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结节滑囊炎小针刀疗法
- 格式:docx
- 大小:12.45 KB
- 文档页数:1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头颈部:颈椎病、颈椎术后综合症等。
2、腰背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棘上韧带损伤等。
3、上肢: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滑囊炎等。
4、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跟骨骨刺、滑囊炎)等。
二、禁忌症1、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如中风早期,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感染性疾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等。
3、严重糖尿病。
4、施术部位有皮肤病或局部感染者。
5、怀孕患者。
6、肿瘤、结核、骨髓炎等。
7、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
三、操作方法1、体位:根据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体位。
原则上是以患者舒适,局部软组织自然放松,施术部位便于消毒,术者便于操作为宜。
2、寻找痛点: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MRI 片等检查,在局部寻找最敏感的穴位或痛点,并做好标记。
3、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
4、术区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
5、麻醉:用0.5-1%的利多卡因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或曲安耐得20mg~40mg或强的松龙1ml~2ml,利用激素非特异性消炎作用减轻因针刀切割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并减少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
6、针刀治疗:取长短合适的小针刀,在标记好的进针点处垂直于皮面刺入,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走向平行。
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后到达要切割的组织表面,根据组织对针刀的阻力不同及针刀刺入的深度判断确认拟切割的组织,然后从拟切割组织的远侧向近侧作邮票边孔样切割,即切割一针后将针拔到要切割的组织表面,向近端移一个针位进行第二针的切割,如此反复进行切割,形成一条邮票边孔样的切割线,直至将要切割的组织切开为止。
达到了松解的目的后,出针,压迫针眼止血后,用创可贴或敷料覆盖包扎。
术毕。
四、注意事项1、在行针刀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符合针刀治疗的适应症。
小针刀治疗操作规程适应症:1.因软组织损伤、炎症而引起的顽固性痛点。
2.滑膜炎3.各种腱鞘炎、韧带炎引起的痛麻和功能障碍4.脊柱的某些病变5.四肢关节的退行性损伤性病变6.神经卡压综合征7.缺血性骨坏死8.某些有体表反应点的内脏疾患9.骨干骨折的畸形愈合等禁忌症:1.发热全身感染2.施术部位和周围有感染灶3.严重内脏疾病发作期4.施术部位有难以避开的重要血管神经或内脏5.出血倾向,凝血功能不全6.定性定位诊断不明确7.体质虚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慎用。
操作方法:分两部程序,即针刀刺入和针刀运行。
1.针刀刺入:分四个步骤。
①定点:当真细致检查,准确找到病变的体表投影,痛性结节或条索,或感到很强的穴位,用龙胆紫标记.②定向根据欲进针处的层次解剖确定进针刀的方向,原则是与深层血管,神经,肌纤维的走向平行。
③加压分离④刺入2.针刀运行:根据选用的不同效应,采取不同的运行方法。
①针刺效应的运行:按针灸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
②手术效应的运行:按手术的原则进行操作。
局麻后进针刀刺到达病变层次。
根据不同病变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1)纵行剥离法2)横行剥离法3)切开剥离法4)硬结切碎法5)肌纤维切割法6)骨髓腔减压术7)铲削磨平法8)骨痂凿开法9)椎间孔扩大术10)椎间孔松解术11)脊神经后支松解术针刺手术综合效应的运行:有些病例可进行针刺手术的联合效应,要先按针刺效应的方法运行,再按手术效应的方法运行,顺序不能颠倒。
注意事项:1.必需明确诊断。
2.必需严格掌握顺应症、忌讳症。
3.必须具备娴熟的解剖知识。
4.必需严格无菌操作。
5.防止折针和弯针。
6.防止病人晕针。
7.防止术后重新粘连。
奇正消痛贴膏与小针刀并用治疗膝关节周围滑囊炎【摘要】目的:分析奇正消痛贴膏与小针刀并用治疗膝关节周围滑囊炎的疗效。
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6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63例膝关节周围滑囊炎患者,行奇正消痛贴膏与小针刀并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42例患者1个疗程治愈,18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愈,3例患者经过2个疗程好转。
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5.3%。
结论:奇正消痛贴膏与小针刀并用治疗膝关节周围滑囊炎,见效快,方法简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奇正消痛贴膏;小针刀;膝关节周围滑囊炎【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49-01膝关节周围滑囊炎是膝关节周围滑囊因关节劳损引起的慢性渗出性炎症,由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所致,是影响人体健康的膝关节疾病之一。
我科在2008年6月~2010年3月间,对63例膝关节周围滑囊炎患者采用奇正消痛贴膏与小针刀并用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41例,女22例。
年龄20~77岁,平均54.2岁;病程2个月~5年;单侧膝关节51例,双侧12例,共75膝,其中髌上滑囊炎36例,胫前滑囊炎12例,髌前滑囊炎27例。
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按压疼痛或有波动感,经x线检查排除骨质异常病变。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2年。
1.2 治疗方法:龙胆紫标记压痛点,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术者拇指自压痛点处按压,分离深层组织直至触及骨面,针刀于压痛点平行肌腱、韧带进入,刃口深入刺破滑囊前壁达骨面。
摇动针刀,使刃口在接近骨面处作纵向切割2~3次,确认刺破滑囊后出针,稍加按压,确认针眼无渗血后, 贴上奇正消痛贴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4小时后换贴, 5 贴为1 疗程,治疗期间下肢支具固定膝关节制动。
症状改善不明显者,间隔1周后进行第2个疗程。
2 结果2.1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疼痛消失,膝关节活动正常,观察2 个月后无复发;②好转: 疼痛明显减轻,无明显压痛,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 ③无效: 疼痛和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头颈部:颈椎病、颈椎术后综合症等。
2、腰背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棘上韧带损伤等。
3、上肢: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滑囊炎等。
4、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跟骨骨刺、滑囊炎)等。
二、禁忌症1、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如中风早期,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感染性疾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等。
3、严重糖尿病。
4、施术部位有皮肤病或局部感染者。
5、怀孕患者。
6、肿瘤、结核、骨髓炎等。
7、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
三、操作方法1、体位:根据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体位。
原则上是以患者舒适,局部软组织自然放松,施术部位便于消毒,术者便于操作为宜。
2、寻找痛点: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MRI 片等检查,在局部寻找最敏感的穴位或痛点,并做好标记。
3、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
4、术区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
5、麻醉:用%的利多卡因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或曲安耐得20mg~40mg或强的松龙1ml~2ml,利用激素非特异性消炎作用减轻因针刀切割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并减少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
6、针刀治疗:取长短合适的小针刀,在标记好的进针点处垂直于皮面刺入,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走向平行。
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后到达要切割的组织表面,根据组织对针刀的阻力不同及针刀刺入的深度判断确认拟切割的组织,然后从拟切割组织的远侧向近侧作邮票边孔样切割,即切割一针后将针拔到要切割的组织表面,向近端移一个针位进行第二针的切割,如此反复进行切割,形成一条邮票边孔样的切割线,直至将要切割的组织切开为止。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
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
一、适应症1、头颈部:颈椎病、颈椎术后综合症等。
2、腰背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棘上韧带损伤等。
3、上肢: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滑囊炎等。
4、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跟骨骨刺、滑囊炎)等。
二、禁忌症1、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如中风早期,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感染性疾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等。
3、严重糖尿病。
4、施术部位有皮肤病或局部感染者。
5、怀孕患者。
6、肿瘤、结核、骨髓炎等。
7、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
三、操作方法1、体位:根据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体位。
原则上是以患者舒适,局部软组织自然放松,施术部位便于消毒,术者便于操作为宜。
2、寻找痛点: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MRI 片等检查,在局部寻找最敏感的穴位或痛点,并做好标记。
3、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
4、术区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
5、麻醉:用0.5-1%的利多卡因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或曲安耐得20mg~40mg或强的松龙1ml~2ml,利用激素非特异性消炎作用减轻因针刀切割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并减少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
6、针刀治疗:取长短合适的小针刀,在标记好的进针点处垂直于皮面刺入,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走向平行。
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后到达要切割的组织表面,根据组织对针刀的阻力不同及针刀刺入的深度判断确认拟切割的组织,然后从拟切割组织的远侧向近侧作邮票边孔样切割,即切割一针后将针拔到要切割的组织表面,向近端移一个针位进行第二针的切割,如此反复进行切割,形成一条邮票边孔样的切割线,直至将要切割的组织切开为止。
小针刀治疗技巧操纵规范一.顺应症1.头颈部:颈椎病.颈椎术后分解症等.2.腰背部:腰椎间盘凸起症.腰椎管狭小症.腰椎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分解症.臀上皮神经毁伤.腰椎棘上韧带毁伤等.3.上肢: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屈指肌腱狭小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小性腱鞘炎.滑囊炎等.4.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跟骨骨刺.滑囊炎)等.二.禁忌症1.患有轻微内科疾病者,如中风早期,轻微心.肝.肾功效不全,全身沾染性疾病.2.血液病,如血友病等.3.轻微糖尿病.4.施术部位有皮肤病或局部沾染者.5.怀孕患者.6.肿瘤.结核.骨髓炎等.7.精力疾病患者,不克不及合营治疗.三.操纵办法1.体位:依据不合疾病采取响应的体位.原则上是以患者舒适,局部软组织天然放松,施术部位便于消毒,术者便于操纵为宜.2.查找痛点:联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MRI 片等检讨,在局部查找最迟钝的穴位或痛点,并做好标识表记标帜.3.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4.术区通例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5.麻醉:用0.5-1%的利多卡因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或曲安耐得20mg~40mg或强的松龙1ml~2ml,运用激素非特异性消炎感化减轻因针刀切割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响,并削减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6.针刀治疗:取长短适合的小针刀,在标识表记标帜好的进针点处垂直于皮面刺入,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走向平行.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后到达要切割的组织概况,依据组织对针刀的阻力不合及针刀刺入的深度断定确认拟切割的组织,然后从拟切割组织的远侧向近侧作邮票边孔样切割,即切割一针后将针拔到要切割的组织概况,向近端移一个针位进行第二针的切割,如斯重复进行切割,形成一条邮票边孔样的切割线,直至将要切割的组织切开为止.达到了松解的目标后,出针,榨取针眼止血后,用创可贴或敷料笼罩包扎.术毕.四.留意事项1.在行针刀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白,相符针刀治疗的顺应症.2.应讯问有关病史,懂得是否有针刀治疗的禁忌症.3.术者应严厉遵照无菌操纵技巧,要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术区应通例消毒.铺无菌洞巾.操纵应在消毒的治疗室内进行.4.针刀运用前,要细心检讨.查对药品是否准确,特殊是针刀的针柄和针体衔接处是否稳固,防止折刀.运用一次性针刀应检讨有用期.外包装有无破损.5.术后针眼运用无菌敷料或创可贴笼罩呵护至少3--5天以上,时代勿着水和污染,以免沾染.6.术后3-7天内可能病变处痛苦悲伤加重,多属正常反响,应向患者交卸清晰,痛苦悲伤难忍者,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须要时瞩患者实时复诊,发明情形应实时处理.五.晕针的预防和处理1.预防:小针刀手术时,也有象针刺治疗时的晕针现象.这重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患者怕针,情感重要,二是因为饥饿或体弱.是以小针刀手术时,大夫必须对病人做须要的思惟工作,使其解除思惟挂念,清除恐怖心理.另一方面做到手术轻.巧.快.再一方面,病人体弱情感不好时,不要做手术,待情感正常稳准时再做.就可大大削减晕针的产生.万一有晕针也不要畏惧,但须实时处理.晕针的表示:头晕.心慌.面色惨白.欲吐.心跳加速.血压降低.2.处理:立刻让病人躺在治疗床上.留意保暖,一般2.3分钟后,血压即回升,面色转正常,头晕减轻,心中镇静,不再吐逆,15分钟阁下即恢复正常.极个体经上述办法处理无效时,大夫立刻掐人中穴,双内关.外关穴.一般很快均可恢复.万一经上述处理无效者,立刻运用中西药进行通例急救处理.。
小针刀治疗技术操纵规范一、适应症1、头颈部:颈椎病、颈椎术后综合症等。
2、腰背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臀上皮神经损伤、腰椎棘上韧带损伤等。
3、上肢:肩周炎、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滑囊炎等。
4、下肢: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跟骨骨刺、滑囊炎)等。
二、禁忌症1、患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如中风早期,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感染性疾病。
2、血液病,如血友病等。
3、严重糖尿病。
4、施术部位有皮肤病或局部感染者。
5、怀孕患者。
6、肿瘤、结核、骨髓炎等。
7、精神疾病患者,不克不及配合治疗。
三、操纵方法1、体位:根据分歧疾病采取相应的体位。
原则上是以患者舒适,局部软组织自然放松,施术部位便于消毒,术者便于操纵为宜。
2、寻找痛点: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MRI 片等检查,在局部寻找最敏感的穴位或痛点,并做好标识表记标帜。
3、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
4、术区惯例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洞巾。
5、麻醉:用0.5-1%的利多卡因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可加复方倍他米松5mg或曲安耐得20mg~40mg或强的松龙1ml~2ml,利用激素非特异性消炎作用减轻因针刀切割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并减少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
6、针刀治疗:取长短合适的小针刀,在标识表记标帜好的进针点处垂直于皮面刺入,刀口线与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走向平行。
针刀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后到达要切割的组织概况,根据组织对针刀的阻力分歧及针刀刺入的深度判断确认拟切割的组织,然后从拟切割组织的远侧向近侧作邮票边孔样切割,即切割一针后将针拔到要切割的组织概况,向近端移一个针位进行第二针的切割,如此反复进行切割,形成一条邮票边孔样的切割线,直至将要切割的组织切开为止。
达到了松解的目的后,出针,压迫针眼止血后,用创可贴或敷料覆盖包扎。
术毕。
四、注意事项1、在行针刀治疗前,必须诊断明确,符合针刀治疗的适应症。
如坐针毡——警惕坐骨结节滑囊炎
周宇;王睿(指导)
【期刊名称】《中医健康养生》
【年(卷),期】2024(10)5
【摘要】年轻的小李为了矫正不良坐姿、降低跷二郎腿的频率,买了一个硬板凳代替办公椅,结果坚持坐了一段时间,一坐下屁股就疼痛难忍,真实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如坐针毡”。
他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坐骨结节滑囊炎”。
那么,坐骨结节滑囊炎与久坐硬板凳有关吗?该如何防治呢?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周宇;王睿(指导)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
【相关文献】
1.阿是穴刃针疗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机理探讨
2.浅析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坐骨结节滑囊炎运动康复
3.坐骨结节滑囊炎引起臀部疼痛的临床分析
4.温针灸联合超声波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5.“如坐针毡” 当心坐骨结节滑囊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针刀疗法医学针刀疗法,也被称为刮痧或拔罐疗法,是一种应用特殊的工具,通过刺激和刮擦皮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源自中国传统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广泛使用。
针刀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皮肤来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再生。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用来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促进淋巴排毒,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内分泌系统平衡以及帮助各种疾病的康复。
针刀疗法的具体操作包括使用特制的刮痧板或刮痧针在患者的皮肤上施加压力和刺激。
这些工具可以用来刮擦、按摩和挤压不同部位的身体,以便刺激穴位和经络,调整气滞和血液循环。
在拔罐疗法中,一个特殊的灯泡或玻璃杯被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然后用火燃烧内部的氧气,造成局部的真空效果,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和积聚的毒素。
针刀疗法可以应用于许多常见疾病,如感冒、头痛、肌肉疼痛、失眠和消化问题等。
它也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病,如哮喘、过敏反应、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与传统药物和其他疗法相结合,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然而,虽然针刀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在使用针刀疗法之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针刀疗法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或治疗师。
错误的操作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如皮肤划伤、烧伤或感染等。
此外,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刺激的反应不同,治疗方法和强度应根据个体特征进行调整。
总之,针刀疗法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通过刺激和刮擦皮肤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对各种疾病和症状都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对于个体患者而言,针刀疗法是否适合以及如何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刀疗法将会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另外,针刀疗法在治疗慢性疼痛方面也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利与弊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于手腕、膝盖等部位,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
小针刀作为一种微创医疗手段,在治疗腱鞘炎方面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小针刀治疗腱鞘炎的利与弊。
利:小创伤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手术工具,其操作过程不需要大面积切开皮肤和组织,只需在局部麻醉后插入小针刀进行治疗。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小针刀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利:定位精准小针刀在治疗腱鞘炎时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切除局部问题组织,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这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利:术后恢复快由于小针刀手术的创伤小、操作精细,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可以较快地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减少了术后康复期的痛苦和不便。
弊:费用较高小针刀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通常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因此费用较高。
这可能会给一些患者带来经济负担,需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小针刀治疗腱鞘炎。
弊:有一定风险虽然小针刀手术是微创手术,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医生和患者密切配合,以降低手术风险。
弊:适用范围有限小针刀治疗腱鞘炎适用于某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对于病情严重或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也存在费用高、手术风险和适用范围有限等弊端。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结合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做出合理选择。
“小针刀疗法”,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朱汉章教授改良传统中医九针技术,并结合现代疼痛解剖学及运动医学的理论而发明的一项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
针刀医学提出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挛缩粘连理论,将以往不治的疼痛变为可治,将不易治的疼痛变为易治,成为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利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蓬莱市人民医院选派青年中医师前往上海规模最大的疼痛诊疗基地―上海曲阳医院疼痛科系统学习针刀医学,引进开展了“小针刀疗法”。
3个月来,已为众多以颈肩腰腿疼痛等软组织损伤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针刀治疗的原理1.刀的作用:针刀在治疗中首先发挥刀的作用,但是它的特点是不同于普通手术刀,它不需要切开皮肤,而是以针的方式进入人体,到达病所后开始发挥刀的作用进行切开、分离、铲剥、隔断等操作。
2.针的作用:关于针灸为什么能够治病,从中医学角度解释,是因为针灸的针能够调节阴阳、疏通经络。
针刀在进入人体时是一种针的作用,但是它比普通的针灸针的作用更大更强,因为它有一个小小的刀刃,而且比普通的针灸针粗,所以它对人体的应激效应更大,所以针刀治疗效果往往比针灸针更好。
二、针刀治疗的目的针刀治疗的目的就是在不切除人体组织、器官的前提下,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这种平衡包括软组织(如筋膜、腱膜、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血管、内脏器官等)的动态平衡和骨关节的力平衡。
三、针刀治疗的病种以颈肩腰腿疼痛为代表的软组织损伤,伴随着手机、电脑普及而致的不良姿势和不良生活方式,发病率越来越高,针刀医学的出现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尤其是在骨科就诊需要手术的病人,针刀治疗为病人保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让很多病人避免了手术的痛苦。
四、针刀治疗的疗程针刀治疗根据创伤修复的时间及关于疾病病理构架的网眼理疗,软组织损伤范围及病变关键点的多少,一般 3—5次为1个疗程(每周治疗1次)。
大部分软组织损伤、轻中型颈椎病1个疗程可治愈。
坐骨结节滑囊炎小针刀疗法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病,是坐骨结节与臀大肌之间,由于长期受压力以及摩擦频繁等慢性损伤,造成滑膜水肿、充血、增厚或纤维化,滑液增多,即形成滑囊炎,又称“脂肪臀”。
多发于体质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
儿童可因蹲挫伤引起。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与感受风寒湿邪有关,长期久坐使臀部筋肉受损,经脉气血运行受阻,发为本病。
坐骨结节滑囊炎小针刀疗法一
针刀定点:坐骨结节上病变滑囊点。
操作规程:患者选择侧卧弓身屈膝屈髋位,患侧在上,在坐骨结节上病变滑囊处定点。
使针体垂直于坐骨结节骨面,刀口线与下肢纵轴平行,然后刺入。
摸索进针,针刀刺达病变处时,患者坐骨结节部位的酸胀感骤然加重,此时针下有柔韧感,可切达骨面,纵向疏通横向剥离3~4刀,然后横行铲剥,针下有空虚感或松动感时出针。
针刀治疗完毕,推压、揉按坐骨结节部位,屈膝屈髋活动几下。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一般1~2次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