他重物的冲击能量,把零件拆卸下来的方法。其优点是使用 工具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一般零件都可以用击卸法拆卸。缺点是容易 损坏零件,安全性不好。 1)用榔头击卸,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由于击卸本身特点是冲击,所以 用榔头击卸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a)要根据拆卸零件的尺寸大小、重量以及零件结合的牢固程度,选择适当大 小的榔头,打击时要注意用力的大小。 b)要对被击卸零件采取保护措施,通常在拆卸时不能用榔头直接打击零件, 应使用铜棒、胶木棒、木板等当垫块或制作专用垫块保护被击卸零件。 c)拆卸时应首先试击,目的是考察零件的结合程度和走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遇到生锈处要及时加油除锈。 d)要注意安全,击卸前应检查榔头损坏有松动,击卸作业的周围是否有人或其他障碍物。垫块用手扶持是否安全,否则可在垫块上焊上一个把手,以增加安全性。 (2)拉卸法是一种利用静力拆卸的方法。其特点是被拆卸零件承受的是静拉力而不是冲击力,因此拆卸比较安全可靠,不易损坏零件。其缺点是要制作

第四版机械基础全单元教案

机械基础(第四版) 绪论(2课时) 【导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机械,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例如:螺钉、自行车、汽车、挖掘机),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可以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的 称为加速机械(自行车、飞机);一类是使人们能够对物体施加更大力的 称为加力机械(旋具、机床)。 教学目标: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2、掌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 机器的组成 3、掌握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1、机器和机构的区分 2、运动副的概念和分类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机械基础就是来研究这些机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的。 2.课程内容 它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 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 1.零件和构件 (1)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例如螺母、螺栓),有时也将用简单方式练成的单元件称为零件(如轴承)。 (2)构件: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如曲柄、连杆)。 (3)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相互之间没有运动。 构件是运动单元,相互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联系:构件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2.机器和机构 (1)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如带传动机构、齿轮机构)。 (2)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如电动机 手机)。 (3)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不同点:机器能代替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只 能用来传递运动和力而不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相同点:都是由构件组成;构件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传动部分(传动装置):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 控制部分:显示、反映、控制机器的运行和工作。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1.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联接。根据接触情况 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1)低副:两构件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根据运动特征分为转动、副移动副和螺旋副。(2)高副:两构件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按接触形式不同分为滚轮接触、凸轮接触和齿轮接触。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1)低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小,传力性能好,滑动摩擦,摩擦阻力大,效率低。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2)高副特点:单位面积压力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造和维修困难,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 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a)转动副(b) 移动副(c) 螺旋副

(新)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跃华学校职教部 20 16 至20 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姓名吕芳禹任教科目机械基础任教班级16QX、16JX 一、指导思想 为了学生就业后的能力培养与提高,知识的够用、实用,根据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和标准,以社会对专业的人才需要为基础,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业人才。继续以"关注课堂"为工作主线,并注意整合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目的地提高教育质量。 二、总体目标 本学期的新生以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为主要目标,老生以巩固实用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的目标。统筹安排所学课程,根据专业的不同(数控、汽修、机电)对课程进行精心的筛选,对不同的专业进行针对性不一样的课程提炼。对学生们在学校的专业学习提供直接的辅助性指导和教学。让学生们能根据课程内容联系自己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总体目标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为主,让学生们能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三、具体措施 1、改进教学教学方法,跟着协会教学创新的课程的不断深入在本学期利用实物教学法、辩论法、实验法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

学习兴趣与效率。 2、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量,及时掌握比较先进的专业知识,对新知识、新技术及时的掌握及时的教授与学生. 3、提升自己的实训能力,做到教学中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让学生们增强理解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不脱节,相互支撑。 4、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多看教育书籍,掌握较好的授课方法。 5、根据专业不同对课程进行提炼,针对专业的不同将专业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专业将专业基础知识夯实。 6、培养学生们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7、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学习成绩,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课堂任务,让学生们都有所收获。 8、多听课,多学习,多于老师们进行交流,利用教研组多人的力量备课、授课,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水平。 9、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们每节课、每个星期、每个月、每个学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 10、积极配合教务处搞好教研工作,掌握最新、最有效的授课方法,提高每堂课的课堂效率。 11、将形象的东西带入课堂,多利用课间、多媒体、视频、和各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提高学生们的感官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安排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课教案 授课专业:机加工授课时间:90分钟

组织教学(2分钟): 1、学生按时进入课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3、宣布本次课题的内容及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6分钟): 1、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2、曲柄: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的构件。 3、摇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并能绕着该转动副作往复摆动的构件。 4、曲柄摇杆机构:一连架杆为曲柄、另一连架杆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曲柄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摇杆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5、双曲柄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曲柄都作连续整周旋转运动。 6、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其中两摇杆都在一定范围内作往复摆动。 二、导入新课(4分钟): 通过曲柄摇杆机构的实物模型演示其两共线位置,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曲柄的存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设置悬念)。 三、讲授新课(33分钟):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1、已知:AB=a,BC=b,CD=c,AD=d,如图5-17所示,进行详细分析。 2、第一次共线时:AC1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b -a+d > c a+c <b+d. 3、第二次共线时:AC 2D 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a+b <c+d. 4、考虑到两次共线正好四杆都重合成一直线,有: (1)a+d ≤b+c ; (2)a+c ≤b+d ; (3)a+b ≤c+d. 5、分析思考以上三式得出结论: (1) a 是最短杆; (2) b 、c 、d 中有一杆为最长杆; (3) 三式中必然有一式是: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6、电教演示自制课件(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与四杆长度的关系。分析思考哪些情况有曲柄存在;在曲柄存在的情况下,哪一杆件可能为曲柄?

机械基础教案—认识机械

机械基础机械基础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教案编号 1

教学实施步骤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引入提问:大家回忆以前参观过的实训室,都看到了哪些机器? 学生举例回答: 钻床、车床、铣床、 磨床。。。 5ˊ 课程内容知识链接 一、机器与机构 1.机器 机器是由一个或多个实体组成,用以执行机械运动以及 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的装置。 通常的种类有下列三种: ⑴产生机械能的机器:如内燃机、蒸气机等。 ⑵转化机械能的机器:如发电机等。 ⑶利用机械能的机器:如汽车、机床等。 各种机器通常都具有下列三个共同特征: ⑴由构件组成。 ⑵各个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⑶能将能量转变为有用的功或实现能量转换。 2.机构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而成的、用来传递 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机构与机器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机构也是由构件组成的,且各个构件间具有确 定的相对运动。 根据机器的种类 提问学生,让学生独 立思考所见过的机器 都有属于哪些种类? 老师具体讲解 3’ 5’ 5’ 5’

不同点:两者的功用不同,机器主要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机构主要是传递或改变运动的形式。机器也可以看作是由一些机构组合而成的。 二、构件与零件 1.构件 构件是相互间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是机器或机构中的 运动单元。可以是单一的整体,也可以是由更小的单元组合而成。 ⒉零件 零件是机器中不可拆卸的制造单元。 三、运动副 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且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的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根据运动副中两构件之间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 低副 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为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间相对运动形式的不同,低副又可分为转动副、移动副和螺旋副三种类型。 ⑴转动副 转动副两构件之间只能绕某一轴线做相对转动的低副。 用以多媒体图形 并茂的形式,结合知 识点进行具体的讲 解,并让学生思考, 举例说出自己平时见 到过的零件。 通过多媒体图片 让学生通过老师讲解 来对比和区分不同的 低副 5’ 10’ 5’ 3’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授课教案 第1讲机械概述、力的基本性质 授课日期, 25/2 课题, 绪论、机械概述、力的基本性质 课型, 课堂讲解 目的要求, 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2、掌握机器的概念、术语及组成 3、掌握摩擦的概念、类型、磨损及磨损规律 4、掌握力的概念、基本性质、物体的受力分析 重点难点, 1、机器的概念和术语 2、力的概念、基本性质、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教具, 教学方式及时间分配,课时总计2课时,教师课堂讲解重点内容,学生自学第2 节、3节。 复习与课外作业, 安排学生复习、预习,作业 (1,1) 第1章机械概述 一、绪论 1、课程的性质:机械专业的综合基础课,我们为非机械专业, 2、课程内容: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学、机械零件、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适当补充机械识图知识。

3、学习方法:教师重点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预习和复习相结合 4、目的要求:1,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学,自学,、机械零件、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等 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看懂机械原理图和结构图 3,初步具有使用、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4,初步具备分析一般机械的能力、 二、机器的概念及组成 ,一,机器的概念 1、机械: 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器: 人工物体组合,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够转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的机械。 3、机构: 人工物体组合,各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的机械。 4、构件: 相互之间能作相互运动的机件。 5、零件:机械的构成单元。 零件与构件的区别: 零件是制造单元,构件是运动单元,零件组成构件,构件是组成机构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体。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 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机构只是完成传递运动、力或改变运动形式,同时

车工实训教案4

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课前组织]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 2.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齐 3.讲述要求:纪律、卫生、学习方法。 4.宣布本项目的学习任务与目的要求: 任务一车削轴类零件 根据零件加工的需要熟练掌握工、夹、量具和车床设备;能独立确定一般零件的车削步骤;掌握外圆、阶台、沟槽的加工方法;能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材料、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根据车削需要刃磨各种刀具;掌握一般轴类零件的车削技能。 [新课导入] (略) [入门指导] 任务一车削轴类零件 1.技能训练要求 (1)能独立确定一般零件的车削步骤。 (2)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3)掌握一般轴类零件的车削技能。 2.实施条件 (1)设备:CA6140型卧式车床; (2)刀具:45°车刀、90°车刀、切断刀、车槽刀、中心钻; (3)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4)材料:45钢、Φ50mm×200mm; (5)辅具:切削液、钻夹头。 3.技能训练内容 (1)工件图样 车工训练图册 (2)工艺分析 由于零件有同轴度要求,加工时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一次装夹加工出Ф38、Ф36外圆。 (3)参考步骤 1)夹毛坯外圆找正,粗车端面、Ф38外圆,留精加工余量。 2)精车Ф38、Ф36外圆至尺寸,倒角。 3)车圆锥面至尺寸。 4)掉头垫铜皮夹持Ф36外圆并找正,粗、精车Ф32、Ф24外圆。

5)车槽、倒角。 [巡回指导] ◆个别指导对个别学生的操作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集体指导对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中指导。 [小结、考核] 1.抽查学生对本项目内容的学习情况。 2.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总结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和改正点。 3.提出难点、重点、关键技术。 [结束指导] ◆教师点评小结本项目训练情况。 ◆整理工作场地,对机床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指导学生自我总结评价,填写实训报告。 [思考与练习] (1)积屑瘤是怎样形成的?对加工质量有和影响? (2)切削中影响残留面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机械基础》教学设计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它不仅为学习后续课程,也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建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l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和零件计算问题的运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 5具有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 二、整体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能力目标 总体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页脚内容1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5、具有阅读理解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能力。 单项能力目标: 1.正确判别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2.正确选用标准件; 3.能正确使用带传动与链传动;能设计简单的带传动; 4. 正确应用齿轮传动与液压传动; 5. 能正确使用凸轮机构;初步具有设计凸轮机构的能力。 知识目标: 总体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标准。 3.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单项知识目标: 1.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型式及应用,掌握四杆机构的传动特性。 3.了解常见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掌握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各种运动线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凸轮轮廓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绘制方法,了解凸轮机构中各参数的选取原则。 4.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应用。 页脚内容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