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要点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要点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要点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要点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洋调查的简单发展历史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2、了解海洋调查的重大科学意义,掌握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

2、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

三、教学难点:

1、阐述什么是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和连续观测

2、解释什么是点式、面式和线式传感器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来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提纲:

一、海洋调查简史:

1、单船调查时期

2、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3、无人浮标站

4、海洋遥感

5、海底观测

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1、大尺度气候研究计划

2、现有和计划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3、IGBP中有关海洋调查的核心研究计划

三、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包括被测对象、传感器、平台、施测方法和数据信息处理

2、海洋观测基本方式:包括海滨观测与海上观测。海洋台站可分成临时观测站、单要素观测站和综合观测站三种形式。常用的海上观测方式有: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连续观测、同步观测以及辅助观测。水下观测也是重要的海洋观测方式,是实现对海洋进行立体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海洋调查的重大意义

组织教学: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和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注意突出这重点。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海洋调查活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设置悬念的内容如ARGO浮标、海底观测等,点到为止。组织学生讨论海洋调查以及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

七、课程小结:

1、本课应尽量生动介绍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以引起学生注意。

2、各种调查手段较枯燥,需尽量联系实际。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3S技术、IGBP、连续观测

–2、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有哪些部分?

–3、设计海洋调查项目,并讨论如何设置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的站位

–4、谈谈海洋调查在海洋强国国策中的战略意义

课题2:

第一章深度测量(1学时)

第二章水温观测——温度观测基本要求及各式测温计简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水深测量的意义、目的、要求以及资料订正方法,熟悉深度测量和绞车操作方法

2、了解温度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温度计分类,掌握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以及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深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绞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

3、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述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解释玻璃温度计误差的来源,辨别哪些是常定误差,哪些是非常定误差。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一章深度测量

一、水深测量的意义和目的

1、水深测量的意义

2、水深定义

二、水深测量的要求

三、深度测量的方法及资料订正

1、钢丝绳测深:测深设备、测深方法及注意事项

2、回声测深仪测深:

3、资料订正

组织教学: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文字配合多张彩图来讲解。讲解过程注意语言要生动,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重点突出对测深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对于资料订正部分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

内容二:(提纲)

第二章水温观测

一、温度观测的基本要求:

1、精度要求

2、水温观测的时次与标准层次

二、各式测温计简述

1、液体和机械式温度计

2、电子温度计:热电式、电阻式、电子式和晶体振荡式温度计

3、远距离海表温度辐射探测

三、玻璃液体温度计

1、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误差

(1)常定误差

(2)非常定误差

四、表面温度计

1、仪器的结构

2、观测与使用方法

组织教学: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本章的重点,但并不难理解,注意激发学生参与讨论。颠倒温度计内容提到为止,下节内容重点讲解。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误差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注意突出这部分内容。通过对一些常见误差的归纳总结,阐明常定误差与非常定误差本质上的区别,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看待误差的存在。

七、课程小结:

在讲述仪器误差产生不能抽象,要注意联系仪器的结构进行引导理解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深度测量):

–1、名词解释:现场水深和海图水深

–2、钢丝绳测深的测深设备包括哪些?

–3、钢丝绳测深有哪些注意事项?

–4、回声测深仪测深原理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水温观测):

–1、液体和机械式温度计的特点

–2、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3、什么是常定误差,什么是非常定误差?

–4、常定误差与非常定误差的本质区别?

–5、表面温度计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

课题3:

第二章水温观测(续)(1学时)

第三章盐度观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及观测与使用方法

2、了解遥感测温的局限性,掌握温盐深系统构造、优点及投放规则

3、了解盐度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测量方法,掌握盐度的定义和演变

二、教学重点:

1、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2、温盐深系统投放规则

3、盐度的定义和演变以及测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述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测温原理

2、阐述盐度定义的变化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二章水温观测(续)

一、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

1、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观测与使用方法

3、使用或保存颠倒温度计注意事项

二、温盐深系统(CTD)

1、CTD构造

2、CTD优点

3、CTD投放规则

三、遥感测温

组织教学: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测温原理是教学难点,要注意配合图片来讲解。颠倒温度计和颠倒采水器的使用方法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但对使用或保存的注意事项要作详细交待。温盐深系统是教学重点,注意突出这部分内容。结合科学考察的现场作业图片,说明温盐深系统投放规则。

内容二:(提纲)

第三章盐度观测

一、盐度的定义和演变

1、克纽森盐度公式

2、1969年电导盐度定义

3、1978年实用盐标

二、盐度的测量

1、观测的基本要求

2、盐度的测量方法

三、常用海水盐度计

四、海水测定结果整理

组织教学:盐度定义的变化和改进是教学难点,要阐明几种定义之间的本质区别。盐度

测量方法要与盐度定义结合,注重测量原理的讲解。

七、课程小结:

1、颠倒温度计的结构要点要特别详细说明,以帮助理解其工作原理

2、注意介绍目前调查中常用的温度计类型

3、在介绍测盐度仪器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考虑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简便地获得海水盐度。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水温观测续):

–1、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颠倒温度计使用或保存有哪些注意事项?

–3、什么是CTD?其投放规则有哪些?

–4、遥感测温的局限性有哪些?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盐度观测):

–1、名词解释:绝对盐度、实用盐标

–2、简述盐度定义的演变过程

–3、盐度测量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课题4:

第四章透明度、水色、海发光观测(1学时)

第五章海流观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透明度定义以及水色和海发光的成因,了解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的观测方法

2、了解海流定义和海流观测的意义,熟悉海流观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海流计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

1、透明度定义以及水色和海发光的成因

2、海流观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海流计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阐述透明度的定义以及水色的成因

2、阐明海流观测方法的特点以及常见海流计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如直读海流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四章透明度、水色、海发光观测

一、透明度的定义和观测方法

1、透明度的定义

2、透明度观测及注意事项

二、水色定义、成因及其观测方法

1、水色及其成因

2、水色观测及注意事项

三、海发光定义、影响因子及其观测方法

1、海发光及其影响因子

2、海发光观测及注意事项

组织教学:这部分内容重点在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的定义,难点在透明度定义和水色成因。前者着重讲解透明度新定义,后者要注意区别水色与海色。讲解过程注意语言要生动,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

内容二:(提纲)

第五章海流观测

一、海流的定义及海流观测的意义

1、海流观测相关定义

2、海流观测的意义

二、海流观测方法

1、浮标漂移测流法

2、定点观测海流

3、走航测流

4、海流连续观测准确度要求

5、海流观测注意事项

三、海流计简介

1、机械旋浆式海流计

2、电磁海流计

3、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4、其他测流仪

组织教学:海流观测方法以及海流计工作原理既是本章重点,又是难点。要注意讲解几种观测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区别。对于中性浮子,要解释其工作原理,并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其应用前景。海流计工作原理的讲解要突出各自的特点。

七、课程小结:

1、透明度及水色概念简单,测量方法也较简单,要注意强调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2、海发光现象利用本研究室中培养的甲藻发光来向学生展示,效果会很好。

3、海流观测中仪器原理及结构等较枯燥,要尽量通过图片来说明。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透明度、水色、海发光观测):

–1、名词解释:透明度和海发光

–2、水色成因以及水色与海色的区别

–3、钢丝绳测深有哪些注意事项?

–4、回声测深仪测深原理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海流观测):

–1、名词解释:潮流和余流;中性浮子

–2、浮标漂移与锚定浮标测流方法有何不同?各自特点是什么?

–3、机械旋浆式、电磁和声学多普勒海流计的工作原理各是什么?

课题5:

第五章海流观测(续)(1学时)

第六章海浪观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流观测时间选择及误差来源,熟悉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近岸异重流与近底层海流定义

2、了解海浪观测相关定义以及目测海浪的观测方法,熟悉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

1、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2、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

2、阐述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五章海流观测(续)

一、海流观测的持续时间长短选择

二、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分析

1、平台无运动时出现的误差

2、平台缓慢移动所产生的误差

3、平台的快速运动——波浪场的影响

4、铅鱼和吊链的影响

5、海洋生物的影响

三、直读式海流计

1、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

五、近岸异重流与近底层海流

六、海流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组织教学:海流观测是水文观测最重要而又是困难的观测项目,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深入浅出,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重点突出对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说明。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对于资料订正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流速流向曲线图绘制。

内容二:(提纲)

第六章海浪观测

一、海浪观测相关定义

二、波浪的基本要素

三、测波方法简述

1、单点测量

2、多点测量

四、目测海浪

1、海面状况观测

2、波型观测

3、波向观测

4、周期和平均周期的观测

5、部分大波波高及周期的观测

6、波长和波速的计算

五、测波仪

1、光学式测波仪

2、加速度测波仪

3、水压式测波仪

4、声学式测波仪

组织教学: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本章的重点及难点。要注意对浮标测波与浮标测流加以区别,避免学生混淆基本概念。

七、课程小结:

注意教学节奏及课堂气氛的调节,以免学生注意力下降。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海流观测续):

–1、名词解释:近岸异重流与近底层海流

–2、影响海流观测的主要误差?

–3、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4、直读式海流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海浪观测):

–1、波浪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目测海浪有哪些观测项目?

–3、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课题6:

第七章潮位观测(1学时)

第八章海洋遥感、浮标观测及内波调查(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水准联测的定义和意义,熟悉潮位观测的基本概念、验潮测站的设置以及利用水尺和浮筒式水位计进行潮位观测的方法。

2、了解海洋遥感优势及主要观测对象,了解内波观测相关定义,熟悉浮标与潜标技术原理

二、教学重点:

1、潮位观测的基本概念,利用水尺和浮筒式水位计进行潮位观测

2、ARGO浮标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阐明海平面与基准面一系列基本概念

2、ARGO浮标结构、工作方式和原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七章潮位观测

一、潮位观测基本概念

1、潮位变化的一般规律

2、验潮站站址的选择

3、海平面与基准面

二、水准联测

三、验潮测站的设置

1、水尺设置及其维护

2、水准点的设置

3、验潮井的设置及其维护

4、井内外水尺的设置

四、利用水尺进行潮位观测

五、利用浮筒式水位计进行水位观测

六、其它验潮仪

组织教学:海流观测是水文观测最重要而又是困难的观测项目,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深入浅出,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重点突出对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说明。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对于资料订正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流速流向曲线图绘制。

内容二:(提纲)

第八章海洋遥感、浮标观测及内波调查

一、遥感使人类获得大面积同步资料

1、航空海洋遥感与卫星遥感

2、海洋遥感的主要对象

二、浮标与潜标技术

1、锚定浮标

2、漂流浮标

3、潜标

4、ARGO浮标

组织教学: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本章的重点及难点。要注意对浮标测波与浮标测流加以区别,避免学生混淆基本概念。

七、课程小结:

1、先以介绍不同海岸情况,再引出潮位观测方式的不同较有利学生记忆。

2、由于学生上海洋学课程的时间已久,很多人忘了关于潮汐的有关名词,要做必要的回顾,或者,要求学生课前复习相关内容。

八、作业:

1、什么是ARGO浮标

2、验潮站的设置原则

3、验潮井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4、水尺类型及适用条件

5、什么是浮标、潜标

课题7:

第八章海洋遥感、浮标观测及内波调查(续)(1学时)

第九章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和声光调查(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深海调查的重大意义以及常见的深海调查手段。

2、掌握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3、了解海洋遥感优势及主要观测对象,了解内波观测相关定义,熟悉浮标与潜标技术原理

二、教学重点:

1、深海调查的重大科学意义

2、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明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和观测录像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提纲):

内容一:(提纲)

第八章海洋遥感、浮标观测及内波调查

三、内波调查

组织教学:简要介绍内波调查的意义及调查方法,不作过多讲解。

内容二:(提纲)

第九章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和声光调查(1学时)

一、海洋气象观测

1、观测的目的

2、观测的项目

二、海洋化学调查

1、调查目的和方法

2、水样的采集

三、海洋生物调查

1、目的和任务

2、调查的项目和方式

组织教学:深海调查是目前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通过大量现场调查的图片和视频材料讲解。重点突出对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调查项目和方法的讲解,结合国家颁布的海洋调查规范和海洋监测规范。

七、课程小结:

1、海洋气象、化学、生物调查的目的任务需要联系在一起讨论,使学生了解一项研究不应该是简单孤立的活动,应该尽量获得较多的参数以便更深入分析。

2、调查项目注意不要过多讲解,方式可偏重些,以免与水化学等课程重复。

课题8:

第九章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和声光调查(1学时)

第十章海洋工程环境调查(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洋气象地质和声光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2、了解海洋工程环境调查的内容和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理解粒度、悬移质与推移质的定义。

3、了解海洋调查船观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教学重点:

1、粒度、悬移质与推移质的定义

三、教学难点:

1、阐明跃层的定义和确定方法

2、阐明悬移质与推移质的定义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提纲):

内容一:(提纲)

第九章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和声光调查

五、海洋声学、光学要素调查

四、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

内容二:(提纲)

第十章海洋工程环境调查

一、海洋工程环境调查

1、海洋工程环境

2、海洋工程水文

3、海洋工程地质

4、粒度、悬移质与推移质

5、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组织教学:本章内容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可以结合前面学习的海洋环境调查项目讲解。重点突出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如粒度、悬移质、推移质以及跃层等。悬移质与推移质比较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

七、课程小结:

1、悬移质与推移质等概念较为抽象,要从对海洋底质的改变方面去解释。

八、作业

1、悬移质与推移质的概念

2、海洋声学、光学要素调查的主要内容

3、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的主要内容

4、海洋工程环境调查

课题9:

第十一章海洋要素图第十二章调查船观测工作的组织及实施(1学时)

下篇第一章海洋环境监测概述(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海洋要素图的分类和作用,掌握跃层的定义和确定方法

2、了解海洋监测的目的、意义及任务,并掌握监测的分类。

二、教学重点:

1、海洋要素图的分类和作用以及跃层的定义和确定方法

2、海洋监测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1、海洋监测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在讲授过程中多举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提纲):

内容一(提纲):

第十一章海洋要素图第十二章调查船观测工作的组织及实施(1学时)

二、海洋要素图

1、海洋要素图

2、跃层的定义和确定方法

三、调查船观测工作的组织实施

下篇第一章海洋环境监测概述

一、海洋环境监测的目的、意义与任务

二、海洋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手段和方式分

2、按实施周期长短和目的性质分

组织教学:海洋环境监测主要是指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讲解时要让同学们了解与海洋环境调查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区别。要组织同学们参与讨论,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七、课程小结:

1、海洋要素图仅靠讲解学生难以掌握和记忆,因此,在课上要举例绘图,并布置课后完成垂直分布图及水平分布图的绘制。

2、跃层确定要讲解详细。

八、作业

1、海洋要素图的绘制

2、什么是跃层

3、组织一次海上调查的全过程是什么

4、海洋环境监测的任务是什么

5、海洋监测的类型有哪些

课题10:

下篇第一章海洋环境监测概述(1学时)

第二章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发展战略。

2、了解化学监测的项目及海水水质分析方法,掌握海水水质标准的分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海水水质标准的分类

2、化学监测方法的选择依据。

三、教学难点:

1、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提纲):

内容一(提纲):

下篇第一章海洋环境监测概述

三、国内外海洋环境监测的发展

1、国外海洋环境监测简介

2、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发展战略

内容二(提纲):

第二章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

一、化学监测方法

1、海水水质标准

2、海水水质分类

3、海水水质分析方法

组织教学:对于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战略,要组织同学们参与讨论,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事例说明国外的海洋环境监测发展的先进性及发展趋势。简要介绍水质的化学监测情况,提示学生复习水化学课程相关内容,本课程在此部分主要是对以前课程的应用。重点在于认识到选择方法的原则等。

七、课程小结:

1、应该着重介绍我国在海洋监测方面的现状,尤其是海洋监测对于国家建设发展的指导意义,使学生真正重视海洋监测的工作。

八、作业

1、海水水质分类及不同水质水体的用途

2、水质化学分析方法

课题11:

第二章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续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生物监测的概念及意义

2、熟悉主要的生物监测手段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

1、熟悉主要的生物监测手段

2、监测方案的设计以及环境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三、教学难点:

1、生物群落法的原理及运用

2、生物毒性实验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结合海洋环境监测的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监测方案的设计以及环境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二章常规监测项目及方法(续)

三、主要生物监测手段

1、生物群落法

2、毒性实验

3、指示生物法

4、累积生物法

5、“三致”物质的监测方法

6、回避实验

组织教学:生物监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讲解时要注意和环境监测的实例结合,便于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

七、课程小结

各种生物监测手段原理不同,对生物学基础知识要求较多,讲解时要尽量通俗易懂。要从总体上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生物监测方法其意义在哪里?如何取舍?对毒性实验应该对实验的设计、过程等有较详细介绍,并以教师研究为例进行讲解。

八、作业

1、各种生物监测方法的原理、过程

2、生物监测与化学监测的关系

课题12:

第三章海洋环境监测的运行(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进行海洋监测的基本原则

2、掌握监测方案的设计

二、教学重点:

1、监测方案的设计原则

2、监测方案的内容

3、站位布设、监测参数选择、监测频率确定等内容

三、教学难点:

1、站位布设、监测参数选择、监测频率确定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少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多举海洋监测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提纲):

第三章海洋环境监测的运行

第一节监测方案的设计

一、监测目标的确定

二、测站的布设

三、监测参数的选择

四、监测频率的确定

组织教学:站位布设、监测参数选择、监测频率确定等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讲解的时候注意结合实例给同学多做详细的解释。

七、课程小结

1、此节宜通过引导法让学生根据监测目标去设计测站、参数及监测频率等,然后再由教师给出答案,否则学生容易走神。

八、作业

1、测站的布设原则

2、监测频率如何确定

3、常规监测项目有哪些

课题13:

第三章海洋环境监测的运行(续)(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海水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

2、了解生物样品来源、采集、描述和处理过程

3、熟悉海洋沉积物样品采集、现场描述、分装、保存和制备

4、熟悉监测数据的处理

二、教学重点:

1、海水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

2、海洋沉积物样品采集、现场描述、分装、保存和制备

3、监测数据误差的来源、分类和消减

4、可疑数据和离群数据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海水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

2、海洋沉积物样品采集、现场描述、分装、保存和制备

3、可疑数据和离群数据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少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多举海洋监测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提纲):

第三章海洋环境监测的运行(续)

第二节环境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一、监测船和有关设施、仪器的要求以及海上监测的一般规定

二、海洋大气、颗粒和雨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三、海水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

四、海洋沉积物样品采集、现场描述、分装、保存和制备

五、生物样品来源、采集、描述和处理过程

六、海水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

第三节监测数据的处理

1、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2、数据处理

组织教学:海水样品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以及海洋沉积物样品采集、现场描述、分装、保存和制备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讲解的时候注意语速,并结合实例给同学多做详细的解释。

七、课程小结

每一种环境样品的采集过程最好采用多幅图片或实景操作的录象进行讲解更好,对测试误差的来源应该着重强调,以使学生了解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八、作业

1、各种环境样品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2、误差的来源及类型

课题14:

第三章海洋环境监测的运行(续)(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熟悉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方法。

2、了解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方法

2、污染源评价

三、教学难点:

1、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方法

2、污染源评价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石油开发 河口、海湾、海域排污 (2)海洋环评任务 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 /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 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 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 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 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 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 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海域功能区划 环境保护目标 3.污染源调查

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 (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 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 一、二级:枯、平、丰水期 三级:枯期 5.海洋生物调查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 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 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

掌握导游服务产生与发展经历的三个变化word版本

一、导游服务概述 掌握导游服务产生与发展经历的三个变化:一、单一向导到多功能服务二、泛源关系到业缘 关系三、意性到规范化 熟悉大众时期的导游服务主要呈现以下的特征:一导游职业自由化;二导游服务商品化;三导 游服务规范化 导游服务的范围:1讲解服务2生活服务3安全服务4咨询服务5问题处理 导游服务的性质:1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一兑现旅游合同实现利润二通过优质服务吸引回头客三做有心人,实现经济文化交流 2服务性,导游服务是一种服务工作,它与第三产业的其他服务一样,属于非生 产劳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服务,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服务, 3文化性,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 4社会性,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5涉外性,表现在一宣传国家建设成就二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 导游服务的特点:1独立性强,导游员要独立地宣传,执行国家政策,独立地执行旅游计划,组织活动.出现问题时,导游员还要独立地,合情合理地进行处理。导游员要根据 旅游者的不同文化层次和审美情趣有针对性地进行导游讲解,以满足他们 的精神享受需求。 2脑体高度结合,导游服务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结合的服务性工 作。 3复杂多变,其复杂性表现在:一、服务对象复杂二、旅游者需求多种多样 三、人际交往复杂四、要面对各种物质和精神污染 4跨文化性,导游服务工作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导游员所在地的地域文 化要通过其介绍出去,导游员必须在各种文化的差异中,甚至在各民族、 各地区文化的碰撞中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圆满完 成传播文化的重任 5与服务对象密切接触,一名游客加入团体旅游,食、住、行、游、购、娱 六大要素都要安排,导游就是这个旅游团队中的灵魂。 掌握导游服务的地位:1旅行社服务的核心2旅游服务的标志性产品 导游服务的作用:1纽带作用(承上启下、左右协调、连接内外) 2宣传和反馈作用(传播文化、宣传地区形象、反馈旅游信息,促进服务 改进) 3实现经济效益作用 了解未来旅游活动发展趋势:一、个性张扬,散客旅游者取代团队旅游者成为旅游主体 二、休闲旅游增长较快 三、旅游信息和服务设施更加发达 四、旅游活动更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将出现以下四种趋势:一、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 二、导游手段的高科技化 三、导游方法的多样化 四、导游服务方式的更加人情化 二、导游员

导游服务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导游服务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在旅行社的各项服务中,( )是其中的核心。 A 导游服务 B 讲解服务 C 接待服务 D 送客服务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1954年4月15日,在北京成立了( )并在上海、天津等地成立了14家分社。 A 中国旅行社 B 华侨服务社 C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D 中国青年旅行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 )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 A 1979年6月27日 B 1980年6月27日 C 1979年12月27日 D 1980年12月27日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大众旅游时期导游服务主要呈现的特征。( ) A 导游职业自由化 B 导游服务商品化 C 导游服务规范化 D 导游服务多功能化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国籍、民族、肤色不同,职业、年龄各异,至于性格、习惯更是千差万别,这属于导游服务的( )特点。 A 服务对象复杂多变 B 旅游者需求的多种多样 C 人际交往复杂 D 要面对各种物质诱惑和精神污染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在古代旅游活动中,由于旅行的人数很少,为旅游者充当向导只是一种( )工作,不可以以此谋生。 A 长久性 B 暂时性 C 临时性 D 一般性 【正确答案】:C

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

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教案) 【解读考点】 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内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文章的内容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文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内容或作者的思想观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作者观点态度”其实就是理解作者对文中涉及的某问题、某现象的看法。本考点是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内容加以整理。 【考查方式】 1、根据要求归纳要点: (1)试用自己的话归纳作者关于XX的感受;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XX进行描述; (3)从全文来看,作者的看法(感受)是什么; (4) 作者对XX的看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2、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主旨 (1)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旨; (2)对某文段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段的内容。 3、分析归纳作者的观点态度 (1)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 (2)文章阐述了作者对XX的看法,请简要概括。 (3)请分析概括作者对XX所持的态度(即归纳要点)。

【方法指导】 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1、归纳内容的步骤。 【步骤】整体阅读,分清文体,理解文意(弄清作者写了人、物、事、理,怎么写的)——跳出文章,结合背景,整体把握主旨(文章涉及到哪些社会问题,有哪些潜台词,弦外音)——舍本逐末,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真意和灵魂,即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 科技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价值(对社会有何意义) 社科文:中心观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论证——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文学作品:写了什么人、事——人(事、物)有何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 2、明确主旨的角度。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如《古都的秋》作者借助对古都的秋景和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古都的秋“来得清净、悲凉”的特点,抒发对古都的热爱。 (2)从开头、结尾入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就就会使人感觉到。”“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者高度评价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等方面的贡献,抒发对他的崇敬之情。 (3)从写作背景、文章关键句入手。如:“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主义》 作者针对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主要从揭露“送去主义”、“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送来者”的本来面目,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等方面来阐述的。 (4)从散文的类型入手。 记叙类:以记人物叙事为主,主要看作者所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画龙点睛的句子,分析赞扬了什么精神,鞭策了什么世风; 抒情类:以抒发作者主观的感情为主,主要看抒情的方式,直接还是间接。间接看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还看流露什么感情,阐发了什么哲理。(包括哲理散文) 议论类:以议论为主,主要看作者的观点,借助哪些生动形象的材料来论证的。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如何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一、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两个意识和两种基本形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卷轴提供的形制,保障了舒卷的权力和自由,而在长幅横式的卷轴作品中,舒卷过程本身就是观看活动的一个介入因素:它拒绝对全幅作即时性的呈现,而对观看范围进行必要的控制,使观看成为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类作品展示时,作品左侧部分随着观看的进行被陆续打开,与此同时,右侧部分则被不断收起,观看者视野所及,就是“舒”和“卷”所呈现的自然范围(约为一个手臂的长度)。这种观看方式,要求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出“段落感”,以使观看者视野中的图像保持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不完全重复的空间。这样的段落空间是逐步呈现和不断变换的,因而是由时间统领和支配之下的空间。这是此类卷轴作品与静态展示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差别。 (节选自姜勇《舒卷的粉墙》,有删改) 1.概括该段的主要内容。 (2012·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蟋蟀之话夏丏尊 ①鸣虫是秋季的报知者。 ②蟋蟀的鸣声,本质上与鸟或蝉的鸣声大异其趣。鸟或蝉的鸣声是肉声,而蟋蟀的鸣声是器乐。鸟的鸣声是和人的叫唱一样,同是由声带发出的,其鸣声虽较人的声音有变化,但既同出于肉质的声带,与人声究有共同之点。蝉虽是虫类,其鸣声由腹部之声带发出,也可以说是肉声。 ③蟋蟀等秋虫,雄性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翅的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状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磨擦就发出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做“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④螽斯①与蟋蟀的发音样式大同小异。螽斯左前翅在上,右前翅在下;蟋蟀反之。螽斯的状部在左翅,硬质部在右翅;而蟋蟀则两翅有着同样的构造。此外尚有不同的一点:螽斯之翅耸立作棱状,其发音装置的部分较狭;蟋蟀二翅平叠,因之其发音部分亦较为发达。在音色上,螽斯所发的音乐富于野趣,蟋蟀的音乐却是技巧的。 ⑤无论鸟类、螽斯或蟋蟀,能鸣只有雄,雌是不能鸣的。这全是性的现象,雄以鸣音诱雌。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蟋蟀是有耳朵的,说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头部,倒在脚上。它们共有三对脚,在最前面的脚的胫节部,有附着薄膜的细而长的小孔,这就是它们的耳朵。它们用了这“脚耳”来听对手的情话。石块或落叶丛中是它们的生活的舞台,它们在这里恋爱,产卵,以至于死。 ⑥蟋蟀的恋爱生活和其他动物及人类原无大异,可是有一极有兴趣的现象:它们是极端的女尊男卑的。试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开始鸣叫。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诉的低音,与其说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淡然。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就要遇到悲哀的运命——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而已。 ⑦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雌蟋蟀在产卵时,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到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起振动。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才把产卵管拔出。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次年初夏孵化。 ⑧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②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这情形和那蝶或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像蝶或蝇等叫做“完全变态”的昆虫。)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经过数次的脱皮,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叫,其时期因温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 它们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选自《名物采访》,有删改) [注]①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②若虫:不完全变态类(渐变态)昆虫的幼体。 2.根据全文,概括蟋蟀的生命历程。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洋调查的简单发展历史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2、了解海洋调查的重大科学意义,掌握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 2、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 三、教学难点: 1、阐述什么是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和连续观测 2、解释什么是点式、面式和线式传感器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来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提纲: 一、海洋调查简史: 1、单船调查时期 2、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3、无人浮标站 4、海洋遥感 5、海底观测 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1、大尺度气候研究计划 2、现有和计划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3、IGBP中有关海洋调查的核心研究计划 三、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包括被测对象、传感器、平台、施测方法和数据信息处理 2、海洋观测基本方式:包括海滨观测与海上观测。海洋台站可分成临时观测站、单要素观测站和综合观测站三种形式。常用的海上观测方式有: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连续观测、同步观测以及辅助观测。水下观测也是重要的海洋观测方式,是实现对海洋进行立体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海洋调查的重大意义 组织教学: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和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注意突出这重点。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海洋调查活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设置悬念的内容如ARGO浮标、海底观测等,点到为止。组织学生讨论海洋调查以及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 七、课程小结: 1、本课应尽量生动介绍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以引起学生注意。 2、各种调查手段较枯燥,需尽量联系实际。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3S技术、IGBP、连续观测 –2、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有哪些部分? –3、设计海洋调查项目,并讨论如何设置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的站位 –4、谈谈海洋调查在海洋强国国策中的战略意义 课题2: 第一章深度测量(1学时) 第二章水温观测——温度观测基本要求及各式测温计简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水深测量的意义、目的、要求以及资料订正方法,熟悉深度测量和绞车操作方法 2、了解温度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温度计分类,掌握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以及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深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绞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 3、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述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解释玻璃温度计误差的来源,辨别哪些是常定误差,哪些是非常定误差。 四、教学方法:

读出作者的心思——解读文学作品阅读考点“归纳内容要点_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本考点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材料的中心。这是检测考生对一篇阅读材料整体理解程度的主要手段,也就是测试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同时,它还检测考生的表达,要求能按照题干的指令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需要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即求考生能真正读懂文章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在完成这一思维行为之后还必须具备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就是能把文中的内容(“原话”)变成自己的话。 对具体的内容能够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对抽象的内容能够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揭示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义,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准确理解作品。 分析归纳,需要准确地分析、归纳中心思想。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里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出来。 读懂作者的心思,把握文章的中心,是答题的前提。面对具体的问题,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和技巧。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以往命题及答案,揣摩答题思路。具体地说,可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逐点梳理,压缩归纳。这个方法主要针对材料内容丰富,答题“点”比较清晰的试题而言。对“点”较丰富的材料,答题注意一个个“点”依次梳理过去,对每一个“点”加以适当压缩提炼即可。如2004江苏19: (4).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答案】①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②杜甫的苦寒人生;③中国历史上人才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或作“中国历史上士人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分析】本节文字有一系列标识性词语,考生只要较好地把握文章中这些标识性词语,就能准确归纳作者述说的要点。问号后到“仅这些就足以”“这是……这是……”“这也是……”是一层,这一层叙说杜甫诗歌创作的成就、意义,这一层意义考生比较容易掌握。“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是第二层意思,这一层的意思是,通过杜甫草堂,通过杜甫的诗歌,我们还可以看到杜甫的苦寒人生。“这些是不必说的”这一提示语说明前面两层意思还

导游服务概述

导游服务 导游服务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旅行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而形成和发展的。今天,导游服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并确立了在旅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与作用,被人们誉为“旅游活动的灵魂”。 第一节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原始化导游服务 人类历史上,原始导游服务究竟出现于何时,己无从可考。然而,根据中国历史的查考,为旅行者当“向导”可视为原始导游的最初形态。如《孟子﹒离娄下》篇中就有“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之记载。当时,充当“向导”者一般都是同旅游者邂逅的车夫、当地居民和店小二,没有雇佣关系,一般以“盘緾”和“酒钱”的形式,由“问者”根据路途的长短酌情支付。 中国古代原始导游服务的另一种类型就是“陪臣”、“书童”、“家奴”和“仆从”。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对主人的旅行全程陪同,实行全方位的私家旅行生活服务。“书童”、“家奴”和“仆从”则主要受雇于富人或富人子弟出门读书,当主人出行时他们全程陪同,照料自己主人整个旅途的生活起居。 我们把古代的“向导”、“陪臣”等划分为原始导游服务,是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旅游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自主意识和普遍需求,因而导游服务也不可能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一种社会化行为,更不可能成为一种职业。所以,它不具有现代意义的导游属性,而只是导游服务的一种早期雏形。 二、近代:职业化导游服务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重大变革时期。期间,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并蔓延到整个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变革,新兴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出现和新型商业城市的崛起,将人类的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然会引发人们新的需求。由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旅游消费成为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富人阶层的一大时尚,出生在英国一个贫寒家庭的托马斯﹒库克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消费现象的出现,于1841年7月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获得成功。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于是,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旅行社业务和导游服务在中国起步较晚。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英国通济隆旅游公司(前身即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美国运通旅游公司等在中国开设了办事处,组织旅游活动。这样,到20世纪初,中国的旅游市场完全被英、美、日、法等外国旅行机构所垄断。为了打破这种局面,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银行中创设了旅游部,这样就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导游员。陈光甫先生在介绍自己创办旅行社的原委时曾说:“外人在华投资雄厚,诚足惊人,更进而经营我国国内旅行事业;国人自甘落后,可耻孰甚。遂毅有经营旅行社之志。”j1927年6月1日,陈光甫先生将附设在自家银行的旅游部迁出,正式成立“中国旅游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旅行社。 三、现代:规范化和个性化导游服务 现代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服务质量,特别是导游服务质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对导游员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从而实现了规范化服务与管理。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事业,旅游的发展经历了由官方接待到商业运作两个阶段。1949年11月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1974年,中国旅行社成立;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我国旅行社业从而形成了既有分工,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高考命题点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 局部概括 “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等特点为中心)和因果探寻题。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命题角度一 段(层)意概括题 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

命题角度二特点概括题 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特点概括题“三步走”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明确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什么,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特点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形态、气味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2.概括物象特点“三层次” 层次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和环境特点。 层次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层次三,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答题区域。题干中关键词出现在原文中的区域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区域。 第三步,根据答题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命题角度三因果探寻题 因果探寻题,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结论)或原因,要求筛选、概括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依据)或探寻在这个原因下的结果。 因果探寻类题目答题流程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因果探寻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者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

第六讲--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第六讲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教案) 【解读考点】 所谓“归纳”就是把具体的容加以抽象、提炼;所谓“要点”就是事情涉及的重要方面。“容要点”就是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事情的原因、结果、影响等。文章的容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文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用简明的语言归纳文章的核心容或作者的思想观点,其形式就是“通过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影响”等。“作者观点态度”其实就是理解作者对文中涉及的某问题、某现象的看法。本考点是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具体的容加以概括,对复杂的容加以整理。 【考查方式】 1、根据要求归纳要点: (1)试用自己的话归纳作者关于XX的感受;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XX进行描述; (3)从全文来看,作者的看法(感受)是什么; (4) 作者对XX的看法表现在哪些方面。 2、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主旨 (1)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旨; (2)对某文段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段的容。 3、分析归纳作者的观点态度 (1)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作者看法的一项 (2)文章阐述了作者对XX的看法,请简要概括。 (3)请分析概括作者对XX所持的态度(即归纳要点)。

【方法指导】 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1、归纳容的步骤。 【步骤】整体阅读,分清文体,理解文意(弄清作者写了人、物、事、理,怎么写的)——跳出文章,结合背景,整体把握主旨(文章涉及到哪些社会问题,有哪些潜台词,弦外音)——舍本逐末,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的真意和灵魂,即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 科技文: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有何价值(对社会有何意义) 社科文:中心观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论证——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文学作品:写了什么人、事——人(事、物)有何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 2、明确主旨的角度。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如《古都的秋》作者借助对古都的秋景和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古都的秋“来得清净、悲凉”的特点,抒发对古都的热爱。 (2)从开头、结尾入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的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就就会使人感觉到。”“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者高度评价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历史科学等方面的贡献,抒发对他的崇敬之情。 (3)从写作背景、文章关键句入手。如:“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主义》 作者针对如何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主要从揭露“送去主义”、“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送来者”的本来面目,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等方面来阐述的。 (4)从散文的类型入手。 记叙类:以记人物叙事为主,主要看作者所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画龙点睛的句子,分析赞扬了什么精神,鞭策了什么世风; 抒情类:以抒发作者主观的感情为主,主要看抒情的方式,直接还是间接。间接看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还看流露什么感情,阐发了什么哲理。(包括哲理散文) 议论类:以议论为主,主要看作者的观点,借助哪些生动形象的材料来论证的。

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

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哪些 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就植物而言,陆地植物以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而海洋植物中却以孢子植物占优势。海洋中的孢子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由于水生环境的均一性,海洋植物的生态类型比较单纯,群落结构也比较简单。多数海洋植物是浮游的或漂浮的。但有一些固着于水底,或是附生的。 海洋植物区系的地理分布也服从地带性规律。与陆地植物区系不同的是寒冷的海域区系成分较为丰富,热带海洋中种属反而比较贫乏,这一点与陆地植物区系恰好相反。 海洋生物群落也像湖泊群落一样分为若干带: 1.潮间带(intertidal) 或沿岸带(1ittoralzone) 即与陆地相接的地区。虽然该带内的生物几乎都是海洋生物,但那里实际上是海陆之间的群落交错区,其特点是有周期性的潮汐。生活在潮间带的生物除要防止海浪冲击外,还要经受温度和水淹与暴露的急剧变化,发展出许多有趣的形态和生理适应。潮间带的底栖生物又因底质为沙质、岩石和淤泥分化为不同类型。 2.浅海带或亚沿岸带(neritic 或sublittoralzone) 包括从几米深到200米左右的大陆架范围,世界主要经济渔场几乎都位于大陆架和大陆架附近,这里具有丰富多样的鱼类。 3.浅海带以下沿大陆坡之上为半深海带(bathylzone) ,而海洋底部的大部分地区为深海带(abyssalzone) 深海带的环境条件稳定,无光,温度在0~4℃左右,海水的化学组成也比较稳定,底土是软的和粘泥的,压力很大(水深每增10m,压力即增加101.325kPa) 。食物条件苛刻,全靠上层的食物颗粒下沉,因为深海中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由于无光,深海动物视觉器官多退化,或者具发光的器官,也有的眼极大,位于长柄末端,对微弱的光有感觉能力。适应高压的特征如薄而透孔的皮肤,没

海洋调查报告

渔港在哭泣----保护海洋环境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沈家门渔港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和我处理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渔港、污染、建议 一、渔港污染的现状 沈家门渔港是全世界著名的三大渔港之一,是我们的骄傲。可是,近几年,渔港污染非常严重。你看,海水又黑又脏,海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不但有塑料瓶、泡沫、一次性筷子、纸盒子,而且有轮船泄漏出来的柴油,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污,甚至有小狗、小猫、老鼠的尸体?? 二、渔港的过去 渔港被污染成这个样子,我仿佛听到渔港在哭泣。回家后,我和爸爸、妈妈聊起了这件事。他们说,他们小时候,渔港的海水碧蓝碧蓝的,海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帆船,洁白的海鸥在桅杆上盘旋着,歌唱着,形成渔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时有小鱼、小虾跳出水面来。每逢海蜇旺发的季节,渔港就张开温暖的怀抱,迎接海蜇姑娘的到来。夏天,小朋友在海边捉螃蟹,大人们在海里游泳。有些部门还经常组织游泳比赛,可见当时的水是多么的清。 三、渔港污染原因 渔港为什么会被污染呢?这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1.改革开放以来,渔港两岸造起了工厂、居民楼,一些未经加工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源源不断地直接流入渔港。 2.夜排档的开张也给渔港带来了污染,有多少未经处理废水直接流入港内。有些摊主还把一些剩饭、剩菜、一次性筷子、快餐盒直接扫进海里。 3.钢制渔轮上柴油泄漏,污染渔港。 4.有些环保意识差的人,往港内乱倒垃圾和粪便。甚至有人在港内随处大小便。 三、我的建议 (一)对居民:要求提高环保意识、重视环保问题,从自己做起,不要再往渔港里倒垃圾和粪便,争作渔港的守护神。 (二)对领导 1.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普陀电视台中设立关于环保内容的栏目,向市民征集保护渔港的金点子。 2.发挥退休党员的作用,组成宣传队巡逻队,配合执法单位,根据《环保法》第6条,对那些往港内倒垃圾又屡教不改的人进行罚款。 3.加强对夜排档卫生工作的管理,对环保不达标的摊位在电视台中曝光。 4.解决好渔轮上柴油泄漏的技术问题。 5.设立“渔港治理基金”,资金主要来源罚款和国家拨款等,用于购买摄像机等器具,支付打捞渔港垃圾的工人工资,奖励对渔港的环保有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三)对自己:保护渔港环境,我们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为渔港重新焕发青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二:海洋环境研究报告 海洋环境研究报告 什么是“海洋环境”? 答:地球上海和洋的总水域,按照 海洋环境的区域性可分为河口、海 湾、近海、外海和大洋等,按照海 洋环境要素可分为海水、沉积物、 海洋生物和海面上空大气等。海洋

导游服务技能概述

导游服务技能练习题 一、填空。 1、导游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但其原始形式却是伴随着人类旅行的产生而萌芽的。 2、导游服务就其行为特征属于(接待型)。 3、导游服务经历的三个变化:从单一向导到(多功能服务),(从非职业化到职业化),(从非职业化到职业化)。 4、19世纪40年代以前,通常把暂离定居地(空间移动)行为称之为旅行。 5、(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其同仁的支持下,在该银行旗下创设了(旅游部)。 6、导游服务是随着(商业性旅游活动)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日趋成熟。 7、(导游服务)是旅游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其特点充分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 8、导游服务是旅游接待各项服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作用,正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的关注。 9、导游服务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即通过(导游员)的讲解来传播文化、传递知识、促进世界各地以及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10、导游服务是一项(脑力)和(体力)高度结合的服务性工作。 二、单项选择。 1、在古代旅游活动中,由于旅行的人数很少,为旅游者充当向导只是一种(C)工作,不可以以此谋生。 A.长久性 B. 暂时性 C. 临时性 D. 一般性 2、(B)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 A. 1840 B.1841 C.1859 D.1855 3、1954年4月15日。在北京成立了(C)并在上海,天津等地成立了14家分社。 A. 中国旅行社 B.中国青年旅行社 C.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D.华侨服务社 4、(B)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 A.1979年6月27日 B. 1980年6月27日 C.1979年4月27日 D. 1981年4月27日 5、在旅行社的各项服务中,(A)是其核心。 A.导游服务 B.讲解服务 C.接待服务 D. 送客服务 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大众旅游时期导游服务主要呈现的特征。(D) A.导游职业自由化 B.导游服务商品化 C.导游服务规范化 D.导游服务多功能化 7、下列各项导游服务的作用中,属于纽带作用的是(A)。 A. 承上启下 B.传播文化 C.实现经济效益作用 D.宣传地区形象 8、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国籍、民族、肤色不同,职业、年龄各异,至于性格、习惯更是千差万别,这是属于导游服务的(A)特点。 A.服务对象的复杂多变 B.旅游者需求的多种多样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解说】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 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在近几年 的高考中是考查热点,当然,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试题,在题干中直接设问的并不多,而较多的是变换形式让考生完成。但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命题,其基本目的是考查考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这类题目,就应该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 “归纳”、“概括”的几种基本形式: 一、归纳段落内容要点 归纳段落内容以分析词语、句子为基础,因此,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对不同句子恰当组合(或相加或合并)的理解,对句间内在关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准确把握段落中心意思,首先就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有的段落却没

有,没有中心句的就要归纳、概括出段落的要点或中心意思。 二、归纳层次内容要点 层次是指作者写文章时安排材料、表达思想感情 的顺序。层次与段落关系密切又有区别,层次是依据思想内容划分的,段落是依据文字表达划分的。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层次与段落一致,有时是互有大小,常常是一个层次包含若干段落,因此归纳层次的意思要以归纳段意为基础。在分析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或理清事件顺序,或理清论证说理的逻辑,或理清说明顺序等等。明确具体层次的内容,然后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归纳。 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 它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概括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 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内容及方法 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包括鱼卵及仔稚鱼)、底栖生物和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体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等各项目调查方法均按《海洋监测规范》进行。 ①浮游植物调查:采用浅水III型浮游生物网从底至表层垂直拖网获取和采水器采集表、底层水样500ml(水深>10m时,采表层和底层;水深≤10m时,只采表层样),现场 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在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及按个体计数法进行计数、统计和分析,浮游植物丰度,网样单位:个/m3,水样单位:个/L。 ②浮游动物调查:采用浅水Ⅰ型和Ⅱ型浮游生物网从底至表层垂直拖网获取,所获标本均经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称重、分类、鉴定和计数。浮游动物生物量为湿重,单位:mg/m3,密度单位:个/m3。 ③底栖生物调查:用采泥器(0.025 m2)进行采集,每站采集4次,取4次平均值为该站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底栖动物样品在船上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保存后带回实验室称重(软体动物带壳称重)、分析,计数,鉴定到种,并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mg/m2)和栖息密度(个/m2)。依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简明规程》,用网口宽度为1.5米的阿氏拖网(Agassis trawl)进行拖曳,拖速为1.00 nmi-1,拖网时间为10分钟,采集底栖生物定性样品。 ④游泳动物调查: 用底层拖网和变水层拖网,每站拖网时间为1小时,拖网速度1kn。采集后进行分类、计数、称重和群体组成分析。 2 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2.1优势度(Y)及计算 优势种的概念有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占有广泛的生态环境,可以利用较高的资源,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空间出现频率(f i)较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体数量(n i)庞大,密度n i/N较高。 设:f i为第i个种在各样方中出现频率;n i为群落中第i个种在空间中的个体数量;N为群落中所有种的个体数总和。 综合优势种概念的两个方面,得出优势种优势度(Y)的计算公式: Y=n i/N×f i 2.2种类丰富度(d)、均匀度指数(J′) 群落多样性的高低,除了受取样大小、数量的分布外,主要依赖于群落中种类数多少及个体分布是否均匀。丰富度(d)和均匀度指数(J′)计算公式如下: d=(S-1)/log2N 上2式中,为种类数,为第种的丰度,为总丰度,为实测Shannon-Weaver 多样性指数,。 2.3多样性指数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环境质量报告书(水质生物学评价部分)》的有关

专题一导游服务概述

专题一导游服务概述 【考试大纲】 1、了解: (1)导游服务的产生及其发展。 (2)我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 (3)导游服务的概念。 (4)现代导游服务特点。 2、熟悉: (1)导游服务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2)中国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 3、掌握: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学习要点】 考点一导游服务 一、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1 2、导游服务是随着商业性旅游活动的出现而产生。 3、在最初的含义上,导游是作为一种旅行辅助活动伴随着旅行的产生而萌芽的。 (一)古代的向导服务 1、在人类历史上,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由于产品或商品交换引起的。 2、在中国古代旅行活动中,帝王的巡游最具规模和影响力。 3、最早的旅行者:商人。 4、公元前1490年埃及荷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约今天的索马里),此行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次以和平游览观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5、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旅行活动可追溯到商周时代。 6、夏禹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探险家和旅行家。 7、我国古代旅行的主要形式有:帝王巡游(规模最大)、士人漫游(成果最丰富)、学术考察旅行、外交公务旅行、宗教旅行、商务旅行。 8、导游的最初形式:向导。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产生向导服务的两个条件 (2)私有制的出现。 10、古代的向导服务同现代的导游服务有着很大差别,不可能形成向导队伍。 11、根据人们相互交往的缘由,古代的旅行者和向导者之间是一种泛缘关系;当今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业缘关系。 12、唐代出现了专门引导旅行游览的导游图,称之为“图经”、“地经”。

(二)近代的导游服务 1、导游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随着近代旅游业的崛起而出现的。 2、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22英里。 (1)揭开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独立存在的序幕。 这次活动的意义:(2)人们公认的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3)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3、托马斯·库克是现代意义上的最早的职业导游员、职业旅游代理商。 4、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专门从事旅游活动组织和经营的旅行社,即: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诞生。 5、职业导游员的诞生,是导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的标志。 6、托马斯·库克被公认为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同时被誉为“旅游业之父”。 7、托马斯·库克的主要突出性贡献: (1)组织了世界公认的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1841年7月5日) (2)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性旅行社。(1845年) (3)开创了现代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1845年,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并编写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4)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有商业性导游陪同的旅游活动。(1846年,带领350人到苏格兰旅行) (5)开办了领队服务模式。(1855年,从英国莱斯特前往巴黎旅游) (6)开辟了世界上首次出国包价旅游的先河。(1872年) (7)发明并推行了旅行发票。(1892年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流通券) 8、20世纪初,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美国的运通公司和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成为世界旅行社行业的三大巨头。 9、托马斯·库克时期(近代)是导游服务的开创时期,也是现代导游服务的奠基时期,也是导游服务逐渐走向职业化的时期。 (三)现代的导游服务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进入了大众旅游时期。 2、大众旅游时期,导游服务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1)导游职业自由化;(2)导游服务商品化;(3)导游服务规范化。 3、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中最重要的服务。 4、导游服务受到世界的关注: (1)英国伦敦旅游局把导游人员视为“敦伦大使”。 (2)美国把导游人员誉为“祖国的脸面”。 (3)埃及人称其为“祖国的一面镜子”。 (4)日本旅行业协会认为“导游业务是旅游业中最重要的业务”。 5、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颁发的《中国职业分类大典》将导游作为一种职业列在其第四大类“商业与服务业”之中。 6、世界导游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7、导游活动的出现,以商业性导游服务为标志的。 8、在国外,导游服务收费在理论上是通过谈判来确定的。而在我国,导游服务的收费通常包含在包价旅游的费用中,而散客单项服务则另行计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