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新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2.35 KB
- 文档页数:3
油墨的代号标准油墨是印刷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其性能和种类繁多,为了方便行业管理和消费者选择,油墨产品通常会标注一定的代号。
这些代号包含了油墨的树脂类型、干燥方式、颜色性质和应用领域等信息。
本文将对油墨的代号标准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用适合的油墨。
一、油墨代号标准概述油墨代号标准是对油墨产品进行分类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统一的代号体系,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同时也便于消费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油墨。
我国油墨代号标准主要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制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油墨分类与性能简介1.胶版油墨:主要用于胶版印刷,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印刷性能。
2.塑料油墨:适用于各种塑料材料的印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金属油墨: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印刷,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
4.陶瓷油墨:适用于陶瓷制品的印刷,具有高温稳定性及优异的附着力。
5.纺织油墨:适用于纺织品的印刷,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耐光性。
三、油墨代号含义解析1.树脂类型:根据油墨中树脂的种类,如聚氨酯、聚酯、聚丙烯酸酯等。
2.干燥方式:分为溶剂干燥、水性干燥、UV干燥等。
3.颜色性质:根据油墨的颜色,如黑、蓝、红、黄等。
4.应用领域:如胶版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等。
四、油墨代号选择与应用注意事项1.印刷材料考虑: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选择相应性能的油墨。
例如,塑料制品可选用塑料油墨,金属制品选用金属油墨。
2.印刷工艺要求:根据印刷工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油墨。
如胶版印刷可选用水性油墨,UV印刷可选用UV干燥油墨。
3.环保性能:关注油墨的环保性能,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的油墨。
4.经济效益:在满足印刷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油墨的价格和性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五、我国油墨代号标准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油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油墨代号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油墨代号国家标准,涵盖了各类油墨产品。
防伪油墨第1部分: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纸张印刷用紫外激发出可见荧光防伪油墨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环保、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单色和多色纸张印刷品上使用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ISO 105-A02:1993,IDT)6.4.3.4 (cGB/T 73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ISO 105-B08:1995,MOD) GB/T 22467.2-2008 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防伪油墨和印油 GB/T 22467.1-2008防伪材料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防伪纸GB/T18724-2008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ISO 2836:200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术语和定义。
3.13.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Ultraviole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 在254nm,310nm 或365nm 紫外线激发下发出可见光范围内的荧光的油墨。
2标准样品(标样)Reference按供需双方确认的,用以比较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质量的样品。
3.3试样Test sample用于接受检验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样品。
3.4无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Invisible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 ink在自然光下观察,印品外观为无色或仅有极浅淡颜色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3.5有色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in Colored ultraviolet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printingk在自然光下观察,印品外观具有各种明显颜色特征的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 —————————————————————————————化工材料内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细度μm粘度s(25℃)固含量% 着色力% 初干性%附着牢度%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 ≥25 ≥20 95~100 25~50 ≥93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UV油墨检测相关标准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线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连接料中的单体聚合成聚合物,使油墨成膜和干燥的油墨。
UV油墨也属于油墨,作为油墨,它们必须具备艳丽的颜色(特殊情况除外),良好的印刷适性,适宜的固化干燥速率。
同时有良好的附着力,并具备耐磨、耐蚀、耐候等特性。
(001)(14.02.14)品种:UV油墨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油墨,目前已经涵盖所有印刷领域,但由于价格较溶剂型油墨高,所以一般在高档印件上较为多用。
UV油墨品种包括UV研磨,UV冰冻,UV发泡,UV起皱,UV凸字,UV折光,UV点缀,UV光固色,UV上光油的特殊包装印刷油墨。
在金属镜面光泽的印刷表面,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手段将UV油墨印刷的干燥设备经UV光加工后,产生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显得高雅、庄重、华贵,主要用于中高档的优雅别致的香烟、酒、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医药的包装印刷。
印刷技术分类UV胶印油墨、UV丝印油墨、UV移印油墨、UV水性喷墨油墨应用领域分类UV印铁油墨、UV金属油墨、UV玻璃油墨、UV塑料油墨、UV电路版油墨、UV感光油墨艺术效果油墨UV油墨由于速干的固化特性,使得油墨可以在印件上表现出独特的肌理效果,这是其他固化方式油墨所不具备的。
发泡油墨、冰花油墨、锤纹油墨、裂纹油墨、水晶油墨、光油、皱纹油墨等检测标准:GB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SN1877.6-2009涂料,油墨及其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GBT13217.3-2008液体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13217.5-2008液体油墨初干性检验方法GB12911-199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GBT13217.4-2008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13217.6-2008液体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QBT2826-2006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GB/T14624.6-1993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GB/T15962-2008油墨术语QB/T1492-1992油墨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适用:UV固化油墨与稀土发光材料结合起来,制备UV发光油墨,可使印刷过程清洁环保、能耗低、适合连续生产,并且UV固化产品性能优异,在光泽、耐磨、硬度、耐溶剂性、美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固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良品质,uv油墨是适合于现代工业生产的新型油墨品种。
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
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是PCB印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PCB印刷质量和电路板的可靠性。
油墨厚度的控制是PCB印刷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油墨厚度可以保证PCB印刷的质量,提高电路板的可靠性。
本文将对IPC 二级标准油墨厚度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测量方法、控制要点等内容,希望对PCB印刷工艺的控制和优化有所帮助。
一、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的定义。
IPC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了PCB印刷的相关标准。
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是指在PCB印刷过程中,油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厚度标准。
通常情况下,油墨的厚度会直接影响电路板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
IPC 二级标准油墨厚度的设定,可以保证PCB印刷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的测量方法。
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的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激光测厚仪。
激光测厚仪可以通过激光束对油墨层进行扫描,然后根据反射光的强度来计算油墨的厚度。
这种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非接触、快速等优点,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油墨的厚度,并且不会对印刷电路板造成任何损伤。
三、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的控制要点。
在实际的PCB印刷过程中,控制油墨厚度是非常重要的。
IPC二级标准油墨厚度的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印刷设备的调试和维护。
印刷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影响油墨的厚度,因此需要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 油墨的选择和搅拌。
不同类型的油墨对应的印刷厚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油墨,并且在印刷前对油墨进行充分的搅拌,确保其均匀性。
3. 印刷压力和速度的控制。
印刷压力和速度会直接影响油墨的厚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油墨的均匀覆盖。
4. 油墨固化和烘干。
油墨固化和烘干的过程也会对油墨的厚度产生影响,需要控制好固化和烘干的时间和温度,确保油墨的厚度符合要求。
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
油墨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它被广泛应用于印刷、涂料、纸
制品等行业。
然而,油墨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环境污染
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国家制定了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
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是指油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含
量限制标准。
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油墨中VOC含量不得超过300
克/升。
这项标准适用于所有油墨种类,包括溶剂型油墨和水性油墨。
为了保证油墨生产的质量和稳定性,油墨制造厂必须对自己的产
品进行VOC含量检测。
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油墨VOC含量检测需要用到专门的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等。
2. 取样:首先,必须从油墨中取出一定量的样品。
该样品必须
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稳定一段时间以保证精确性。
3. 提取:将取样的油墨样品中的VOC提取出来。
这一步通常可
以采用热蒸馏法、溶剂抽取法等多种方法。
4. 分析:最后,通过运用上述检测仪器,对提取出的VOC样品
进行分析并精确计算出油墨中VOC的含量。
总之,油墨VOC含量检测标准的实施是为了实现环保目标和促进
产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依据标准进行检测,并对油墨进行严格的管控,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性并提高油墨质量。
pcb油墨厚度标准PCB油墨厚度标准。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的连接体。
PCB油墨厚度是指印刷在PCB上的油墨的厚度,是影响PCB印刷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PCB制造过程中,保证油墨厚度符合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PCB油墨厚度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PCB油墨厚度的标准是由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PCB油墨的厚度标准是由PCB行业协会或者相关标准化组织制定并发布的,以确保PCB印刷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PCB油墨厚度标准的制定是基于PCB印刷工艺和要求的。
在PCB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厚度会直接影响到PCB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制定PCB油墨厚度标准需要考虑到PCB的具体应用场景、印刷工艺要求以及相关性能指标。
在实际的PCB制造过程中,PCB油墨厚度的测量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PCB油墨厚度的测量是通过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来进行的,如厚度计、显微镜等。
通过对PCB油墨厚度的准确测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PCB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PCB的印刷质量和性能。
此外,PCB油墨厚度的标准化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PCB制造过程中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在制定PCB油墨厚度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环保材料的选择、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环保要求,以确保PCB制造过程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PCB油墨厚度标准是PCB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PCB印刷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PCB油墨厚度标准的制定、测量和控制,可以确保PCB的印刷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为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能对PCB行业相关人士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油墨检测标准一、粘度测试粘度是油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过程中的流平性和印刷效果。
在检测粘度时,我们使用粘度计来测量油墨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
一般来说,高粘度表示油墨的流动性较差,低粘度则表示流动性较好。
二、干燥性测试油墨的干燥性是指其在使用后保持固定形状的能力。
干燥性差的油墨容易受到摩擦和溶剂的影响,导致印刷品表面起皱或脱落。
我们可以通过干燥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干燥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干燥性能。
三、色彩性能色彩性能是油墨检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度和色彩鲜艳度。
我们使用色度计来测量油墨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指标,以评估其色彩性能。
四、附着性测试附着性是指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能力。
附着性差的油墨容易脱落或被擦拭掉,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
我们可以通过附着试验机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附着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附着性能。
五、耐光性测试耐光性是指油墨在光照下的稳定性。
耐光性差的油墨容易褪色或变暗,影响印刷品的保存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耐光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耐光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耐光性能。
六、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是油墨检测中不可忽视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安全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性测试来评估油墨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必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七、成分分析成分分析是油墨检测中了解油墨组成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油墨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信息。
这有助于评估油墨的性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
八、印刷适性测试印刷适性是评估油墨在实际印刷过程中表现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印刷试验机来模拟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过程,从而评估油墨的印刷适性。
这包括印刷品的均匀性、分辨率和印刷速度等方面的指标。
良好的印刷适性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油墨的代号标准
油墨的代号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和行业有所不同,以下为常见的一些油墨代号标准:
1. Pantone色号:Pantone色彩匹配系统是一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色彩标准,用于价值色彩的精确描述和匹配。
油墨可以使用Pantone色号来确定其颜色。
2. ISO 2846-1:这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的测定。
此标准规定了油墨颜色的数值化表示方法,并提供了一套典型的颜色样本。
3. ASTM D7687:这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油墨标准,用于确定油墨颜色和光学性能的测定方法。
4. 针对特定行业的代号标准:在某些行业中,如印刷、印刷包装、化工等,可能会有特定的油墨代号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行业的协会或组织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油墨的代号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建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标准进行油墨代号的标示。
喷码机油墨的参数标准
喷码机油墨的参数标准
在喷墨印刷时,为了保证结果,必定对印刷油墨的参数做到比较合适的控
制,以水基油墨为例,印刷时控制的条件有以下几个:
1.为了不会拥塞喷墨头,所以必定经过0.2 μm过滤器。
2.氯化钠含量须低于100ppm。
氯化钠会使染料沉降下来,而且氯化钠含有
腐化性,特别在气泡喷墨系统中简单将喷头腐化,诚然喷头都是用钛金属制
成,但在高温下还是会被氯化钠腐化。
3.具备缓冲溶液的收效。
墨水的 pH 值要牢固,有些染料会因 pH 值的变化而
积淀。
4.粘度控制( 1~5cp)。
微压电喷墨系统对粘度要求较高,气泡喷墨系统对
粘度要求较低。
5.表面张力( 30~60dyne/cm)。
微压电喷墨系统对表面张力要求较低,气
泡喷墨系统对表面张力要求较高。
6.干燥速度要恰巧。
太快简单塞住喷墨头或断墨,太慢简单扩散,使网点重
叠严重。
7.保存限时。
墨水从工厂制造再到花销者使用达成最快要三个月,平时为一年,一般墨水存放一年须能经过 0.2 μm的过滤器。
8.热牢固性。
针对气泡喷墨
系统的染料热牢固性要好,因为气泡喷墨系统的墨水要加热至 400℃的高温,若是染料不能够耐高温将会分解或变色。
在对油墨的性质参数做很好控制的同时,
在使用油墨时候要获取想要的印品,使用的方法必定正确,在印前、印刷中和
印刷后时辰对油墨的性能进行监控,印刷环境和储蓄条件,如温度、湿度、干
净程度平和流都会对喷墨油墨的性能产生影响。
1 / 1
1 / 1。
油墨硬度测试标准《油墨硬度测试标准大揭秘》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印刷的奇妙世界里,油墨就像是勇敢的战士,而油墨硬度测试标准就是它们的“战斗秘籍”啊!要是不了解这个标准,那印刷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会变得一塌糊涂,就像一场混乱的“油墨大战”!所以啊,赶紧跟着我来深入了解一下油墨硬度测试标准吧,这可太重要啦,不然你就等着在印刷的道路上“翻车”吧!一、铅笔硬度法:油墨硬度的“试金石”“铅笔硬度大挑战:谁能在油墨上留下痕迹?”在这个小标题下呀,我们要说的就是铅笔硬度法啦!这就像是一场油墨与铅笔的激烈较量。
铅笔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油墨的表面上跳来跳去,试图留下自己的足迹。
而油墨呢,得有足够的硬度才能抵挡住铅笔的“骚扰”呀!我们用不同硬度的铅笔在油墨表面划过,看看哪种硬度的铅笔能留下痕迹,这样就能知道油墨的硬度啦!比如说,2B 铅笔可能很容易就留下了痕迹,那说明油墨硬度不够高;要是 6H 铅笔都很难留下痕迹,那这油墨的硬度可就绝绝子啦!就像一个坚强的战士,能够抵御各种攻击。
二、摆杆硬度法:油墨硬度的“摇摆舞者”“摆杆来啦,油墨你准备好了吗?”接下来就是摆杆硬度法啦!这个摆杆就像是一个在油墨舞台上尽情摇摆的舞者。
它通过来回摆动,来测试油墨的硬度。
可以把摆杆想象成一个在油墨上“蹦迪”的家伙,油墨要是太软,它就会晃得很厉害;要是油墨够硬,它就晃不起来啦!就像在坚硬的地面上跳舞和在柔软的沙滩上跳舞的区别一样。
通过观察摆杆的摆动情况,我们就能准确地知道油墨的硬度啦!是不是很神奇呢?三、划痕硬度法:油墨硬度的“雕刻大师”“划痕大师出手,油墨硬度见分晓!”最后一个重要的标准点就是划痕硬度法啦!这就像是一位雕刻大师,用锐利的工具在油墨表面留下痕迹。
我们用特定的工具在油墨上划呀划,看看油墨能不能承受住这种“折磨”。
如果很容易就被划破了,那油墨的硬度可就不行啦;要是很难划破,那说明这油墨的硬度杠杠的!就好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怎么划都划不动。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在印刷行业中,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稳定可靠的重要指导。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常见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印刷材料、油墨、印刷设备和印刷过程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一、印刷材料的质量检验标准1. 纸张质量标准纸张作为印刷的基本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印刷品的质量影响重大。
常见的纸张质量检验标准包括纸张的厚度、光泽度、平整度等。
在选择纸张时,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2. 墨水和涂料的质量标准墨水和涂料的质量对印刷品的色彩、附着力以及耐久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常见的墨水和涂料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颜色准确度、干燥时间、附着力等。
3. 印刷版材料的质量标准印刷版材料是印刷中的核心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精度和质量。
常见的印刷版材料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厚度、硬度、网点精度等。
二、印刷设备的质量检验标准1. 印刷机的质量标准印刷机是印刷行业中关键的生产设备,其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常见的印刷机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印刷速度、颜色精确性、卷纸装置的稳定性等。
2. 印刷辅助设备的质量标准印刷辅助设备是印刷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切纸机、压痕机等。
常见的印刷辅助设备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切纸尺寸的准确性、压痕的质量等。
三、印刷过程的质量检验标准1. 文件设计的质量标准文件设计是印刷品质量保证的基础,合理的文件设计能够保证印刷品的排版和色彩准确度。
常见的文件设计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页面尺寸、色彩模式、分辨率等。
2. 印前制作的质量标准印前制作是印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排版等。
常见的印前制作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文字的清晰度、图片的处理质量、排版的准确性等。
3. 印刷质量的标准印刷质量是印刷品质量检验的核心,常见的标准包括色彩的准确度、图像的清晰度、文字的清晰度等。
四、质量检验的方法和工具1. 目测检验目测检验是最直观的一种质量检验方法,通过人眼对印刷品进行观察和比较,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uv油墨耐晒等级标准UV油墨是一种特殊的油墨,它在印刷过程中需要通过紫外线照射来固化。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UV油墨在印刷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人们对印刷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UV油墨的耐晒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制定一套UV油墨耐晒等级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UV油墨的耐晒性能。
UV油墨的耐晒性能指的是油墨在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能否保持其原有的颜色和光泽。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的印刷品,如广告牌、户外标识等,其耐晒性能尤为重要。
如果油墨的耐晒性能不达标,印刷品很容易褪色、变黄或失去光泽,从而影响其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制定UV油墨耐晒等级标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油墨的成分。
不同的油墨成分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不同,因此需要对油墨的成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试。
其次是油墨的固化效果。
固化效果好的油墨能够更好地抵抗紫外线的侵蚀,因此需要对油墨的固化效果进行评估。
最后是油墨的使用环境。
不同的使用环境对油墨的耐晒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耐晒等级标准。
制定UV油墨耐晒等级标准的过程需要多方参与。
首先需要由相关的行业协会或标准化组织牵头,组织相关的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讨论和研究。
其次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测试,以确定不同油墨在不同条件下的耐晒性能。
最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耐晒等级标准。
制定UV油墨耐晒等级标准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印刷企业选择合适的油墨,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此外,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选择质量可靠的印刷品。
总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UV油墨耐晒等级标准对于提高印刷品质量和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方参与、实验测试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为印刷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包装印刷对油墨的卫生要求及检测方法一、包装印刷对油墨的卫生要求目前和油墨相关的包装卫生要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重金属含量,即有害的重金属或者有毒有害元素及化合物含量的检测和控制;第二类是有机挥发物(VOC)含量,即油墨和印刷品有关的VOC 含量和重点有机溶剂在包装材料中残留含量的检测和控制;第三类是嗅味,即干燥后的印刷品必须不含有使人厌恶的刺激性甚至有害的嗅味。
第一类重金属含量是能够直接测定的,控制的要点在于合理选择受控的元素化合物。
第二类VOC含量在测定条件和测试方法上需要明确界定。
第三类嗅味目前尚无法定量测定,它只能采用科学统计法来表示人们的平均感受,该方法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主观感受情况。
1.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标准目前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的标准,主要有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ll680-89规定的砷、铅含量,欧共体玩具安全标准EN71-3规定的8个元素含量,详见表1。
检测机构是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NTQSTC),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浙江分公司。
以EN71-3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的检测原理是模仿人体胃酸对检测样品中的元素进行溶解,然后对可溶解元素的摄出量做定量检测。
首先让受检油墨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再粉碎后用孔径为0.5 mm的金属筛过滤,得到至少100 mg的固体粉末;然后用50倍质量的盐酸溶液(c=0.07 mol/L,37℃±2℃)将粉末混合在容器中,振荡1分钟后,检测其酸度值,控制pH值在1.0~1.5;将混合溶液在避光和37℃±2℃的条件下,持续振荡1小时,再静置1小时后,尽快把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和过滤出来,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离心机,但离心分离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最后把得到的溶液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检测,把检测数据经过换算处理后,得到各个重金属含量的数据,结果用mg/kg来表示。
纸张和纸板(如烟标)的检测过程与上述过程基本上相同。
国家对印刷中对油墨稀释的要求在印刷行业中,油墨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用于印刷图案和文字。
由于油墨是含有有机溶剂的高粘度液体,为了达到印刷效果,常常需要对油墨进行稀释。
然而,由于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各国都对油墨的稀释进行了一些限制和要求。
首先,对于油墨品质的要求。
油墨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环境污染。
许多国家对油墨的稀释要求油墨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例如油墨的颜色要稳定、色差小,流动性好,不易产生浮雾、不均匀、结块等现象。
同时,油墨中的颜料、树脂等化学物质,也要符合安全规定,不得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成分。
其次,对油墨稀释剂的要求。
油墨的稀释剂是将油墨稀释至合适的粘度和流动性的重要物质。
然而,许多常用的稀释剂,如甲苯、二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等,往往会产生挥发性有机溶剂(VOCs)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因此,各国对油墨稀释剂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如要求油墨稀释剂的VOCs排放要低于一定限值,或者鼓励使用无溶剂或低挥发性稀释剂。
再次,对油墨稀释过程中的废液处理要求。
油墨稀释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和其他化学物质,如果直接排入环境中,会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
因此,各国对废液的处理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一般要求印刷企业建立合规的废液处理设施和工艺,并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例如进行废液的收集、浓缩、燃烧等处理。
为鼓励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一些国家还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和奖励措施。
最后,对油墨稀释工艺的管控要求。
为了保证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质量和稳定性,各国对油墨稀释过程中的工艺进行一定的管控要求。
例如要求印刷企业建立稀释工艺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检测和调整稀释工艺的参数,确保油墨的稀释效果稳定并符合要求。
此外,一些国家还鼓励印刷企业采用封闭式的稀释工艺,减少油墨挥发。
总之,各国对印刷中对油墨稀释的要求主要包括油墨品质、稀释剂、废液处理和工艺管控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出台旨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源和保障人体健康。
印刷品来料检验标准在印刷品的生产过程中,来料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来料检验可以帮助印刷品制造商确保材料的合格性,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印刷品来料检验标准的一些要点,以帮助印刷品制造商可以更好地进行来料检验。
材料标准印刷材料的标准是来料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
印刷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
下面是一些针对不同材料的标准建议:纸张对于纸张来说,标准主要包括基重、厚度、拆分强度、水分、表面光洁度等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纸张指标标准要求:•基重:±2.5%•厚度:±5%•拆分强度:≥1.0kN/m•水分:5.5-8.0%•表面光洁度:平均30PPS印刷油墨对于印刷油墨来说,标准主要包括印刷效果、附着力、干燥时间、流变性等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印刷油墨指标标准要求:•印刷效果:颜色鲜艳、不脱落、不掉色•附着力:≥3级•干燥时间:≤24小时•流变性:140-200Pa*s胶水对于胶水来说,标准主要包括粘度、PH值、溶解度、粘合强度等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胶水指标标准要求:•粘度:25-45s•PH值:6.5-8.5•溶解度:完全溶解•粘合强度:≥12N/2.5cm检验要点在进行印刷品来料检验时,需要针对具体的材料进行测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检验要点:纸张•检查基重是否符合标准•检查厚度是否符合标准•使用拆分力测试机测试纸张拆分强度•测定纸张水分含量•使用表面光洁度仪测试纸张表面光洁度印刷油墨•检查油墨颜色是否与样品一致•使用附着力测试仪测试印刷油墨附着力•测定油墨干燥时间•使用流变仪测定油墨流变性胶水•根据胶水种类进行相应的测试,例如测定PH值、溶解度、粘度或粘合强度印刷品来料检验标准的要点主要包括材料标准和检验要点。
印刷品制造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来料检验,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对来料进行精细的检验,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
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
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
0."6mg/kg。
分色
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
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出口产品需要,国内市场的食品包装同样需要。
供水/润版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出台,印刷行业纳入环保监控领域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HJ/T370-2007)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HJ/371-2007)是我国首次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有关油墨产品的指导性标准饮料包装,在起草单位中出现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北京绿色事业文化发展中心的身影。
从这两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出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实施环保印刷已经成为国家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术语,促进科技进步而推行的基本方针。
环保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油墨中的限制成分和有害物质的限量。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
标准中明确规定的限制内容包括:
①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人为添加的物质:
铅、镉、汞、硒、砷、锑、六价铬等7种元素及其化合物;②不得使用煤沥青作原材料;③鼓励在产品性能允许的范围内,多使用植物油而少用矿物油,单张胶印油墨、热固轮转胶印油墨、冷固轮转胶印油墨中植物油的含量分别≥20%、7%、30%;④矿物油中芳香烃的含量≤3%。
科印精品调研:铅、镉、六价铬、汞,限值分别为90mg/kg、75mg/kg、60mg/kg、60mg/kg,总量
≤100mg/kg。
②苯类溶剂:
苯类溶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检测系统及仪器,其含量≤1%;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
热固轮转胶印油墨VOC含量≤25%;单张胶印油墨和冷固轮转胶印油墨VOC 含量≤4%。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明确规定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人为添加:
①重金属类:
铅、镉、汞、硒、砷、锑、六价铬等7种元素及其化合物;②乙二醇醚及其酯类:
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③邻苯二甲酸酯类: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④酮类3,5,5-三甲基-2-环己烯基-1-酮(异佛尔酮)。
印刷配件:
铅含量≤90mg/kg;镉含量≤75mg/kg;六价铬含量≤60mg/kg;汞含量
≤60mg/kg;总量≤100mg/kg;②溶剂型凹印油墨在上印刷机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调节黏度,以适应印刷要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溶剂型凹印油墨的VOC含量进行控制并无实际意义,也无法进行,因此《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标准中对于溶剂型凹印油墨中VOC的含量不进行限制要求。
水性油墨VOC含量的限定值为:
水性凹印油墨中VOC含量≤30%;水性柔印油墨中VOC含量≤10%。
③苯:
苯含量≤500mg/kg;④苯类溶剂:
总含量≤5000mg/kg(本标准中苯类溶剂专指甲苯、二甲苯、乙苯);⑤卤代烃类溶剂:
即卤代烃类溶剂含量≤5000mg/kg(本标准中的卤代烃类溶剂专指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⑥甲醇:
醇溶性柔印油墨中甲醇的含量≤
0."3%;醇溶性凹印油墨中甲醇的含量≤2%;⑦氨及其化合物:
醇溶性油墨中氨的含量≤3%。
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