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定友对图书馆学事业发展的贡献
- 格式:pdf
- 大小:167.49 KB
- 文档页数:2
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一,外国图书馆学家1、爱德华·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1812年12月14日生于伦敦东区。
1886年2月7日卒于怀特岛的奈顿。
1839年受雇为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印本部临时编目员,与该部主任A.帕尼齐一起对读者服务工作做出很大改进。
1849年英下议院议员W.尤尔特为公共图书馆立法时,约爱德华兹参加,提供资料,并在下议院小型特别委员会作为主证人,介绍欧洲大陆各国图书馆发展情况。
1850年,英国通过了一部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年在曼彻斯特率先成立公共图书馆,任命爱德华兹为市公共图书馆馆长。
他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各项工作,使该馆成为当时英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仿效的榜样。
人们赞扬他的功绩,称他为“英国公共图书馆之父”。
7年后去牛津,先后在女王学院图书馆(1870~1876) 和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1877~1883)任编目员。
他的主要著作为《图书馆回顾》,包括《图书馆管理》(1858)、《免费的市立图书馆》(1869)、《不列颠博物院创办人生平》(1870)等。
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免费的市立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最高形式,也是面向社会的重要形式。
该书被认为是图书馆学的典范著作。
2德国图书馆学家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诞生。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1791年7月9日—1834年11月13日),德国图书馆学家。
艾伯特1791年7月9日生于Taucha(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附近),其父是路德会的神父。
在艾伯特15岁时就派当在莱比锡市立图书馆工作,并在当地学习了短期的神学。
之后,艾伯特有在维滕贝格开始了文献学的学习,并在1812年成功的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1813和1814年艾伯特分别在莱比锡大学图书馆和德累斯顿皇家图书馆任职。
从1814年开始艾伯特的事业进入了高峰期,先后出版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有关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发展的书,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有《图书馆员的教育》(18XXXX年11月13日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逝世于德累斯顿。
“专科研究员”与“学科馆员”作者:韩香花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第9期韩香花(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01)关键词:杜定友;专科研究员;学科馆员摘要:根据素质要求、工作职责、服务方式、设置方式、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比较,“学科馆员”在我国的提出,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杜定友先生提出的“专科研究员”。
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理想成效,任重而道远。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9-0094-03收稿日期:2013-07-21作者简介:韩香花(1970-),郑州大学图书馆馆员。
1“专科研究员”提出的背景1956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其中在对图书资料工作做出的指示中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研究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
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
必须增加各个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的图书费并加以合理的使用,加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工作,极大地改善外国书刊的进口工作,并且使现有的书刊得到合理的分配。
必须扩大外国语的教学,并且扩大外国重要书籍的翻译工作。
”为响应这一号召和指示,同年7月,我国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做了《明确图书馆的方针和任务为大力配合向科学进军而奋斗》的报告,指出“提供科学研究的图书资料,是我们文化部门和图书馆工作者一个艰巨而光荣的政治任务。
”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方针和任务。
高等教育部也在同年12月召开全国性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试行条例》(草案)等有关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四个规程草案,确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
民国时期图书馆综述民国时期图书馆综述摘要:辛亥革命后,作为社会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图书馆事业进入了历史新纪元。
民国政府的行政手段为图书馆事业的推广和延伸提供了政治保障,颁布的有关政策法律为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同时,国内图书馆学术研究建树以及图书馆学者也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促进起到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民国政府的成立,使得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随之开始。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资产阶级图书馆事业获得迅速的发展.以陈独秀为首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拥护民主”的口号指导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三部分人结合在一起,随着新图书馆运动高潮的出现,自维新变法以来,宣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转入了另一个时期[1]。
1 民国时期图书馆意识进一步增强我国典藏制度具有悠久历史。
然而,封建时代的藏书楼,不论官府的还是私人的都具有封闭的性质。
官府藏书楼的服务对象只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私人藏书楼则绝大多数都是贵族家庭使用。
近代图书馆意识在于开放,在于“为平民谋便利而设图书馆”,在于为全民族培养人才服务。
从辛亥革命后的图书馆服务宗旨中,人们不难看出这种新式的图书馆意识,如,《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在规定其办馆宗旨时曾指出:“图书馆之设,所以保存国粹,造就通才,以备硕学专家研究学艺,学生士人检阅考证之用。
以广征博采,供人浏览为宗旨”。
民国时期图书馆的性质及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可总结性的阐述为“学校外之教育机关甚多,其性质属于根本的,其效果属于永远的,莫如图书馆。
图书馆之性质,不在培养一二学者,而在教育千万国民,不在考求精深之学理,而在普及国民教育。
”2 民国时期图书馆制度建设民国政府成立后,对创设图书馆十分重视。
首先从法规层面为图书馆的顺利建设奠定基础。
杜定友目录学思想探究摘要:杜定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研究杜定友的目录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对杜定友撰著《校雠新义》与《杜氏图书分类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目录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图书分类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05-0002-03关键词:杜定友;目录学思想;图书分类杜定友,广东南海人,现代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
杜定友早先留学菲律宾,专攻图书馆学,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回国后,他先后担任广东省立图书馆馆长、上海国民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广东文献委员会委员。
建国后,他被聘为广东人民图书馆馆长。
杜定友平生治学勤奋,著述宏富,计著作80余种,论文400余篇。
他的目录学代表作有《校雠新义》《图书目录学》《著者号码编制法》《东西南沙群岛资料目录》《鸦片战争以来史料目录》等。
1 《校雠新义》中的目录学思想《校雠新义》是杜定友的目录学代表著作,初版于1930年,竖排线装,虽名为“校雠”,也论及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诸多问题。
全书共分10个问题,依次为类例、四库、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编次、书目、藏书、校雠。
每个问题中又设若干小题,上下衔接得当,条理清晰。
1.1 关于类例杜定友详细地论述了类例的演变轨迹与作用。
古代目录学针对图书分类,强调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而针对藏书,也只重视典籍。
“今之言类例者,与古代不同:类例之法不能以现有之书为准,一也。
类例之法不独总括群书,抑亦总括群学,二也。
类例之法非独部类中文,犹需兼及西学,三也。
现代之分类,为搜罗一切文献,分别部次,以备选用,辨章流别,褒贬校雠,均非其责,四也。
类例之法要以书的内容为依据,就已有之书,以测未来之书,就已有之类,以备未来之类,门类多少,因时而定,不能因其范围,止其流别,五也。
凡此五点,古之目录学家,未尝言及。
”1.2 关于四库杜定友探讨了四库变迁与分类的形成,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杜定友为科学研究服务思想对学科服务的启示
韩香花
【期刊名称】《国家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3(022)001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掀起为科学研究服务的热潮,杜定友先生冷静审视和思考各图书馆的做法,从图书馆性质的定位、人才培养、馆藏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怎样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今天图书馆正在开展的学科服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13。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韩香花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
【相关文献】
1.杜定友为科学研究服务思想对学科服务的启示 [J], 韩香花
2.杜定友的精神永存--纪念杜定友先生诞辰100周年 [J], 白国应
3.怀念杜老先生弘扬学术精神——记杜定友先生九十诞辰纪念会暨学术思想研讨会 [J], 柳音
4.杜定友儿童图书馆思想研究
——纪念杜先生学成归国100周年 [J], 邹桂香;高俊宽
5.论杜定友的图书选择思想 [J], 张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者: 张世泰
出版物刊名: 图书馆论坛
页码: 51-56页
主题词: 图书馆学论文;图书馆编目;图书馆协会;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广东省;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杜氏
摘要: <正> 说明杜定友先生从1946年起开始发表著作,迄1967年去世止,前后达半个世纪。
目前见到的书目有:《杜定友先生十年来对于图书馆学之著述》(涂祝颜编,载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4卷1期)、《杜氏丛著书目》(钱亚新等编),1936年在上海自刊、《图书复员问题》(附杜氏丛著书目,1945年在广州自刊)、《950—1953述书目》(195(?)年在广州自刊)、《自传附杜氏丛著、杜氏丛稿、杜氏丛编》(1960年手稿)。
此外亦散见于各种图书馆学论文资料索引等书,其中主要的有:《图书馆学论文索引》第一辑(李钟履编,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馆学书籍联合目录》李钟履编,1958年中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