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车载方舱布局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838.32 KB
- 文档页数:4
军用方舱配电箱的设计作者:王霜高贤龙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16期【摘要】在军用电子设备方舱中,经常需要为专业的设备进行电能分配,作为电能分配的配电箱同其他行业的配电箱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要满足专业系统的配电需要,也要能够适应复杂的运输环境。
本文通过电子设备方舱配电箱的基本原理入手,总结了军用实践中积累的电子设备方舱配电箱设计方法,从箱体的刚强度、抗冲击震动、散热、绝缘、接地、维修等方面进行考虑,提出了建设性的设计建议。
【关键词】军用方舱配电箱设计军用方舱的配电箱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方舱配电箱的设计环节也提出了各种为适应特殊环境和用途的需求。
如何设计出实用的方舱配电箱一直是专业人士关注的问题[1]。
配电箱是方舱电气控制系统的总控制箱,将电能进行分配,同时又能够对用电设备进行统一控制。
对过载、过压、漏电、短路等异常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集成配套装置。
一般来说,配电箱由开关部件、测量部件、电气保护部件、箱体及辅助设备等构成。
其正常工作时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模式进行通、断电路。
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保护及时断电并报警,箱体内的测量装置能够对各种参数进行显示,对偏离工作范围内的状态进行提示。
在各类方舱中电气设备数量较多,因此必须通过配电箱对电能进行分配。
从功率上看,配电箱从几千瓦到数百千瓦不等;从安装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大型配电柜和标准配电组合、挂式或其他形式;而从电源方面来看,又分为单相交流供电、直流供电以及三相交流供电等。
而军用方舱在设计时出于机动性的考虑[2],往往方舱内的配电箱在设计上不同于一般民用配电箱,根据其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壁挂式(配电箱)、机架式(配电组合)。
配电箱(或配电组合)面板装有输入电源指示灯、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选择开关,总电源开关,各负载断路器等。
本文以30千瓦以下的壁挂式配电箱来讨论其结构设计。
配电箱结构设计军用方舱配电箱在设计时为了满足军用需要,往往从箱体的刚强度、抗冲击震动、散热、绝缘、接地、维修等方面进行考虑。
战役后勤指挥作业方舱工程设计报告1.概述任务来源2005年3月总后司令部将“战役后勤指挥作业方舱”研制任务下达到总后后勤科学研究所。
根据研究所要求,我公司配合进行“战役后勤指挥作业方舱”总体方案设计,并于2005年5月27日通过了《战役后勤指挥作业方舱》总体技术方案评审。
之后,根据总体方案,公司技术人员展开工程设计。
设计依据《战役后勤指挥作业方舱总体技术方案》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
2.主要战术技术要求自然环境条件适应性2.1.1工作温度:-41℃~+46℃。
2.1.2贮存极限温度:-55℃~+70℃。
2.1.3湿度:≯95%(25℃)。
2.1.4抗风:能在6级风条件下展收、作业。
2.1.5砂尘:应能抵抗我国戈壁沙漠地区砂尘吹袭环境条件的有害影响。
2.1.6淋雨:能通过6mm/min的淋雨试验。
2.1.7日晒:能通过GJB2093-94《军用方舱通用试验方法》规定的日照热效应试验。
地域及天候适应性2.1.8海拔高度:额定高度为2500m。
能适应战时可能展开保障作业的海拔高度条件(允许作业能力相应降低或时间相应延长)。
2.1.9展开地:适应所编配部队战时可能展开地域及尽可能复杂恶劣的展开地条件。
2.1.10天候:适合在夜间展收、作业。
三防工程性能2.1.11盐雾:设计上,应能抵抗我国沿海地区盐雾腐蚀环境条件的有害影响2.1.12生物:应能防止各类霉菌、真菌、白蚁和啮齿类动物的有害影响。
战场环境及勤务适应性2.1.13三防:符合GJB1629-93《军事后勤装备防核、生物、化学武器通用规范》中C1B1Nc1级。
2.1.14电磁兼容性:符合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的有关要求。
2.1.15隐蔽、防侦视及可识别性: 舱体不透光性应符合GJB1777-93《军用专用汽车通用规范》,并设置灯光管制系统;舱体应便于挂装制式伪装网;舱体外部颜色涂层应符合GJB1379-92《军用汽车的颜色与涂层》,根据合同采用无光或半光军绿色。
专用车辆改装总体技术方案一、概述1 .项目来源2 .设计目标3 .设计原则按照“信息主导、技术先进,野固结合、安全实用,综合集成、开放共享”的设 计原则进行项目建设,确保系统稳定性、完整性、实用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
4 .参考标准系统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军用标准(GJB)、国家标准(GB)和ISO 国际标准以及其它 汽车外轮廓尺寸限界 机械制图要求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军用通信车通用规范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装备研制及生产可靠性通用大纲 军用通信设备及系统安全要求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军用汽车的颜色与涂层 军用汽车安全性标准 军用专用汽车通用规范 军用汽车电气系统要求标准轨铁路机车车辆界限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附件 有关规定。
GB1589GB4458GB10000GJB151AGJB219B-05GJB367AGJB368AGJB450GJB663GJB900GJB1379GJB1473GJB1777GJB1843GB146.1-83GB1589-2004GJB79A-94 GJB368A-98 厢式车通用技术条件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装备研制与生产可靠性通用大纲 军用专用汽车设计定型试验规程 军用汽车的颜色与图层 军用专用汽车通用规范 军事后勤装备研制及选型的标准化要求和审查 军用方舱通用实验方法 军事装备和设备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 后勤厢式车通用规范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T4959-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二、系统组成结构及基本要求1系统组成(1)移动塔车,由越野型运输车改装(底盘购置)改装,主要配置25米升降塔, 承载移动基站设备,确保基站设备稳定运行,形成能够覆盖5公里范围的4G 无线传 输网络。
军用电磁屏蔽方舱转接孔口的屏蔽设计ZHANG Qi;GAO Dinghan;WANG Huang【摘要】现代战争对装载各类高性能电子设备的方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电磁屏蔽要求,使用高性能电磁屏蔽方舱已成为保证武器装备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某型军用屏蔽方舱转接孔口设计的情况,从方舱的电磁屏蔽原理入手,依据电磁屏蔽效能的理论计算方法,详述屏蔽方舱转接孔口的结构设计要素.最后按照国军标进行屏蔽测试验证,方舱转接孔口能够达到屏蔽指标要求,可为同类屏蔽方舱设计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方舱;转接孔口;电磁屏蔽;屏蔽效能;屏蔽测试【作者】ZHANG Qi;GAO Dinghan;WANG Hua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2随着战场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作战功能设备抗各种环境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疑,提高方舱对环境的防护能力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1]。
目前方舱大板通常采用夹芯板结构,考虑到方舱制造工艺、环境适应性以及电磁屏蔽,一般采用“内外连续”的双层屏蔽结构,而大板的双层结构在方舱舱门、采光窗以及转接孔口处均需局部开孔断开,若无法保证形成电连续体,则会导致电磁泄漏。
因此转接孔口的屏蔽设计对于整个方舱的屏蔽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电磁屏蔽原理电磁屏蔽一方面屏蔽外部的电磁能量对内部设备的辐射,另一方面也以相同的屏蔽量屏蔽内部设备的电磁能量向外部泄漏,方舱的电磁屏蔽主要是控制辐射能量传播[2]。
电磁屏蔽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以及电磁场屏蔽。
1)电场屏蔽。
当干扰源以电压形式产生对外干扰时,电子设备与干扰源之间就存在容性电场耦合,采取电场屏蔽是最直接有效的抗干扰方法。
同时电场耦合干扰的严重程度与频率相关,频率升高,干扰变强。
因此,频率越高,越有屏蔽的必要性。
2)磁场屏蔽。
当干扰源是以电流形式产生对外干扰时,电流产生的磁场会通过互感耦合对附近信号产生干扰,采取磁场屏蔽是对此类干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军用电子方舱的总体设计
沈龙;苏秀臣
【期刊名称】《电信技术研究》
【年(卷),期】1997(000)005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重点工程所配用的军用方舱的总体要求分别从方舱的工程
力学分析,电磁兼容与屏蔽技术,缓冲隔振技术,热设计与冷却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环境防护设计,表面伪装技术,可靠性设计,方舱及所配机柜和机箱的标准化,人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等二个方面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系统地介绍了军用电子方舱的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对军用电子方舱及其配置的机械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沈龙;苏秀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939
【相关文献】
1.电子通信方舱结构总体设计技术 [J], 冷献春;周淑蓉
2.GJB 6785-2009对军用电子设备方舱屏蔽效能测试的要求 [J], 赵磊
3.对军用电子设备方舱运载方式的探讨 [J], 霍朝贞
4."军用电子方舱机动轮通用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说明 [J], 戚仁欣;张炳元
5.军用电子设备方舱人机工程设计与应用 [J], 张勇波;钟金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用特种车》自修作业论文题目:我军军用特种车应用现状及对策指导教员:评定成绩:队别:姓名:专业:学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汽车士官学校2015年12月目录1、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的制造企业划分 (1)1.1、不同军用车的企业和地域划分 (1)1.2、一般军用特种车所采取的性能和技术 (2)1.3、分析军用车--方舱性能、设计现状 (2)1.4、分析军用特种车--冷藏保温车型 (3)2、军用特种车辆的主要特征与要求 (3)2.1强调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 (3)2.2、运载对象多样化 (3)2.3、特种车操作方便性、易操作性、高度性、可靠性 (4)2.4、改善军用车驾驶操纵性能 (4)3、军用特种车辆类型及技术 (4)3.1、船形汽车 (4)3.2、野战手术车 (5)3.3、主食加工车 (5)3.4、多功能净水车 (5)3.5、野战加油车 (6)3.6、重型站台车 (6)3.7、工程车 (6)4、我国军用特种车机遇以及挑战 (6)4.1、机遇大于挑战 (6)4.2、我国军用特种车相关政策 (7)5、我国特种车应用现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 (8)5.1、材料浪费严重。
(8)5.2、缺乏系统性管理 (8)5.3、缺乏创新 (8)5.4、保密性不高。
(8)5.5、军事竞争激烈 (9)5.5、军用特种车的保养和维护 (9)6、对策 (9)7、未来特种车发展方向 (10)8、未来特种车技术创新 (10)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0)【论文摘要】:军事力量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考虑因素。
为适应新的战场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各国都加强对对军事力量的发展。
特种车是发展军事、扩大军事力量的必备武器和基础。
目前随着高科技发展以及国际间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战场上的军用车辆装备也在随之而变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发展军用特种车,在竞争中取胜,我们必须对军用特种车应用现状及对策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