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背诵

国学经典背诵

国学经典背诵
国学经典背诵

国学经典背诵要点

节俭

1、克勤与帮,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4、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子曰:“奢则不孙(xun恭顺),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7、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荀子富国》

8、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二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朱子家

训》)

自信

1、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墨子亲士》

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3、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汉刘安《淮南子诠言

训》)

5、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7、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智慧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

2、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3、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

4、所谓大丈夫者,谓其志之大也。——《韩非子解老》

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

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

6、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

7、何谓之知?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she安排、计划)行为,

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8、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汉王充《论衡辨崇》

8、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9、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宋苏洵《远虑》)

论语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4、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2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7、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老子《道德经》名言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

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

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名家名言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渊明: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王勃: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杜甫:1、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张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白居易: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尽开。

5、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贾岛:1、十年磨一剑,双刀未曾试。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杜牧: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李商隐: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温庭筠: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李煜: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范仲淹:1、《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崩云),惊涛拍岸(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人生如梦,一尊(樽)还酹(lèi)江月。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辛弃疾: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

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赵翼: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松、竹、梅的共同特点:

不畏风雨严寒,在恶劣的环境中独善其身,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象征了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质。

阿谀廉洁

小学国学经典必背篇目(初级)(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国学经典背诵拉力赛必背篇目(初级) 01.【春晓】唐·孟浩然 02.【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03.【登鹳鹊楼】唐·王之涣 04.【竹里馆】唐·王维 0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06.【静夜思】唐·李白 07.【三闾庙】唐·戴叔伦 08.【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09.【鹿柴】唐·王维 10.【送别】唐·王维 11.【相思】唐·王维 1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13.【终南望馀雪】唐·祖咏 1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5.【送灵澈】唐·刘长卿 16.【弹琴】唐·刘长卿 17.【送上人】唐·刘长卿 18.【江雪】唐·柳宗元 1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21.【渡汉江】唐·李频 22.【八阵图】杜甫 23.【新嫁娘】王建 24.【塞下曲之二】卢纶 25.【塞下曲之三】卢纶 26.【江南曲】李益 27.【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28.【初春小雨】唐·韩愈 29.【清平调词】唐·李白 30.【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3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32.【绝句】唐·杜甫 3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3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6.【七夕】唐·杜牧 37.【清明】唐·杜牧 38.【泊秦淮】唐·杜牧 39.【江南春】唐·杜牧 40.【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41.【寒食】唐·韩翃 42.【乌衣巷】唐·刘禹锡 4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44.【枫桥夜泊】唐·张继 45.【春晴】唐·王驾 46.【登山】唐·李涉 4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4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49.【出塞】唐·王昌龄 50.【凉州词】唐·王翰 51.【春日偶成】宋·程颢 52.【春日】宋·朱熹 53.【观书有感】宋·朱熹 54.【元日】宋·王安石 55.【立春偶成】宋·张栻 56.【咏华清宫】宋·杜常 57.【绝句】宋·释志南 5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精选5篇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精选5篇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xx为大家整理了国学经典诵读作文精选5篇,欢迎参考! 上小学后,我一直非常喜欢《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它每学期的文章都不同,每次读完后我总是感想很多,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和大家一起慢慢来分享吧! 《国学经典诵读》里记载的都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精美华章,内容很丰富,既有最美的古典诗词以及《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又有《论语》、《孟子》、《大学》等诸子典籍。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个单元后面的《千字文》,尽管每期书上选登的都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字字是经典,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十六篇《千字文》中仅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八个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美玉不能算是真正的宝贝,即使是片刻时光也要努力争取利用”。但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它却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终生适用的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有价的,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只有时间是永远也买不来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必须好好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一定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好好珍惜,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空闲时多读各种像《国学经典诵读》这样有益的课外书,还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我的围棋和乒乓球爱好坚持下去,争取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当我合上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这本书时,突然有很多话要跟大家讲。 我读的是五年级上册。这本书中,一共有六个单元。而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里有三首诗。这三首诗所描绘的夏日,都是美不胜收的。所以,我很喜欢这个单元。我觉得这个单元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我读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首古诗:《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这首诗是这样写的:“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意思是:夏天到了,白天越来越长,绿树底下树荫浓密,楼台的倒影映入池塘。微风吹拂,水面上波纹晃动,就像水晶做成的帘子。棚架上开满蔷薇花,满院清香弥漫。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诗人对山亭夏日的安详、静谧的向往,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夏日,虽然烈日炎炎,但是,一

一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目录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总叙 (1) 入则孝(一) (4) 入则孝(二) (9)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13) 2.咏史高适 (15) 3.罢相作李适之 (18) 4.洛阳道储光羲 (20) 5.悯农(其二) 李绅 (22) 第三单元《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一) (26) 出则悌(二) (29) 第四单元千家诗同学,我们一起领略季节风光吧 1.左掖梨花丘为 (33) 2.江南《汉乐府》 (35) 3.秋日耿湋 (38) 4.秋风引刘禹锡 (40) 5.风李峤 (42) 第五单元《弟子规》谨 谨(一) (45) 第六单元千家诗同伴,我们一起感受真情吧 1.送郭司仓王昌龄 (50) 2.逢侠者钱起 (52)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5) 4.思君恩令狐楚 (58) 5.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 (60) 6. 答李浣韦应物 (63) 第七单元《弟子规》谨 谨(二) (67)

第八单元千家诗伙伴,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1.长干行李白 (72) 2.早发白帝城李白 (74) 3.竹里馆王维 (77) 4.鹿柴王维 (80)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总叙 总叙 dìzǐɡuīshènɡ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ònɡ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入则孝 入则孝(一) fùmǔhūyìnɡwùhuǎn fùmǔmìnɡxínɡ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mǔjiào xūjìng tīnɡfùmǔzéxūshùn chénɡ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ɡ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 zéxǐnɡhūn zédìnɡ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ɡào fǎn bìmiàn jūyǒu chánɡyèwúbiàn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 wéi ɡǒu shàn wéi zǐ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wùsuīxiǎo wùsīcánɡɡǒu sīcánɡqīn xīn shānɡ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hào lìwèi jùqīn suǒwùjǐn wèi qù

各年级《国学经典选编》需要背诵的篇目或内容

实验小学各年级《国学经典选编》 需要背诵的篇目或内容 一年级 一、《千字文》、《百孝经》 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前20首 1. 《江南》(汉乐府) 2. 《长歌行》(汉乐府) 3. 《敕(chì)勒(la)歌》(北朝民歌) 4. 《咏鹅》(唐)骆宾王 5. 《风》(唐)李峤(qiáo) 6. 《咏柳》(唐)贺知章 7.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8. 《凉州词》(唐)王之焕(huàn) 9. 《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焕 10. 《春晓》(唐)孟浩(hào)然 11. 《凉州词》(唐)王翰(hàn) 12. 《出塞(sài) 》(唐)王昌龄 13. 《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14. 《鹿柴(zhài) 》(唐)王维 15.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7. 《静夜思(唐)》李白 18. 《古朗月行》(唐)李白 19.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0. 《赠汪伦》(唐)李白 二年级: 一、《弟子规》、《孝经》节选 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前45首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24.《别董大》(唐)高适(shì) 25.《绝句》(唐)杜甫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27.《绝句》(唐)杜甫 28.《江畔(pàn)独步寻花》(唐)杜甫29.《枫桥夜泊》(唐)张继 30.《滁chú州西涧》(唐)韦应物31.《游子吟(yín) 》(唐)孟郊 3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33.《渔歌子》(唐)张志和 34.《塞下曲》(唐)卢纶 35.《望洞庭》(唐)刘禹(yǔ)锡(xī) 36.《浪淘沙》(唐)刘禹锡 37.《赋(fù)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38.《池上》(唐)白居易 39.《忆江南》(唐)白居易 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1.《悯(mǐn)农》(唐)李绅(shēn) 42.《悯农》(唐)李绅 43.《江雪》(唐)柳宗元 4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45.《山行》(唐)杜牧 三年级: 一、《三字经》、《百家姓》 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全部背完46.《清明》(唐)杜牧 47.《江南春》(唐)杜牧 48.《蜂》(唐)罗隐 4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50.《元日》(宋)王安石 5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5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5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5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shì) 56.《题西林壁》(宋)苏轼 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三下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三年级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论语 (一) (2) (二) (7) 第二单元春意阑珊 1.初春小雨韩愈 (15) 2.春晴王驾 (18) 3.春日偶成程颢 (21) 4.春怨金昌绪 (24) 5.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6) 第三单元论语 (三) (31) (四) (35) 第四单元怡情山水 1.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42) 2.滁州西涧韦应物 (45) 3.山亭夏日高骈 (48) 4.江雪柳宗元 (51) 第五单元百家姓 百家姓 (56) 第六单元依依别情 1.别董大高适 (66)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69) 3.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73) 4.送友人李白 (76) 5.送友人入蜀李白 (80) 第七单元故土情思 1.次北固山下王湾 (84)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87) 3.江南旅情祖咏 (90) 4.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 (94) 5.黄鹤楼崔颢 (98) 第八单元祖国名胜 1.圣果寺释处默 (103) 2.登兖州城楼杜甫 (106) 3.禹庙杜甫 (109) 4.登总持阁岑参 (112)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学而第一 (一)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yua)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yùn)⑧),不亦君子⑨乎?”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tì)②,而好犯上者③,鲜(xiǎn)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xiǎn)②仁矣。?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xǐnɡ)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二) ◎子曰:?道①千乘(shanɡ)之国②,敬事③而言,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tì),谨④而信,泛(fàn)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dàn)⑧改。?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三字经》 人r e n 之z h i 初c h u 性xing 本b e n 善shan 性xing 相xiang 近j i n 习x i 相xiang 远yuan 苟g o u 不b u 教jiao 性xing 乃n a i 迁qian 教jiao 之z h i 道d a o 贵g u i 以y i 专zhuan 昔x i 孟meng 母m u 择z e 邻l i n 处c h u 子z i 不b u 学x u e 断duan 机j i 杼z h u 窦d o u 燕y a n 山shan 有y o u 义y i 方fang 教五子 j i a o y u z i 名俱扬mingjuyang 养不教yangbujiao 父之过f u z h i g u o 教jiao 不b u 严y a n 师之惰s h i z h i d u o 子不学z i b u x u e 非所宜f e i s u o y i 幼不学 y o u b u x u e 老何为l a o h e w e i 玉不琢y u b u z h u o 不成器b u c h e n g q i 人不学r e n b u x u e 不知义b u z h i y i 为人子w e i r e n z i 方少时fangshaoshi 亲师友 q i n s h i y o u 习礼仪x i l i y i 香九龄xiangjiuling 能温席n e n g w e n x i 孝于亲x i a o y u q i n 所当执suodangzhi 融四岁r o n g s i s u i 能让梨nengrangli 弟于长 d i y u z h a n g 宜先知y i x i a n z h i 首孝悌shouxiaoti 次见闻c i j i a n w e n 知某数z h i m o u s h u 识某文s h i m o u w e n 一而十y i e r s h i 十而百s h i e r b a i 百而千b a i e r q i a n 千而万q i a n e r w a n

小学国学经典必背篇目(初级)

国学经典背诵拉力赛必背篇目(初级) 01.【春晓】唐·孟浩然 02.【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03.【登鹳鹊楼】唐·王之涣 04.【竹里馆】唐·王维 0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06.【静夜思】唐·李白 07.【三闾庙】唐·戴叔伦 08.【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09.【鹿柴】唐·王维 10.【送别】唐·王维 11.【相思】唐·王维 1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13.【终南望馀雪】唐·祖咏 1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15.【送灵澈】唐·刘长卿 16.【弹琴】唐·刘长卿 17.【送上人】唐·刘长卿 18.【江雪】唐·柳宗元 1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21.【渡汉江】唐·李频 22.【八阵图】杜甫23.【新嫁娘】王建 24.【塞下曲之二】卢纶 25.【塞下曲之三】卢纶 26.【江南曲】李益 27.【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28.【初春小雨】唐·韩愈 29.【清平调词】唐·李白 30.【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3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32.【绝句】唐·杜甫 33.【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34.【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6.【七夕】唐·杜牧 37.【清明】唐·杜牧 38.【泊秦淮】唐·杜牧 39.【江南春】唐·杜牧 40.【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41.【寒食】唐·韩翃 42.【乌衣巷】唐·刘禹锡 4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44.【枫桥夜泊】唐·张继 45.【春晴】唐·王驾 46.【登山】唐·李涉 4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4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49.【出塞】唐·王昌龄 50.【凉州词】唐·王翰 51.【春日偶成】宋·程颢 52.【春日】宋·朱熹 53.【观书有感】宋·朱熹 54.【元日】宋·王安石 55.【立春偶成】宋·张栻 56.【咏华清宫】宋·杜常 57.【绝句】宋·释志南 5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59.【春暮】宋·曹豳 60.【送春】宋·王令 61.【初夏睡起】宋·杨万里 6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宋·杨万里63.【田家】宋·范成大 64.【题临安邸】宋·林升 65.【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66.【雪梅其一】宋·卢梅坡 67.【雪梅其二】宋·卢梅坡 68.【题金陵渡】唐·张祜 69.【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70.【嫦娥】唐·李商隐 71.【出塞】王之涣 72.【金缕衣】杜秋娘 73.【闺怨】王昌龄 74.【逢入京使】岑参 75.【月夜】刘方平 76.【望岳】唐·杜甫 77.【游子吟】唐·孟郊 7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79.【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80.【送友人】唐·李白 81.【春望】唐·杜甫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孩子可以不只局限于类似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幼儿的内容,可以多看看一些国学经典。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1.《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 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2.《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3.《汉书》 《汉书》-班固《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4.《论衡》 《论衡》-王充《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5.《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感谢您的阅读!

国学经典背诵篇目

初中国学经典背诵篇目 七年级上学期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山羊坡·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七年级下册篇目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复习课程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

国学经典A级背诵篇目文章部分

国学经典A级背诵篇目(文章部分) 1、《论语》其一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四》)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第五》)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第七》) 2、《论语》其二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3、《论语》其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第一》)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十七》)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十九》)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二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二十》) 4、《论语》其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5、《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6、《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国学经典古诗文背诵100篇

1.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鸢。 7.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 (南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 宋叶绍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7.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9.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0.夜上受降城闻笛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第一部分:概说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要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精髓,以及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古为今用,当代核心价值应当大量地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甚至另起炉灶,事实证明那是行不通的。 为此,我们要结合德育大纲、中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结合“中国梦”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充分汲取传统教育中科学的方法,在我校系统、适量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使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在道德、文化的修养上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中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书面语建设的过程。传统经典,字字珠玑,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来源 (一)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经典。 (二)优秀的古诗文 四、国学诵读经典的处理原则 在充分尊重原典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谨慎地弃除或改写经典中一些确实与

一年级国学经典背诵

一年级国学经典测试题 姓名: 一单元古诗文:(关于弟子规有谨的诗句) zhāo qǐzǎo yèmián chí 朝起早,夜眠迟。 lǎo yìzhìxīcǐshí 老易至,惜此时 chén bì guàn,jiàn shù kǒu, 晨必盥,兼漱口 biàn niào huí,zhé jìng shǒu 便溺回,辄净手。 二单元古诗文:(三字经)节选 fán xùn méng xūjiǎng jiū 凡训蒙须讲究 xiáng xùn gǔmíng jùdòu 详训诂明句读 wéi xuézhěbìyǒu chū 为学者必有初 xiǎo xué zhōn g zhì sì shū 小学终至四书 三单元古诗文:经典诵读: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单元古诗文:经典诵读: 将《风》一诗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1)过江千尺浪(2)能开二月花 (3)入竹万竿斜(4)解落三秋叶 (4)(2 )(1)(3)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国学经典将《咏柳》一诗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1)二月春风似剪刀(2)万条垂下绿丝绦(3)不知细叶谁裁出(4)碧玉妆成一树高(4)(2)(3)(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国学经典背诵将《回乡偶书》一诗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1)笑问客从何处来(2)儿童相见不相识(3)乡音无改鬓毛衰(4)少小离家老大回(4)(3)(2)(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国学经典背诵 第七单元 经典诵读展示,我最棒! 小时不识月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呼作白玉盘 长者立,幼勿坐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琢,不成器长者坐,命乃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国学经典背诵 第八单元 经典诵读展示,我最棒! 年方少,勿饮酒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才者,天地人饮酒醉,最为丑 月出惊山鸟三光者,日月星 清明时节雨纷纷时鸣春涧中 第期中单元古诗文:经典诵读: 将同一首诗的诗句及题目连线。 期末古诗文 国学经典展示,我最棒! 敏而好学乡音无改鬓毛衰《论语》 小娃撑小艇春风不度玉门关《池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偷采白莲回《凉州词》少小离家老大回不耻下问《回乡偶书》

国学经典必背100句论语

《论语》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意,居处不求恬静,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0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0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0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0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0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0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0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论语》 【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2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3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古诗背诵

t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国学经典背诵

国学经典背诵 五年级上册《孟子》名句 第一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第二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富贵不能使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 第三周: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第四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第五周: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

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作为快乐的人,百姓也把他的快乐作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的人,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患作为忧虑。把天下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把天下的忧患作为自己的担忧的,这样做却不能称霸天下的,还没有这样的情况。 第六周: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第七周: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发挥所长,让那些有才能的人常伴左右,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这个朝代效力。 第八周: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第九周: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译文】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