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2013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版]2013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版]2013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版]2013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凋.零惆.怅雕.梁画栋

B. 压轴.轴.线群轻折轴.

C. 卷.宗眷.顾卷.土重来

D. 揭.晓间歇.竭.泽而渔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洪荒沧穹披星戴月

B. 玄奥炫耀喧宾夺主

C. 逆料凝望鞠躬尽瘁

D. 沉缅惰性欲盖弥彰

3. 一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几万年前,撒哈拉地区曾经植物丰盛茂密,河流东南西北,湖泊,洪水经常泛滥。公元前2000年以后,气候干燥程度加剧,湖泊干涸消失,植被退化,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A. 横贯漫山遍野枯竭

B. 纵横漫山遍野枯竭

C. 横贯星罗棋布枯萎

D. 纵横星罗棋布枯萎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位负责人说,中学生校服价格比较稳定,不会因为物价的上涨而“水涨船高

....”。

B.大家赞扬这个方案犹如抱薪救火

....,一定会把这次改革的“三把火”烧得更加旺盛。

C.海洋污染不像陆地环境污染那样触目惊心

....,公众了解信息的途径也非常有限。

D..绿色植物摆放在室内,不但赏心悦目

....,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

B.鸟类的大脑虽然很小,却显示出远比人类过去所想象的更复杂、更聪明、更神奇。

C.过度开发湖洲,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其必然结果是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D.人,来到了海南岛的最南端,赋予天涯以形,赋予海角以影,固定了“天涯海角”。

6. 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过天晴,举目四望,但见朵朵白云托出早晨灿烂的太阳。经春雨洗刷一心的,以至年轻的牧马人,都被旭日镀上了一层金。

A. 洁白的毡包、威武的骏马、广阔的草原

B. 威武的骏马、广阔的草原、洁白的毡包

C. 广阔的草原、洁白的毡包、威武的骏马

D. 广阔的草原、威武的骏马、洁白的毡包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题4分)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有个体都具有共性;同时,每一个个体之间也有不同的个性。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冲突就是基因组的全部意义。基因组不仅形成了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共性,也形成了我们自己体会过的个性。有些人在情感上比较迟钝,有些人却一碰就跳;游戏而在压力面前很焦虑,有些人却寻找风险;有些人很自信,有些人很怕羞;有些人很安静,有些人喋喋不休。我们称这些差异为“个性”。这个词的意思并不仅仅指外在的性格,也指内在的、个体化的性格特点。

在第1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有一个名叫D4DR的基因,它是一个名叫多巴胺受体的配方。多巴胺受体的任务是在某些神经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相连的地方伸到细胞膜外,准备着接纳一个小小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得到一个电子信号之后被从其他神经细胞的顶端释放出来。当多巴胺受体与多巴胺接触的时候,多巴胺受体就会使它所在的神经细胞发出一个电子信号。这就是大脑工作的方法:电子信号导致化学信号,再导致电子信号。多巴胺是大脑里主管“动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太少,一个人就会失去做事的动机与主动性;多巴胺太多,一个人又会很快厌倦目前的事,而频繁地寻找新的冒险。

多巴胺的一个“表亲”5-羟(读ng ǎqi )色胺,是存在于大脑里的另一种单胺,它是个 性的化学表现。如果你的5-羟色胺水平异乎寻常地高, 你可能会是一个有强迫症的人,有 洁癖,异常小心,甚至会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大脑里5-羟色胺水平异乎寻常地低的人,他们易有冲动行为,5-羟色胺浓度的增加可以减轻人的焦虑感和抑郁感,能够把很普通的人变成乐观者。低5-羟色胺水平可以很准确地预测猴子的攻击性, 正如它能准确预测人类的冲动行为、自杀、斗殴和纵火行为。这是否意味着, 如果法律要求每个男性都时刻把自己的5-羟色胺水平写在脑门上,我们就能得知应该躲开谁、 应该把谁关起来、应该保护谁使得 他不会伤害他自己? 如果你用人工方法来逆转猴群里的尊卑次序,使得领头的猴子处于从属地位, 不仅它 的5-羟色胺水平会降低,它的行为也会变化。更有甚者,人类当中也有类似的现象。 告诉人们说他们有低或高的5-羟色胺水平可以成为一种可应验的语言。整个5-羟色胺系统是与生物决定论有关的,但是这并不是像人们通常假设的那样, 意味着你的行为不会被社会环 境改变,正相反: 你大脑里的化学变化是由你接收到的由社会环境传来的信号所决定的。 生物结构决定行为,社会又决定生物结构。 社会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启动或关闭基因而完 成的。

7. 下面对第一段文艺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因为人类是一个特殊物种,所以在性格上表现出共性与个性的冲突

B. 共性与个性的并存是由基因组决定的,是生物个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C. 不同人在性格行为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构成课每个人的个性

D. 所谓个性,既指外在行为模式的不同,也指内在基因层面上的差异

8. 下面对第二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巴胺受体存在于D4DR 基因中,它的任务是接纳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

B. 多巴胺要多巴胺受体所在的神经细胞发出电子信号之后才能被释放出来

C. 大脑的工作方法就是电子信号的不断转换,多巴胺的接纳是其典型模式

D. 多巴胺是大脑里主管“动机”的机构,可以调整自身流量决定个体性格

9. 下面对第三段有关词语或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表亲”一词,表明5-羟色胺与多巴胺的化学性质十分近似,是一类物质

B. “个性的化学表现”一语,表明5-羟色胺在决定个性特征上更具有标志性

C. 这一段中用两个“异乎寻常”,语意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褒,后者贬

D. “这是否意味着”一语含有推测和假定的意味,引出下文幽默风趣的表述

10.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实验表明,“猴群里的尊卑次序”会因5-羟色胺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变化

B. 人们知道了自己的5-羟色胺水平,可以从根本上预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C. 5-羟色胺决定了个体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D. 虽然5-羟色胺决定了个体的行为,但最终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因素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我曾经到过沙漠和戈壁滩。在浩瀚无涯的荒凉中,哪怕见到一棵小小的绿草,也会感到惊喜和亲切。在严酷的自然中,一棵小草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接近绿洲的信号,更是一种生命的宣言,这宣言要向世界宣传的事:顽强坚忍的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屈服!

绿洲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它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寻找到那片绿洲。有些人,可能已经走近绿洲,却仍会失之交臂,甚至会在离绿洲不远的荒芜中躺倒,饥渴待毙。绿洲对于他们只是梦幻,他们认为梦永远不会变成现实,于是连做梦的兴趣也丧失了,哪里还会有耐心和毅力去寻找绿洲呢?这时,如果有一棵翠绿的小草突然出现在他们绝望的视野里,该有多么好!小草和绿洲之间,毕竟不能画等号。两者的差距还非常遥远。然而谁能否认,希望之光,有时往往像一茎小草那样弱小而不显眼,悲哀的事那些从此紧锁了门窗的心灵,再不愿发出黑暗中的微光,不愿再小草前停下脚步,听一听这绿色生命的呼唤,然后再走向远方。你不相信吧,小草是一些神奇的手指呢!

我也看见过沙漠中的废墟,这是被先人遗弃的城市的残骸,宫殿、庙堂、市场、民宅,轮廓尚存,千百年前的繁华还依稀可辨。我曾经困惑:古人为什么会抛下他们世代生息的

城市?是什么动力使他们背井离乡?在看不见任何活的生命踪迹的废墟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烈日下,道路和房屋的残垣正在龟裂,裂缝像干渴绝望的嘴唇······废墟内外看不见一丝野草!我想,一定是炎热、干旱和无情的流沙,把这里的居民逼上了逃亡之路。与其等死,不如去寻找新的绿洲。是远方的绿洲召唤他们离开了死亡之地,尽管这死亡之地曾是他们的血脉故土。

为什么有时身处繁华,却依旧四顾茫然,新仿佛被抛在沙漠?是的,物质的繁华绝不等同于精神的富足。揣着一颗空虚的心灵在眼花缭乱的物海中流浪,清浅的脚印何等凌乱。多么渴望心里拥有一片绿洲。这绿洲不会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换而枯黄。这样,即使远离都市和人流,也不知恍然是错。任你烈日似火,任你风沙蔽天,我可以在绿荫中宁静地面对一切,思绪乘风远去,自由如高飞的鹰。抵达这样的绿洲,也许有千百条途径,我只想寻求其中的一条。

(节选自赵丽宏《小草和绿洲》)11. 在第一段中,作者说沙漠或戈壁滩上的“一棵小小的绿草”会给他“惊喜和亲切”。这是因为:小草是,是。(用原文填空,4分)

12. 根据第二段的文意,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7分)

做梦的兴趣:

紧锁了门窗:

神奇的手指:

13. 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对其原因作者作了怎样的推测?他有事如何评

价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6分)

14. 最后一段在内容和写法上与前面三段有什么不同?综观全文,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8分)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

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④,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⑥,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⑦,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

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⑧。

【注】①杨子:即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②党:这里指亲戚朋友。③竖:童仆。④反:同“返”。⑤奚:为什么,怎么。⑥之:往。⑦移时:历时,指长时间。⑧命:指杨子的想法或见解。

15. 邻人追羊前后,杨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

16. 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不回答门人提问的原因。(8分)

17.从这则寓言故事演变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解释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19题。

秋斋即事

[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

18.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4分)

19.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5分)

五、作文(60分)

20.《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荀

子》说:“修身自强。”古人的这些论述,是不是在你的心里产生了共鸣?根据以上论述,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24分,每小题4分)

1. D

2. C

3. D

4. B

5. B

6. C

二、(16分,每小题4分)

7. A 8. B 9. C 10. D

三、(25分)

11.(4分)

绿洲的信号生命的宣言

(每空2分)

12.(7分)

做梦的兴趣:指达到了目标的欲望。

紧锁了门窗:指关闭了观感或失去了意念。

神奇的手指:比喻小草具有可以指点人们发现绿洲的奇妙功用。

(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7分)

13.(6分)

作者推测,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是因为气候变得炎热、干燥、流沙弥漫,这使生命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3分)

作者认为,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方,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是听从远方绿洲的召唤,是顽强坚忍的生命力的表现,悲壮而又崇高,可歌可泣。(3分)

(意思对即可)

14.(8分)

前面三段是写显示的沙漠与绿洲,暗喻人数的理想;最后一段是写心灵的沙漠和绿洲,表达了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4分)

作者赞美了沙漠和戈壁中生命的坚忍和顽强,提醒人们不要忽略小草对绿洲的提示意义,鼓励人们不要放弃心中的绿洲,永远追逐和坚守生命的家园、精神的家园。(4分)

(意思对即可)

四、(25分)

15.(4分)

邻人追羊之前,杨子对多人去追一只羊感到奇怪,而且有几分掷之意。(2分)

邻人追羊回来,杨子容貌戚然,不说不笑,也不回答门人的提问。(2分)

(意思对即可)

16.(8分)

翻译:

岔路中又有岔啊,我不知道(羊)往哪儿跑了,所以回来了。(2分)

弟子感到很奇怪,问:“羊,是不值钱的家畜,又不是您的,而您不说不笑的,为什么呢?”(2分)

原因:

杨子陷入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之中。他感到世间万事莫不有歧路,莫不使人迷茫,这令他

“悲戚”,令他“不言”“不笑”。而他的门人以为他是在替邻居为没有追回来羊而惋惜,不能

理解他的思想境界,他认为与门人没有交流的基础,所以没有回答门人的提问。(4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

成语:歧路亡羊。(2分)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

途(2分)。

(意思对即可,答不对成语不给分)

18.(4分)

诗人把花开花落和季节联系起来,以花开来标志季节和节日:八月的桂香仿佛带走了中

秋节,而九月的菊花却还没有为临近的重阳节开放。(2分)

表现了诗人寂寞清冷的心绪。(2分)

(意思对即可)

19.(5分)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几天来花瓶空空,还骗得蝴蝶扑到屋里来。(2分)

自嘲、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3分)

(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60分)

20.(60分)

评分量表

[说明] 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等给分。 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1~6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 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1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 1~5分。 ⑤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地积极性,发挥员工地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内容

要求 中心突出,

构思精巧,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洞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结构 要求 严谨,自然 清晰,完整 基本完整,比较 有条理 不完整,条理不 清楚 结构混乱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语言 要求 简明,流畅, 有文采 贴切,流畅 通顺,有少量 语病 基本通顺, 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1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答案】B 【应试指导】B项中“江河日下”指江河之水一天天由高处流向低处,比喻事物一天天坏下去,情况越来越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情况恶化,与句中语境不符。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收入的增速放缓没有影响财政支出,这是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的一大特点。

B.与老式手机和个人电脑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C.根据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 D.声明称,这种细菌并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环境中生存的极端微生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成分残缺,可改为: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______,海是______,沙漠是,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A.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B.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沉重的责任与各节的矜持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 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 C.老聃.(dān )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 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B.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 ..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D.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3下列各句中“师”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4.“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8.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201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 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B) A.昏聩.馈.赠功亏一篑. 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 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 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 【解析】A项的读音分别是昏聩.(kuì)、馈.(kuì)赠、功亏一篑.(kuì),B项的读音分别是恶.(ě)心、恶.(è)劣、深恶.(wù)痛绝,C项的读音分别是装载.(zài)、记载.(zǎi)、载.(zài)歌载舞,D项的读音分别是贻.(yí)误、怠.(dài)慢、心旷神怡.(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 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 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 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 【解析】C项的“克不容缓”中的“克”应该是“刻”。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他在艺术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的境界。 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 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 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 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C) 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 ....,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绌 ....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 ....,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解析】C项中的成语“欲壑难填”,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B.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 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解析】A项“作家”与“情感、观察和思考”主宾搭配不当。应把“作家”改为“作家的作品”。原句为“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的作品本质上是他的自叙传,是由他的成长经历衍发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D)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

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 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 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2020 年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 分,每小题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 端倪(事情的眉目)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附庸各行其事 C. 表帅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 缄口(闭口不说话)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报歉不可企及答 案:A 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 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 “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答案:D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 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交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 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采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 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答案:D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 宽带上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 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 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答案:A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______ 他把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主编的刊物反动当局查封了。 ③_______ 是否应聘,我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A.从让至于 B.在让关于

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高一年级学科调研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和应用。(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不同国家对突发疫情共同的迟钝、忽视、盲目和掉以轻心,各种手忙脚乱、应对无策,凸显的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困境。只能说人类是健忘的,我们太习惯了理性的、线性的、严格规划的、()的日常生活,沉浸在“岁月静好”的秩序感 中,。许多人在预言全球化进程的()。当世界陷入隔离、分裂、()的混乱之时,只有无国籍无护照的病毒在继续全球化进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许多主观的、刚性的、静态的、曾经有效的管理失效了,陈旧的治理框架在动摇,有人发推文说“听到了梁柱噼啪作响的断裂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3分) A.循规蹈矩终结各行其是 B.安之若素终结莫衷一是 C.循规蹈矩赓续莫衷一是 D.安之若素赓续各行其是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C )(2分) A.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 B.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 C.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 D.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 3.下列谦词,不表示“谦下”意思的是(D)(3分) A.家慈(自己的母亲)不毂(不谷:古代时候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寡人) B.愚见(我的意见)贱息(对自己的儿子子女的谦称) (息:子女) C.窃念(自己想) 伏惟(以下对上的敬意) D.椿萱(椿:一种长寿植物; 萱:萱草; 椿萱:代表父母)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的艺人) 4.下列语境中,有关诗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当人生得意时,我们要提醒自己,“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B.当高考推迟至7月,我们要鼓励自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高骈《对雪》——状物写景 C.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们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当异国留学感到孤苦时,我们念出,“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8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狰狞zhēng诤.言挣.脱峥.嵘岁月铁骨铮铮 .. B.撩拨liáo潦.倒燎.原眼花缭.乱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 D.缉拿jī编辑.作揖羁 ..旅生涯疾.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A.清莹淡薄流失B.轻盈淡泊流失 C.轻盈淡薄流逝D.清莹淡泊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 ....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 ....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巨着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 ....,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 ....,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6.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2013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答案】B 【应试指导】B项中“江河日下”指江河之水一天天由高处流向低处,比喻事物一天天坏下去,情况越来越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情况恶化,与句中语境不符。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入的增速放缓没有影响财政支出,这是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的一大特点。 B.与老式手机和个人电脑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C.根据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 D.声明称,这种细菌并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环境中生存的极端微生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成分残缺,可改为: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常常认为,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______,海是______,沙漠是,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A.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 B.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沉重的责任与各节的矜持 D.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答案】D 【应试指导】题干语句主要表达各种自然景观的特征与人之间的关联契合。就自然特征而言,有厚重的山、浩瀚的海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因此,与山对应的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与海对应的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与沙漠对应的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等待”。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堤.坝题.跋提.纲挈领 B.沦.落抡.拳论.资排辈 C.晦.涩侮.慢诲.人不倦 D.哄.动拱.卫烘.云托月 【答案】B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攀缘陌路万马齐喑 B.嘉许徒劳扑朔弥离 C.收敛较勘大智若愚 D.附庸拘泥绵里藏真 【答案】A 【应试指导】B项中“扑朔弥离”的正确写法是“扑朔迷离”;C项中“较勘”的正确写法是“校勘”;D项中“绵里藏真”的正确写法是“绵里藏针”。其他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8分) 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4、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8、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9、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10、,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渔歌互答。(范仲淹《岳阳楼记》) 11、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然(cù)绽放(zhàn)炫耀(xuàn)妄自菲薄(fēi) B.粘贴(zhān)附和(hè)翘首(qiào)茅塞顿开(sè)

C.剔除(tì)脸颊(jiá)游弋(yì)不屑置辩(xiè) D.联袂(mèi)贮藏(zhù)静谧(mì)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赔偿蔓延气冲霄汉谈笑风声 B.感概潮讯两全奇美无缘无故 C.翱游摆度高屋建领功亏一溃 D.逃窜追溯坚定不疑渊远流长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C、随着奥运脚步的到来,长虹“PDP”等离子屏生产线正投入轰轰烈烈的生产。 D、读了这首诗,他的思想倍受启发。 5.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14年语文-成人高考高起点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昏聩.馈.赠功亏一篑. B.恶心恶劣深恶痛绝 C.装载.记载.载.歌载舞 D.贻.误怠.慢心旷神怡.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 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 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 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中“克不容缓”的正确写法是“刻不容缓”。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与他的书画一样,都非常富有________。他在艺术_______上苦心经营,形成了铁笔疏狂、直肆雄健的印风,最终达到________的境界。 A.个性面貌大智若愚 B.个性风貌大巧若拙 C.性格面貌大智若愚 D.性格风貌大巧若拙 【答案】B 【应试指导】“个性”可以指人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性格”指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根据文意,“个性”更恰当,所以排除C、D两项。“面貌’:指人的脸形、相貌,也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风貌”指风格和面貌等。根据上下文可推出应是风格的意思,所以“风貌”更恰当。“大智若愚”形容人外表好像很蠢笨,其实很有智慧和才能。“大巧若拙”形容真正灵巧的人藏而不露,看上去像是很笨拙。“大智若愚”和“大巧若拙”意思相近。总的来看,答案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文学界沸反盈天 ....,原因是某文学奖评奖程序不公,大家对最后结果非议颇多。 B.登场亮相后,我意识到,我那原以为能够力压群雄的参赛作品真的是相形见绌 ....了。 C.尽管他们已经连续两次夺冠,但正所谓欲壑难填 ....,他们仍希望能获得第三次胜利。 D.对新组建的国家队,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希望他们能在明天的比赛中创造好成绩。 【答案】C 【应试指导】C项“欲壑难填”指欲望像山沟一样难以填满,形容贪欲太大,很难满足。显然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什么样的童年,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作家就是其成长衍生的情感、观察和思考。 B.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 C.只有建立起国家监督制度,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在消费中蒙受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的精神赔偿费。 【答案】A

1989考研数二真题及解析

1989考研数二真题及解析

198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0 lim cot 2x x x →=______. (2) 0 sin t tdt π = ? ______. (3) 曲线0 (1)(2)x y t t dt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是_ _____. (4) 设 ()(1)(2)() f x x x x x n =++??+L ,则 (0)f '= ______. (5) 设()f x 是连续函数,且1 ()2()f x x f t dt =+?,则()f x =_ _____. (6) 设 2,0()sin ,0a bx x f x bx x x ?+≤? =?>? ?在0x =处连续,则常数a 与b 应 满足的关系是_____. (7) 设tan y x y =+,则dy =______. 二、计算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 已知arcsin x y e -=求y '. (2) 求2 ln dx x x ?. (3) 求1 lim(2sin cos )x x x x →+.

(4) 已知 2ln(1),arctan , x t y t ?=+? =?求dy dx 及 22 d y dx . (5) 已知1(2),(2)02f f '==及20 ()1f x dx =? ,求12 (2)x f x dx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设 x >时,曲线 1 sin y x x = ( ) (A) 有且仅有水平渐近线 (B) 有且仅有铅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也有铅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也无铅直渐近线 (2) 若2350 a b -<,则方程532340 x ax bx c +++= ( ) (A) 无 实根 (B) 有唯一实根 (C) 有 三 个 不 同 实 根 (D) 有五个不同实根 (3) 曲线cos ()22 y x x ππ=-≤≤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旋转体的体积为

2013年成人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选择题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 ...的一项是 A.堤坝题.跋提.纲挈领 B.沦.落抡.拳论.资排辈 C.晦.涩侮.慢诲.人不倦 D.哄.动拱.卫烘.云托月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攀缘陌路万马齐喑 B.嘉许徒劳扑朔弥离 C.收敛较勘大智若愚 D.附庸拘泥绵里藏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群岛位于地中海西部一个______ 的自然环境之中,虽然岛屿之间自然风景相似,但都______ 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自十九世纪以来,众多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来这里______ 灵感,他们的艺术创作也给群岛带来了国际声誉。 A.巧夺天工流行捕捉 B.巧夺天工保留发现 C.得天独厚流行发现 D.得天独厚保留捕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新设备十分复杂,了解其结构原理有助于在维修保养中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 B.这家刚开业的公司的业绩连续十个月保持增长,真可谓江河日下 ....、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顾有关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仍然我行我素 ....,违规生产。 D,主管部门应该一视同仁 ....,让民营剧团享受到国有剧团的政策补贴和优惠待遇。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收入的增速放缓没有影响财政支出,这是上半年数据统计中呈现出的一大特点。 B、与老式手机和个人电脑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机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C、根据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身处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 D、声明称,这种细菌病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环境中生存的极端微生物”。

高二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 选考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其它试题为必考题。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机读卡上规定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 3.第一大题的l—3小题、第二大题的4—6小题和第五大题的l3一l5小题答案用 28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题号的对应位置;其它试题答案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 刘长乐 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一一 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 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潮和最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 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 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整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 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孔子被后世誉为“集大成,,者,其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中国古代研究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从仁出发,亦可肯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圆满和谐。“和而不同”的模式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相当宽厚的容忍性。中国文化在观念和价值上对21世纪人类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就是“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开明的中国更加渴望与世界对话,中国在传统文化精粹中找

最新成人高考试题(语文)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 【网络综合-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D。《谏逐客书》 2.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的心里”此诗句出自( ) A。《炉中煤》;B。《再别康桥》;C。《发现》;D。《我爱这土地》 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对比B。类比

C。象征D。烘托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 )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 5.《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是( )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6.《我爱这土地。的着力刻划的象征形象是( )

A。土地;B。暴风雨;C。鸟;D。温柔的黎明; 7.下列话。是《断魂枪》中孙老者说的( ) A。“下来玩玩。大叔!” B。“功夫早搁下了。已经放了肉!” C。“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 D。“我不逛。也用不着钱。我来学艺!” 8.《故都的秋》的中心旨意是( ) A。记述游览北京的经过 B。描写北京秋天“色彩浓” C。议论北京秋天“回味永” D。赞美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

9.《香市》中写“革命”后香市的败落: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左偏殿上又有“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反衬B。侧面烘托 C。类比生发D。象征暗示 10.《往事》中描绘大海的风姿。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比拟 C。借代D。层递 1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 A。豪放飘逸B。通俗易懂 C。苍凉悲壮D。清新淡雅 12.作品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 )

考研数二真题及解析

199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0 lim ln x x x + →=______. (2) 函数()y y x =由方程2 2 2 sin()0x x y e xy ++-=所确定,则 dy dx =______. (3) 设1 ()(2(0)x F x dt x = >? ,则函数()F x 的单调减少区间是______. (4) =______. (5) 已知曲线()y f x =过点1 (0,)2 - ,且其上任一点(,)x y 处的切线斜率为2ln(1)x x +,则()f x =______.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当0x →时,变量 211 sin x x 是 ( ) (A) 无穷小 (B) 无穷大 (C) 有界的,但不是无穷小 (D) 有界的,但不是无穷大 (2) 设2|1| ,1,()1 2, 1,x x f x x x ?-≠? =-??=? 则在点1x =处函数()f x ( ) (A) 不连续 (B) 连续,但不可导 (C) 可导,但导数不连续 (D) 可导,且导数连续 (3) 已知2,01, ()1, 12, x x f x x ?≤<= ?≤≤? 设1 ()()x F x f t dt =?(02)x ≤≤,则()F x 为 ( ) (A)31,013,12x x x x ?≤,函数()ln x f x x k e =-+在(0,)+∞内零点个数为 ( ) (A) 3 (B) 2 (C) 1 (D) 0 (5) 若()()f x f x =--,在(0,)+∞内()0,()0f x f x '''>>,则()f x 在(,0)-∞内 ( )

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3 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质的散文是A A、《种树郭橐驼传》 B、《季氏将伐颛臾》 C、《谏逐客书》 D、《答司马谏议书》2、《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D 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 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 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 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 3、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B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D A、传记 B、奏章 C、文论 D、史论5、下列诗作中考,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B A、郭沫若《炉中煤》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闻一多《发现》 D、艾青《我爱这土地》6、曹禺的代表作是A A、《雷雨》、《日出》、《北京人》 B、《茶馆》、《屈原》、《北京人》 C、《茶馆》、《雷雨》、《日出》

D、《屈原》、《茶馆》、《雷雨》 7、“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D A、柳永、辛弃疾 B、李清照、柳永 C、辛弃疾、李清照 D、苏轼、辛弃疾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C 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 B、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 C、颖考叔、祭仲、公子吕 D、子封、共叔段、颖考叔 9、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时A A、秦王 B、魏王 C、楚王 D、齐王10、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 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 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 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11、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A A、契诃夫---《苦恼》---姚纳 B、欧?亨利---《苦恼》---德拉 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 D、欧?亨利---《苦恼》---姚纳12、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C A、郁达夫和徐志摩 B、郭沫若和郁达夫 C、闻一多和徐志摩 D、郁达夫和闻一多13、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A 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 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 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 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

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1999考研数二真题及解析

199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二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曲线sin 2cos t t x e t y e t ?=??=??,在点()0,1 处的法线方程为 (2) 设函数()y y x =由方程() 23 ln sin x y x y x +=+确定,则 x dy dx == (3) 25 613x dx x x +=-+? (4) 函数2 y = 12???? 上的平均值为 (5) 微分方程24x y y e ''-=的通解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提后的括号内。) (1) 设()20(),0x f x x g x x >= ≤? ,其中()g x 是有界函数,则()f x 在0x =处 ( ) (A) 极限不存在. (B) 极限存在,但不连续. (C) 连续,但不可导. (D) 可导. (2) 设()()()15sin 0 0sin ,1x x t t x dt x t dt t αβ= =+? ?,则当0x →时()x α是()x β的 ( ) (A)高阶无穷小 (B)低阶无穷小 (C)同阶但不等价的无穷小 (D)等价无穷小 (3) 设()f x 是连续函数,()F x 是()f x 的原函数,则 ( ) (A) 当()f x 是奇函数时,()F x 必是偶函数. (B) 当()f x 是偶函数时,()F x 必是奇函数. (C) 当()f x 是周期函数时,()F x 必是周期函数. (D) 当()f x 是单调增函数时,()F x 必是单调增函数. (4) “对任意给定的()0,1ε∈ , 总存在正整数N ,当n N ≥时,恒有2n x a ε-≤”是数列{}n x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一、(24分,每小题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恶.心厌恶.恶.贯满盈 B. 模.型模.样模.棱两可 C. 剥削.瘦削.削.足适履 D. 荷.花荷.载荷.枪实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不胫而走旁证博引即往开来 B. 鞭辟入里变本加厉瑕瑜互见 C. 轻歌曼舞始作勇者一愁莫展 D. 以逸代劳谈笑风生变换莫测 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_____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 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______,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A.演化终止暴发 B. 演化中止爆发 C.变化终止爆发 D. 变化中止暴发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藕断丝连 ....,彼此牵挂。 B. 老师强调,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 ....中共同推进班集体发展。 C. 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的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 D. 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拍案叫绝 ....的作品。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在交通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机动车就可以免受非机动车的干扰,从 而加快行车速度。 B.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 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 C.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 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D.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 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 6.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和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③射得人眼睛发痛 ④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得望着那个地方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④③① D. ①④②③ 二、(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陆龟蒙《治家子言》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