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7.23 KB
- 文档页数:3
婴幼儿黄疸治疗措施1、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分为中药和西药。
西药治疗方法是通过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西药以酶诱导素或糖皮质激素为主,中药治疗方法则主要以茵陈蒿汤为主。
2、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只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上升都可以进行光疗,尤其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适合使用光照疗法。
将新生儿卧放在光疗箱中。
记住双眼要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
用单面蓝光或双面蓝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等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
3、换血疗法换血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减轻贫血。
不过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且也会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用时要严格注意掌握指证。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1、注意宝宝大便颜色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
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2、时刻观察宝宝黄疸情况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
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医院会照光,让胆红素由于光化的反应,而使结构改变,变成不会伤害到脑部的结构而代谢。
新生儿5天黄疸18严重吗,治疗方法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内,皮肤黄染或黄绿染色,眼部也可能有黄色染色。
新生儿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黄疸程度太重,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和发育。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5天黄疸18严重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 光疗新生儿黄疸较轻,可通过日间在户外晒太阳,晾几天,服用葡萄糖水等方法进行治疗,但重度黄疸需要使用光疗。
光疗是通过让宝宝裸露在紫外线灯下,使宝宝的皮肤吸收光子,促进胆红素直接转换成水溶性物质而排出体外。
光疗应在医院或者专业机构进行。
2. 排便宝宝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排便不畅会加重胆红素的积累。
因此要保证宝宝每天排便次数,帮助宝宝排便,缩短胆红素滞留时间。
3. 喂奶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宝宝排便,缩短胆红素积累的时间。
如果需要补充奶粉,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适量喂养。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用于重度黄疸、出现并发症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服用。
二、注意事项1. 注意保暖在光疗期间,宝宝的皮肤易受凉,容易导致感染,因此要注意宝宝的保暖。
光疗结束后,要及时将宝宝裹好衣服,以防感冒。
2. 注意日常护理新生儿黄疸期间,宝宝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脱皮、瘙痒等症状,要注意日常护理。
定期给宝宝换洗干净的衣服、床单、被套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缩短胆红素积累的时间,但是如果母亲乳汁中含有高浓度的胆红素,也会导致宝宝黄疸程度加重,应停止母乳喂养换用配方奶。
4. 定期随访新生儿黄疸期间,要定期去医院进行随访,观察宝宝黄疸的程度、皮肤、精神状态等,以及光疗、药物治疗的效果。
在随访期间,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睡眠等方面,以帮助宝宝更快恢复健康。
总之,针对新生儿5天黄疸18严重的情况,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注意日常护理和饮食管理,进行定期随访。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父母们有所帮助,让宝宝健康成长。
两种光疗设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和护理【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光疗设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问题。
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蓝光箱和蓝光床进行光疗。
结果:轻至中度黄疸两种方法均有效,差异无显著性。
重度黄疸患儿使用蓝光箱效果优于蓝光床,而蓝光床副作用少于蓝光箱。
结论:轻至中度可使用蓝光床,而重度黄疸应使用蓝光箱。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严重的可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并可能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
临床治疗黄疸,除换血以外,光疗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两种光疗设备进行比较,密切观察患儿不良表现,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2年6月~2003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黄疸患儿共96例。
所有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值>205μmol/L,均符合光疗指征[1]。
1.2 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两组,甲组使用蓝光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GYP-90B,功率500W,光强0.42~0.47μm),乙组使用蓝光床(瑞士,Medela,功率25W,光强0.425~0.475μm)。
甲组48例,男29例,女19例,胎龄35~41周,胆红素浓度205~255μmol/L28例,256~342μmol/L20例;乙组48例,男31例,女17例,胎龄35~41周,胆红素浓度205~255μmol/L26例,256~342μmol/L22例,两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
以上两组均连续照射3天,每日12h,分别于照射前后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下降幅度≥50%为显效,<50%为无效。
2 结果见表1~3。
表1 蓝光箱治疗结果(略)统计学分析χ 2 =0.03,P>0.05。
结果表明两种设备差异无显著性。
表2 蓝光床治疗结果(略)统计学分析χ 2 =2.65,P<0.05。
蓝光治疗中的新生儿皮肤护理对策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在接受蓝光治疗过程中的皮肤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对80例新生儿黄疸病例,分析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皮肤问题,进行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的严密护理,可以使光疗能顺利实施,最大限度保护患儿皮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新生儿黄疸在光疗过程中易出现皮肤问题,且发生原因比较多,如能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保证患儿皮肤完整性,提高蓝光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但治疗过程中舒适度的改变导致患儿出现哭闹、躁动等,极易出现意外。
针对新生儿在光疗过程中皮肤极易出现的以下几个问题:皮肤干燥、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皮肤意外损伤,我院儿科新生儿病室制定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光疗前、中、后的系列护理对策,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光疗皮肤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1月~2014年6月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男52例,女28例;早产儿32例,低体重儿11例,足月儿48例。
通过查血清胆红素等方法确诊,血清胆红素浓度在13~29mg/dl之间。
血清总胆红素量在220~380mg/L。
2.护理对策2.1蓝光治疗前的皮肤准备:2.1.1患儿入蓝光箱前清洁全身皮肤,禁止在皮肤上涂爽身粉货油类,以免降低光疗效果。
2.1.2暖箱内置鸟巢,既能为患儿营造一个模拟子宫的环境,又能防止患儿手脚碰触暖箱边缘造成皮肤损伤。
2.1.3保证患儿床上勿遗留任何杂物,如棉签、针帽、电极片等,以免压伤患儿皮肤。
2.1.4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导致的感染,或为患儿戴上手套、脚套。
手套、脚套应剪去多余的线头以免缠绕患儿手指、脚趾。
2.1.5正确使用眼罩,我科使用了新生儿光照治疗专用的眼罩,由弹性绷带和眼部保护罩组成,可根据患儿头围大小选择适宜号型,且专人专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新生儿黄疸护理措施概述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和黏膜呈现黄色的症状。
黄疸在新生儿中非常常见,大多数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
对于新生儿黄疸,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1. 观察黄疸程度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可以用肤色变化来衡量。
家长和护理人员应该经常观察新生儿皮肤的变化,特别是脸、颈部、胸部和下肢的黄疸情况。
对于轻度黄疸,可以通过日间暴露在阳光下,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然而,对于中度或重度黄疸,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虚拟光疗或其他治疗方法。
2. 合理喂养充足的喂养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治疗。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因为母乳中含有能够促进胆红素代谢的成分。
因此,鼓励母亲在新生儿黄疸出现时坚持母乳喂养。
如果母乳不够或没有条件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适量的配方奶粉喂养。
导管喂养时应注意避免压迫新生儿的腹部,以免影响排便和排气。
3. 维持通畅的排便和排气黄疸新生儿容易出现便秘和腹胀,影响胆红素的排泄。
因此,家长和护理人员需要经常观察新生儿的排便和排气情况。
如果新生儿出现便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排便: - 母乳喂养:增加喂养次数,鼓励新生儿充分吮吸,有助排便。
- 按摩腹部:用温水或橄榄油轻轻按摩新生儿的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和排气。
4. 定期检查胆红素水平对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需要密切关注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定期测量血清胆红素水平是评估黄疸严重程度的关键步骤。
医生会根据胆红素的水平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对于病理性黄疸,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5. 室内保持适宜温度新生儿黄疸时,适宜的室内温度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
保持室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并避免让新生儿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
此外,注意孩子的衣着,避免过多或过少,保持适宜的温度。
6. 避免过度刺激新生儿黄疸时,皮肤更为敏感,对外界刺激更容易产生不适。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护理人员资质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护理环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喂养方式及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黄疸监测频率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光照治疗相关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皮肤护理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排便观察及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预防感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护理人员资质要求11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新生儿护理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111 熟悉新生儿黄疸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护理要点。
112 掌握黄疸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数据解读。
2、护理环境要求21 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温度适宜(24-26℃),湿度在55%-65%。
211 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新生儿眼睛。
212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清新。
3、喂养方式及频率31 提倡母乳喂养,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喂养。
311 若母乳不足或特殊情况,可添加配方奶。
312 每次喂奶后应将新生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防止溢奶。
313 喂奶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 3 小时,以保证新生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促进胆红素排泄。
4、黄疸监测频率及方法41 每天至少测量一次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值,必要时可增加测量次数。
411 测量部位选择额头、胸部、腹部等,取平均值。
412 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巩膜颜色、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光照治疗相关规定51 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光照治疗,选择合适的光疗设备和波长。
511 光疗期间,新生儿应佩戴眼罩,保护眼睛,同时遮盖会阴部。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体液和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引起黄疸的原因多而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常引起严重后遗症。
(一)生理性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在生后2~3天即出现黄疸,5~7天最重,足月儿一般10~14天消退,未成熟儿可延迟至3~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
(二)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以前者多见。
1。
特点: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迅速增高,血清胆红素>220μmol/L(12.9mg/dl);(3)黄疸进展快: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4)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2.病因(1)感染性:①新生儿肝炎,②新生儿败血症、尿路感染等(2)非感染性:①新生儿溶血,②胆道闭锁,③胎粪延迟排出,④母乳性黄疽:发生率0。
5%~2%;⑤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等;⑥药物性黄疸:如维生素K 3、K4、樟脑丸等;⑦其他:如低血糖、酸中毒、缺氧、体内出血和失水等原因可加重黄疸.治疗原则1。
病因治疗。
2。
降低血清胆红素:尽早喂养,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壁对胆红素的吸收。
必要时应用蓝光疗法.3。
保护肝脏:预防和控制病毒、细菌感染,避免使用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4.降低游离胆红素:适当的输入人血浆和白蛋白,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5.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发展)(1)观察皮肤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判断其转归.当血清胆红素达到85.5~119.7μmol/L(5~7mg/dl)时,在自然光线下,可观察到面部皮肤黄染,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增高,黄疸程度加重,逐步由躯干向四肢发展,当血清胆红素达307.8μmol/L(18mg/dl)时,躯干呈橘黄色而手足呈黄色,当手足转为橘黄色时,血清胆红素可高达342μmol/L(20mg/dl)以上.此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诊断与应对措施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的黄疸症状。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80%的足月新生儿和6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的第二到第三天内会出现轻度黄疸。
在黄疸出现时,护理诊断和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于保护新生儿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护理诊断包括:1.黄疸相关危险因素: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诊断,需要评估可能导致黄疸的危险因素,例如早产、胆红素代谢缺陷、出生时有血液淤积等。
2.家庭教育需求:对新生儿黄疸的家庭进行教育,传授如何观察黄疸的程度和变化,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和处理等。
3.母乳喂养困难:黄疸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食欲不振,需要评估母乳喂养的困难程度,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应对措施包括:1.观察和评估:护士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包括黄疸的颜色、分布范围、进展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便跟踪监测。
2.早期干预:对于早产儿、母乳喂养出现困难的新生儿等,护士应提供早期干预措施,如及早开始光疗治疗、促进母乳分泌等。
3.家庭教育:护士应向新生儿家庭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如如何通过观察黄疸程度来判断处理的时机、如何进行日常的护理等。
在实践中,护理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护理诊断和应对措施:1.评估新生儿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胆红素代谢缺陷等,并记录下来作为护理诊断的依据。
2.定期观察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便跟踪监测。
3.提供早期干预措施,如光疗治疗、补充营养等,以减轻黄疸的程度和进展。
4.向新生儿家庭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如如何观察黄疸的程度和变化、如何进行日常的护理等。
5.协助家庭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例如提供护理指导、解答疑问等。
6.与医疗团队合作,确保新生儿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并跟踪记录其病情变化。
总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诊断与应对措施是保护新生儿身体健康和发展的关键。
通过评估黄疸相关的危险因素,提供早期干预措施,加强家庭教育和指导等,可以有效地减轻黄疸的程度和进展,并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生长环境。
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问题对策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
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
笔者通过对2007年1月-12月份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存在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12月共收治155例新生儿黄疸,其血清总胆红素值均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且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其中足月儿110例,早产儿31例,早产低体重儿10例,足月小样儿4例。
1.2方法将光疗箱清洁,箱内湿化器水箱加蒸馏水到2/3满,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一般夏天30℃左右,冬天31-32℃左右,根据新生儿病情随时调节,相对湿度55%-65%[1],将患儿双眼佩戴黑色的眼罩(自制,用纯棉黑布制成,类型为眼睛状),以防损伤视网膜,全身裸露,用尿布遮盖阴部(男婴尤其要注意阴囊的保护),放入预热的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
1.3结果通过对15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疗,重视存在护理问题并加以总结,及时整改不足之处,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未发生一例护患纠纷,均治愈出院。
2存在护理问题2.1环境的改变新生儿光疗时因全身裸露,失去了安全感,加上灯光刺激及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环境,表现为剧烈苦恼,烦躁不安,出汗等。
2.2皮肤损伤的危险新生儿皮肤娇嫩,如保护措施不当,皮肤易损伤。
足月儿指甲超过指端,活动时容易划破面部及前胸部的皮肤;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可使外踝皮肤擦伤;光疗时患儿处于一个高温环境,如不及时更换尿布,容易引起红臀;光疗时间长,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眼罩处皮肤易损伤。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措施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生一个孩子,那是全家人关注的重点,每天都是围着孩子团团转,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了,那么,对于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措施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给他们介绍一下其相关详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对患儿家长的宣教: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
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
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
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取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2.光疗仪器的准备: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
管的灰尘,并及时更换灯管。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箱内湿化器
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高度,并使箱温升到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为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
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3.患儿的准备:光照前常规体温监护,检查患儿皮肤完整性,有无臀红,有无硬肿,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防止患儿舞动抓破皮肤,必要时包裹患儿手足。
包裹时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为避免生殖器损伤,应使用尿垫,并及时更换。
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损伤。
另外,新生儿在光照治疗中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壁,引起稀便及排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对新生儿皮肤刺激较大,易引起臂红发生。
故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除勤换尿布外,还需用抗感染治疗、润滑皮肤的物质保护其臂部皮肤。
给患儿换尿布后,用鞣酸软膏涂于其臂部,使之起到一层保护膜作用,能有效防止粪便对患儿臂部皮肤刺激,防止臂红发生。
4.预防呕吐,防止窒息: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
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收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
定患儿右背部使其成右侧卧位。
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体位在新生儿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
如患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
患儿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措施的内容,通过上面的介绍后,相信大家对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在孩子生病期间,要多安慰他们,不要对他们发脾气,生病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所以需要大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