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学院:蚌埠学院

班级: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xxxxx

学号:51106023027

指导老师:xxxxxx

2013年6月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二、设计参数

(1)处理能力 6.2×104t/a热水。

(2)设计形式锯齿形板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热水:入口温度85℃,出口温度60℃。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2℃,出口温度40℃。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⑤建厂地址:湖南地区。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计算热负荷

(2)计算平均温度差

(3)初估换热面积及初选板型

(4)核算总传热系数K

(5)计算传热面积S

(6)压降计算

(7)板式换热器滚个选型

(8)附属设备的选型

(9)换热工艺流程图(手绘A2),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手绘A1)。

目录

1概述 (3)

1.1板式换热器的简介 (3)

1.2设计方案简介 (7)

1.3确定设计方案 (10)

1.3.1工艺流程 (10)

1.3.2换热器选型 (11)

1.4符号说明 (11)

2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12)

2.1计算定性温度 (12)

2.2计算热负荷 (12)

2.3计算平均温差 (12)

2.4初估换热面积S及板型 (12)

2.5核算总传热系数K (13)

2.5.1计算热水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13)

2.5.2计算冷水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14)

2.5.3金属板热阻 (14)

2.5.4污垢热阻 (14)

2.5.5总传热系数 (15)

2.6估算传热面积S (15)

2.7计算压力降ΔP (15)

3换热器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和结果 (16)

设计评述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附录1 (21)

1 概述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

1.1锯齿形板式换热器简介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2.板式换热器是以波纹为传热面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它具有如下特点:

a、高效节能: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高,比相同平方的列管式换热器提高30%~50%。

b、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散热损失小,重量轻,每立方米体积内约布置250平方米左右的传热面积,占地面积仅为列管式换热器的1/4-1/8。

c、拆装清洗方便:板式换热器靠夹紧螺栓将夹固板和板片夹紧,因此拆装方便,随时可以打开清洗。有时甚至可以不必完全拆开仅把压紧螺栓松开就可抽出板片清洗,更换胶垫,以至更换板片,同时由于板面光洁,湍流程度高,不易结垢。

d、使用寿命长:板式换热器的板片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板片压制,可耐各种腐蚀介质。

e、适用性强: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样: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工艺的要求。

f、不串液:板式换热器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泄漏,介质总是向外排出。

g、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h、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3.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场合

a. 制冷: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b. 暖通空调:配合锅炉使用的中间换热器、高层建筑中间换热器等。

c. 化学工业:纯碱工业,合成氨,酒精发酵,树脂合成冷却等。

d. 冶金工业:铝酸盐母液加热或冷却,炼钢工艺冷却等。

e. 机械工业:各种淬火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等。

f. 电力工业:高压变压器油冷却,发电机轴承油冷却等。

g. 造纸工业:漂白工艺热回收,加热洗浆液等。

h. 纺织工业:粘胶丝碱水溶液冷却,沸腾硝化纤维冷却等。

i. 食品工业:果汁灭菌冷却,动植物油加热冷却等。

j. 油脂工艺:皂基常压干燥,加热或冷却各种工艺用液。

k. 集中供热:热电厂废热区域供暖,加热洗澡用水。

l. 其他:石油、医药、船舶、海水淡化、地热利用。

3.压降校核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使,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1)结构原理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2)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

1、高效节能:其换热系数在3000~4500kcal/m2?°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

2、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板片紧密排列,与其他换热器类型相比,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较少,面积相同换热量的板式换热器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

3、容易清洗拆装方便:板式换热器靠夹紧螺栓将夹固板板片夹紧,因此拆装方便,随时可以打开清洗,同时由于板面光洁,湍流程度高,不易结垢。

4、使用寿命长:板式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板片压制,可耐各种腐蚀介质,胶垫可随意更换,并可方便在、拆装检修。

5、适应性强: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样;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的要求。

6、不串液,板式换热器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泄露,介质总是向外排出。

(3)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

板式换热器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造纸、轻纺、船舶、供热等部门,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余热回收等各种情况

i.化学工业制造氧化钛、酒精发酵、合成氨、树脂合成、制造橡胶、冷却磷酸、冷却甲醛水、碱炭工业、电解制碱。

ii.钢铁工业冷却淬火油,冷却电镀用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轧制机、拉丝机冷却液。

iii.冶金行业铝酸盐母液的加热和冷却,冷却铝酸钠,炼铝轧机润滑油冷却。

iv.机械制造业各种淬火液冷却,冷却压力机、工业母机润滑油,加热发动机用油。

v.食品工业制盐,乳品,酱油,醋的杀菌、冷却,动植物油加热、冷却,啤酒生产中啤酒、麦芽汁的加热冷却,制糖,明胶浓缩,杀菌、冷却,制造谷氨酸钠。

vi.纺织工业各种废液热回收,沸腾磷化纤维的冷却,冷却粘胶液,醋酸和酸醋酐的冷却,冷却碱水溶液,粘胶丝的加热和冷却。

vii.造纸工业冷却黑水,漂白用盐、碱液的加热、冷却,玻璃纸废液的热回收,加热蒸煮酸,冷却氢氧化钠水溶液,回收漂白张纸的废液,排气的凝缩,预热浓缩纸浆似的废液。

viii.集中供暖热电厂废热区域供暖,加热生活用水,锅炉区域供暖

ix.油脂工业加热、冷却合成洗涤剂,加热鲸油,冷却植物油,冷却氢氧化钠,冷却甘油、乳化油。

x.电力工业发电机轴泵冷却,变压器油冷却。

xi.船舶柴油机,中央冷却器,卸套水冷却器,活塞冷却器,润滑油冷却器,预热器,海水淡化系统(包括多级及单级)

xii.其他医药、石油、建陶、玻璃、水泥、地热利用等。

1.2设计方案简介

图2分别显示了平直形翅片和锯齿形翅片换热器中距冷流体入口7MM处截面的速度场分布。将流体速度达到入口处速度的99%处定义为边界层与主流区的分界处,本次计算中,冷热流体的入口速度分别为6.5M/S和1.64M/S。可以清楚地看到流体在锯齿形翅片中的速度边界层比在平直形翅片中的速度边界层薄,说明了与平直形翅片相比,锯齿形翅片对增加流体扰动、破坏边界层具有明显的作用。

锯齿形翅片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

图3A显示了锯齿形翅片中热通道中间截面处的温度场分布,可以看到交错排列的翅片使流体在流动方向上产生的热边界层总是不断被破坏,使得锯齿形翅片比平直形翅片拥有更好的换热效果。图3B显示了的中间截面处的速度矢量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流体接近翅片时出现的分流,和流体离开翅片时在翅片尾部产生的微小旋涡。

局部换热系数和压力的变化趋势

从图4A中可以看出冷热流体的换热系数都是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流体沿Z轴正方向流动,冷流体相反),这说明流体的局部换热系数受温度的影响;冷热流体在入口附近的局部换热系数都相对较大,这是因为从入口到层流充分发展段之间的区域内,流体的热边界层比较薄,因而有较高的局部换热系数。热流体的局部换热系数大约是冷流体局部换热系数的两倍,这是因为热流体的RE数大约为冷流体RE的两倍。从图4B中可以看出流体的局部换热系数在相邻两排锯齿的交错面上出现突跃,这是因为流体受到翅片的扰动后边界层突然变薄,使流体在那里的换热突然增强。比较图4A和图4B可以看到,相同情况下,锯齿形翅片的换热系数要大于平直形翅片的换热系数。从图5A中可以看到冷热流体的压力变化基本是线性的,在入口处变化较大,冷热流体的总压损大约在250PA

和75PA。从图5B中可以看到冷热流体的压力变化也呈现出锯齿状,在锯齿的交错面上流体的压力出现突降,这是因为翅片对流体的阻挡造成的,冷热流体的压损大约为25PA和10PA。

1.3 确定设计方案

将CFD技术运用到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领域,通过合理简化,建立了平直形和锯齿形两种翅片类型的换热器通道模型,对微小通道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种翅片中流体的边界层、局部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从微观角度得出了锯齿形翅片高换热效率的根本原因。

1.3.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设计涉及面很广,它最先开始,最后完成,是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逐步分段进行的。逐步得到工艺流程草图、工艺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管道仪表流程图。

1.3.2 换热器选型 锯齿形板式换热器

1.4 符号说明

W H 热液体质量流量 /kg h W C 冷流体质量流量 /kg h C PH 热水定压比热 K J(㎏·℃) C PC 冷水定压比热 K J(㎏·℃)

m t '? 平均温差 ℃ m

t ? 校正后的平均温差 ℃

K 总传热系数 W ·㎡·℃-1 S 换热面积 ㎡ R E 雷洛准数 无因次 P R 普兰特准数 无因次

1α 热流体对流传热系数 W ·㎡·℃-1

2α 冷流体对流给热系数 W ·㎡·℃-1

w

λ 材料导热系数 W/M ·℃

B 板材厚度 ㎜

2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工艺计算

2.1计算定性温度,并查取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将60?103t/Y 的热水从80℃冷却至50℃,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0℃,设计一台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热水:()C 702/6080?=+=m T 冷却水:()C 352/4030?=+=m t

查化工原理附录,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如下表

2.2计算热负荷 ()2111T T c m Q p s -=

式中kg/s 18.27828.2kg/h 24330/10102.6341==???=s m

()kW 13.1826080187.418.2=-??=Q

2.3计算平均温差 ()()()()C

75.343060/4080ln 30604080?=-----='?m t 2.4 初估换热面积及初选板型

对于热水与冷却水的换热,列管式换热器的K 值大约为850~1700W/m2

?℃,而板式换热器的K 值为列管式换热器的2~4倍,则可初估K 为2500 W/m2?℃。 初估换热面积

23

m 10.275

.3425001013.182=??='?=m t K Q S

初选BJ0.2锯齿形波纹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单通道流通截面积为

0.00045m 2,有效单片传热面积0.10m 2。 试选组装形式10

110

10.2??-

。 该式表示其公称换热面积为2.0m 2,热水的程数为1,每程的流道均为10;冷却水的程数为1,其流道为10。

因所选板型为混流,故可采用列管式换热器的温差校正系数:

2304060

802.03080304012211112=--=--==--=--=

t t T T R t T t t P 查单壳程的温差校正系数图,得98.0=φ 2m 01.3475.3498.0=?='?=?m

m t t φ 初估板式换热面积

23

m 14.201

.3425001013.182=??=?=m t K Q S

2.5核算总传热系数K

2.5.1计算热水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热水在流道内的流速

m/s 49.010

00045.08

.977/175.21=?=

u

当量直径

m m

0.100.522=?==δe D (δ为板片波纹高度,即板间距)

11801000406.08

.97749.001.0Re 11

11=??=

=

μρu D e (在2850~14600之间)

55.2668

.0000406.04187Pr 1111=?==λμp c

选用0.22

m 锯齿形波纹板片给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3.0161

.011

1Pr Re 31

.0e

D λα=(适用于146002850~Re =)

C W/m 8351545.21180101

.0668

.031.023.061.01??=???

2.5.2计算冷却水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冷却水的质量流量

()()

()()

4.36kg/s 304041746080418717

5.212221112=-?-??=

--=

t t c T T c m m p p s s 冷却水在流道内的流速

m/s 28.01000045.0997

/27.12=?=

u

3907000712.06.99328.001.0Re 2222=??==μρu D e (在2850~14600之间)

73.4628.0000712.04174Pr 2222=?==λμp c

4.02

61.0222

Pr Re 31.0e

D λ

α=(适用于146002850~Re =) C W/m 99.1379732.474.39001

.0628

.031.024.061.02??=???

=α 2.5.3金属板的热阻

拟选用板材为不锈钢(1Cr18Ni9Ti ),其导热系数λw =16.8W/m C ??,板的厚度估计为b =0.8mm (估计值),则

R=C/W m 000048.08

.16108.023??=?=-w b

λ 2.5.4污垢热阻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书[4],得热水和循环冷水侧的污垢热阻分别为: 附录24 壁面污垢热阻

冷却水 单位:㎡·℃·W-1

C/W

m 107197.1C/W m 107197.12

4

2241???=???=--R R

2.5.5总传热系数

C

W/m 39.9436

.39391

200017197.0000048.09.137911

1

1

122

211

??=+

+++=

+

++

+=

αλαR b

R K w

2.6估算传热面积

所需传热面积

23

,m 89.112

.322.13051026.79=??=?='逆m t K Q S

设备实际传热面积

()()2m 4692201442201...N S =?-=?-=

安全系数

%53%10089

.189

.19.1=?- 2.7计算压力降

查锯齿形波纹板式换热器的u ~p Δ曲线图 热水侧m /s 5101.u =时,pa p 5h 1012753≤=?满足要求 热水侧m /s 5102.u =时,pa p 5c 1041202≤=?满足要求 所选换热器的规格如下

所选换热器的规格为22

1112/8.81006BJ0.2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外形尺寸(长×宽×高)……………1000×300×1.2mm 有效传热面积…………………….……0.22m2 波纹形式……………………………….锯齿形 波纹高度……………………………….5.8mm 法向波纹节距………………………….40mm 流道宽度……………………………….280mm 平均板间距…………………………….5.8mm 平均流道横截面积…………………….0.0016m2 平均当量直径………………………….11.6mm 板片材料……………………………….H62-1

3换热器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结果

根据生产任务和设计要求计算,

所选的锯齿形板式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结果见表5-1

表5-1 锯齿形板式换热器技术参数和计算结果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动物识别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动物识别系统 设计人员: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Abstract (2) 一、专家系统基本知识 (3) 1.1专家系统实际应用 (3) 1.2专家系统的开发 (3) 二、设计基本思路 (4) 2.1知识库 (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知识库建立 (4) 2.1.3 知识库获取 (5) 2.2 数据库 (6)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推理机构 (7) 3.1推理机介绍 (7) 3.1.1 推理机作用原理 (7)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正向推理 (7) 3.2.1 正向推理基本思想 (7) 3.2.2 正向推理示意图 (8) 3.2.3 正向推理机所要具有功能 (8) 3.3反向推理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反向推理示意图 (8)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例系统实现 (9)

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

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智能电风扇控制器设计

neuq 目录 序言 一、设计实验条件及任务 (2) 1.1、设计实验条件 1.2、设计任务 (2) 二、小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 2.1、系统总体设计 (3) 2.2、芯片选择 (3) 2.3、DAC0832芯片的主要性能指标 (3) 2.4、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3)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 3.1、AT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2、DAC0832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6) 3.3、显示电路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7) 3.4、显示电路与AT89C52单片机电路设计 (8) 四、系统软件流程设计 (7) 五、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8) 5.1、实验系统连线图 (8) 5.2、程序调试................................................,. (8) 5.3、实验结果分析 (8) 六、程序设计总结 (10) 七、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源程序代码 (12) 2、程序原理图 (23)

序言 传统电风扇不能根据温度的变化适时调节风力大小,对于夜间温差大的地区,人们在夏夜使用电风扇时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凌晨降温的时候电风扇依然在工作,可是人们因为熟睡而无法察觉,既浪费电资源又容易引起感冒,传统的机械定时器虽然能够控制电风扇在工作一定后关闭,但定时范围有限,且无法对温度变化灵活处理。鉴于以上方面的考虑,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家用电器产品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和人性化,使得由微机控制的智能电风扇得以出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调速器的设计,该设计主要硬件部分包括AT89C52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模转换DAC0809 电路,电机驱动和数码管显示电路,系统可以实现手动调速和自动调速两种模式的切换,在自动工作模式下,系统能够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实现自动调速;可以通过定时切换键和定时设置键实现系统工作定时,使得在用户需求的定时时间到后系统自动停止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单片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系统采用的AT89C52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性价比高,尤其适合应用于小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电风扇起停的自动控制,能够解决夏天人们晚上熟睡时,由于夜里温度下降而导致受凉,或者从睡梦中醒来亲自开关电风扇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设计实验条件及任务 1.1、设计实验条件 单片机实验室 1.2、设计任务 利用DAC0832芯片进行数/模控制,输出的电压经放大后驱动小直流电机的速度进行数字量调节,并显示运行状态DJ-XX和D/ A输出的数字量。 巩固所学单片知识,熟悉试验箱的相关功能,熟练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培养系统设计的思路和科研的兴趣。实现功能如下: ①系统手动模式及自动模式工作状态切换。

太阳能热水器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2 姓名:龚岩 学号: 200909114 指导教师:于晓英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2 年 7月 1日

1引言 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用成本低廉的电阻式传感器以及电极配以单片机技术对生产实际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的控制及显示。本装置电路简单、实用性强、性价比高、水温控制灵活,水位显示直观醒目,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对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控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设计方案及原理 (1) 系统采用MCS-5l 单片机为中心控制单元。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控制器实时时钟接口电路、蓄水箱温度检测接口电路、串行显示接口电路、复位电路等。 (2) 特点:利用单片机实时监测水温。用水时,若日晒水温达不到设定值,电加热器自动补温。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高。节能等特点,实用性高。 3硬件设计 3.1芯片名称 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4KB 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ROM),512B 内部数据存储器(RAM),该微处理器采用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引脚兼容80C51和80C52芯片。 3.2系统框图 AT89C51 水温检测AD 转换时钟控制温度显示 报警装置 图3.2 系统原理框图

3.3时钟电路与复位电路 如图3.3所示,该控制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机内有一高增益反相放大器,构成自激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取12MHz,外接12MHz晶振,两个电容取30pF,以便于起振荡的作用。上电复位电路由R9、C3构成复位电路,在上电瞬间,产生一个脉冲,AT89C51复位。 图3.3 时钟与复位电路 3.4 温度检测模块 如图3.4所示,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在其二端加上一定的工作电压,其输出电流与温度变化成线性关系,ADC0832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CPU。 图3.4 温度检测电路

单片机课程设计智能温控调速风扇

摘要 本课程设计基于温度传感器和51单片机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温控调速风扇。本设计的温控风扇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检测外界环境的温度,利用数码管显示境温度和风度档位,既可以通过控制按键人工调节开启温度以及风速,也可实现风速的自动控制。并可以将定时时间存入AT24C02芯片,实现数据的掉电保护。风扇共有十个档位,根据PWM来控制调节风扇速度。本论文阐述了智能温控调速风扇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实现的过程。 电风扇的自动控制,可以更加便于人们对风扇的使用。克服了普通电风扇无法根据外界温度自动调节转速的困难。因此,智能电风扇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直流电机;pwm

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内容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包括:STC89C52RC单片机整体电路设计、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温度传感器电路、独立按键电路、基于AT24C02掉电保护电路设计。软件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全部程序均为C语言编写。实现风扇风速的温度自动控制、人工按键控制、定时功能、数码管数据显示和掉电保护功能的智能风扇控制程序。 设计要求 (1)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环境温度,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2)根据温度的高低,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控制风扇风速。 (3)可以选择人工控制还是温度自动控制。 (4)可以进行风扇开启时间的定时。 (5)为防止突然停电而使数据丢失,需要设计由单片机将数据送到 AT24C02模块中储存的模块,使其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6)可以实现风扇最低开启温度的设定。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风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设备,但传统风扇通常是由人为设定风扇的档速,季节交替时节,白天温度很高,电风扇应高转速;到了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姓名:李响 学号:2011033216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12班

一、设计题目: (4) 二、设计目的: (4) 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4) 四、设计内容: (5)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5) 四、参考书目: (5) 前言 (6) 一、设计方案简介: (6) 1.1换热器的选择: (6) 一、方案简介 (7) 二、方案设计 (8) 1.确定设计方案 (8) 2、确定物性数据 (9) 3.初选换热器规格 (9) (2)冷却水用量 (9) 5.工艺结构尺寸 (10) 5.1管径和管内流速及管长 (10) 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0) 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11) 5.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1) 5.5壳体内径 (11) 5.6折流板 (12) 5.7接管 (12) 6换热器核算 (13) 6.1热量核算 (13) 6.2换热器内流体的压力降 (15) 三、设计结果一览 (17)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二、设计目的: 通过对热水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 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三、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 1.处理量 5 105.2?/年热水 2.设备型式列管换热器 3.操作条件 : (1)热水:入口温度 80 ℃,出口温度 60 ℃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25 ℃,出口温度 35 ℃ (3)允许压降:≦105 Pa (4)水在定性温度70℃下的物性数据: 3/7.995m Kg h =ρ S Pa h ??=-410061.4μ )/(187.4C Kg KJ C ph ?= )/(6676.0C m W h ??=λ (5)水在定性温度70℃下的物性数据: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问题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罗马尼亚度假 问题 1

2

3 2020年5月29日 课 程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赵曼 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能够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一般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 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 - 1 - 2020年5月29日

电风扇设计报告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Proteus和Keil的使用 (5) 1.1 Proteus的使用 (5) 1.1.1软件打开 (5) 1.1.2工作界面 (5) 1.2 Keil C51 的使用 (6) 1.2.1软件的打开 (6) 1.2.2工作界面 (6) 1.2.3 电风扇实例程序设计 (7) 2.1设计方案特点 (11) 2.2关于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11) 2.2.1主要特性: (12) 2.2.2管脚说明: (13) 2.2.3.振荡器特性: (14) 总结 (16) 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程浩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班级电力09-9(2)班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keilC软件和Proteus软件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T89C51芯片实现了用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电风扇的工作状态,最高位显示风类:“自然风”显示“1”、“常风”显示“2”、“睡眠风”显示“3”。后3位显示定时时间:动态倒计时显示剩余的定时时间,无定时显示“000”。设计一个“定时”键,用于定时时间长短设置;设置一个“摇头”键用于控制电机摇头。设计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若风扇电机过热,则电机停止转动,电机冷却后电机又恢复转动。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 关键词:AT89C51 keilC软件 Proteus软件

电热水器控制系统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由8051MCU组成的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能够测量当前水温并显示;可以设置烧水温度,当无水时要有报警功能。通过这个过程熟悉温度传感器、键盘控制和七段数码管的使用,掌握51系列单片机控制和测试方法。;用LED显示测量得到的水温值。完成基本要求,可以适当发挥进行扩展设计。 1 )数码管显示:年月日时分秒; 2)键盘输入修改时间、日期设置; 设计步骤 一、总体方案设计 以51系列MCU构成核心模块,合理分配存储器资源和I/O资源。温度 采集模块建议采用 DS18B20,或采用PtIOO再经模数转换;显示模块用2位LED可满足需要;报警模块可采用声光等形式;输入模块可选用矩阵式键盘 或键盘驱动芯片;可选用 8255进行I/O扩展。 二、硬件选型工作 对于每一个芯片要有具体型号,对每个分立元件要给出其参数 三、硬件的设计和实现 1. 选择计算机机型(采用 51内核的单片机); 2. 设计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外围电路(EPROM、RAM、I/O端口、键盘、 显示接口电路等); 3. 接口电路; 4. 其它相关电路的设计或方案(电源、通信等) 四、软件设计 1. 分配系统资源,编写系统初始化和主程序模块; 2. 编写相关子程序; 3. 其它程序模块(显示与键盘等处理程序)。 五、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绘制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A3幅面)。

一、................................... 设计要求 1 二、................................... 设计目的 1 三、............................. 设计的具体实现 1 1. ................................................................................................ 硬件 设计 (2) 1.1. .................................................................... 单片机的 选择 (2) 12水位检测电路 (6) 1.3.温度检测电路 (7) 14A/D转换器 (9) 1.5.报警电路 (10) 2. .............................................................................................. 软件设 计 (11) 2.1. 温度测量子程序 (12) 2.2. 判断子程序 (13) 2.3重要代码.......................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智能温控风扇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风扇随实时环境温度而智能变速功能。 系统主要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再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三极管放大信号后驱动直流风扇的电机。用户可以预设上限、下限温度值,当测得环境温度值在预设上下限值区间中时,此时风扇以半速转动;当温度升高并大于预设上限温度值时,风扇会自动调速,以全速转动;当温度降低并低于预设的下限温度值时,这时风扇电机自动停止转动。全程实现风扇转速随外界温度而智能自变。 关键词:温控风扇,STC89C52单片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智能自变

Abstract This design for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system,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fan intelligent variable speed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STC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is mainly used as the control center,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o collect real-time temperature, then through single chip through triode amplifier signal after drive dc fan https://www.doczj.com/doc/df17241402.html,ers can preset upper limit and lower limit temperature, whe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 the preset upper and lower limit range, the fan rotates at half speed;When the temperature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et limit temperature, fan speed automatically, with full rotation.When the lower limit of temperature is lower and lower than the preset value, the fan motor automatically stop running.The entire implementation and intelligence from change fan speed varies with temperature. Key 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fan, STC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smart since the change

锯齿形板式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肖俊 学号:0911401035 系别: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专业:制药工程 指导教师:刘艳 起止日期:2011年5月23日 2011年6月6日

目录 1概述 (4) 1.1板式换热器简介 (4) 1.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4) 1.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5) 1.1.3板型选择 (6) 1.1.4流程和流道的选择 (6) 1.2 设计方案简介 (7) 1.2.1板型选择 (7) 1.2.2流程和流道的选择 (7) 1.2.3 压降校核 (7) 2 设计任务书 (8) 2.1设计题目 (8) 2.2设计参数 (8) 2.3设计内容及要求 (8) 2.3.1首先计算定性温度,并查取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8) 2.3.2计算热负荷 (9) 2.3.3计算平均温差 (9) 2.3.4初估换热面积及初选板型 (9) 2.3.5核算总传热系数K (10) 2.3.6 计算传热面积S (12) 2.3.7 压降计算 (12) 3 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14) 3.1设计流程图: (14) 3.2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15) 4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 (16) 4.1热量衡算 (16) 4.2换热器工艺尺寸的计算 (16) 4.3结构设计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5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17) 5.1泵的选择 (17) 5.1.1对热水所需的泵进行选择计算: (18) 5.1.2对冷水所需的泵进行计算选择: (18)

6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结果列表 (19) 6.1换热器参数表 (19) 6.2辅助设备参数表 (20) 7设计评述 (21) 8参考文献 (23) 9 主要符号说明 (24)

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

智能风扇设计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 第1节引言 电风扇曾一度被认为是空调产品冲击下的淘汰品,其实并非如此,市场人士称,家用电风扇并没有随着空调的普及而淡出市场,近两年反而出现了市场销售复苏的态势。其主要原因:一是风扇和空调的降温效果不同——空调有强大的制冷功能,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环境温度,但电风扇的风更温和,更加适合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使用;二是电风扇有价格优势,价格低廉而且相对省电,安装和使用都非常简单。 尽管电风扇有其市场优势,但传统电风扇还是有许多地方应当进行改良的,最突出的缺点是它不能根据温度的变化适时调节风力大小,对于夜间温差大的地区,人们在夏夜使用电风扇时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凌晨降温的时候电风扇依然在工作,可是人们因为熟睡而无法察觉,既浪费电资源又容易引起感冒,传统的机械定时器虽然能够控制电风扇在工作一定后关闭,但定时范围有限,且无法对温度变化灵活处理。鉴于以上方面的考虑,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1.1 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概述 传统电风扇是220V交流电供电,电机转速分为几个档位,通过人为调整电机转速达到改变风力大小的目的,亦即,每次风力改变,必然有人参与操作,这样势必带来诸多不便。 本设计中的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是指将电风扇的电机转速作为被控制量,由单片机分析采集到的数字温度信号,再通过可控硅对风扇电机进行调速。从而达到无须人为控制便可自动调整风力大小的效果。 1.2设计任务和主要内容 本设计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建立一个控制系统,使电风扇随温度的变化而自动变换档位,实现“温度高,风力大,温度低,风力弱”的性能。另外,通过键盘控制面板,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置电风扇的最低工作温度,当温度低于所设置温度时,电风扇将自动关

智能温控风扇开题报告

XXX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学生姓名学号 二级学院专业级班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智能温控风扇 指导教师 职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2015年月日起至2015年月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与温度有关的设备。尽管空调作为日常生活家电已经步入千万普通家庭中,但空调普遍耗能太多,而且在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地区依旧使用电风扇用作降温防暑设备。近些来,空调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空调,对电风扇行业是个不小的冲击,但是空调的强大的功能下是以高耗能、封闭空间为代价的。相比之下,电风扇通风较好且功耗低仍是很大的一个优势,还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的,电风扇需要新型的技术功能,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为了提高电风扇的市场竞争力,使之在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电风扇随之被提出。 传统电风扇具有以下缺点:风扇不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速,这对那些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是致命的缺点,尤其是人们在熟睡时,不但浪费资源,还很容易使人感冒生病;传统电风扇机械的定时方式常常会伴随着机械运动的声音,特别是夜间影响人们的睡眠,而且定时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这些缺点,我们需要设计一款智能的电风扇温度控制系统来解决。 温控风扇系统,是根据当时温度情况去自动开通和关闭电风扇,能很好的节约电能,同时也方便用户们的使用更具人性化。而且温控风扇系统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在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散热系统,或限制笔记本电脑上的智能CPU风扇等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都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自动启动或停止转动,并能够根据温度的变化实现转速的自动调节,在现实生活中具非常广泛的用途,因此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二、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热水冷却器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工程原理B》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高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成绩: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 处理能力 5.0 104t/a 热水 2. 设备型式锯齿形板式换热器 3. 操作条件 (1)热水:入口温度80C,出口温度60C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2C,出口温度40 C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X 105Pa ( 4)每年按330 天计,每天24 小时连续运行 4. 建厂地址天津地区 (三)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锯齿形式板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目录 1 概述 1.1 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4) 1.2 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 (6) 1.3 板式换热器与管式换热器的比较 (7) 1.4 板式换热器的实际应用 (8) 2 设计方案简介 2.1 板式换热器的选型 (9) 2.2 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方向 (10) 2.3 工艺流程简图 (13) 3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工艺计算 3.1 符号说明 (14) 3.2 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14) 3.3 计算热负荷. (15) 3.4 计算平均温度差 (15) 3.5 初估换热面积及初选板型 (15) 3.6 核算总传热系数K (16) 3.7 估算传热面积 (18) 3.8 计算压力降 (18) 4 辅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4.1 泵的选择 (19) 5 设计结果概要 (21) 附录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n皇后问题解读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班姓学程: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级 : 名: 号: 指导教师:赵曼 2015年11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电风扇控制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风扇控制数字电路课 程设计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家用电风扇控制逻辑电路设计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家用电风扇控制逻辑电路设计 姓名:邹秀兰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08042104 同组人:曾令春 指导教师:韦芙芽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家中的电器是越来越多,电风扇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以前的台式电风扇和落地式电风扇都是采用机械控制,主要控制风速和风向。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家用电风扇大多采用电子控制线路取代了原来的机械控制器,是电风扇的功能更强,操作也更简便。使电风扇的使用变得更为人性化。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家用电风扇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由三个按键分别控制风速、风种和开关,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级管来显示风扇工作的状态。附加按键提示音及定时功能。增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电风扇的人性化。基本电路是利用四片D触发器74LS175建立起“风速”及“风种”状态锁存电路,并由74LS08、74LS1517、4LS175及74LS00构成“风速”及“风种”的循环。定时部分由555单稳态脉冲电路及74LS192移位寄存器和74LS48译码器构成。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准备。由于库房没有大的板子故将定时部分焊在另一块板子上,所以本次课程设计除在美观上有点欠缺外达到了全部的要求。 关键字:电风扇、按键、脉冲、循环。 2010 年 9 月日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5) 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 (6) 方案二 (6) 第三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7) 工作原理 (8) 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 状态锁存电路电路············································`9 触发脉冲电路 (11) 风种控制电路 (12) 消抖电路 (14) 单稳态电路 (15)

安装课程设计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南区学生公寓H区4号楼 2、工程地点: 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地区大学城 3、工程规模:1)建筑面积2617.04㎡。 2)建筑层数:架空层为停自行车,一~六层为学生公寓,建筑 总高度:23.8m。 4、结构体系:框架结构 二、课程设计过程主要内容 1、熟悉图纸: 了解工程概况: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南区学生公寓H区4号楼,为地上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面积为2617.04㎡,建筑层数为地上七层(包括架空层一层),建筑总高度为23.8米。 2、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等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 4、主要材料费的分析与计算; 5、各种措施费的计算和单位工程造价的计算; 6、装订成册上缴。 三、控制价执行的定额标准 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福建省综合单价表》(2002版)、 ⑵《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⑶《福建省建设工程综合单价计价办法》。 ⑷《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⑸《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利润率及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费 率按闽建筑[2005]15号及闽建筑[2005]25号文的规定调整。 ⑹人工单价按闽建筑[2010]*号文(最新)的规定调整, ⑺采用福州2012年3月份(中旬)材料价格材料信息价并结合市场情况确定。 ⑻规费中劳动保险费暂按甲类计入招标工程最高控制价,工程竣工结算时按企 业核定的取费类别计取劳保费用,调整合同价款(提供劳保核定卡原件核

对)。 ⑼本工程税金按3.381%计算;工程排污费暂不计入。 四、课程设计相关问题说明: (一)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给水室内外以建筑物外墙皮 1.5米为界;排水计至建筑物外墙皮 2.0米处。 2、所有电缆的埋深均按0.7m计。 3、电气及弱电系统进户保护管、电缆计至建筑物外墙皮2.0米; 4、ZL至开水器的P2回路暂不考虑。 5、电源控制器、电磁阀暂不计入;电能计量系统 的管理机、自动购电机、自动转帐机、显示屏暂不计入; 6、电话系统地下部分采用电话电缆HYA-75*(2*0.5)敷设; 7、电气说明里的电话系统中的“而后穿PVC16沿地暗敷至各间电话出线盒”改 为“而后穿PVC16沿棚、再沿墙暗敷至各间电话出线盒” 8、金属蛇皮管的管径均按DN16考虑。 9、屋顶防雷平面图中a所指代的“不同标高的避雷带应用Ф12镀锌圆钢就近焊 接,共4处”改为“不同标高的避雷带应用Ф12镀锌圆钢就近焊接,共6处“。 10

温度控制直流电动机转速的课程设计

目录 1 1引言 (2) 2设计任务及要求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要求 (2) 3 本课程设计的意义 (3) 4应用软件介绍 (3) 4.1Proteus仿软真件的介绍 (3) 4.2 Keil软件 (3) 5电路使用元件的介绍 (4) 5.1关于AT89C51单片机的简介 (4) 5.2关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简介 (4) 5.3关于L298电机驱动芯片的简介 (4) 5.4关于LM016液晶模块的简介 (5) 6部分硬件的工作原理 (5) 6.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 6.2转速的测量原理 (6) 6.3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6) 7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7) 7.1编程思路 (7) 7.2系统流程图 (7) 8仿真程序(C语言) (10) 9结束语 (16)

1 1引言 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一直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资料统计,现在有的90%以上的动力源自于电动机,电动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随着现代化步伐的迈进,人们对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使电动机控制向更复杂的控制发展。 近年来由于微型机的快速发展,国外交直流系统数字化已经达到实用阶段由于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标准化程度高,制作成本低,且不受器件温度漂移的影响,且单片机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好和价格便宜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工厂自动化和各控制领域的支柱之一。其控制软件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复杂运算,可以实现不同于一般线性调节的最优化、自适应、非线性、智能化等控制规律。所以微机数字控制系统在各个方而的性能都远远优于模拟控制系统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在市场上通用的电机控制器大多采用单片机和DSP。但是以前单片机的处理能力有限,对采用复杂的反馈控制的系统,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实时性和精度要求高,往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单片机,其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价格却比DSP低很多。其相关的软件和开发工具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但价格却在不断降低。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采用单片机来提高产品性价比。 2设计任务及要求 2.1设计目的 设计一个基于温度的电动机转速控制电路,在相应的软件控制下可以完成要求的功能,即外部温度大于45C时,直流电动机在L298驱动下加速正转,温度大于75C全速正转,当外部温度小于10C时电动机加速反转,温度小于0C时电动机全速反转。温度回到10C-45C时电动机停止转动。在液晶显示屏1602LCD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值。 2.2设计要求 一、设计一个基于温度的电动机转速控制电路,在相应的软件控制下可以完成要求的功能,即外部温度大于45C时,直流电动机在L298驱动下加速正转,温度大于75C全速正转,当外部温度小于10C时电动机加速反转,温度小于0C 时电动机全速反转。温度回到10C-45C时电动机停止转动。在液晶显示屏1602LCD 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值。 二、画出基于温度的电动机转速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三、所设计的电路需要在仿真软件Protues v7.5上能够运行,课程设计报告的最后必须附有在仿真软件Protues v7.5下设计的电路图和控制程序清单。

锯齿形板式换热器热水冷却器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原理B》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日期: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日期: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热水冷却器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410 5.5 t/a热水 (2)设备型式锯齿形板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a热水:入口温度C 80,出口温度C 60 b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C 32,出口温度C 40 c冷却压降:不大于Pa 5 10 d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4) 建厂地区:天津地区 (三)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锯齿形板式换热器进行核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1.1概述 (3) 1.1.1 换热器 (3) 1.1.2 三种换热器的比较 (3) 1.1.3 板式换热器 (5) 1.2方案设计和拟定 (9) 1.3确定设计方案 (12) 第二章:工艺流程简图 2.1锯齿形板式换热器的组装形式 (12) 2.2工艺流程 (14) 第三章:工艺计算和整体设备计算 3.1符号说明 (14) 3.2 计算定性温度 (15) 3.3计算热负荷 (16) 3.4计算平均温差 (16) 3.5初估板式换热面积S和板型 (16) 3.6核算总传热系数K (18) 3.6.1计算热水测的对流给热系数 (18) 3.6.2计算冷水测的对流给热系数 (18) 3.6.3金属板热阻 (19) 3.6.4污垢热阻 (19) 3.6.5总传热系数 (20) 3.6.6估算总传热系数S (20) 3.7计算压力降Δp (21) 第四章:设计结果概要和设计一览表 (23) 第五章:附图 5.1: 工艺流程图 (25) 5.2:主体设备工艺图 (26) 第六章:设计小结 (27) 参考文献 (28)

智能风扇调速系统毕业设计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框图 系统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 T89S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2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总体设计方框图 主控制器 单片机A T89S52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就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 状态显示 显示风扇调速系统处于的工作状态,状态有三种分别是低速状态、中速状态和高速状态,此系统以发光二极管指示作演示。 LED显示 本系统共使用的三个共阳极七段数码管分别显示,当前的温度和设定定时的倒计时时间。温度以标准摄氏度为单位。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数码管采用单片机P0口并行数据输出,P2口数据扫描控制显示,三极管8550做数码管的驱动。 键盘控制 有一组键盘控制倒计时温度的设定加与减。另一组控制系统处于的三种状态,分别对应的是低速状态、中速状态和高速状态,此系统以发光二极管指示作演示。还有一个开关按键是控制系统是处于自动状态和手动状态的开关。 温度传感器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

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DS18B20的性能特点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惟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 ●无须外部器件;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为3.0~5.5V; ●零待机功耗; ●温度以9或12位数字; ●用户可定义报警设置; ●报警搜索命令识别并标志超过程序限定温度(温度报警条件)的器件; ●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系统复位 系统单片机采用的是上电复位,当复位键按下时,系统会变为,开始的初始状态。时钟振荡 系统单片机使用的是外部时钟振荡,振荡频率为标准的11.0592MH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