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逻辑部分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2018

  • 格式:doc
  • 大小:181.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7年

一、填空题

1. 设命题公式)(r q p G ∨⌝∧=,则G 的成真赋值是 100 、 101 、 111 .

2. 已知命题公式r q p G →∧⌝=)(,则G 的析取范式为r q p ∨⌝∨.

3. 设B A ,为两个命题公式,B A ⇔当且仅当为重言式B A ↔,B A ⇒当且仅当为重言式B A →.

4. 已知命题公式),,(r q p A 的主合取范式为530M M M ∧∧,则它的主析取范式为76421m m m m m ∨∨∨∨.

5. 已知命题公式),,(r q p A 的成真赋值为000,001,010,100,110,则其主合取范式为357M M M ∧∧.

二、选择题

1. 设命题公式)(p q p G ⌝→∧=,则使G 的真值为1的p ,q 的取值是 ( C )

(A ) 00 (B ) 01 (C ) 10 (D ) 11

2. 与命题公式)(r q p →→等值的公式是 ( B )

(A )r q p →∨)( (B )r q p →∧)( (C ))(r q p ∧→ (D ))(r q p ∨→

3. 命题公式p q p →∧)(是 ( A )

(A )永真式 (B )永假式 (C )非永真式的可满足式 (D )合取范式

4. 设命题公式)(),(p q H q p G ⌝→=→⌝=,则G 与H 的关系是 ( D )

(A )G H ⇔ (B )G H → (C )G H ⇒ (D )H G ⇒

5. 下列重言蕴涵式中,不正确的是 ( C )

(A )Q P Q ∨⇒ (B )Q P Q →⇒

(C )P Q P Q ⇒→∧⌝)( (D )Q Q P ⌝⇒→⌝)(

三、计算题

1.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李强不是不聪明,而是不用功 (2)如果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郊游 解 (1)设p :李强聪明,q :李强用功.

原命题符号化为:q p ⌝∧

(2)设p :天下雨,q :我们去郊游.

原命题符号化为:q p →⌝

2.给出下列公式的真值表

(1)r q p r q p ⌝∧∧→→∧)(

(2))()()(r p r q q p ⌝∧⌝→→∧∨⌝

解略.

3. 设命题变项q p ,为1, s r ,为0,试求出下列命题的真值

(1))(r q p ∧∨ (2))()(s q r p →⌝∧→

解 (1)101)01(1)(⇔∨⇔∧∨⇔∧∨r q p

(2)010)00()01()()(⇔∧⇔→∧→⇔→⌝∧→s q r p

4. 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1))(r q p p ∨∨→ (2))()(q p q p ∨⌝→↔

解 用真值表知(1)是重言式,(2)是可满足式.

5. 求命题公式r q p →∨)(的主合取范式,并求其成假赋值. 解 用真值表可得642)(M M M r q p ∧∧⇔→∨.

真值为0的赋值有三种:001,100,110.

6. 求命题公式r q p ∨∧)(的主合取范式与主析取范式.

解 用真值表法可知

42076531)(M M M m m m m m r q p ∧∧⇔∨∨∨∨⇔∨∧

四、证明题

1. 用等值演算法证明q q p p →→∧)(为重言式. 证 原式q q p p q q p p →∨⌝∧⇔→→∧⇔)()( q q p q q p p ∨∧⌝⇔∨∨⌝∧⌝⇔)())((

11⇔∨⌝⇔∨⌝∨⌝⇔p q q p

2. 构造下列推理的证明

(1)前提:q p q s s r q r →⌝→∨⌝→,,,,结论:p ⌝;

(2)前提:s r s p q s r q p ,),)((),()(⌝∨→∧⌝→→⌝,结论:q p ↔;

(3) 前提:)(,)(,t p r r q q p ∧⌝⌝⌝∧∨⌝→,结论:t ⌝. 证 (1)用归谬法证明

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 ②q p → 前提引入 ③q ①②假言推理 ④q s ⌝→ 前提引入 ⑤s ⌝ ③④拒取 ⑥ s r ∨ 前提引入

⑦r ⑤⑥析取三段论 ⑧q r ⌝→ 前提引入

⑨q ⌝ ⑦⑧假言推理 ⑩q q ⌝∧ ③⑨合取 ⑩得出矛盾,因此,p ⌝是前提的有效结论.

(2)

① s p q ⌝∨→)( 前提引入

② s 前提引入

③ p q → 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 )()(s r q p ∧⌝→→⌝ 前提引入

⑤ r 前提引入

⑥ s r ∧ ②⑤合取

⑦ q p → ④⑥拒取

⑧)

p→

q

→③⑦合取

(

q

)

(p

⑨q

p↔⑧置换

(3)①r

⌝)

(前提引入

q⌝

r

②r

q∨

⌝①化简

③r

⌝①化简

④)

⌝前提引入

p∧

(t

⑤t

p⌝

∨④置换

⑥q

⌝②③析取三段论

⑦q

p→前提引入

⑧p

⌝⑥⑦拒取

⑨t⌝⑤⑧析取三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