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
- 格式:pdf
- 大小:201.57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一、感知觉障碍1、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是常见症状之一,但不是特征性症状。
2、以幻听最为常见,幻听内容有争论性、评论性或命令性。
3、其它幻觉:视幻觉、触幻觉、味幻觉、嗅幻觉、内脏幻觉、本体幻觉等。
4、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动,也可以是朦胧模糊,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动带来显著的影响。
言语性幻听:说话声1、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执行指令2、评论性幻听:以第三人称评价患者当时的思维或行为3、议论性幻听:第三人称谈论患者4、争论性幻听:两个以上人在争论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对与否二、思维障碍(一)思维形式障碍言语紊乱:思维与语言的组织出现问题,使人难以理解。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新作、象征性思维、言语贫乏、媒介和音韵联想1、思维散漫:思维缺乏固定的指向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逻辑联系。
例如,住院患者写信给领导这样写:“刘处长,领导,你们好,我在这里一切很好,大家都好,希望你积极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志们走勤奋的道路,人人都有科学知识,更有理论现代化。
”2、思维破裂:更严重的联想障碍,句与句之间缺乏逻辑联系3、词的杂拌:(1)词的堆积,词与词之间无联系。
例:他….蛇….汽车;(2)意识清晰——思维破裂;(3)意识不清晰——思维不连贯(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4、象征性思维:把很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和物品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把抽象概念具体形象化。
例:医生:你为什么打她(另一个病人)?病人:因为她说她的项链是珍珠的。
医生:那有什么关系?病人:我丈夫姓朱。
患者把抹布的“不清洁”(具体的“脏”)与思想上的“错误”(抽象的“脏”)混淆。
5、媒介和音韵联想:借助外界某些本来与自已无联系的事物作为媒介所发生的异常联想例:患者姓“林”,讨厌“板”,57数字,煤气灶。
6、语词新作:自创新词、新字,用图形、符号代替某些概念,所代表的意义只有患者才能理解。
例:患者认为人的心脏不是位于正中将全部字中的“心”→“忄”思想→忄田忄目7、概念形成、判断、推理逻辑障碍:患者:我的病就是猪(概念外延的紊乱)患者:李某是死人,我把他救活了,所以他要害我。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症状类型对于精神疾病,一直以来人们更习惯于采取药物治疗,但病人长期服药,是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的,病人长期依赖药物,使病情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症状】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
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学习与工作。
《精神卫生法》立法工作的学者卓小勤先生说:所谓“精神病人杀人不犯法”,其实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法律并没有这样规定。
根据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只有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的行为,才不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精神病人在非发病的状态下,打人杀人同样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制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类型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
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你有神经病。
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病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神经病属于器质性病理范围。
了解精神病的各大症状,可以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
(1)思维破裂。
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1个念头和第2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
临床表现1.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个体之间症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
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
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此外,被动体验在部分患者身上也较为突出,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
(3)情感障碍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常见。
(4)意志和行为障碍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很少执行。
(5)认知功能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约8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
认知缺陷症状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阴性症状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阳性症状的产生有关等。
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如前驱期),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共同症状和区别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们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共同症状和区别。
一、精神分裂症的共同症状和区别1. 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魔法和行为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听觉和视觉幻觉,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出现扭曲,同时也会出现持续的妄想信念。
他们的思维可能呈现出分裂、混乱和不连贯的特点。
情感魔法通常是冷漠、迟钝和情感扁平化的表现,而行为异常可能涉及社交障碍、自理能力下降等方面。
2. 症状区别: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能因患者而异,但一般可以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两大类。
阳性症状主要指的是存在于患者身上而在正常人身上不存在的症状,如幻觉和妄想。
而阴性症状则是指患者缺乏正常人所具备的功能,如情感魔法和行为异常。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共同症状和区别1. 症状表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性很大的精神障碍,主要分为两个极端的情绪状态,即抑郁期和躁狂期。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的悲伤、失去兴趣和愉悦感,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可能有自杀念头等。
而在躁狂期,患者会感到异常的兴奋、多动、冲动甚至易怒,思维速度加快、跳跃性,睡眠需要减少。
2. 症状区别:双相情感障碍主要的症状特点是情绪的波动性,即在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明显变化。
患者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体验到这两种情绪状态,而且这种变化可能会持续几天或几周。
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相对更为持久和固定。
综上所述,尽管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在某些症状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但它们的症状表现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幻觉、妄想以及情感魔法和行为异常是主要的症状,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则表现出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明显情绪波动。
因此,在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上还是需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症状特点和表现。
精神分裂症我国流行病学特点: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无论城乡,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发病高峰年龄:男性:10~25岁,女性:25~35岁。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
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1.前驱期症状①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②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观念、多疑敏感;③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④行为改变:如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社会功能水平下降等;⑤躯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等。
2.疾病充分发展期症状特点: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情感不恰当或迟钝为总体特点。
意识清晰,智能尚好,可有认知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阳性症状幻觉、妄想和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幻觉:幻听最常见;在意识清晰度状态下: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或命令性幻听;妄想意志活动减退和快感缺乏是最常见的阴性症状。
精神活动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临床症状小结阳性症状:幻觉(言语性幻听最常见)、妄想(被害妄想);阴性症状:情感平淡、意志减退;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受损;病程:精神障碍的病期至少持续一个月;不足一个月的情况(无论是否经过治疗):精神分裂症样障碍临床分型:1.偏执型:是较常见的类型。
临床表现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幻觉幻听。
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
2.紧张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自动性顺从与违拗。
木人,蜡人。
3.青春型:青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思维破裂,言语松散,不连贯、令人费解,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
阳光少年,闹。
4.单纯型:青少年起病,进展缓慢,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病期在一年以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Ξ刘学军 郭田生Ξ
【摘要】 本文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原因,指出抑郁症状在分裂症病程中出现的重要性,概述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该怎样甄别、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后抑郁;药源性抑郁;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52(2006)20320129203
抑郁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常见的症状,但至今仍认识不足、治疗不够。纵观精神科的历史,精神病学家对此类症状一直很重视。Kraepelin用情感症状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来区分早发性痴呆与躁狂抑郁症,还认识到抑郁作为一种症状在分裂症中的重要性,并认为伴有严重抑郁的分裂症是该病的一组亚型;Mayer2Gross强调绝望是常常出现在急性精神病阶段的一种心理反应;Bleuler认为抑郁是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1〕。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特点在本世纪初已有描述,国际上直到ICD-10和DSM-Ⅳ中才正式提及这一概念〔2〕。一、分裂症的抑郁症状和分裂症后抑郁发生率国外一般报道分裂症病人中超过25%存在抑郁症状,国内汪波、陈一郡等报告分裂症病人中,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4.44%、43.2%〔4,5〕。分裂症后抑郁的发病率不确切,据估计大约是25%左右,文献中从7%到70%均有报告〔2〕。国内梁绍材100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分裂症后抑郁者270例(占27%)〔6〕。二、在分裂症中与抑郁有关的几种情况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中有很多不同的诊断,包括分裂症后抑郁、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抑郁、对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一种心理反应,排除所有这些后,抑郁则更可能是分裂症本身病程的一部分〔1〕。11心因反应:分裂症病人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人生际遇失望的心理反应是很常见的,急性心理反应往往少于2周,有一定自限性,仅仅需要心理支持和环境调节。有一些病人处于一种慢性的沮丧和失望状态,这些心理反应与抑郁不易区别,其特征是感到无助和无望,缺乏自信和感到无能,这类病人更需要支持和康复治疗而不是药物。大部分病例的这些心理反应过程不能用抑郁来解释,这一心理反应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与自知力有关〔1〕。21阴性症状: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抑郁症状,试图区分这两类症状时,动力缺乏、快感缺失和社会性退缩等症状会引起特别的问题,
观察到的忧伤并非抑郁的可靠证据,突出的心境低落的主观体验才提示抑郁,而感到无助、无望、焦虑、自杀念头更指向抑郁〔1〕。31抗精神病药所致:抗精神病药在分裂症抑郁症状中扮演的角色是有争议的,一般将抗精神病药直接所致的抑郁归为药源性抑郁,一种理论是:多巴胺通路在奖赏和愉快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另一种备选理论是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运动不能和锥体外系反应等所致的假性抑郁。这一现象被称为“运动不能性抑郁”,病人就像“发动机坏了”,表现为无力、运动障碍,有时伴随心境低落。Johnson估计“运动不能性抑郁”大约占抑郁症状的10%~15%〔7〕。
41抑郁作为分裂症的核心症状:抑郁可以是分裂症的一种前驱症状;有作者报告分裂症的急性期(6个月内)约有25%的病人出现抑郁症状,故认为
抑郁症状与分裂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抑郁症状为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1〕;Leff报告抑郁症状在慢性
精神分裂症中占4%~25%,平均15%〔8〕。51分裂症后抑郁:过去“精神病后抑郁”一词指的是紧接着一次重性精神病发作之后出现的心境不
・921・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ΞΞ〔第一作者简介〕刘学军(1964-),女,湖南长沙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主攻方向:儿童精神病学。〔作者工作单位〕湖南省脑科医院(长沙
,410007
)良状态,目前DSM2Ⅳ建议将“分裂症后抑郁”用于描述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现症期之后任何时期甚或相隔很长时期以后出现的抑郁。近年来分裂症慢性期的抑郁症状引起了密切的注意,“精神病后抑郁”、“分裂症后抑郁”、“继发性抑郁”等术语用来描述这一现象。三、抑郁症状的重要性Bleuler认为突出的情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预后好的征象,尽管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这一概念还是持续了很多年,近年来相反的证据渐渐增多。抑郁是分裂症病人死亡的有关危险因素,约有10%的分裂症患者自杀。自杀病人多半有一段抑郁病史或者当前有抑郁症状〔1〕。Johnson通过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抑郁可以使分裂症急性症状期延长2倍以及使分裂症急性复发的危险增加3倍〔7〕;Falloon发现抑郁在入院的主要原因中占40%,有分裂症后抑郁病人更可能出现分裂症状的复发〔8〕。Glazer指出了抑郁症状和分裂症病人社交表现不良的联系,包括与人建立关系的困难;这些社交障碍也与分裂症后抑郁、病前个性不良以及隐袭起病有关〔9〕。抑郁症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它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以及阳性症状是活跃还是静止有关,而且因为它能使病人的心理功能缺陷恶化,以及预计病人企图或完成自杀〔1〕。四、分裂症伴随抑郁的原因抑郁作为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其原因是未知的,Roy等曾报告早期丧失父母与分裂症后抑郁相关〔10〕;Subotnik等则报告分裂症后抑郁与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有关〔11〕;近年研究发现抑郁症状还和注意缺陷有关,提示前额叶功能损害,有报告发现患者双侧颞叶增大,也可能一侧缩小〔12〕;这些发现以及神经生物学的证据类似于抑郁症本身的研究发现,为澄清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五、分裂症伴随抑郁的诊断和治疗分裂症病人抑郁的评估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的挑战,近年来精神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的进步更突出了早期确诊的重要性;治疗的目的是大幅度的降低抑郁症状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诊疗的第一个步骤是排除分裂情感障碍的病例并适当地加以治疗;其次考虑并处理任何与目前医疗及药物滥用有关的因素,如有任何抗精神病药引起运动障碍的证据,应减少药物剂量或者引入抗胆碱药物;运动不能常常伴随烦躁不安的感觉,在病人描述抑郁心境时,应该都要考虑有无药物所致,
若当前有运动不能要及时处理,抗胆碱药是逐渐发挥作用的,其他的处理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
心得安)、苯二氮 类药物、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如果上述因素均考虑过后,临床医生又肯定没有将阴性症状误认为是抑郁的话,治疗的选择更应该根据该病的不同阶段进行。在抑郁出现的初期,作为一种患者期待的方法,增加心理社会支持认为可以减少精神症状急性复发,当然,如果抑郁是急性复发的信号,应该使用和增加抗精神病药物,早期干预这种急性复发的信号可以改善预后。在分裂症的急性发作阶段,抑郁症状不应该与其他症状分开处理,对于大多数病例,增加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和加强社会心理支持,必要时住院治疗,就可以在治疗阳性症状的同时成功地治疗好抑郁〔1〕。大量的证据表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与急性阶段有关的抑郁,例如,奥氮平疗效比氟哌啶醇疗效更优〔13〕,其他非典型抗精
神病药如利培酮、齐哌西酮、奎硫平等均有心境提高作用,实际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于疾病慢性期出现的抑郁也是有效的,研究表明氯氮平可以减少慢性分裂症病人的无望、抑郁以及自杀〔14〕。非急性期出现的持续抑郁症状用抗抑郁药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所有选择性五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的试验均表明其对分裂症的抑郁症状有良好
效果,总的来说,病人服用SSRI类较之安慰剂各方面均有改善。SSRI比三环类更安全,使之更可能选用于抗抑郁,但由于SSRI对CYP450酶系统的抑制作用,药物之间更可能有相互作用〔1〕。电休克(ECT)以往常用来治疗分裂症病人明显的情感症状,这一观念可能来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ECT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的临床观察,发现分
裂症伴有明显情感症状的疗效好,回顾从1950年代到其后的二、三十年很多文献均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ECT对伴有情感症状的分裂症疗效更好,1980
年代至今的一些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表明ECT对分裂症的抑郁症状并没有显著效果,而是对精神病性症状有效〔15〕。康复、社会支持和工作机会似乎能减轻分裂症
・031・第33卷第3期,2006的情绪沮丧,认知心理治疗亦有效〔16〕,尽管其在分
裂症抑郁症状的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没有研究,
鉴于它对抑郁症有效,其治疗作用值得探索。综上所述,分裂症病人中出现抑郁症状是十分常见的,在疾病初期出现的抑郁更可能是病人对患病的心理反应,因此,分裂症初期的心理支持十分重要;疾病后期的抑郁一般归于分裂症后抑郁,抑郁本身更可能是分裂症核心症状之一;虽然分裂症出现抑郁症状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伴有抑郁症状的分裂症病人预后并不乐观,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抑郁症状,SSRI因其肯定的疗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成为治疗的首选。认知心理治疗很可能对分裂症抑郁症状和分裂症后抑郁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MulhollandC,CooperS.Thesymptomofdepressioninschizophreniaanditsmanagement.AdvanceinPsychiatricTreat2ment.2000;6:1692177.2.EiberR,EvenC.Actualapproachestopost2psychoticdepres2sion.Encephale,2001;27(4):3012307.3.HafnerH,MaurerK,TrendlerG.Schizophreniaanddepression:challengingtheparadigmoftwoseparatediseases2acontrolledstudyofschizophrenia,depressionandhealthycontrols.SchizophreniaResearch,2005;77(1):11224.4.江波,聂兵,张永俐,等。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重庆医学,2003;32(2):1952196.
5.陈一郡,宋兵福,伍毅。住院精神分裂症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5):3672368.
6.GinsbergDL,SchoolerNR,BuckleyPF.Optimizingtreatmentofschizophrenia.Enhancingaffective/cognitiveanddepressivefunctioning,CNSSpectr.2005;10(2):1213.7.梁绍材,余国汉,张椿苹等。住院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研究分析。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7):1892417.
8.Leff.Depressivesymptomsinthecourseofschizophrenia.InDe2pressioninSchizophrenia.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2atricPress.1990.9.PeterJ.MovingBeyondPositiveSymptoms:TheImportanceofAddressingCognitiveandAffectiveSymptoms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MedscapePsychiatry&MentalHealth,2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