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入学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5.48 KB
- 文档页数:2
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支撑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集科技情报服务、文献情报研究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学位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我院直属事业法人单位,负责全院文献情报服务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负责全院科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负责全院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的建设和管理,下设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2个二级事业法人单位,负责相应领域战略情报研究和科技信息服务,协同组织所在区域的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我中心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导师拥有良好的业务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研究生教育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设有研究生助理制度,为研究生参与科研与实践提供了机会。
设有研究生专用的教学区、网络教室和计算机学习室。
全中心的各种设施和资源都免费向研究生开放。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馆藏资料丰富,订购的外文印本和网络版专业文献居国内之首。
为激励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设立了多种奖学金。
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科研、高校、图书馆、IT等各企、事业单位,历年就业率到达到100%。
学术型硕士生招收时间按照国家教委统一规定进行招生。
2019年文献情报中心预计招收33名。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初试原则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2门专业课共四门。
3.全国统考初试的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数学(三)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其他科目由我中心自行组织命题,请参照参考书目备考,不提供往年试题。
六、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复试原则1.复试采取差额复试。
笔记1信息与情报1.1“信息链”信息与情报是情报学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情报?对这些基本概念如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获得对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解。
“信息”和“情报”,英语都是“Information”。
英语的Information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信息链”由事实(Facts)→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五个链环构成。
简单地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
“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
“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
“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评价的结果。
“情报”、“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换句话说,“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五个链环组成“信息链”(Information Chain)。
在“信息链”中,“信息”的下游是面向物理属性的,上游是面向认知属性的。
作为中心链环的“信息”既有物理属性也有认知属性,因此成为“信息链”的代表称谓。
1.2“三个世界”模型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Popper)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信息的属性。
波普尔认为,信息有“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领域,第二世界是主观现实领域,第三世界是客观知识领域。
根据这个理论,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关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即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方式;第二类是有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隐性信息,它反映人类能感受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处于意识、思维状态;第三类是有关客观意义上概念世界的信息,即主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的显性信息,它反映人类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用语言、文字、图像、影视、数据等各种载体来表示,汇成一个实在的自主的“信息世界”。
以“三个世界”的理论来研究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并列关系。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情报学硕士学位图书馆学基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专业《图书馆学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要求考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图书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掌握图书馆学的主要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和掌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情报学基础150分,有以下四种题型:名词解释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填空题30空,每空格1分,共30分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论述题3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III 考查内容1.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2. 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3. 图书馆学五定律4.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5.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6. 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7. 图书馆学学科生长点8.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9.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0. 不同划分标准(国际标准、中国标准)下图书馆的类型11. 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12. 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及其特点13. CALIS14. 图书馆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15. 欧美国家图书馆法的内容16. 元数据17. 都柏林核心18. 文献分类的主要工具及其常见结构19. 用户研究20. 图书馆信息产品商品化的主要形式21. 图书馆信息商品的定价方法22. 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阶段23. OPAC24.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5. 图书馆管理的定义、特征26. 图书馆管理学的主要内容27. 图书馆管理的内容28. 图书馆目标管理29. 图书馆评估项目和评估标准30.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原则31. 图书情报一体化32. 特色图书馆建设33.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34.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主要内容35. 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区别和联系36.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37. 数子图书馆的版权问题38. 数字化图书馆如何合法利用电子信息资源39. 电子信息资源的侵权形式40.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图书馆学基础试题一.名词解释(本题包括1—6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图书馆学五定律2、交流说3、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4、数字图书馆5、图书馆业务外包6、图书馆网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8题共30个空格,每空格1分,共30分)1、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有:(1)、(2)、(3)、(4)、(5)。
705《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I.考试目标《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包括图书馆学基础和情报学基础两大部分内容。
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概念体系、现实应用的理解和把握。
考生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1.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能全面掌握图情档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具备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图情发展过程中的的现实问题。
Ⅱ. 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图书馆学基础一、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图书馆学研究对象2.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3.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二、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1.图书馆的概念2.图书馆的属性3.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三、图书馆的类型1.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意义及标准2.国家图书馆的类型和职能3.公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和作用4.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地位、作用、任务和特点5.科学专业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性质、任务和特点6.其他类型图书馆四、图书馆事业1.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和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成就2.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3.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4.图书馆合作与图书馆联盟5.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6.图书馆法五、图书馆业务工作1.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2.文献资源建设3.用户服务工作4.图书馆特藏工作与特色馆藏建设5.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拓展6.图书馆免费服务与信息增值服务7.图书馆自动化六、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1.数字图书馆2.虚拟图书馆3.智慧图书馆第二部分情报学基础一、情报学及其发展1.情报学产生背景及发展脉络2.情报学及其相关学科二、情报学经验规律与代表性理论1.情报学经验规律及其应用2.情报学代表性理论对现代情报学发展的作用3.情报学基本原理三、情报信息源1.情报信息源类型及特点2.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四、情报组织与情报检索1.情报组织内涵及作用2.情报组织语言3.情报检索原理及评价4.情报检索系统发展特点及趋势五、情报分析与服务1.情报分析操作原则、流程、步骤2.用户情报需求及影响因素3.情报交流与传递影响因素4.情报服务内容5.当代情报分析与服务的发展趋势六、情报技术与情报系统1.情报学相关技术及其应用2.情报系统发展特点及趋势七、行业情报与当代情报学发展1.数据环境下的情报2.行业情报前沿研究动向3.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4.信息可视化与知识图谱5.科学计量学与学术评价Ⅲ. 参考书目:1.图书馆学概论(第四版). 吴慰慈,董焱等编著.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2.情报学基础教程(第三版). 叶鹰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
839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入学考试大纲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入学考试大纲
二、《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试题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
三、《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分数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3 小时
试卷分数:150分
一、《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试题大纲
(一)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方法、性质及职能
1.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2.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3.图书馆学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
4.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二)图书馆的管理
1.图书馆管理的内容
2.图书馆的工作组织
3.图书馆管理工作体制
4.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三)图书馆事业
1.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2.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3.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
4.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
(四)图书馆工作体系
1.文献资源建设
2.用户服务
3.新形势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4.图书馆自动化
(五)情报学经验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
2.洛特卡定律
3.齐夫定律
4.文献增长率
5.文献老化率
(六)情报学基础理论及情报学方法论1.国外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
2.国内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
3. 研究方法概述
4. 通用方法概要
5. 特色方法导引
(七)情报源
1.文献情报源
2.非文献情报源
3. 开放存取情报源
(八)情报组织
1.分类组织法
2. 主题组织法
3. 索引文摘法
4. 元数据。
第三模块复习题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2.信息政策3.竞争情报4.简牍5.校勘6.叙词表7.德尔菲法8.档案价值9.全宗10.档案证明二、简答题:1.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要素2.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类型3.文献揭示的基本方法4.信息商品的特征5.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的联系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其中第1题必答,2、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表明所选题题号)1.网络信息检索流程2.文献的属性及基本要素3.咨询的类型及其作用4.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复习题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信息资源政府配置2.零次信息资源3.国家书目4.检索点5.善本6.截词检索7.期刊影响因子8.现行档案9.档案价值形态10.《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荷兰)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信息资源具有哪些特征?2.简述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简述信息市场的特征与功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作用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其中第一题必答,2、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表明所选题号)1.试述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及其作用。
2.试论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
3.试述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试述档案整理理论中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复习题三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智力型信息资源2.知识管理3.版本4.藏书5.引文分析6.搜索引擎7.信息商品8.档案的本质属性9.开放档案10.档案的法律作用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
2.简述史料的内容。
3.简述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档案室的任务是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其中第1题必答,2、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在答题纸上表明所选题题号)1.试述信息资源的功能。
2.试述图书文化的主要内涵。
3.试述情报检索的基本流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报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情报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理解信息、情报的基本含义,掌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情报研究)、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情报学发展历程与基础理论、情报组织的方法原理、情报服务的方法原理;掌握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情报工作和情报研究的基本流程、原理与方法;了解当前情报学、情报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以及研究热点。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150分;试卷题型包括:基础知识(6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60分)。
三、考试内容(一)信息与情报内容:1.信息概念与特征2.情报概念与特征3.信息化与信息社会要求:1.了解信息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信息的作用与意义;理解信息的类型与信息链;2.理解情报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情报的作用与意义;理解情报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3.理解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的内涵与特点,理解信息社会的内涵与趋势;(二)信息管理内容:1.信息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2.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内涵演变3.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演变要求:1.理解信息管理的概念内涵、对象、目标、任务;2.理解信息管理的流程、信息生命周期;3.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作用、趋势(三)信息交流内容:1.基本概念2.信息交流模式3.信息交流理论4.数字化学术信息交流要求:1.掌握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类型、特征和要素等;2.理解信息交流的演变历程,了解各类信息交流模式与特征;3.理解信息交流理论内涵,信息交流的结构,信息交流机制;4.理解学术信息交流的演变特征与规律,理解学术信息交流的发展趋势(四)信息组织内容:1.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2.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3.信息组织的工具4.知识组织的方法与工具要求:1.理解信息组织的概念与内容;理解信息组织的理论内涵;2.理解信息组织的分类方法、主题方法的基本原理,工具和研究进展;3.掌握元数据概念和内涵,理解信息标引的规则;4.理解本体、自动标引的方法、工具、流程;了解智能分类的原理;5.了解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的原理、技术与方法(五)信息评价内容:1.信息源的类型及其特征2.信息评价与遴选原则3.文献信息生产、分布及其规律4.数字学术信息资源评价要求:1.理解信息源的类型、特点,了解信息收集的过程、方法和流程;理解文献信息源、非文献信息源的特点与差异,了解数字化信息源的发展趋势;2.理解信息源采集和评价的原则与方法;3.理解信息生产、分布的规律,理解马太效应、信息内容分布规律、生产者分布规律、增长与老化规律;4.理解网络信息源和数字化学术信息的分布特点、规律,掌握网络信息评价方法(六)信息系统内容: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开发原理3.信息系统的运行与评价4.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安全要求:1.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与功能;2.了解信息系统的演变与发展,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技术基础与开发方法;3.理解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内容,理解信息系统评价的原则、目标与方法;4.理解信息系统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完全管理的主要内涵与流程(七)信息分析内容:1.信息分析的概念与内涵;2.信息分析的基本流程,基本类型;3.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4.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及其应用;5.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信息分析中的应用要求:1.理解信息分析的内涵与特点;2.理解信息分析的工作框架、流程,了解信息分析产品与评价、传播;3.了解信息分析的模型,理解信息分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4.理解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内容、定律和研究问题与评价指标,了解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应用范围与局限;5.了解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和软件工具,理解计算机文本信息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理解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学科前沿趋势分析和技术趋势分析中的应用(八)信息服务内容:1.信息服务的内容与形式2.信息服务的流程与环节3.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4.数字学术信息服务要求:1.理解学术信息服务的含义、类型、特征、原则;2.理解现代学术信息服务的流程、价值与服务设计;3.理解用户信息行为特征与规律;4.了解数字化科研的发展,理解数字化学术信息服务的内涵、特点与服务(九)信息机构内容:1.信息机构(情报机构)的职能与管理;2.国家信息机构的管理与事业;要求:1.理解信息机构的类型、职能,信息机构的管理原则;2.理解国家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十)信息政策内容:1.信息政策概念和体系2.信息服务业发展政策3.信息法律体系要求:1.理解国家信息政策的概念、基本内容与政策体系;2.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内容与框架;3.了解现行国家信息政策框架与内容,重点理解信息安全法、知识产权法对学术信息服务发展的影响(十一)智能情报技术发展内容:1.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内涵;2.智能技术在情报服务中的应用要求: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与特征;2.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理解人工智能在情报服务实践中的应用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1、马费成、宋恩梅.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2、叶鹰、武夷山. 情报学基础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8.3、邱均平等. 科学计量学,科学出版社,2016.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编制日期:2019年6月6日。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入学考试大纲
二、《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试题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三、《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考试形式、时间及试卷分数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3 小时
试卷分数:150分
一、《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试题大纲
(一)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方法、性质及职能
1.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2.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3.图书馆学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
4.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二)图书馆的管理
1.图书馆管理的内容
2.图书馆的工作组织
3.图书馆管理工作体制
4.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三)图书馆事业
1.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2.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3.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就
4.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
(四)图书馆工作体系
1.文献资源建设
2.用户服务
3.新形势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4.图书馆自动化
(五)情报学经验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
2.洛特卡定律
3.齐夫定律
4.文献增长率
5.文献老化率
(六)情报学基础理论及情报学方法论
1.国外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
2.国内代表性情报学基础理论
3. 研究方法概述
4. 通用方法概要
5. 特色方法导引
(七)情报源
1.文献情报源
2.非文献情报源3. 开放存取情报源(八)情报组织1.分类组织法
2. 主题组织法
3. 索引文摘法
4. 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