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促进山西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作者:张树茂贾长茂来源:《会计之友》2013年第31期【摘要】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正处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文章从山西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入手,对国有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山西;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一、2013年1—7月份山西国有煤炭企业经营状况(一)山西省属国有煤炭企业经营状况综合可概括为经济运行稳中有忧,存在问题特征明显,集中体现在“三升、三降”。
三升:一是产销量略有增长。
2013年1—7月份山西省煤炭产量累计完成53 999万吨,同比增加508万吨,增幅0.95%;出省运量累计完成34 161万吨,同比增加507万吨,增幅1.51%。
二是应收账款持续增加。
截至2013年7月底,应收账款高达916亿元,接近千亿元大关,比年初增加305亿元,增幅49.82%。
2012年同期仅为625亿元。
三是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
2013年7月底,山西省属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多数超过70%的融资警戒线,其中五大煤炭集团均在75%左右,个别企业已逼近80%的风险红线。
三降:一是煤炭价格持续下滑。
2013年1—7月份,吨煤累计综合售价458.18元,同比降低107.16元,降幅18.95%,比年初降低69.12元,降幅为13.11%;二是利润持续下降,2013年1—7月份累计实现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281亿元,降幅67.8%,比2011年同期下降385亿元,降幅为74.2%;三是煤炭成本不断下降,2013年1—7月份吨煤成本平均439.72元,同比下降40.46元,下降8.43%,比2011年同期下降70.13元,降幅为13.76%。
(二)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经营状况山西焦煤集团是一个炼焦煤主供应商,企业产销规模较大,盈利能力也比较突出。
但是,自2012年以来,随着煤炭市场的下滑,企业经营受到严重的冲击。
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对我省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重要借鉴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对我省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重要借鉴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大省。
国务院于2006年6月到2009年12月在山西进行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
历时三年半时间,目前已进入试点验收阶段。
2009年12月21日,国务院组成多部门参加的综合验收组,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验收,试点经验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广。
这次试点是在我国煤炭工业由快速发展进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重点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就煤炭行业管理体制、长效安全机制、煤炭资源整合、生态补偿机制、产业转型转产、煤炭基金征管利用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洗牌和制度设计。
最近一个时期,山东、内蒙、河南、河北、辽宁等省份已组成调研组赴山西学习,主要产煤省份都在国家新的政策框架下抢占新一轮煤炭工业发展先机和制高点。
一、山西试点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山西试点是在全部涉煤领域展开的,具有整体性、纵深性和前瞻性的特点;是在总结建国60年来煤炭工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对煤炭工业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突破。
山西的试点经验,归纳起来有“五个大”的新特色。
建立大框架煤炭工业发展法规体系。
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上构建一揽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是这次试点的一个基本原则。
山西省在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等多个部门指导下,先后出台了《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山西省煤炭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山西省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山西省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察办法》、《关于调整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的通知》、《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管理办法》等10多部政策法规,从资源保护、资源整合、持续开采、综合利用,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国家与地方、省与市县、国有与民营企业利益分配,煤炭基金的征管使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煤矿安全监管等全领域建立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为全国未来煤炭工业发展设计出一整套完整的产业政策架构。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摘要:煤炭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但从目前全球范围来看,煤炭资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
对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各个层面煤炭需求相继减少,给煤炭企业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急需做好煤炭企业的升级转型,创新发展理念,方能够实现长远建设目标。
因此,文章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煤炭企业;管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引言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能源,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煤炭企业为能够保证自身的发展效益,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还需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同时整合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积极促进自身的管理转型,并导入更多创新元素,提高发展动能,以此来实现预期高质量发展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
文章以此为前提,进行如下讨论。
一、新常态背景下煤炭企业管理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新时期背景下,全球范围内都在承受着来自生态环境危机的影响,这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煤炭行业处于一种十分低迷的状态。
但从我国煤炭企业实际运行的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优势可利用,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有着更为广阔的地理空间,这使得我国拥有十分庞大的煤炭资源储备量,对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发展潜力而言,有着重要意义;第二,我国煤炭企业在建设中,未形成过程的龙头型企业,更多是中小型煤炭企业。
而中小型煤炭企业在实际发展中也面临着更多困难,并对结构转型与升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
但同时,中小型煤炭企业也面临着更多机遇,还需做好分析把控;第三,从部分地区煤炭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来看,往往存在着不计成本,不考虑技术应用的问题,这使得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在不合理开发利用中逐渐走向了枯竭。
同时,很多煤炭企业也面临着历史性的经营管理难题问题,难以真正投入到市场化的发展中,限制了企业的生存。
关于煤炭类的论⽂ 摘要: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西两省属于煤炭⼤省[1],每年的煤炭消耗量达到全省能源消耗量的70%,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10%。
从两省的能源赋存特点来看,在未来⼀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
为了发挥煤炭资源的优势,提升煤炭产品的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就必须⼤⼒发展煤炭清洁技术。
关键词:煤炭类论⽂ 1煤炭清洁利⽤体系 煤炭的清洁利⽤是我国现阶段重点发展的科技项⽬,在煤炭的回采、控制、加⼯、转化、发电等⽅⾯实施可持续战略,已经取得了⼀定效果。
但从整体上讲,清洁利⽤技术还需要进⼀步提⾼。
1.1开采 我国在煤炭绿⾊开采⽅⾯已经取得了很⼤的.成功[2],但是由于受赋存条件、开采技术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矿井在开采⽅式上还有很⼤的差别。
⽐如,宁夏、内蒙古、⼭西、陕西等地区,开采技术较为领先,核⼼主要包括保⽔开采、煤与⽡斯共采。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实现⽡斯开采的区域;华东地区主要利⽤矿井⽔;中南地区煤炭开采受地形影响较⼤,煤炭清洁技术发展较为缓慢。
1.2煤炭加⼯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巨⼤,但是不同地区的煤质差别较⼤。
加强对原煤的提炼,可以改善原煤品质。
主要技术包括选煤、⽔煤浆以及型煤。
(1)常⽤的选煤技术分为物理选煤和化学选煤,可以有效地排除煤炭中的⽆机物硫和其他矿物质元素。
(2)⽔煤浆是⼀种流体,可以作为锅炉的主要燃料,还可以利⽤⽓化技术制成煤⽓。
最近⼏年,我国⽔煤浆技术发展迅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东省煤炭清洁利⽤现状 ⼭东省引⼊煤炭清洁利⽤概念的时间较短[3],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些问题:(1)清洁技术发展慢,由于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益突出,煤炭产品种类较少,结构不合理,社会效益较差。
(2)矿区管理落后,缺少先进的管理⼿段,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因为⽣产规模⼩,在回采过程中收稿⽇期:2017-07-18作者简介:华茂堂(1981-),男,⽢肃兰州市⼈,硕⼠研究⽣,⼯程师,现在⽢肃煤⽥地质研究所从事煤质检测和煤炭清洁利⽤⽅⾯的⼯作。
煤炭企业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形势的日趋良好,我国经济问题暴露日益明显,其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需求愈发强烈,经济转型在现当代社会背景下刻不容缓。
而煤炭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重点需进行整治调整的产业,其在我国的经济结构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煤炭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可供煤炭企业参考的有关企业转型的先进理念及相应举措,以推进我国煤炭企业向可持续方向快速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引言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逐渐增大。
为了人类长久发展,可持续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实施。
煤炭企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对自然的破坏和污染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污染大、发展慢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针对目前煤炭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企业转型以推动自身发展,同时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扶助政策,引领煤炭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煤炭企业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煤炭企业发展历史悠长,其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休戚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改良以及整体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煤炭企业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
目前煤炭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四大方面。
首先煤炭企业目前盈利呈现负增长态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的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
煤炭企业投入较大,同时污染严重,因此在当前国家政策下表现低迷。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的重视,煤炭企业作为重点整治企业,发展大幅受限。
再加上当前人们对于新能源的需求逐渐加大,对于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下降,煤炭的产量逐渐减少。
煤炭企业的整体营收大幅下降,导致投入资金缩减,行业逐渐退化。
其次煤炭企业作为老牌行业,缺乏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先进理念的引入。
我国的煤炭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久,管理及营销理念较为落后古板。
煤焦化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的问题与思考一、引言煤焦化是煤炭深加工领域的重要环节,其生产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大。
然而,如何实现煤焦化企业的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煤焦化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二、煤焦化企业的现状和问题1. 煤焦化企业产生的环境压力现实中,煤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对空气、水质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能源资源的浪费煤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通常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不可持续。
3. 发展方式的落后一些煤焦化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滞后,缺乏创新能力,导致了生产效率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难以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
三、煤焦化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的思考1. 推进清洁生产煤焦化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引入先进的脱硫、脱硝等技术,控制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煤焦化企业应当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废水、废热等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并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
3.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煤焦化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方式和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总结与展望煤焦化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并不轻松,需要从技术、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机会。
只有践行绿色发展,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文章的撰写者,我深信煤焦化企业践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不仅是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更是对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只有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煤焦化企业能够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主动作为,积极改变现状,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步伐。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摘要..................................................... 1...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1 煤化工行业的背景........................................ 2..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2 国内外煤化工现状....................... ............... 4..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2.1 美国........................... ................. 4...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2 联邦德国.......................................... 5..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3 日本.............................................. 5...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4 南非......................... ................... 5...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2.5 中国.............................................. 5...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3 煤化工行业的发展........................................ 6..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3.1 传统煤化工发展潜力有限 ............... ........... 6..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3.2 新型煤化工前景好.................................. 6..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3.2.1 市场需求..................................... 6..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第32卷第10期煤炭经济研究Vol.32No.10 2012年10月Coal Economic Research Oct.2012发展论坛2012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供需逆转,煤炭企业效益大幅度下滑。
有人认为煤炭“黄金10年”已经终结,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未来走势堪忧。
也有人认为当前的下滑只是多重因素叠加,煤炭供需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未来煤炭行业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
无论如何,当前的严峻形势确实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力量,给煤炭企业敲响了警钟。
在国民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债危机继续加深,国家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从“黄金10年”走向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10年,确实值得业界认真思考。
笔者结合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集团”)实际,从煤炭企业盈利趋势和产业链延伸角度谈谈对可持续发展的体会和看法。
1煤炭企业10年来经营情况回顾1)煤炭产量持续增长,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加。
2003~2011年,GDP由13.6万亿元增长到47.2万亿元,年均增长10%。
火电发电量由1.54万亿kWh增长到3.81万亿kWh,年复合增长率11.98%。
煤炭产量由17.3亿t增长到35.2亿t,年复合增长率9.3%。
得益于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中煤集团实现了由单一贸易企业向大型煤炭集团的转型,原煤产量由4432万t增长到16357万t,年复合增长率17.7%(见图1)。
2)进口量逐年增加,由煤炭出口国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
2003~2011年,受国内煤炭需求持续旺盛、出口政策调整以及国内外动力煤价格差异等煤炭企业未来盈利趋势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思考彭毅(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20)摘要:回顾了煤炭企业10年来的经营情况,分析了煤炭企业未来盈利趋势,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煤电一体化、适度发展新型煤化工、关注新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相关建议。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日益迅速,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居世界前列。
但与此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如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国提出了“一优三减四化”战略,旨在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本文将从“一优三减四化”战略的内涵,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一优三减四化”战略内涵“一优三减四化”战略是指煤炭产业推进煤炭资源优质开发、煤炭产业绿色减排、煤炭企业集约节能、煤炭全产业链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
其内涵包括:1. 煤炭资源优质开发。
通过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等手段,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采煤成本,增加资源开采量,推动煤炭产业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2. 煤炭产业绿色减排。
采用清洁煤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减少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煤炭企业集约节能。
大力推进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4. 煤炭全产业链现代化。
通过推动煤炭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一优三减四化”战略的内涵,旨在全面推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二、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针对“一优三减四化”战略提出的目标,煤炭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具体来说,煤炭产业应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煤炭产业应加大对清洁高效煤炭生产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2. 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煤炭产业应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煤化工等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4. 加强煤炭产业的生态环保建设。
通过推进煤炭企业绿色节能环保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山西省煤炭企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业基地,其煤炭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
本文从山西煤炭企业现状、发展困境分析及政策支持、技术落后、资源枯竭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在政策支持方面,山西煤炭企业长期缺乏政府支持和激励措施,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技术落后是另一个制约煤炭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缺乏先进技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资源枯竭也是山西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传统煤炭资源日益枯竭,需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结论部分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实施产业转型等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山西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山西省,煤炭企业,发展困境,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资源枯竭,产业转型。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和产量,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省份。
山西省的煤炭企业在国内煤炭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煤炭市场的竞争加剧,山西省的煤炭企业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
尽管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由于技术落后、资源枯竭等因素影响,导致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
政府对煤炭行业的支持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如何应对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发展困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煤炭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措施,以期为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问题提出山西省作为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煤炭产业一直是其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山西省煤炭企业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
传统的煤炭产业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遭遇困境,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使得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山西省煤炭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市场竞争力较弱。
双碳愿景下煤炭行业低碳可持续模式研究摘要:为了促进煤炭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对低碳可持续模式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双碳愿景为基础,对煤炭行业低碳技术进行研究,围绕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希望能够为我国煤炭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双碳;煤炭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引言: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在煤炭储量中,炼焦煤比例相对较低,而动力煤则相对较多,2021年,中国煤炭产量40.7亿吨,炼焦煤的产量为4.64亿吨,只占到11.4%,我国的焦炭生产以华北及周围地区为主,46.1%的煤炭生产来自山西。
我国目前的电力煤炭生产基地集中在晋、陕、内蒙古等区域,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是典型的以煤炭需求为导向的行业。
而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围绕绿色、可持续等关键词,煤炭行业更是如此,对煤炭行业低碳可持续模式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煤炭行业低碳技术研究1.填充采煤技术填充开采技术是将碎石、砂等材料在矿井或地面上填充,以达到控制岩体移动和地表塌陷的目的。
在国外,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煤矿,都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
填充采矿法包括胶结充填法、覆岩离层充填法、煤矸石孔洞充填法、粉煤灰局部充填法、煤矸石充填法等。
煤矸石是一种较好的充填体,以未胶结煤矸石为填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矸石填充到采空区,替代了地下建筑、水底和铁道下的煤矿,增加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采用稠化机混合制浆工艺,将采出的废渣经矿井混凝土泵、加压管线送入采空区。
近年来,经过不断地优化与完善,矸石的充填与开采工艺由复杂到简化,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变得更加容易、操作简便,同时,通过采用填充采矿工艺,解决了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地消除地表沉陷,起到改善矿区地质环境的作用,符合低碳可持续模式研究。
2.矿井地热利用技术利用矿井的热能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降低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矿井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前,为了降低热量的损耗,从废水中抽取热能,由于矿井水中浊度、悬浮物比较高,不能直接进入水源热泵机组进行热交换,必须进行过滤后进入热泵机内。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煤炭工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尤其对中西部大
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近年来,国家推行关井压产政策,
关闭了一些非法小煤矿,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煤炭生产和销售的秩
序,一些大型煤炭企业收购小煤矿加以改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解决小煤矿的问题固然需要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管理,
但也不能漠视市场运作规则的作用。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按照
市场运作规则,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整合、引导小煤矿,
使小煤矿技术得以改进,安全得到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效益
不断提高,这是把整个河南煤炭工业引上健康、持续、跨越式发展
轨道的一条上佳途径。
一、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已成为
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寻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
持续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战略,人类在
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
境作为代价。我们将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在法制的管理和
宏观经济调控下,运用科学的手段,尽可能合理、有效、节约、有
限、环保地开采煤炭资源,使其对环境的负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煤炭企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煤炭企业
在我国的煤炭经济中又占有相当的比重。起着绝对的支配主导地
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
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
源,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国有煤炭的
利润也大都在逐年提高。但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对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重视,煤炭企业的众多负效应也逐渐显现,
2.河南省是我国的主要产煤省份之一,在河南省煤炭工业发展
过程中,煤矿企业究竟占有怎样的战略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力
发展,煤炭企业的开采力度也随之加大,一些小煤矿也如雨后春笋
般地出现,这些杀鸡取卵的开采方式,重视了煤炭的产量忽视了质
量,它对煤炭资源的破坏,对煤炭工业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浪费
严重,有资料显示建国以来截止2003年煤炭开采约350亿吨,实
际消耗掉的煤炭高达1000亿吨以上,等于煤炭在这几十年之中白
白损失掉了650亿吨的资源。二是煤炭使用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近几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的5%左右,却消耗了全世界30%的煤炭
三是污染严重,主要问题是地表下沉、煤矸石污染、对水资源的破
坏以及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等。这些重单一的增
长而忽视整体开发的做法,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应该怎样布局和规划,应着重解决哪些主要问题,能促使煤炭
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一)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负责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
实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生产负责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自
我约束、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行
政首长安全生产负责制,把煤矿安全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
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3.加大煤矿安全执法力度,严格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监管、监察,
严肃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严防企业超
能力、超强度和超定员生产。1.4加强煤矿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
别规定》,建立健全事故防范体系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
告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立即停止生产,排除
隐患。整顿、改造煤矿安全设备、设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
标准要求,提升煤矿安全装备水平。
(二)科学技术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发动机
1.强化科技管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煤炭工业科技进步,
首要的是要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坚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
体,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按照国家关于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的规
定,制定了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规划,指导各煤炭企
业结合生产建设的实际,积极组建技术开发机构,进一步完善了集
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等为一体的专业创新体系,统一组织对企
业科技工作的管理,统一组织产学研联合,统一组织企业技术难题
科研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统一组织促进科技进步激励政策的制定和
落实。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科技发
展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是”科技兴煤”战略的重要内容。
2.加强煤矿技术改造,2.2.1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实施”科技兴
煤”,必须致力于提高矿井的总体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不断
加大煤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快矿井
安全装备升级。2.2.2是系统自动化。着力发展工作面自动化关键
技术与装备、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技术,以及生产辅助环节的自动
化设备2.2.3是管理信息化。建设”管控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系统,
形成煤矿综合信息化的基本构架,实现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自
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监控,提高煤矿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监控数字
化。大力推广应用煤矿安全生产数字网络实时监测和监控技术,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矿井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
控,逐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全省联网。
(三)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
1.树立科学产能理念。开展行业预警研究,完善市场监测体系,
及时发布信息。引导企业综合考虑区域市场需求、资源开采条件、
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容量、灾害防治能力、转运条件等多种因
素,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和资源开发强度,推动煤炭转运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转运效率,提升煤炭有效供应能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
开发强度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保护特殊
和稀缺煤种。推动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和煤焦化工产业延伸发展,推
动煤炭上下游产业合理布局和有效衔接,促进煤炭就地高效转化。
3.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地球物理勘探、高精度三维地震勘
探等现代高精度综合煤炭地质勘探技术装备研究,为煤矿提高开采
效率、安全保障程度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
排提供地质技术保障。
4.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区域经
济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循
环经济产业,推动多元产业协调发展。支持煤矿配套建设选煤厂,
推广应用先进的煤炭洗选加工装备和技术工艺,提高原煤入洗(选)
比例。鼓励煤矿按市场需要、用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研究政
策措施推动企业建设区域性配煤中心,发展煤炭物流产业,适度发
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支持大型企业瞄准现代煤化工发展前沿鼓励企
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再创新,发展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和工艺,
建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煤化工和循环
经济骨干项目,推进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
5.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技
术、方法和工艺,实现煤炭资源控制开采;支持企业优化矿井开拓
布置,减少井巷工程量,合理确定掘进断面,研究先进的煤矿井下
排矸或初选系统,发展以矸石换煤和矸石充填绿色开采技术,减少
矸石排放量,推行煤矿绿色开采。
6.做好技术咨询服务。充实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节能减排专家
委员会人员,建立专家库,开展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咨询服务。组织
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组织推广重大技术
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行
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低碳运行培训。总结先进经验,普及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知识,提高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