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弱点及其克服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22.47 KB
- 文档页数:3
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饲料添加剂是指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的能够改变饲料营养成分、促进饲料利用和增加畜禽生长的物质。
饲料添加剂是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如果添加剂使用不当或者存在问题,则会对畜产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
不合理或过量添加饲料添加剂可能对畜产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抗生素类添加剂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影响人畜共患病的治疗效果。
过量使用激素类添加剂可能会导致畜产品中激素残留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严格控制添加量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重要对策。
饲料添加剂的质量问题也可能对畜产品安全产生影响。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劣质饲料添加剂,其成分不明确,添加剂含量不稳定,质量不过关。
如果使用这些劣质添加剂,可能会导致畜禽饲料中存在有害物质,进而对畜产品安全产生风险。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饲料添加剂,严控添加剂供应链,加强质量监管是确保安全的有效对策。
携带病原菌的饲料添加剂也可能对畜产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某些添加剂的原材料来源不明,未经适当处理,可能存在病原菌的污染。
如果将这些携带病原菌的添加剂投入畜禽饲料中使用,可能会导致病原菌传播,进而引发畜禽疾病,威胁畜产品安全。
在添加剂生产环节加强卫生管理,确保添加剂无菌无病原菌污染,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加强监管与培训也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重要对策。
政府和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市场监管,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并对市场上的添加剂进行抽检,确保合格的饲料添加剂进入市场。
加强对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使用水平,减少使用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
不合理使用、低质量、携带病原菌以及缺乏监管与培训等问题可能对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选择优质添加剂、加强卫生管理、加强监管与培训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风险,确保畜产品安全、健康、合规的生产。
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1期摘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促进肠胃内有益菌群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提前到调整肠胃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强蛋鸡的生产性能。
同时,在后期的喂料实践中,蛋鸡应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同样还体现出:改善产蛋品质,增加产蛋数量;优化舍内环境,分解有害气体;促进家禽生长,提升饲料转化率等作用。
为更好发挥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将蛋鸡应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应知的要点和误区,分别从添加剂不能替代药物使用;不能盲目滥用微生物添加剂;使用量不能低于推荐最低值;寻找专门针对性的有益菌;使用微生物添加剂要把控好时机;做好微生物添加剂的贮藏;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禁忌作用等几个方面做要点阐述,技术性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蛋鸡;添加剂;微生物1 前言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促进肠胃内有益菌群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提前到调整肠胃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强蛋鸡的生产性能。
尽管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益处较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认识的不足严重影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
2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好处2.1 改善产蛋品质,增加产蛋数量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除了能增强蛋鸡抗病体质外,同时,对改善产蛋的品质和数量大有裨益。
有研究资料显示:饲喂蛋鸡日龄中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能大大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改善蛋壳厚度,降低软壳蛋的数量。
2.2 优化舍内环境,分解有害气体蛋鸡舍内臭气的形成,是由氨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
降低这些臭气的含量,一方面,抑制臭气形成。
另一方面,减少舍内臭气浓度。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微生物菌群,对抑制肠道中粪尿微生物繁殖、分解臭源化合物等等有着不错的效果。
有研究资料显示:蛋鸡饲喂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后,从新鲜鸡粪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菌株,用于鸡粪的发酵处理,能有效降低氨气、硫化氢等等释放量,起到不错的无公害除臭效果。
如何正确的在制粒过程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作者:王丹随着人们养殖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饲料厂和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
在使用过程中,养殖户直接添加到饲料中拌料使用或饮水使用还好,但饲料厂在制粒的过程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时问题就来了,使用后总是没有效果或效果不佳。
为什么在制粒时添加微生态制剂没有效果?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动物微生态学理论,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或生长促进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
,主要指的是有益菌活菌制剂,主要有肠球菌、乳杆菌、酵母菌及芽孢杆菌等。
芽孢杆菌还好,对温度的耐受程度较强,肠球菌在60℃处理10min损失率80%以上,酵母菌在50℃处理损失率达99%以上,乳杆菌经60℃或更高温度几乎全部杀灭。
饲料加工制粒过程中一般温度为60-90℃,在这个温度下除了芽孢杆菌的损失率小之外,其他的活菌制剂基本上都已经失活,所以出现了在颗粒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没有效果的原因。
微生态制剂在制粒时添加必须具有以下两点:1、菌种优良。
菌种经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10余年的基础研究,从2000多株菌种库中精心筛选出来的优良菌株,具有耐受高温、耐酸、耐胆盐等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制粒过程中损失少。
2、多层包被技术。
国家粮食局微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爱科研制了乳酸菌发酵前包被生产利用新技术,建立了微生物微胶囊规模化生产的新工艺和新设备,解决了饲用乳酸菌长期以来活菌含量低、抗逆性差、成本高的“瓶颈”难题,目前这一技术专利已转让给天丰颖泰。
经多重包被,可耐高温、耐胃酸、耐胆盐等。
一般制粒温度60-90℃对该产品的影响较小。
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目的使用。
不同的菌种,达到的使用的效果和目的也不同,如预防动物常见的肠道非病毒性疾病主要选用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产乳酸类的活菌效果会更好,促进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则可选用以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如果以改善养殖环境为主要目的,应从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以及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中去选择。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本草倍利康商机无限一、养殖业的困扰1、大肠杆菌病2、肠毒综合症、浆膜炎、腺胃炎、肌胃炎3、过料、腹泻、饲料利用率低4、动物免疫力低下5、抗生素耐药养殖业由于过量使用抗生素,使动物肠道菌群失衡甚至超前老化,由此带来的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疾病泛滥、环境污染、药残超标对养殖业带来极大的伤害。
美国华盛顿大学Turnbaugh在顶级研究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的研究性文章中也指出,肠道菌群失调是免疫力下降、疾病泛滥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引发肠毒综合症,导致养殖成本增高,因此保持肠道菌群平衡至关重要。
二、领先的活菌发酵中药技术素以引领“中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闻名的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旗下最经典的“本草倍利康”活性乳酸菌发酵中药微生物制剂,正在养殖领域不断发酵。
这款风靡养殖业的产品在30多个省市和地区火爆热销。
“本草倍利康”“力菌多”已经被“吉林德大”“秦皇岛正大”等大型养殖企广泛认可,该产品为养殖场免费提供发酵罐。
每毫升含活菌10亿,以其帮助平衡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抵抗力的独特功能而受到大批养殖场的蹙拥。
并引导养殖场在科学保健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益!三、全自动的乳酸菌发酵系统活性乳酸菌发酵中药微生物制剂作为公认的饲用抗生素最佳替代品,使畜牧业养殖回归生态化道路。
乳酸菌作为动物肠道的原籍菌,几乎是所有微生态制剂中需求量最大,发挥作用最理想的菌种,美国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乳酸菌的世纪”。
由于乳酸菌自身抗逆性差以及生产、干燥、包装、运输、储存造成活性下降,达不到有效数量。
造成乳酸菌在养殖过程中并未得到较好的应用。
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历经10几年科技攻关,潜心研究,全国首创的,适合不同规模牧场的全自动乳酸菌发酵系统的诞生,让低成本的活性乳酸菌中药发酵制剂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并已申请国家专利。
微生态制剂是怎么提高饲料消化率的在养殖生产中,一些养殖户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喂的饲料也不少,就是增重上不去;粪便中有整粒的或没有消化完全的玉米粒;拉的粪便特别臭等现象。
总的来说就是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低,导致料肉比大,养殖不赚钱,最好的解决方法方法是在饲养中添加从微生态制剂。
饲料消化率低的危害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低导致采食量高,日增重低,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的消化吸收利用,造成鸡缺乏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
粪便中有未消化完全的的饲料,猪出现腹泻,泻的粪便中有饲料残渣,导致饲料浪费,加大了饲养成本。
肠道氮内共的含氮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的利用,导至粪便中氨气浓度增加,引发呼吸道疾病的产生,影响饲养环境。
微生态制剂是怎么提高饲料消化率的?一、微生态制剂无机盐分泌各种消化酶类微生态制剂中所病原体的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入消化道后,会分泌各种消化酶类,包括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帮助动物体对饲料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大分子的吸收。
并且还能抗御降解饲料中的抗母乳因子,如某些抗营养胺基酸钙质属于蛋白质,有益菌分泌的多种多样酶类可将其降解,某些营养激素在微生物,如无机酵母菌的发酵整个过程中可降解,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二、产生有机酸,利于营养吸收进入肠道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可触发大量的有机酸,如乳酸丙酸、丁酸等,降低肠道内的PH值,有利于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吸收,以及调节Ca、P的比例,促进动物的生长。
三、改善肠道健康,促进消化吸收。
微生态原料药在动物肠道内定植,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减少有害菌的侵害,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
微生态制剂通过提高回肠改观的绒毛高度来改善肠道的能力,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除此之外,微生态制剂还可刺激免疫组织和免疫的成熟,从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感染;通过降低粪便中氨气的病菌排放,减少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动物的健康分贝,从而提高动物的消化机能,饲料的相应出清利用率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饲料添加剂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畜产品的生产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管,可能会给畜产品的安全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激素、饲料酶、氨基酸等。
虽然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畜产品的生长速率和品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1. 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一类药物。
在生产过程中,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以防止畜禽患病、增加生产效率。
但是,抗生素不仅能够杀菌,也能够杀死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因此会影响畜产品肉质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2. 激素激素是一种能够促进畜禽生长速度的添加剂。
激素可以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缩短生长时间。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激素滞留在畜产品体内,如在肌肉、脂肪、器官等处,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长期食用含有激素的畜产品将导致生殖障碍、激素失调等问题。
3. 饲料酶饲料酶是一种加速畜产品消化吸收的添加剂,可以加快饲料的消化,从而提高畜产品的生产效率。
但是,如果饲料酶使用不当,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和疾病的发生。
4. 氨基酸氨基酸是一种能够增加畜产品生长速度和改善肉质的添加剂,但是过量的氨基酸会带来多种不良影响。
- 首先,过量的氨基酸会增加畜产品的脂肪含量,这会出现肥胖和肥肝等问题,并增加了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 其次,过量的氨基酸会使畜产品的肉质变得粗糙,质地变得硬,口感下降,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 最后,氨基酸与其他添加剂的复合使用会带来不确定的风险,需要谨慎使用。
二、对策1. 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和种类对于添加剂的使用,应该遵循“量尽其用、用尽量量”的原则。
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在猪养殖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agent)又称益生素(probiotics)、活菌制剂(biogen)等,它是在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失调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和微生态防治理论指导下,人工分离正常菌群,并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它是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构成,可直接饲喂动物,并能有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一类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无耐药性,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将在饲料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猪的养殖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微生态在猪养殖中的应用1.1 提高生产性能在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防止仔猪腹泻。
潘树德等在28 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试验中,分别添加酵母核酸0、0.1%、0.2%、0.4%,结果表明,28 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核酸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腹泻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就提高生产性能而言,酵母核酸适宜的添加剂量为0.4%。
潘宝海等在25 日龄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合生素(含菌量1.0×109 CFU/g,添加量0.1%)饲料转化率较抗生素对照组改善了6.9%,平均日增重提高10.6%。
包红梅等在20 头母猪日粮中添加枯草杆菌制剂,平均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仔猪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9%和3.4%。
李强等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1.4%,腹泻率降低了15%。
权吉锡报道,生长育肥猪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使其日增重提高9.5%。
童家楠等研究表明,在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天然精选活菌酵素复合的微生物制剂赐百健(含乳酸杆菌、枯草杆菌、乳酸球菌等)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肌肉肉色较鲜红,猪肉品质也较好。
李春丽等将0.25%的微生态制剂拌于母猪及其所产仔猪饲料中,结果表明,试验组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3.02%,发病率降低36.04%。
饲料微生态制剂正确使用的锦囊妙计作者:肖九梅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1期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动物体内或养殖中的有益微生物,并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它是一类能有效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饲料添加剂。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在水产品中的残留是饲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它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和风味。
现在多数养殖户选用抗菌肽、酶制剂类、微生态类、酸化剂、酵母类、核苷酸类等产品来替代抗生素。
在养殖过程中,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将在饲料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选用微生态制剂要保证其产品质量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
使用微生态制剂时,一定要注意活菌的量和活力。
最好选择一些具备生产资质、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服务团队的大公司。
无论是活菌制剂、死菌制剂、菌体成分或代谢产物,都离不开菌种。
因此,菌种是微生态制剂生产质量的关键,也是微生态制剂质量的保证。
一般要求每毫升含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要强。
试验表明,随着微生态制剂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其作用效果明显降低。
所以除应注意妥善储存外,还应尽早使用,制剂的颜色和气味发生明显变化,则可能意味着菌体已开始死亡腐败,尽量不要再使用。
除了注意保持原有产品中菌体活性外,还可采取适当的活化措施提高菌体的活性,增强使用效果。
使用粉剂时,最好用池塘水浸泡30分钟左右,再泼洒;芽孢杆菌在保存期间以芽孢的形式存在,可通过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活化,增殖,然后泼洒;光合细菌可用沸石粉吸附后再进行泼洒;使用EM菌时最好按1∶1的比例加入红糖水,搅拌均匀后放置半小时左右,促进菌体活化。
筛选生产用菌种应根据制品的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式、生产过程和生产条件等综合考虑。
必须考虑菌种的五个主要质量特征:①安全性,菌种使用必须安全,对动物无毒副作用;②有效性,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其确有效果;③稳定性,菌种具有较稳定的生物学、遗传学特征,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应保持稳定和存活状态;④针对性,动物种类不同对菌种的要求也不同;⑤实用性,适合用于大规模生产,生产工艺和流程简易化,使用方法和价格应可接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第9期微生态制剂(M icroecologicalagent )又称益生素(probi-otics )、活菌制剂(biogen )等,它是在微生态平衡理论、微生态失调理论、微生态营养理论和微生态防治理论指导下,人工分离正常菌群,并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它是由许多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构成,可直接饲喂动物,并能有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一类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无耐药性,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将在饲料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猪的养殖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微生态在猪养殖中的应用1.1提高生产性能在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防止仔猪腹泻。
潘树德等在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试验中,分别添加酵母核酸0、0.1%、0.2%、0.4%,结果表明,28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核酸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腹泻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就提高生产性能而言,酵母核酸适宜的添加剂量为0.4%。
潘宝海等在25日龄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合生素(含菌量1.0×109CFU/g ,添加量0.1%)饲料转化率较抗生素对照组改善了6.9%,平均日增重提高10.6%。
包红梅等在20头母猪日粮中添加枯草杆菌制剂,平均断奶仔猪数和断奶仔猪体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9%和3.4%。
李强等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了11.4%,腹泻率降低了15%。
权吉锡报道,生长育肥猪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使其日增重提高9.5%。
童家楠等研究表明,在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天然精选活菌酵素复合的微生物制剂赐百健(含乳酸杆菌、枯草杆菌、乳酸球菌等)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肌肉肉色较鲜红,猪肉品质也较好。
李春丽等将0.25%的微生态制剂拌于母猪及其所产仔猪饲料中,结果表明,试验组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13.02%,发病率降低36.04%。
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不佳原因分析1.菌种本身的特性是发挥作用效果的关键,没有选好菌种。
作为微生态制剂菌株首先必须保证不产生任何内外毒素、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此外,因多数微生态制剂是以活菌形式并且通过消化道发挥作用,所以要筛选能够耐受胃酸、胆汁酸等不利因素的菌株。
同时,微生态菌种必须具有较好的粘附性,才能在肠道中生存并发挥作用。
另外饲料厂用产品应选用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的菌种,乳酸菌应选用包被乳酸菌。
2.没有针对性的应用微生态制剂针对不同的畜禽和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使用微生态制剂。
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对象和目的,对不同的动物要区别对待,不同种类的动物消化系统特点和营养需求不同。
促进幼龄畜禽生长发育、防治腹泻等肠道疾病以选用乳酸菌为好;反刍动物一般选用真菌类微生物,以酵母菌为好,可加速纤维素的分解;用于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改善养殖环境则主要选用芽孢杆菌。
3.与抗生素配合不合理与药添字抗生素配伍使用时,应注意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的耐受情况,微生态制剂一般为革兰氏阳性,可以与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联合使用。
兽药字抗生素不能与微生态制剂同时使用,可以先用抗生素净化胃肠道以后,再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有益菌定植。
因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也遭到破坏,此时及时引入微生态制剂,使其紊乱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
4.使用剂量不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必须达到一定的高活力菌和活菌数,才能形成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竞争优势,数量过大,会消耗过多的养分。
每克饲料中至少106的有效活菌数,否则难以发挥明显的效果。
5.饲料中的养分和其他添加剂对微生态制剂的影响饲料中的水分、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抗氧化剂等都可能会对微生态制剂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
6.饲料的品质的影响饲料的品质较好时,本身的消化利用率就很高,能够较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方面效果不是很明显。
7.宿主动物的生理状态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一些应激因素可能会造成动物肠道粘膜损伤、肠道菌群紊乱,降低有益菌的粘附能力,从而降低有益菌的作用效果。
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为提高畜产品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饲料添加剂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激素、食品饲料、酸化剂、酶制剂等,这些添加剂能够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高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但是也会对畜产品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首先,饲料添加剂可能存在残留问题,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当畜禽饲料中添加过多、过长时间的抗生素和激素,就会导致残留问题,如果人们食用了这些畜产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于饲料添加剂残留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实行严格的监测和检测制度,确保畜产品安全。
其次,饲料添加剂可能会对畜禽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饲料添加剂,会导致畜禽生长速度加快、品质下降、抗病力降低等问题,因此畜禽生产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饲料添加剂,保证合理用量,避免对畜禽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还存在交叉污染和误用问题。
由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往往十分复杂,容易引起误用和交叉污染,可能会影响到畜产品的安全性。
因此,需要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使用和监管,避免因误用和交叉污染而造成安全隐患。
首先,加强对饲料添加剂的监管和检测,实行严格的检测制度,及时发现饲料添加剂残留问题,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其次,严格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标准,保证饲料添加剂的合理用量,避免对畜禽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提高饲料添加剂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避免误用和交叉污染,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十分复杂,需要在加强监管和检测、严格控制使用、加强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共同加强,才能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专家视点动物微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有了更深刻和更广泛的认识;同时,由于在畜禽养殖业和饲料中长期地、过量地和不合理地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或紊乱或条件性致病菌异位转移、多重耐药性菌株产生(Alanis, 2005)以及在畜禽产品(如肉、蛋、奶)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等,特别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oea)、耐药性梭菌腹泻(drug-resistance 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和耐药性过路菌腹泻(如环境中的耐药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正严重危害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导致用药无效或用药量增加,恶性循环。
同时,由于广泛的耐药细菌引发的感染也是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
为此,国内外科学界和产业界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找抗生素替代品,这包括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又称直接饲喂的微生物(Direct-fed microbials,DFMs)或益生素(Probiotics)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Microbial Additive)或微生态调控剂(Microecological modulator)以及益生元(Prebiotics)、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或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等,纵观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微生态制剂将会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主力军(Trafalska and Grzybowska, 2004; Valentine, 1955),而且目前市场上微生态制剂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从菌种品质上讲,可谓是优劣混杂;从剂型上看,有液剂、粉剂、半干半湿粉等;活菌标示值上,也是高高低低,真假难分;菌种安全性上也缺乏认真的评价。
当前微生态制剂市场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由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损失占养殖业总收入的3%~4%。
过去,不管是对疾病的治疗,还是预防均使用抗生素,其结果是抗生素越用越多,越用越滥,使动物产生了抗药性,其生产的畜禽产品中也残留了大量的抗生素,不但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同时也给出口创汇带来损失,间接影响了养殖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因此开发研制新的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便成了必然。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可供直接饲喂的微生物添加剂,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养殖环境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畜牧业从业者的认可。
目前,饲料企业和规模化养殖企业对微生态制剂制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使用效果也得到充分肯定。
不可否认,由于微生态制剂产品本身的不稳定性,加之国内从上到下还没有对其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而且广大用户思想认识水平有限,更有投机者存在,因而导致了前些年微生态制剂市场较混乱的局面,给一线的畜牧业从业者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引导了一些错误的观念。
养殖业者对微生态制剂认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当前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市场在农村,而广大养殖者受传统经营意识、用药思想的限制,对于微生态制剂在认知和使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如下:把微生态制剂当药而不当添加剂,要求感觉好,并有一定的“药味” 在使用上,微生态制剂产品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治疗效果不如抗生素疗效迅速;动物疾病的治疗仍主要是以抗生素为主,微生态制剂为辅。
但抗生素的滥用和大量使用,破坏了动物体正常微生物群,导致微生态制剂平衡失调;促进耐药菌株增加;增加易感生物的敏感性,促进机体的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抗病减弱;抗生素等药物在畜产品(肉蛋奶)中的残留,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人和动物致畸、致残,甚至导致人畜中毒死亡。
因此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合理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将会解决以上问题。
目前,养殖户对乳子猪料的认识大部分认同不拉稀的料是好料,但是,生产中往往有个问题,有些料的不拉稀是建立在添加大量抗生素的基础上。