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详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7
直升机飞行手册一、介绍直升机作为一种独特的飞行器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升机飞行手册,包括基本原理、飞行操纵、安全操作等内容。
二、基本原理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有别于固定翼飞机。
直升机通过产生升力和推力来保持飞行平衡。
2.1 产生升力直升机通过旋转主旋翼产生升力。
主旋翼的叶片角度和旋转速度决定了产生的升力大小。
2.2 产生推力直升机通过尾旋翼产生推力,以抵消主旋翼反作用力和旋转桨叶产生的扭矩。
三、飞行操纵直升机的飞行操纵包括操纵杆、脚踏板和控制面等操作。
3.1 操纵杆操纵杆用于控制直升机的上下倾斜和左右转向。
向前推动操纵杆可以使直升机向前倾斜,增加前进速度。
3.2 脚踏板脚踏板用于控制直升机的转向,向左踏板可以使直升机向左转向,向右踏板则相反。
3.3 控制面直升机的控制面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等。
副翼用于横滚控制,升降舵用于上升和下降控制,方向舵用于方向控制。
四、安全操作直升机的安全操作对飞行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4.1 事前检查在飞行前必须进行彻底的事前检查,包括机身、旋翼、发动机、燃油系统等。
确保所有部件正常运作,不存在故障或损坏。
4.2 保持平衡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飞行员需要不断调整操纵杆和脚踏板来控制飞行姿态。
保持飞行平衡可以提高飞行的安全性。
4.3 飞行规则遵守飞行规则是确保航空安全的重要措施。
飞行员应严格遵守空中交通管制规定,如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违规飞行等。
4.4 应急处置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应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决策和应急处置。
训练良好的飞行员能够在危险情况下保持冷静,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结论直升机飞行手册包括基本原理、飞行操纵和安全操作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直升机飞行员至关重要。
飞行员需要在训练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顺利。
玩具直升机结构范文直升机是一种具有旋翼的航空器,它能够在空中垂直起降,并且具有垂直飞行和平行飞行的能力。
作为一种受欢迎的玩具,直升机的结构也非常复杂。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直升机的结构,并解释其中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直升机的主要结构由机身、旋翼、尾旋翼、起落架和动力系统组成。
首先是机身,它是直升机的主要部件,承载着乘员和货物。
机身通常采用轻质而坚固的材料,如铝合金或复合材料。
机身的设计必须具有优秀的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以保证安全和平稳的飞行。
旋翼是用来提供飞行升力的主要部件。
直升机通常有一对相对称的旋翼,它们围绕垂直轴旋转,并产生向上的升力。
旋翼通常由数十到数百片螺旋桨组成,每片螺旋桨都固定在主旋翼桨毂上。
旋翼的旋转速度可以通过变速器调节,以实现不同飞行阶段的需求。
尾旋翼是用来控制直升机方向的部件。
它位于机尾,通常是一个小型的旋翼。
尾旋翼的旋转产生一个对称的反扭矩,以抵消旋翼产生的旋转力矩,从而使直升机保持平衡。
尾旋翼的旋转速度可以通过尾旋翼马达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尾旋翼舵机进行方向控制。
起落架是用于支撑直升机在地面上的部件。
起落架通常由两个或三个支腿组成,每个支腿上都有一个轮子。
起落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
起落架上也可以装备减震装置,以降低着陆时的冲击力。
除了以上主要部件外,直升机还有许多其他的辅助组件,如飞行仪表、油箱、系统控制和通信设备等。
总结起来,直升机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航空器,它的结构包括机身、旋翼、尾旋翼、起落架和动力系统。
每个部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且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相互协调工作,以实现垂直起降和平行飞行的能力。
直升机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航空原理、气动性能和结构强度等因素,以确保安全、稳定和高效的飞行。
直升机旋翼知识点总结直升机是一种可以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其旋翼是实现垂直升降的关键部件。
在直升机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旋翼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旋翼基本原理、旋翼结构、旋翼型式、旋翼控制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旋翼基本原理1. 旋翼的作用旋翼是直升机的升力产生器,它产生的升力可以支撑直升机的重量,并使其垂直起降。
旋翼还可以控制直升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2. 旋翼受力旋翼在飞行时受到四种力的作用:升力、拉力、风力和扭矩。
升力是垂直方向的力,支持直升机的重量;拉力是使直升机向前飞行的推动力;风力是来自旋翼运动所产生的气流作用力;扭矩是使直升机旋转的力。
3. 旋翼的旋转旋翼在飞行时以相对静止的直升机机身为中心旋转,旋转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升力和推动力。
旋翼的旋转还可以产生反作用力,使直升机保持稳定飞行。
二、旋翼结构1. 旋翼叶片旋翼叶片是旋翼的主要部件,它由叶片根部、叶片翼型、叶片桨距、叶片弹性铰链等部分组成。
叶片是直升机产生升力和推动力的关键部件。
2. 旋翼桨毂旋翼桨毂是旋翼的连接部件,它将旋翼叶片连接到直升机的主转子轴上,使旋翼可以旋转并受到机身的控制。
3. 旋翼支撑系统旋翼支撑系统由旋翼桨毂、旋翼桨叶、旋翼振动减震器等部分组成,用于支撑和固定旋翼整体结构,保证旋翼的正常运行及稳定飞行。
三、旋翼类型1. 直升机旋翼直升机旋翼通常采用主旋翼和尾旋翼的形式,主旋翼产生升力和推动力,尾旋翼用于平衡主旋翼产生的扭矩。
2. 双旋翼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采用上下两层旋翼结构,上旋翼产生升力和推动力,下旋翼用于平衡上旋翼产生的扭矩。
3. 旋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采用小型旋翼结构,可以进行垂直起降和定点悬停,用于军事侦察、航拍摄影等领域。
四、旋翼控制1. 旋翼调整旋翼调整是通过改变旋翼叶片的角度、转速和位置来控制旋翼的升力和飞行方向,以实现直升机的飞行和悬停等动作。
2. 旋翼平衡旋翼平衡是通过旋翼振动减震器、旋翼铰链等部件来保持旋翼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直升机飞行手册第一章:导言直升机飞行手册是为了提供直升机驾驶员关于直升机操作和飞行规范的详细指导,以确保飞行安全。
本手册将介绍直升机的结构、操作要点、紧急情况处理和其他重要事项,帮助驾驶员更好地理解直升机的原理和运行。
第二章:直升机结构直升机是一种通过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的飞行器。
本章将介绍直升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机身、旋翼系统、发动机和操纵系统。
驾驶员应熟悉直升机的各部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1 机身直升机的机身是整个飞行器的骨架,负责支撑各种载荷和承受飞行中的各种力。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直升机机身的结构和特点,并强调机身的重要性和维护要求。
2.2 旋翼系统直升机的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最核心的部分,它能够产生升力和推进力,控制直升机在空中的稳定和机动性。
本节将介绍旋翼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旋翼的调整和保养。
2.3 发动机直升机的发动机提供推进力和动力给旋翼系统,是直升机飞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直升机所使用的各类发动机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重点强调发动机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2.4 操纵系统直升机的操纵系统通过传动装置将驾驶员的指令传递给旋翼系统和尾桨,从而控制直升机的运动。
本节将介绍直升机操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介绍操纵系统的操作和检查要点。
第三章:飞行操作飞行操作是直升机驾驶员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驾驶员需要掌握正确的飞行技巧和操作方法,以保证飞行的平稳和安全。
本章将介绍直升机起飞、飞行中的基本要点和特殊操作注意事项。
3.1 起飞和降落直升机起飞和降落是飞行任务的关键部分,它们对驾驶员的技巧和判断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节将介绍直升机起飞和降落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驾驶员提高起降技巧。
3.2 空中飞行在空中飞行时,驾驶员需要控制直升机的姿态和速度,同时注意飞行高度和安全距离。
本节将介绍直升机的空中操纵技巧和飞行计划,以及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处理。
3.3 特殊操作直升机在执行特殊任务时需要进行特殊操作,如飞越障碍物、低空飞行、救援任务等。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原理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是一种特殊的直升机结构,其独特的设计原理使其在飞行性能和操纵特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原理,包括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飞行特性。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采用了两个相互对称的旋翼,它们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且以相反的方向旋转。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旋翼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直升机的飞行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共轴双旋翼直升机还可以减小机身长度,提高机动性和操纵性能。
在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中,两个旋翼的叶片通常采用交叉布置,这样可以减小旋翼间的干扰,降低噪音和振动。
此外,共轴双旋翼直升机通常采用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制造,可以减小整机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在工作原理上,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两个旋翼可以分别提供升力和反扭矩,它们之间通过传动系统相互连接并同步工作。
这种设计使得直升机可以实现更高的升力和更好的操纵性能,适用于复杂的飞行任务。
在飞行特性上,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能。
其双旋翼结构可以有效地抵消旋翼的扭矩,使得直升机在起飞、飞行和着陆过程中更加稳定。
同时,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操纵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灵活的机动飞行。
总的来说,共轴双旋翼直升机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原理,在飞行性能和操纵特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飞行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直升机结构,适用于各种复杂的飞行任务。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原理和特点。
关于介绍直升机的英语作文English:A helicopter, often referred to as a chopper, is a type of aircraft that is capable of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Unlike airplanes, which rely on forward motion and wings to generate lift, helicopters have rotor blades that rotate to create lift and propulsion. This unique design allows helicopters to hover in place, fly forward, backward, and sideways, as well as perform vertical takeoffs and landings. The rotor system typically consists of main rotor blades and a tail rotor or tail rotor blades. The main rotor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lift and controls the helicopter's movement in all directions, while the tail rotor helps counteract the torque produced by the main rotor, allowing the helicopter to maintain stability and control its heading. Helicopters come in various sizes and configurations, from small single-seat models used for recreational flying to large multi-engine helicopters capable of carrying heavy loads or transporting passengers over long distances. They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ilitary operations, search and rescue missions, medical evacuations, firefighting, law enforcement,and civilian transportation. The versatility and capability of helicopters make them an essential and invaluable tool in today's modern world.中文翻译:直升机,通常被称为“直升机”,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飞和降落(VTOL)的飞行器。
回旋飞机的操作方法
回旋飞机(也称直升机)是一种飞行器,它能够在空中停留并进行上下移动、左右旋转等复杂操作。
操作回旋飞机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1. 预飞检
在操作回旋飞机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预飞检。
这包括检查飞机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燃油是否充足、电池是否充电充足等。
预飞检是确保安全起飞的重要步骤。
2. 起飞
起飞是操作回旋飞机的第一步。
在起飞前,需要确保飞机的方向指向自己,并且离自己有一定的距离。
按下起飞按钮,飞机开始升空。
操作遥控器,使飞机向上升起,保证安全高度后,开始转动飞机,慢慢增加飞行速度。
3. 前行
飞机升空后,可以操控飞机沿着指定的方向前行。
常用方式有:平稳的升空,后飞,向左或向右移动、前进、后退等。
飞机的方向由摇杆控制,而飞行高度由油门大小控制。
4. 在空中停留
回旋飞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在空中停留。
当飞机靠近目标后,可以减少油门的大小,让飞机在空中悬停。
此时,摇杆与油门的操作变得更为微妙,需要熟练的技能和经验。
5. 地面着陆
飞机降落需要找到一个空旷的空地或平坦的地面。
在遥控器的操作下,降低飞机的速度和高度,逐渐接近地面。
在机头轻微向上的情况下,使飞机与地面接触。
总的来说,操作回旋飞机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熟悉飞机的操作方法,掌握摇杆和油门的操作,在安全的环境下迅速提高技能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随时准备好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
直升机的转速范围直升机转速范围直升机是一种以旋翼产生升力并实现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它的转速范围是直升机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飞行性能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直升机转速范围的相关内容。
直升机的转速范围通常分为两部分:主旋翼转速和尾旋翼转速。
主旋翼转速是直升机飞行时主要产生升力的旋翼的转速。
根据不同型号的直升机和飞行状态的不同,主旋翼转速通常在200至500转/分钟之间变化。
在起飞和爬升阶段,需要较高的主旋翼转速以产生足够的升力。
而在巡航和下降阶段,主旋翼转速则相对较低。
主旋翼转速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直升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尾旋翼转速是用来控制直升机的方向稳定性和抵消主旋翼产生的旋转力矩的。
尾旋翼转速通常比主旋翼转速高,一般在800至1000转/分钟之间。
较高的尾旋翼转速可以有效地抵消主旋翼产生的旋转力矩,确保直升机的平稳飞行和方向控制。
直升机转速的控制是通过发动机的油门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飞行员可以根据飞行任务的需求和飞行手册的建议,调整油门来控制直升机的转速。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要时刻监控直升机的转速,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直升机的转速范围对于飞行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操控性。
飞行员需要根据不同的飞行阶段和飞行任务的需求,合理控制直升机的转速,以保证飞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总结一下,直升机的转速范围包括主旋翼转速和尾旋翼转速。
主旋翼转速通常在200至500转/分钟之间变化,而尾旋翼转速一般在800至1000转/分钟之间。
飞行员需要根据飞行任务的需求和飞行手册的建议,合理控制直升机的转速,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稳定性。
直升机的转速范围是直升机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对飞行性能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R44讲解一、制造商简介美国罗宾逊直升机公司生产的R44轻型直升机于1996年正式投入市场,因其广泛的通用性,年生产量从1996年的78架迅速增长为2000年的264架,至2001年5月,生产总量已超过1200架。
罗宾逊直升机公司以生产低价位、高标准、高性能的轻型直升机而信誉卓著。
R44雷鸟(RAVEN)四座位直升机完全具备了这些特征。
R44雷鸟(RAVEN)采用最新开发的液压助力系统为标准设备,消除了驾驶杆机械传动产生的振动现象,使驾驶更轻松、柔和。
此外,还具备其它特点,如:可调式脚舵,方便飞行员调整驾姿;尾桨弹性摇摆铰链,使R44维护更简便。
R44雷鸟(RAVEN)的机体线条优美,其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既提高了速度和效率,巡航速度可高达210公里/小时,而平均耗油量仅为56升/小时。
罗宾逊直升机在工艺设计方面一贯强调优质可靠。
根据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的统计数字,由于机身或发动机故障引起的事故,罗宾逊R22和R44型直升机比其它直升机要少得多。
R44直升机独特的设计及可靠的性能是私用、商用和通用航空的理想选择。
R44直升机可装备固定或应急快速充气浮筒-R44水上机,能在水上飞行和起降。
另外,R44直升机还可配备警用设备-R44警用机,或配备供现场电视直播的设备-R44新闻机。
二、外部尺寸及飞行性能1、R44机身长459英寸(11.475米);宽90英寸(2.25米);高129英寸(3.225米)1、最大允许空速:密度高度3000英尺以下(914.4m)以下:飞行总重量≤2200(997.9千克)磅130 KIAS(240千米/小时)飞行总重量〉2200磅 120 KIAS(222千米/小时)自转 100 KIAS(185.2千米/小时)2、最高运行高度:14000英尺(4267.2米)。
3、重量极限:最大总重量 2500磅(1134千克)最小总重量 1600磅(726千克)每个座位(加行李舱)最大重量300磅(136千克)行李最大重量 50磅(23千克)除非重量和平衡计算显示重心(CG)在极限范围之内,单独一个飞行员加上前舱行李(在装有全部舱门时的最小重量为150磅(68千克)时,需加配重。
贝尔505Bell He icopter开发的新型5座椅直升机采用先进的技术,专注于提高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
新型直升机具有卓越的性能特征,可满足多任务应用需求。
技术规格速度最大巡航速度232+公里/时125+节最大航程667+公里360+海里有效载荷680+公斤1,500+磅最大续航时间1 3.5+小时容量客舱地板面积2 2.0平方米22平方英尺行李舱容积0.5立方米18立方英尺发动机规格Tur bomeca Arrius 2R(卸载时引擎热动力参数)起飞动力376千瓦504轴马力最大连续动力341千瓦457轴马力注:1最大总量,国际标准大气,主邮箱,无备用燃油,高度为海平面。
2包括副驾驶的0.9平方米(10平方英尺)的面积。
主要特点及优势·完全集成的Garmin G1000H TM备有两个10.4”LED屏幕的驾驶舱降低了驾驶员的工作量·TIS(交通信息系统)、HTAWS(直升机地形避让警告系统)、移动地图、“空中路径”和Garmin’s HSVT(直升机视景合成技术TM)等可选套件都增强了飞行状态感知程度·全新设计配有朝前座椅的客舱·完全展平的地板可提供最大的配置灵活性·宽大的客舱门方便上下乘客和货物·出色的能见度最大限度提高了机组人员的状态感知能力·配备双通道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结构(FADEC)的Turbomeca Arrius 2R发动机·噪音低于ICAO Stage 3 噪音限值·机油出色的自动旋转功能的高惯性旋翼系统·速度、航程和有效载荷的完美组合,可提供同类最佳的性能·定价欲与短程轻型单发系列的主流产品一较高下世界一流的客户支持与服务每一架Bell直升机的背后都有我们屡获殊荣的全天候客户支持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Bell Helicopter的强大的全球服务网络堪称业界第一。
在每一块大陆、每一个地区,我们为每一架飞机提供专业的技术、零部件和服务,确保满足您的任务要求。
反潜直升机工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反潜直升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进行反潜作战任务的直升机。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潜望镜探测、声纳探测、鱼雷武器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反潜直升机的工作原理。
一、潜望镜探测潜望镜是反潜直升机上的一种主要传感器,用于在海面上搜索和侦察潜艇。
通过潜望镜的光学设备,飞行员可以在海面上搜索目标,并实时传输目标信息到控制中心。
潜望镜探测系统可以帮助反潜直升机发现潜艇的存在,为后续的对潜作战提供重要情报。
二、声纳探测除了潜望镜外,声纳是反潜直升机上另一个重要的探测设备。
通过声纳系统,反潜直升机可以在水下搜索、跟踪和定位潜艇。
声纳系统能够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来探测、识别和跟踪潜艇目标,并通过声呐系统将相关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
声纳探测系统在反潜作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反潜作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三、鱼雷武器系统一般来说,反潜直升机都会搭载鱼雷武器系统,用于对潜艇进行攻击。
鱼雷是一种特殊的水下武器,可以通过声纳系统锁定潜艇目标后进行发射,通过水下鱼雷的攻击,有效地打击潜艇目标。
反潜直升机配备的鱼雷武器系统在携带、发射和控制上都需要具备高度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海上作战中的有效性。
四、飞行控制系统除了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外,反潜直升机还需要具备高度可靠的飞行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直升机在执行反潜作战任务时有稳定的飞行性能和精准的操控能力,以适应复杂的海上作战环境。
飞行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防御敌方反潜力量的能力,确保反潜直升机在执行任务时不易受到敌方攻击。
总结反潜直升机通过携带潜望镜探测系统、声纳探测系统、鱼雷武器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等多种设备和技术,完成对潜艇的搜索、侦察、定位和攻击任务。
这些系统的协同作战,使得反潜直升机能够在海上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海上舰队的安全。
以上是关于反潜直升机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直升机原理详解真实完整版
一、直升机原理介绍
直升机是一种小型、低速、低高度的飞行器,主要用于旅游、救援、军事等用途。
它具有悬停、前进、垂直起降、降落和精确的位置控制等优势,因此,它被称为“空中汽车”。
它的原理是利用翼子柱、涡轮、螺旋桨和马达等部件的协作,使直升机具有上升、降落、悬停和前行等能力。
二、翼子柱工作原理
翼子柱是直升机的支架,它的几何形状类似于梯形,两端以螺旋桨为基础,其上垂直地支撑着悬置翼系统,它能够改变翼系统的外形和重力平衡,以控制直升机的上升、旋转、转弯等飞行动态,是控制直升机合理飞行的主要构成部件。
三、涡轮和螺旋桨工作原理
涡轮是直升机的动力部件,它可以减少翼子柱的前进阻力,并使直升机获得足够的推力,使其可以在较低的高度和较短的距离内完成降落和起飞的任务。
螺旋桨是直升机的飞行控制部件,它可以控制翼子柱的角度,从而改变翼系统的外形,实现升降和转弯操作,它可以加快或减慢直升机的速度,而涡轮则可以增加推力,这样直升机才能垂直起降,也可以改变方向和高度。
四、马达的工作原理
马达是直升机的动力源,它可以从地面供电而获得动力。
四轴飞行器介绍四轴飞行器(四旋翼飞行器)也称为四旋翼直升机,是一种有4个螺旋桨且螺旋桨呈十字形交叉的飞行器。
四轴飞行器结构:四旋翼平台呈十字形交叉,有四个独立电机驱动螺旋桨组成。
当飞行器工作时,平台中心对角的螺旋桨转向相同,相邻的螺旋桨转向相反同时增加减少四个螺旋桨的速度,飞行器就垂直上下运动;相反的改变中心对角的螺旋桨速度,可以产生滚动、俯仰等运动。
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飞行控制系统和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通过IMU惯性测量单位(由陀螺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组成)检测飞行姿态,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遥控器通信。
4个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通过I²C总线与飞行控制器通信,通过改变4个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来改变飞行姿态。
四轴飞行器作为一种飞行稳定、能任意角度灵活移动的飞行器,在没有外力并且重量分布平均时,四个螺旋桨以同样的转速转动,当螺旋桨向上的拉力大于整机的重量时,四轴飞行器就会向上升;在拉力与重量相等时,四轴飞行器就可以在空中悬停;在四轴的前方受到向下的外力时,前方马达加快转速,以抵消外力的影响从而保持水平,同样其他几个方向受到外力时四轴也可以通过这种动作保持水平.当需要控制四轴向前飞时,前方的马达减速,而后方的马达加速,这样四轴就会向前倾斜,也相应地向前飞行.同理,其他的飞行姿态也可实现。
四轴飞行器是微型飞行器的其中一种,也是一种智能机器人。
是最初是由航空模型爱好者自制成功,后来很多自动化厂商发现它可以用于多种用途而积极参于研制。
它利用有四个旋翼作为飞行引擎来进行空中飞行,它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适合携带和使用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一样能够携带一定的任务载荷,具备自主导航飞行能力。
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飞行任务。
瑞伯达四轴飞行器。
RBD坚持创新, 以技术和产品为核心,通过完美的产品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行体验。
直升机的作用直升机是一种飞行器,它可以垂直起降和悬停在空中。
是一种多用途的飞行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介绍直升机的作用。
首先,直升机在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在战场上提供空中支援,运送士兵和装备,侦查敌情,执行突袭任务等。
直升机具有灵活性高、机动性好的特点,可以快速改变飞行路径和高度,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
因此,在现代战争中,直升机成为了军队重要的战斗力量之一。
其次,直升机在消防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直升机具有悬停功能,可以在火灾现场进行救援和灭火工作,无需依赖陆地道路交通。
直升机还可以迅速将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送往受灾地区,提高救援效率。
此外,在山区、海岛等地形复杂的地方,直升机也可以用于营救被困人员和执行医疗救援任务。
再次,直升机在科学研究和勘探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利用直升机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测量和物种调查,研究地球环境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此外,直升机还可以用于搭载科学仪器进行气象探测、地质勘探、海洋观测等工作,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直升机在交通运输、能源建设、农业灌溉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交通运输方面,直升机可以用于远程物资运输、医疗救援、旅游观光等。
在能源建设方面,直升机可以安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通讯设备等。
在农业灌溉方面,直升机可以进行农田喷洒、播种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直升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飞行器,在军事、消防救援、科研勘探、交通运输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飞行工具,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提高工作效率,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直升机在现代社会被广泛应用,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图解直升机的操纵特点
直升机的操纵特点直升机不同于固定翼飞机,一般都没有在飞行中供操纵的专用活动舵面。
这是由于在小速度飞行或悬停中,其作用也很小,因为只有当气流速度很大时舵面或副翼才会产生足够的空气动力。
单旋翼带尾桨的直升机主要靠旋翼和尾桨进行操纵,而双旋翼直升机靠两副旋翼来操纵。
由此可见,旋翼还起着飞机的舱面和副翼的作用。
为了说明直升机操纵特点,先介绍直升机驾驶舱内的操纵机构。
直升机驾驶员座舱操纵机构及配置直升机驾驶员座舱主要的操纵机构是:驾驶杆(又称周期变距杆)、脚蹬、油门总距杆。
此外还有油门调节环、直升机配平调整片开关及其他手柄(如下图所示)。
图片:
旋翼旋转时,每片桨叶上的作用力如下图所示:升力 Y叶,重力G叶,挥舞惯性力J和离心力J离心力。
图片:
尾桨的操纵
层桨的构造同旋翼相似,不过比旋翼要简单得多。
尾桨的每一桨叶和旋翼桨叶一样,其旋转铀转动。
由于尾桨转速很高,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
图片:
尾桨操纵没有自动倾斜器,也不存在周期变距问题。
靠蹬脚蹬改变尾桨的总距来操纵尾桨。
当驾驶员蹬脚蹬后,齿轮通过传动链条带动蜗杆螺帽转动,蜗杆螺帽沿旋转轴推动滑动操纵杆滑动(见上图),杆用轴承固定在三爪传动臂上,另一端则用槽与支座相连,以防止滑动操纵杆转动。
三爪传动臂随同尾桨叶转动,通过三个拉杆使三片桨叶绕自身纵轴同时转动,此时,根据脚蹬蹬出方向和动作量大小,来增大或减小尾桨桨距。
直升机操纵图解
图片:
直升机自动倾斜器介绍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动倾斜器是直升机操纵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旋翼的总距及周期变距操纵都要通过它来实现。
图片:
ca操作杆
图片:
在图中(1)是周期变距操纵杆,操纵它,通过助力器(3)可使下旋转转盘(2)倾斜,从而带动整个旋翼倾斜,(5)是总距操纵杆,操纵它可使旋转转盘上下移动,并通过摇臂改变旋翼桨叶的桨距,从而达到改变旋翼升力大小的目的;(6)是脚蹬,操纵它可改变尾桨桨叶的桨距,从而改变尾桨拉力的大小。
图片:
倾斜盘工作示意图
图片:
!
倾斜盘与变矩杆示意图
图片:
在旋翼不倾斜时,即旋翼桨盘(旋翼桨叶旋转形成的空间形状)竖直向上,此时旋翼升力与直升机重力同时作用在铅垂线上,只要操纵总距操纵杆,使旋翼升力大于直升机重量,直升机就会垂直上升(见下图A);反之则垂直下降;当升力与重量相等时,直升机便可悬在空中。
若前推周期变距杆,旋翼桨盘就会前倾,其升力的水平分力就会驱动直升机向前飞行(见下图B);同理,向后拉杆,直升机就会作倒退飞行(见下图C);向左或向右压杆,直升机则会向左或向右侧飞(见下图D)。
蹬脚蹬改变尾桨拉力的大小,便可使直升机绕立轴运动,从而实现航向操纵(见下图E)。
图片:
自动倾斜器是直升机操纵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旋翼的总距及周期变距操纵都要通过它来实现。
下图所示为“云雀” III直升机的自动倾斜器。
旋翼系统中,桨叶是提供升力的重要部件,对桨叶设计除去气动力方面的要求之外,还有动力学和疲劳方面的要求。
例如所设计的桨叶的固有频率不与气动激振力发生共振,桨叶挥舞、摆振基频满足操纵稳定性和“地面共振”等要求;桨叶承力结构能有高的疲劳性能或采用破损安全设计等等。
旋翼桨叶的发展是建立在材料、工艺和旋翼理论基础上的。
依据桨叶发展的先后顺序,它有混合式桨叶、金属桨叶和复合材料桨叶三种形式。
由于混合式桨叶在50年代后期逐渐被新式桨叶所代替,目前只在重型直升机米—6、米—26上使用。
金属桨叶金属桨叶是由挤压的D型铝合金大梁和胶接在后缘上的后段件组成。
后段件外面包有金属蒙皮,中间垫有泡沫塑料或蜂窝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种桨叶比混合式桨叶气动效率高,刚度好,同时加工比较简单,疲劳寿命较高。
因此在50年代后期,金属桨叶逐渐替代了混合式桨叶。
图片:
到了70年代初,随着复合材料的普遍使用,旋翼桨叶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使用复合材料桨叶。
合材料桨叶如下图所示为“海脉”直升机的复合材料桨叶结构,主要承力件“C”形大梁主要承受离心力并提供了大部分挥舞弯曲刚度,它是由抗拉及弯曲方面比刚度和比强度较高的零度单向玻璃纤维预浸带构成。
在翼型前部和后部各布置了一个“Z”形梁。
前后“Z”形梁与蒙皮胶接在一起,使桨叶剖面形成多闭室结构;另外,桨叶蒙皮全部采用了与展向呈 +-45度的碳纤维布铺成,显然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桨叶的扭转刚度。
桨叶采用泡沫塑料作为内部支承件,前缘包有不锈钢片防止磨蚀。
复合材料桨叶根部连接方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为了不切断玻璃纤维,一般方式是使纤维缠绕在金属件上。
如下图所示的“海脉”直升机桨叶,把纤维直接缠绕在金属衬套上,使桨根结构干净光滑,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
它不仅提高了疲劳强度,也大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图片:
汉威
离线
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级传动装置
传动轴
发动机与主减速器之间,主减速器和中、尾减速器之间以及和附件之间均需有传动轴和联轴节将其相
联,以传递功率。
传动轴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主轴、中间轴和尾轴等(见下图)。
图片:
别
:
三
级
士
官
显
示
用
户
信
息
一般轴的负荷大,使用条件复杂,对其平衡振动特性及轴的可靠性要求高。
直升机在飞行中传动轴的任何破坏,轻则迫使飞行任务中断,重则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现代直升机的传动轴,在研制时要求进行长期的台架试验、疲劳试验以及飞行验证试验,以获得有关寿命、可靠性等综合使用数据。
联轴节
联轴节是传动轴与铀之间的联接装置,要求联轴节以最小的功率损失可靠地传递扭矩并实现传动轴间的角位移和线位移补偿。
现代直升机上传动轴的联轴节,为了减小振动、易于实现补偿,大多数采用柔性结构。
联轴节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4种(如下图所示):
图片:
直升机特有的操纵系统操纵系统, 直升机 1. 总距操纵杆(collective(pitch) controller,colle ctive(pitch)lever) 简称总距杆。
用来控制旋翼桨叶总距变化的座舱操纵杆。
总距操纵杆一般布置在驾驶员座位的左侧,绕支座轴线上、下转动。
驾驶员左手上提杆时,使自动倾斜器上升而增大旋翼桨叶总距(即各片桨叶桨距同时增大相同的角度)使旋翼拉力增大,反之拉力减小,由此来控制直升机的升降运动。
这是直升机特有的一种操纵机构。
通常在总距操纵杆的手柄上设置旋转式油门操纵机构,用来调节发动机油门的大小,以便使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旋翼桨叶总距变化后的旋翼需用功率相适应。
因此,又称其为总距油门杆。
随着电传、光传操纵技术的发展,座舱操纵机构也在向新型侧杆操纵方式发展,总距操纵杆将有可能与周期变距操纵杆合并成一个很简单的侧置操纵杆。
2. 周期变距操纵杆(cyclic(pit
ch)controller,cyclic(pitch)lever) 简称驾驶杆。
与固定翼飞机的驾驶杆相似,通过操纵线系与自动倾斜器相连接的直升机驾驶杆。
一般位于驾驶员座椅的中央前方。
驾驶员前、后(或左、右)操纵周期变距操纵杆,使倾斜盘相应的前、后(或左、右)倾斜,从而使桨叶的桨距作每转一次的周期改变,造成旋翼拉力矢量按相应的方向倾斜,达到控制直升机的前、后(或左、右)和俯仰(或横滚)运动。
周期变距操纵杆在结构上必须保证纵向、横向操纵的独立性。
在周期变距操纵杆上,还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装设各种开关、按钮和把手。
随着电传、光传操纵技术的发展,座舱操纵机构也在向新型侧杆操纵方式发展,即手操纵杆从驾驶员座位的中央前方移至座位的右侧,并有可能与总距操纵杆和脚蹬合而为一。
其可能的形式有:四轴型(俯仰、滚转、航向和升降四种操纵合而为一);3(俯仰、滚转和升降)+1 (航向)脚蹬型;3 (俯仰、滚转和航向)+1(升降)总距型;2(俯仰和滚转)+1(升降)总距+1(航向)脚蹬型四种。
3. 自动倾斜器(swash plate) 又称倾斜盘。
把直升机总距杆和周期变距杆的操纵位移,分别转换成旋翼桨叶的总距操纵和周期变距操纵的主要操纵机构。
它是直升机操纵系统特有的复杂而重要的构件。
自动倾斜器发明于1911年,由于其出现使直升机的复杂操纵得以实现,现已在所有直升机上应用。
其构造形式虽有多种,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一般由与操纵线系相连的不旋转件和与桨叶变距拉杆相连的旋转件组成。
不旋转件通过径向止推轴承与旋转件相连。
由操纵线系输入的操纵量,经过不旋转件转换成旋转件的上下移动和倾斜运动,再由旋转件通过与桨叶变距摇臂相连的桨叶变距拉杆去改变桨叶桨距,使旋翼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改变,从而实现直升机的飞行操纵。
倾斜盘旋转件的转动由与旋翼桨毂相连的扭力臂带动。
倾斜盘在结构上要保证纵向、横向和总距操纵的独立性。
自动倾斜器常见的构造形式有两种:(1)环式自动倾斜器;(2)蜘蛛式自动倾斜器。
前者使用最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