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结节滑囊炎
- 格式:doc
- 大小:95.09 KB
- 文档页数:3
滑囊炎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滑囊炎的病理病因,滑囊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滑囊炎病因
*一、病因:
滑囊炎可以由损伤引起,部分是直接暴力损伤,有些是关节屈、伸、外展、外旋等动作过度,经反复、长期、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滑囊劳损导致炎症,滑囊可由磨损而增厚,如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瘦弱的老年妇女久坐后发生坐骨结节滑囊炎;鞋子过紧引起的跟后滑囊炎等。
另外,感染病灶所带的致病菌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痛风可合并肘关节部位的鹰嘴和膝关节部位的髌前滑囊炎。
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滑囊炎病因,滑囊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滑囊炎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滑囊炎”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
一概述
坐骨结节滑囊也称坐骨-臀肌滑囊,位于坐骨结节与臀肌之间,其炎症好发于体质瘦弱的老年人,或长期坐位工作者。
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坐骨结节滑囊炎,局部明显疼痛者;近期内肿块增大明显,抽出液为大量血性液体者。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
2.术前准备
常规行坐骨结节部X线检查,排除骨质病变。
三适应证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坐骨结节滑囊炎,局部明显疼痛者;近期内肿块增大明显,抽出液为大量血性液体者。
四禁忌证
局部并发急性化脓性炎症者。
五手术步骤
手术大体步骤:①在坐骨结节下方,沿臀纹做一横弧形切口,钝性分开臀大肌或从该肌下缘向上牵开,充分显露滑囊。
②沿滑囊四周做钝性分离解剖,并将其全部整块切除。
同时留取标本送病理检查。
③先将皮下组织缝合于坐骨结节,消灭滑囊切除后的死腔,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缝合皮肤。
切口内置橡皮引流条或引流管。
六术后并发症
感染,血肿形成。
七术后护理
病人尽量采取侧卧位,以避免局部受压,减轻疼痛。
切口局部可用胶布将敷料封闭固定,严防大便时污染。
橡皮条引流可在手术后24~48小时拔除,一般10~14天拆线。
八术后饮食
多饮水,新鲜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含钙质食物。
坐骨结节滑囊炎采用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Ble产生的效果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较为瘦弱的中老年及皮下脂肪少的人,臀部摩擦、挤压经久劳损而引起局部炎症,故又称“脂肪臀”。
儿童可因蹲挫伤引起。
发病与长期过久地坐位工作及臀部脂肪组织缺失有关,特别是体质较瘦弱者。
由于坐骨结节滑囊长期被压迫和磨擦,囊壁渐渐增厚或纤维化而引起症状。
因剧烈活动髋关节使附着在坐骨结节上的肌腱损伤,从而牵拉损伤滑囊或肌腱损伤处的疤痕刺激周围滑囊所致。
臀尖(坐骨结节部)疼痛,坐时尤甚,严重者不能坐下。
但疼痛局部局限,不向它处放射。
日久臀尖部酸胀不适。
坐骨结节滑囊炎根据病情情况去选择治疗方案,理疗,按摩或者手术,这些都是对这个病症起作用的治疗手法。
低频电刺激,属于理疗的一个范畴,利用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Ble对局部的肌肉进行放松,镇痛,还可以选择循环程序,进行一个局部的血液循环,辅助病症位置可快速康复,至于患者选用哪种疗法,自然得就医后,医生诊断后决定,不管哪个疗法,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的,要听医生的话。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一、概述
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还有很多患者不能治愈,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因为膝关节拥有人体中最多的滑膜,容易造成患者暂时或者是长期活动受限,尤其是多见于膝关节的滑膜炎,丧失劳动能力,膝关节滑膜炎是一组综合征,虽然现在有很多对滑膜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引起滑膜炎的病因主要有过量的运动、膝关节的损伤以及老年人的退行性改变等等,而且部位相对比较表浅,,
二、步骤/方法:
1、因为一直穿高跟鞋脚都不是很舒服,只是以为走的路多了,某同事记得当时某同事是因为长期穿高跟鞋使脚后跟承受的压力太
大而导致疼痛的,并没察觉什么,双脚累的,所以某同事感觉自己的脚后跟痛的时候,
2、有天早上醒来,大约按了十几分钟,而且渐渐加深了疼痛的程度和痛的时间也长了,双脚僵硬得动不了,双脚的关节才恢复了感觉,后来某同事自己慢慢的按摩双脚的脚踝,这种疼痛并没有停止,
3、后来某同事就去找医生了,要上楼梯的时候双脚痛的要命,膝盖稍微曲一点点都会觉得很痛,按下去感觉到皮肤下有液体,在医生那某同事才找到了答案,回到公司,那天下午,当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的时候,某同事才发现到脚后跟处肿了起来,原来某同事这些症
状都是滑囊炎的症状,
三、注意事项:
急性滑囊炎的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就是疼痛,多有直接的暴力损伤,活动受限,多次反复发生,慢性的滑囊炎则是由反复发生的急性滑囊炎发展而来,滑囊炎则是一种急性或者慢性的炎症,而且滑囊炎还可能与肿瘤有一定的关系,。
两种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式的比较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坐骨结节囊肿。
方法收集传统法(31例)和破囊法(24例)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病例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切口感染渗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均无复发病例。
结论破囊法手术操作更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优势。
标签:坐骨结节囊肿;手术方式;比较;并发症坐骨结节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若治疗不当,复发率较高。
手术切除是坐骨结节囊肿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手术要求沿囊肿壁向四周剥离,尽可能减轻对肌肉的损伤和破坏,到达坐骨结节后需完整切除囊壁以免复发[1]。
2005年以前我们采取的是囊肿完整切除法,在这里我们称为传统法,之后采取了有所改进的破囊切除法,积累有24例治疗经验。
本研究收集两种不同方法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有典型症状、体征,均经B超证实为囊性包块。
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坐骨结节囊肿。
2000年5月~2005年8月传统法病例组31例,均为首次手术病例,术前曾作囊内药物注射治疗和术中囊肿破溃病例剔除;男5例,女26例;年龄39~86岁,平均64.6岁;右侧17例,左侧14例;囊肿直径最小3.0 cm,最大8.0 cm,病史3个月~6年。
2005年9月~2009年1月采取破囊法病例24例,以下称破囊法:男2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3岁;右侧9例,左侧15例;囊肿直径最小3.5 cm,最大10.0 cm,病史5个月~3年。
1.2 方法1.2.1 传统组手术方法椎管内麻醉,健侧卧位,患侧屈髋、屈膝,于囊肿表面作顺臀纹切口,长度超出囊肿长径。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四周潜行分离,沿囊壁用电刀逐步分离至坐骨结节处,于坐骨结节表面用电刀小心将囊肿完整剥离切除,为保证囊肿的完整性,连同周围少许炎性粘连组织一并切除,彻底止血,创腔面以过氧化氢溶液、0.9%氯化钠溶液冲洗,依层缝合消灭死腔,常规留置橡皮引流膜48~72 h,术后10~12 d拆线。
滑囊炎的诊疗及护理
滑囊炎,多发生于大关节附近,主要原因为长期反复或持续性挤压、摩擦引起,也可为外伤、风湿等原因造成。
【主要表现】
关节或骨突处圆形肿块,缓慢增大、疼痛,表浅者肿块扪之边界清楚,表面皮肤无异常,有或无压痛,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血性黏液。
凡发生在滑囊部位的肿块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当受到较大外力作用后肿块可突然增大,并可有疼痛加重,局部皮肤红肿等。
常见的滑囊炎有:①鹰嘴滑囊炎。
肘部后面鹰嘴部囊性肿物,直径常为3~4厘米,穿刺可抽出积液。
②坐骨结节滑囊炎。
又称坐骨结节囊肿,多见于老年女性,多为单侧发病,局部球形或椭圆形肿块,囊状感,穿刺可抽出茶色黏液,或由于刺激有陈旧性出血穿刺液呈褐色。
③髌上滑囊炎。
本病较为多见,髌骨上方肿块,触诊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黄色或血性液体。
④髌下滑囊炎。
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髌下高起、肿块,可有波动感或抽出胶冻状液体。
【治疗与护理】
(1)穿刺抽液:抽出囊内液体,然后注人适量泼尼松龙,有一定效果。
(2)手术切除:肿块不断增大或局部疼痛者,可行手术切除。
(3)护理措施:①非手术治疗者注意患处休息,禁忌挤压。
②手术治疗者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术后注意卧床休息。
老人常坐硬座当心坐骨结节性滑囊炎
在人的骨盆上有两块坐骨,每块坐骨下面有一块小突起,称为坐骨结节。
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坐下时,滑囊便与所坐的物体互相接触,滑囊能分泌黏液,起到缓冲作用,以减少和硬物接触时的不舒服感觉。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臀部的肌肉逐渐萎缩,坐骨结节上的滑囊也发生退行性变化,黏液分泌减少,缓冲能力降低。
再加上有些老人过于消瘦,臀部皮下组织变薄,坐在硬物上便会硌着坐骨结节。
尤其在坐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常使一侧滑囊受到不合理的负重和挤压,甚至把它硌伤,时间久了,便会引起坐骨结节性滑囊炎。
老人外出散步时,最好带上一个海绵垫。
家里的硬板凳或硬椅子也要铺上棉垫或海绵垫。
另外,要讲究坐姿,不要单侧臀部用力,也不要跷二郎腿或盘腿坐,尽量使两侧坐骨结节平均承受上半身的重量。
滑囊炎治疗方法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通常是由于关节滑囊受到损伤或炎症引起的。
滑囊炎的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针对滑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物理治疗是治疗滑囊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等方法。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冷敷则可以减轻肿胀和炎症,缓解疼痛。
按摩和牵引可以帮助恢复关节的功能,减轻关节的压力,缓解疼痛。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滑囊炎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糖皮质激素和关节润滑剂。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关节润滑剂可以改善关节润滑,减少摩擦,缓解疼痛。
另外,注射治疗也是治疗滑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常用的注射治疗包括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关节润滑剂。
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减轻炎症和肿胀;关节润滑剂可以改善关节润滑,减少摩擦,缓解疼痛。
最后,手术治疗是治疗滑囊炎的最后手段。
对于一些严重的滑囊炎病例,如慢性滑囊炎、滑囊囊肿等,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包括清理滑囊、修复滑囊、移除滑囊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总的来说,治疗滑囊炎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受伤,遵医嘱进行治疗,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加速康复。
希望本文介绍的滑囊炎治疗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中药疗方
1、可以向滑囊内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疗效较好。
应先尽量抽尽滑囊内液体,再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后加压包扎,每周1次,共3次。
2、中药配方1:川乌、草乌、苍术、独活、桂枝、防风、艾叶、透骨、红花、花椒各15克。
用法:将药研粗末,用布袋子装入,扎上口,加清水约2000亳升,煎30分钟。
趁热熏洗患部,每天不少于30分钟,每天2至3次,七天一疗程。
中药配方2:川草乌20克,川芎30克,川断30克,当归30克,艾叶20克,威灵仙30克,青风藤30克。
加减:上肢加桂枝25克;下肢加木瓜30克,独活30克。
用
法:将上药加水3500毫升煎煮,开锅后再煎15-2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人盆内,先熏后浸洗,每次30分钟,1日2次,如患部不易采用本法者,可将上药
装入布袋内放锅内加少量水煎煮,开锅后15分钟,将布袋拿出待温和时置于患处热熨,药液可用纱布蘸洗患部,1口3次,每次15-20分钟即可。
5剂为1疗
程。
如坐针毡——警惕坐骨结节滑囊炎
周宇;王睿(指导)
【期刊名称】《中医健康养生》
【年(卷),期】2024(10)5
【摘要】年轻的小李为了矫正不良坐姿、降低跷二郎腿的频率,买了一个硬板凳代替办公椅,结果坚持坐了一段时间,一坐下屁股就疼痛难忍,真实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如坐针毡”。
他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坐骨结节滑囊炎”。
那么,坐骨结节滑囊炎与久坐硬板凳有关吗?该如何防治呢?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周宇;王睿(指导)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
【相关文献】
1.阿是穴刃针疗法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机理探讨
2.浅析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坐骨结节滑囊炎运动康复
3.坐骨结节滑囊炎引起臀部疼痛的临床分析
4.温针灸联合超声波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5.“如坐针毡” 当心坐骨结节滑囊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112例诊治体会_坐骨结节滑膜囊肿鉴别诊断》摘要:术中发现全部包膜完整,多数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囊肿的基底部均紧密连于坐骨结节,囊壁组织为滑膜,质硬而韧,内容物为黄色液体71例,暗红色液体41例,2.1病因与诊断臀大肌坐骨滑膜囊肿又称臀大肌坐骨结节滑囊炎,系坐骨结节滑膜囊的慢性病变,位于坐骨与臀大肌之间,好发于老年患者,2.2治疗与预防①对偶尔发现但无症状、无进行性肿大,直径在3cm以下的囊肿,可改变久坐硬物的习惯,或加用厚海绵垫,肿块常可自行消失中图分类号:R68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40-02臀大肌坐骨结节滑膜囊肿又称坐骨结节滑囊炎,是农村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病,我科于1998年4月~2010年10月间收治11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现将本病的诊断、治疗问题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女94例,男18例。
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5岁,其中56~70岁居多。
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6年,大多数1~4年。
1.2临床症状肿块位于右侧65例,左侧29例,双侧18例。
肿块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6~18cm,其中4例最大为14cm×26cm。
大多数患者有坐垫样感觉,均是偶然发现囊性肿块。
自感有进行性肿大,多数肿块活动度差。
质中等,有囊性感,压之有胀感。
个别患者病变累及坐骨神经支,且有向大腿放射性疼痛。
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其中61例曾做诊断性肿块穿刺,57例抽出黄色透明液体,4例为暗红色液体。
1.3治疗情况全组11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前曾用5%碘酊囊内注射治疗失败,改行手术治疗。
采用局麻27例,腰麻或骶麻85例。
18例采用俯卧位,84例采用侧卧位。
采用纵形切口者64例,横行切口41例,半弧形切口25例。
术中发现全部包膜完整,多数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囊肿的基底部均紧密连于坐骨结节,囊壁组织为滑膜,质硬而韧,内容物为黄色液体71例,暗红色液体41例。
坐骨滑囊炎要怎么治疗才好?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坐骨滑囊炎的朋友,这种疾病的产生不容小觑。
虽然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发作起来是让人坐立不安十分难受。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身体,下面和您说一下这种疾病的一般治疗方法。
坐骨结节滑囊炎又称“织工臀”,多见于长期坐位工作的人,是长期摩擦导致的结果,尤以身材较痩的老年女性多见。
症状为坐骨结节处可及囊性包块,有明显压痛,X线检查骨质无异常,B超检查可见含液囊性肿物。
治疗上可先行保守治疗,方法是通过局部穿刺的方法,抽出滑囊内的囊液,并向滑囊内注射醋酸泼尼松,抑制囊液再分泌。
同时配合局部理疗,促进炎症消退。
平时需注意坐的时间不要过长,凳子不要过硬,以免摩擦产生滑囊炎。
如经上述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则应行手术治疗,切除坐骨结节滑囊。
此手术较简单,一般二甲以上医院骨科均可施行,术后恢复约两到三周,术后仍需注意避免局部摩擦。
1、对于非感染性急性滑囊炎,暂时休息或患部制动和大剂量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并用麻醉镇静剂可能有效.2、疼痛消退后,应增加主动运动.3、炎症过程顽固的病人可抽出滑液,然后向滑囊内注入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25mg/ml或40mg/ml的去炎松0.5~1ml混合至少3~5ml局部麻醉剂,在1%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后注入滑囊.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效制剂的剂量及混合后的体积视滑囊大小而定.确定病因时必须除外感染因素.需要反复抽液和注入药物.这种疾病要去正规的医院做一下正规的治疗,只有充分的休息才能让这种疾病在日康复。
康复后还要谨记医生的嘱托按时吃药。
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等着有了疾病了再去保护那就为时已晚了。
坐骨结节滑囊炎
定义:
因反复劳损摩擦所致,坐骨结节滑囊的充血、水肿、渗出、变性及增生性改变。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二级学科)
坐骨结节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体质瘦弱而久坐工作的中老年人,臀部摩擦、挤压经久劳损而引起局部炎症,故又称“脂肪臀”。
儿童可因蹲挫伤引起。
病因病理:
发病与长期过久地坐位工作及臀部脂肪组织缺失有关,特别是体质较瘦弱者。
由于坐骨结节滑囊长期被压迫和磨擦,囊壁渐渐增厚或纤维化而引起症状。
因剧烈活动髋关节使附着在坐骨结节上的肌腱损伤,从而牵拉损伤滑囊或肌腱损伤处的疤痕刺激周围滑囊所致。
临床表现:
臀尖(坐骨结节部)疼痛,坐时尤甚,严重者不能坐下。
但疼痛局部局限,不向它处放射。
日久臀尖部酸胀不适。
诊断:
1.长期坐位工作史、蹲伤史。
2.坐在硬板椅上,臀部接触椅面的部位疼痛。
在坐骨结节处局麻后,再让患者坐于硬板椅上,无疼痛,即可帮助确诊。
3.疼痛部位仔细确诊可扪及边缘较清晰的椭圆形肿块与坐骨结节粘连在一起,压之疼痛。
4.做屈膝屈髋动作时,可因挤压、牵扯滑囊而引起疼痛。
5.坐骨结节部X线检查无异常。
治疗
1.理疗
2.推拿按摩
3.小针刀
4.手术切除
滑囊炎
滑囊是位于人体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的一种缓冲结构其外层纤维结缔组织内层为滑膜平时囊内有少量滑液由于关节周围结构复杂,活动频繁故人体滑囊多存在于大关节附近这类滑囊每人均有
称为恒定滑囊由于多种后天因素如脊柱后突畸形的棘突表面皮下埋藏的内固定物尾端等因局部摩擦增加也可形成滑囊称为附加滑囊
滑囊炎的病因及病理:
骨结构异常突出的部位由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如瘦弱老妇久坐硬凳所致骨结节滑囊炎;跪位工作者的髌前滑囊炎;长期穿尖而窄的皮鞋所致拇指滑囊炎等
滑囊在慢性损伤的基础上也可因一次较大伤力而炎症加剧滑膜小血管破裂滑液呈血性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多无明确原因而在关节或骨突出部逐渐出现一圆形或椭圆形包块缓慢长大伴压痛表浅者可扪及清楚边缘有波动感皮肤无炎症;部位深者边界不清有时被误认为是实质性肿瘤当受到较大外力后包块可较快增大伴剧烈疼痛此时皮肤有红热,但无水肿包块穿刺慢性期为清晰粘液急性损伤后为血性粘液偶尔因皮肤磨损而继发感染则有化脓性炎症的表现
滑囊炎的诊断:
主要根据症状诊断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结核性滑囊炎可为滑囊的原发性结合感染也可继发于相邻的骨结核临床表现与损伤性滑囊炎相似结核性滑囊炎时,穿刺抽出清淡浓液或干酪样物X线片上可见相邻骨质破坏确诊常需手术切除病变滑囊病理检查
类风湿性滑囊炎常见于足跟部滑囊大多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血沉往往增高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
滑囊炎的治疗:
慢性损伤性滑囊炎经穿刺抽出囊内容物后注入醋酸泼尼松龙,加压包扎多可治愈如有骨的畸形突起应予以切除改变不适当工作姿势及穿松软的鞋子等均是减轻症状避免复发的基本方法有继发感染者应行外科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