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豆浆如何变成豆腐的?
大豆起源于中国,古称“菽”。
培育大豆在我国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小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36克多,在各种食物里遥遥领先。
近年来,小日本和米国(嘿嘿喝死他)出现了“豆浆热”,男女老幼喜爱喝豆浆,商店里出售各种各样的豆浆制品:桔子豆浆、咖啡豆浆……各种豆腐菜、豆腐罐头一跃成为畅销的新颖食品。
但是,炒黄豆和油炸黄豆不容易消化,能够被身体吸收的养分连一半都不到。
煮黄豆好一些,吸收率也只有65.5%。
豆浆和豆腐就比较好消化,其中85一95%的蛋白质能被身体吸收。
那么豆腐是怎样做成的呢?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
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
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
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
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
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
我们喝豆浆,有时就在重复这个豆腐制作过程哩。
有人爱喝甜浆。
往豆浆里加一匙白糖,豆浆没有什么变化。
有人爱喝咸浆。
在豆浆里倒些酱油或者加点盐,不多会儿,碗里就出现了白花花的豆腐脑。
酱油里有盐,盐和盐卤性质相近,也能破坏豆浆的胶体状态,使蛋白质凝聚。
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样吗?。
华豆16号大豆品种简介华豆16号大豆品种是一种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逐步回答有关华豆16号大豆品种的一些问题,包括其历史背景、特征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华豆16号大豆品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育种的一种豆科植物。
它是该所在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高产、高蛋白、高油的大豆新品种之一。
经过多年的选育和杂交,华豆16号正式注册于2016年,成为当时中国大豆领域的一种重要品种。
第二部分:品种特征华豆16号大豆品种具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中早成熟的大豆品种,从种植到收获只需要约115-120天的时间,这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豆种植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其次,华豆16号大豆具有较高的病害抗性和适应性,对于常见的大豆病虫害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适宜在广泛的种植区域种植。
此外,华豆16号大豆的株高中等,株型整齐,易于农民栽培和管理。
第三部分:营养价值华豆16号大豆的优势不仅限于产量和种植特征上,它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华豆16号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达到38以上,适合用于大豆加工食品和饲料等领域。
此外,华豆16号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第四部分:用途及应用价值华豆16号大豆品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如制作豆腐、豆浆、豆制品等。
由于华豆16号大豆的高蛋白质含量和优质的脂肪酸组成,其制作的大豆产品在质地和口感上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华豆16号大豆还可以用于饲料加工领域,为畜禽提供高蛋白质的饲料,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
此外,华豆16号大豆还可以作为绿肥植物,通过在耕地间种植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供有机物质和养分。
第五部分:未来发展前景华豆16号大豆品种作为一种新兴的大豆品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中国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高蛋白、高营养价值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华豆16号大豆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质量大豆品种,将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国大豆产业危机大豆,我国古称“菽”,为五谷之一,包括黄豆、青豆、黑豆等,原产于我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
1936年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1.2%,但如今仅位居世界第四,前三名美国、巴西、阿根廷2008年的产量分别为8050万吨、5760万吨、3220万吨,而我国2008年的大豆产量为1610万吨。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年消费大豆约5000万吨。
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3744万吨,比上一年增长21.5%;2009年进口大豆4255万吨,同比增长13.7%,创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一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我国大豆产业,却受制于四大跨国粮商—美国ADM (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它们占据了中国进口大豆量的80%,在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为75%。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2002年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之后,国外大豆潮水般涌入中国,200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国内大豆业不会忘记2004年之痛。
2004年,国际粮商得知当年3月中国采购团到美国采购大豆的消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从220美元/吨暴涨至391美元/吨,创15年来新高。
中国采购团在此背景下硬着头皮签署了购买合同,随后大豆价格跌至266美元/吨,国内大豆产业遭受重创,压榨行业巨幅亏损。
国际粮商乘机兼并中国大豆加工骨干企业,控制其大豆采购权。
如大连华农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大豆压榨企业集团,但由于在2004年价格波动中损失惨重,不得不将广东东莞的压榨厂转让给嘉吉,将广东湛江压榨厂部分股权转让给德国托福,将南京华农的部分股权转让给邦吉;山东三维集团不得不将日照大海油脂企业转让给邦吉。
一年间中国1000家规模以上大豆压榨企业被压缩到90家,其中64家被外资控制,占据中国榨油总量份额的85%,从此我国大豆产业链被外资打断,并形成“南美人种大豆、中国人买大豆、美国人卖大豆并决定价格”的格局。
中国古代九大农业技术发明“四大发明”早已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标志。
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专家们经过考证和比较研究,列出了88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农业技术成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四大发明”。
1.水稻栽培水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
中国作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的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的支持,如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距今约1万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2万年的稻作遗存,而且在其不远的东乡县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野生稻分布;此外,考古学家还在江苏、湖南等地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与灌溉的水沟。
2.猪的驯化此前普遍观点认为,野猪的驯化最早始于中东地区,后来传播到整个欧亚大陆。
随着中国已知最早的可靠的家猪化石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这一观点可能被改写。
这些化石经鉴定被确认为家猪,经过长时间的驯养,形体已发生变化。
碳14年代测定为9100年左右。
此外,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
这一南一北的考古证据,可以认为中国是家猪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3.粟的栽培粟是一类小籽粒谷物的总称,包括谷子、黍等,俗称小米。
中国北方是粟的起源中心,其野生种狗尾草在中国广泛分布。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炭化粟出土的近20处,其中最早的是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裴李岗和河北磁山遗址。
4.养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已成定论。
相传公元前3000年,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育蚕治丝”的方法,把蚕丝作为纺织的原料。
殷代甲骨文中不仅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还有一些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完整卜辞。
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世界上迄今最早的绸片,经鉴定已有4200~4400年历史。
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纺织工具组件和饰有蚕纹和编织纹的牙雕小盅(距今6000多年)。
大豆品质分析摘要: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同时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用处很广泛,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而大豆的品质对大豆的价值起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大豆品质、蛋白质含量测定、脂肪含量测定论文主体内容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大豆是我们常见的农作物。
作为食品,大豆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提供人们必须的营养物质。
除了直接食用,大豆还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豆干、腐竹,酿造酱油、制作豆豉,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除此之外大豆用来榨油,加工成饲料,在工业上也是重要的原材料。
大豆的品质和大豆的价值息息相关,只有提升大豆的品质、了解大豆品质的测定方法以选择出优质的大豆,才能让大豆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优质大豆品质分析测定指标大豆的测定指标有很多,包括大田产量及各类物质含量,以下几点就是1、蛋白质含量高,则大豆蛋白质含量达45%以上,产量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5%。
2、脂肪含量高,则大豆脂肪含量23%以上,产量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5%。
3、双高含量的大豆,蛋白质含量42%以上,脂肪含量21%以上,产量比当地同类品种增产5%。
4、适于菜用的大粒品种大豆鲜荚长5.3 cm,宽1.3 cm,含糖量7%,蛋白质36%~37%。
5、外观光滑整洁,无畸形,种脐颜色淡的大豆商品价值最高。
三、大豆品质分析方法(一)、大豆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1、把大豆用粉碎机粉碎,取3-5g于已经称量好的皿盒中,在120度的烘箱中烘30分钟。
拿出等待凉后称重,减去皿盒重量,计算水分的百分比。
2、称取0.2gH2SO4,6gK2SO4,把0.5g粉碎好的大豆(不用测量水分的)用滤纸包好放入定氮瓶中,加20ml硫酸,(瓶口上放一个小漏斗,防止蛋白跑掉)开小火在电炉子上消化,等没有碳化颗粒,并处于澄清状态时,拿下来凉一会,再加过氧化氢直到把瓶颈上的蛋白冲洗干净为止,再消化30min,拿下来,等凉.。
2004年大豆价格风波始末自从南北朝以来,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开发,中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到了南方。
中国“南粮北运”的粮食供应格局也因此保持了上千年的时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一格局悄然地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由于中国南方的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南方的粮食已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
中国的北方却因为东北、西北荒地的开发,相继发展成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北方的粮食开始往南边运送。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食用油及禽畜肉类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
大豆是主要的油料和饲料来源,其最重要的产地在东北,最主要的消费地却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沿海地区。
东北大豆进关面临着严重的运输瓶颈。
中国大豆按照距离东北的远近而形成了南北价差的现象。
从1995年的80万吨到2005年的2659万吨,进口大豆的数量在10年时间内增长了33倍。
中国原有的大豆、菜籽压榨厂遵循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一致的原则,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南等大豆、油菜籽产区。
由于运输成本和生产能力的限制,对进口大豆的加工不可能依靠这些原有的压榨厂来完成。
于是,由进口大豆带来的巨大的加工需求引发了沿海地区对压榨和精炼油厂的大量投资。
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山东、江苏、辽宁和广东等省份的沿海港口兴建了100多个日压榨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大型油脂加工企业。
同时,国家政策倾向支持大厂,要求企业进口的大豆只能自己加工而不能直接用于贸易。
贸易公司拿不到检疫批文,中型厂又无资金实力去做国际采购,致使工厂原料不足,只能停工。
这样,进口大豆加工的利润就相对集中在大型、资金量大、有进口权的公司。
这是一个大豆加工行业新旧更替的时代。
尽管有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50%~60%的企业停工或半停工,但是技术含量高,能配置自己的期货贸易、拥有先进的仓储和物流体系、临港而建的大型油脂加工厂仍在不断地兴起。
由于减少了采购、储存和运输的环节,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相比其他企业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大豆的分类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华民族食用大豆的历史悠久,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大豆主要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以及其它豆:二、全球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大豆市场来看,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大豆产量达到36205万吨,同比增长7.6%。
全球大豆主产国主要有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等国家,2020年全球大豆生产国中巴西产量最高,占比全球总产量比例为36.6%,产量排第二的是美国,大豆产量占比31.2%,其次是阿根廷,产量占比为13.7%,中国大豆产量占比5.4%。
三、中国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开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87万公顷,同比增长5.8%。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在60年代中期,中国大豆生产开始出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只能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以满足基本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同比增长8.3%。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大豆单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600公斤/公顷增长到1900公斤/公顷,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985.8公斤/公顷。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1995年之前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自1996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3.4%,出口量为7.9万吨,同比下降30.7%。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
黄豆植物类群黄豆,属于豆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黄豆的植物类群包括豆科植物中的大豆属,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农作物。
下面我将从植物特征、生长环境、栽培历史和经济意义等方面来介绍黄豆的特点。
黄豆的植物特征黄豆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30-100厘米左右。
其茎呈四棱形,具有分枝,叶子为复叶,由3片叶小片组成。
黄豆的花为蝶形花,花色一般为白色或紫色。
黄豆的果实为豆荚,豆荚内含有黄豆种子。
黄豆的生长环境黄豆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
黄豆对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
土壤方面,黄豆对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应性较强。
黄豆的栽培历史黄豆是我国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我国的先民就开始种植黄豆。
在古代,黄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如今,黄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黄豆的经济意义黄豆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黄豆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黄豆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豆油等食品,被广泛应用于饮食领域。
此外,黄豆还可以提取大豆异黄酮等活性物质,用于药物和保健品的生产。
总结起来,黄豆属于豆科植物中的大豆属,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黄豆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对光照要求较高。
黄豆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中,黄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加强对黄豆的种植和利用,以满足人们对粮食和油料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发展。
趣味拓展:中国农业四大发明传统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球农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粟、黍、水稻和大豆等都是首先在我国驯化栽培的作物;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这些作物资源和生产技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遍世界。
中国传统农学对世界农业革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欧洲农学家普遍认为,欧洲在18世纪从中国引进了曲面犁壁和耧车以后,改变了中世纪的二圃、三圃休闲地耕作制度,乃是近代欧洲农业革命的起点。
(一)稻——世界第一大作物水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之一。
在所有考古发现的农作物中,以稻谷遗存为最多。
仅是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目前就发现130多处,分布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自治区。
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4000~9000年的上层发现了类似栽培水稻的植硅体,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的水稻谷壳实物,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实物,可见我国对于水稻的栽培可追溯到距今10000年以上。
2004年,联合国宣布为国际稻米年,为一种单一作物设立国际年,对联合国来说,可谓史无前例。
”稻米就是生命”,稻作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魏晋以前中国粮食生产一般是北粟(麦)南稻,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但随着南方开发加速,南方人12持续增长,北宋元丰三年(1080),南方人口达5600余万,已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9%。
这一重要变化与南方稻作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唐、宋以后,南方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70%,可见稻米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大豆种植时间把握及方法技巧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大豆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
下面一起来学习大豆种植时间及方法技术。
各个地区大豆种植时间春播大豆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大豆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
下面一起来学习大豆种植时间及方法技术。
各个地区大豆种植时间(1)春播大豆时间:4月下旬-5月上旬之间区域: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西北部分区域(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还有一些二年三熟的区域,比如河北中北部,山西和陕西的一些地区。
(2)夏播大豆时间:6月中旬区域:夏播大豆区域比较广,以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居多,比如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3)秋播大豆时间:8月中下旬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方,比如湖南、广东、江西、福建的一些区域。
大豆高产种植方法技术1、种子选择大豆种子品种很多,种植户在选择豆种的时候首先需要到正规的种子站购买,另外就是要挑选适合当地种植,抗性好的大豆品种,播种前最好再进行人工选种,将一些品质不好的种子剔除。
2、土地翻耕大豆属于不能够重茬种植的作物,所以事先必须做好清种工作,减少重茬的危害。
结合土地情况进行合理的翻耕工作,并施足底肥。
3、播种方法大豆播种方法还是比较多的,有窄行密植播种、等距穴播种、点播、麦地套种等方法,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播种方法,另外大豆进行合理的密植能够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
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重点就在于施肥工作,有条件的种植户当然是进行测土配方进行施肥。
大豆从幼苗期到开花期这段时间对磷肥的需求多,及时的施磷肥能够保障后期大豆的根瘤菌生长,提高大豆固氮能力。
大豆的抗肥害能力比较低,种肥在施用的时候最好和大豆种子分开。
种肥可以用磷酸二铵,每亩用量8公斤左右即可。
大豆的历史
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
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
驯化而成的。
大豆起源于中国,从中国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
中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全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
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于1804年引入
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
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
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
大豆种植季节
大豆种植分为春播、夏播两种。
春播于清明前后进行,收获期为9月份(农历的8月)。
夏播于麦收后进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
另有东北的大豆播种期稍晚一些,但收获期相关无几。
在5厘米土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开始播种,中低海拔地区3月底至4月初为适
宜播种期。穴播,行距27~33厘米,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种子,浅播薄盖(盖
三四厘米厚)。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早熟品种每667平方米栽3~4
万株、中熟品种栽 2.5~3.5万株、迟熟品种栽2万株左右。
豆腐的制作方法
先把豆子洗净,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
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
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要撇去面上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九十至
一百一十摄氏度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
法可分为盐卤、石膏及葡萄糖酸内酯三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
酸钙,葡萄糖酸内酯是以淀粉为原料转化而成的。
用盐卤的话,1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氯化镁15克,用温水化开即可点浆。用石膏
点卤的话先要将石膏焙烧至刚刚过心为止,然后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
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
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要掌握好量,一般为一斤豆要用
0.6两石膏为最佳比例。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用葡萄糖酸内酯点浆的话,1
斤干黄豆制成的浆约需用10克即可,且融化葡萄糖酸内酯的水温不应超过40度。
若要进一步将豆腐花制成豆腐,则在豆腐花凝结的约20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
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至20分钟,
即成水豆腐。
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
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大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1、光照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大豆生长要求较长的黑暗和较短的光照时间。具备这种
条件就能提早开花,否则生育期变长。
2、温度 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气温平均在24~26℃左右对大豆生长发育最适宜。大
豆不耐高温,超过40℃,坐荚率减少57%~71%。大豆抵抗低温能力不如小麦、油菜。大豆的
补偿能力较强,苗期只要子叶未死,霜冻过后,子叶节还会出现分枝。大豆抗寒力弱,成熟
期植株死亡的临界温度是-3℃。
3、水分 大豆一生需水较多,发芽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开荚结
荚期对水分最敏感,如果此期出现干旱易引起减产。
4、矿质元素 大豆是需矿质营养数量多、种类全的作物。据试验,亩产100公斤需N7~10
公斤,P2O5 1.5公斤,K2O2.5公斤,微量元素中对钼的需量较多,所以大豆在开花结荚期
喷施钼肥效果好。
5、土壤 大豆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从土质来看,沙质土、壤土、轻碱土都可种植大
豆,而排水畅、保水力强、富含有机质和钙质的壤土最理想。大豆耐酸性不如水稻、小麦等
作物,耐碱性不如高粱、谷子、棉花等作物。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7.5,高于9.6或
低于3.5,大豆均不能生长。
大豆生长状况
受比较效益影响,中国大豆种植意愿继续下滑。农业部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大豆意
向种植面积继续同比下降8.5%。
受美国农业部对2012/1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增长(产量2.68亿吨,增产2900万吨)
的影响,国际豆价有所下跌,进而推动中国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下跌,国内豆价涨幅开始放
缓。1季度,中国大豆价格处于4750元/吨~4850元/吨区间,3个月来的涨幅不到2%。
2季度,大豆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导致市场波动加剧。一方面是南美大豆预期丰产、国内
新季大豆种植面积小幅增加均限制了豆类价格的上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巴西港口谷物运
输出现近3个月拥堵,导致2季度国内大豆供应格局偏紧,推动豆价总体震荡上行。6月中
国大豆均价为4921元/吨,同比涨17.8%,比3月价格小幅上涨1.5%。
2季度大豆行业值得关注的是,6月初农业部批准发放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引发
广泛社会争议。实际上,此前中国还陆续批准过抗农达大豆GTS40-3-2、抗除草剂大豆
A2704-12、抗除草剂大豆MON89788、抗除草剂大豆356043、品质改良大豆305423等
五个转基因品种进口用作加工原料。
大豆的营养
大豆不单单指黄豆,它还包含黑豆和青豆。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其中蛋白质的含
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
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
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
过蛋和奶的营养。
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
的营养品。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镁、钾等无机盐,还含有铜、铁、锌、碘、钼等微量元素。
大豆中的钙、磷与蛋白质相结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铁和碘对人体很重要,缺铁的人会
得贫血病,缺碘的人会得甲状腺肿大症;微量元素钼可以抑制产生癌症的致癌物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