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与糖尿病的联系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胰岛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脏内过度沉积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不理想,而肝爽颗粒与二甲双胍的结合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突破。
肝爽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消谷、扶正固脱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功能和代谢功能。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通过减少肝糖原生成和提高组织对糖的利用来控制血糖水平。
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设计,我们旨在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肝功能指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还将关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性表现,例如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验证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符合要求的病例。
2.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肝干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3. 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肝干颗粒2袋,每袋3次,同时口服二甲双胍500mg,每次2次,连续治疗3个月。
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血糖、胰岛素、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脂肪肝的改善程度。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相关性研究周晓倩;张涛;洪阳;钟卫兰;罗冰松【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4(38)1【摘要】Objective The serum RBP4 was measured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DM ) and 2 DM patients without NAFL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BP4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dults .Methods Total of 65 patients with 2DM participated werestudied .Division of the subjects in to a NALFD group (n=30 ;18 females and 12 males)or a control group (n=35 ,14 females and 21males) was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fatty liver disease determined bysonography .Results Serum RBP4 levels in the NAFL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of group (P<0 .05 ;P=0 .017) .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RBP4 levels w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NALFD(P= 0 .015 ,OR=0 .48) .In addition ,the serum RBP4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Triglyceride and LDL cholesterol .But the serum RBP4 levels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HDL cholesterol by Pearson analysis .Conclusion Serum RBP4 might be 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es of NAFLD in patients with 2DM .Serum RBP4 might be the non-invasivepredictive factor to the pathgensis and progression of NAFLD in 2DM patients .%目的:分析视黄醇结合蛋白4(RB P4)在单纯2型糖尿病(对照组)及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血清定量,探讨RB P4与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
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
治疗方法为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对脂肪肝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安全性评价显示治疗方案安全可靠。
机制探讨认为肝爽颗粒和二甲双胍具有协同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脂肪肝。
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进一步研究应该更深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爽颗粒、二甲双胍、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价、机制探讨、临床应用、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面临血糖控制的难题,还常常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由于脂肪在肝脏内过多堆积导致的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脂肪代谢紊乱等情况。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而且这种情况更容易导致肝功能的恶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
如何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备受瞩目,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爽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评估该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因素探讨作者:马海燕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5期【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患者病例47例和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人体指标和血代谢指标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合并组患者BMI、ALT、TG、WC以及ALT检测结果较单纯组发生明显升高(P【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症;相关因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几年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曾有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很多[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合并症患者和单纯糖尿病患者展开了各项观察指标的检测,并对比分析了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临床患者病例,分别收取其中的47例和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合并组中有男29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53.6±12.7)岁,病程2个月至9年,平均(4.3±1.1)年;单纯组中有男31例,女19例,年龄36~77岁,平均(52.1±13.2)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4.4±1.2)年。
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展开人体指标和血代谢指标的检测,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
1
脂肪肝与糖尿病的联系
--> 糖尿病患者要多补
充维生素D
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家里水果,爸爸妈妈每次只
吃一点点。解放军117医院内分泌科王静主任说,糖尿病患者往往
存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她建议我父母吃维生素,特别要补充维
生素D。
王静主任说,维生素D的缺乏,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比较
普遍。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食品摄入量比一般人少,钙的摄入也相应
减少。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往往被建议吃粗粮,大量膳食纤维的摄入
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在门诊中,一些中年的糖尿病患者,也发现了。
随着衰老又加速了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骨折发生率很高。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吃综合性的维生素片,改善糖脂代
谢紊乱,也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
我妈妈一直是吃糖尿病药物控制疾病的,从去年开始,医生
建议她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并不能治愈糖尿病,但这项1922年的医
学发明已经拯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还曾荣获诺贝尔奖。多位
医生的观点很一致,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可以让疲
2
惫的胰腺暂时得到休息。
不过,有时候,看到妈妈肚皮上打胰岛素针,扎了很多小孔,
蛮心疼的,也收集了一些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除了吃药和注射胰岛素
外的其他治疗方法——
植入式胰岛素泵:这项技术已经推出多年,在国外使用比较
多,国内很少。
胰岛素泵是一种能模拟胰腺持续给人体输注胰岛素的仪器,
大小如同手机。通过手术,放在身体里,泵内装的都是短效或速效胰
岛素。按照设定剂量(餐后)和基本(持续)频率,胰岛素泵会释放
一定量的胰岛素,并用体外遥控器控制。胰岛素泵大约每三个月需要
补充一次。不过,有可能出现送药导管阻塞的事故。
目前,医学上也在尝试更方便的给药方法。
吸入式喷雾:经证实,其效果与胰岛素注射相当。这种吸入
式胰岛素给药系统,国际上正在测试中。这种给药系统将气化的胰岛
素保存在密闭腔内,然后让患者用嘴吸入。让很多糖尿病专家感到惊
讶的是,吸入式胰岛素不仅吸收速度快,对肺也没有毒性。
目前吸入式胰岛素的不足在于,胰岛素的效力维持不到一小
时,因此只能用作进餐时的剂量。此外,现在的给药系统体积庞大,
需要大量胰岛素才能达到少量胰岛素注射的效果,并且仍有很多研究
工作在进行之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通过FDA认证。
此外,用超声脉冲将皮肤药膏上的胰岛素送入体内,以及植
3
入式缓释胰岛素丸,也在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