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

生态型景观河道断面形式示意罗华

滨水地区(包括滨河、滨湖、滨江及滨海)是保护生态资源的重点区域,一度衰败的城市滨水地区的重建和开发活动在全球呈现加速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滨水地区开发是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在园林设计中,滨河地带是最常见的设计区域,设计难度较大的是季节性河流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很少,甚至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这类河流通常流经高温干旱的区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发的洪峰却很大。其特点是:流程短比降大,基础流量小,洪水期短、量大、流急、泥沙含量高。枯水期河道干涸、洪水期灾害易发。现时因人类对河流的过度引水、截流会使常年河流变成季节性河流。

如果将河道设计成普通的形式【见图一】,则在一年当中,河道水岸交界的高差处裸露范围大,景观单一,如果为了防止冲刷,采用硬质驳岸,则绿化条件及生态效果更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河道重建改善河道生态功能,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沿河岸、水边大量栽种植物,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乔木、灌木、地被及湿地和水生植物,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见图二】。将原本较窄的河道红线放宽,设置主河道、次河道、及泄洪通道等不同区域,用高程适当的台地将三种不同形式的河道隔开,每隔一定距离,在横断面上,将三条河道沟通【见图三】,并设置滚水坝,使各条河道存有一定水量,滋养各台地上生长繁育的物种。丰水季节水位上涨,下层台地短暂被淹,这里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交替控制,由于干湿交替导致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的交替和不同性质微生物群落的周

期性交替,加快了有机质的降解和腐质化过程,具有拦截和过滤污染物净化水体的功能,同时是部分鱼类繁育的场所。但这一区域只能生长同时适应陆生、湿生和水生生境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低【见图四】。通过这种生态型的河道设计,将水域和陆地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有机地衔接起来,这里生存着水域里的贝类、鱼类和昆虫等,也生存着陆

地的鸟类、昆虫类、哺乳类、爬虫类以及在水域和陆地都能生存的两栖动物,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由于次河道及泄洪通道【见图五】常年处于静水域或干湿交替状态和主河道动水域的水边植物形态不同,构成不同的景观。在滨河路、泄洪区与台地之间,可用架空步道横向联系,方便游人在旱季观赏不同区域的景观【见图六】。

这种利用植物进行护岸,台地增强生态效应的设计,还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注重突出河道的天然自我净化作用。不要裁弯取直,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弯则弯,通过跌落,营造河流的水位落差以及急流、缓流等,形成天然净化能力。将整个河道设计成有起有伏、有隐有显、有坑有洼、有缓有急,产生多种形式的天然瀑汽,使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得到净化。

2、注重保持和营造河道的天然状态。改变过去用混凝土、块石衬砌的做法,岸边及河底用生态材料进行保护,冲刷较严重的地带,采用拋石、木桩护岸等方法。让河底透气,促进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种植根系发达的植被,加固河堤,有效抵御汛期洪水的冲刷。

3、注重发挥水生动植物的天然净化作用。通过在河中种植芦苇、香蒲、水草等适宜当地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同时注意保护天然形成的植被,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还可以放养水生动物,恢复河道动植物的多样性,再造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

河道景观湖治理技术

一、湖泊河道治理解决方案 湖泊河道污染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成的,污染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世界各国均把污水截流、废水达标排放和控制排污总量作为湖泊河道整治的首要措施。然而,由于难以根除的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即使在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河道污染及其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各地在河道治理中,把污染源治理和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作为河道修复的重要目标。纵观国内外湖泊河道治理现状,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引人关注: 1.引流冲污和综合调水。引流冲污实质上是对水体污染物和浮游藻类的稀释扩散,就局部而言常被视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相对简单、易行和代价较低的办法。如杭州西湖自钱塘江引水后对延缓水体富营养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出发,这种办法实为污染转移,有以邻为壑之嫌;综合调水不同于引流冲污,主要解决水资源的再分配,利用一定的水利设施合理调活河网水系,达到“以动制静、以清稀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对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2.曝气复氧。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 3.底泥疏浚。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清淤疏浚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疏浚技术通常是决定疏浚效果好坏的关键。从最早的人工挖泥到现在的精确水下吸泥,疏浚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疏浚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但作为水质治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于克服的问题,如一定程度上引起上覆水污染物浓度增加,疏浚后淤泥以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量高而难以处理等等。 4.化学絮凝处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

景观河道施工方案

第一章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 建设地点:**市**区**河 建设单位:**市**区**河生态治理公司设计单位:杭州浙大 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全长1500m。 我标段施工范围:马道工程、亲水平台工程、码头工程、部 分土方及绿化工程。 1.1.2施工条件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施工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 点和水源点引出。 施工用电采用电杆由电源点架设到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用 镀锌管由水源点埋地接到施工现场。 1.1.3工程特点 (1)施工环境:施工场地比较复杂,场地交通比较方便,施工 要注意各工序衔接合理,并积极与其他有关单位及甲方、监 理协调关系。 (2)工期:2006年2月25日—2006年4月25日,为了更快 地完成本程,我公司本着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 术,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圆满完成此工程。

(3)搞好当地群众关系,确保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安全文明生产,不干扰施工,现场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仍是本工程的关键。 (4)道路沿线可能有各种隐蔽管道,施工时应注意管线的保护工作,并注意各种管线的安全。 (5)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较短,必须制定有力的工期保证措施,以确保在要求工期内优质完工。 1.1.4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I标段)招标件; (2) 杭州浙大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文件; (3) 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4) 我公司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5) 我公司对施工各工种工序有关规定及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手册; (6)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有关资料; (7) 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情况。 1.2施工部署 1.2.1施工组织准备 本标段工程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则,依托我单位管理力量和后勤人员为本项目服务,并抽调技术骨干组成“高效、精干” 的项目部,项目部下

河道驳岸施工方案

上虞区美丽乡村升级版章镇至岭南线建设 (平山村) 河 道 驳 岸 施 工 方 案

浙江亿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施工前期准备 (2) 第三章施工方案 (5) 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9)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11)

第六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3) 第七章文明施工措施及环境保护 (14) 第八章加强成品保护措施 (16) 第九章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上虞区美丽乡村升级版章镇至岭南线建设(平山村) 建设单位:上虞区岭南乡人民政府 施工单位:浙江亿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绍兴中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名称为上虞区美丽乡村升级版章镇-岭南线建设(平山村)改造工程。设计在尊重现状的前提下,以乡土村料为主,对各个村的建筑外立面、道路、河道、桥梁、栏杆、休闲设施、绿化进行提升改造设计,打造上虞虞南片区的美丽乡村示范工程。整体设计风格以原汁原味的虞南乡村景观为特色,体现自然、乡野的景观效果。本项目为该工程的景观改造分项,设计内容主要为:外立面改造、植物提升、道路拓宽改造、驳岸整治等。 二、编制依据: 1、参照设计总说明和施工图内的项目内容。 2、参照部颁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预算定额及通用定型图。

3、根据工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4、结合公司现有机械设备、施工管理经验、技术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素质条件。 三、工程技术质量要求: 1、驳岸施工按照《堤防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 2、参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砌体等有关章节。 3、施工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按部标《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四、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做好材料采集的选点、定购、运输工具及施工机械进场的组织准备工程。 2、用全站仪复测定线,用S3水准仪复测基准点高程,认真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3、搞好临时设施、施工便道(包括进退场路线、场内运输路线)。 4、搞好贯穿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试验等仪器配备工作。 5、工程施工临时用电集中安装配电箱,架设电力线路,认真做好工程用电和安全用电保障措施。 6、工程用水主要利用自来水。

河道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管理项目及施工部署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特点 一、工程基本情况 商丘市包河二期绿化景观带工程(BT模式)项目,全长6km,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I标段长约4km。施工内容包括苗木的栽植、园路、景观小品、绿化灌溉、土方建筑等工程项目。 二、工程特点 1、本标段处于居民区,施工环境、场地比较复杂,场地交通压力比较大,施工管理难度大,施工要注意各工序衔接合理,并积极与其他有关单位及甲方、监理协调关系。 2、工期长,招标工期420日历天,计划工期400日历天,历时一年多,季节性跨度大,绿化工作不可避免的会在不利季节进行种植养护。 3、工程量大,全长约4公里长的标段内,包含土方、给排水、绿化种植、园林道路景观、园林主体建筑等工程项目。 4、工程量大从而决定了工序多、交叉施工等特点。 三、工程的难点重点及保证措施 1、土方工程 本标段全长约4公里,而绿化微地形的改造是在原始地坪以上堆筑土方,大部分土方需外购,因此土方量较大,且施工场地狭窄,全段位于居民区,这些也给土方的开挖运输带来难度。 2、土方工程保证措施 在进行土方工程之前,进行各施工区土方需求量及土方平衡调配计算。通过进行土方工程的计算可以明确地了解绿地内各部分的填、挖情况、动土量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土方的运输路线及分块堆置,

正确掌握临时堆放各分块的土方用量,减少二次调运。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程序,做到土方的有序流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缩短工期,节约投资。 土方施工中注意排水畅通,整个施工区域必须合理安排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系统。结合总体排水系统,应在各种便道的两侧,土丘的坡脚等处,布置明沟和集水井,并用潜水泵和泥浆泵,将水排放至总体排水系统内,现场不能有明显积水现象。 3、园路及广场的铺装工程 本工程休憩广场面积大,园路多且长,设计基本为花岗岩块料的铺装,致使铺装工程量大。 4、铺装工程保证措施 施工前认真计算铺装工程量,依据进度计划及施工现场情况科学安排材料的进场及堆放,减少材料的堆放、场地占用和二次搬运,从而科学经济,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工程。 5、交叉施工及保证措施 由于本工程任务量大,作业面多,工序多,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多,施工场地狭窄受限制较大,从而平面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多。施工前认真计算合理规划,做到多而不乱,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有序施工,施工中随时根据施工进度及场地的变化对方案进行调整,做到有准备有预案,为工程安全有序施工提供保障。 6、大株苗木的种植及养护 工程的难点在于特大乔木的前期假植、选苗、吊运、种植以及后期特大乔木及其他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 7、苗木种植及养护保证措施 对工程的施工部署、施工程序、劳动力的合理安排、技术力量的调配、施工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必须做好现场周

生态景观河道如何建设

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为了较少这些问题的再发生以及污染更广,很多地区开始对景观河道进行生态建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策略一:岸线形态修复 对城市人工河道形态的修复方法主要有: (1)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拆除废旧拦河坝,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鱼道。 (2)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建深潭——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 (3)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的多样性断面形态,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空间。 (4)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在河道治导线的选择上,应考虑重要栖息地、有大型深潭的弯道、河畔林的保护及濒临灭绝物种的移植等; 滩地高程的确定,应考虑其灌水频率及水深; 河床坡降的选择,要考虑其对河流冲淤的影响; 河道渠化治理应根据河势,因势利导规划

治导线,尽可能保留天然河道自然弯曲的轮廓,不宜盲目裁弯取直。 策略二:河床断面修复 城市河流中局部河段河床的硬化覆盖可如下处理: (1)拆除以前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设置鱼巢。或者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2)部分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扩宽河道宽度。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过流频率较低,裸露时间长,可以种草或栽植低矮乔木,洪水时期作为临时行洪通道。 (3)慎重考虑河道覆盖与侵占河道。覆盖后的河道作为建筑用地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缺乏科学论证的覆盖往往导致过洪断面的立体侵占问题。 策略三: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水质修复与净化应分类区别,方法有: (1)人工增氧技术; (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 (3)光电反应技术; (4)生物膜净化技术; (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河道清淤方案

河道清淤方案 2.5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见图表2-1) 2.5.1清淤施工方法 本项工程主要包括路基清表、挖运弃土方、拆除旧有的构造物、挖除树根等。 首先抽水、清淤泥。抽水的潜水泵型号和数量可根据围堰内的水量的多少来决定。在施工准备期间要充分的准备所需的水泵及相关的设备等。淤泥全部清除至原状土,将淤泥集中,采用装载机配合运土车将淤泥全部外运,挖泥深度根据现场实际确定,但必须保证将淤泥清走,露出原状土层。 2.5.1.1、进行各河塘抽水工作,由于水域范围内抽水工程量大,需要合理组织,避免出现河水倒流泡坏换填河塘的情况。 2.5.1.2、河塘在抽水后按照施工组织顺序对河塘进行清淤,淤泥现场外运到指定地方,防止污染环境。清淤时根据淤泥厚度用挖掘机清除淤泥和边清淤边换填的挤於施工。清淤时采用两台挖掘机对位站立进行挖除淤泥,两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时,互相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臂架相互碰撞。 2.5.1.3、每处河塘均需由项目部测量人员测量其清淤前、后标高,并绘制相对应的平面图和断面图,由监理复核,必要时由业主指定的测量中心派专人进行复测。其中,河塘平面图需标明几何尺寸及其与路基的相对位置;河塘断面图要测出各测点清淤前后的高程,绘制出河塘清淤断面图,并利用河塘清淤数量计算表计算出该塘的清淤量,

由监理签认后作为质保资料及设计变更的依据。 2.5.1.4、清淤时,原则上不得超过设计深度,如果清至设计深度后存在不良土质,必须由现场监理、设计代表会同业主代表通过现场观察及试验作出判别,确属淤泥的再往下清。 2.5.2、淤泥堆放问题: 2.5.2.1、流塑性较大的淤泥,挖出后及时清运至施工区域以外堆放,晒干后,集中运至弃土场。 2.5.2.2、流塑性较小的淤泥,由自卸车直接运至弃土场。 2.5.2.3、对集中的淤泥质等不可利用土方进行弃置处理,由现场监理进行签证。 2.5.2.4、对流塑性较大淤泥,挖装、拖运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免污染行车路线。 2.5.3、清淤必须彻底,清淤后对塘底进行晾晒。

生态景观河道

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 河道整治工程的一般要求是通过筑堤、固岸、清淤、建坝等手段,实现河道行洪除涝之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的推进,人们对河道的整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通过整治,不仅要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善河道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在城市河段的河道治理中,以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安全、亲水、和谐、水清、岸绿、一坝一景”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从2005 年开始,通过对城市防洪干渠大庆路至黄河入河口段河道生态景观工程的建设,恢复、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大大提升了沿河岸带市区的综合功能和品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整治前的河道环境状况 1、河堤均为土堤,部分河段无固定堤防,河道防洪标准不足20 年一遇,存在安全隐 患。 2、无序的采砂和垃圾倾倒,不仅严重挤占沟道,而且成为市容环境“脏、乱、差”的死角,加速了河道生态环境恶化。 3、河道常年干涸,仅在汛期有少量来水汇入黄河,无清洁水源补给,基本无稀释自净能力。 4、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没有生物生存环境,基本丧失了改善局部气候的功能。 三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措施 河道整治的目标 (1)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改善亲水和人居环境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河道的功能也从传统保证防洪安全的单一功能转化为“保证安全、修复生态、传承文化、营造景观”等综合功能,河流已成为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发展经济、塑造城市凝聚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和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特色和改变城市环境,将自然景观引入市区,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卡布其沟沿岸的整体环境形象要做到:“水露出来,路连起来,地绿起来,灯亮起来,景美起来”,建成环境优美的公众开放假日休闲胜地。 (2)为整体环境改善提供水源保证 水是生态景观河道的基础,在季节性河道建坝蓄水、增加水体容量和湿地面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未来的海勃湾区城市水系规划建设,卡布其沟的建设不仅为全面的水系规划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建坝蓄水形成两个供水前池,为迎宾路、岗德尔山、东山截洪沟、摩尔沟的生

驳岸施工方案[1]

驳岸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 驳岸段位于青龙桥以东,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全长计300 米。 二.编制依据 1、市政工程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 2、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说明; 3、经我公司踏勘的现场及我公司的施工实力; 4、常州市建委及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及文件; 三.施工顺序及方法 其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样—土方开挖—基础施工—驳岸施工—回填滤料土方 1、测量放样:人员及机械进场后,首先按设计图纸进行总体上的放样,并用石灰线放出驳岸的土方开挖样线,并按施工规范引测水准测量点,沿线每50-100 米即设一临时水准点。 2、对驳岸沿线的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并留出30CM 的保护层,在施工底板前采用人工突击开挖。基坑边坡一般采用1:0.67,并在管道基础外放出每边50CM 以上的工作面,工作面外侧处设排水沟及集水坑,以保证基槽不受水浸泡。对于土质差的地段,考虑到易塌方,一方面加大坡比,另外还可采用挡土板进行支撑,以策安全。由于部分驳岸位于河道中,故需在驳岸外侧筑围堰,拟采用圆木桩围堰,即采用挖机开挖土方时,尽时将土向河中甩,在离驳岸外边线0.5 米外开始进行筑堰,堰边坡采用1:1.5,顶高高出现河水位80CM ,顶 宽150CM 以上,在机械开挖基坑土方结束后,再用人工对堰边坡及堰顶进行修正,以保证其坡度及不漏水。在土质较差的地段,还需在堰两侧打圆木桩,以防止土方过分向河中坍塌,影响航道或危及堰体安全。筑堰后多余的土方采用汽车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存放,以便回填时利用。由于开挖土方后,基面底于地下水面以下,同时,基坑近河,估计开挖后会有较多渗水;另外还有施工产生的施工水及雨水,也需抽出基坑外,故在施工时,在基底开挖排水垅沟及集水坑,采用五台2.8KW 的浅水型潜水泵作为基坑排水之需。

5、河道断面设计

5、河道断面设计

目录 1、综合说明 (3) 1.1天府镇概况 (3) 1.2天府镇场镇河堤现状 (3) 1.3水文气象 (6) 1.3 水文气象 (6) 1.3.1 气象 (6) 1.4工程地质 (7) 1.3.1地形地貌 (7) 1.3.2地质构造及地震 (7) 1.3.3地层岩性 (8) 1.3.4水文地质条件 (9) 1.5河道断面设计 (10) 1.6河道整治建筑物设计 (10) 2、编制依据 (10) 2.1技术依据 (10) 3.4洪水 (11) 3.4.1洪水特性 (11) 3.4.3设计洪水 (11) 4工程地质 (13) 4.1整治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13) 4.2工程主要地址问题 (14)

5、河道断面设计 (14) 5.1河道现状 (14) 5.2河道断面设计 (15) 6.河道整治建筑物设计 (16) 6.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6) 6.2工程设计 (16) 6.2.1堤身设计 (16) 6.2.2附属设计 (16) 7施工组织设计 (17) 7.1工程业主 (17) 7.2工程材料 (17) 7.3施工顺序 (17) 8投资概算 (18) 8.1编制原则和依据 (18) 8.2 工程总投资 (19) 附:1、天府镇石佛村刘家沟河堤整治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天府镇石佛村刘家沟河堤整治工程工程概算表。

天府镇石佛村刘家沟河堤整治工程

1、综合说明 1.1天府镇概况 天府镇位居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脉观音峡背斜中上部份。海拔高度在175米至830米之间。耕地集中在175米至800米地带。山脉为北东—南西走向,南端被嘉陵江切断,海拔低至175米,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天府镇粮食作物大春以玉米、稻谷、红苕为主;小春以小麦、胡豆为主。多经作物以蔬菜、水果、蚕桑、茶叶为主。镇域的煤矿资源比较丰富,是华莹山煤田的组成部分。辖区内的煤炭开采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煤炭生产仍是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天府镇的支柱企业。辖区内除有大型国有企业天府矿务局外,乡镇企业的小煤矿也有较快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重庆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迅猛发展。 1.2天府镇场镇河堤现状 根据我公司设计人员与天府镇人民政府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河道整治工程位于石佛村杨家沟社。流域形状呈长条形,全流域面积约22km2,主河道长6km,河道平均比降26‰。刘家沟工程河段由于常年淤积,加上河道多处出现垮塌,一到汛期,洪水便会淹没河道周围农田。为了提高该河段的防洪标准,治理水污染,保护国家和生命财产安全,受项目业主的委托,重庆龙禹水利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该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河堤现状如下图)

水利局河道绿化设计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水利局河道绿化设计方案

水利局河道绿化设计方案 一绿化标准 汶河绿化标准:一是河堤绿化。河岸砌堤后,堤上栽植2—4行垂柳,间植紫薇、紫叶李、棉槐等花卉灌木,做到乔、灌、花结合;二是河堤外林带绿化。林带宽要求50米以上,个别地段进行园林绿化。 ××河、圣井河等重要支流绿化标准:河堤(包括堤坡和堤顶)按照每侧2行以上的标准进行绿化,3行以下的应当密植;河堤内根据水的流向及流量,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有利于行洪的栽植模式发展片林;河堤外按照每侧5行以上的标准进行绿化。主要栽植毛白杨、速生杨、柳树。 二、规划任务 根据全市河道绿化方案的总体要求,按照突出生态,兼顾景观,乔、灌、花结合的原则,全镇15公里以上的河道两条及支流一条,全长37.8公里,全部进行绿化,需要栽植各类苗18万株。具体任务:(一)汶河河道 东起东泉河,西至贺小庄,全长15.6公里。沿岸林带断档及需要补植部位,涉及西泉河(1300米,折150亩),大庄(2400米,折180亩),马小庄(6.5米,折50亩),贺小庄(900米,折50亩)四个村,绿化面积430亩,需栽植苗木8万株。 (二)汶河支流 ××河:南起雁翎关,北至西××入河口。涉及任家庄、西凤阳、 第 2 页共 6 页

东凤阳、蔺家庄、李条庄、庞家庄、绿凡崖、吕家楼、积家庄、鹁鸽楼、新张庄、张积庄、茂盛、向阳、亓毛埠、西上庄、西××等村。全长15.2公里,需栽植毛白杨、速生杨、柳树8万株。 圣井河:南起范庄,北至毕毛埠村东入河口。涉及范庄、祥沟、圣井、石门、亓毛埠、鹿毛埠、毕毛埠等村,全长7公里,需栽植速生杨、柳树2万株。 三、质量要求 1、树种:汶河河堤栽植垂柳、紫薇、紫叶李、棉槐等花卉灌木,河堤外林带选用速生杨、毛白杨。其他河流选107杂交速生杨、黄金柳。 2、苗木规格:紫薇、紫叶李地径2cm以上,柳树胸径3cm以上,杨树胸径3cm以上,且为2年根1年干苗木。 3、栽植密度:汶河河堤垂柳、紫薇、紫叶李等株行距为3×3m;河堤外毛白杨株行距为3×3m,其它河流河堤杨、柳株行距为3×3m,3行以下的应适当密植,株行距为2×3m;河堤内杨柳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株行距为2×4—5m;河堤外杨柳株行距为3×3m。 4、栽植要求:栽植穴为60cm见方,栽植时要做到穴大底平,栽正栽直,分层填土,分层踏实,使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并与土壤密切接触。造林后立即浇透水,然后扶正苗木,培土封穴。 5、抚育管理:栽后要进行浇水,病虫防治等,确保栽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四、时间要求 第 3 页共 6 页

分析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要性 摘要:河流是地球的血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是降到地表的雨水、积雪、冰川和涌出地面的地下水等通过重力作用,由高向低,在地表低处呈带状流淌的水流及其流经土地的总称。人们为了航运、取水和防洪排涝等目的,对河流实施疏浚、拓宽、护岸、筑堤,甚至缩窄、裁弯取直等整治工程,使其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在此对河道的功能及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分析;生态型河道;建设;必要性 Abstract: the river is the blood of the earth, is the cradle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river is down to the surface of rain, snow, ice and poured out of the ground and underground water by gravity, from high to low, low in the surface of a long flowing water and its flowing through the floorboard of the land. People in order to shipping, water intake and flood and draining waterlogging purpose, to the river dredging, broaden the implementation, bank revetments, along, even erode, cutting curved take until the renovation, so that it can meet the need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function of the river and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ecological river are discussed, and hopes to inspire the follow-up study. Keywords: analysis; Ecological river; Construction; necessity 一、引言 河流是地球的血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自古以来,人类以水为伴、逐水而居,与河流朝夕相处,尽享河流赐予的资源、环境和舟楫之便,并创造了绚丽辉煌的人类文明。同时,人们向河流的不断索取,也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河流功能的减弱,许多河流的健康生命日益受到威胁。因此,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倡导人水和谐的今天,加强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分析建设生态型河道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河道的功能 自古以来,河流带来人类繁衍生息所需的肥沃土壤、水源、水产品等物质资源,宣泄多余的洪水、涝水以保护人类家园,提供方便、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营造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视觉景观。为此,世界各大主要文明无一

河道景观绿化建设承包合同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河道景观绿化建设承包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全称)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白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基本概括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内容: 4、工程立项批准文号: 5、资金来源: 第二条:工程承包范围 1、绿化工程施工图纸及招投标文件项目清单范围的所有内容; 2、绿化工程承包范围内种植土的人工整理、苗木栽植; 3、苗木的养护管理,保证养护期内苗木、地被植物正常生长。并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4、土建工程质量保修。 第三条:施工工期限共个工作日。 议定白年月日开工,至年月日全部栽植结束。(如遇雨、雪和其他原因不能施工时工期可以顺延)

第四条:工程质量标准: 在工程进中、承包方应按照本工程施工详图、施工说明书精心施工,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何等好隐蔽工程、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如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不符要求而发生的返工费用,由承包人负责。 第五条:材料和设施供应:凡包工包料工程由乙方负责采购调运进场;并应保证其所提供的材料符合本合同约定的质量、规格等要求, 否则,承包方应无条件及时更换,若因此影响工程进度,工期不予顺延,给发包人造成损失的,承包方应足额赔偿。 第六条:工程价款及付款方法:本工程款按下列办法分期付款。 1、本工程采用承包方式; 2、工程价款元(暂定价以决算价为准) 3、付款方式: 第七条:组成本合同的文件 1、本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及其附件 4、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5、图纸 6、工程量清单

河道护坡施工组织设计.doc

洪泥河生态文化休闲带 景观工程 施工单位竣工报告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建筑工程公司 洪泥河生态文化休闲带景观工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洪泥河生态文化休闲带景观工程位于津南区八里台镇,北至现状洪泥河桥,南至八二路桥,洪泥河驳岸及与河道相连的人工内湖驳岸,河道全长2224.8米。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开挖,回填、平整找坡、夯实、垫层、砌砖砌石护岸、斩假石、石材铺装、护栏、三维排水生态边坡工程。 二、工期、质量等级、安全目标 1、工期 本工程于2008年10月30日开工,2009年5月12日竣工。 2、质量等级: 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合格。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平整场地,畅通道路,对实地进行勘查,复核标高及与周围建筑的相互位置关系,对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电、场内临设用房等进行统筹合理安排。 2、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准备好安全牌、安全禁令牌以及五牌一图、施工现场的各管理物品,及消防器材。 3、落实技术资料,在施工图纸接到以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在看图时必须抓住主要施工图环节,尽量在施工图纸会审得到解决,减少今后有施工时出现的设计变动,以便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 4、组织加工订货:根据本工程进度及各材料品种及时同有关专业部门提出施工部位及要求,并提出加工订货,派专人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主材在购买前应得甲方认可后方可进货使用。 5、开工前,施工人员准备好施工质量评定表,施工日记等有关书面资料及标准管理各种台帐资料。 6、落实施工机械提高现代化施工水平。 二、施工组织部署 1、施工组织以沿河两边的砌石挡墙为主线进行施工,工作主要包括降水,河坎基础开挖,砌石挡墙,压顶及墙面局部修整。 2、施工期间以驳岸施工为主要进度控制区域,一切施工直辖市管理即人、材、物首先满足该区。 3、各分包施工单位无条件服从施工总计划。 三、施工协调管理 1、与业主单位间的工作协调 1)、我们将随时与业主单位了联系,进一步了解业主对建筑是否有变更要求,已便同设计单

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方案-南京蓝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道综合治理,恢复大自然生态景色,目前还没有能适用于综合治理的有效办法,已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一个重大难题。但依托Tech-BIA技术所创新的TE-净水剂、TE-净泥剂、TE-氮磷转化剂、TE-除臭剂等生物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所创造的TE-河道生态建设方案,破解了河道综合治理的难题。并形成了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简称为<创新方案>。<创新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一、河道生态建设方案 Tech-BIA技术河道综合治理方案,简称为TE-河道治理方案。TE-河道治理方案是创新的污染河道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的主要技术依托是Tech-BIA技术,所采用手段主要有TE-除臭剂、TE-生物絮凝剂、TE-净水剂、TE-净泥剂、TE-氮磷转化剂等生物技术产品。TE-生物絮凝剂主要作用是把浑浊的水体快速变清,提高水体的感官。TE-除臭剂的作用是迅速将水体中产生粪臭素、P-甲酚、硫化物、吲哚、胺类化合物和氨类化合物等臭气物质降解掉,净化空气。TE-净水剂主要作用是对污染的河道水体进行净化。TE-净泥剂主要作用是对河道底泥中污染物质实施转化。TE-氮磷转化剂主要作用是对河道水体中氮、磷物质实施转化。通过TE-除臭剂、TE-生物絮凝剂、TE-净水剂、TE-净泥剂、TE-氮磷转化剂等生

物技术产品综合应用,实现河道综合治理,恢复大自然生态景色。采用Tech-BIA 技术平台所创新的系列技术成果,在河道水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上的具体操作。 二、河道生态建设操作规程 简述如下: 第一步,首先除臭 除臭是快速消除河道臭气的最好方法。能迅速改善空气质量。方法是把TE-除臭剂按照一定的数量,均匀撒在河道水面。TE-除臭剂就会逐步慢慢的散发大水体中。24小时就会把河道臭气显著除掉,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第二步生物絮凝 河道水体浑浊的主要根源是水中含有大量化学类、蛋白类、纤维素类等有机物质。为了使水体快速清澈,采用TE-生物絮凝剂,把水体中导致水体浑浊的物质絮凝下来沉积到水底。操作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把TE-生物絮凝剂均匀撒到河道水面上。TE-生物絮凝剂就会迅速扩散到水体中。TE-生物絮凝剂中的絮凝微生物就会逐步复活。将水体中导致水体浑浊的物质絮凝下来,沉积到水底。达到水体清澈的目的。 第三步降解底泥内污染物 底泥中有多年大量沉积的有机污染物质,以及第二步生物絮凝的大量物质。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是导致河道水体恶臭的重要根源,实现河道净化的目标,必须将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和絮凝的物质清除掉。方法是把TE-净泥剂,按照一定的数量,均匀撒到水面上。TE-净泥剂就会迅速沉降到水底,然后复活。将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和絮凝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变成酵母细胞的营养基。促进了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大道北片相关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101班 姓名朱莉 指导教师戴洁(讲师)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2014年3月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 还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2]。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和聚会的平台,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日常健身和锻炼的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河道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还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甚至有可能促进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物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滨水区规划忽视公众利益,亲水空间设计落后,开发模式盲目单一,缺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一味仿古,缺乏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2正文 2.1滨水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2.1.1滨水景观设计国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1930---1960年间,工业革命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河道环境,工业污水的随处排放,使河道的水逐渐变脏,甚至产生了很难闻的气味。有些地方连河道的通航能力也受到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浪潮首先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英国。其后,新加坡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滨水地区改造的活动。随后其他一些北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滨水地区改造的队伍。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其中关注最早的是日本,于80年代末加入了改造的队伍。这些国家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运动后,引起了社会的聚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对滨水地区的改造活动,但方法和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美国人利用各种商业设施和手段,给衰弱地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英国人的改造手法与美国有很大区别,他们坚守“文化性”的原则,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文化代

水工驳岸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期计划 (2) 四、机械设备、人员进场计划 (3) 五、技术要求 (4) 六、施工工艺 (9) 七、雨季施工措施 (12) 八、质量保证措施 (13) 九、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14) 十、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 东岸排洪渠位于唐家湾镇,南起金凤排洪渠,经港湾大道、留诗山公园后入海。

本次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工程范围南自金凤排洪渠,北至港湾大道下游 100m,河道中心线长约 2.6km。 本工程包含水利工程、景观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本次工程为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治理,项目地址位于唐家湾镇,河道中心线长约2.6km。工建设内容包含河道疏梭、护坡护岸、道路工程、水环境治理、滨水景观营造以及沿线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等。 该工程地下水埋深浅,软土层厚,地基承载力较低,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原始地貌单元属海陆交互相地貌单元,场地内普遍分布有滨海沉积层软土,即淤泥,埋藏较浅、厚度较大。 本次东岸排洪渠治理河道长 2.60km,防洪标准为 50 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主要工程内容为河道疏浚、护岸改造等工程。河道疏浚平均挖深约0.9m,平均挖槽宽12.0m。护岸改造断面根据两岸实际情况,选择生态砌块护坡、生态砌块挡墙、小浆砌石挡墙+景观草皮护坡三种型式。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图纸及相关资料; 2、东岸排洪渠生态廊道工程施工图; 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三、工期计划 水工驳岸K1+840-K2+160段计划完成时间为2018年5月29日至2018年8月3日,共66天。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