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肝破裂治疗体会腹部创伤中的常见病,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1],肝破裂可伴有胆道损伤,胆汁渗入腹腔内导致腹膜炎,患者不仅有出血表现,而且还有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表现。
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为探讨肝破裂治疗效果,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肝破裂患者6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2011年7月收治肝破裂患者66例,男46例,女20例,年龄10~76岁,平均41.3岁。
其中开放性腹部肝破裂15例,闭合性腹部肝损伤51例。
致伤原因:坠落伤8例,车祸56例,击打2例。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分级法:Ⅰ级闭合性肝破裂5例,Ⅱ级10例,Ⅲ级20例,Ⅳ级20例,Ⅴ级6例,Ⅵ级5例。
方法:①非手术治疗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3例,均为闭合性肝损伤,均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深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绝对卧床,24小时监护,留置尿管,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分析进行动态监测。
予以补液、止血、护肝、支持等治疗,腹胀明显患者予以胃肠减压,生命体征平稳后逐渐恢复饮食。
②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开放性损伤的应立即进行手术,对闭合性损伤的病例,休克出现早,辅助检查提示有实质脏器损伤、或腹穿阳性的,应积极手术治疗。
本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53例。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清除失活肝组织,迅速、彻底、有效的缝合修补、结扎胆管,充分引流。
术前选择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
采用良好的术野切口。
术前诊断明确的损伤较重、左右肝均有损伤的多采用上腹部“人”字型切口,进腹后根据肝脏受伤的程度决定选择手术方式。
结果本组66例患者中,治愈62例,治愈率93.9%;死亡4例,死亡率6.1%。
其中非手术治疗13例,均治愈,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100.0%;手術治疗53例,治愈49例,治愈率为92.5%,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休克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伴后静脉破裂,1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肝周感染2例,胰瘘1例,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2例,胆瘘1例,继发胆道出血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外伤性肝破裂12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和提高生存率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治疗方法和结果。
结果:全组12例,治愈11例,死亡1例。
术后并发肠梗阻1例,膈下脓肿1例,肝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
结论: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主要治疗方法,正确的术式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aumatic liver ruptu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n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clinical experience.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2 cases of traumatic liver rupture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Results:12 cases,11 cases were cured,1 died.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1 case,1 case of subphrenic abscess,liver abscess in 1,wound infection in 2 cases.Conclusion: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liver rupture is the main treatment,the correct repair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survival.【Key words】Injury;Liver rupture;Surgery;Non-surgical随着国家建设和交通行业的飞跃发展,由各种事故引发的腹部外伤中肝破裂较为常见。
外伤性肝破裂往往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多数出现失血性休克,伤情凶险,涉及面广,外科处理复杂。
52例外伤性肝破裂诊疗体会【摘要】目的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2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采取非手术治疗者23例,有7例患者因发生肠损伤而中途采改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100%;29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治愈25例,死亡4例。
结论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治疗而言,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关注。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临床诊断;治疗;体会临床上,肝破裂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腹部外伤,发生率在15%~20%之间,会合并有大血管以及胆道损伤,因此临床处理相对较为复杂,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若是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诱发诸多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重要意义[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临床患者,抽取其中的52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29例,女23例,年龄10~76岁,平均(41.5±13.2)岁。
本组52例患者中包括有开放性7例,闭合性45例。
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32例,暴力致伤11例,高处坠落伤6例,刀刺伤3例。
肝外伤分级为ⅰ级者11例,ⅱ级者20例,ⅲ级者17例,ⅳ级者3例,ⅴ级者1例。
破裂部位包括:肝脏右叶者36例,肝脏左叶者9例,多处者7例。
1. 2 方法1. 2. 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资料,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1. 2. 2 诊断方法本组患者诊断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腹部体征采取腹部穿刺、b超、ct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者,余均进行了术后早期的CPM锻炼。
实践证明,能有效地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33.[2] R aam uaa wn PS.T i bial condylar fractures.Im pairm ent of kneej oint s t abilit yas an i ndicator for surgical t reatment.J B one Joi nt S urg(Am),1973,55: 1331~1350.[3] S he p herd L,Ahdollahi K,Lee J,et al.T he prevalence of s oft ti s sue i n ju2ri es i n nonoperative tibi al plateau fractures as determ i ned by m agnetic res o2 nance im agi ng.J Orthop T raum a,2002,16(9):628~631.(收稿日期 2008-06-12)外伤性肝破裂的治疗体会刘传胜河南省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476900)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1],严重的肝破裂并发症多、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因而探讨此类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仍是当前腹部损伤的重要课题[2]。
我院自1995年至2007年共收治肝破裂患者56例。
由于改进了手术方法,疗效大大改善,手术时也就不再紧张,能够比较得心应手。
现将有关情况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5~70岁。
其中开放性损伤10例(均为刀刺伤),闭合性损伤46例(车祸伤30例、钝器击伤8例、坠落伤8例)。
损伤位于肝右叶伤40例,肝左叶伤13例,两叶损伤2例,尾状叶1例。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体会和治疗效果。
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方法和治疗要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治愈4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
治愈率97.62%,死亡率2.38%,并发症发生率14.29%。
结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情况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措施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65-02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提高,临床上所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近年来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常见,而且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往往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很理想。
笔者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摘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2~67岁之间,平均年龄41.4±11.9岁。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明确诊断。
其中37例为闭合性损伤,5例为开放性损伤;肝左叶损伤11例,肝右叶损伤20例,两叶损伤7例,复合伤4例。
1.2 手术方法:手术前先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止血以及清创处理,入院后迅速消除患者的胆汁溢漏现象并建立静脉通道,争取控制病情尽早手术。
由于外伤性的肝破裂往往伴随有大量的腹腔出血以及失血性休克现象,所以在必要时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在上腹部正中、右上腹直肌经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切口的要求为切开迅速,保证手术视野良好,能够更加直接的探查到患者的损伤部位,以尽量避免造成其他正常组织损伤为宜。
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6例,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治疗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采用止血、抗炎、补液等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44例,其中肝部分切除2例;清创止血基础上用明胶海绵或大网膜填塞缝合修补15例;单纯清创缝合修补27例。
结果:非手术组12例患者经过治疗8~14天自动出院,2周后b超复查血肿消失。
手术治疗组44例中有43例均治愈出院,死亡1例,死亡原因是出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关键词外伤肝破裂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8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1],结构和功能复杂,且血运丰富。
肝破裂是常见的一种外伤,严重者死亡率较高[2]。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家庭拥有车辆也越来越多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外伤性肝破裂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为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56例,男46例(821%),女10例(179%),男女之比46:1,年龄18~64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殴打伤11例(196%),坠落伤8例(143%),交通事故伤37例(661%)。
其中闭合性损伤48例(857%),腹部开放性损伤8例(143%)。
根据单纯肝损伤程度按美国外科创伤学会(aast)制定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3],ⅰ级伤11例(196%),ⅱ级伤30例(536%),ⅲ级伤13例(232%),ⅳ级以上伤2例(36%)。
合并其他外伤36例。
临床表现:5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右上腹痛及肝区叩击痛,血压90mmhg,脉率<100次/分。
②排除腹内需急诊手术的其他脏器损伤。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2010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60例,搜集其临床诊断及其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60例患者中,55进行手术治疗,5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58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死亡。
结论第一时间确诊,对病情进行心理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意义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96-01
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质地脆弱,容易受伤,在各种腹部损伤中,肝破裂占15-20%。
由于闭合伤有时诊断不易,又常合并其他损伤,死亡率可高达30%[1]。
凡肝脏实质性裂伤,并有大出血或广泛实质损伤,伴有肝静脉或肝动脉损伤者属于重度肝创伤,约占肝外伤的30%,常造成死亡,故及时手术治疗十分必要。
2010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6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经验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
其中车祸造成的肝脏损伤35例,高处坠落患者15例子,棍棒伤害5例,不明原因的伤害5例。
1.2 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主要是有上腹持续性的疼痛并向右侧肩膀放射;部分患者出现腹膜刺激症,表现为右腹或全腹部压痛以及反跳痛,部分患者出现肌紧张、板状腹;20例患者出现休克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脉搏加快以及血压下降等。
1.3 诊断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及其b超检查,ct可见肝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见高低混杂密度影,肝脏周围包膜下见积液影,腹腔内见积液影。
b超探查可见肝脏实质的回声出现中断,肝脏包膜回声中断,肝脏增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整齐,可见包膜下以及腹腔内的液性暗区。
1.4 治疗方法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5例,保守治疗的方法:绝对的卧床休息,患者入院后,由于病情不稳定,在入住的前3天内禁止患者下地,以免造成大量出血;抗休克,患者入院后,由于出血较多,休克最为常见,所以一定要积极的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抗感染,对于开放性损伤最为主要,为了避免感染,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将抗菌素以及抗厌氧菌的药物及时的到位。
手术治疗的患者55例,手术方式:纱布填塞法25例,肝破裂单纯清创缝合修补术25例,不规则肝切除3例,肝动脉结扎术2例。
2 结果
5例保守治疗的患者,经抗休克;抗感染以及绝对卧床休息后,2例患者病情加重,转为手术治疗,经过肝脏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
住院25天后康复出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最长为30天,最短为20天,平均住院时间25天。
2例患者因复合伤颅脑损伤,脑疝死亡,其余53例患者3月内回访,均完全康复,未见明显并发症。
3 讨论
3.1 肝脏破裂的诊断现在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影像学在诊断外伤性肝破裂上的优势尤为突出,患者入院后一般首选的检查是ct,现在ct对肝脏破裂的诊断率高达95%[2]。
同时ct的优势不但可以诊断肝脏破裂,对周围脏器的损伤也能够及时发现。
本组患者中,其中的3例患者在ct诊断下可见脾脏的挫裂伤。
腹腔穿刺方法简单,阳性率较高,但是对于肝脏破裂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周围脏器的损伤很难判定。
当然,外科医生不应完全依赖影像检查,尤其对那些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从接诊后即应积极地液体复苏,尽量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前延搁时间,诊疗并施。
在危急情况下,结合病史、体查,仅在诊断性腹腔穿刺确认有出血下即迅速剖腹探查,而无需b超、ct等检查,同时应注意复合伤的存在[3]。
3.2 保守治疗在过去的治疗中,一旦患者确诊为肝脏破裂就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最近的医学研究证明,对于轻度的肝脏损伤,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发现,腹腔打开后,患者的肝脏出血已经停止,所以现在在很多医院,对于轻度的肝脏损伤患者,只要患者的病情稳定,一般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并且同步进行b超或
ct观察。
保守治疗的优点在于患者出血少,感染的几率明显减低,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4]。
3.3 手术治疗对于肝脏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抢救,同时迅速止血、清除失活组织、防止胆汁溢漏、充分引流腹腔、预防感染及观察再出血情况。
临床上对于肝脏破裂口不是很深的,并且患者出血量较少的,破裂的伤口边缘较为规则的患者采取单纯缝合修补法;对于伤口较大,肝组织破裂较多,无法进行有效止血的患者,可采用纱布填塞法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大块肝组织破损,特别是粉碎性肝破裂、实质断离及毁损严重时,可采用不规则肝叶切除;肝动脉结扎术:本法适用于肝裂口深在不易显露或血管回缩无法止血等不易控制的动脉性出血,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4 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感染的部位可以位于肝内、肝外或腹腔的其它位置,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很容易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以及感染的程度,临床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疗;术后出血是另外一个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出现这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多是术中肝损伤处血管未能有效结扎或创面广泛渗血有关;胆道出血常因肝中心坏死或血肿成继发脓肿引起,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常伴上腹痛、黄疸,出血多呈周期性,如有t管引流则易诊断,否则需进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b超或ct辅助诊断。
其他比较多见的还有肝坏死、胆漏、应激性溃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应在术后密切观察,
从而及早发现和及早处理。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腹部创伤学[m].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82:
82-89.
[2] 顾风元.肝外伤85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9,9(8):407.
[3] 邸荣庆.外伤性肝破裂临床处理体会[j].实用外科杂志,1981,1(4):193.
[4] 施巨友.严重多发伤150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7(7);4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